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预制装配盖梁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超轻超薄uhpc预制构件的材料及生产应用技术开发

超轻超薄uhpc预制构件的材料及生产应用技术开发

超轻超薄UHPC预制构件的材料及生产应用技术开发1. 背景介绍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耐久性,是近年来混凝土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超轻超薄UHPC预制构件则是UHPC技术的一种延伸应用,具有重量轻、薄板、细密、易塑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桥梁修复、风压板等领域。

2. UHPC预制构件的材料特性UHPC预制构件的主要材料包括高性能水泥、超细矿物掺合料、高强度骨料、高性能外加剂等。

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同时具有卓越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能够满足复杂工程的要求。

3. UHPC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UHPC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配比、搅拌制浆、模具浇注、脱模养护等工序。

在原材料配比方面,需要精确控制各种材料的比例,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搅拌制浆需要采用高速搅拌设备,确保混凝土的充分混合和均匀性;模具浇注需要控制振捣方式和工艺参数,确保构件表面光滑、无气孔;脱模养护需要加强控制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确保构件达到设计强度。

4. UHPC预制构件的设计与应用UHPC预制构件的设计需要考虑构件的几何形状、连接方式、预埋件设置等因素,同时需要结合UHPC材料的性能特点,合理设计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筋布置等。

在应用方面,UHPC预制构件可以用于建筑外立面、雨棚、阳台、桥梁修复等领域,能够满足对构件轻薄、高强、细密的要求,为工程的美观性和耐久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5. UHPC预制构件的市场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UHPC预制构件作为一种新型的轻薄高强材料,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在建筑装饰、桥梁修复、风压板等领域都能够取得广泛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总结UHPC预制构件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多种工程领域。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究综述.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究综述.

低模量的聚丙烯纤 维、中模量的耐碱 玻璃纤维和高模量 的钢纤维混杂
一些力学性能得到一 定程度的改善而 提高。
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2.1 材料组分与配合比
2 制备技术
2.1.2 寻找水泥的替代品:
1)用粉煤灰取代60%的水泥; 2)RPC中采用粉煤灰和矿渣替代水泥和硅灰;
3)棕榈油灰取代50%的胶凝材料;
缺点
自重大、脆性大和 强度(尤其是抗拉强度) 低,使用范围狭窄;对于 低强度的混凝土,在满足 相同功能时用量较大,不 符合国家节约、降耗要求。
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1)20年代、50年 代和70年代,混凝 土的平均抗压强度 可分别20、30、 40Mpa。
高强混凝土的发展
0引言
5)Brumaue报道了
4)用稻壳灰取代硅灰; 5)选择多种减水剂进行耦合。
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2.2 拌制与养护技术
2 制备技术
拌制注意事项:
1)与普通混凝土不同,RPC由于采用基体材料+细粒径组
分材料+钢纤维进行配制,在拌制过程中容易聚团,会影响 RPC成型的均质性和材料性质。 2)采用的搅拌设备、混合料的拌制时间与顺序等也要考虑。 3)注意RPC浇注时钢纤维方向分布对RPC的拉抗强度等性能 的影响。 4)高温、加压养护是UHPC获得高性能的重要手段,温度越 高、时间越长,参加反应的硅灰越多,内部结构也就越密实。
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2.1 材料组分与配合比
2 制备技术
目的: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突破点:材料组分和配合比 2.1.1 寻找钢纤维的替代品:
部分碳纤 维和全部 碳纤维 最终破坏形态表现 出很大的脆性破坏。
采用80 级焊接钢 筋网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具有卓越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建筑和水利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就UHPC的特点、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UHPC的特点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以超细粉料、高性能水泥和高强度骨料为主要原料,通过特殊配比和特殊工艺制成的混凝土。

与传统混凝土相比,UHPC的主要特点如下:1. 高强度:UHPC的抗压强度通常在150MPa以上,是普通混凝土的5倍以上。

抗拉强度为10-20MPa,是普通混凝土的10倍以上。

2. 优异的耐久性:UHPC具有极佳的耐久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

具有极佳的抗渗、抗冻融、耐久性和耐化学侵蚀性。

3. 易成型和高粘结性:UHPC的粘结性能非常好,能够与钢筋、预应力钢束等有效结合,加工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

4. 优异的变形能力:UHPC在受力情况下呈现出极强的变形能力,具有优异的抗裂性和抗震性。

5. 体积稠密:UHPC经过特殊配比和特殊工艺制作,具有极高的致密性和微观结构的精细性,体积密度大于2.4g/cm3。

二、UHPC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UHPC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主要集中在材料成分、配合比设计、制备工艺、力学性能和结构应用等方面。

