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

16 黄生借书说一、基础知识1.本文选自 ____________,作者,文学家,著作有、等。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非夫人之物()强假.焉()惴惴焉()庋.藏()好.书()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授:)⑵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⑶若业为吾所有(业:)⑷余幼好书,家贫难致(致:)⑸今黄生贫类余(类:)4.翻译下列句子: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⑵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⑶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⑷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5.本文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将自己幼时借书的遭遇讲给黄生听有什么用意?7.谈谈你对读书与借书的看法。

二、同步解读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8.解释下列字词:⑴归而形诸梦诸:⑵故有所览辄省记辄:⑶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可惜:⑷为一说,使与书俱俱:9.指出“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与原文的哪两处相照应?⑴⑵10.作者为何“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1.作者讲述做官后书多蒙尘的情景有什么作用?12.作者写《黄生借书说》的用意在哪里?三、美文赏读怪哉汉武帝幸①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

帝乃使东方朔视之。

还对曰:“此虫名怪哉。

昔时拘系②无辜,众庶③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

此地必秦之狱处。

”即按④地图,信⑤如其言。

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尺。

黄生借书说练习题答案

黄生借书说练习题答案

黄生借书说一、加点字词解释(1)授以.书而.告之.(把)(连词)(代词,指代黄生)(2)非独.书为然..(只是)(是)(这样)(3)若业..为吾所有(如果)(已经)(4)庋.藏焉,姑.俟.异日..观云尔.(搁起来)(姑且)(等待)(他日)(罢了)(5)归而形诸.梦(之于)(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那么)(本来)(7)其他祖父..焉。

(祖父和父亲)(儿子..弃者无论..积、子孙和孙子)(不用说,不必说)(8)非夫人..焉。

(那人)(勉强)(借来)..之物而强假(9)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忧惧的样子)(停止)(10)家贫难致.。

(得到)(11)故.有所览辄省..记。

(所以)(就)(记)(12)其切.如是。

(迫切)(13)通籍..(指做官)(14) 而少时岁月为可惜..也。

(值得珍惜)(1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只有)(把书公开,慷慨出借)(类似)(16)使与书俱.。

(一起)(17)汗牛塞屋....(搬运起来;累得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

这里形容藏书很多。

汗,使……流汗)二、句子翻译(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_________________ ___(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___________ _____(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

”____________ ______(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三、内容理解1、《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文集》,作者是清朝(朝代)的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

2、“说”是古代的一种叙议结合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说说意思。

《黄生借书说》阅读习题及答案

《黄生借书说》阅读习题及答案

《黄生借书说》阅读习题及答案〖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予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做官)后,俸去书来,落落(堆积)大满,素蟫(书中蠹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节选))1.〖甲文的作者是明初的`散文家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_(2)腰白玉之环_________(3)予幼好书,家贫难致_________(4)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_________3.翻译句子。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甲段内容,请你具体指出作者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乙两文的作者写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宋濂2.(1)热水(2)腰佩(3)得到(4)把3.(1)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

中考语文轮复习文言文阅读《黄生借书说》课件含答案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文言文阅读《黄生借书说》课件含答案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文言文阅读《黄生借书说》课件含答案 (一)中考即将到来,复习备考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语文作为中考必考科目之一,文言文阅读一直是考生的难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文言文,老师们准备了《黄生借书说》的课件,并提供了答案,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课件概述《黄生借书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议论文,畅谈了借书、阅读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不仅在文言文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而且内容也非常实用。

因此,老师们将其选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特别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课件。

二、课件教学安排1.导入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这篇文章的价值和意义,老师们在课件的开头就进行了相关的导入,引领同学们进入阅读的状态。

2.阅读全文阅读全文是复习文言文的核心,也是《黄生借书说》课件的重点之一。

老师们通过逐行解读、分析句子结构、讲解重点词语等方式,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3.重点解析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们重点讲解了文章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

比如“三省吾身”、“攻其不备”等,这些都是需要同学们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研究的内容。

4.辅导解题老师们在课件中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习题和答案,以供同学们进行辅导性的练习。

