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采血效果观察
婴幼儿临床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婴幼儿临床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婴幼儿临床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护理手段。
头皮静脉留置针被广泛用于婴幼儿的输液、输血、药物给药等医疗操作中,对于婴幼儿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科学规范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婴幼儿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我对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护理的一些体会和经验总结。
一、认真观察患儿情况在给患儿接头皮静脉留置针之前,首先要认真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患儿的年龄、体重、静脉状态等。
首先要确定患儿是否需要留置静脉针,如果需要,要选择合适的留置部位。
对于婴幼儿来说,头皮静脉是一个常用的留置部位,因为头部的血管相对比较浅,比较容易穿刺。
由于婴幼儿的头皮娇嫩,留置静脉针的过程需要特别小心谨慎,以免造成损伤和感染。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给婴幼儿接头皮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洗手,并穿戴好手术衣、口罩和手套。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留置部位的清洁,并使用无菌的手术器械进行穿刺操作。
在穿刺后,要及时处理血液和废弃物,并将留置针固定好,防止移位。
在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或者输血时,要确保输液管道的畅通,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定期观察留置部位留置头皮静脉针后,要定期观察留置部位的情况,包括留置针周围的皮肤是否发红、发肿、有无渗液等。
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对留置部位的情况要及时发现并处理。
如果发现留置部位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以免延误治疗时间。
四、与家属进行沟通在给婴幼儿接头皮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要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告知他们留置针的目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
家属在了解情况之后,可以配合护理人员完成留置针的护理工作。
还要告知家属留置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观察留置部位,及时发现异常。
小儿头皮静脉与股静脉采血效果观察

小儿头皮静脉与股静脉采血效果观察摘要】目的降低或减少小儿静脉采血的痛苦,提高一针采血成功率,防止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方法随机抽取200例需采血患儿,其中100例行股静脉采血,另100例行头皮静脉采血,观察并比较结果。
结果 100例头皮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93%,重复穿刺7%;股静脉采血100例,一次成功率78%,重复穿刺2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头皮静脉穿刺效果优于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痛苦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股静脉采血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203-01小儿采血操作在临床上常见。
长期以来基本上都选股静脉穿刺,但由于股静脉位置较深,定位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而使年轻护理人员畏惧;患儿躁动,按压不够也易出现并发症给小儿增加痛苦。
临床工作中我们通过对200例需采血患儿随机分组进行头皮与股静脉穿刺实践,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住院需采血患儿200例,年龄最大5岁,最小1岁。
随机分组操作后统计结果。
2. 方法2.1 股静脉穿刺 2人操作,助手立于对侧帮助固定,患儿仰卧,大腿外展,臀下垫软枕或沙袋,小腿弯曲与大腿成90°角,操作者以手指触摸股动脉搏动定位(股静脉位于其内侧0.5厘米处),严格消毒,在腹股沟下1-2厘米处呈45°角进针2-3厘米轻轻抽吸,见有暗红色血液回流即可抽吸至所需要量,拔针后按压针眼处3-5分钟,并再次消毒局部[1]。
