第8章地形图的测绘方案
合集下载
测量学8第八章

• 地图以特有的数学基础、图形符号和抽象概括法则表现 地球自然表面的时空现象,反映人类的政治、经济、文 化和历史等人文现象的状态、联系和发展变化。它具有 以下的特性:
• 1.可量测性 • 2.直观性 • 3.一览性
§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三)地形图
地形图是地图的一种。
它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 地貌,用规定的符号和一 定的比例尺,按垂直(正 射)投影关系,测绘在图 纸上得到的地图。
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形。同时,地 图也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标识。
• 地图与地面写景图或地面照片不同,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科学 的符号系统,完善的文字注记规则,并采用制图综合原则科学地反 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 (二)地图的特性
的水流方向等。绘图的比例不同,则符号的大小和详略程 度也有所不同。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数字地形图 digital topographicmap 将地形信息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采用计算机生成和计算机数据格式存储的地形图。
它不仅表示地面点的平面 位置,还表示地面点的高 低起伏状态。
1:2000
§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二、地形图比例尺
• 1.比例尺定义 • 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d与实地的水平长度D之比称为地图比例尺,即1/M=D/d • 式中,M是比例尺分母。 • 数字式 • 可以用比的形式,如:1:50 000,1:10万,也可以用分数式,如:1/50
分水线和集水线在山区的工程设计中有重要意义。
山区一系列形成 河流流域的分水岭。例如 秦岭为黄河与长江的分水 岭。
2 8
3.鞍部的等高线
典型的鞍部是在相对的两个山脊和山谷的会聚处,形如马 鞍。它的左、右两侧的等高线是大致相对称的两组山脊线和两 组山谷线。山脉的鞍部称为“岭”。鞍部或岭在山区道路的选 线中是一个关节点,越岭道路常须经过鞍部。
• 1.可量测性 • 2.直观性 • 3.一览性
§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三)地形图
地形图是地图的一种。
它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 地貌,用规定的符号和一 定的比例尺,按垂直(正 射)投影关系,测绘在图 纸上得到的地图。
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形。同时,地 图也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标识。
• 地图与地面写景图或地面照片不同,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科学 的符号系统,完善的文字注记规则,并采用制图综合原则科学地反 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 (二)地图的特性
的水流方向等。绘图的比例不同,则符号的大小和详略程 度也有所不同。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数字地形图 digital topographicmap 将地形信息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采用计算机生成和计算机数据格式存储的地形图。
它不仅表示地面点的平面 位置,还表示地面点的高 低起伏状态。
1:2000
§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二、地形图比例尺
• 1.比例尺定义 • 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d与实地的水平长度D之比称为地图比例尺,即1/M=D/d • 式中,M是比例尺分母。 • 数字式 • 可以用比的形式,如:1:50 000,1:10万,也可以用分数式,如:1/50
分水线和集水线在山区的工程设计中有重要意义。
山区一系列形成 河流流域的分水岭。例如 秦岭为黄河与长江的分水 岭。
2 8
3.鞍部的等高线
典型的鞍部是在相对的两个山脊和山谷的会聚处,形如马 鞍。它的左、右两侧的等高线是大致相对称的两组山脊线和两 组山谷线。山脉的鞍部称为“岭”。鞍部或岭在山区道路的选 线中是一个关节点,越岭道路常须经过鞍部。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地形图的比例尺
2)图示比例尺:
绘制在数字比例 尺下方 用分规直接在图 上量取直线段的 水平距离 可抵消图上量取 长度时图纸伸缩 的影响
图示比例尺
第二节
地形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比例尺精度的作用:
◆根据比例尺精度,就可在测图时确定出量距应达到的准确程度; ◆按图上需要表示出的实地最小距离来确定测图比例尺; ◆比例尺越大,比例尺精度越高。 例如:根据某工程设计需要,在图上必须能表示0.05米的实地距 离,按上述原理,应采用的测图比例尺为:
.
□对于要按实际形状画出的地物,如形状不规则,当凹凸 部分在图上大于0.4毫米时均应表示出来。道路、围墙、管 线等曲折在图上小于0.5毫米时可忽略不计,将其拉直。
2、地貌点的选择
.
