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旅游景点简介
淮阴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作文

淮阴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作文
《游淮阴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哎呀呀,要说起淮阴区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啊,那可真是个特别有意义的地方呢!
记得那次我去的时候,哇,一进入陵园,那肃穆的氛围一下子就把我给笼罩住了。
我慢慢地走着,看着那些庄严的纪念碑和雕像,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敬重。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那八十二烈士的墓碑前,那一个个名字啊,就那样静静地刻在上面,仿佛在诉说着他们曾经的英勇事迹。
我仔细地看着每一个名字,想象着他们当年是多么的勇敢和无畏。
突然,我发现有一块墓碑上好像有一点点灰尘,嘿,我这急性子呀,赶紧找了块干净的布,小心翼翼地把那块墓碑擦拭得干干净净的。
就在我擦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好像和这些烈士们有了一种特别的联系,就像是我也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似的。
擦完之后,我又在陵园里转了转,看到周围的绿树和花草,感觉它们好像也在守护着这些烈士们。
那天的天气特别好,阳光洒在陵园里,有一种别样的温暖。
等我要离开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看那些墓碑,心里默默地说:“烈士们,你们放心吧,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
”走出陵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啊,它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它承载着历史,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真希望更多的人能来这里走走看看,感受一下这份特别的情怀呀!。
参观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刘xx八十二烈士陵园有感班级会本151姓名xx文学号37上周学校组织各个班级由老师的带领下坐车去了刘老庄烈士陵园参观,那次的经历记忆犹新.那天是下午两点多到达,那时的陵园里一片葱绿,当时留下的最深的感受,就是经过八十二棵松的旁边有一种阴森恐怖的压迫感。
映入眼帘的是造型别致的纪念馆。
纪念馆分上下两馆,上馆是八十二烈士纪念馆,有三个展厅,第一展厅陈列着白思才、李云鹏的画像和烈士们的遗物及介绍刘老庄战斗的有关资料。
在这里我驻足很久,一件件的细细品读。
第二展厅是关于刘老庄战斗场面的图片艺术再现,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第三展厅是朱德总司令陈毅元帅赞扬刘老庄战斗的文章节录,刘老庄连及所在部队、地方各级机关、社会团体的挽联、挽帐和纪念活动的图片资料。
再看下馆是淮阴革命斗争史陈列馆,生动形象的反映了我党领导下的淮阴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同国内外敌人浴血奋战的历史,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是难得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这里我深深的感受到新中国成长的不易,更激发了我的爱国之情。
来到纪念碑广场,远远望去,八十二烈士纪念碑犹如两支架立的钢枪直刺蓝天,顶天立地。
看资料介绍,纪念碑主体高19.43米,代表1943年,碑体钢枪架立与大理石底座构成“八二”字样,碑基是三座红色平台,共有18级台阶,寓意3月18日。
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下方是原新四军副师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碑名“八十二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前是宽阔,平坦的广场,每年的3月18日、清明节,这里人海如潮,白花似雪,数万人再此集会进行祭扫、纪念活动,缅怀先烈光辉的战斗业绩。
通向烈士墓的路上,绿树如荫,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走至陵园栽植的八十二棵松树林、八十二棵龙柏林和八十棵水杉林,油然而生出一种壮烈,一种敬意,一种必须驻足凝视之的心情……一株傲然挺立的青松就是一位勇士,八十二棵松就是八十二位勇士,不怕风吹雨打,巍然屹立,永远守卫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一棵棵松柏就像一个个哨兵守护着他们的神灵,永远高高伫立着八十二烈士陵园,标志着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浴血抗战的历史。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刘老庄战斗是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在抗日期间,奏响的英雄主义最悲壮的乐章。
今天,我就参观了谱写这悲壮乐章的地方-。
刘老庄
“刘老庄”真是一个响亮又庄严的名字呀!来到八十二烈士陵园,我们参观了八十二烈士纪念馆。
纪念馆分为三个部分:1`介绍人物`烈士2战争现场3名家画室,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名家画室。
画室的最中央有一块名叫“烈士祠”的.小扁。
小扁的下面有许多名家为八十二烈士写下的话。
那字体横直有立,仿佛是那八十二位烈士不屈服的写照。
这一张张,一幅幅的字不就是人民幸福的见证,不就是八十二位烈士的殊死抗日而换来的安宁吗?
