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完稿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护理

新⽣⼉头⽪静脉留置针应⽤问题分析与护理新⽣⼉头⽪静脉留置针应⽤问题分析与护理摘要:⽬的: 探讨新⽣⼉头⽪静脉留置针使⽤中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法: 选择有经验的护⼠进⾏置管,选择粗直、弹性好的⾎管、妥善固定及正确的封管⽅法等措施。
结果: 116例患⼉⼀次穿刺成功率为75.9%;所有患⼉留置时间最长 9 d,最短1 d,平均留置时间为 3.83 d;并发症发⽣情况,其中发⽣留置针脱落的有15例,留置针阻塞的有22例;静脉炎的有2例,浸润的有18例。
结论:新⽣⼉头⽪静脉留置针穿刺难度较⾼,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提⾼穿刺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头⽪静脉;新⽣⼉;对策静脉留置针临床上俗称套管针,是头⽪针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遇热变软、可在静脉内长时间留置⽽不会穿破⾎管。
静脉给药是新⽣⼉给药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新⽣⼉⾎管⾮常细、不易于穿刺,同时新⽣⼉活泼好动,传统的头⽪针极易穿破⾎管⽽导致输液失败[1]。
因此,静脉留置针以其外套管遇热变软⼜可长时间留置的特点的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既减轻了由于反复穿刺给患⼉造成的痛苦,⼜减轻了护⼠的⼯作量,缓解了护患关系[2]。
然⽽,有关调查发现临床上新⽣⼉采⽤头⽪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低于采⽤头⽪针穿刺的成功率,⽽且在留置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套管针脱落、外套管阻塞、静脉炎、浸润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了分析,现将应⽤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法1.1 ⼀般资料选择从2011年12⽉到2012年12⽉我科收治的⾏头⽪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116 例,其中男60例,⼥56例,排除患有严重疾病、先天畸形等。
患⼉出⽣时体重在2 700~4100 g之间,⽇龄1d~27 d 。
1.2操作⽅法1.2.1 ⾎管选择根据患⼉头部⾎管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柔软、粗直、弹性好、易于触及、充盈良好的⾎管,临床⽐较常⽤的⽤于静脉穿刺的有额正中静脉、⽿后静脉颞浅静脉及其额⾓分⽀等。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126例门急诊输液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结果:液体外渗、套管针脱落、导管堵塞、静脉炎及误入动脉是应用小儿静脉留置针常出现的问题。
结论: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从各方面做好预防措施,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发挥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优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小儿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护理对策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普遍应用,它属于新的护理操作技术,易于操作,一次操作能长时间留置,不用反复地穿刺,免除了患儿因穿刺而带来疼痛,也解除了家属因不能顺利穿刺而形成的急躁甚至是反感的心理,使护理的质量及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笔者所在医院从2010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静脉留置针,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其相关问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急诊输液的患儿,本组静脉留置针患儿126例,其中男52例,女74例;年龄3个月~10岁;留置时间1 d56例,2~3d62例,4d8例;液体外渗59例,套管脱出23例,导管堵塞26例,静脉炎8例,误入动脉10例。
2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2.1液体渗漏表现为局部肿胀、触痛,其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小儿穿刺部位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血管选择不当及输液过多、过快等原因等造成血管壁被留置针头穿破,使得所输液体渗入皮下组织。
因此,护士应对穿刺操作熟练掌握,在穿刺前要找粗直、饱满及易于固定的血管,穿刺时动作要轻柔,穿刺完毕要把留置针固定牢固,注意穿刺部位及留置针不能受压或牵拉,以免移位或脱落;同时,还要做好患儿的安抚工作,避免其出现急躁的情绪而影响穿刺操作,还要向家属解释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取得其积极配合。
在正常输液的过程中护士还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输液情况,出现输液不顺畅时,要及时处理,患儿皮肤局部肿胀时,要停止输液,严重肿胀时,可用50%的硫酸镁局部湿敷以缓解肿胀。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摘要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是治疗新生儿疾病常用的一种手段,其应用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症状,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然而,该工具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感染风险、位置不当等问题,会对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对策来避免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对策IntroductionNewborn scalp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s a common method for treating neonatal diseases, and its applicat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newborns. However, this tool still faces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such as the risk of infection and improper location, which will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health