山地:应选择山顶、鞍部、 山脊、山谷和山脚等坡度 及方向变化处的地貌特征 点作碎部点。
平坦地区:间隔一定距离 (一般为图上30mm)测绘 一碎部点,每块平地应注 明其代表性高程。
1∶500地形图取至0.01千米, 1∶1 000和1∶2 000地形图取 至0.1千米, 1∶5 000地形图取至整千米数。
矩形分幅编号 ◆流水编号法
一般从左至右、由上到下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行列编号法
一般由上到下为横行,从左至右为纵列,以一定 代号按先行后列的顺序编号。
第五节
图名和图号 接图表
用量角器量出测点方向, 沿量角器直尺边刺点。
控制点
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图法
小平板仪安置在控制点上; 经纬仪安置在平板仪近旁(23米) 采用方向距离交会法。
测点方向:用照准仪瞄 测点距离 测点标高
08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 规则的几何图形符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以 图形几何中心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底部为直角的 符号(独立树、路标等),以符号的直角顶点为地物的 中心位置。 • 几何图形组合符号(路灯、消防栓等),以符号下方图 形的几何中心为地物的中心位置。 • 宽底符号(烟囱、岗亭等),以符号底部中心为地物的 中心位置。 • 下方无底线的符号(山洞、窑洞等),以符号下方两端 点连线的中心为地物的中心位置。
l 1 1 L Ll M
由此可见,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 度不同。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所绘地物、地貌 要比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的更精确详尽。 比例尺的精度
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 (m) 1:500 0.05 1:1 000 0.1 1:2 000 0.2 1:5 000 0.5
8.1.1.3 比例尺精度
8.1.1 比例尺
定义
形式 精度
8.1.1.1 比例尺定义
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l)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 水平长度(L)之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1.1.2 比例尺形式
数字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8.1.1.2 比例尺形式
• 数字比例尺
l 1 1 L Ll M
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整分数形式表示
和绘图与印刷的能力。其中,人眼的分辨能
力是主要的因素。
8.1.1.3 比例尺精度
由对人眼的分辨能力的分析可知,在一般情 况下,人眼的最小鉴别角θ=60"。若以明视距 离250mm计算,则人眼能分辨出的两点间的 最小距离约为0.1mm。 把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0.1mm所对应的实地 投影长度,称为这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最大精 度,或称该地形图比例尺精度。
• 地形图上的线段与实地对应线段投影长度之间的换算,
l 1 1 L Ll M
由此可见,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 度不同。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所绘地物、地貌 要比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的更精确详尽。 比例尺的精度
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 (m) 1:500 0.05 1:1 000 0.1 1:2 000 0.2 1:5 000 0.5
8.1.1.3 比例尺精度
8.1.1 比例尺
定义
形式 精度
8.1.1.1 比例尺定义
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l)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 水平长度(L)之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1.1.2 比例尺形式
数字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8.1.1.2 比例尺形式
• 数字比例尺
l 1 1 L Ll M
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整分数形式表示
和绘图与印刷的能力。其中,人眼的分辨能
力是主要的因素。
8.1.1.3 比例尺精度
由对人眼的分辨能力的分析可知,在一般情 况下,人眼的最小鉴别角θ=60"。若以明视距 离250mm计算,则人眼能分辨出的两点间的 最小距离约为0.1mm。 把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0.1mm所对应的实地 投影长度,称为这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最大精 度,或称该地形图比例尺精度。
• 地形图上的线段与实地对应线段投影长度之间的换算,
第八章_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数字测图的特点 (1)实现测图的自动化 (2)实现了测图数字化 (3)实现了高精度
二、数字测图(DSM)系统
数字测图(DSM)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由地形数据采 集设备和成果设备而组成,在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 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编辑成图,输出和管理的测绘系 统。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处理系统
输出设备
④观测。用经纬仪瞄准标尺,读取上丝、下丝、中丝读数,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竖盘读数。在观测过程中,应检查定 向是否为0°00′,其不符值不得超过5',否则应重新定向。 ⑤记录。记录者将观测数据记入手簿(表7-8),并把地 形名称填入备注栏。 ⑥计算。按视距测量的公式,计算水平距离、碎部点的高 程,并填入表7-8相应栏内。将展点所需数据立即报给绘 图员。