一九四三年三月十八日,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用青春,用正义,映影出一群民族之魂。
在刘老庄,在华夏史册上他们用热血,用生命铸就一座不朽的丰碑。
参观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心得体会—朱云飞

参观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心得体会班级:电子121姓名:朱云飞学号:6101121108刘老庄概况: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刘老庄乡位于江苏淮安淮阴区西北28公里处,北与古寨乡接壤,南邻五里镇,东接淮高路与老张集乡毗邻,西连205国道紧接徐溜镇,京沪高速穿乡而过。
全乡有10个行政村,一个种猪场。
现有农户5238 户,总人口2.5万人,耕地面积4.9万亩。
刘老庄乡是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八十二烈士殉国之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特别提到:“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人民日报》在永远的丰碑专栏155期刊登了“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刘老庄连的报道。
“刘老庄连”作为先进集体,成功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六十多年风雨历程、改革发展,刘老庄乡在省、市、区党委和政府的大力关怀和扶持下,正以“红色刘老庄、金色刘老庄、绿色刘老庄”的发展定位,点燃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特色城镇化,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红色产业,富裕乡村,和谐家园,幸福生活”,甜蜜美满的小康之路正在刘老庄人民的脚下铺展。
2009年,刘老庄乡在全区综合考评位列第九,首次进入先进行列,全市综合排名第44位。
在新一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刘老庄乡将紧紧围绕“经济充满活力、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享誉江苏乃至全国的红色明珠”以及“全区争先进、全市保进位、全省创品牌”的目标定位,全力推进“构筑交通、发展工业、繁荣旅游、改造集镇”中心工作,全力打造“红色刘老庄、金色刘老庄、绿色刘老庄”。
事件:全体干警肃立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默哀致敬,并庄严宣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我宣誓:学习革命先烈,秉承光荣传统,坚定政治方向、强化宗旨意识、端正价值取向、砥砺职业操守,始终保持思想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英魂永存——观刘老庄烈士陵园有感

英魂永存——观刘老庄烈士陵园有感90年风雨兼程,90年铸就辉煌。
如今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提高了自身在国际的影响力,也保证了国内百姓的幸福安康,苦难没有了,刀枪血雨没有了,多了甜蜜,多了开怀,曾经的满目疮痍变成了今日的乐土,颠沛流离、为生存而奔波的日子再也不会有,真可说“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可我们在享受着安逸生活的同时,要懂得感恩。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八年抗战,多少血的喷洒,多少生命的消逝,才换来我们的今日。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就是这热血中的一股,他们用生命换来抗日革命的最终胜利,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壮丽诗篇。
抗日战争时期,在江苏淮阴区刘老庄,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位勇士与敌人展开了生死搏斗,在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旧不愿屈服。
他们颤抖着双手掩埋好烈士的遗体,烧毁地图、文件,砸坏多余的枪支,端起刺刀冲向敌军,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多年后的今日,怀着敬仰的心情,我来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那不绝于缕的枪声仿佛还未散去,一直萦绕耳边,嗡嗡作响;那血战中激昂的呼喊、为守护家园视死如归的气势依旧激荡人心。
“由陕北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从拂晓到黄昏,全连苦战殉刘庄”。
当年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这样赞誉道,依稀可见当时的壮丽与澎湃。
如今,这副挽联便被挂在陵园门头之上,我仰头瞻仰,顿时脑海中浮现出那副场景,那副悲壮。
依旧是片承载希望的土地,可曾经守护的人不再,顿生惋惜。
信步走到陵园内的82棵松柏树下,追忆着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战事,每逢清明或烈士的忌日,棵棵松树上便挂满了前来扫墓的群众所献的白花,就在这些青松翠柏之中,一座高塔毅然伫立,烈士的忠骸就放置于塔下,化作真正的守护者,如这高塔般昂首挺立于这片沾染他们鲜血的土地,守护一方天地。