这些习题既有填空题、选择题,又有简答题,帮助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和情节。

三、课件的优点1.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老师们通过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征和阅读技巧,将《黄生借书说》这篇古文深入浅出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2.注重集体和个体差异老师们根据同学们的不同阅读水平和理解难度,通过调整课件的难易程度,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3.讲解详细、易于理解老师们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并且对一些生僻字、句子结构进行了详解,让同学们对其中的重要意义和细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通过中考语文轮复习文言文阅读《黄生借书说》课件含答案,同学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还能够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这是老师们特别为考生设计的一个非常实用的复习工具,相信它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语文成绩,迎接美好的未来。

黄生借书说阅读附答案

黄生借书说阅读附答案

黄生借书说阅读附答案(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乙)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小题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晚年号_________,____朝(代)的文学家。

(2分)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2分)⑴家贫难致____________ ⑵辄省记____________⑶落落大满____________ ⑷为一说____________小题3:文中划线的词“可惜”是个古今异义词,请写出它的古义和今义。

(2分)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小题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2分)⑴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⑵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小题5:作者幼时借书有过怎样的遭遇,黄生借书受到怎样的优待?(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小题6:甲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具体说一说。

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参考答案:小题1:《小仓山房文集》袁枚随园主人清代小题2:(1)得到(2)就(3)高高堆积的样子(4)做小题3:古义:值得珍惜今义:惋惜小题4:(1)(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现出向他借书的情形。

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

(2)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

小题5:作者的遭遇是:“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黄生受到的优待是:“予之公书”“生固幸而遇予”小题6:正反论证。

正面是幼年在借书不得后求书愈切心理支配下,读书效率很高。

反面是做官后藏书多反而不读书。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

黄生借书说一、加点字词解释(1)授以.书而.告之.(2)非独.书为然..为吾所有..(3)若业(4)庋.藏焉,姑.俟.异日..观云尔.(5)归而形诸.梦(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7)其他祖父..焉。

..积、子孙..弃者无论(8)非夫人..焉。

..之物而强假(9)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10)家贫难致.。

(11)故.有所览辄省..记。

(12)其切.如是。

(13)通籍..也。

.. (14) 而少时岁月为可惜(1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16)使与书俱.。

(17)汗牛塞屋....二、句子翻译(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_________________ ___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___________ _____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

”____________ ______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三、内容理解1、《黄生借书说》选自《》,作者是(朝代)的,字,号,又号。

2、“说”是古代的一种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 意思。

3、课文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

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2)(3)4、课文第2节主要论述了。

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因是课文第3节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反面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6、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7、作者“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是为了。

8、引文中作者把与黄生的读书遭遇相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意思。

9、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20分)。

黄生借书说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本文选自《》,作者是清朝的文学家(人名)。

4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6分(1)非独书为然()(2)若业为吾所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重点词的含义。

3分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4.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4分5.课文结尾“为一说,使与书俱”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分答案:课内文言文答案1.小仓山房文集袁枚4.“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5.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20分)。

黄生借书说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本文选自《》,作者是清朝的文学家(人名)。

4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6分(1)非独书为然()(2)若业为吾所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重点词的含义。

3分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4.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4分5.课文结尾“为一说,使与书俱”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分答案:课内文言文答案1.小仓山房文集袁枚4.“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5.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生借书说一、加点字词解释(1)授以.书而.告之.(2)非独.书为然..为吾所有..(3)若业(4)庋.藏焉,姑.俟.异日..观云尔.(5)归而形诸.梦(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7)其他祖父..焉。

..积、子孙..弃者无论(8)非夫人..焉。

..之物而强假(9)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10)家贫难致.。

(11)故.有所览辄省..记。

(12)其切.如是。

(13)通籍..也。

.. (14) 而少时岁月为可惜(1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16)使与书俱.。

(17)汗牛塞屋....二、句子翻译(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_________________ ___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___________ _____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

”____________ ______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三、内容理解1、《黄生借书说》选自《》,作者是(朝代)的,字,号,又号。

2、“说”是古代的一种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 意思。

3、课文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

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2)(3)4、课文第2节主要论述了。

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因是课文第3节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反面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6、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7、作者“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是为了。

8、引文中作者把与黄生的读书遭遇相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意思。

9、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

文中“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具体表现分别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黄生借书说练习2一、课文内容理解:1、《黄生借书说》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又号_________。

2、“说”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_____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

3、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________,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代词。

4、课文为了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

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_________ _,(2)_______ ____,(3)__________ __。

