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传播学教学计划修订

合集下载

传播学教案(全)

传播学教案(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导言【课题名称】传播学教程导言【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传播学学科地位的确定2、传播学导入中国及中国新闻教育模式变迁【教学重点和难点】传播学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教育模式改革【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教学课时】4课时【课的类型】讲授课一、人类日常传播现象“传播”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人际传播——面对面地谈话、打电话、发短信、邮寄信件、电子邮件、QQ (UC、POPO、MSN等即时聊天工具)。

组织传播——学校、院系、班级、企业、机关单位、家族、帮派等,分为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大众传播——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

人内传播、自我传播——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信息传播的载体可以是语言、体态,也可以是图象、实物等。

下面传播的载体是什么:舞剧(体态)、接绳记事(绳)、烽火戏诸侯、(烽火)、红灯示警(红灯)。

二、传播学是什么?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是英语communication一词的汉译,意指思想、观念、意见的相互交流,传播就是与人共享信息、观念、意见的过程。

三、传播学发展流程对于人类传播现象和行为作系统、科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H.D.拉斯韦尔提出的关于传播的模式与功能,对传播学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

W.施拉姆于1948年在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美国第一个传播研究所,把新闻学同传播学结合起来。

传播学者们把信息、控制、反馈、系统等概念引入传播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模式,从而使传播学形成初步体系。

60年代前后,传播研究在西欧各国普遍开展起来。

2004年春季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使用计划总表(摘自中央电大)

2004年春季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使用计划总表(摘自中央电大)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9 200 206 207 209 210 212 213 216 218 219 220 222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8 239 243 244 246 247 248 257 261 265 266 267 273 275
企业改革新思路与方法 企业管理新思路与方法 农村环保概论 农村政策与法规 农村常用政策法规汇编 农村政策与法规补充教材 成功指南(1)-导向 网络使用初阶 行政管理学 新远程英语教程(1)(听、说、读) 西方经济学(专升本) 西方经济学导学(专升本) 应用汉语教程(修订本) 简明应用汉语教程学习指导书 饭店管理概论(第二版) 国际贸易实务(修订版) 国际贸易实务学习指导书 法理学 法理学学习指导书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学习指导书 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原理 大学数学-线性代数 经济信息概论 经济信息概论学习指导 大学数学-线性代数 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数学-多元函数微积分 经济数学基础 跟我学经济数学 开放英语 1 开放英语1综合练习 英语听力教程学习手册(I)(含录音带6盘) 英语听力教程指导手册(I) 英语学习指南 英语语音教程 新思维英语阅读(I) 经济数学基础 跟我学经济数学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13 114 115 122 123 124 126 127 129 130 131 136 137 139 140 141 147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64 165 169 170 172 174 177 180 181
选修 选修 统必 统必 统必 统必 选修 选修 选修 统必 统必 统必 统必 统必 统必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统必 统必 统必 统必 统必 统必 统必 限选 统必 统必 统必

