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原卷版)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 精品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文科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必须按规定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考号、班级。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Al—27 S—3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D.常温常压下,1molO2的体积为22.4L 2.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u与浓硝酸的反应:Cu+2H+=Cu2++H2↑B.FeCl2溶液与Cl2的反应:Fe2++Cl2=Fe3++2Cl—C.H2SO4溶液与KOH溶液的反应:H++OH—=H2OD.CuCl2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CuCl2+2OH—=Cu(OH)2↓+2Cl—4.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OH-、NO3- B.Fe3+、Cl-、SO42-C.K+、Cl-、HCO3- D.Na+、Mg2+、SO42-5.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OH+HCl=NaCl+H2O B.SO3+H2O= H2SO4C .SiO 2+2NaOH=Na 2SiO 3+H 2OD .3NO 2+H 2O= 2HNO 3+NO6.在生物科技领域,通过追踪植物中放射性3215P 发出的射线,来确定磷在植物中的作用部位。
该核素原子内的中子数为( ) A.15 B.17 C.32 D.477.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 A .酸性:H 2SO 4>HClO 4 B .碱性:NaOH >KOHC .非金属性: P >S >Cl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 >HCl >H 2S 8.下列物质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 .Br 2B .CO 2C .KClD .NaOH 9.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 .乙烯的最简式C 2H 4B .乙醇的结构简式C 2H 6O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 .臭氧的分子式O 3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11.已知2SO 2(g)+O 2(g) 2SO 3(g)(正反应放热)。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答案

高一重点班期末数学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0分,共60分)1. 在△ABC中,a2=b2+c2+bc,则A等于( )A. 60°B. 45°C. 120°D. 30°2. 在数列{a n}中,a1=1,a n+1=a n+1,则a2018等于( )A. 2 019B. 2 018C. 2 017D. 2 0163. 在等比数列{a n}中,a2=8,a5=64,则公比q为( )A. 2B. 3C. 4D. 84. 不等式2x2-x-1>0的解集是( )A. B. (1,+∞)C. (-∞,1)∪(2,+∞)D. ∪(1,+∞)5. 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x+2y的最大值是( )A. -B. 0C.D.6. 已知直线l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则直线l的倾斜角为( )A. 60°B. 30°C. 60°或120°D. 30°或150°7. 若直线l1的倾斜角为135°,直线l2经过点P(-2,-1),Q(3,-6),则直线l1与l2的位置关系是( )A. 垂直B. 平行C. 重合D. 平行或重合8. 已知两条直线y=ax-2和y=(a+2)x+1互相垂直,则a等于( )A. 2B. 1C. 0D. -19. 点(2,-1)到直线x-y+2=0的距离是( )A. B. C. D.10. 以点(-3,4)为圆心,且与x轴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A. (x-3)2+(y+4)2=16B. (x+3)2+(y-4)2=16C. (x-3)2+(y+4)2=9D. (x+3)2+(y-4)2=911. 已知抛物线y2=4x上一点M与该抛物线的焦点F的距离|MF|=4,则点M的横坐标x=( )A. 0B. 3C. 2D. 412. 设P是椭圆上一点,F1、F2是椭圆的焦点,若|PF1|=4,则|PF2|等于( )A. 22B. 21C. 20D. 13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13. 若直线x+y+m=0与圆x2+y2=m相切,则m的值为______.14. 设双曲线(a>0)的渐近线方程为3x±2y=0,则a的值为______.15. 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的一点,则△ABP的面积为______.16. 在△ABC中,a=3,cos C=,S△ABC=4,则b=______.三、解答题(共6小题,第17题10分,其余每小题12.0分,共70分)17. 等比数列{a n}中,s n=189,公比q=2,a n=96,求a1和n.18. 如图,已知三角形的顶点为A(2,4),B(0,-2),C(-2,3),求:(1)直线AB的方程;(2)AB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3)AB的中位线所在的直线方程.19. 某圆拱桥的圆拱跨度为20 m,拱高为4 m.现有一船,宽10 m,水面以上高3 m,这条船能否从桥下通过?20. 已知圆A:(x+3)2+y2=100,圆A内一定点B(3,0),圆P过点B且与圆A内切,如图,求圆心P的轨迹方程.21.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PF1||PF2|=32,求∠F1PF2的大小。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非毕业班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题(理科)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说法错误的时A. 分析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温度、酸碱度、渗透压B. 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耗氧量增加,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中D.