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卷 (1)

合集下载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
2、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中最重要的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对 于如下内容标准你如何落实? 历史(Ⅱ)——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 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历史(Ⅲ)中这样一条内容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 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 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根据这条内容标准,你准备进行 学生哪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二、判断题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种,其总体功能是
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
会做人转变。( )
2、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
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3、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这是历来教学大纲所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历史唯物主义
二、判断 1、(√) 2、(√) 3、(×) 4、(×) 5、(×)
三、简答 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3)注重对基础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人类社会



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
容。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⑵体
现课程的


;⑶密切
的联系;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
制度;⑹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目标、
目标和
目标。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分数:2.00)A.教育质量√B.终身教育C.道德教育D.教育公平解析:2.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指标应包括( )(分数:2.00)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情感目标D.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解析: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思想品德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这一要求,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而且要重视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

3.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分数:2.00)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解析:解析: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4.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键问题取决于( )(分数:2.00)A.学校负责人教育思想的转变B.整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C.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D.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解析:解析: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键问题取决于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

5.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分数:2.00)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解析:解析: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6.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 )(分数:2.00)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D.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学习活动的方式解析:解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是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

2022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理论测试1(含答案)

2022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理论测试1(含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理论知识测试题1(含答案)教师姓名:_______ 得分(共100分):_______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40分)1.________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________、________课程。

________与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课时量占到课时总量的__________。

(填百分比)4.新课程标准增强了课程实施的________和________,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____________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____________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____________和学习进步。

6.________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________的集中体现。

7.语言是重要的________工具和________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________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8.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应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设计。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32分)1.下列属于文化自信的认知范畴的是()。

(多选)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②热爱中华文化。

③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④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是()的具体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3.第二学段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万字。

A.5B.10C.40D.1004.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时,每分钟不少于()字。

A500 B.200 C.300 D.4005.下列几项作品不能反映优秀革命文化的是()。

新课标测验题及答案2019

新课标测验题及答案2019

1、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

A必然B必要C必需2、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

A改革 B创新C变革3、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A)。

A发挥 B发展C发扬4、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C)。

A变革 B改变 C变化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B)条件。

A重要B基本C必要6、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C)环节。

A重要 B必要C首要7、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A、先进的教学观念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8、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D、为了一切学生9、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10、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11、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C、共同讨论D、课堂活动12、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13、课程不是教学的(A)。

A、权威B、方向C、目标D、计划14、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

A、嘴B、耳C、心D、眼15、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

A、服从B、尊重C、赞赏D、引导16、教师是学习的(D)。

2024义务教育数学(2022 版)新课程标准考试练习卷附参考答案

2024义务教育数学(2022 版)新课程标准考试练习卷附参考答案

2024义务教育数学(2022 版)新课程标准考试练习卷附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30 分)1. 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会”,以下不属于“三会”的是()。

A.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B.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C.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D. 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现实世界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

A. 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B. 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C. 基础性、综合性和发展性D. 基础性、阶段性和发展性3.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

A. 数学结果B. 数学过程C. 数学知识D. 数学文化4.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A. 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B.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C.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 掌握所有数学知识和技能5.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的过程。

A. 共同发展B. 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C. 交往互动D. 积极参与6. 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相结合的方式。

A. 定性与定量B. 形成性与终结性C. 书面与口头D. 自评与他评7. ()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A. 动手实践B. 自主探索C. 合作交流D. 以上都是8. 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是对内容进行()。

A. 整合B. 分类C. 细化D. 拓展9. 数学课程资源主要包括()。

A. 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B. 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C. 文本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D. 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10. 以下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数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建议等B. 数学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C. 数学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唯一参考D. 数学课程标准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20 分)1. 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最新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四套)

最新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四套)

高中教师化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一)一、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包括、、、四大部分,整个内容体现了以培养人为宗旨,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每个课程模块学分,学时。

3、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完、之后,再从中选学一个模块,修满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个学分。

4、、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

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个模块。

二、选择填空(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共15分)5、下列行为动词中全部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是()A、说出、区分、判断B、分类、完成、参与C、比较、说明、理解D、辨认、模仿、养成6、下列行为动词中全部属于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的是()A、评价、区分、迁移B、学会、重视、参与C、认识、说明、遵守D、经历、关注、形成7、下列行为动词中全部属于从低到高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的是()A、设计、预期、迁移B、交流、认识、树立C、测量、掌握、遵守D、经历、保持、关注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8、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现了哪些要求?9、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四、论述题(15分)简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教学理念和目标上的变化。

高中教师化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二)一、填空题(30分,每题3分)1、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______、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2版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库测试卷(附答案)精选全文

2022版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库测试卷(附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2022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卷试题库(含答案)(教师招聘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