这座高大雄伟的烈士纪念塔,便是陵园的主体,塔前有一对石狮守护,平台四周有朱红栏杆,塔身呈“主”字形,正面是李一氓亲笔书写的“淮阴八十二烈士墓”,左侧是三师师长黄克诚的题词:“八十二烈士殉国纪念。
瞻仰八十二烈士陵园

瞻仰八十二烈士陵园3月25日,蓝天悠悠,白云朵朵,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我们来到了位于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八十二烈士陵园占地147亩(98309平方米),里面先后建立了烈士碑、烈士墓及纪念馆等。
模拟战场的设施更是展现出了当时抗日战争的惨烈场面。
刚进烈士陵园,远远望去,一个高22米,宽60厘米的纪念碑便出现在视野内,成为了附近最显眼的标志。
我想,建这么高,应该是代表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大家举起右手,以洪亮的声音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然后献上白花。
当我上前献花时,我高举白花,将白花轻轻地放置在了碑前,默哀了一分钟。
这一分钟,历史仿佛在眼前重演,枪声、哭喊声、爆炸声。
都在我耳边一遍遍地回荡。
闭上双眼,放佛看见了战士们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地冲向敌方。
而日军人数太多,比战士们多了几十倍,满鼻子都是呛人的烟火味,终于,战士们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最后,我深深地为战士们鞠了一躬,绕着墓碑走了一圈,才离开了烈士碑。
陵园里,栽着八十二棵高大挺拔的青松。
目睹青松,脑思烈士。
白思才、李云鹏、石学富等人,表情严肃高举长枪。
白思才连长那壮烈的喊声扣人心弦:“保护主力部队,中央政府及老百姓安全转移才是我们的任务!”这是对历史的重放,是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品质的赞美。
八十二烈士陵园-------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地方。
作文点评:1、小作者动手写作前做了一些功课,见于文中对烈士陵园占地大小,墓碑高度等都有具体数字,这种认真的态度很好。
2、文中不但写了祭扫烈士陵园的情形,还通过想象,写出了八十二烈士与敌寇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情形,与祭扫烈士墓内容互为补充,营造了强烈的怀念烈士的氛围。
3、文中有些错字,应引起注意。
祭扫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墓

祭扫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墓指导;李建琴。
学生;四(4)刘昕炜三月二十八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要去刘老庄春游,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激动万分。
所以头天晚上我就去把零食买好了。
我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学校,先在那里等了一会儿,然后9点钟就出发去刘老庄。
在公共汽车上,我们是又说有笑、又唱又跳。
记得在公共汽车上喻子牧开玩笑的说:“马上就要到刘昕炜的老家了,可我不这么认为。
”我便回答到:“我的老家可在赵集,不在刘老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坐车坐了几十分钟才到刘老庄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走进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在此之前,老师为我们开了一个小会议,然后才带我们去参观。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雕塑,展示了五个人的英雄形象,有的拿枪、有的拿刀、有的拿手雷;形态各异,有站着的、有蹲着的、、、、、、每个战士精神饱满、同仇敌忾。
雕塑中间那个人是连长白思才更是英雄无比。
我们又去了八十二烈士纪念馆,刚进门就见到了用燃烧着的蜡烛组成的“八十二”三个字,我们又看到了他们从日本鬼子手中缴获的手雷、服装、枪支。
纪念馆里还陈列着新四军的军装、武器、弹药、大刀,各种文件,有关部分战士的生平介绍,还有一些无名英雄。
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投影电视模拟了八十二烈士当年英勇杀敌的场面、、、、、、之后,我们心情更沉痛,含着眼泪走进烈士陵园深处,是一条战沟,也就是当年八十二烈士同日本鬼子英勇拼杀的地方。
这里有实体雕塑和人体身材相似,战壕边趴着新四军战士端着枪向日本鬼子射击,战壕前新四军战士和日本鬼子展开肉搏战。
有的新四军战士咬住鬼子的耳朵不放松、有的新四军战士和鬼子扭在一起用拳头打、有的新四军战士端着刺刀刺进日本鬼子的心中、、、、、、。
由于敌多我少,最后八十二烈士全部壮烈牺牲。
为了表示我们对新四军战士的哀思,我们拿下红领巾轻轻地为这些新四军战士系上,他们在我们心中就是活着的新四军战士,他们英勇杀敌的形象高大、雄伟、永存,永留人们心中。