1. 材料成分:UHPC的基本原料包括水泥、硅粉、矿物掺合料、超细矿物颗粒、粘结剂、外加剂和水,其中水泥和超细矿物颗粒是UHPC的主要材料。

2. 配合比设计:UHPC的配合比设计是关键的技术之一,需要考虑到各种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各种原料的配合比例。

3. 制备工艺:UHPC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的预处理、混合、浇筑、养护等步骤,其中混合工艺是制备UHPC的关键环节。

4. 力学性能:UHPC的力学性能是评价其优劣的重要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冻融性等方面的性能。

5. 结构应用:UHPC在桥梁、隧道、建筑和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包括梁、柱、板、墙、连接节点等构件的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桥梁改建工程中的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桥梁改建工程中的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在桥梁改建 工程中的应用
章烽锋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摘要: 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拉、抗压强度远远超过常规混凝土。 同时超高性能混 凝土( UHPC) 与常规混凝土的浇筑连接面的粘结强度也超过常规混凝土,能与常规混凝土非常好地形成一个整 体,因此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将桥梁预制结构连接成整体的施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 以南浦大桥 W3 匝道改建工程为背景,介绍了截除部分桥墩立柱后,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连接上下立柱的设计施工 要点,表明了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在类似的桥梁改建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UHPC;桥梁改建;施工方法
图 1摇 桥墩构造
作者简介:章烽锋(1983. 11-) ,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桥梁设计工作,E-mail:zhangfengfeng@ smedi. com。
·31·
2019 年第 5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广东公路交通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总第 164 期
1 16
123. 9 51. 4 拔出破坏
(3d)
64
2 16
124. 1 38. 6
(4d)
滑移拉 断破坏
80
3 16
124. 5 31. 0
(5d)
滑移拉 断破坏120来自无滑移4 16
124. 1 20. 6
(7. 5d)
拉断破坏
160
无滑移
5 16
123. 8 15. 4
(10d)
拉断破坏

一种uhpc板与混凝土组合式框架板桥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uhpc板与混凝土组合式框架板桥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uhpc板与混凝土组合式框架板桥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板与混凝土组合式框架板桥是指在桥梁主体结构中,采用UHPC制作桥面板,而桥墩和梁
座等部分则采用传统混凝土材料制作的桥梁结构。

该种桥梁的施工方法如下:
1. 桥墩和梁座施工:首先进行桥墩和梁座的基础施工,采用传统混凝土材料,在适当的位置铺设钢筋,并进行模板搭设。

然后浇筑混凝土,等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2. UHPC板制作:选择合适的UHPC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桥面板。

先将UHPC原材料搅拌均匀,然后将其倒入模具中,并进行振捣以确保排除气泡。

等待UHPC达到设计强度后,
拆除模具,得到UHPC板。

3. UHPC板安装:将制作好的UHPC板运至现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调整。

然后使用合适的连接件将UHPC
板与桥梁主体结构进行连接,确保其牢固性和稳定性。

在UHPC板之间采用合适的缝隙填充材料进行填充,以保证桥面
的平整度和防水性能。

4. 完善施工:对UHPC板进行养护,以保证其达到设计强度。

同时,对桥墩和梁座进行后续的补强和维护工作,确保整个桥梁结构的安全可靠。

通过以上的施工方法,可以实现UHPC板与混凝土组合式框
架板桥的建设。

这种桥梁结构具有UHPC材料的高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能,以及传统混凝土材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能够满足现代桥梁建设的要求。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UHPC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多样的应用领域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UHPC在建筑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

UHPC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其抗压强度可达到150-200MPa,抗拉强度可达到10-15MPa,远远超过传统混凝土的性能。

这使得UHPC在承受大荷载和抗震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高层建筑、大桥、隧道和其他重要结构中广泛应用。

UHPC还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耐候性。

UHPC材料中添加了密实的细颗粒和高强度纤维,使其具有极高的致密性和抗渗性能。

结合特殊的化学成分和加工工艺,UHPC能够在恶劣环境和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好的性能,大大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UHPC还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和耐火性能。

UHPC的抗冲击性能优于传统混凝土,能够有效吸收冲击能量,并降低冲击对结构物的损伤。

UHPC还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对火灾扩散和火灾热辐射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