of newborn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scalp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newborns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problems.MethodsThe research data for this paper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online databases, including Google Scholar, PubMed, and Medline. The keywords used for the literature search included “newborn”, “scalp venous catheterization”, “appli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literature retrieved was reviewed, and the information thatwas relevant to this paper was extracted and summarized.Results1. Infection riskInfection is a major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scalp venous catheters in newborn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nfection risk are improper hygiene practices during the catheterization procedure and the incorrect placement of the catheter.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healthcareproviders should follow strict hygiene practices, such ashand washing and wearing gloves, during the catheterization procedure. Additionally, they should ensure that the catheter is placed in the correct location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infection.2. Incorrect placementIncorrect placement of the catheter can lead to a number of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infection, thrombosis, andcatheter dislodgment. To prevent these complic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the catheter is placed in thecorrect location. Healthcare providers should undergo proper training and have experience in the use of scalp venous catheters.3. ObstructionObstruction of the scalp venous catheter is another common problem encountered during its application in newborns. This problem occurs when blood clots accumulate within the catheter, which can reduce its ability to function properly. Healthcare providers should ensure that the catheter isflushed regularly to prevent blockages.4. DislodgmentCatheter dislodgment is an additional concern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scalp venous catheters. This can occur due to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improper fixation and movement of the infant.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the catheter is properly secured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dislodgment.ConclusionIn conclusion, scalp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s avaluable tool for treating neonatal diseases.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m. These measures include proper hygiene practices, correct placement of the catheter, regular flushing of the catheter, and ensuring that the catheter is properly secured. By following these measures, healthcare providers canminimize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scalp venous catheters in newborns.。
新生儿头皮针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与分析对策

新生儿头皮针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与分析对策【摘要】由于新生儿的自控能力较差,且对疼痛较为敏感,在对新生儿展开静脉注射时,往往需要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且该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进步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高度重视,同时该治疗方法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而在本文中就主要探究分析了新生儿应用头皮针静脉留置针所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头皮针静脉留置针;问题;应对措施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作为新型治疗手段,因为该手段具有减轻血管受损、防止反复穿刺以及提升给药效率等一系列作用,不仅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且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此外,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还具有及时抢救重症患儿的作用。
