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留置针
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小儿静脉留置针(PICC)是一种经皮层直接插入头臂或股部血管,通过导管到达心脏的长期静脉导管,适用于持续或长期治疗的儿童。
但是,PICC在插管和拔管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小儿PICC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一、感染感染是PICC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为PICC需要长时间放置,患者在这段时间内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
因此,在插管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
同时,在PICC插管前和插入过程中需要执行无菌操作,并且定期更换敷料、消毒导管口,增强PICC通路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PICC的感染。
二、血栓PICC插管需要通过静脉的内腔,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刺激血管内膜,导致血栓的形成。
此外,PICC的导管和管腔也容易沉积血小板和红细胞,形成血栓。
因此,在插管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血流情况,尤其是患者的血液代谢功能是否正常,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在PICC使用时,护理人员应每周对PICC通路进行检查,清洁导管和管腔内附着的血栓和血小板,保持通畅。
三、堵塞PICC的管腔容易出现堵塞,导致严重的治疗事故。
管腔堵塞的原因通常是管腔内附着的血栓或者成分残留,严重的堵塞会导致导管脱落。
因此,在PICC插管后,护理人员应每日检查导管的通畅性,特别是每次使用后清洗导管。
如果发现PICC 管腔已经堵塞,应立即进行清除,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四、渗漏PICC的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渗漏,从而导致治疗失效。
常见的渗漏原因有导管不当插入,导管脱落等。
因此,在PICC插管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生理变化等特点,合理选择PICC并正确插入。
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PICC每日进行观察和护理,发现渗漏时立即修补或更换,防止液体渗出导致治疗失效。
综上,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引导家属定期做好护理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和处理PICC的常见并发症。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2] 张 虹 , 2 胡旭 东. 脉 留置 针 的 临 床 和 体 会. 用护 理 杂 志 ,9 4 静 实 19 ,
1 ( : 0 2) 3
头皮 静脉 留 置 时 间最 长 , 次 是 手背 静 脉 。其 其
作 者 单位 】 青 岛 市 第八 人 民 医 院 . 2 6 0 610
E] 李 晓 燕 ,, , 3 5 洋 陈卫 红 . 管 针 常 规 留 置 时 间 的探 讨 . 1 套 中华 护 理
杂 志 , 0 0, 6( 2 3 4 2 0 1 1 ): —
2 青 岛 大 学 医 学 院 附属 医院 .
( 文 编辑 : 本 焦丰 叶)
针角 度 以 1 。 0为 宜 , 血 管 上 方 进行 穿 刺 , 针 5_ 。 3 在 进 速度 宜慢 , 以减少 对血 管 内外膜 的损 伤 , 同时也保 证 了外套 管 进入血 管 内的有 效 长 度 , 易 引起 液 体 外 不 渗 于皮下 。 4 3 贴膜 的使用 当发现 贴膜 开胶 、 . 导管移 位 时 , 更换 敷料 , 时 调 整导 管 位 置 , 应 及 并再 次 局 部 消 毒, 重新 固定 留置 针 。在手 足部 位 固定 贴膜 时 , 适 应 当绷 紧皮 肤 , 以适 应 患 儿 的 活 动 , 头 皮 静 脉 留置 在 时 , 发要 剃除 干净 , 头 剃除 和消 毒的 面积 以与贴 膜面 积相 当为 宜 , 并拭 净 头皮上 的油脂 等 污垢 , 以免 影响
的持续 畅通 , 减少 普通 头皮 针 反 复 多 次穿 刺 给 患 儿 带来 的痛 苦及对 浅表 静 脉的损 伤 , 易外 渗 , 不 容易被
中发生静 脉炎 4例 , 针后 观 察 : 部 血 管发 白 , 拔 局 弹 性 降低 , 例 穿刺 点红 肿疼 痛 。 2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

定期更换和评估留置时间
定期更换
根据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和患儿状况,定期更换留置针,避免 长时间使用导致感染或静脉炎等并发症。
评估留置时间
在留置期间要密切关注患儿情况,评估留置时间是否合理。 如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留置针 并处理。同时,要根据患儿年龄、血管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留置时间。
情况,及时处理。
防止感染、堵塞等并发症发生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穿刺和更换敷料时,必须遵循无菌 操作原则,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避 免交叉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
防止堵塞
输液前后要冲洗管道,避免血液或药 液残留导致堵塞。同时,要合理安排 输液顺序和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引 起不适。
根据患儿情况和敷料清洁度,定期更 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静脉炎
