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选择题专项训练 二扫描版

合集下载

统考版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模拟卷二含解析

统考版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模拟卷二含解析

模拟卷(二)文科综合·地理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确山位于河南省南部,是素有“小延安”之称的革命老区。

2015年以来,大批在乐器制造行业被誉为“确山师傅”的确山制琴师从北京等地将手工制琴小作坊迁回了老家。

目前,确山共有40多家提琴生产企业,提琴产量已占到全国的40%,其中高档产品更是占80%以上。

起初,当地生产的提琴都是以代加工为主,完成订单后贴上其他闻名提琴厂商的商标销往世界各地。

如今,这里已经起先大力发展自主品牌。

据此完成1~3题。

1.“确山师傅”将手工制琴小作坊迁回老家得益于当地( )A.提琴消费市场广袤 B.劳动力素养高C.制琴产业基础好 D.政府政策支持2.确山提琴企业为其他闻名提琴厂商代加工提琴的主导优势是( )A.影响深远的国际知名度 B.丰富优质的原料生产C.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D.稳固亲密的产业协作3.为进一步提高确山提琴的市场竞争力,当地企业应致力于( )A.降低生产成本 B.降低产品价格C.扩大生产规模 D.加大文化创新海面空气发生平流运动时,若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导致大气底部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就会形成平流雾。

平流雾依据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差异一般划分为蒸发雾和冷却雾。

渤海海疆夏季海雾多发,严峻影响沿海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平安。

下图为1998~2024年渤海海面夏季平均水温分布图,下表为甲海区不同季节雾日的海—气温差条件统计表。

据此完成4~6题。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合计海温大于气温(%) 14.1 10.6 17.6 16.9 59.2海温小于气温(%) 15.5 7.0 3.5 13.4 39.4海温等于气温(%) 0 1.4 0 0 1.4(表中百分比代表海雾发生的比例)4.夏季,影响该海疆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C.大气降水 D.陆地径流5.甲海区的海雾大多( )A.出现在较冷海面上,属于冷却雾B.出现在较冷海面上,属于蒸发雾C.出现在较暖海面上,属于冷却雾D.出现在较暖海面上,属于蒸发雾6.夏季最易出现冷却雾的海疆是( )A.① B.②C.③ D.④垄作是指在高于地面的土地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

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题型解读专项练(二)(含解析)

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题型解读专项练(二)(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题型解读专项练(二)如图中a为纬线,Q是昏线与a的交点。

读图,完成1~2题。

1.若5月22日,Q点不存在,则a的纬度可能为( )A.20°N B.40°NC.60°N D.80°N2.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B.9月、17时B.6月、4时30分D.4月、5时解析:第1题,Q是昏线与纬线a的交点,若5月22日,Q点不存在,则a纬线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约是15°N,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约是75°N,a的纬度应大于75°,纬度可能为80°N,D项正确。

第2题,Q是昏线与纬线a的交点,当Q 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昏线与经线交点的时刻应是18时前后,C、D 两项错误。

9月份太阳直射点靠近赤道,低纬地区昏线与经线交点的时刻接近18时,不可能是17时,B项错误;可能的月份是12月,时刻是17时30分,A项正确。

答案:1.D 2.A阿克苏河流域位于天山中段西部南麓地区,塔里木盆地北缘。

下图示意阿克苏河流域冰川面积分布。

据此完成3~4题。

3.阿克苏河流域冰川的分布特征是 ( )A.该地夏季0 ℃等温线分布高度约在4 500 m附近B.该地冰川面积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C.海拔5 000 m处的冰川面积约为海拔4 000 m处的2倍D.冰川面积最大处分布在海拔4 500 m左右4.阿克苏河流域径流量( )A.主要来源于季节性积雪融水B.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C.主要集中在气温较高的夏季D.随全球气候变暖将持续增加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的冰川最低海拔在3 000 m附近,说明夏季0 ℃等温线分布高度约在3 000 m附近,A项错误;该地冰川面积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B项错误;冰川面积最大处分布在海拔4 500 m左右,C项错误,D项正确。

备战高考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试卷习题 课时作业7

备战高考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试卷习题 课时作业7

课时作业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一、选择题我国是世界上玉器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国家,缅甸以生产和加工玉器蜚声远播。

北京自古以来是全国的玉雕加工中心和消费中心,产品以精雕细琢著称。

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引进国外现代化的加工技术,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基地。