然而随着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深入应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套管脱出、堵塞以及并发症等。
所以对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所导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拟定与之相对应的应对措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新生儿头皮针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医护工作中,因为静脉留置针具备操作简单、相关应用材料预热会变软以及在血管中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而在新生幼儿的静脉注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在新生儿头皮针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新生儿头皮针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多次穿刺(1)穿刺之前没有松动外套管,造成在钢针退出的时候将外套管一起带出血管之外,导致穿刺失败;(2)当针尖进入血管之后见到大量回血未再进针,而外套管还在血管之外未完全进入血管内,这时候退出钢针立即送外套管,造成套管卷曲而无法进入到血管当中;(3)穿刺成功见到回血之后,针柄未固定稳或固定不恰当,导致针尖移动退出血管外;(4)血管选择的不合理。
2.2 发生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静脉炎、穿刺感染以及皮下血肿。
临床研究发现,感染与敷贴的更换、穿刺部位护理以及操作者的穿刺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静脉炎的发生则与留置针长期使用、导管机械性刺激、药物以及操作不当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皮下血肿的形成则与置管方法以及穿刺血管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及对策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及对策目的:分析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用中产生问题以及研究其护理对策。
方法: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来进行穿刺以及进行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在所使用的82例头皮静脉留置针中,使用时间由3小时-5天之间,平均时间为3.6天,其中,成功一次穿刺的有65例,占79%,静脉留置针渗出,肿胀有50例,占61%,其中,发较严重的水疱3例,皮肤坏死1例,留置针脱落有10例,占12%,静脉炎有7例,占0.9%误入动脉8例,占1%,堵管7例,占0.9%,出现有静脉留置针针翼处出现压疮的有19例,占23%。
结论: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丰富的穿刺经验,正确的护理措施来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常见问题,从而提高头皮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效率。
标签: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问题;分析;对策在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中,头皮静脉留置针可以为患儿提供间歇性,连续性或者每日静脉输液治疗,能降低反复穿刺为患儿带来的痛苦,保护患儿血管,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头皮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科使用非常广泛,但是,在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时也会存在误入动脉导致穿刺失败,留置针脱落,堵管,静脉炎,局部肿胀,渗漏等问题,本文以在我科住院的患儿为例,排除禁忌症,分析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护理,来提高头皮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效率。
1 资料背景1.1 静脉留置针的定义静脉留置针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
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工具。
1.2 一般资料我科2019年2月-2019年10月共有82例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其中,男宝宝49例,女宝寶33例,年龄0h-30d,出生体重750g-4100g之间。
均为家属同意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且器官发育正常,未有先天畸形者。
1.3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型号我科使用的静脉留置针均为美国BD 24G 直刺式,肝素帽为洁瑞一次性使用肝素帽,使用敷料均为3M无菌敷料。
儿科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儿科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目的分析小儿的护理与治疗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问题,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需要输液的患儿共计1000例,按照穿刺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0例患儿采用普通穿刺的方式,观察组500例患儿则应用静脉留置针,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儿提供无差别的优质护理服务,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皮肤损伤、脱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静脉炎2例、外渗1例、堵管0例。
对照组发生静脉炎24例、外渗48例、堵管17例。
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小儿的临床护理与治疗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明显地提高家长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应用并推广。
标签: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问题;对策;应用效果在小儿输液治疗是常用的治疗小儿疾病时的给药途径,而在输液中选择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输液方式静脉留置针即是套管针,其具有着制作材料无毒,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以及留置的时间较长等优点,可将其作为抢救用药。