传播学与教学设计文件.docx

传播学与教学设计文件.docx

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一、教育传播学、教学设计的概念1、教育传播: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合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合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二、教育传播学理论基础1、简介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2、特点(1) 明确的目的性(2)内容的严格规定性(3)受者的特定性(4)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3、课堂教学传播课堂教学传播是教育传播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不同于远距离教学传播和自学传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课堂教学传播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具有双边性质(二)课堂教学传播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指导下,按照固定的课程时刻表进行的(三)课堂教学传播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教学媒体之间进行的(四)课堂教学传播主要采取面对面的传播方式(五)课堂教学传播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统一实现的过程4、课堂教学传播过程课堂教学传播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基本阶段:传授—接受阶段,复习-辅导阶段,练习-指导阶段,作业-考查阶段。5、课堂教学传播的基本模式课堂教学传播模式,大致可以分以下三种:1.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教师的控制下,主要从书本中学习,传递和接收的主要是教材中的知识信息。常见的有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这种传播模式,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了书本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2、以学生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个人生活实践或直接经验为学习的中心,从活动中学习。这种传播模式,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其亲身经验,但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系统书本知识的教学。3、以问题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从研讨中学习,能启发人们进行探索,但容易使教学缺乏系统性。以上三种模式,各有所长和不足,在教学传播中应灵活搭配使用。6、教育传播效果的特点1.特定的教学目标2.特定的教学对象3.采用多种教育传播媒体4.特殊的效果评价方法7、教育传播环境教育传播环境是指围绕教育传播活动四周的一切事物;是教育传播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外部条件的总和。8、教育传播环境的基本功能扩展功能、增强功能、陶冶功能、激励功能三、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1、传播的三类侧重点为教学设计任务制定提供参考:(1)、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2)、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3)、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与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2、教育传播学可供教学设计课堂参考的三种模式:(1)、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播模式(2)、以学生为中心的传播模式(3)、以问题为中心的传播模式3、教育传播环境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一)对教师的作用(1).扩大教师采集和选择教育信息的范围(2).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场所、设备、设施等(3).使教师有可能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教育传播活动(4).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与学生接触、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二)对学生的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2).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4).有助于学生身段健康成长4、接受教学设计的学习者在教育传播学中的角色学生是受播者(一)接收传播信号(1).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教科书是依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是学生在教育传播中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远距离教学传播和个人自学传播,主要是依靠教科书来进行系统学习的。阅读教学参考书,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2).认真听取教师的课堂讲授。对于课堂教学传播,讲授是教师利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渠道,它不是简单重复书本知识,而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对书本知识进行补充与深化,并指导学习方法。(3).视听其它多种教学传播媒体。学生应具备正确的视听方法、善于从展示的多咱教学媒体中获取事物的全部行征与规律。(4).视听大众传播媒体(5).亲自参与教学实践和社会活动(二)进行译码工作(1).将信号转换为符号(2).将符号解释为信息意义(三)输出与反馈信息学生在接收和进行信息译码期间和之后,伴之会产生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所代表的信息,是一种教育传播效果的信息,也称为教育传播过程的输出信息。若这些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反作用于教学传播过程,被称为反馈信息,它被用于调控教育传播过程,使教育传播效果能达到预期的目标。(1).输出信息的行为表现首先是接收传播信号时的外显行为,它表现在:a、注意力。b、喜爱程度。其次是在进行译码工作时的外显行为,表现在:是否认真思考问题,在表情姿态上,有否静思、点头、摇头,或者与时提出不同的见解等等。最后是信息译码后的效果行为。它表现在:a、知识的积累。b、能力的提高。c、观点、情感的改变。(2).教师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方法: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学生练习与作业;考试。5、教学设计中必须重视的学生的传播行为学生并不是机械,他接收信息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主动地接受信息,甚至是有赞扬生地去接收与理解信息。(一)目标性行为(1).接受信息要按培养目标规定学生接受信息,是按照教育方针规定的,在我国现阶段,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学生传播行为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主动性行为(二)主动性行为: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三)选择性行为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帕指出,受播者对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三种选择性因素:1.选择性接受。2.选择性理解。3.选择性记忆。选择性理解包含四种意义:依习惯来说,人们通常依照某些经验来接受传播内容;依心理的调和来说,人是接受合乎于自己本身信念的传播内容,排斥或歪曲与自己观念相反的内容;依易得性来说,人们通常喜欢接受容易理解的传播内容;依效用性来说,人们接受传播内容,总是能帮助自己解决困难为优先。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是普遍存在的,它们是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干扰。6、教学设计的学生基础——学生的素质要求(一)生理素质要求(二)心理素质要求(三)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四)思想品德素质要求7、教学设计的实施者教师教育传播中教师的角色(一)教师是教育传播中的“把关人〞把关人就是信息传递线路上有权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的人。教师就是教育流通线路上的主要把关人。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传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主要是由教师决定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教学机器也可以成为教师,人们称它为电子教师。机器成为教师,要具备的一定的条件:1.具有提示作用。2.具有传输机制。3.具有反馈机能。(二)教师的性格征1.理智型教师。其特征是爱好读书,喜欢独立思考。2.意志型教师。其特征是工作的精确性和组织能力强。3.情感型教师。其特征是与学生联系密切,能对后进生顺利地开展工作。4.组织型教师。这类教师是真正的多面手,能把各方面的才能融于一身,如注意力的支配合理,良好的记忆,了解学生,有预见性,以与创造性的工作态度。注: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对学生的不同影响。8、教学设计对教师的要求标准——教师的基本任务和应做好的工作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概括地说,就是“教书育人〞。在教育传播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实现教育传播系统的整体目标,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具体任务是:传输知识信息、教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传播技巧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实现上述任务,有效地进行教育传播,应做好下列工作:(1).设计即制订方案,包括设定目标、选择媒体等。(2).组织组织好与实现目标有关的材料,以与做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工作。(3).传输在制定的方案的指导下,进行传播活动,惧、加工、传递信息。(4).评价对传播活动进行评价。9、教育传播学为教学设计中教师提供的传播行为标准在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中心工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传递,这也就是教师的基本传播行为。(一)、教育信息的收集教育信息的收集,是教师做好教育传播工作的基础。教育信息收集的步骤:(1)明确信息收集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类:认知类、情感类、动作技能类)(2)选择信息源。信息源通常分为两类:一是天然的信息源,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事物;二是人工信息源,如书本形式的和非书本形式的各种教学媒体。选择信息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有用性b 、可靠性c、可加工性d、完备性(3)、考虑信息收集的方法。信息收集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a.文献检索法。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有三种:追溯查找法、直接查找法、循环查找法。b.调查访问法。常用的调查访问方法有:普遍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面访法和意问卷法、测验量表法、仪器记录法(4)、进行信息的收集(二)、教育信息的加工教师的工作不仅在于收集信息,更重要的是提供人加工过的信息。提供加工过的信息(包括认知、情感的、动作技能的信息)是教师的工作环节。教师完成:a.信息筛选b.信息管理c.信息编码(三)、教育信息的传递教育信息的传递,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过程。这种联系是通过信号的发出与信号的接收来实现的。信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物质形式,包括各种符号和传递信息的各种物质,如文字、图形、实物与其运动形式等;一种是能量形式。如声音信号、光信号、电信号等。教师在传递信息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传递的信息要有针对性。(2).传递的信息应是完备的。(3).要注意信息的时效。(4).要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5).要注意克服信息传递中的干扰。10、教学设计可利用的教育传播通道教育传播通道就是教育信息传递的途径。它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1).各种教育媒体。(2).空气中的光波、声波、电磁波。(3).人的感觉器官。(4).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方式。。

