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占卜的来由
占卜学的源与流

第三节占卜学的源与流占卜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一种术数形式,根据殷墟甲骨有关资料记载,占卜活动起源于蒙昧时代的原始社会,到殷商时代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
古代占卜主要是指龟卜,即用火灼龟甲取兆,又根据裂出的兆象,推测人事的吉凶,也是当时决定国家大事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活动。
原始占卜的前生和发展对我们现代研究者来说十分复杂、十分深奥,其具体形式,反映出各自的时代特征和氏族部落的局限性。
如夏朝占卜用《连山》,象征着山山出云,连绵不绝,是由八卦之中的艮卦开始的。
殷代占卜使用的是《归藏》,以八卦之中的坤卦为首。
《归藏》的含义是“谓万物莫归于地中也”,是农牧业时代的产物。
周代使用的是《周易》,据说是周文王被囚在羌里期间,用伏羲八卦演绎而成,象征着天地之间,天人之际,再由乾、坤两卦演绎出六十四卦。
那么,占卜之风究竟起于何时?到目前尚无定论。
笔者认为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是以渔猎和游牧为主的时代,由于原始部落的居民需要一种天的意识来决定人的意识,这样就产生了巫术,巫术的广泛流传扩及到整个社会,起到了预测未来的作用。
殷代的占卜不是源,而是流。
司马迁在《史记.龟策列传》上说:“自古圣王将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室卜巫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
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
涂山之兆从而复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巫去故周王”。
占卜的起源产生在三皇五帝时期,到了夏商周开始流行于世。
现在,我们把占卜的源流放在一边,先探讨一下占卜与卦象之间的关系。
占卜是氏族部落早期崇拜神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民间发生的大小事情都由上天神来决定。
由于人的思维观念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不可能决断或者预测未来,所以有的时候可能出现决策上的失误。
尤其在自然现象和军事抗争的问题上,往往靠人来决断会出现错误。
这样古人宁可相信神的力量(占卜)可以征服一切,带来好的征兆也不会相信人的思维判断。
占卜、祭祀和巫术的活动,在那个时代是分开进行的。
占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国事、军事、王者出游、自然灾害、祭天祭地等。
古代龟甲的作用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古代龟甲的作用
龟甲在古代那可真是个超有趣的存在呢!
咱先聊聊龟甲在占卜方面的作用。
古代的人可迷信这个啦,觉得龟甲那是有神秘力量的东西。
遇到个啥事儿,像要打仗啦,或者是今年收成会咋样这种大事小情,就把龟甲拿出来。
在龟甲上钻孔啊,然后用火烤,龟甲受热就会出现裂纹。
那些专门搞占卜的人就对着这些裂纹一通解读,就好像这些裂纹是老天爷给的暗示一样。
比如说裂纹要是朝着某个方向,就代表着这事儿大吉大利,要是朝着另一个方向,可能就不太妙了。
你说有趣不有趣?