长时间留置静脉针或药物 刺激等原因,可引起静脉 炎。
患儿心理因素对穿刺影响
恐惧心理
患儿对穿刺过程不了解,容易产 生恐惧心理,表现为哭闹、挣扎
等。
不配合
由于恐惧或不适,患儿可能不配合 穿刺过程,增加穿刺难度。
情绪波动
患儿情绪波动大,易影响穿刺效果 及后续护理。
03 穿刺技巧与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血管和部位
01
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 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 固定的血管,一般选择头皮静脉 、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等。
02
对于长期输液的患儿,应有计划 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从远端 向近端选择血管。
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
穿刺前必须严格消毒 皮肤,消毒范围为 8cm×8cm,待干后 方可穿刺。
穿刺成功后,用无菌 透明敷贴固定,并注 明穿刺日期和者,制定个性化 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和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和 患儿舒适度。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PPT课件

提醒家属注意防止孩子抓挠穿刺部位,以免造成感染或损伤血管 。
衣物选择
建议家属为孩子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过紧的衣物压迫留 置针。
异常情况识别及时就医建议
异常情况识别
指导家属识别穿刺部位感染、静脉炎等异常情况 的表现。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处理。
联系方式
向家属提供医院或科室的联系方式,方便其在需 要时及时咨询。
关节活动处
如手腕、脚踝等,用绷带 将留置针与肢体缠绕固定 ,以减少活动时导管对皮 肤的摩擦。
易出汗部位
如额头、颈部等,绷带固 定可吸收部分汗液,保持 穿刺部位相对干燥。
躁动不安的患儿
用绷带将留置针固定于肢 体上,可避免患儿抓扯导 致的导管脱落。
避免导管脱落或移位措施
加强宣教
向家长及患儿讲解留置针的相关知识 ,取得合作,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导管 脱落。
密切观察
定期观察穿刺部位及导管固定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妥善固定导管
除敷贴和绷带固定外,还可使用胶布 将导管尾端固定于皮肤上,以减少导 管移位。
定期检查并更换敷料
穿刺后24小时内更换敷料
01
穿刺后应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及局部炎症反应,24
小时内应更换一次敷料。
以后每3天更换一次敷料
02
确定穿刺部位和消毒处理
选择相对较大、较直、弹性好的血管 进行穿刺,如手背静脉、头皮静脉等 。
穿刺前对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消 毒范围应大于敷料面积,避免污染。
穿刺角度、深度及速度控制
穿刺时以15-30度角进针,见 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 确保导管尖端进入血管。
控制穿刺深度,避免过深或过 浅,以免穿破血管或导致导管 打折。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新进展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新进展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输液、输血、化疗等治疗过程中,为了方便静脉输液而在小儿体内置入的一种小管道。
这种管道可以通过穿刺小儿的静脉进行植入,并且可以在需要时通过连接设备进行输液、输血等操作,是小儿医学中的重要工具。
最近,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又有了新的进展。
以下是对这些进展的详细介绍。
1. 精准放置以前,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放置常常需要使用X光或超声仪器来辅助确定,但是这种方法有时会让孩子感到不适,甚至觉得痛苦。
现在,医生们可以通过引导针来放置留置针,这样可以更加精准地放置针头,减少了孩子的痛苦和不适。
2. 全身麻醉过去,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放置需要使用局部麻醉,但是一些小孩不愿意接受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哭闹、抵制等不良反应。
最新的方法可以让小儿接受全身麻醉,这可以让他们在放置针头时感到更加舒适和放松。
3. 持续情况监控小儿静脉留置针一旦放置,就需要对留置针的情况进行监控,以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过去,对小儿留置针的监控主要依赖于观察力,这样容易出现误差。
目前,医学工程师研发出了一种新的设备,可以实时监控留置针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发出提示,从而让医护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处理问题。
4. 智能配套系统对于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医护工作者来说,常常需要对留置针进行管理、追踪以及记录,这些工作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人力。
现在,一些医疗设备公司开发了智能配套系统,可以对留置针的使用情况进行高效的管理和记录,从而节约大量时间和资源。
5. 个性化设计对于小孩来说,知道他们的个人喜好、爱好以及疾病情况,可以更有效地调节他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现在,一些医疗设备公司也开始研发个性化的设计。