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增加【答案】C【解析】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A正确;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大白鼠的耗氧量增加以增加产热,同时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B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C 错误;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因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吸收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增强,使其分泌的胰岛素增多,因此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增加,D正确。
2.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肌肉的症状分别是()A. 松弛、僵直B. 僵直、松弛C. 松弛、松弛D. 僵直、僵直【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需要突触结构,而突触结构的构成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一般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释放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牢固结合,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兴奋传导时,就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详解】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导致兴奋不能传到骨骼肌而表现出肌肉松弛;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分解,持续作用突触后膜,使骨骼肌持续得到传来的兴奋而表现出肌肉僵直;故选A。
【点睛】分析本题关键在于区分两种有毒物质的作用实质和效果:α-银环蛇毒实质是让兴奋无法传到肌肉而表现为松弛;有机磷农药是让传出神经持续兴奋而使肌肉表现为持续收缩(即僵直)。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理科)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1. 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谚语。
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精耕细作B. 男耕女织C. 注重把握农时D. 注重使用肥料【答案】A【解析】“湿耕泽锄”“肥是农家宝”“且溉且粪”是从耕地、除草和灌溉等方面说明农业生产注重技术,体现出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男耕女织属于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材料没有体现出,故B项错误;注重把握农时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注重使用肥料是材料体现出部分信息,属于A项内涵,排除D项。
点睛: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它指的是古代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2. 宋朝陈亮说:“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由此可如其主张( )A. 工商皆本B. 重农抑商C. 对外开放D. 经世致用【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可以得出材料的观点为突出农业和商业同等重要,互为补充,而A项强调工商皆本,与材料的观点相符;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排除;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材料“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可以看出题干论述了农商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 《水心别集》卷二《民事上》记载:“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
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值)”这段文字实质( )A. 说明宋代均田制开始瓦解B. 体现在土地流转中政治与经济因素的消长C. 反映了租佃制经营已占据主导地位D. 说明政府由限制到承认土地流转【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授田制被破坏,民间土地私自买卖,政府的职能已从过去的直接以政治权力配置土地转而为土地买卖提供法律保护,收取农税,故体现了土地流转中政治与经济因素的消长,B项正确。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807040383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己知a、b R且a b,则下列不等关系正确的是()aa b a b a3b322A.B.C.>1 D.b2.已知0x1,则x(33x)取最大值时x的值为()A.13B.12C.34D.233.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1,b3,A30,则角B等于()A.60°或120°B.30°或150°C.60°D.120°4.直线l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l的方程是()A.3x2y10B.3x2y70C.2x3y50D.2x3y805.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