再说说龟甲在文化记录方面的贡献。
那时候没有纸啊,写字的东西可金贵了。
龟甲就被当成了一种记录的载体。
那些老祖宗们就把一些重要的事儿,像祭祀的情况啊,部落里发生的大事件之类的,用刀刻在龟甲上。
你想啊,刻龟甲可不容易,一笔一划都得费好大的劲儿,所以刻上去的肯定都是超级重要的事儿。
这些龟甲就像是古代的日记本一样,把当时的很多信息都保留了下来,让我们现在能通过它们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和想法。
还有啊,龟甲在装饰方面也有作用呢。
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就把龟甲做成一些小配饰,挂在身上。
这就跟咱们现在戴个漂亮的项链或者手链似的,走在路上那也是相当的拉风。
龟甲的纹理独特,做成装饰品有一种古朴又神秘的美感。
古代的龟甲啊,就像是一个多面手,占卜的时候是神秘的预言家,记录的时候是忠实的史官,装饰的时候又成了时尚达人的宝贝。
它承载着古代人的智慧、信仰和审美,是古代文化里一个非常独特又迷人的存在。
第 1 页共 1 页。
关于甲骨文的故事

关于甲骨文的故事篇一: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一种文字记录形式,产生于商代晚期公元前 14 世纪左右,一直保存至今。
甲骨文是以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记录为主,因此也被称为“龟甲文字”或“卜辞”。
据考证,甲骨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占卜、记事、祭祀、记录等重要事件的文字记录。
这些文字记录不仅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的出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6 世纪左右,但真正意义上的甲骨文是在商代晚期公元前 14 世纪左右出现的。
当时,商代统治者们通过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写文字来记录重大事件,这些文字最初是以象形文字的形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文字体系。
甲骨文的保存非常困难,由于龟甲和兽骨的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容易腐烂,所以早期的甲骨文大多数已经失传,只有一小部分保存了下来。
幸运的是,随着甲骨文的不断出土和研究,我们对于商代晚期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甲骨文作为中国汉字体系的早期形式,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甲骨文的独特性和精美程度也使其成为中国书法和绘画的珍贵遗产之一。
篇二: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一种文字记录形式,产生于商代晚期,距今已有约 3600 年的历史。
甲骨文是一种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因此在开始时,甲骨文主要是一种占卜和祭祀的文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甲骨文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记录形式,被广泛用于商业、贸易、土地登记、税收等领域。
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甲骨文达到了它的巅峰时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甲骨文的字体造型独特,笔画古拙,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装饰性。
它们被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有时还要涂上朱砂或其他颜色,显得尤为精美。
虽然甲骨文已经消失了近 2000 年,但是它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仍然深远。
今天,甲骨文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
殷商时候的人如何占卜

殷墟甲骨文是指殷墟出土的刻(或写)在龟甲、兽骨(绝大多数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自1899年至今,殷墟甲骨文已出土了约十五万片。
经学者研究,甲骨文字主要为占卜的记录。
殷商时期,人们流行通过向神灵问卜来预测吉凶祸福,在占卜后,更会将卜辞刻写在甲骨上。
古人将使用过占卜后的甲骨,埋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将它们发掘出来,这就是考古学上的卜甲、卜骨。