时尚传播实践课教学计划(3篇)

时尚传播实践课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时尚产业逐渐崛起,时尚传播在文化传播、消费引导、品牌塑造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培养具备时尚传播专业素养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开设时尚传播实践课。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时尚传播的基本理论,掌握时尚传播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时尚传播素养。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时尚传播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和特点;(2)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时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使学生熟悉时尚传播的各个环节,包括时尚资讯收集、时尚内容创作、时尚活动策划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时尚传播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时尚资讯收集、时尚内容创作、时尚活动策划等实践技能;(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时尚审美观念和时尚文化素养;(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1. 时尚传播概述(1)时尚传播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2)时尚传播的作用和意义;(3)时尚传播与时尚产业的关系。

2. 时尚资讯收集(1)时尚资讯的来源和分类;(2)时尚资讯收集的方法和技巧;(3)时尚资讯的整理和利用。

3. 时尚内容创作(1)时尚内容的创作原则和技巧;(2)时尚文案、时尚图片、时尚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内容创作;(3)时尚内容的编辑和发布。

4. 时尚活动策划(1)时尚活动的类型和特点;(2)时尚活动策划的流程和方法;(3)时尚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5. 时尚传播案例分析(1)国内外优秀时尚传播案例;(2)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案例分析的应用。

6. 时尚传播实践项目(1)学生自主选题,进行时尚传播实践项目;(2)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3)实践项目的总结和展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时尚传播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时尚传播案例,使学生了解时尚传播的实际应用。