近年来,北京玉雕加工业逐渐向玉器产地转移,缅甸、云南昆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新的产业转移区。

大部分制玉厂家把采矿地点放在缅甸,加工地点放在云南。

据此完成1~3题。

1.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发展玉雕产业的优势条件是()①劳动力丰富②能源充足③政策支持④加工技术先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缅甸吸引北京玉雕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消费市场广B.环境优美C.产业基础好D.交通便利3.与缅甸相比,在云南设厂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价格低B.避开高额关税C.加工技术成熟D.减少运输成本下图是“中国某著名企业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东莞是该企业总部所在地。

读图,回答4~5题。

4.该企业很可能是()A.制鞋厂B.食品厂C.炼铜厂D.汽车厂5.影响该企业在①②③阶段进行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依次是()A.政策、科技、劳动力B.原料、市场、科技C.政策、劳动力、劳动力D.原料、市场、劳动力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

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

据此完成6~8题。

6.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7.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8.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产业梯度主要指由于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禀赋、经济、技术、产业分工差异而在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的阶梯状差距。

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仿真模拟(二)

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仿真模拟(二)

仿真模拟(二)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国家地理公众号于2022年元旦发布了一幅名为《新年日不落》的照片(如图)。

照片呈现了摄影师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1日0时至6时拍摄的不同高度的太阳影像。

据此完成1~2题。

1.摄影机镜头朝向(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2.下列科考站距离照片拍摄地最近的是( )A.黄河站(79°N, 12°E) B.中山站(69°S, 76°E)C.长城站(62°S, 59°W) D.泰山站(74°S, 77°E)我国每年秸秆生产总量为7~8亿吨,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某农场不再将玉米秸秆简单粉碎后直接还田,而采用“过腹还田”的形式(下图)。

据此完成3~4题。

3.秸秆粉碎还田可以( )①提高土壤肥力②减少环境污染③方便机械翻耕④缓解能源短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过腹还田”能够( )A.消除病虫害威胁 B.提高土地利用率C.提高秸秆利用率 D.减少劳动力投入艾尔萨克雷格岛(图1)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

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成为制造冰壶(图2)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

1851年,苏格兰凯斯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该公司每十年开采一次。

据此完成5~6题。

图1 图25.艾尔萨克雷格岛岩石出露的地质过程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堆积C.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侵蚀 D.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堆积6.凯斯公司每十年开采石材一次,主要是为了( )A.保护石材资源 B.减少地质灾害C.提高冰壶价格 D.减小对鸟类影响当地时间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灰柱直径约5千米、高20千米,火山灰柱顶部温度达-100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专项升级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专项升级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选择题专项升级练(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C.乙、丙、丁、甲D.甲、丙、丁、乙2.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A.前一日18时B.当日18时C.次日6时D.次日18时3.此图所示季节( )A.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D.巴西热带草原正值干季(2019XXXX二模)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体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堰塞湖一旦决口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因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

据此完成4~5题。

4.堰塞体两侧的水位差可能接近( )A.60米B.90米C.120米D.150米5.推测选择在图示岸坡开挖溢洪道的理由( )A.地势低,方便引流B.坡度陡,易于施工C.土石松,容易开挖D.易于控制河水流量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的措施(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6~8题。

6.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7.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B.增加陆地面积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D.稳定入海江道8.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①东移②西移③潮差增大④潮差减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

(全国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二动态数据分析型

(全国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二动态数据分析型

专练二动态数据分析型(2019·湘赣十四校高三联考)读“我国某地区乡村地区空间分布与海拔关系图”,回答1~2题。

1.下列表述和图示对应正确的是( )A.乡村聚落个数增多的区域也就是面积增大的区域B.图示乡村聚落面积与个数分布均呈正态分布的空间集聚特征C.乡村聚落面积最大区域2013年与1995年相比聚落个数变化不明显D.乡村聚落个数最多的区域2013年与1995年相比聚落面积没有变化2.对图示区域聚落的描述,最可能的是( )A.该区域聚落民居屋顶多平顶B.该区域聚落民居受地形影响较大,注重散热通风C.该区域聚落分布受地形影响不大,最典型的民居是四合院D.该区域聚落最典型的民居是窑洞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个数增多的区域明显不是面积增大区域,A错;聚落个数和聚落面积分别以某一海拔高度为中心点向两边高海拔和低海拔呈正态分布,B对;乡村聚落面积最大区域在海拔200~300m之间,该区域聚落个数变化明显,C错;乡村聚落个数最多的区域在海拔300~400m之间,聚落面积变化明显,D错。