”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A.192里B.96里C.48里D.24里6.圆x2y22x8y130的圆心到直线ax y10的距离为1,则a=()A.B.C.D.2433347.已知圆:x1y11,圆与圆关于直线对称,则圆的C22C C x y10C 1212方程为()A.x y B.221x2y21 2222C.x y D.221x2y2122228.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1 -A .若 m n ,n A , 则 mB .若 m A, ,则 mC .若 m,n,n,则 mD .若 m n ,n,,则 mx 0, 4x 3y 4, ykx 9.若不等式组满足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被直线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33x y 4,则 k 的值是( )7 3 4A .B .C .D .3 7 33410.如图,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某铁塔 AB 的高度,在塔的同一 侧选择 C 、D 两观测点,且在 C 、D 两点测得塔顶的仰角分别为45、30BCD120C 、D.在水平面上测得,两地相距600m ,则铁塔的AB 高度是( ) A . 120 2mB . 480mC . 240 2mD .600m11.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则该棱锥的全面积(单位: cm 2 ) 为() A . 4812 2 B . 48 24 2 C .3612 2D .3624 212.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a nannS ,已知ma a 0a,12nm 1mS38 ,则 m () 2m 1A .38B .20C .10D .913.已 知 正 方 体的 棱 长 为 , 点分 别 是 棱ABCD A B C D2 M , N 1 1 1 1BC ,C DP A B C DQA N的中点,点 在底面内,点 在线段上,若1 11 1 1 11PM 5 PQ,则长度的最小值为()A.21B.2C.351D.355514.设数列满足a a,且a a a.若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a12,26+221+2 n n n n201820182018则()a a a122018A.2015B.2016C.2017D.2018-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满分 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5.△ABC 中, acos A b cos B ,则该三角形的形状为___________. x y16.若直线10, 0过点1, 2,则2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aba bx y 1 0,17.若变量 x , y 满足 y 3x 1 0, 则 z2x y 的最大值为( )y x 1 0,18.过点 P3,1的直线 l 与圆有公共点,则直线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x 2y 2 1 l___________.19.如右图,有一个六边形的点阵,它的中心是 1个点(算第 1层),第 2层 每边有 2个点,第 3层每边有 3个点,…,依此类推,如果一个六边形点 阵共有 169个点,那么它的层数为__________. 20.在 四 棱 锥 PABCD 中 ,PC底面ABCD , 底 面 为 正 方 形 ,QA A PC ,PBC AQB 60P ABCDB ACQ.记四棱锥的外接球与三棱锥的外接S 球的表面积分别为 ,则=__________.S 1,S 22S1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 4小题,共 50分) 21. (本小题满分 12分) 已知 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且其对边分别为 a 、b 、c ,若a cos C c cos A 2bcos A .(1)求角 A 的值; (2)若 a2 3 ,b c 4 ,求 ABC 的面积.22. (本小题满分 12分)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PAD 为正三角形,平面 PAD ⊥平面 ABCD ,AB ∥CD ,AB ⊥AD ,CD =2AB =2AD =4.(1)求证:平面 PCD ⊥平面 PAD ; (2)求三棱锥 P —ABC 的体积;(3)在棱 PC 上是否存在点 E ,使得 BE ∥平面 PAD ?若存在,请确定点E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f(x)x2(a1)x1(a R).(1)若关于x的不等式f(x)0的解集是x m x2,求a,m的值;- 3 -(2)设关于x的不等式f(x)0的解集是A,集合Bx0x 1,若A 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4.(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a q 1a1a320a28 n(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n n(Ⅱ)设b , 是数列的前项和,对任意正整数不等式S+1a恒S bn nn nn n n n+1a2n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DBAAB ABCADACCC二、填空题:15.等腰或直角三角形16.8 17.2 18. 0,31519.8 20.7三、解答题21.解:(1)∵a cos C+c cos A=-2b cos A,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A cos C+sin C cos A=-2sin B cos A,化为:sin(A+C)=sin B=2sin B cos A,sin B≠0,可得cos A =1,A∈(0,π),∴A=2π23;(2)由a 23,b+c=4,结合余弦定理,得a2=b2+c2-2bc cos A,∴12=(b+c)2-2bc-2bc cos 2π3,即有12=16-bc,化为bc=4.故△ABC的面积为S= 12bc sin A=12×4×sin23= 3.22. (1)证明因为AB∥CD,AB⊥AD,所以CD⊥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 4 -所以 CD ⊥平面 PAD . 因为 CD ⊂平面 PCD , 所以平面 PCD ⊥平面 PAD . (2)解 取 AD 的中点 O , 连接 PO .因为△PAD 为正三角形, 所以 PO ⊥AD .因为平面 PAD ⊥平面 ABCD ,平面 PAD ∩平面 ABCD =AD ,PO ⊂平面 PAD , 所以 PO ⊥平面 ABCD ,所以 PO 为三棱锥 P —ABC 的高.因为△PAD 为正三角形,CD =2AB =2AD =4, 所以 PO = 3.1 所以 V 三棱锥 P —ABC = S △ABC ·PO3 1 12 3 = × ×2×2× 3= . 3 23(3)解 在棱 PC 上存在点 E ,当 E 为 PC 的中点时,BE ∥平面 PAD .分别取 CP ,CD 的中点 E ,F ,连接 BE ,BF ,EF , 所以 EF ∥PD .因为 AB ∥CD ,CD =2AB , 所以 AB ∥FD ,AB =FD ,所以四边形 ABFD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BF ∥AD .因为 BF ∩EF =F ,AD ∩PD =D , 所以平面 BEF ∥平面 PAD . 因为 BE ⊂平面 BEF , 所以 BE ∥平面 PAD .23.