0.2mm
二、经纬仪测绘法
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地形图的质量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尺员能否正确合理地选择地形点。 地形点应选在地物或地貌的特征点上 地物特征点地物轮廓的转折、交叉和弯曲等变化处的点及独立 地物的中心点。 地貌特征点是控制地形的山脊线、山谷线和倾斜变化线等地性 线上的最高、最低点,坡度和方向变化处,以及山头和鞍部等 处的点。
2.测绘方法
极坐标法:用经纬仪直接 测定各碎部点相对于 已知方向的水平角、 视距尺读数和竖直角, 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 程,绘图员根据所测 水平角、平距,利用 半圆仪将碎部点描绘 在图板上
经纬仪测绘法
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竖直角
B i b 水平角 A a
一个测站上的观测步骤如下: ①安置仪器。安置经纬仪于测站A点,对中、整平、 量取仪器高读数至厘米)并记入碎部测量手簿。在测 站附近安置图板。 ②定向。将经纬仪瞄准另一个控制点B,使水平度盘 读数为0°00′。 ③立尺。立尺员先观察测站附近的地形情况,与观测 员共同商定跑尺的范围、路线,然后在选定的碎部点 上立标尺,尽量做到跑尺有顺序、不漏点,一点多用, 方便绘图。立尺点与测站间的视距长度应不超过表7 -4中规定的最大视距。
二、数字测图(DSM)系统
数字测图(DSM)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由地形数据采 集设备和成果设备而组成,在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 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编辑成图,输出和管理的测绘系 统。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处理系统
输出设备
④观测。用经纬仪瞄准标尺,读取上丝、下丝、中丝读数,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竖盘读数。在观测过程中,应检查定 向是否为0°00′,其不符值不得超过5',否则应重新定向。 ⑤记录。记录者将观测数据记入手簿(表7-8),并把地 形名称填入备注栏。 ⑥计算。按视距测量的公式,计算水平距离、碎部点的高 程,并填入表7-8相应栏内。将展点所需数据立即报给绘 图员。
0.2mm
二、经纬仪测绘法
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地形图的质量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尺员能否正确合理地选择地形点。 地形点应选在地物或地貌的特征点上 地物特征点地物轮廓的转折、交叉和弯曲等变化处的点及独立 地物的中心点。 地貌特征点是控制地形的山脊线、山谷线和倾斜变化线等地性 线上的最高、最低点,坡度和方向变化处,以及山头和鞍部等 处的点。
2.测绘方法
极坐标法:用经纬仪直接 测定各碎部点相对于 已知方向的水平角、 视距尺读数和竖直角, 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 程,绘图员根据所测 水平角、平距,利用 半圆仪将碎部点描绘 在图板上
经纬仪测绘法
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竖直角
B i b 水平角 A a
一个测站上的观测步骤如下: ①安置仪器。安置经纬仪于测站A点,对中、整平、 量取仪器高读数至厘米)并记入碎部测量手簿。在测 站附近安置图板。 ②定向。将经纬仪瞄准另一个控制点B,使水平度盘 读数为0°00′。 ③立尺。立尺员先观察测站附近的地形情况,与观测 员共同商定跑尺的范围、路线,然后在选定的碎部点 上立标尺,尽量做到跑尺有顺序、不漏点,一点多用, 方便绘图。立尺点与测站间的视距长度应不超过表7 -4中规定的最大视距。
测量教案8章_地形图测绘

为保证地形图精度,测区内应有一定数目的图根控制点。 《城市测量规范》规定,测区内解析图根点个数的要求。
§8.5碎部测量
控制测量结束后,在图根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设立测站), 测定其周围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规定的图示符号绘制 成图。 一、选择碎部点
1、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反映地物轮廓和几何位置的点称为地物特征点,简称 地物点。 (1)一般选在地物轮廓的方向线变化处,如房屋角点 道路转折点或交叉点等。 (2)形状不规则的地物,其凹凸部分在地形图上大于 0.4mm应测定,小于0.4mm用直线连接。
(3)一些非比例符号地物特征点的选择:树、井盖、电线杆等选 在中心点位置。
2、地貌特征点的选择
(1)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特征点的选择:如山头、盆地
等。 (2)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特征点的选择:如陡崖、冲 沟等。 3、碎部测量中注意事项 1.正确地选择地物点和地貌点 对地物点一般只测其平面位置,若地物点可作地貌点时,除测 定其平面位置外,还应测定其高程。
一座高出水面的山
头,与某一静止水 面相交形成的水涯 线为闭合曲线,
曲线形状由山头与
水面相交的位置确 定,曲线上各点的 高程相等。
将不同高程的水涯
线垂直投影到水平 面,按一定比例尺 缩绘在图纸上,
山头用等高线表示
在地形图上
等高距越小,表示的地貌细部越详尽; 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示就越粗略。 等高距太小会使图上的等高线过于密集, 从而影响图面的清晰度。
数字比例尺
中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的基本地图,由国家专业测绘部门负 责测绘,目前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由中比例尺地图缩小编绘而成。 城市和工程建设一般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 和1:1000的地形图一般用平板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测绘; 比例尺为1:2000和1:5000的地形图一般用由1:500或1: 1000的地形图缩小编绘而成。大面积1:500~1:5000的地形 图也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土木工程测量(岳建平)第8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三、地形图的整饰