1.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的统一。

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与()课程。

3.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活动以及()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5.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围绕()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7. 语文课程应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以()、()、()、梳理与探究等四个版块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构建主线。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为基础,以()为主线,以()为引领,以()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

9. 语文课程设计应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与()。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突出内容的(),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

强调内容的(),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11.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2. 新课程语文课程的实施,倡导促进学生()、()、()学习。

13.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14.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要少做题、()、()、()、(),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

15.语文课程实施应关注()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16. 新课程倡导课程评价的()和(),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17.语文课程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改进(),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最新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含答案(共5套)

最新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含答案(共5套)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一)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2.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和生动活泼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3.音乐教材编写的原则是教育性原则、、、、、。

4.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主要包括:、节奏、、音区、音色、、力度、、调性、和声、织体、复调、曲式等。

5.《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领域包含、、、、四个领域。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2.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应以欣赏为主。

()3.音乐教学必须强调音乐的理性讲述和分析。

()4.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

()5.中小学音乐教育基本目标,应是专业教育。

()6.《音乐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示意图,应为课程目标—学段划分—教学领域。

()7.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

()8.音乐课程性质决定了其专业性强的热点,因此音乐课必须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认真学习即可。

()9.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10.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

所以音乐教学只需要突出学科特点,而不用注重学科之间的综合。

()三、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什么?2.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3.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4.请简要回答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与方法。

四、分析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1.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和综合五个方面,请结合教学实际对上述五个方面的任意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学科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
1.新课程标准是的制定部门是()
A 国务院
B 省级人民政府C教育部 D 北京师范大学
2.新课程标准把美术学科定性为什么学科?()
A文化性B选修科目 C 由地方规定D学校自行规定
3.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开课要求是(A )
A 必修科目
B 选修科目
C 由地方规定
D 学校自行确定
4.美术学科最能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方面是()
A 感觉
B 知觉
C 视觉
D 情感
5.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
A 促进学生发展
B 促进教师发展
C 选拔人才
D 修满学分
6.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什么的主要途径?()
A 艺术教育
B 技能教育
C 美育
D 人文教育
7.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
A 目标
B 升学
C 就业
D 兴趣
8.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共分为几个领域()
A 3个
B 4个
C 5个D不分
9.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共分几个学段?()
A 3个
B 4个
C 5个D不分
10.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共分几个学段?()
A 3个
B 4个
C 5个D不分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
1.美术课程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导向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可操作性
2.美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淡化的功能是()。

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发展
C.选拔性
D.甄别性
3.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
A.基础知识
B.情感态度
C.基本技能
D.学生发展
4.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
A. 情感
B.态度
C.价值观
D.能力
5.美术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更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
A.均衡性
B.综合性
C.可塑性
D.选择性
6.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课程的管理者()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教师
7.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有()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电脑美术
D.综合*探索
8.新课程改革之前我国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过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B.课程的综合性不足
C.课程的多样性不足
D.加强技能训练
9.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
A.提高学生的能力
B.加强学科知识
C.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D.加强技能训练
三、填空题(每空2分)
1.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和的培养。

2.改变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发展、提高和改进的功能。

3.改变过分强调的与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4.课程改革的目的:体现的要求,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性和性,注重美术课程与的联系。

5.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的学习内容是以四个领域来划分的,分别是,,,。

6.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共分为学段。

7.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的第四个学段是年级。

8. 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维的学习领域。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2分,记“√”为对,记“╳”为错)
1.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在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
2.书法的结构就是指作品的整体布局。

( )
3.中国古典建筑的构建是砖木结构,西方古典建筑的构建是砖石结构。

()
4.普通中小学校的美术课程要改变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模式,使专业化倾向淡化,要由专业化美术走向生活化美术。

()
5.初中美术常规课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写实”瓶颈应该用大量的专业写实训练加以突破。

()
6.彩陶、青铜器上均常见的纹饰有花卉纹、雷纹、人物、鱼纹等。

()
7.在CMYK印刷色彩中的M是指大红色。

()
8.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对空间的呈现有平面的和立体的两种。

()
9.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的。

()
10.罗中立的《父亲》借鉴了西方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手法。

()
11.清代山东潍坊年画《女十忙》描绘了当时妇女从事轧棉、弹花、纺纱、织布等情景。

()
12.苏美尔人用木棍把一些楔形符号刻在陶土砖上,记录事件,进行通信()
五、论述题(10分)
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答案:
一、CAACA CDBBA
二、1.ABCD 2.CD 3.AC 4.ABCD 5.ABD 6.ABC 7.ABD 8.BC 9.AC 三、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
2、学生、教师、教学实践
3、甄别、选拔
4、素质教育、综合性、探索性、学生生活经验
5、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究
6、4个
7、7-9
8、造型表现
四、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