除了常规的结构用途,UHPC还可以用于制作精密构件和装饰性构件。

由于其高度的可流动性和自流平性,UHPC能够制作出复杂的形状、细节丰富的构件,并满足各种建筑设计需求。

UHPC还可以通过加入颜料或模具来实现个性化的装饰效果,使建筑更加美观和独特。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建筑实践者对UHPC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内容涉及UHPC材料的组成与配比、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耐久性能评估与改进等方面。

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中,UHPC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如混凝土修补、桥梁加固、构件制造等。

这些研究和应用推动了UHPC的发展,并为今后更广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开发和应用方案(一)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开发和应用方案(一)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开发和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对强度、耐久性和环保性能的需求。

因此,开发新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成为当前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阐述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制定UHPC开发和应用方案,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二、工作原理UHPC是一种以水泥为胶凝材料,以优质砂石为骨料,辅以高性能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经过均匀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制成的新型混凝土材料。

其核心特点是具有超高的强度、耐久性和韧性。

在制造过程中,UHPC的微观结构能够实现更加均匀、致密和稳定的混凝土体系,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

三、实施计划步骤1.研发阶段: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进行UHPC的配方设计和实验研究,优化其性能指标。

2.中试阶段:在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中试生产,进一步验证UHPC的生产工艺和性能表现。

3.试点工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项目,应用UHPC材料,并进行长期跟踪和监测,以评估其实际应用效果。

4.产业推广:在试点工程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UHPC在各类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并建立完善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

四、适用范围UHPC适用于各类高层建筑、桥梁、隧道、地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使其成为现代建筑的首选材料。

五、创新要点1.材料创新:通过独特的配方设计和制备工艺,实现UHPC的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环保性能。

2.技术创新:开发新型的施工技术和装备,提高UHPC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产业创新:推动UHPC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六、预期效果与达到收益1.提高建筑质量:UHP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寿命。

2.降低维护成本:UHPC的高耐久性可以减少建筑的维修和更换频率,降低维护成本。

3.节能减排:UHPC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具有较低的能耗和碳排放,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一、引言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高抗裂、高密实性等特点,在建筑、桥梁、隧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UHPC 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进行详细探讨。

二、UHPC的组成及性能1. UHPC的组成UHPC的组成主要由水泥、石英粉、硅灰、钢纤维等微细颗粒材料和特殊的高性能外加剂组成。

2. UHPC的性能UHPC的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强度:UHPC的抗压强度可达到150MPa以上,是传统混凝土的4-5倍。

(2)高耐久:UHPC的耐久性能优异,可抵御恶劣环境下的腐蚀和磨损。

(3)高抗裂:UHPC中添加了大量的钢纤维,使得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裂性能。

(4)高密实性:UHPC的密实性能非常好,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和气体的渗透。

三、UHPC的配合比设计1. UHPC配合比的基本要求UHPC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水泥的掺量应该控制在200-600kg/m3之间。

(2)石英粉的掺量应该控制在500-1000kg/m3之间。

(3)硅灰的掺量应该控制在100-200kg/m3之间。

(4)钢纤维的掺量应该控制在4%-8%之间。

(5)外加剂的掺量应该控制在2%-8%之间。

2. UHPC配合比的设计方法UHPC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一般通过试验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具体的设计方法如下:(1)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根据强度等级和工程要求确定水泥的掺量。

(3)根据水泥的掺量确定石英粉的掺量。

(4)根据石英粉的掺量确定硅灰的掺量。

(5)根据硅灰的掺量确定钢纤维的掺量。

(6)根据钢纤维的掺量确定外加剂的掺量。

(7)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UHPC的性能研究1. UHPC的强度性能研究UHPC的强度性能是其最为重要的性能之一,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期(总第203期)2019年4月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No.2 (Serial No.203)Apr. 2019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预制装配盖梁设计分析陈 卫 伟[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随着预制拼装桥梁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发展,桥墩和盖梁均采用预制拼装技术。

因此,盖梁自重过大造成运输及吊装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UHPC 具有超高的抗压强度及较高的抗拉强度,且具有弹性模量高、徐变系数小、耐久性好等优点,有效降低结构自重恒载。

因此,在桥梁工程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

为解决盖梁自重过大的问题,本文提出预制装配盖梁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以长沙市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为工程背景,提出UHPC 盖梁设计方案并分析其受力性能。

