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探讨
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爱心贴固定的临床应用

2021年2月第28卷第3期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爱心贴固定的临床应用李景匀 贺 倩 王姣熔浅静脉留置针因其安全、方便,广泛用于临床输液、用药、检查等,深受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
但实际临床上,其留置成功率往往由于固定原因未达到预期目标。
鉴于患儿的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固定方法,即爱心贴,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住院需静脉输液患儿100例,按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6个月至2岁14例,3~10岁36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6个月至2岁10例,3~10岁40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大体一致。
1.2 固定方法 对照组浅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的贴膜固定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爱心贴固定。
操作方法:穿刺成功后,抽出针芯,用高举平台法固定针柄,无张力法贴透明膜,针柄尾部用小棉球垫于柄与皮肤之间,预防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以普通胶带顺向将棉球固定好。
再用小剪刀剪取5.0cm×6.5cm的3M透气胶带一张,将此胶带中心抠出左右对称长宽3.0cm×2.0cm的心形。
心形的心尖部向针尖方向,心坎部将导管突出部捏起塑形,再次固定针柄。
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均匀地覆盖在透明敷贴上,中间向两边抚平,周围轻轻地按压以便于皮肤贴得更紧(图1)。
最后固定留置针末端,肝素帽位置必须高于导管尖端(图2)。
注意:选用爱心贴材料要透气,长宽要超过透明贴至少1cm,起到第二次固定作用;爱心贴的心坎部稍长,以便二次塑形固定针柄;爱心窗用于观察穿刺部位的症状,不宜过小。
1.3 效果判定标准 留置针穿刺成功固定完成后进行评定。
显效:穿刺处如因固定不妥出现针头滑出、肿胀、渗血渗液能及时发现,留置时间达48~96小时;有效:穿刺处因防止贴膜脱落多次用胶带缠绕,导致异常不能及时发现,贴膜卷边,甚至针头脱出,留置时间达24小时,但尚未达48小时;无效:浅静脉留置针24小时内脱落。
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展望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留置针不仅减轻了长期输液病人每天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穿刺静脉,而且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1]。
因此,有效的固定方法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尤为重要,现就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静脉留置针固定的临床意义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而输液针及导管的妥善固定是保证输液通畅的关键。
近年来对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了研究,蔡艳玲等[2]研究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通过分析非正常原因终止留置原因中,因固定不牢针体滑出占18%。
谢艳等[3]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按常规应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患儿静脉留置针发现针体滑出的发生率更高,占37%。
按常规应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除了易发生针体滑出外还易发生药液外渗、疼痛、肿胀、静脉炎等。
因此开展对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到目前为止从新生儿到老年人经采用新的固定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由此可见,有效的固定方法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尤为重要,对临床工作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2 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2.1 3M透明敷贴固定法2.1.1 传统3M透明固定法王小梅[4]等在临床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研究后,每次穿刺成功确定无误后用3L无菌透明贴常规作封闭式固定,固定延长管,在固定延长管输液贴上注明操作执行人和日期时间,输液毕按常规用稀释的肝素盐水125U/ml正压或脉冲式封管。
此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易于观察。
2.1.2 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使用浅静脉留置的病人,穿刺成功后采用四贴固定法。
将肝素帽固定于透明敷贴上缘近端皮肤上,固定于透明敷贴上。
敬碧珍等[5]优化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研究结果得采用四贴固定法效果更佳。