卜甲、卜骨是一种古代文化遗物。
中国古代,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始,流行着一种习俗,喜欢用龟甲或兽骨来占卜。
占卜时将龟甲、兽骨加以烧灼,观察所形成的裂纹形状,然后根据裂纹的形状,来判断事情的吉凶。
商代后期,占卜之风极盛。
当时用于占卜的甲骨都先要经过整治。
例如龟甲,要将龟腹甲与背甲从甲桥处锯开,再将背甲从中部锯开,分成左、右两部分,有时还在背甲中部钻一圆孔,然后将卜甲的表、里刮磨干净;若是牛肩胛骨,则将背面的骨脊锯去,并锯去骨臼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通常还要切臼角。
甲骨整治之后,就在其反面(少数在卜骨之正面)挖出椭长形、枣核形或梭形的竖槽,这在甲骨学上称之为“凿”。
在“凿”的旁边,再挖出椭圆形或半圆形的窝,甲骨学上称之为“钻”。
占卜之时,卜人用火炷(可能是燃炽的荆条)在“钻”或“凿”旁烧灼,这样,在甲骨的正面就会出现“卜”字形的裂纹,占卜的人根据裂纹的走向来判断所问卜的事情的吉凶。
甲骨占卜之后,卜人将所卜问的内容及事后应验的情况,刻在甲骨上,这就是甲骨卜辞,卜辞都有一定的格式,有前辞(记录占卜的日期及贞人名字)、贞辞(或称问辞,记所卜问之事)、占辞(观察卜兆而作出的判断)、验辞(记录应验情况)四部分。
甲骨文以卜辞占绝大多数,但还有少量的记事刻辞、干支表、习刻(即刻甲骨卜辞的人练习刻字的作品,书体大多拙劣)等。
卜筮

卜筮《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
说明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
卜筮,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比如据传东方朔的《灵棋经》就是用特制的棋子和特殊的口诀来预测。
是利用一些无生命的自然物呈现出来的形状来预卜吉凶。
古人认为,经过神圣的求卜过程,那些自然物也就获得了神圣的象征意义,它们呈现出来的形状不是人为的结果,而是神灵和上苍的赋予,是神灵的启示或告诫。
烧灼龟板观察兆纹以定吉凶。
兆:古代占卜,在龟板或兽骨上钻刻,再用火灼,看裂纹来定吉凶。
预示吉凶的裂纹,叫“兆”。
执持蓍草确定其数目以定吉凶。
摓:执持。
策:占卜用的蓍草。
人们应该根据神灵的启示或告诫趋吉避凶,造福远祸,他们认为神灵是万能的,它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只要虔诚笃信,就一定能够得到它的帮助。
因此,随着求卜者的目的和要求,卜筮也就具有了若干作用。
《史记·龟策传》记载的卜筮的用途达二十余种,其中有卜财、卜居、卜岁、卜天、卜徙等。
但实际上,卜筮无所不用,人们有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心愿,都可通过卜筮求得神灵的启示。
上古时期,卜筮由卜官掌管,多用来预卜军国大事,常见的有卜世、卜年、卜郊、卜食、卜岁等。
卜世就是用蓍草或龟甲预测传国世数;卜年就是预卜王侯享国的年数;卜郊就是预卜郊祭的吉日;卜食就是选择国都所在地;卜岁就是预测来年丰兼。
据此书记载,箕子告诉武王,“天乃锡禹洪范九畴”,九畴“七日明用稽疑。
”稽疑之法,“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
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
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
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
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
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
”这就是说,参与决策的是五种意见,卜和筮是其中两种古代卜筮军国大事时有三条原则:一是先筮而后卜。
拜访关于甲骨文的问题

拜访关于甲骨文的问题1、什么是甲骨文?所用材料只是龟甲和牛骨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占卜文字。
以龟甲和牛肩胛骨为主,还包括少量的:虎骨、鹿骨、甚至还有人骨。
曾出土过两个刻字人头。
2、使用时间?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地层就出土过烧灼过的甲骨,有钻痕。
可以断定为卜骨。
据推测夏商周都在使用。
真正退出历史舞台在唐代中后期彻底销声匿迹。
3、为什么用龟?一、四灵之说。
龙、凤、麟、龟民间传说中的四大吉祥物。
可以沟通天地,传达人们的愿望。
龟为唯一可见。
二、龟板是财富、难得不易求。
三、有旺盛生命力、寿命长、耐干旱、耐饥渴、能负重。
四、龟有天地之象:天圆地方。
背甲和腹甲形状象征。
4、龟甲和牛肩胛骨从何而来?根据甲骨文记载所用龟大都由南方沿海过来,甲骨文中就有方国进贡甲骨的记载。
方国有向商王进献甲骨的义务。
古生物学家曾对这些龟甲进行过鉴定,证明此物种属胶龟。