第2题,从聚落分布的海拔高度来看,该区域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平顶屋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A错;南方低山丘陵受地形影响较大,而且夏季高温,房屋需注意通风散热,B对;四合院是北方典型民居,C 错;窑洞是黄土高原区域的典型民居,D错。

(2019·陕西联考模拟)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的内流湖,湖中盛产裸鲤,近年来水位有所上升。

经研究发现,该湖蒸发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公元1000~2000年之间青海湖盐度和流域内某地降水量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1500~1600年间青海湖盐度变化及主要影响是( )A.升高——湖面冰期延长B.降低——湖面不易结冰C.升高——裸鲤数量减少D.降低——鸟类数量增加4.近年来青海湖盐度呈减小趋势,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流域内降水量增加B.流域内蒸发量减少C.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D.流域面积增加,入湖水量增多答案 3.D 4.D解析第3题,1500~1600年间,湖水盐度降低,水生浮游生物增多,鱼的饵料增多,以鱼为食的鸟类数量增多,D正确。

全册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版选择性必修2

全册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版选择性必修2

全册综合复习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10年2月开工且预计到2024年完成全面开发的双鱼岛项目(如图)位于福建漳州,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例经营性用海项目,岛上将打造养老地产、旅游休闲地产、教育文化地产,一般性普通住宅地产将受到限制。

项目呈双鱼环抱的圆形,规划面积221.67公顷,其中填海形成陆域面积182.30公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双鱼岛形成的关键自然因素是()A.气候温和B.海水较浅C.距海岸近D.海流缓慢2.填海造陆需要克服的困难有()①海水运动①缺氧环境①海洋气象①生态环境保护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漳州建设双鱼岛有利于()A.保护海洋环境B.缓解人地矛盾C.提高经济效益D.扩大生产空间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具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村庄,被认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

我国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早年发展程度较低,近年来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下图示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机制。

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推测,早期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人口数量B.生态环境C.基础设施D.旅游资源5.近年来,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坚持以“集群系统性保护发展,差异化发展”为规划策略,可以避免()A.产业模式多样化B.冲击原住民生活C.游客体验感欠佳D.同质化现象突出长江上游量大面广的陡坡耕地,既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区域粮食自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补充。

基于对当地农民采用的“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如下图)的调查,专家分析了其优点,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势高,气温低B.夏季降水集中C.耕作习惯落后D.石灰岩分布广7.横坡沟的主要生态作用是()A.提高肥力B.方便耕作C.沉积泥沙D.提高产量8.与坡地改梯田工程相比,该模式()A.水土保持效果较差B.劳动力需求量大C.资金需求量更多D.需要更深厚的土壤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训练二

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训练二

高三地理选择题强化练习二图1是我国西北地区某高山从山麓到顶部不同高度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1~2题。

1.从山麓到顶部不同高度,其等高线分布特征不同,这反映了()A.植被的垂直地带性现象B.地质构造的复杂性现象C.地貌的垂直地带性现象D.岩石岩性的差异性现象2.引起从山麓到顶部,等高线分布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质构造的差异B.内力作用的差异C.岩石岩性的差异D.外力作用的差异3.②图反映了何种地质作用()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风化作用D.冰川作用4.图1中,由山麓到山顶的排列顺序应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表一是X、Y地全年降水量、实际蒸发量和可能蒸发量各月数据表,完成5~6题。

5.Y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沙漠气候C.极地气候D.季风气候6.X地最可能分布在()A.南部非洲地区B.澳大利亚C.中亚地区D.东南亚地区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

回答7~8题。

7.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8.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绿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水系的形态特征,反映了该地区()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降水量中部少,四周多C.气温中部高,四周低D.侵蚀作用中部弱,四周强10.这种水系多出现在()A.背斜B.向斜C.地堑D.火山图4是1989年世界某种自然资源产销运输示意图,判断11~13题。

11.该种自然资源是()A.石油B.煤炭C.铁矿D.木材12.该种自然资源在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地区是()A.中东B.北美C.亚欧北部D.南美13.这种自然资源在我国最主要分布在()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青藏高原“四季服装同穿戴”是我国某地自然环境特征的生动写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