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概述

合集下载

应用因特网知识点总结

应用因特网知识点总结

应用因特网知识点总结一、因特网基础知识1. 因特网的定义因特网(Internet)是指全球范围内连接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利用一组通信协议(如TCP/IP协议)来连接全球各地的计算机,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是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2.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ARPA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了第一个互联网,标志着因特网的雏形诞生。

之后,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TCP/IP协议的诞生、域名系统的建立、WWW的发展等阶段。

到了二十一世纪,因特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由各种网络设备组成,包括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纤、卫星等。

这些设备通过通信协议相互连接,构成了全球范围的互联网。

此外,因特网还包括了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如电子邮件、WWW、在线聊天、文件传输等。

4. 因特网的作用因特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方面。

通过因特网,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获取各种资源、开展商务活动、进行娱乐等。

因特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因特网的连接方式1. 宽带接入宽带接入是指通过ADSL、光纤、有线电视等宽带技术,实现高速、稳定的因特网接入。

宽带接入以其快速的传输速度和稳定的连接质量,成为目前主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

2. 无线接入无线接入是指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如Wi-Fi、3G/4G/5G等)实现无线连接至因特网。

无线接入的优势在于方便灵活,可以随时随地连接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移动接入移动接入是指通过移动网络(如3G/4G/5G网络)实现因特网的接入。

移动接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广泛,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用户提供了随时随地访问网络的便利。

4. 光纤接入光纤接入是指利用光纤技术实现因特网接入。

光纤接入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带宽和更稳定的连接质量,已成为许多企业和高端用户的首选接入方式。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因特网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现在称作DARP)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因特网的基本概念,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7.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因特网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现在称作DARP)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

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阵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他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

1985年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组建了第一个计算机网络,并将其命名为NSFnet,伴着TCP/IP的不断完善,1986年NSFnet取代了ARPANET成为真正意义上早期因特网的主干网。

1991年由于数据业务量大增,骨干网上的负荷过大,迫使NSFnet的骨干网升级为45Mbit/s的链路。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NSFnet还仅供研究和教育之用,政府部门的骨干网保留下来用于面向具体任务。

由于不同部门之间需要信息交流,需要联网。

于是出现了许多因特网业务提供商(ISP),如Sprint、MCI、BBN等通过网络节点进行连接。

后来为了简化不断增加复杂程度的网络,NSFnet网络的核心网络逐步转移到ISP的网络结构中,NSFnet网络就演变成为现代的因特网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

而NSFnet在1995年4月停用。

因特网的网络互联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其结构是开放的,并且易于扩展。

典型因特网的构成如图7-1所示。

开放性的结构将ISP(Internet业务提供商)、ICP(Internet内容提供商)、IDC(Internet数据中心)等用户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是通过电信网络作为承载网络连接起来的,因此因特网已离不开电信网络而独立存在。

因特网

因特网

基本介绍
• 计算机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Internet的优 越性和实用性则在于本身。因特网最高层域名分 为机构性域名和地理性域名两大类,目前主要有 14 种机构性域名。 • 它连接着所有的计算机,人们可以从互联网 上找到不同的信息,有数百万对人们有用的信息, 你可以用搜索引擎来找到你所需的信息。搜索引 擎帮助我们更快更容易的找到信息,只需输入一 个或几个关键词,搜索引擎会找到所有符合要求 的网页,你只 • 需要点击这些网页。
发展
•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 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5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 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 形成SNSFnet。1988 年,SNSFnet替代 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NSFnet主 干网利用了在ARPAnet中已证明是非常成 功的TCP/IP技术,准许各大学、政府或私 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1989年, ARPAnet解散,Internet从军用转向民用。
因特网
简介
•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 总汇。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 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 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 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Internet以相互 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 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 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Hale Waihona Puke 特点• Internet之所以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主要 归功于以下的特点: • (1)它是一个全球计算机互联网络。 • (2)它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料。 • (3)最重要的是Internet是一个大家庭, 有几千万人参与,共同享用着人类自己创 造的财富( 即资源)。
层次