产于南方,如福建,广东等。
牛肩胛骨为当地所产。
右上角骨臼处直角形截面是为便于贮存、收藏、专门锯掉。
5、龟是怎么样成为占卜器的?方国进贡来的龟到达殷都后,在春天有专门的取龟卜官将龟杀死,剔去血肉,修磨,平整。
既为“攻龟”也。
攻龟之前要举行祭祀仪式谓之“衅”。
故称“春衅”。
“春衅秋卜”。
6、一幅龟当时的价值?价值十朋。
在当时可买十五亩地。
合现在九亩。
是很贵重的占卜器。
7、使用龟甲占卜过程?先沿龟板中轴线(千里路,千里线)左右对称开凿桃核状竖浅槽。
此谓“凿”也。
然后在竖槽内开凿圆形浅坑,此谓之“钻”。
左边竖槽内的圆坑在右边,右边竖槽内的圆坑在左边。
然后用烧灼的火棒放在圆坑里加热,龟甲在受热时崩裂,产生兆纹,此时有专门神职人员或者是商王本人对这些兆纹进行解读,然后再刻于甲骨之上。
有先写后刻,有直接契刻。
故有朱书、墨书现象。
8、甲骨文组成分四部分叙辞:前辞,占卜时间和贞人。
命辞:贞辞。
即内容。
占辞:看吉凶,下断语。
验辞:占卜应验之辞。
殷墟甲骨文卜辞全部完整的不多,大多未有验辞。
神灵的龟壳与周易

神灵的龟壳与周易
乌龟是长寿的象征,同时又成为一个易学上的千古之迷。
1、乌龟背甲最中间,有上、中、下三片,被古人赋予“天”“地”“人”三才之兆。
龟壳上的“三才”
2、乌龟背甲从上至下,有五块龟甲,暗合五行“木、火、土、金、水”,也寓意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
龟壳上的“五行”
龟壳上的“五脏”
3、除去中间五块龟甲,周围有八块龟甲,与八卦相似,“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龟壳上的“八卦”
4、乌龟背甲周边,共有24块小的龟甲,就是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惊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还与风水中二十四山暗合:北方壬子癸、东北丑艮寅、东方甲卯乙、东南辰巽巳、南方丙午丁、西南未坤申、西方庚酉辛、西北戌乾亥。
龟壳上的“二十四节气”
龟壳上的“二十四山”
5、乌龟背甲除去中间三块,就是十块龟甲,暗合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
龟壳上的“十天干”
6、其实乌龟腹甲两侧,有十块小龟甲,也与十天干暗合:一边是阳干甲、丙、戊、庚、壬,一边是阴干乙、丁、己、辛、癸。
龟壳腹部的“十天干”
7、乌龟的腹甲,朝向地面向下,处阴暗一面,共有12片,呈左右对称之状,暗合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龟壳腹部的“十二地支”
自古以来乌龟被古人神话,一是处于生活中的偶然发现,另一是出于人们有意识总结之后的“契合”(暗合)。
所以古人使用甲骨占卜,与乌龟是集多种(几乎是各种)“神异”于一身的“奇怪”东西有莫大的关系。
除了乌龟,还有什么物事能有如此“神异”之“象”呢?看到这里,你!还忍心吃一只这样的神龟吗?。
占卜的流派

占卜的流派在中国,占卜可以有下列方法:相术,指对人的神态,气质,面目,身体部位等的观察来预测祸福吉凶和各种事务。
占星,占星在中国被称为七政四余,主要是可以昭示国家及君主的祸福,治理与否。
早期与天文联系紧密,后来逐渐分离。
卜筮,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比如据传东方朔的《灵棋经》就是用特制的棋子和特殊的口诀来预测。
星命,用生辰八字地理方位等与自然相象进行比拟预测。
占梦,依据梦里的情况,借用自然或其他的人事进行类比,得出一些预测结果。
占气,利用天空等表现出来的色彩等情况,主要用来预测战争的情况,在古代的军事著作中,这样的章目必不可少。
音律,利用声音等的表现来预测或说明人间事务。
符瑞,根据不同寻常的事物来预测吉凶和国家祸福,通常会被人利用,比如陈胜吴广起义等。
童谣,汉代,童谣被认为可以预测吉凶祸福,所以在三国演义中会有不少这样的预测事例。
一般被归入谶纬中的谶言一类。
扶乩,指利用一个系有柳笔的筲箕,由扶乩人透过仪式,所谓“通达神明”,将神明之讯息写在沙盘上。
测字,利用来问事者报上的字,进行测算。
卜筮《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
说明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
卜筮,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比如据传东方朔的《灵棋经》就是用特制的棋子和特殊的口诀来预测。
是利用一些无生命的自然物呈现出来的形状来预卜吉凶。
龟甲古人认为,经过神圣的求卜过程,那些自然物也就获得了神圣的象征意义,它们呈现出来的形状不是人为的结果,而是神灵和上苍的赋予,是神灵的启示或告诫。