应清绘和整饰,使图面更合理、清晰、美观。先图内后图 外,先注记后符号,先地物后地貌,按规定的图式进行整饰。 应注意等高线不能通过注记和地物。最后,应按图外注记 要求写出图名、图号、比例尺、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施测单 位、测绘者及测绘日期等。
10cm 半 径 20cm 30cm 40cm
50cm
格网尺 零点
铅笔画线处
绘制方法:
图8-21 用坐标格网尺绘制坐标方格网
方格网精度要求
0.1mm
0.2mm
0.3mm
图纸的准备之二
11.0
展绘控制点
10.0--21.0
1.标注坐标格
网线的坐标值:
800 600
根据西南
角坐标及测图
400
比例尺确定格
15 30 50 100
60 100 180 300
100 150 250 350
城市建筑区的最大视距
测图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最大视距/m
主要地物点
50 80 120
次要地物点和地形点
70 120 200
经纬仪测图(极坐标法)
一个测站点的测绘工作
(一)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钢尺、量角 器、直尺或三角板、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图 9²5 图名、图号、接图表
8.2
地物与地貌的表示
地物符号种类 1.依比例尺符号 2.不依比例尺符号 3.半依比例尺符号 4.说明与配置符号
1.依比例尺符号又称轮廓符号
• 如建筑物、道路、稻田、花圃、湖泊等
2.不依比例尺符号又称点状符号
• 如 导线点、水准点、独立树、旗杆、路灯等
测量学-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图8-5 等高线示意图
而且测绘有几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图8-11 视距测量示意图
⎭
⎬⎫
-+==v i D h kn D αα
tan cos 2 ——仪器乘常数,可取k =100
2.大平板仪的构造
大平板仪的构造由照准仪、图板、基座和附件组成。
(1)照准仪:图8-17为西安光学测量仪器厂制造的
竖盘、支柱和直尺所组成,其作用和经纬仪相似。
平板相当于水平度盘,照准目标后用平行尺来画方向线。
竖直度盘分划值为1°,向两个方向依正负每
望远镜水平时读数为0°。
在竖直度盘右侧附有水准管,读数前必须先调整水准管,当气泡居中时才能读取竖直度盘读数,直读到10′估读到1′,读数窗影像如图
′和+6°23′。
图8-23 按制定坡度选线示意图
称之为。
《地形图测绘》

4、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用于指示坡度下降方向的短线。(举例) 5、等高线的分类: ⑴ 首曲线:按照测图前选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 ⑵ 计曲线: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计曲线一般都注记高程。计曲线多的地方,一般不需要示坡线。 ⑶ 间曲线:按1/2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⑷ 助曲线:按1/4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首曲线与计曲线是地形图中表示地貌必须描绘的曲线,而间曲线、助曲线根据需 要来确定是否描绘。
编辑ppt
8.3.2 地形测图的方法 (一)经纬仪测绘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测站上的准备工作 安置经纬仪于控制点A,如图所示,测定竖直度盘的指标差x,并用尺子量 出仪器高i。
编辑ppt
2.在水平度盘读数为零度时,照准另一控制点B,作为起始方向。 3.转动照准部使望远镜瞄准立在碎部点1上的视距尺(一般使中丝对准尺上仪 器高i处,此时i=l),读出上、中、下三丝在尺上的读数,并读出水平度盘及竖盘 读数,分别记入手簿内。 4.算出水平距离D及高差h,并计算碎部点的高程H测点(H测点= H测站+h; 式中H测站为测站点的高程)。水平距离计算到分米,高差、高程计算到厘米。 5.用量角器和三棱尺将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注以高程,注记时可 用碎部点的点位兼作高程数字的小数点。
地形:地物和地貌合称为地形。
8.1.1地物的表示方法
地形图图式中地物的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状符号和注记符号。
1. 比例符号:将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地物形状轮廓线,按测图比例尺缩小
绘制在地形图上,再配合注记符号来表示地物的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在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原则是:凡能按比例尺缩方法
编辑ppt
⑴ 山头:山头的等 高线呈环网状。
编辑ppt
8.3.2 地形测图的方法 (一)经纬仪测绘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测站上的准备工作 安置经纬仪于控制点A,如图所示,测定竖直度盘的指标差x,并用尺子量 出仪器高i。
编辑ppt
2.在水平度盘读数为零度时,照准另一控制点B,作为起始方向。 3.转动照准部使望远镜瞄准立在碎部点1上的视距尺(一般使中丝对准尺上仪 器高i处,此时i=l),读出上、中、下三丝在尺上的读数,并读出水平度盘及竖盘 读数,分别记入手簿内。 4.算出水平距离D及高差h,并计算碎部点的高程H测点(H测点= H测站+h; 式中H测站为测站点的高程)。水平距离计算到分米,高差、高程计算到厘米。 5.用量角器和三棱尺将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注以高程,注记时可 用碎部点的点位兼作高程数字的小数点。
地形:地物和地貌合称为地形。
8.1.1地物的表示方法
地形图图式中地物的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状符号和注记符号。
1. 比例符号:将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地物形状轮廓线,按测图比例尺缩小
绘制在地形图上,再配合注记符号来表示地物的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在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原则是:凡能按比例尺缩方法
编辑ppt
⑴ 山头:山头的等 高线呈环网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和注记尽量字头朝北.