2.2 头皮静脉穿刺 2人操作,助手帮助固定头部,垫软枕,选择头部较清晰血管,如颞浅静脉、前额静脉、耳后静脉等,小儿取合适体位固定好头部,必要时剃去头发,常规消毒,绷紧采血部位皮肤,持针以30°-45°入血管,见回血固定针头然后接采血管抽取所需血量,拔针按压3-5分钟[2]。
3. 结果3.1 100例股静脉采血一次成功78例,重复穿刺22例;100例头皮静脉采血一次成功93例,重复穿刺7例。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2018年2月第13鲞箜 塑 塑 ! : 生 ! !:! : :
静脉 留置针在d ̄Jt.护理 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
叶 尔丹
【摘要 】 目的 研究静脉留置针在4JL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178例输液患儿 ,以护理方式的不同 分 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 ,每组 89例 。观察组采用静脉 留置 针 ,对照组采用头皮针 普通 穿刺。对 比两组效 果 。结 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不满意 1例 ,一般满意 9例 ,非常满意 79例 ,满 意度 为 98.88%,2例 (2.25%) 患儿出现不 良反应 ;对照组 患儿家 长不满意 10例 ,一般满意 32例 ,非常满意 47例 ,满 意度 为 88.76%, 10例 f11.24%1患儿 出现不 良反应 。观察组患儿 家长 护理 满意度明显高 于对 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P<0.05)。结论 静脉 留置针可有效减轻 医护人员负担 ,增加患儿舒适度 ,提高家长满意度 ,提高治疗 的安全性 ,值 得学 习和推广 。
针芯 回撤 5 mlTl,用右手将 塑料外管沿着针芯方 向完全推人血 作 ,避免 医患关系恶化 J。
管 内。最 后压住针柄 ,拔 出针芯 ,并解 除止血 带 ,用无 菌输
幼儿 在进行 长期输液 治疗 时 ,医护人 员应 当多加巡视 ,
液贴覆盖住针眼后用透 明胶贴 固定好 ]。应当注意 的是 ,医 观察穿刺部位 的卫生情况 ,有无发 炎等不 良反应 的发生 。定
肝素帽进行 消毒处理 ,缓慢推液使输液针 中充满封管液 。每 12小 时应 当进 行一次 封管操作 。④护理 :静脉 留置针建 议 留置 时间一般 在 3 ̄5 d,每 日应使用 碘伏 、酒 精灯进 行消 毒
患儿采用静脉 留置针 :①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幼儿 3 讨论
静脉头皮针在婴幼儿静脉采血中应用效果观察

静脉头皮针在婴幼儿静脉采血中应用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20-07-07T16:22:30.24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5期作者:孙桂君1邓海英通讯作者[导读] 探讨静脉头皮针在婴幼儿静脉采血中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头皮针在婴幼儿静脉采血中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采血的90例老患儿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真空采血针进行抽血,而观察组接受静脉头皮针连接注射器抽血,对比两组患儿采血有效率以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7.77%(44/45),对照组满意率为80.00%(9/4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婴幼儿静脉采血中实施静脉头皮针方法,可以提高患儿的满意度和舒适度,提升采血的成功率,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关键词】静脉头皮针;婴幼儿;静脉采血;满意度;有效率主治医生对于一些病情确诊参考项是验血,对于婴幼儿采血是一项重要操作技术,主要因为婴幼儿年龄小、血管没有完全发育比较隐以及患儿无法配合,增加了工作难度。
为探讨静脉头皮针在婴幼儿静脉采血中应用效果观察,故开展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采血的90例老患儿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性儿者22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24个月,平均(14.4±5.25)岁。
对照组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25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24个月,平均(14.50±5.2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分析小儿头皮静脉采血的体会

4月 第 4期
鬻 l 《
分析 d , J L 头皮静脉采血 的体会
张 仁 莉 ( 贵 州 贵 阳 医学 院 贵 州 贵阳 5 5 0 0 0 0 )