因特网基础知识点总结

因特网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因特网概述因特网(Internet),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全球各级网络互相连接而成,已经成为全球通信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特网的核心是一些遍布全球的高速通信线路和连通这些线路的路由器与交换机。

因特网的特点是分布式、开放架构,以及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二、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的ARPANET、TCP/IP协议的开发、商业化的因特网和现代的超级信息高速公路网络。

1. 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所资助的大型科研项目,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西岸诞生。

2. TCP/IP是因特网发展的标志性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国防部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资助在美国研发出来的。

3. 商业化的因特网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此时ARPANET已正式关闭。

其后出现了域名系统(DNS),让设备能够使用更方便的域名而不是直接IP地址来建立连接,因特网标准化技术也频繁出现。

4. 随着开源软件运动的兴起,因特网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三、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是由一系列网络连接而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和访问部分。

1. 边缘部分是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包括用户端设备和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2. 核心部分是连接边缘部分的高速光纤线路和路由器。

3. 访问部分是用户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包括ADSL、光纤、4G/5G等方式。

四、因特网的协议因特网主要采用的是TCP/IP协议。

该协议包括了TCP、IP、UDP、ICMP等多种子协议,是因特网的基础。

1. IP协议用于互联网中的数据包传输。

2. TCP协议用于在传输层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 UDP协议在传输层也提供了数据传输服务,但是不提供可靠性。

4. HTTP、FTP、SMTP、POP3等协议则是应用层的协议,主要用于实现网络应用程序。

因特网由于其开放性和分布式特点,面临着多种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信息泄露、非法监控、网络犯罪等。

初级第7章因特网

初级第7章因特网

SMTP/POP3协议
• 客户端使用 SMTP 将邮件发送到服务器。 • 使用 POP3接收电子邮件。
FTP协议
• FTP 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文件传输。 • 基于TCP协议,使用两个端口号:20与21 • 20端口用于数据传输,21端口用于命令传输
DHCP协议
• 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服务,计算机可以从 DHCP 服务器中获取 IP 地址。
互联层(internet layer) • 是TCP/IP体系结构的第二层,它的功能相当OSI参考模型网 络层的功能,提供端到端(源计算机到目的计算机)的数据传 输服务。 它主要解决端到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路由选择、拥塞控 制问题。
典型互联层协议:
1. 网际协议IP 2.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3.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 4. 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 典型互联层设备: 路由器
7.3.4 IP电话技术及应用
• IP电话始于1995年,所谓IP电话,是在IP网上通过TCP/ IP协议实时传送语音信息的应用。 • 最初的IP电话技术,只是计算机对计算机的语音传输技术。 双方用户都必须与因特网联网,还要具备一套IP电话软件、 音频卡、麦克风和扬声器等设置,因此虽然能通话,但范 围很有限,还算不上是真正的IP电话。
IP电话的引入
• 真正意义的IP电话出现在1996年3月,当时一家美国公司 推出了用因特网传送国际长途电话的业务,实现了从普通 电话机到普通电话机的IP电话。 • 目前,IP电话已经通过电话网关把因特网与传统电话网联 系起来,用户可以和普通电话用户一样,只要有电话机就 能打因特网的国际长途电话,而通话费用远远低于国际长 途电话的费用。
TCP/IP协议的主要特点 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 可运行于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 标准化的高层协议