解:(1)∵关于 x 的不等式 f (x )<0的解集是{x |m <x <2}, ∴对应方程 x 2-(m +1)x +1=0的两个实数根为 m 、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mm 2 1 ,解得 a = 2 a 1 3 2 ,m = 1 2; (2)∵关于 x 的不等式 f (x )≤0 的解集是 A , 集合 B ={x |0≤x ≤1},当 A ∩B =时,即不等式 f (x )>0对 x ∈B 恒成立;- 5 -即x∈0,1时,x2-(a+1)x+1>0恒成立,∴a+1<x+ 1x对于x∈(0,1]恒成立(当x0时,1>0恒成立);∵当x∈(0,1]时,12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x(x∴a+1<2,即a<1,∴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a1.24.解:(Ⅰ)设数列{a n}的公比为q,a1+a3=20,a2=8.a1+q2021则,a q81∴2q2﹣5q+2=0,a14∵公比q>1,∴,∴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2n1nq2n n(Ⅱ)解:bn a n12n123n∴Sn234n122221123nSn345n22222211111n∴,Sn234n1n2222222111111n22-n1n2n+1∴Sn n n n n231111 2222222211∴1a1对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设f n1,易知f(n)单调n22nn递增.111n为奇数时,f(n)的最小值为,∴a得a,22233n为偶数时,f(n)的最小值为,∴,a44综上:,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31,3a2424- 6 -。
[小初高学习]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小初高学习]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1a122cc281e53a5802ff78.png)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级地理试题(文科)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1995年—2016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1995年以来,该地区的人口A.数量持续增加B.一直以自然增长为主C.2007年数量最少D.2016年数量最多2.2004年以来,该地区A.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B.人口老龄化进程变慢C.出现大量失业人口D.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3.2013年以来,该地区人口净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A.大量技术人才外流B.生态环境恶化C.本地人口大量外迁D.产业升级与转移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
读图完成4—6题。
4.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5.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入B.放开二胎C.出生率持续较低D.城市化水平提高6.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左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右图示意地租变化。
读图回答7—8题。
7.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A.西风;自西向东流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D.东风;自西向东流8.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扫描版)

高一数学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C2、A3、B4、C5、B6、A7、A8、B9、B 10、C 11、D12、A二.填空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2 14、185 15、4π16、3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本题10分)(1)原式==21 (2)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OP |=-2+32=5,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sin α=35,cos α=-45.12cos()cos()sin (cos )sin cos 225παπααααα+⋅--=-⋅-=⋅=- 18.(本题12分)(1)由表中数据得:∑i =14x i y i =52.5,x =3.5,y =3.5,∑i =14x 2i =54,∴b =0.7,∴a =1.05,∴y =0.7x +1.05,回归直线如图所示.(2)将x =10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得y =0.710+1.05=8.05,故预测加工10个零件约需要8.05小时.19..解:(1)先后抛掷两次正四面体的基本事件:()1,1, ()1,2,()1,3, ()1,4, ()2,1,()2,2, )3,2(,)4,2(, )1,3(, )2,3(, )3,3(, )4,3(,)1,4(, )2,4(, )3,4(,)4,4(。
共16个基本事件。
………3分(2)用A 表示满足条件“x y为整数”的事件, 则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1,1,()2,1,()2,2,)1,3(,)3,3(, )1,4(,)2,4(,)4,4(。
共8个基本事件。
∴21168)(==A P . 故满足条件“x y 为整数”的事件的概率为21。
……7分 (3)法一:用B 表示满足条件“2<-y x ”的事件,则B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1,()1,2,()1,3,()1,4,()2,1,()2,2,)3,2(, )4,2(,)2,3(,)3,3(,)4,3(,)3,4(,)4,4(。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共6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4分,共40分)1.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则它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A. 6 m/sB. 8 m/sC. 10 m/sD. 12 m/s【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汽车的刹车时的速度为24m/s,刹车的加速度为12m/s2,则刹车的时间为;汽车在3s内的位移即为2s内的位移:;在3s内的平均速度为,选项B正确。