1 UHPC 盖梁设计方案UHPC 盖梁的外形尺寸见图1~图3,横桥向宽度24.6 m,根部高度2.1 m。

UHPC 盖梁采用六边形空心截面,顶板厚度为250 mm,底板标准厚度为250 mm,悬臂根部底板加厚段最厚为400 mm,腹板标准厚度为200 mm,悬臂根部腹板加厚段最厚为320 mm。

摘要:以长沙市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为背景,提出装配式盖梁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并对UHPC 盖梁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

同时,将UHPC 盖梁方案与预应力普通混凝土盖梁方案在材料用量、使用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采用UHPC 盖梁在承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状态下受力性能良好;盖梁总质量大幅减小,便于盖梁构件运输及吊装施工;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盖梁相比,UHPC 盖梁的混凝土及钢绞线材料用量均大幅减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盖梁;受力性能中图分类号:U44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55(2019)02-0043-03图1 湘府路工程标准盖梁 (m)图2 UHPC 盖梁立面图 (m)图3 UHPC 盖梁顶平面图 (m)结构配筋采用预应力钢束与普通钢筋混合配筋的形式,见图4~图5。

预应力钢束采用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单根钢绞线直径为28.6 mm,共19根,张拉控制应力为1 209 MPa。

纵向受力普通钢筋采用HRB500,盖梁根部上缘配置57根HRB500钢筋,DOI:10.3969/j.issn.1004-4655.2019.02.012收稿日期:2018-12-06作者简介:陈卫伟(1989—),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桥梁设计与研究工作。

下缘配置34根HRB500钢筋,直径为32 mm。

盖梁共2道腹板,每道腹板配置2道箍筋,箍筋采用HRB 400,直径为16 mm。

图4 盖梁钢束布置立面图(m)图5 盖梁根部位置钢束断面图(m)本设计方案参照瑞士规范《UHPFRC-construction material,dimensioning and application》,确定UHPC材料的力学性能,见表1。

表1 UHPC材料的力学性能表项目数值弹性模量E/kN·m-25×107容重/kN·m-327抗压强度设计值fUcd/MPa52.57弹性抗拉强度设计值fUted/MPa 4.31抗拉极限强度设计值fUtud/MPa 4.74抗拉极限应变值εu 1.0×10-32 UHPC盖梁承载能力分析采用MIDAS CIVIL建立盖梁计算模型,见图6。

对UHPC盖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抗弯、抗剪承载力能进行验算。

图6 盖梁MIDAS模型图盖梁所受主要恒载和活载由支座传递上部结构梁的荷载,荷载加载位置为上部结构支点位置,见图7。

盖梁荷载表见表2。

汽车荷载采用横向车道加载,单个车轮荷载441.5 kN,按6车道加载。

图7 上部结构支点位置示意图表2 盖梁荷载表 kN 工况支点1支点2支点3支点4支点5支点6一期恒载-714-714-714-714-714-714二期铺装-186-186-186-186-186-186护栏+声屏障-229-131-101-9400注:结构对称,支点7~支点11的荷载与支点5~支点1的荷载相同2.1 抗弯承载力根据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盖梁最不利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参照瑞士规范规定,根据平截面假定及截面平衡方程计算最不利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见图8(h为截面高度,x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盖梁的抗弯承载力验算表见表3。

图8 盖梁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图表3 盖梁抗弯承载能力验算表荷载组合项目数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盖梁最不利截面弯矩设计值/ kN·m45 928盖梁最不利截面抗弯承载力/ kN·m48 389承载力与设计值的比值 1.054 2.2 抗剪承载力根据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盖梁最不利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盖梁共2道腹板,每道腹板配置2道箍筋,箍筋采用HRB400,直径为16 mm,按照四肢箍计算盖梁抗剪承载力。

参照瑞士规范规定,对盖梁的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见式(1)~式(3)。

盖梁抗剪承载能力验算表见表4。

V RD =V RD ,U +V RD ,S (1)V RD ,U =b w ·z ·0.5(f uced +f ucud )/tan α (2) V RD ,S =A sw /s ·z ·f sd ·(cot α+cot β)·sin α (3)式中:V RD 为抗剪承载力; V RD ,U 为UHPC 部分提供的抗剪承载力; V RD ,S 为箍筋部分提供的抗剪承载力; b w 为腹板宽度;z 为截面有效高度; f sd 为箍筋强度设计值; α为考虑压力场的倾斜角度,取30°; β为抗剪箍筋的倾角。