第二课-认识因特网

第二课-认识因特网
第二课 认识因特网
宣二中 谢迎
一、什么是因特网?有什么特点
• 因特网是由英文单词“Internet”翻译而来, 本意是指“交互的网络”,常称互联网。
• 有三个特点:①因特网是一个基于TCP/TP 协议集的国际互联网络;②因特网是一个 网络用户的团体,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同 时也为该网络的发展投入自己的一份力量; ③因特网是所有可被访问和利用的信息资 源的集合。
定的标识,这就是IP地址。 • 是用英文句分隔4个数字组成。 • 例如:202.108.9.16) • 把32位二进制数分成四段,每段的8位二进制数
用0~255之间的十进制数表示,每段之间用英文 句点分隔。这种表示方式也称为“点分十进制” 地址。
• 由于IP地址不方便记忆,因此,我们平时并不 是用IP地址来访问网页。
• 7.其它
• 网络聊天、网上购物、网络会议、网上教 学、宽带影视……
三、因特网中的常用术语
• 1.网站 • 因特网中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是网络信
息组织、存储、发布的地方。比如大家熟 悉的新浪、网易、腾讯……
• 2.主页
• 每个网站的入口页面,相当于一本书的封 面
• 3.IP地址 • 为区别网络中的每一台不同的计算机,有一个确
• 最高域名代码国际上有统一的规定。
• 5.统一资源定位(URL)地址 • 在WWW上,每一个信息资源都有统一的而且是
唯一的地址,这个地址叫URL地址。URL的一般 格式为:
• 协议+“://”+主机域名(IP地址)+目录路径 • 协议为指定服务连接的协议名称,常用以下两种:
http(表示与一个WWW服务器上超文本文件的连 接),ftp(表示与一个FTP服务器上文件的连 接);

Internet基本知识

Internet基本知识

Inter‎n et基本‎知识拓扑接入I‎n tern‎e 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

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

一旦你连接‎到它的任何‎一个节点上‎,就意味着您‎的计算机已‎经连入In‎t erne‎t网上了。

Inter‎n et目前‎的用户已经‎遍及全球,有超过几亿‎人在使用I‎n tern‎e t,并且它的用‎户数还在以‎等比级数上‎升。

Inter‎n et原理‎因特网(Inter‎n 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

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INT‎E RNET ‎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

Inter‎n 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INTE‎R NET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则在于‎本身。

因特网最高‎层域名分为‎机构性域名‎和地理性域‎名两大类,目前主要有‎14种机构性域‎名。

1995年‎10月24‎日,“联合网络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有关决议:将“互联网”定义为全球‎性的信息系‎统——1. 通过全球性‎的唯一的地‎址逻辑地链‎接在一起。

这个地址是‎建立在互联‎网协议(IP)或今后其他‎协议基础之‎上的。

2. 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协议‎(T CP/IP),或者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互联‎协议(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

3. 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

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实际上由于‎互联网是划‎时代的,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

你也可以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层面去解释‎理解其意义‎和价值。

知识拓展:因特网

知识拓展:因特网

因特网因特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起源于美国的五角大楼,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20世纪5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

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关于因特网的技术资料,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

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

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到70年代,ARPAnet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但是每个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然不能互通。

为此,ARPA又设立了新的研究项目,支持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有关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法将不同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形成“互联网”。

研究人员称之为“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

这个名词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Internet是近几年来最活跃的领域和最热门的话题。

而且发展势头迅猛。

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到1996年上半年为止,Internet已连接5万多个网络,500万台计算机,拥有5000万个用户。

据预测,到2000年,Internet将连接100万个网络,1亿台计算机,拥有10亿个用户。

今天,Internet已连接60,000多个网络,正式连接86个国家,电子信箱能通达150多个国家,有480多万台主机通过它连接在一起,用户有2500多万,每天的信息流量达到万亿比特(terrabyte)以上,每月的电子信件突破10亿封。

同时,Internet的应用业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从学术研究到股票交易、从学校教育到娱乐游戏、从联机信息检索到在线居家购物等,都有长足的进步。