淮阴市八十二烈士纪念馆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淮安中悦建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七月十日目录1.编制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说明11.3本工程施工重点及控制要点12.工程简况22.1工程概述22.2建筑简况22.3工程地址22.4道路情况22.5施工场地布置23.施工总体部署和总体构想43.1施工准备43.2劳动力人员进场配置43.3机械设备进场配备54.工程进度质量文明目标64.1工期目标64.2质量目标64.3安全目标64.4文明施工65.工程部人员配备、素质及管理经验65.1工程管理班子名单65.2工程管理人员的职责、职权76.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86.1工期目标86.2施工总进度计划86.3工期保证措施87. 主要分项分段施工97.1详细的地质勘察资料97.2测量方案97.2.1工程测量方案97.2.2测量仪器的选用97.2.3定位测量107.2.4高程控制测量107.2.5沉降观测测量107.2.6确保精度措施117.3基础工程117.3.1基础施工流程117.3.2垫层施工方案117.3.3基础模板工程117.3.4基础钢筋工程117.3.5基础混凝土工程127.3.6基础回填土一般要求127.4上部结构施工方案137.4.1上部结构施工流程137.4.2上部结构钢筋工程137.4.3上部结构混凝土工程167.5砌筑工程207.5.1填充墙(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207.5.2框架结构砌块填充墙控裂防渗要点217.6脚手架、排架搭设施工237.7屋面工程247.7.1屋面工程做法247.7.2屋面找平层施工257.7.3保温板施工277.7.4细部及节点处理277.7.5屋面盛水实验287.7.6材料控制287.7.7屋面施工要点297.8安装工程327.8.1按阶段安装施工部署327.8.2给排水安装工程337.8.3电气安装工程357.9装饰工程387.9.1装饰施工管理要点387.9.2外墙粉刷施工要点397.9.3室内墙面粉刷407.9.4楼地面工程437.9.5干挂花岗岩墙面447.9.6涂料工程467.9.7塑钢门窗工程477.9.8楼梯扶手487.9.9油漆工程497.9.10产品保护措施528.质量保证措施548.1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548.2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568.2.1测量定位568.2.2钢筋绑扎工程568.2.3模板工程568.2.4混凝土工程578.2.5砌体工程588.2.6屋面工程588.2.7安装工程598.2.8门窗工程608.2.9装饰工程618.2.10工程防渗漏技术措施618.2.11质量验收、复核619.季节性施工组织措施629.1夏季施工措施629.2雨季施工措施629.3冬季施工措施6210.安全保证措施6310.1安全防范目标6310.2结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6310.3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6910.4施工应急措施7010.4.1人员组织7010.4.2机械与物资准备7111.文明施工措施7112.环境卫生及环保措施7413.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加固措施7614.工程回访及保修制度761.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工程图纸及工程简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旅游景点简介:
八十二烈士陵园座落在淮阴县刘老乡,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淮阴市委、县委党委教育基地。
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淮海区刘老庄牺牲的82位烈士而设立的陵园。
1943年3月18日,日军3000余人从淮阴出发,企图合击位于六塘河一带的中共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
此时,驻守刘老庄的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二营第四连的82位壮士,在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的带领下,为掩护人民群众和领导机关的安全转移,与日军展开激战,毙敌200余人,伤敌300余人,后因弹尽援绝,全部壮烈牺牲。
淮阴人民将烈士遗骨清理并举行公葬,注入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墓。
战后,淮阴人民收殓了烈士的忠骸,在烈士牺牲地建起了八十二烈士墓。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本队把烈士陵园炸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5年,淮阴县人民政府重修了八十二烈士陵园。
高15米的烈士塔矗立在青松翠柏之中,塔下安放着82烈士的忠骸,塔的正面有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的题词。
陵园内还建有烈士碑亭和烈士祠堂。
祠堂内存有烈士遗物和朱德、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等领导人的题词和敬献的挽联。
1956年,淮阴县成立了陵园管理处。
陵园占地面积147亩(98309平方米),先后建立起烈士墓、纪念碑、壮志亭、烈士纪念馆等纪念建筑设施。
八十二烈士陵园,标志着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浴血抗战的历史。
昭示着抗日烈士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
将永远感召着革命事业的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