大学本科各专业课表

大学本科各专业课表

教学计划人文学院对外汉语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专业必修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现代汉语(上)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上)专业英语口语(1)现代汉语(下)中国古代文学(下)文学概论专业英语口语(2)中国文化概论基础写作外国文学(上)专业英语写作(1)西方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普通话外国文学(下)专业英语写作(2)社会调查和实习学年论文英汉翻译教育心理学毕业论文专业选修实用美学及影视美学亚洲国家语言书法中外文化交流史东南亚语言与文学西方文论东方文学专题修辞学汉语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论云南民族文化与旅游东南亚概况东南亚历史文化美学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文字学当代中国概况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英文报刊阅读中国民俗学比较文学中外美术欣赏《论语》、《孟子》导读佛教与中国文学《老子》、《庄子》导读实用美学应用写作旅游英语学科基础古代汉语逻辑学高等数学院管选修影视艺术媒介素养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2007至2007级执行计划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广播电视新闻学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新闻专业实习形势与政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社会调查和实习军训和军事理论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必修广播学传播法规与伦理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采访新闻摄影电视节目摄制基础广播电视文体写作视听新媒体技术节目主持世界电影简论影视纪录片传播学引论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学电视节目概述现代汉语专业选修媒介经营管理广告文案写作报纸编辑广播制作电视制作西方传媒专题研究学士论文写作电视娱乐节目媒介批评大众文化与传播新闻采访写作报刊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体育新闻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学科基础影视艺术中国儒学导论哲学与人生新闻传播基础《诗经》导读《论语》导读《道德经》导读《孟子》导读《庄子》导读《红楼梦》赏析《理想国》导读《实践理性批判》导读史学名篇选读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引论人文科学概论世界文明史应用写作古代汉语高等数学逻辑学广告学2003至2005级执行计划专业必修现代汉语新闻采访学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市场营销学经济学概论广告策划广告文案传播学引论广告创意广告市场调查技术美学广告摄影应用电视学广告设计与制作艺术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学文学概论社会调查和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选修都市报研究城市广播研究新媒体研究广告法学广告英语著名广告人研究美术欣赏音乐欣赏广告心理学广告语言广告案例分析非线性编辑平面设计演讲与论辩社会信息调查与研究体育新闻现代新闻报道文化人类学学科基础古代汉语逻辑学高等数学院管选修影视艺术媒介素养中外美术欣赏《论语》、《孟子》导读《老子》、《庄子》导读汉语言文学1999至2000级执行计划2001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2007至2007级执行计划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形势与政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军训和军事理论专业必修中国古代文学(中)中国现代文学毕业实习中国古代文学(上)中国古代文学(下)外国文学(上)外国文学(下)民间文学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概论汉语史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选修书法中国古代文论语法学汉语方言学西方语言哲学名著选读中国女性小说研究张爱玲研究《史记》研究佛教文化概论唐宋诗词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审美人类学中国新诗选读普通话西方文论修辞学音韵学神话学楚辞研究比较文学训诂学文字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文学创作民俗学美学学科基础影视艺术中国儒学导论哲学与人生新闻传播基础《诗经》导读《论语》导读《道德经》导读《孟子》导读《庄子》导读《红楼梦》赏析《理想国》导读《实践理性批判》导读史学名篇选读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引论人文科学概论世界文明史应用写作古代汉语高等数学逻辑学历史学基地班1999至2000级执行计划2001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2007至2007级执行计划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形势与政策(3)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军训和军事理论专业必修世界古代史(上)世界古代史(下)先秦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宋辽金西夏元史明清史晚清史中国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文选隋唐五代史社会调查实习史学理论与方法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民国史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选修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中国环境史中国城市发展与变迁中国近现代经济变迁中国边疆学概论史学史中国西南边疆史专题云南地方史专题中国考古世界史专题西欧史专题南亚史专题东南亚史专题西亚史专题非洲史专题美国史专题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藏族历史与文化中国中古史专题元明清史专题中国现当代史专题中国社会史中国近代史专题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货币史中国民族史专题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民俗学中国文物鉴赏中国民族史国际关系概论世界宗教世界民族中国法制史经济学基础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经济史学科基础影视艺术中国儒学导论哲学与人生新闻传播基础《诗经》导读《论语》导读《道德经》导读《孟子》导读《庄子》导读《红楼梦》赏析《理想国》导读《实践理性批判》导读史学名篇选读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引论人文科学概论世界文明史应用写作古代汉语高等数学逻辑学民族学1999至2000级执行计划2001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形势与政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军训和军事理论学科基础中国儒学导论西方文明史云南地方史中国古代史中国民族文化概论普通语言学概论中国民族概况古代汉语高等数学人文学院1999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8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学科基础影视艺术中国儒学导论道德与人生传僠学引论道德哲学基础哲学与人生新闻传播基础《诗经》导读《论语》导读《道德经》导读《孟子》导读《庄子》导读《红楼梦》赏析《理想国》导读《实践理性批判》导读史学名篇选读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引论人文科学概论世界文明史应用写作古代汉语高等数学逻辑学世界历史1999至2000级执行计划2001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专业必修历史研究法人文科学概论西方文化史中国历史文选(上)中国历史文选(下)中国史学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中国古代史(上)中国古代史(下)史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通论西方史学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数学中国文化史社会调查和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选修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民国史专题法国史南亚史中国西南边疆问题研究俄国史亚洲的民族与文化西方历史文化名著选读德国史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世界宗教概论新中国外交史中外关系史世界经济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国际关系概论东南亚史欧洲社会史英国史尼日利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世界民族美国史西亚史非洲史亚非文化史日本史文科试验班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英语口语(3)英语口语(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口语(1)英语口语(2)综合英语(1)英语听力(1)综合英语(2)英语听力(2)综合英语(3)英语听力(3)综合英语(4)英语听力(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军事理论与训练专业必修中国古代文学史(下)中国古代史(上)中国文学史(上)哲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下)中国古代史(下)古代汉语(上)逻辑学英语口语(2)高等数学古代汉语(下)世界上中古史人文科学概论史学概论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读中国古代史学名著选读西方哲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现代史语言学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外国文学史美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国文化史概论西方文化史概论学年论文社会调查和实习毕业论文自然科学概论中国哲学名著选读中国现当代史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新闻学1999至2000级执行计划2001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2007至2007级执行计划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新闻专业实习形势与政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社会调查和实习军训和军事理论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必修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广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1)新闻采访与写作(2)新闻采访与写作(3)传播法规与伦理传播人类学传播学引论应用电视学新闻学概论新闻摄影基础报刊编辑学新闻评论学网络传播学社会信息调查与研究现代汉