【 摘 要 】: 目的 通过对小儿头皮静脉采血的研究 , 探 索出一条更加安全、 简 捷 的采 血 方 法 。方 法 对 一 周 岁 左 右 的 婴 儿 1 0 0例 随 机 分 成 对 照 组 与观 察 组 , 每组 5 0例 。 观察 组 采 用 的 是小 儿 头 皮 静 脉 穿 刺 , 对 照 组 采 用 的是 股 静 脉 和 颈外 静 脉 穿 刺 方 法 。 对 两 组 在 一 次 穿 刺 成 功 率 等 方 面 进 行 比较 , 经 统 计 学验 证 , p <O . O 1 。差异有显著性 。 结果 对d , . / L 头 皮 静 脉 采 血 的 临 床 效 果 显 著 。结 论 对 小 儿 头皮 进 行 静 脉 采 血 , 方法操作简单 , 具 有 明 显 的 安 全性 , 一次穿刺成功率高 , 没 有 相 关 并 发 症 的 出现 , 家 长普 遍 接 受, 适合临床推广 。 【 关键词】 : 小 儿 头 皮 静 脉 采 血 穿 刺
【中田 分 类 号 1 R7 2 0 .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6 8 5 1 ( 2 0 1 4 ) O 4 —0 5 5 3 —0 1
随 着 医 疗 事 业 的 不 断 发 展 对 血 液 标 准 进 行 分 析 判 断 疾 病 的 主 要 成 因 对 救 治 具 在 穿 刺 的 过 程 中护 理 人 员 要 保 证 在 穿 刺 时 没 有 阻 力 感 , 由 于 针 头 要 刺 破 真 皮 有越 来 越 重 要 的 作 用 。及 时 的 采 集 血 液 标 本 , 是 获得 检 查 资 料 的 前 提 。 对 小 儿 患 者 层 , 所 以 当针 头 进 入 到 血 管 中时 , 可 以感 觉 到 没有 阻 力 感 。 来说, 采 集 血 液 的操 作 难 度 更 大 , 要 求 较 高 的技 术 。 对 小 儿 头 皮 静 脉 进 行 采 血 能 够 在 穿 刺 的过 程 中可 以将 患儿 取 侧 卧 位 , 这 样 能 够 使 患儿 的 头部 更 好 的 固 定 。并 取得更好地临床效果 。 且 在 固 定 的 时 候 要保 证 颈 部 不 被压 迫 。 防 止 颈 动 脉 受 压 迫 而 引 起 不 良反 应 。 不 要 1 临床 资 料 强迫患儿采取体位设置 , 这 样 能 够 防止 颈 部 的 肌 肉因 为 紧 张 而 不 利 于操 作 。 将一周岁左右的小儿患者 1 0 0例 随 机 分 成 观 察 组 与对 照 组 , 每组 5 O例 在 观 操 作 时 候 要 选择 经 验 丰 富 、 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 进行正规的护理操作 , 这 样 能 察组中对小儿的头皮静脉进行抽血 , I 一6月 3 6例 , 6 ~1 8个 月 i 4例 ; 在 对 照 组 中 采 够 提 升 穿 刺 成 功 率 。 用旧法抽血 , 1 — 6月 婴 儿 4 2例 , 6~1 8个 月 5例 。 在 采 血完 成 之 后 要 使 用 消 毒 棉 签 对 伤 口部位 进 行按 压 , 这 样 能 够 防 止 伤 口 出现 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 , 选择合适的针头 , 并 且 在 抽 血 之 前 对 针 头 进 行 检 查 针 头 渗 血 , 不 要 用 手 揉 动 。如 果 要 进 行 静 脉 点 滴 , 同 样 也 可 以 使 用 这 个 通 道 进 行 静 脉 输 是否畅通 , 有 无钩头。备齐相关物 品, 对 家长 进行解 释说 明, 取 得 家 长 的 配 合 与 信 液 。 有 效 的 利 用 伤 口 , 避免小儿多次穿刺的痛苦 , 对 血 管起 到保 护 作 用 , 适 应 家 长 的 任 。根 据 采 血 标 本 用 量 以及 小 儿 的 头 皮 静 脉 分 布 情 况 , 选 择 合 适 部 位 进 行 采 血 工 心 理 , 同 样还 能够 减 轻 护理 人 员 的工 作 量 以及 工 作 时 间 , 提 升护 理 质 量 。 作 。对 皮 肤 进 行 常 规 性 消 毒 之 后 , 护理人员固定住小儿血管周围的皮肤 , 缓慢进针 , 护 理 人 员 要 具 备 良好 的 心 理 素 质 , 能够情绪的稳定 , 在 操 作 过 程 中要 充 满 自信 , 见 到 回血 之 后 , 将针身固定 , 缓 慢的抽 取血标 本量 , 在 回 抽 的 过 程 中 要 保 汪 用 力 均 与 患 儿 家 属 进 行 沟 通 , 建立 良好 的 医 患管 理 , 这 样 才 能 提 升 头皮 静 脉 采 血 的 成 功 率 。 在 不 断学 习 与探 索 的过 程 中 积 累 丰 富 的 工作 经 验 , 明 确 头 皮 穿 匀, 避免出现因为用力过猛 , 将 血管抽瘪现象的 出现, 阻 碍 到 血 液 的 回流 , 避 免 对 红 加 强 操 作 技 术 培 训 , 细 胞 造 成 破 坏 而 影 响化 验 结 果 , 之后再 拔 出针头 , 轻轻按 压 3 ~5 mi n 。 在 对 照 组 中 刺 技 术 要 领 , 提 升小 儿 头皮 静 脉 采 血 的成 功 率 。 进 行 的 旧法 抽 血 按 照 医疗 常规 操 作 进 行 。 3 头 皮 静脉 穿 刺 部 位 研 究 以及 基本 方法 2 结 果 3 . 1血 管 的选 择 , 新生儿在出生之后, 头部皮下脂肪 较少, 静 脉 清 晰 呈 现 网 状 分 在 对 照 组 采 用 的 旧 法抽 血 的 5 O例 患 儿 中 有 3 5例 一 次 穿 刺 成 功 , 1 5例 一 次 抽 布 , 血 液 可 以进 行 循 环 网 流 。所 以 对 d , J L 最 佳 的方 式 就 是 采 用 头 皮 静 脉 穿 刺 。 对 血 血 失 败 。对 抽 血 部 位 按 压 3 ~5 mi n后 , 针 眼没有明显变化的有 4 4例 , 有 轻 微 瘀 血 形 管 进 行 固定 , 使血管不易滑落, 耳后的静脉粗大 , 可 以感 受 到 静 脉 的走 向 。将 小 儿 采 成 的 6例 。 