5、跑尺方法
地物(除正确选择地物轮廓外,还要根据实地地 物的分布,采用不同方法,保证不遗漏,不重 复,简单):
①地物较多,分类立尺,避免连线错误。 ②地物较少,可采用螺旋形跑尺法,由近及远,
搬站后,由远及近。 ③如果有两名跑尺员,要分工明确。 ④晴天上午测图,最好在测站西方立尺,下午在
用极坐标法将碎部点展绘到 图纸上,紧接着勾绘地物和地 貌
b
1
23
a
测量中的人员分配
观测员——读数时注意记录者和绘图者是否听清楚, 要随时把地面情况和图面点位联系起来,观测碎部点的 精度要得当;
立尺员——选点要有计划,点子分布均匀,尽量一点 多用,必要时勾绘碎部草图,供绘图者参考
记录、计算员——(两人或一人)记录应正确、工整、 清楚。重要地物备注说明,碎部点水平距离和高程均计 算到厘米,注意高差的正负号。
二、经纬仪测绘法
在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测量碎部点位置数据(水平角、 水平距离、高程),用绘图工具展绘到图上的一种方法。
1、施测方法:
①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量仪器高i,架图板 ②测定竖盘指标差x、选定零方向。 ③碎部点立尺、照准、观测、记录、计算
读取水平角、上、下、中三丝读数、竖盘读数 计算水平距离D及高差h,算出碎部点高程H ④用半圆量角器和比例尺,按极坐标法将碎部点缩绘到图 纸上,并注上高程 ,进而勾绘等高线。 ⑤重复②~④步。
坡度 i
三者的关系:
i=h/D
基本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用d 表示。
坡度 i h DM
等高线的种类
基本等高线(首曲线)
计曲线——为了便于计数每隔 5个等高距画一根加粗的等高线
半曲线(间曲线)——为了较 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等高距的一半用虚线加绘的 等高线
1/2000
60 n
1
第3步:地形测图的准备工作
图纸的准备:聚酯薄膜 裱糊图板 绘制坐标格网(一般已有) 展绘控制点
展绘控制点
1250 1200
750 1250
1150
1100
1050
1000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点A x=1124.89 y= 538.67 H=76.4
4、测绘地形图的一般要求
①必须抓住地物、地貌特征点 ②正确处理视距长度。取决于测点间距离、比例尺、
碎部点性质。长——精度低,短——影响速度。 ③合理掌握碎部点密度(特别是地貌点,必须是特征
点。 ④适当取舍(小路、树,起方位作用)。 ⑤工作有计划,一般从图廓边开始。(针对你们,刚
开始尽量先测简单的地方,慢慢熟练) ⑥加强测绘工作检查(搬站检查零方向)图上所有文
第4步:碎部点的测定
野外测图的内容
以图根控制点为测站, 测绘所选的碎部点,将碎 部点展绘到图纸上,并勾 绘出地物和地貌的形状, 即得地形图。
一个测站的测绘工作
在测站上安置仪器,对中、 整平、定好零方向,量取仪器 高
用视距法测量测站附近的地 物,地貌的特征点(即所选取 得碎部点),并计算出测站至 各个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及碎部 点的高程
四、控制加密点测量方法
1、交会法: 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方交会等
2、支导线法:
3、视距导线法: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等。 计算公式: D = K n cos2 h = D tg + i - l
§8-3 常规测图 一、碎部测量基本方法
极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 1:10万
小比例尺地形图—1:20万、1:50万、1:100万
我国规定1:1万、1:2.5万、1:5万、1:10万、 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地形图为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用途
3、比例尺的精度
地形图上0.1mm长度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
1) 比例符号
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 房屋、道路、稻田、花圃、湖泊等。
2) 非比例符号
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照地形图的比例尺绘到图上的符号; 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独立树、路灯、检修井等。
3) 半比例符号
长度可按比例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 小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
辅助曲线——为了更好地表 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以任 意高程用短虚线加绘的等高线
典型的地貌 山头、洼地、山脊、山谷、鞍部、绝壁或悬崖
1) 山头和洼地
2) 山脊和山谷
3) 鞍部
4) 陡崖和悬崖
等高线的特性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