在小儿的输液护理之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地减轻患儿的痛苦程度,缓解家长焦虑与紧张等负面的情绪,和谐护患之间的关系,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负担,因此,在当前临床之中静脉留置针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为了推广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儿科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集了在本科行留置针穿刺的患儿,对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情况、操作方法、封管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需要输液的患儿1000例,按照穿刺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0例患儿采用普通穿刺的方式,观察组500例患儿则应用静脉留置针,观察组500例,男271例,女229例,患儿年龄28d~7岁,平均(3.6±0.7)岁,疾病种类:上呼吸道感染42例,肺炎20例,肠炎17例,其他21例。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二级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8年9月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存在问题,讨论其原因并提出处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失败46例作为对照组,在总结对照组留置针失败原因的基础上选取2017 年2月〜2018年2月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失败5例作为观察组,总结针对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技巧及注意事项。
结果新生儿头部固定不牢35例是导致留置针失败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配合不够7例、患儿血管不明显6例、输液瓶悬挂过高2例、光线问题1例。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4.0%, 明显高于对照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
结论临床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技巧,注虑穿刺事项,积极做好穿刺工作,有效减少患儿痛苦,减少医患纠纷。
关键词穿刺;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护理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f application of scalp veinindwelling needle for neonates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calp vein indwelling needle for neonates, discuss the cause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46 cases of neonatal scalp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failure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failure reasons of the control group, 5 cases of neonatal scalp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failed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newborn scalp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was summarized. Tips and tips・Results: 35 cases of unfixed head fixation in the newborn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failure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followed by 7 cases of nursing staff and children s families, 6 cases of insignificant blood vessels, 2 cases of infusion bottle suspension, and 1 light problems・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2%),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nurses need to master the technique of neonatal scalp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ay attention to the punctures, do a good job of puncture, reduce the pain of the children effectively, and reduce the dispute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Keywords:Punctures Neonates Scalp vein indwelling needle Nursing1前言 (1)1.1背景及意义 (1)12研究目的及目标 (1)13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研究现状 (1)2分析过程 (2)2.1 一般资料 (2)2.2分析方法 (2)2.2.1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基本方法 (2)2.2.2护理方法 (3)2.2.3观察指标 (4)2.2.4统计学方法 (4)2.3结果 (4)2.3.1分析两组留置针应用出现问题的原因 (4)2.3.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4)3讨论 (5)4结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8)1前言在新生儿疾病的治疗中一般使用静脉输液,在患儿在出生到2 8天内的头皮脂肪减少,静脉比较清晰,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循环,因此,此时通过头皮穿刺进行静脉输液比较合适⑴o为了减少新生儿多次穿刺的痛苦,对新生儿进行头皮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材料,具有减少血管的穿刺次数、刺激小、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安全迅速、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
2003年在我院儿科开始应用苏州碧迪公司生产的24intimaⅡ头皮式套管针静脉留置针到近年大量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我们不断发现一些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优化,使该项技术不断成熟,本文就此谈一些应用体会。