在 观察 组 中 对 小 儿 的 头 皮 静 脉 抽 血 , 有 4 5例 一 次 穿 刺 采 血 成 功 , 5例 抽 用 侧 卧 固定 , 寻找按压血管 , 这 样 能 够 使 血 管充 盈 , 将进 针的角度调 整到 2 O~ 3 0 0 , 血失败 , 对抽血部位进行按压 3 ~5 ai r n后 , 没 有 明 显变 化 的 有 4 7例 , 局 部 出现 瘀 血 由浅 人 深 的进 针 。 的有 3例 。 两组 患 儿 在 进 行 抽 血 试 验 时 , 对 家 进 行 随 访 并 及 时 做 记 录 见 下 表 3 . 2骨缝 处 深 血管 比较 粗 , 要保证进针的角 度在 4 5~ 6 O 。 之问, 采 用 由浅 人 深 1 2. 3 的原 则 , 在 穿 刺 的 时 候 保 证 力 度 与 速 度 的 适 当性 。在 进 入 皮 肤 时 采 用 稍 大 的 力 , 并 表 1 2组 静 脉 抽 血 法 一 次 成 功 率 比较 例 ( 且 要 保 证 速 度 快 速 。在 患 儿 感 受 到 疼 痛 时 , 要将皮 下平放针 头。用力轻 柔, 在 见 到
静脉留置针采血的临床观察及应用

・
22 7 ・ 7
静脉 留置 针采 血 的 临床 观 察及 应 用
曹惠芳 , 王秋 爽 , 陈丽娜 , 万 慧, 李振玲 ( 吉林省前卫医院内科 , 吉林 长春 10 1 ) 3 02
[ 关键词 ] 静脉留置针 ; 采血 ; 临床 观察 近年来 , 随着各种检测项 目在 临床 中的广泛应用 , 静脉 采
同, 效果有明显差异 。曹忆妹 ” 等发现 , 注完 后退针堵管 率 推
为 2 % , 推边旋转退针 堵管率 为 3 , 0 边 % 较前 下降 1% ; 7 平均
留 置 天数 为 5 。 d
注射 器抽 取血标本 , 若采血不顺畅 可调整 留置针 方向 , 防止针
头斜面 紧贴 血管 壁 , 血完毕套 上肝 素帽继续输 液。③封 管 采
3 讨 论
期间采血 法 : 消毒肝素帽后放人无 菌针 盒 内, 接上注射器先 抽
1l 血液弃去 , m 更换注射器抽取血标本后用生理盐水或稀肝 素
盐水正压封管 。
近年来 , 随着各种检测项 目在 临床 中的广泛应用 , 已成 为 了解 患者各种器官功 能和代谢 变化 的重要依 据 , 需要在 几小
时应立 即报告护士 , 提高患者对留置针 的保护 意汉
13 穿刺 方法 : . 皮肤消 毒范 围超 过 6m × c 皮肤 晾干后 , e 7 m,
转 动针芯 3 0 ( 6 避免 留置针前端 与钢针连接 处粘连 导致 退
22 严密观察 : . 静脉 留置针 置管期间 , 应加强生命体 征监测 , 穿刺部位周围皮肤碘伏消毒 1次/ , d 盖上无菌敷贴 , 连续输 液 者更换输 液器 1 d 更换肝素帽 1 d 输液过 程中注 意观 次/ , 次/ ,
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刘金莲

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刘金莲发布时间:2023-07-10T04:48:57.527Z 来源:《系统医学》2023年7期作者:刘金莲[导读] 目的探讨 2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的影响中煤矿建总医院 234000【摘要】目的探讨 2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46例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一组23人。
对照组采用无菌透明敷料加纸胶布绕头一圈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式自粘弹性绷带与无菌透明敷料合用,观察留置针留置时间、针管脱出、药液外渗情况。
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导管脱出、局部外渗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改良式自粘弹性绷带固定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婴幼儿;头皮;留置针;静脉【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fixation methods on the fixation effect of scalp vein indentation needle in infants.Methods 46 children with scalp venous indentation needl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with 23 person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fixed with aseptic transparent dressing and paper tape around the hea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improved self-adhesive elastic bandage and aseptic transparent dressing. The retention time of the indentation needle, needle tube withdrawal and drug solution extravasa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ndent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atheterization and local extravasation were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t is feasible to use modified self-adhesive elastic bandage for fixation.