②等高线是一条闭合曲线,不能中断,如果不在同一
幅图内闭合,则必定跨越邻幅或许多幅图后闭合;
测站东方立尺。
5、跑尺方法
地貌: ①沿等高线跑尺,跑尺消耗少,绘图不容易 ②沿地性线跑尺。
地形图测绘的过程
1. 大比例尺测图的计划设计; 2. 地形控制测量; 3. 地形测图的准备工作; 4. 碎部点的测定; 5. 图边测图及图的拼接; 6. 地形图的检查; 7. 地形图的整饰。
第1步:大比例尺测图的计划设计
绘制内外图廓线,接边 图,三北线图,图式比例 尺
写图名、图号、数字比 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 统,测图单位,时间
§8-7地形图拼接、整饰、检查及验收
一、图幅的拼接 二、地形图整饰 三、地形图检查 四、地形图验收
§8-4 电子平板测图
数字测图:在测绘过程中,以数字方式实现对地 形信息的采集、记录和处理的一种测图方法。
③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才会重合或相交;
④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转变方向,因此,山脊线 和山谷线应与转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应是相同的。因 此,等高线平距大(等高线疏),表示地面坡度小(地 形平坦);等高线平距小(等高线密),表示地面坡度 大(地形陡峻) 。
3、注记符号
B 水平角
经纬仪测绘法
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竖直角 i A
b a
各自責任
跑尺员: 观测员: 记录员: 计算员: 绘图员:
2、 碎部点选择:地物、地貌特征点
①应选择能反映地物形状的特征点。如房角、 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等。
②地貌选择在山顶、鞍部、地性线坡度变化的 点、山脚线等控制地貌形状的特征点。
一、数字地图:贮存在数据载体上的数字形式的地形图
二、基本流程: 1、数据采集和编码
2、数据处理和图形文件生成
三、数据采集: 1 电子手簿
2 图根控制
3 碎部测量、
四、EPSW电子平板测图系统
§8-6 水下地形测量
目的:研究河床和海岸的演变,为确定河道整治方案,疏浚航 道、修建港口码头、分析水库的淤积等各种工程提供可靠的资 料和依据。
0.1mm M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
问题
要使地形图上能量出的实地最短线段长 度为0.05m,则采用的比例尺是?
0.1mm 1: 500 0.05m
五、地形图图式
表示地物和地貌的符号和方法 地图图式分类
地图图式
地物符号
地貌符号
注记符号
1、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高程相对偏差0.9m
第6步:地形图的检查
检查的内容
1、图根控制和碎部测量的原始记录和 计算成果是否正确,项目填写是否完 整
2、地物、地貌各要素测绘是否正确、 齐全,取舍是否恰当,图示符号运用 是否正确,各项资料是否齐全。
第7步:地形图的整饰
地物符号按照图式规定 描绘清楚
等高线修饰,使之圆滑、 清晰,并加粗记曲线
三、图根控制测量 1、导线测量:
导线角度闭合差: f 60 n
导线全长精度:k = f / ∑D ≤ 1/2000
2、高程控制测量:
四等水准限差: 前后视距离差 < 5m 前后视距离累积差 < 10m 黑红面读数差 < 3mm 黑红面高差之差 < 5mm 高差闭合差 < ±20√L mm 或± 6√n mm
平面图:在图纸上仅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地形图的比例尺
图上一段直线长度 d 与地面上相应 线段的实际长度 D 之比。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数字比例尺
d 1 1 1: M
D
D d
M
图示比例尺
2、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 篱 行列树
城墙 已毁城墙
2、地貌符号
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一般是等高线。
平坦地区注记散点高程。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表示地貌
等高线的几个概念
等高线的间距h——两相邻等高线之 间的高差。
等高线的平距D——相邻两等高线的 水平距离。
地物符号——依比例符号
房屋 草地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水稻田 花圃
地物符号——不依比例尺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电线杆与电力线
假山 避雷针 亭 碉堡 窨井 井
纪念碑 里程桩 旗杆 水塔 塔 烟囱 灯塔
地物符号 ——半依比例尺的符号
围墙
土坎
土围墙
加固的坎
斜坡
1:2000图中的围墙
加固斜坡
③为如实反映地面情况,即使变化不大的地方, 每隔一定的距离也应该立尺测取碎部点。
④碎部点测量前,观测员与跑尺员应该先在测 站上研究需要立尺的位置和跑尺方案。
地物的测绘
将地物的形状特征点测定下来。如地物的转折点、交叉 点,曲线的弯曲变换点,独立地物的中心点
5、跑尺方法