2.1.3 密闭Y型静脉留置针固定法曹菊梅等等提出用密闭Y型静脉留置针固定法留置针局部无反应的情况下,可延长至病人液体治疗的完成,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痛苦。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与护理要点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与护理要点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儿童疾病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治疗,减少了孩子反复针刺的痛苦和病情的恶化,而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和护理则非常重要,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和护理要点。
一、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检查护壳是否完整,看是否干净卫生,检查婴儿的脉搏、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
2.消毒操作:取高锰酸钾溶液或酒精棉球在静脉留置针插入部位上进行消毒准备。
3.静脉穿刺:将静脉留置针拆离,拧紧栓塞器将针头插入静脉,慢慢推进射入。
4.静脉插管:将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针拿出,立即插入注射器,轻轻注射药物,沿着静脉留置针的通道缓慢推进;一旦出现阻力或滴血,应当及时停止推进。
注药时一定不能沿留置针的外侧推动或者顺着静脉留置针向援引端注射,以免损伤静脉或误插血管。
5.时时检测:每隔30分钟至1小时到病房观察一次,检查注射部位有无浮肿、红肿、膨胀、局部渗血、疼痛等情况。
6.清理维护:当不再使用时拔出穿刺针,将栓塞器扣回留置针上保护尖端,收好拆卸的部件,最后用高锰酸钾或乙醇棉球进行消毒。
二、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1.保持穿刺部位的干净,每日至少检查一次穿刺部位,确认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
2.注意小儿活动幅度,避免哭闹、猛动或刚走动等剧烈运动。
3.严格掌握输液速度,输液时应每小时记录输液量和小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随时观察输液速度和病情变化。
4.定期更换外固定贴,每天检查外固定贴的粘性,如发现拉拔松动,应及时进行更换。
5.定期更换静脉留置针,根据需要和局部情况,在需要更换时更换,切勿罗里吧嗦。
6.忌用大力拉扯、剧烈移动,如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处理:污染、松脱、局部感染、脱管、漏液、疼痛等。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和护理要点,对于护士来说更是应该严格遵守,确保病人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在日常使用中,应该严格遵守规范、科学使用和护理,保障儿童的安全,给孩子带去温馨和安心。
小儿留置针的穿刺技巧、固定与维护

使用医用胶带固定
在透明敷料的基础上使用医用胶带进行二次固定, 增加留置针的稳定性。
维护要点
1 定期检查并更换
定期观察留置针部位的情 况,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以避免感染。
2 保持通畅
定期进行引流,保持留置 针通畅,避免因堵塞而产 生并发症。
3 注意卫生
定期清洁留置针周围皮肤, 保持卫生状态,减少感染 的风险。
结论
通过正确的穿刺技巧、固定方法和维护要点,能够确保小儿留置针的安全使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牢固,以避免留置针脱落。
常见问题解答
1 留置针是否会痛?
在穿刺时会有一定的不适感,但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疼痛。
2 可以自己拔除留置针吗?
拔除留置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拔除以免引发并发症。
3 留置针可以洗澡吗?
避免将留置针浸入水中,以免引起感染或影响固定效果。
小儿留置针的穿刺技巧、固定 与维护
穿刺技巧
1
选择适当的位置
根据年龄和体表解剖结构,选择最适合
消毒与无菌操作
2
的穿刺位置。
确保穿刺点周围的皮肤完全消毒,且操
作过程保持无菌。
3
选用合适的留置针
根据静脉情况和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留 置针。
固定方法
利用透明敷料固定
使用透明敷料将留置针固定在患儿的皮肤上,确保 安全并减少输液时的不适。
饮食注意事项
按医嘱进食
根据医嘱规定的时间和方式 进食,以保证营养的充分摄 入。
低刺激食物
选择柔软和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对留置针造 成损害。
适当补充水分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 止脱水和输液过程中的不适。
预防并发症
1
门诊患儿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保留效果探讨

环 境 、 者体 位 的 影 响 , 患 不用 宽 衣 解带 , 于 暴露 穿 刺 部 位 , 患 易 护
易 于接 受 l在 临床 中应 用 比较 广泛 。 了提 高 动脉 采 血一次 性 穿 l l , 为
刺 的成 功率 , 少患 者 的痛 苦 , 减 笔者 对桡 动 脉采 血 方法 进 行改 进 ,
关键 词 : 门诊 ; 儿 ; 脉 留置针 ; 定 ; 留时 间 小 静 固 保 中 图 分 类 号 : 42 R 7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6 6 1 (0 01 — o 3 0 10 — 412 1 )1 0 8— 2
c 发 生 脱 出 、 液渗 血较 A组 与 B 少 , 组 渗 组 留置 的 时 间长 .