【Key words】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Scalp; Indwelling needle; vein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住院患儿普遍采用的输液方式之一,因婴幼儿四肢血管较细,皮下脂肪厚,不易显现,加之患儿好动,穿刺难度大。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临床使用观察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临床使用观察摘要】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广泛应用临床,由于具有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减轻患儿痛苦、恐惧,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儿及患儿家长所接受,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仍需不断改进。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146-02静脉留置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于1958年问世。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留置时间长,便于抢救,减少患儿及家属焦虑,且患儿活动方便,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及家长的喜爱。
现就我院儿内科2012年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封管技术、留置时间、留置成功标准、健康宣教及注意事项综述如下。
1 操作方法1.1 穿刺部位及留置针的选择1.1.1 穿刺部位的选择留置针的目的是为了更持久有效的使用此静脉通路,因此,我们在选择留置部位时要注意尽量避开选择过细或者不充盈的血管,穿刺部位多选择额上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较粗直头皮静脉穿刺。
1.1.2 留置针型号选择目前头皮静脉常用留置针为BD公司24G带延长管防逆流型留置针,其表面光滑,刺激性小,尖端设计合理,且针身与肝素帽间有一延长管,便于操作及固定,并减少阻管的发生。
患儿皮肤较嫩,小号的静脉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壁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可延长置管时间[1]。
1.2 穿刺程序1.2.1 进针方法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时按常规静脉穿刺消毒,必要时备皮,操作前逆向旋转针芯及套管,使套管前端与针芯黏连轻微松动,以便于顺利送套管及拔针芯。
协助者固定患儿头部避免左右摆动,操作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使皮肤紧绷,血管固定,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以10~25°角进针,缓慢直接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降低为10~15°角,继续进针0.1~0.2cm[2]后再送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采血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头皮静脉采血的效果。
方法:将100例需采集
血标本的婴幼儿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
对照组应用传统股静脉采血,观察组应用静脉留置针行头皮静脉采血,以一次性穿刺并抽足血标本量为成功,并做记录。
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4.2%,对照组成功率79.1%,P<0.05。
观察
组满意率为96.2%,对照组为79.1%,P<0.05。
两组初次采血和第二次以上采血所
用时间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所用时间短。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处可以不增加患儿痛
苦的情况下再次采血。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数据分析p<0.05。
结论: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行静脉采血,减少了患儿静脉穿刺次数,提高了护理工
作效率,从而提高了家长满意率。