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二、理解性默写:1、与“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一句相照应的两句话是:⑴⑵2、作者向黄生提出的希望是:三、翻译重点句子: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2、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3、姑俊异日观云尔。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5、故有所览辄省记。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1)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授:()(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夫人:()(4)今黄生贫类予类予:()(5)为一说,使与书俱俱:()(6)归而形诸梦诸: ( )(7)故有所览辄省记辄:( )(8)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可惜:( )五、问答题:1.作者为何说“书非借不能读也”?2.作者为什么要讲述自己幼时借书的遭遇给黄生听?3.作者从借书这件事情讲述了什么道理?4.作者为何“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5.作者讲述做官后书多蒙尘的情景有什么作用?6.作者写《黄生借书说》的用意在哪里?[课外阅读•拓展提高](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乙)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6. 作者幼时借书有过怎样的遭遇,黄生借书受到怎样的优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乙段中,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甲段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

正面是______________,反面是______________。

9. 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黄生借书说1一、加点字词解释(1)授以书而告之(把)(连词)(代词,指代黄生)(2)非独书为然(只是)(是)(这样)(3)若业为吾所有(如果)(已经)(4)庋藏焉,姑俟异日观云尔(搁起来)(姑且)(等待)(他日)(罢了)(5)归而形诸梦(之于)(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那么)(本来)(7)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祖父和父亲)(儿子和孙子)(不用说,不必说)(8)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那人)(勉强)(借来)(9)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忧惧的样子)(停止)(10)家贫难致。

(得到)(11)故有所览辄省记。

(所以)(就)(记)(12)其切如是。

(迫切)(13)通籍(指做官)(14) 而少时岁月为可惜也。

(值得珍惜)(1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只有)(把书公开,慷慨出借)(类似)(16)使与书俱。

(一起)(17)汗牛塞屋(搬运起来;累得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

这里形容藏书很多。

汗,使……流汗)二、句子翻译(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_________________ ___(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___________ _____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

”____________ ______(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1、《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文集》,作者是清朝(朝代)的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

2、“说”是古代的一种叙议结合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说说意思。

3、课文为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

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2)藏书者和借书者不同心理的对比;(3)作者过去和现在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4、课文第2节主要论述了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

(“书非借不能读”)。

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的书,好不容易借来了,担心着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会抓紧时间去读。

课文第3节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幼年在借书不得后求书愈切的心理支配下,读书效率很高;反面是做官后藏书不少反而不读书。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汗牛充栋;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藏书或著述极多。

6、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用原文回答)7、作者“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是为了勉励黄生珍惜青春时光,勤奋读书。

8、引文中作者把自己少年时读书的遭遇与黄生的读书遭遇相对比,表达了作者把书公开慷慨出借,是黄生的幸运,勉励黄生专心读书的意思。

9、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

文中“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具体表现分别是“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为一说,使与书俱。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黄生借书说2答案答案:1.袁枚;随园老人 2.⑴fú、qiǎng⑵zhuì⑶shào⑷hào 3.⑴交给⑵更不用说⑶这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⑷像我⑸写作 4.⑴书如果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及时地阅读。

⑵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

⑶做官以后,花去官俸买回书来,满满地堆了一层,白色蛀虫和灰丝,常常沾满书本。

⑷懂得借到书的幸运与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也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快。

1.作者用心良苦,不仅以此宽慰黄生不以借书为耻,更以此勉励黄生专心读书,珍惜读书的机会。

2.既唤起共鸣,又勉励告诫黄生。

(意近即可) 3.要珍惜并好好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珍惜年轻时光认真学习。

9.⑴之于⑵就⑶值得珍惜⑷在一起 4.⑴汗牛塞屋……子孙弃者无论焉。

⑵若业为吾所有……云尔。

4.勉励黄生珍惜青春时光,勤奋读书。

5.以类似的经历勉励黄生珍惜机会,专心读书;告诫黄生读书年华一旦过去,以后很难读书。

6.宽慰黄生不以借书为耻,更以此勉励黄生专心读书,珍惜读书的机会(并尽快还书)。

5. (1)(参见课文注解①)(2)叙事兼议论;说说。

(3)吾,余,予;尔,汝,子。

(4)“书非借不能读”①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②藏书者和借书者不同心理的对比;③作者过去和现在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6. 作者的遭遇是“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

黄生则是“予之公书”,“生固幸而遇予”。

7.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 正面是幼年在借书不得后求书愈切的心理支配下,读书效率很高。

反面是做官后藏书不少反而不读书。

9. 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10. 略(参见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