表4 盖梁抗剪承载能力验算表荷载组合项目数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最不利截面剪力设计值/ kN 9 551最不利截面抗剪承载力/ kN 10 883承载力与设计值的比值1.1393 UHPC 盖梁正常使用性能分析根据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盖梁悬臂根部上缘受拉,UHPC 进入塑性工作状态,故考虑采用截面纤维单元模型计算盖梁最不利截面(悬臂根部)的最大拉应变。

按照截面构造配筋信息,采用UCFYBER 软件建立截面纤维单元模型见图9,UHPC 的材料性能本构关系见图10,计算得到盖梁最不利截面所受弯矩与截面顶缘UHPC 拉应变的关系见图11。

图9 盖梁悬臂根部截面纤维单元模型图U H P 应力/M P a403020100-10-20-30-40-50-60UHPC 应变ε0035 -0.00150.0005 0.0025(8.6E-05,4.3E+00)(1.5E-03,4.7E+00)(-1.1E-03,-5.3E+01)(-3.3E-03,-5.3E+01)图10 UHPC 材料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图0 0.002 0.004 0.006盖梁顶缘应变ε60 00050 00040 00030 00020 00010 000盖梁截面弯矩M /k N ·m图11 盖梁悬臂根部截面弯矩-应变(M -ε)关系图分析弯矩-应变(M -ε)关系图,A 点处,盖梁截面弯矩达到6 400 kN·m 时,截面应变达到8.6×10-5,此时UHPC 达到最大弹性拉应变,钢筋仍处于弹性受拉状态;当弯矩继续增大,受拉区UHPC 进入塑性工作状态,截面刚度变小;B 点处,盖梁截面弯矩达到50 790 kN·m 时,截面应变达到2.0×10-3,此时UHPC 处于塑性工作状态,钢筋达到最大弹性拉应变;弯矩继续增大,UHPC 与钢筋均进入塑性工作状态,截面刚度剧烈下降,弯矩-应变曲线进入平台段。

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同弯矩作用下,盖梁UHPC 与受拉主筋处于不同应变状态。

根据MIDAS 模型计算得到频遇组合下盖梁最不利截面弯矩为21 489 kN·m,根据M -ε关系图计算得到盖梁上缘最大拉应变ε=6.3×10-4。

瑞士规范规定UHPC 拉应变限值εu =1.0×10-3。

因此,盖梁抗拉性能满足要求。

4 UHPC 盖梁与预应力普通混凝土盖梁比较分析湘府路工程实际采用预应力普通混凝土盖梁方案,现从材料用量、恒载和活载效应及正常使用状态结构性能等方面将UHPC 盖梁方案与预应力普通混凝土盖梁方案进行对比(见表5~表7),可得出以下结论。

1)UHPC 盖梁的混凝土用量比普通混凝土盖梁方案减少40%左右。

因此,盖梁自重大大减小,总质量在150 t 左右,便于预制盖梁的运输及吊装;同时,UHPC 较好的受拉性能,预应力钢束用量减少57%,预应力钢束部分的造价明显减小。

2)UHPC 盖梁的材料用量明显小于原普通混凝土盖梁方案。

因此,盖梁活载效应占盖梁总受力效应的比例明显上升,活载作用下盖梁挠度有所提(下转第49页)2019年第2期周平青:公共视频安全中联网和共享平台的技术要点7 功能应用延伸视频联网共享平台的建设,特别是联网共享后,在掌握已有社会信息资源规模上,有很大优势,可作为网络应用的基础平台。

通过整合相关机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采用分布式、云存储、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社会各个业务[1]。

平台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可通过GIS界面展现各种功能,包含运维管理、车辆查询、布控告警、轨迹查询、告警联动及预案执行等,通过技术业务的不断创新,形成不同事务的统计方法和执行预案,通过累计学习模式,打造视频联网共享平台为智慧城市平台的雏形。

8 结语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建设遵循“以用促建,建为所用”的原则,将视频资源汇聚整合后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跨地区、跨部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应用机制、安全使用审核制度、授权管理机制及技术标准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和业务协同,保证公共安全视频图像资源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为各部门所用[2]。

目前,公安、交通、铁路、综治、城管、消防、环保、林业、安监、金融及食药等不同部门的视频监控资源建设在各自的视频专网内,以满足自身应用需求为主,造成信息资源的孤岛,无法形成视频资源的聚合之力。

需加快推进视频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分级有效地整合各类视频图像数据,促进平台互联互通,最大程度实现视频图像资源的联网共享,为公安、交通、铁路、综治、城管及消防等委办局的不同部门提供可视化的政务管理支撑。

同时,满足与视频图像信息共享的需求。

大规模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运行管理是视频监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