【关键词】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采血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825-02
婴幼儿住院后需要采血化验和静脉输液治疗。
由于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临
床上静脉采血多采用股静脉,而应用股静脉采血不能解决输液治疗的问题。
由于
股静脉解剖位置和婴幼儿哭闹不合作的特性,采血成功率低(血量不足、溶血等)。
在临床实践中,我科用静脉留置针行头皮静脉采血,即能采血又解决了输
液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100例需采集血标
本婴幼儿随机进行抽样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100例需采集血标本,年龄在2
岁以内的婴幼儿随机抽样,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每组年龄、性别、比较
无明显差异。
1.2方法:(1)观察组采用24号Y型静脉留置针,采用患儿头皮静脉,剃去
头部毛发,常规消毒采血部位皮肤,根据采血量多少,选5-10ml一次性注射器与留置针连接按静脉穿刺法进针,见回血后用3M敷贴固定留置针,右手持注射器
抽吸,抽足预订血量,抽吸完毕连接预先准备好的输液装置,进行治疗,如果暂
时不输液,给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封管液正压封管。
(2)对照组按常规
股静脉穿刺法进行采血,患儿准备仰卧位,固定大腿外展成蛙型,以便暴露腹股
沟区,消毒患儿穿刺部位及护士左手示指,在患儿腹股沟中、内1/3交界处,
以左手示指触及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在股动脉搏动内侧0.5cm处垂直穿刺,边退针边抽回血,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
拔针后用无菌棉球按
压穿刺部位5-10min至血止,胶布固定。
2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取血一次性成功临床效果观察表明,观察组成功率为
94.2%,对照组为79.1%,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01P<0.05),见表1。
2.2两组家属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满意率为96.2%,对照组为79.1%,观察组
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3.55P<0.05),见表2。
2.3两组初次采血和第二次以上采血所用时间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所用时间短。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处可以不增加患儿痛苦的情况下再次采血,方法:观察组再采
血时先消毒肝素帽,用5ml一次性注射器直接刺入肝素帽进行采血,弃去0.5ml,
再采集2ml作为标本。
对照组第二次采血按常规股静脉采血方法进行。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3讨论
头皮静脉留置针采血能减轻患儿的痛苦。
股静脉周围组织结构复杂,行穿刺时易伤及其他组织。
采完后需较长时间按压穿刺部位。
采血、输液短时间多次穿刺,患儿痛苦大,哭闹时间长,家属意见较大。
头皮静脉留置针采血和输液共同使用一针,减少了穿刺次数,抽血完毕后留置针接输液器,使采血、输液一步到位,既减少痛苦,又保护血管,患儿少一针就少一次痛苦,家属满意率提高,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1]。
还可以从留置针处多次采血,给患儿抢救、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减轻了护士给患儿穿刺时的心理压力。
应用静脉留置针采血提高了采集血标本的成功率。
留置针硅胶管为一高聚物弹性体,质地较软,具有短期抗凝作用,抽血过程中不易产生凝血阻塞现象[1]。
头皮血液供应丰富,尤其是正中或颞浅静脉血量充足,特别小儿哭闹时头皮血液供应更丰富,不易出现溶血和凝血[2]。
婴幼儿头皮紧贴颅骨,血管表浅,易于操作和固定[3],减少了脱针和血标本量一次采集不足的现象。
从而大大提高了血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患儿家长易接受,护理人员也易接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芳. 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采血方法介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3):3261
[2]刘芳. 人体解剖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1989:340-341
[3]王幕逖. 儿科学[M].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社.200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