语专业选修媒介经营管理都市报研究新媒体研究广告文案写作新闻叙事专题研究报纸编辑广播制作电视制作西方传媒专题研究学士论文写作少数民族媒介研究媒介批评大众文化与传播体育新闻电视节目概述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学科基础影视艺术中国儒学导论哲学与人生新闻传播基础《诗经》导读《论语》导读《道德经》导读《孟子》导读《庄子》导读《红楼梦》赏析《理想国》导读《实践理性批判》导读史学名篇选读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引论人文科学概论世界文明史应用写作古代汉语高等数学逻辑学哲学1999至2000级执行计划2001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2007至2007级执行计划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形势与政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军训和军事理论专业必修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哲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宗教学与宗教人类学哲学学科论文写作实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调查和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选修应用伦理学宗教哲学先秦哲学宋明理学公关与礼仪西方伦理思想史魏晋玄学中国伦理思想史科学技术与社会古希腊哲学与中世纪神学德国古典哲学与现象学分析哲学现代新儒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四书集注》导读《传习录》导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导读《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导读《哲学问题》导读《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导读《艺术作品的起源》导读《共产党宣言》导读马克思主义人学西方伦理思想研究艺术人类学民族文化哲学自然科学史政治哲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学科基础影视艺术中国儒学导论哲学与人生新闻传播基础《诗经》导读《论语》导读《道德经》导读《孟子》导读《庄子》导读《红楼梦》赏析《理想国》导读《实践理性批判》导读史学名篇选读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引论人文科学概论世界文明史应用写作古代汉语高等数学逻辑学公共管理学院档案学1999至2000级执行计划2001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2007至2007级执行计划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形势与政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军训和军事理论专业必修政务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声像档案管理文献保护技术学档案学管理文献编篡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秘书工作实务中外档案事业史档案检索档案计算机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学历史文书学档案学概论文书学电子文件管理专业英语行政管理学社会调查和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选修数字资源加工处理系统中华民族发展简史会计档案管理与会计信息分析档案馆学信息组织原理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知识管理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保密工作理论与实践信息记录与存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文献学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公务员制度中国方志学档案法规学制图学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国政治制度史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学科基础信息技术基础创新思维与方法社会科学导论公共管理学公共伦理学社会学概论应用写作高等数学政治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院1999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8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形势与政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军训和军事理论学科基础信息技术基础创新思维与方法社会科学导论公共管理政治学原理高等数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伦理学社会学概论应用写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1999至2000级执行计划2001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2007至2007级执行计划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形势与政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军训和军事理论专业必修中国政府与政治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律法规文化经营与管理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概论公共事业管理实训当代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训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训公共经济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社会调查和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选修电子政务概论电子政务实验西方行政学说史领导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事业管理概论定量分析技术与方法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理论与实践公共组织财务核算流程实训公共组织学公共行政学比较公共事业管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工作导论市政学行政法学企业管理学地方政府学保险学原理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基础信息技术基础创新思维与方法社会科学导论公共管理学公共伦理学社会学概论应用写作高等数学政治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学原理国际政治2001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专业必修中国政府与政治国际关系史(1)国际关系史(2)比较政治学导论中高级英语语法中国外交史国际政治学导论专业英语精读(1)专业英语精读(2)专业英语精读(3)政治学方法论民族政治学政治社会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专业英语写作(1)专业英语写作(2)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国政治思想史社会调查和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选修欧盟的制度与政策学科前沿专题研究(1)学科前沿专题研究(2)学科前沿专题研究(3)学科前沿专题研究(4)欧盟成员国比较政治(1)国际公法日本政治与外交世界政治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欧盟成员国比较政治(2)国际礼仪美国政府与外交政策第二外语(1)东南亚政治研究拉美政治研究中东问题研究南亚政治研究第二外语(2)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学科基础信息技术基础创新思维与方法社会科学导论公共管理学公共伦理学社会学概论应用写作高等数学政治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学原理教育学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专业必修高等数学普通心理学教育通论教育心理学管理学原理教学论中国教育史社会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德育原理外国教育史课程理论教育法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与测量管理信息系统教育经济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年论文教育技术学教育督导与评价社会调查与实习毕业论文专业选修比较教育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学校教育评估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定量分析高等教育学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教育哲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文化学少数民族教育概论经济学高校管理教育组织行为学教育行政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专业英语远程教育及管理社区教育与管理职业技术教育概论教育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1999至2000级执行计划2001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专业必修保险学原理社会统计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概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微观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口学宏观经济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调查和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选修劳动经济学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研究财政学社会管理学经济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社会保险风险管理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环境与生态行政法计量经济学发展社会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货币银行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大众传播学写作公共关系学商业保险理论与实物社会评估与指标管理学科基础政治学原理社会学原理高等数学公共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伦理学逻辑学文献检索社会工作1999至2000级执行计划2001至2001级执行计划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2007至2007级执行计划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形势与政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军训和军事理论专业必修社会文化人类学个人成长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福利思想小组工作。