1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12004年前发现留置针针座后面漏血、漏液现象较多。
1.2肝素帽与头皮针头衔接不紧,头皮针头容易滑脱。
1.3留置针的针芯不易拔出,强行拔出后容易造成血管的损伤,导致穿刺失败。
拔出针芯时血液随针芯退出溢至针套外,药液也由此溢出。
1.4合作程度差,患儿或家长对留置针缺乏了解,因为多动、乱抓、哭闹、过度用力引起留置针移动、滑脱、静脉炎等。
还有部分家长因缺乏认识而拒绝使用留置针。
1.5留置时间较短,最长的留置时间为12天,最短为1天,平均留置时间为2-3天。
1.6小儿的血管较短,口径细小,血管壁薄,经观察发现部分患儿的前额浅静脉在使用中容易引起液体外渗,造成肿胀。
也有因穿刺技术欠熟练或方法不当而导致穿刺失败。
1.7因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引起静脉炎,导致留置时间缩短或留置失败。
2优缺点通过大量使用,分析留置针的优缺点如下:2.1优点2.1.1留置针的使用减少了患儿因反复穿刺所引起的疼痛。
2.1.2有效的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
2.1.3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技能,提升了医院的形象。
2.1.4有效的促进医院的社会效益。
2.2缺点2.2.1患儿小、不合作,容易抓脱套管针,造成费用增加,与留置愿望不达。
2.2.2如果无菌技术执行不好,易导致局部静脉炎症。
2.2.3封管技术执行不好,回血易堵管,造成留置失败。
2.2.4价格较高,有部分生活困难家庭不能承受。
3对策3.1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学习、掌握正确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掌握留置针的构造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完稿目录引言 (1)一、静脉留置针概述 (1)(一)静脉留置针的涵义 (1)(二)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中的作用 (1)二、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常见问题与预防 (2)(一)静脉炎问题 (2)(二)套管阻塞问题 (2)(三)套管针脱落问题 (3)(四)误入动脉问题 (3)(五)局部渗漏问题 (3)三、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存在问题的对策 (3)(一)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操作对策 (3)1.穿刺血管的选择 (3)2.操作 (4)3.封管的方法 (5)4.留置时间 (5)5.冲管的方法 (5)(二)置管期间护理 (5)结束语 (6)参考文献 (7)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
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文章首先概述静脉留置针的涵义,然后对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使用角度及护理角度提出预防对策。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新生儿;头皮静脉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引言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技术的难点,新生儿病情多变,输液用药剂量小,组数多,血管显露差,穿刺难度大,利用套管针有间断给药提高血药浓度、缩短病程的优势,在抢救危重患儿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抢救危重患儿赢得时间,套管针的优越性在新生儿身上显露无遗。
新生儿在生理、解剖方面有其特殊性,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要求也就与成人有所不同。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套管柔软,可随血管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小,不易脱出,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刺破血管,保护了新生儿血管,减少重复静脉穿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特点。
因此静脉留置针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中。
一、静脉留置针概述(一)静脉留置针的涵义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
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二)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中的作用静脉输液是儿科住院患儿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由于小儿外周静脉细,传统头皮针穿刺较困难,保留时间短,患儿不愿接受。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可选用22号或24号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
具有以下优点:①输液成功率高,保持较容易,对血管壁损伤小;②减轻患儿痛苦,消除心理障碍,患儿容易接受;③穿刺部位选择余地大,可选用肘部静脉、颈外静脉等;④赢得抢救时间,且可以推注甘露醇等高渗性液体,亦可用于输血。
二、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常见问题分析(一)静脉炎问题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理化、机械刺激有关,药物刺激性强、置管时间长、免疫力低下、导管移位等均易发生。
机械性静脉炎是由于血管较细,针头贴附于血管壁或损伤血管壁引起;化学性静脉炎常因输入刺激性药物时问过长或浓度过高,冲管不彻底,留置时间过长所致;而使用免疫抑制剂,抵抗力低下的患儿多可致细菌性静脉炎。
静脉炎的发生除与局部用药的酸性、浓度、推注速度、药物的刺激及免疫力低下有关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为操作的的无菌观念J。
因此,要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用药的注意事项;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减少对静脉壁的损伤,要输入浓度过大或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先用生理盐水冲管。
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尽量一针穿刺成功。
留置期间若发现穿刺局部有红、肿、热、痛应停止输液,拔掉套管针,局部用50%硫酸镁20g、维生素B210ml及50%葡萄糖50ml,调匀浸湿在无菌纱布上进行湿敷J。