地物(除正确选择地物轮廓外,还要根据实地地 物的分布,采用不同方法,保证不遗漏,不重 复,简单):
①地物较多,分类立尺,避免连线错误。 ②地物较少,可采用螺旋形跑尺法,由近及远,
搬站后,由远及近。 ③如果有两名跑尺员,要分工明确。 ④晴天上午测图,最好在测站西方立尺,下午在
用极坐标法将碎部点展绘到 图纸上,紧接着勾绘地物和地 貌
b
1
23
a
测量中的人员分配
观测员——读数时注意记录者和绘图者是否听清楚, 要随时把地面情况和图面点位联系起来,观测碎部点的 精度要得当;
立尺员——选点要有计划,点子分布均匀,尽量一点 多用,必要时勾绘碎部草图,供绘图者参考
记录、计算员——(两人或一人)记录应正确、工整、 清楚。重要地物备注说明,碎部点水平距离和高程均计 算到厘米,注意高差的正负号。
二、经纬仪测绘法
在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测量碎部点位置数据(水平角、 水平距离、高程),用绘图工具展绘到图上的一种方法。
1、施测方法:
①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量仪器高i,架图板 ②测定竖盘指标差x、选定零方向。 ③碎部点立尺、照准、观测、记录、计算
读取水平角、上、下、中三丝读数、竖盘读数 计算水平距离D及高差h,算出碎部点高程H ④用半圆量角器和比例尺,按极坐标法将碎部点缩绘到图 纸上,并注上高程 ,进而勾绘等高线。 ⑤重复②~④步。
坡度 i
三者的关系:
i=h/D
基本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用d 表示。
坡度 i h DM
等高线的种类
基本等高线(首曲线)
计曲线——为了便于计数每隔 5个等高距画一根加粗的等高线
半曲线(间曲线)——为了较 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等高距的一半用虚线加绘的 等高线
1/2000
60 n
1
第3步:地形测图的准备工作
图纸的准备:聚酯薄膜 裱糊图板 绘制坐标格网(一般已有) 展绘控制点
展绘控制点
1250 1200
750 1250
1150
1100
1050
1000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点A x=1124.89 y= 538.67 H=76.4
4、测绘地形图的一般要求
①必须抓住地物、地貌特征点 ②正确处理视距长度。取决于测点间距离、比例尺、
碎部点性质。长——精度低,短——影响速度。 ③合理掌握碎部点密度(特别是地貌点,必须是特征
点。 ④适当取舍(小路、树,起方位作用)。 ⑤工作有计划,一般从图廓边开始。(针对你们,刚
开始尽量先测简单的地方,慢慢熟练) ⑥加强测绘工作检查(搬站检查零方向)图上所有文
第4步:碎部点的测定
野外测图的内容
以图根控制点为测站, 测绘所选的碎部点,将碎 部点展绘到图纸上,并勾 绘出地物和地貌的形状, 即得地形图。
一个测站的测绘工作
在测站上安置仪器,对中、 整平、定好零方向,量取仪器 高
用视距法测量测站附近的地 物,地貌的特征点(即所选取 得碎部点),并计算出测站至 各个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及碎部 点的高程
四、控制加密点测量方法
1、交会法: 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方交会等
2、支导线法:
3、视距导线法: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等。 计算公式: D = K n cos2 h = D tg + i - l
§8-3 常规测图 一、碎部测量基本方法
极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 1:10万
小比例尺地形图—1:20万、1:50万、1:100万
我国规定1:1万、1:2.5万、1:5万、1:10万、 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地形图为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用途
3、比例尺的精度
地形图上0.1mm长度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
1) 比例符号
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 房屋、道路、稻田、花圃、湖泊等。
2) 非比例符号
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照地形图的比例尺绘到图上的符号; 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独立树、路灯、检修井等。
3) 半比例符号
长度可按比例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 小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
辅助曲线——为了更好地表 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以任 意高程用短虚线加绘的等高线
典型的地貌 山头、洼地、山脊、山谷、鞍部、绝壁或悬崖
1) 山头和洼地
2) 山脊和山谷
3) 鞍部
4) 陡崖和悬崖
等高线的特性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