jz200614

jz200614

教字[2006]14号关于在2004级本科生中开展中期分流工作的通知经研究决定,2004级本科生中期分流工作将于今年秋季实施,接受分流学生的有传播学专业。

拟参加分流的学生,须通过原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前四学期的全部课程。

分流学生的学籍转入分流后专业所在系,其培养计划由新专业所在系设置,学生按新专业要求培养,符合相关要求的,可获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请各院系支持和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分流。

有意参与分流的同学,请于6月15日前,与分流专业所在院(系)的教学办公室联系,联系方式及操作方法见附件。

分流专业所属院(系)请于6月23日前将接收学生名单报教务处,以便进行学籍异动等相关工作。

分流专业简况:教务处2006.6.5 附:传播学专业分流方案传播学专业分流要求与计划专业介绍:本系的前身——编辑出版学(科技传播)专业创办于1987年,至今已招收19届本科生,1989年开始招收传播管理方向硕士生,是全国培养科技传播学士、硕士最多、经验最丰富的基地之一。

该基地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行文表彰的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并曾两次作为中国科技传播教育的唯一样本(本科——研究生)在国际科技编辑大会上介绍(意大利、西班牙)。

本系设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传媒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

优秀学生有机会直接免试攻读研究生。

从创办至今的十几年里,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已培养出一大批富有真才实学,理工知识深厚,专业技术娴熟,富有战斗力的优秀毕业生,深受中央级的通讯社、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网络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及跨国公司等单位的普遍欢迎。