关键词 : 动脉 ; 桡 采血 ; 穿刺 成功 率
中 图分 类 号 : 4 2 R7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6 6 1 (0 0 1 — o 4 O 10 — 4 12 1 )1 0 8 一 2
实验
经 改进 后的 桡 动脉 采 血 方 法一 次 性 穿刺 成 功 率 高 、 患者 痛 苦 少 , 得 临床 推 广 应 用 。 值
松 动 、 落 。 们 根 据 不 同部 位选 用 大 小 、 脱 我 弹性 适 中 的新 棉 袜 , 减
液 贴 固定 留置 针 的针 眼 ,再 用 3 防水 透 气胶 贴 以穿 刺点 为 中心 M
平 整粘 贴 , 勿使 空 气滞 留于 皮肤 与胶 贴 之 间 , 布 胶布 以“ 用 v字 法 ” 固定 留置 针 针翼 ,再 以胶 布 经 肝 素 帽 处 绕 留置 部 位 的 肢 体 一 整 圈, 以加 强 固定 效果 ; B组 : A组 的 基础 上 取 与小 儿 手 脚 大 小 适 在
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及固定方法的探讨

M 胶布交叉 固定针尾 , B组 16 , 2 例 使用透明敷贴和 3M 胶布固定。结果 : A组平均 留置时间 4 6 , 3 0 ( < .5 ; .2d B组 .2d P 0 0 ) A组 5 出现脱落 , 例
B组 2 8例脱落 ( 0 0 ) A组 2 P< . 1 ; l例渗漏肿胀 , B组 3 9例( P<0 0 ) A组 2例敷贴下发生皮疹, .5 ; B组 1 1例( 0 0 ) A组 l P< .5 ; 2例静脉炎, B组
方法相同且严格 , 同一操作者执行两种方法 , 且 可排 除无 菌观
念不强的原 因, 而免 疫 力低 下 是发 生 静脉 炎 的一 个 主要 原 因【 。在发生局部皮疹 或皮肤感染 、 ] J 留置针脱出 、 渗漏肿胀 问 题上 , A组 明显少于 B组 , 存在明显差异性 , 经观察发现 , 采用 透明敷贴 固定 , 其粘性易受皮肤干湿度的影响 , 婴幼儿易哭闹 出汗 , 四肢不易受限制丽 过度 活动及 出汗 , 明敷贴不透 气 , 透 致敷贴下皮肤潮湿渗透粘胶 , 导致皮疹及皮肤感染 的发生 , 而
留置 针 。
<0. 5 0
从表 1 中可出 , 脉 留置 针采用不 同的 固定方 法其效果 静 不同 。 经统计学处理 : 留置针脱 出、 贴下 出现皮疹或皮肤感染 、 穿刺前备好输液装置并连接静脉 留置针 , 渗漏肿胀及保 留天数 , 两组 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意义 ( 0 0 , P< . 1 P< .5 。静脉炎 的发生 , 00 ) 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O 0 ) P> .5 。
引起 负压 封 管 , 不 会 导 致 血 液 返 流 。 也
2 结 果 ( 表 1 见 )
用药及抢救 、 提高 护士 的工作效率 等优点。笔者对 留置 针的 穿刺及 固定方法进 行改 进和探讨 。现对 我科 2 0 0 6年 8月 一
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

3 6 , 2 4例 ; 0例 女 5 年龄 3个 月~ 1 岁 。其 中肺炎 22 3 5
例, 肠炎 9 O例 , 喘 6 哮 2例 , 紫癜 4 7例 , 白血 病 4 2例 ,
肾病综合症 3 5例 , 其它 3 2例 。均采用 浅 静脉 留 置针
输液治疗 , 管液为生理盐水或稀 释肝素液 。 封
Chi s e c nee M dialUni e st ,H a v r iy ngz u(3 005 ho 1 3) Ab tae : tm a sdic s in n t efx to o c l e u rii en r t n i n ne dl sr t I ke s u so o h i a i n t hi dr n s pe fcalv i e e to e e,ve i h n ur i g r t n i n ne dl iw ng t ati n s n e e to e e,
摘 要 : 讨 5 0例 患 儿浅 静 脉 留置 针 的 固定 方 法 。认 为在 留 置 针 的 护 理 中 , 了要 提 高护 士 的 操 作 水 平 以 外 , 学合 理 的 固 定 探 6 除 科
方 法 可进 一 步 提 高 留置 成 功 率 。
关 键 词 : 脉 留 置针 ; 静 固定 法 ; 小儿 浅 静 脉
Ke r s: e n r t nton n e l fxa i y wo d v i e e i e d e;i ton; h l e c idr n
浅静 脉 留置针 是 目前 患儿 接 受药 物 治疗 的一 种
紧要适 宜 。必 要 时 可 以 将 患 儿 肘 部 适 当 约 束 , 免 避 抓 碰到 留 置 针 。睡 眠 时 可 将 患 儿 的 双 手 戴 上 手 套 , 也 可在头 上戴 一小 帽 。
小儿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小儿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1-06-09T10:04:06.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吕不亚[导读] 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