②等高线是一条闭合曲线,不能中断,如果不在同一
幅图内闭合,则必定跨越邻幅或许多幅图后闭合;
测站东方立尺。
5、跑尺方法
地貌: ①沿等高线跑尺,跑尺消耗少,绘图不容易 ②沿地性线跑尺。
地形图测绘的过程
1. 大比例尺测图的计划设计; 2. 地形控制测量; 3. 地形测图的准备工作; 4. 碎部点的测定; 5. 图边测图及图的拼接; 6. 地形图的检查; 7. 地形图的整饰。
第1步:大比例尺测图的计划设计
绘制内外图廓线,接边 图,三北线图,图式比例 尺
写图名、图号、数字比 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 统,测图单位,时间
§8-7地形图拼接、整饰、检查及验收
一、图幅的拼接 二、地形图整饰 三、地形图检查 四、地形图验收
§8-4 电子平板测图
数字测图:在测绘过程中,以数字方式实现对地 形信息的采集、记录和处理的一种测图方法。
③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才会重合或相交;
④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转变方向,因此,山脊线 和山谷线应与转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应是相同的。因 此,等高线平距大(等高线疏),表示地面坡度小(地 形平坦);等高线平距小(等高线密),表示地面坡度 大(地形陡峻) 。
3、注记符号
B 水平角
经纬仪测绘法
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竖直角 i A
b a
各自責任
跑尺员: 观测员: 记录员: 计算员: 绘图员:
2、 碎部点选择:地物、地貌特征点
①应选择能反映地物形状的特征点。如房角、 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等。
②地貌选择在山顶、鞍部、地性线坡度变化的 点、山脚线等控制地貌形状的特征点。
一、数字地图:贮存在数据载体上的数字形式的地形图
二、基本流程: 1、数据采集和编码
2、数据处理和图形文件生成
三、数据采集: 1 电子手簿
2 图根控制
3 碎部测量、
四、EPSW电子平板测图系统
§8-6 水下地形测量
目的:研究河床和海岸的演变,为确定河道整治方案,疏浚航 道、修建港口码头、分析水库的淤积等各种工程提供可靠的资 料和依据。
0.1mm M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
问题
要使地形图上能量出的实地最短线段长 度为0.05m,则采用的比例尺是?
0.1mm 1: 500 0.05m
五、地形图图式
表示地物和地貌的符号和方法 地图图式分类
地图图式
地物符号
地貌符号
注记符号
1、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高程相对偏差0.9m
第6步:地形图的检查
检查的内容
1、图根控制和碎部测量的原始记录和 计算成果是否正确,项目填写是否完 整
2、地物、地貌各要素测绘是否正确、 齐全,取舍是否恰当,图示符号运用 是否正确,各项资料是否齐全。
第7步:地形图的整饰
地物符号按照图式规定 描绘清楚
等高线修饰,使之圆滑、 清晰,并加粗记曲线
三、图根控制测量 1、导线测量:
导线角度闭合差: f 60 n
导线全长精度:k = f / ∑D ≤ 1/2000
2、高程控制测量:
四等水准限差: 前后视距离差 < 5m 前后视距离累积差 < 10m 黑红面读数差 < 3mm 黑红面高差之差 < 5mm 高差闭合差 < ±20√L mm 或± 6√n mm
平面图:在图纸上仅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地形图的比例尺
图上一段直线长度 d 与地面上相应 线段的实际长度 D 之比。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数字比例尺
d 1 1 1: M
D
D d
M
图示比例尺
2、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 篱 行列树
城墙 已毁城墙
2、地貌符号
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一般是等高线。
平坦地区注记散点高程。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表示地貌
等高线的几个概念
等高线的间距h——两相邻等高线之 间的高差。
等高线的平距D——相邻两等高线的 水平距离。
地物符号——依比例符号
房屋 草地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水稻田 花圃
地物符号——不依比例尺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电线杆与电力线
假山 避雷针 亭 碉堡 窨井 井
纪念碑 里程桩 旗杆 水塔 塔 烟囱 灯塔
地物符号 ——半依比例尺的符号
围墙
土坎
土围墙
加固的坎
斜坡
1:2000图中的围墙
加固斜坡
③为如实反映地面情况,即使变化不大的地方, 每隔一定的距离也应该立尺测取碎部点。
④碎部点测量前,观测员与跑尺员应该先在测 站上研究需要立尺的位置和跑尺方案。
地物的测绘
将地物的形状特征点测定下来。如地物的转折点、交叉 点,曲线的弯曲变换点,独立地物的中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