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传播媒介发达地区从事科技传播及信息整合传播等工作。

如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南方日报、科学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IT经理世界、新华网、大洋网等京沪粤等地著名传媒担负要任,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与母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他们反馈的信息来指导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改善教学质量,优化培养模式。

传播学专业 教学计划

传播学专业 教学计划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通识 论体系概论
3 必修
教育
大学体育(1)-(4)
4 必修
大学英语(1)-(4)
16 必修
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应用
3 必修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2 必修
新闻学概论
2 必修
传播学原理
2 必修
新闻传播史
2 必修
传播学研究方法
2 必修
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写作
2 必修
新闻采访与写作
3 必修
新闻编辑与评论
多媒体制作技术
2 选修
微视频创作训练营
2 选修
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大赛训练项 目
2 选修
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训练项目 2 选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 选修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2 必修
数字视频特效合成
3 必修
栏目包装后期制作
1.5 必修
数字演播室节目制作
1.5 必修
网络舆情分析
1.5 必修
专题采编与全媒体推广
1.5 必修
数字传播创新综合实践
2 必修
毕业实习
3 必修
毕业设计(论文)
5.5 必修
社会学概论
2 选修
专业 心理学基础 教育 媒介经营与管理
2 选修
附表4:
传播学专业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教育 层次
课程名称
修读课程可实现毕业要求情况
学分
课程 类别
毕业要
毕业要
毕业要
毕业要
毕业要
毕业要
毕业要
毕业要
毕业要
毕业要
求1 求2 求3 求4 求5 求6 求7 求8 求9 求10

《新闻传播学》教案

《新闻传播学》教案
传播策略
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新闻传播策略。如针对不同年 龄段的受众,选择不同的新闻传播媒介和平台;针对重大新闻事件,采 用全媒体传播策略等。
06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新闻传播伦理概述
新闻传播伦理的定义
探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以确保新闻传 播的公正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新闻摄影与摄像
新闻摄影的基本技巧
01
02
03
构图技巧
运用三分法、黄金分割等 构图原则,使图片内容更 加突出和引人注目。
光线运用
合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 ,塑造被摄对象的形态和 质感,营造氛围。
瞬间捕捉
通过预判和快速反应,捕 捉新闻事件中的决定性瞬 间。
新闻摄像的基本操作
摄像机操作
熟练掌握摄像机的各项功 能,如推、拉、摇、移等 镜头运动。
个人或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新闻信息,具有内容多样、观点 多元的特点。
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策略
01
媒介融合
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与合作,形成互补优势,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如报
纸与网络的融合,形成电子报纸、网络新闻等。
02 03
全媒体传播
综合运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介和平台,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新闻传播格 局。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传播同一新闻事件 。
案例介绍
对所选案例进行详细介绍, 包括背景、经过、结果及影 响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了 解案例。
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 析,探讨新闻传播策略、技 巧及创新点,提高学生的新 闻传播素养。
案例启示
总结案例的启示意义,引导 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新闻传播工作中,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传播学教学计划(修订)
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将系统地为学生提供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现
代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交流、人际沟通、组织协调
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大众传媒及相关文化产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政府公共传
播和企业传播策划的高级人才。

二、主干学科:传播学
三、主要课程:基础写作、新闻学、广告学、市场调查、摄影、媒体与社会、采访与写作、
图文编辑、媒介发展史、管理学基础、影视制作、市场营销学、传播学、多
媒体技术、媒体产业组织传播法、传播学研究方法、文化产业、传播社会学、
人际传播、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影视人类学、国际传播、舆论学、跨文化
传播、视觉语言艺术、城市发展与文化产业、组织传播、人文地理学概论、
品牌战略、报业经营管理、广播电视经营管理、新闻出版业经营管理等。

四、修业年限:四年
五、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六、课程设置:(附后)
七、课程统计:
八、实践环节
九、毕业学分要求:学生须取得157.5学分,其中课程类学分137.5,实践类学分20;综合
选修课至少40学分,其中,理工科类课程至少8学分,人文系列课程
学分8学分。

传播系课程设置一览表
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综合必修课)
注:“合计”中的各项数据不含编号为23500000的课程,该课程为选修类课程,实际开课学期以开课通知为准。

注:所有选修课3年内至少开一次,各个学期根据教师工作量灵活掌握。

不专门安排在固定的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