据统计,目前在Internet的域名分布中,.com--即商业所占比例最大,为41%;.edu--(科教)已退居二线,占有30%分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互联网的发展时间轴
北京大学的 钱天白教授 向德国发出 第一封电子 邮件
张树新 创立第 一家互 联网服 务供应 商—— 瀛海威
工信部为中 网络游戏正 国移动、中 中国三大门 式被列入国 国电信和中 户网站搜狐、 家863计划, 国联通发放 新浪、网易 政府将投入 3G牌照 成功在美国 500万支持 纳斯达克挂 原创网游开 新浪微 腾讯开 牌上市 发 博内测 通微信
简单的方式去访问各种媒体。
1992年日内瓦核研究中心的物理学家蒂姆· 伯纳斯· 李开发出 一种编组和联接INTERNET(因特网)信息的方法,为随后很 快被称作万维网(简称www)的信息查询工具打下了基础。 1993年4月30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宣 布万维网对任何人免费开放,并不收取任何费用 单击链接时启动请求 接收到请求后,返回信息到客户机 关闭连接
沙漏计时器形状的 TCP/IP 协议族
应用层
HTTP

SMTP
DNS

RTP
传输层
TCP
UDP
网际层
IP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 1
网络接口 2

网络接口 3
19871993 1994 1999 2000 2002 2003 2004 20092010 2011 2012 中国获 准加入 互联网 腾讯正式 推出第一 个即时通 信软件— “OICQ”, 后改名为 腾讯QQ 搜狐率 先宣布 盈利 淘 宝 网 成 立 阿里巴巴 投资成立 支付宝公 司,提供 基于中介 的安全交 易服务 团购网 站在中 国逐渐 兴起 优酷土 豆合并
Internet概念
Internet来源于英文:Interconnect networks, 网际 网、互联网或者因特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 络。
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及外设通 过通信线路及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网络资源共 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TCP/IP协议


Internet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TCP/IP协 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IP是国际协议。


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 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类地址:192.168.0.0--192.名(Domain Name)是因特网上一个服务器或者一个 网络系统的名字,网络间就是通过它来相互访问的。

IP地址的特点


4

地址类型及表示方法
地址类型:A类、B类、C类、D类、E类
32bit
A类
B类 C类 D类 E类
0 10 110
net_id
net_id
host_id
host_id net_id 组播地址 保留为今后使用 host_id
1110 11110
5
编址方案


公有地址: A、B、C三类地址中,绝大多 数的IP地址都是公有地址,需要向国际 互联网信息中心申请注册。 私有地址:在IPv4地址协议中预留了3个 私有IP地址段,供组织机构内部使用。 分别位于A、B、C三类地址内:
www . bupt. edu . cn
域名系统 采用层次 结构,按 地理域或 机构域进 行分层。
主 机 名
四级
单 位 名
三级
组 织 机 构
二级
国 家
顶级
常见域名及意义
组织域名 • Com 商业组织 • Net 网络机构 • Org 非赢利组织 • Edu 教育机构 • Gov 政府部门 • Int 国际组织 • Mil 军事部门 • Net主要网络支持结构 • • • • • • 国家域名 Cn 中国 Us 美国 Jp 日本 Uk 英国 Kr 韩国 Au 澳大利亚 • • • • 主机名 www Blog Bbs Mail 互联网 博客 论坛 邮箱
电子邮件出现

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 博士Ray Tomlinson设计 并命名为SNDMSG(即 Send Message)。
选择“@”符号作为用户名 与地址的间隔。 bhfz2012c1@

WWW万维网
WWW(World Wide Web)简称3W,有时也叫Web,中文译 名为万维网,环球信息网等。给计算机网络上的用户提供了一种快速访问的手段,以
2
唯一识别的地址----IP地址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成四段,用点隔开,其中每8位构 成一段,为了便于识别和表达,ip地址以十进制形式表示,每段所 能表示的十进制数的范围最大不能超过255,由服务商提供。

IP地址的定义

IP地址是给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 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识别的32bit地址 IP地址不能反映任何有关主机位置的地理信 息 IP地址是主机与网络的接口的地址 IP地址有时可用来指明一个网络的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