吕不亚(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 410005)【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1-0051-02【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方法。
方法将100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照打留置针的顺序单双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留置针的操作规程进行穿刺。
对照组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固定,然后用2条医用输液贴固定在3M敷贴肝素帽端及对应端;实验组在穿刺之前先将3M敷贴下三分之一中点处剪一1cm×1cm孔,穿刺后先用1条带棉芯输液贴固定针眼,然后把敷贴穿过肝素帽固定,再用自我粘缠外科绷带环形粘缠(上面一圈与下面一圈不重叠)。
结果实验组留置针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保留天数也较对照组延长(P<0.01)。
结论改进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可延长静脉内的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留置针固定方法效果观察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必反复穿刺的特点得到病人及医护人员的认可,既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儿科的抢救和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套管针容易脱出、折叠、扭曲,敷贴容易翻卷。
能否成功留置静脉留置针及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仍是困扰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1]。
通过对50名患儿采用新的固定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9月间,我科住院应用留置针患儿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36天-13岁,平均年龄3.64岁,住院天数6-11天,平均住院天数7.6天,按照打留置针的顺序单双编号,实验组、对照组各50人,两组年龄、体重、住院时间、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5-07-31T17:24:48.503Z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6月第6期供稿作者:王万林温琼[导读] 同时也为患儿提供了舒适人性化的护理。
但临床上脱管或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导致提前拔管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王万林温琼
湖北省十堰市中医院,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静脉留置针有效的固定方法,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
方法运用6cm 弹力网状绷带固定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自制、可反复使用的夹板固定四肢静脉留置针。
结果对小儿留置针的固定和正确的维护确保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同时也为患儿提供了舒适的人性化的护理。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弹力网状绷带自制夹板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浅静脉留置针是目前患儿接受药物治疗的一种常用途径,不仅有效解决了小儿浅表静脉细,分布少及患儿好动而造成输液失败的难题,又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而且能保持静脉的输液通畅,便于抢救。
我科通过近一年多的临床实践,对患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采用了相应的固定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儿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以及分析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采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针(24G ),延长管总长9cm ,使用病例共计360。
保留时间96h[1]。
新生儿35例,婴幼儿228例,儿童97例,留置部位头皮静脉103例,四肢静脉257例,其中保留时间72h35例,保留时间48-60h53例,其余均在规定留置时间拔针。