对危重患儿可同时开通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注射泵输入抢救药物,一条静脉滴注治疗药物,确保新生儿能量的供给及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套管阻塞问题推注抗凝液量不足,或推注速度太快而导致血液回流引起堵管,而封管方法不当也可引起堵管,封管时如果将封管针头全部扎入留置针内.封管液推注完退出时,会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人管腔内,从而导致凝血堵塞。
只将针头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入3ml肝素溶液,不会引起负压封管,留置时间可以延长J。
新生儿哭闹时静脉压增高,加之新生儿血液黏滞性高,容易发生套管针堵塞,在酸中毒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容易发生堵塞;另外,套管针折叠可引起堵管。
由于引起套管阻塞的原因比较多,因此应加强预防,封管液要足量(3~5m1),推注速度要慢,封管时只将针头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封管液,避免退针时将针头一下退出套管外,形成负压而达不到正压封管的目的。
发生堵管处理:谨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液推进血管内而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正确方法是拔出留置针重新穿刺。
(三)套管针脱落问题穿刺后胶布固定不牢,患儿哭闹、出汗或洗澡,以及选择血管不合理,被褥和更换衣服时硬性摩擦,是套管脱落的主要原因。
因此,穿刺成功后用低敏的透明敷贴固定好,局部保持干燥,用长胶布固定好针尾(头部可用胶布环形固定),置管期间尽量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因过度活动而导致套管脱出血管外,穿刺部位注意防水。
静脉留置针的固定须牢靠,当局部皮肤多汗或洗头后敷料与皮肤间有气泡时、当敷贴出现卷边或被污染时,应及时取下原有敷贴,消毒穿刺周围皮肤后更换新的无菌透明敷贴。
(四)误入动脉问题新生儿头皮薄,动脉血管丰富,血管表浅、易触及、易穿刺,护士应熟知浅动脉与浅静脉的特点、动脉血管走向分布。
静脉触摸无搏动,患儿哭闹时血管充血明显,颜色呈蓝色,而动脉触摸有搏动。
如误穿刺浅动脉后见回血,因动脉压力大,液体不滴,血液回流在延长管内,并可看到血液在管内的搏动,加压输液时,延血管走向处皮肤迅速出现苍白。
穿刺前须仔细辨认,以免给患儿增加痛苦。
笔者所在科室在抢救危重患儿静脉穿刺困难时,作短期动脉输液,未见不良反应。
(五)局部渗漏问题新生儿自身抵抗力弱,皮肤敏感度低,对表皮痛感无明显反应,对外渗的不适反应不能及时感觉,护士须仔细观察,穿刺部位出现渗漏,可用75%酒精浸湿的纱布敷于留置针透明敷贴上方,至输液完毕,输液过程中要保持纱布湿润。
若局部肿胀明显应立即拔掉套管针,重新更换穿刺部位,并局部进行冷敷或涂京万红软膏,3~5次/d,一般12-24h恢复正常。
输入刺激性强、浓度高、高渗性、黏稠性或强缩血管的药物及长时间持续大量地输液患儿应选择颈外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等,必要时可选取2条以上静脉通路,交替使用。
三、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存在问题的对策(一)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操作对策1.穿刺血管的选择新生儿四肢不自主活动多,活动度大,不易固定,加上棉片的包裹,不易观察⋯。
而头皮血管表浅、固定、直观,且血供丰富,头皮静脉网状分布,无静脉瓣,顺行和逆行进针都不影响静脉回流;头皮静脉输液不受四肢活动的影响,易于固定,易于观察,可让患儿在较安静、舒适和睡眠中接受治疗;头皮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四肢静脉输液发生率。
因此新生儿无特殊情况宜选择头皮静脉输液,对于静脉选用的原则是选用浅表易见、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易于固定的血管,血管的可见长度至少有留置针的1/2长。
避免选择穿刺点上方有静脉瓣的静脉,如头部的颞浅静脉、额上静脉、耳后静脉。
但对于不同疾病患儿应具体对待,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选用腋静脉作为留置针效果明显优于选用头皮静脉或四肢浅静脉J。
对于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由于需要保持安静,尽量不要搬动患儿,应避免头皮穿刺,而选择四肢静脉完成留置。
2.操作患儿仰卧或侧卧位,穿刺前应将穿刺周围毛发用安全刀片刮干净,头部胎脂可用液体石蜡油清除,并用肥皂水洗干净,有利于输液贴固定套管针。
用75%的酒精以进针点为中心消毒,范围8cm×8em,待干。
用注射器抽取5ml生理盐水或5ml肝素稀释液,连接头皮针,取出套管针,头皮针针尖插入肝索帽内,排尽空气,将头皮针全部送进肝素帽内,用胶布固定。
观察套管针针尖是否通畅,松动外套管(转动针芯,方便穿刺后针芯拉出,松动时避免上下拉动、避免损伤导管),左手食指和拇指持针翼,以15~30从血管上方进针,速度应较慢,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沿血管方向再进针约2mm,以保证外套管全部进入血管内。
以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退出针芯约2mm,再持针翼根据静脉走向,徐徐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将针芯全部抽出,用注射器抽回血,证明留置针确实在血管内后将回血缓慢推进血管,用少许无菌棉球垫于针柄下,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在纸胶布上写明穿刺时间,将延长管固定在患儿头部,连接输液管,进行输液。
另一种送管方法是见回血后,右手缓缓进针,左手缓缓抽出针芯,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直至全部置入管内,这种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法,避免了针芯触及血管壁,外套管又有针芯支撑,可ji~tJ通过皮肤,穿刺成功率高。
3.封管的方法将头皮针拔剩针尖在肝素帽内,笔者所在科室用25U/ml的肝素盐水(相当于1.25万U肝素稀释于500ml等渗盐水中)3~5ml均匀推注后,将活塞夹闭在留置针与延长管交接处,延长管总长9cm。
若将活塞夹闭在延长管的任何一段,患儿哭闹、稍微活动或用力,很容易导致延长管内有不同程度的血液回流。
此方法封管效果满意,无堵管现象发生。
用此种方法封管后,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即使是少数患儿套管针延长管内有回血,因管内的血液是经过肝素化的,第2天接上液体后输液仍通畅,不会发生堵管现象。
4.留置时间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文献报道不一,无特殊情况一般为2~4d,最长不超过8d。
而留置时间的长短与穿刺血管、患儿年龄、封管液差异、有无穿刺并发症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研究表明采用3ml肝素液封管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采用2mlH]z素液封管,只将针头斜面进人套管针内均匀推入3ml肝素溶液,不会引起负压封管,留置时间可以延长。
影响新生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穿刺部位渗漏、肿胀;局部红肿、轻度静脉炎;患儿自行抓脱;出汗、沐浴致敷贴的黏性降低自行脱落;堵管;敷贴过敏等。
也有学者认为影响患儿留置针保留时间长短与输入的药物性质、患儿疾病、血管选择、患儿自身情况、固定方式及封管技术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