卜筮 means predicting the future with the help of tortoise shells and a kind of weed called ‘蓍草’. There were a pithy formula for predicting the future using the two.The one we are more familiar with is using the tortoise’s shell. Basically, the oracles put the shell on fire and see the cracks created by the fire. They compare the crack with what they saw before. For instance, they saw this(可以借助板书,画个人字状裂纹), and there were records before of a similar crack.The outcome of that prediction was the victory of a battle, then the oracle would make the prediction as ‘victory’. If it came out wrong,they would think the reason as they haven’t compared carefully enough, like a tin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as ignored or something. If they were wrong a second time, they’d say that god meant this…So we can see that there were hardly pattern in this kind of aubury. It is pseudoscien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踪
龟甲占卜的来由
作者:王仁湘《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01日 05版)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卜甲《芈月传》中,莒姬为救芈月姐弟,自杀前用刀在一块龟甲上刻画表示“否”的符号,放在火中烧,假托是先王的旨意。
这种灼烧龟甲、通过痕迹判断凶吉的方法,就是龟甲占卜。
当然,莒姬的方式是文艺创作,或许不那么准确。
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历史上——
考古中殷墟的发现,让我们知道了那个时代的甲骨文,也见识了龟甲如此特别的用处。
当然殷墟的发现,又是因甲骨文的认读提供了重要线索,也就开创了学术史的一个新时代。
其实在殷墟之外也有一些类似的发现,比较重要的是远在川蜀的发现。
在成都金沙古蜀遗址就发掘到19具龟甲,这些龟甲有的是乌龟腹甲,也有完整一些的龟壳,有的形体相当巨大,为殷墟发现所不及。
它们并不是一般的庖厨垃圾,每块龟甲都有一些刻意烧灼成的小孔,孔形与殷墟出土的有字甲骨相似。
显然这些龟甲也是占卜用过的,虽然在卜甲上没有发现文字刻画,但我们并不怀疑这些龟甲的重要性。
商代王室盛行用龟甲占卜决定行为方式,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画在龟甲上。
这些占卜用
过的龟甲被成批地埋藏起来,过了3000年的时光之后,龟甲重见天日,早已忘却的甲骨文又回归到我们的知识体系中。
甲骨文的发现富有传奇色彩。
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时,居住在北京的山东人王懿荣患疟疾去诊治,医生为他开了中药方子,里面有一味药是“龙骨”。
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家中药店达仁堂按方抓回来了药,王懿荣开包查看,意外发现龙骨上好像刻有一些不怎么认识的字。
事情还真是凑巧,这王懿荣是个金石学家,对铜器铭文很有研究,龙骨上的发现让他欣喜不已。
他让人到药店将所有带字龙骨买回,研究一番后就断定龙骨上刻写的是一种比金石文字更古老的文字。
因为一次疟疾,就这样带来了惊世大发现。
当然这患疟疾的必是王懿荣,换别的什么人有类似的病症,那位医生也一定开过更多类似的方子,病人也一定熬过不少的龙骨,也一定粉碎了许多文字甲骨,断送了无数大发现的机遇。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是古董商人得到有字龙骨后送给王懿荣辨认,然后就追踪到了河南安阳,结果不仅发现了更多的有字龙骨,还确认甲骨上刻画的是商代的文字。
接下来就发现了殷墟,发现了一段实实在在的大王朝的历史。
在商周那样的时代,人们很想预知自己行为可能的结果,也想预知行为方法的合宜与否,会想出许多方法来为自己的决策服务,各种占卜的方法因此被发明出来。
有一些占卜的习俗应当出现于史前,它成了人类先前一种普遍的信仰。
占卜的方式千差万别,常见的有鸡卜、骨卜、鸡蛋卜、蚂蚁卜和工具卜等,而龟甲占卜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法,也许还是高级别的卜法,或者被认作是可信度最高的卜法。
《周易·系辞》说:“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亶亶者,莫大乎蓍龟。
”古人为何要采用龟甲占卜呢?