医生和护士可以为孩子们选择不同颜色的留置针,这有助于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减少他们对疾病的害怕感。
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新进展不仅改善了治疗过程中孩子的痛苦和不适,还提高了留置针的管理和操作效率。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管理措施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管理措施引言: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是一项常见但却有一定难度的医疗技术,成功率的提高对于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能够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管理措施。
一、提前准备工作1. 熟悉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应提前熟悉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包括消毒、穿刺角度和深度等,确保操作规范,减少操作失误。
2. 准备齐全的工具:提前准备好静脉留置针、消毒液、棉球等必要工具,确保能够迅速进行穿刺操作,避免在操作过程中频繁取用工具而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二、合理选择穿刺部位1. 考虑患儿年龄和体质:对于年龄较小、体质较弱的患儿,应优先选择较为表浅、易于穿刺的部位,如手背、前臂等。
2. 观察血管特征: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仔细观察患儿的血管特征,选择较为粗大、质地较硬的血管,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三、注重穿刺技巧1. 穿刺角度:在进行穿刺操作时,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质,合理选择穿刺角度。
一般来说,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穿刺角度应较小,避免过深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2. 穿刺深度:穿刺深度应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年龄进行调整,避免过深或过浅穿刺。
在穿刺时,可通过观察血液回流情况来判断穿刺的深度是否合适。
3. 手法轻柔:穿刺时应尽量保持手法轻柔,避免过度用力或频繁调整穿刺角度,以减少对患儿的痛苦和血管的损伤。
四、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1. 展示关怀态度:医护人员在进行穿刺操作前,应向患儿和家属展示关怀和友好的态度,让患儿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减少紧张和恐惧情绪。
2. 使用局部麻醉剂: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剂来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3. 快速穿刺技术:对于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可以采用快速穿刺技术,减少穿刺时间和疼痛感。
五、持续的培训和交流1.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医护人员应持续学习和更新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了解最新的穿刺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 经验交流与分享: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议,让医护人员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技巧,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小儿静脉留置针安全应用ppt课件

定期观察
在使用留置针期间,应定 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 疼痛等症状,以及留置针 是否通畅。
保持通畅
在输液过程中,应避免液 体输空或留置针受压,以 免造成血液回流阻塞留置 针。
留置针的拔除
拔针时机
在完成输液后,应及时拔除留置 针,避免留置时间过长导致并发
THANKS
感谢观看
建议
加强小儿静脉留置针安全应用的培训和实践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 监管机制,确保留置针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患儿及家属的配合度和满意 度。
06
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小儿静脉留置针是现代医疗中常用的 输液工具,其应用能够减少患儿因反 复穿刺带来的疼痛和恐惧,同时也减 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
降低并发症风险
与反复穿刺相比,留置针可以 降低静脉炎、渗漏等并发症的
风险。
03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小儿适用人群
新生儿
特殊疾病患儿
新生儿由于血管较细,难以进行反复 穿刺,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穿刺 次数,减轻患儿痛苦。