静脉留置针封管液为生理盐水或稀释肝素液。
2 方法
2.1 用物准备除常规静脉留置针用物外,备不同规格小三角夹板,厚0.3cm、宽3cm,4cm 两种,6cm、8cm、10 cm、12cm ,截取后四周毛边用布橡皮膏包裹(防止患儿用力摩擦时损伤皮肤);另备弹力网状绷带,宽4cm ,6cm 。
2.2 固定
2.2.1 敷贴固定步骤熟练掌握浅静脉穿刺技术穿刺成功后,待消毒液完全自然干燥后[2],患儿哭吵剧烈出汗多时要擦干汗水,头部注意头发不能粘在贴膜中,穿刺点在贴膜中央部位,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透明敷贴,从框架结构预切口处开始揭除边框,边揭边轻压贴膜,使之更妥善地固定留置针[2],Y型处用无菌干棉球垫以防压疮,用输液贴蝶型交叉于留置针尾部,将延长管反折固定高于穿刺点,防止静脉压高回血返流至延长管,然后注明穿刺日期、时间、选择合适的夹板进行固定。
2.2.2 各个穿刺部位不同的固定方法
2.2.2.1 头部新生儿、婴幼儿皮肤薄嫩,哭吵后易出汗难固定,在3M贴膜上用纸胶带头围固定2圈,(注意暴露穿刺点上方利于观察),剪取长度适宜的6cm弹力网状绷带套于患儿头部,避免或减少枕头、盖被、穿脱衣服、患儿手拉等各种外力对留置针的摩擦,防止机械性静脉炎,防止脱管或部分脱管。
2.2.2.2 上肢根据患儿手掌的大小、手臂的粗细长短选择合适的夹板。
手背选择下端长于手腕1cm的夹板,学龄期患儿能配合的可不用夹板;手腕和前臂下1/3两端长于穿刺点3-6cm的夹板;前臂中1/3可不用夹板;肘关节两端长于穿刺点3-6cm的夹板,用3M胶带分上中下三条(可根据患儿情况自行调整)固定好夹板。
对留置针恐惧或好奇有可能拔除的患儿可剪取长度适宜的6cm或4cm的弹力网状绷带套在头上,防止意外。
2.2.2.3 下肢用夹板固定患儿脚掌,注意脚跟紧贴夹板,空隙处可用于干棉球垫塞,置患儿的足部功能位,避免了直形板强行固定给患儿带来的不适和关节酸痛,然后用4-6根胶带固定,确保患儿下肢的功能位置。
3 护理
3.1 患儿指导对于学龄期或年幼儿固定时要适时地表扬患儿勇敢、乖巧,选择患儿喜爱的各种颜色的造型粘纸,如五角星、笑脸等,奖励性粘在胶带、额头上,鼓励、激发患儿保护好留置针的信心,减少患儿对打针的恐惧和对留置针的不适感,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告诉患儿不拔针,不玩外露的接头,如果痛、痒告诉护士阿姨或者爸爸妈妈。
3.2 常规护理用10u/ml 肝素封管[3],每日接补液时观察留置针处皮肤有无红肿、条索状;通管不畅时,观察有无小血栓阻塞,或有无脱管、折叠;观察固定的胶带、3M贴膜有无伏起、卷边、松脱,夹板四周皮肤有无破损或压疮,如有异常及时处置;视透明敷贴的污染情况(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空气等情况)随时更换[4]。
3.3 日常维护用药结束后可轻轻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和轻搓手背、足背,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婴幼儿可用干净小毛巾或宽松棉布袜子包套在留置针外,减轻家长担心患儿睡觉时翻身留置针有摩擦出的心理负担,冬天又起到保暖作用;留置针在头部时,哺乳、睡觉避免朝针侧;留置针在下肢时,抱孩子时一手穿过双垮把脚分开,睡时双腿间置小衣服,小软垫分开两脚,避免踢到留置针;告知年长儿留置针留置肢体避免过度活动,诱导婴幼儿留置针留置肢体减少拍打,避免过久站立或爬行;穿脱衣裤时先穿留置针侧肢体,先脱无留置针侧肢体; 留置针留置肢体不下水。
4 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
传统的固定方法一般是就地取材,用废弃的空纸盒折叠,或者厚小夹板(0.5-0.8cm),材质太薄或太硬,透气性差,头部单纯用头围法固定,容易拉脱,固定时一般不考虑患儿的功能位置。
我们经临床不断改进,自制了多种规格的夹板,透气舒适,易于消毒(紫外线照射,含消毒液擦拭),可反复使用,采用以上方法和护理后,无一例因固定不妥引发皮损压疮,患儿自己拔管2例,胶带过敏3例,3M贴膜过敏1例,经及时处置后痊愈,因此患者认为对小儿留置针良好的固定和正确的维护确保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同时也为患儿提供了舒适人性化的护理。
但临床上脱管或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导致提前拔管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BD公司.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手册
[2].陈荷娣.静脉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引起新生儿皮肤问题的探讨.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38
[3].绕庆华,之风,李宝丽.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24
[4].经,阎秀兰,郭英,等.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更换时间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