这个问题在2000多年前,子路就非常认真地请教过孔子。
此事在汉代王充的《论衡》之
《卜筮》篇曾经提到过,说有一天子路问孔子:猪的骨头和羊的骨头都可以占卜,苇荻的枝叶也可以占卜,可是人们为什么一定特别要选用龟甲来占卜呢?
孔子这样回答说:占卜就像是一个幼稚的小儿遇事都想问一个为什么,问谁好呢?也许他首先会去找一位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在小儿看来一定是经验丰富的人。
人们占卜时首选龟甲,是因为乌龟的寿命最长,它博古通今,无所不晓,那有疑问时不问乌龟又能问谁呢?
孔子的回答很是生动,说用龟甲占卜就像是向一位睿智的老者求教一样,这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
当然我们也不必相信孔子真的解答过这样的问题,不过这也一定是古人寻找到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答案。
类似的说法也见于其他文献,如《礼记·曲礼》疏引刘向曰:“蓍(音…诗‟,蓍草,古人用它占卜——编者注)之言耆,龟之言久。
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神,以其长久,故能辨吉凶也。
”其实孔子也并非相信龟卜可信,而是从逻辑上作出了一个最好的回答。
王充理解孔子的意思是,蓍草并不神,龟甲也不灵,这只是取它们的名,不一定有其实。
没有其实,就说明它们没有神灵;没有神灵,可见用龟蓍占卜并不能向天地问吉凶。
王充不相信有神灵,自然也是不相信占卜的。
他还列举武王伐纣之事,传说武王伐纣之先也进行了占卜,可是龟兆显示并不清晰。
占卜的人说是凶兆,姜太公却说依照这个不明晰的兆象举行祭祀虽然不吉利,但进行战争一定能取胜。
武王听从了太公的话,最终一举战胜了纣王。
从伐纣这样的大事占卜看,似乎还是听从了人意而非神意,所以这也成为王充不信占卜的一个重要依据。
《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古时将龟与麒麟、凤凰和飞龙这些传说的神奇动物并列,可见它的地位之高。
其实在史前时期,龟在人们的心里已经不是一般的动物,龟甲被用作随葬品,里面盛有小石子,显然是一种数卦工具。
再晚一些,还用玉制作成龟形和龟壳饰品,在玉龟壳中也盛有一些小石子,这已经是一种特别精致的占卜用具了。
由金沙遗址出土的卜甲看,古蜀时代也由中原文化中引入了龟甲占卜的方法。
看着那些卜甲上烫烧的小孔,人们感慨这些小孔也许和古蜀命运息息相关。
有人想象这些看似简单的卜甲也许曾经决定了古蜀国的走向,它们或决定着战争,或决定着媾和,或决定着迁徙,或决定着收成。
特别是在金沙见到一块长59厘米的龟腹卜甲,这是罕见的大卜甲,它一定是在决定古蜀国大事中使用过的。
当然也很遗憾,金沙的这些卜甲上并没有文字,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的占卜结果是怎样的。
不过我们还可以猜想,可能古蜀国埋藏在金沙的大量占卜档案还没有发现,在未来的发掘中,也未必不会见到刻写有文字的卜甲。
因为蜀人从中土学来这种占卜方法时,也一定是知道要在上面刻写占卜结果的,不信吗,我们可以等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