对于患有严重疾病或需要进行特殊治 疗的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保证 药物的及时输注,减轻患儿痛苦。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 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在提高医疗 质量和患儿的舒适度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儿静脉 留置针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其在临 床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对医护人员的建议和要求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留置针 的穿刺技术和护理方法,确保穿刺成 功率和安全性。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与护理要点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与护理要点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儿童疾病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治疗,减少了孩子反复针刺的痛苦和病情的恶化,而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和护理则非常重要,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和护理要点。
一、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检查护壳是否完整,看是否干净卫生,检查婴儿的脉搏、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
2.消毒操作:取高锰酸钾溶液或酒精棉球在静脉留置针插入部位上进行消毒准备。
3.静脉穿刺:将静脉留置针拆离,拧紧栓塞器将针头插入静脉,慢慢推进射入。
4.静脉插管:将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针拿出,立即插入注射器,轻轻注射药物,沿着静脉留置针的通道缓慢推进;一旦出现阻力或滴血,应当及时停止推进。
注药时一定不能沿留置针的外侧推动或者顺着静脉留置针向援引端注射,以免损伤静脉或误插血管。
5.时时检测:每隔30分钟至1小时到病房观察一次,检查注射部位有无浮肿、红肿、膨胀、局部渗血、疼痛等情况。
6.清理维护:当不再使用时拔出穿刺针,将栓塞器扣回留置针上保护尖端,收好拆卸的部件,最后用高锰酸钾或乙醇棉球进行消毒。
二、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1.保持穿刺部位的干净,每日至少检查一次穿刺部位,确认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
2.注意小儿活动幅度,避免哭闹、猛动或刚走动等剧烈运动。
3.严格掌握输液速度,输液时应每小时记录输液量和小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随时观察输液速度和病情变化。
4.定期更换外固定贴,每天检查外固定贴的粘性,如发现拉拔松动,应及时进行更换。
5.定期更换静脉留置针,根据需要和局部情况,在需要更换时更换,切勿罗里吧嗦。
6.忌用大力拉扯、剧烈移动,如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处理:污染、松脱、局部感染、脱管、漏液、疼痛等。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和护理要点,对于护士来说更是应该严格遵守,确保病人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在日常使用中,应该严格遵守规范、科学使用和护理,保障儿童的安全,给孩子带去温馨和安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对
评估
告知
准备
实施
固定
封管
观察记录
LOGO
核对:医嘱、患者、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LOGO
1. 评估患儿的血管,特别是烧伤患儿的血管; 要合理使用血管,尽量减少穿刺的次数。
2. 评估患儿合作程度,家属的了解多少, 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的关系。 3. 评估患儿用药情况,过敏史等等。
LOGO
1. 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家属 的配合。
LOGO
留针下方贴一张输液贴;是为了避免留针压伤 皮肤;再贴好3M胶布,再用胶布固定好留针。
LOGO
1
2
3
4
5
LO6GO
LOGO
小儿一般用NS5~10ML,正压封管,边把针头 往外拔出边推注液体,直到把针头拔出肝素帽。除留置针, 酌情处理。 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以保留3~5天,最好小于或 等于7天。
Contents
学习目标
掌握:小儿穿刺部位的选择 熟悉:小儿留置针操作流程 了解:小儿留针常见堵塞原因
LOGO
留置针的种类
LOGO
留置针敷贴
LOGO
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 常用部位:手背静脉、头皮正中静脉
内踝大隐静脉、颞浅静脉、足背静脉。
有的专家提示尽量不采用手背,因为影响孩子玩耍; 尽量避开关节及皮肤不完整的地方。
LOGO
课后思考: 小儿留针补液不滴常见原因有哪些?
针头堵塞、折管、 压力不够。。。
LOGO
留针堵塞常见原因
1、封管操作不当导致血液 反 流 形成阻塞。 2、封管后患儿过度活动或 局部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力 过高导致血液反流,头皮静 脉留置也常因为患儿哭闹造 成静脉压力过高而引起堵塞。
LOGO
LOGO
2. 穿刺部位不能浸泡水中,敷料松脱或潮湿 及时告知护士更换。
LOGO
1. 操作者准备 2. 环境准备 3. 患儿准备 4. 物品准备:………
LOGO
留置针自粘性胶带
我科小儿留置针 常用材料
LOGO
1、选择合适静脉,扎止血带,消毒皮肤。
LOGO
2、从10~20°刺入血管,进针速度不宜太快, 确保套管进入血管内;见回血后,针芯退出 0.5cm。连针带管插入血管中,用左手大拇指 按压留针上端的血管,撤出针芯,上好肝素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