考点:平均速度;匀减速运动的规律.2.有一质点从x轴的坐标原点开始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选项中a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x表示质点的位移,其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0-1s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同理可得1-2s内加速度为-2m/s2,2-3s 内加速度为-3m/s2,3-4s内加速度为3m/s2,故A错误,B正确;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物体做变速运动的是位移时间图线应该是曲线,不是直线,故C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3. 如图,两个相同小物块a和b之间用一根轻弹簧相连,系统用细线静止悬挂于足够高的天花板下。
细线某时刻被剪断,系统下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A. 细线剪断瞬间,a和b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B. 弹簧恢复原长时,a和b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C. 下落过程中弹簧一直保持拉伸状态D. 下落过程中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A、细线剪断前,a、b受力如下图,,,细线剪断瞬间,绳子拉力F2变为零,弹簧拉力不变。
对a:,;对b受力不变,加速度为零,A错误;B、弹簧恢复原长时,a和b都只受重力,加速度大小均为g,B正确;C、由于开始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弹簧长度变短,弹簧恢复原长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弹簧变成收缩状态,C错误;D、下落过程中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系统机械能守恒,D正确;故选B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4.如图所示,a为放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的物体,b为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的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b的向心加速度都等于重力加速度gB. b的线速度最大C. c距离地面的高度不是一确定值D. d的周期最小【答案】B【解析】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角速度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角速度相同,则知a与c的角速度相同,根据a=ω2r知,c的向心加速度比a的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级地理试题(理科)一、选择题(每题1分,50题,共50分)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
完成下列各题。
1. 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收入水平B. 舒适程度C. 交通条件D. 区域差距2. 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A. 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B. 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C. 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D. 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3. 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目的是追求A. 更高的社会地位B. 更优的自然环境C. 更高的经济待遇D. 更多的休闲时间4.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矿产、水资源的人均水平低。
下面三幅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我国这三种资源人均水平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自左至右排序正确的是A. 耕地、矿产、水资源B. 矿产、水资源、耕地C. 水资源、矿产、耕地D. 水资源、耕地、矿产5. 下列说法,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①施行“休渔”政策②内蒙古草原区退耕还林③山地陡坡修筑梯田④煤炭脱硫后燃烧⑤适度开采地下水⑥围湖造田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④⑤D. ②③⑤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 男女比例不平衡B. 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7. 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 人口老龄化B. 婚姻家庭C. 政治因素D. 经济因素8. 该国可能是A. 中国B. 巴西C. 德国D. 泰国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 资源B. 科技发展水平C.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 人们的消费水平10.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环境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 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 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D. 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的确定性11. 下图①②③④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分别是A. ①德国、②俄罗斯、③日本、④美国B. 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C. ①美国、②日本、③俄罗斯、④德国D. ①日本、②美国、③德国、④俄罗斯12. 每逢我国传统佳节,许多旅外华人喜欢聚集在一起。
这主要受A. 国家政策的影响B. 民族文化的影响C. 交通条件的影响D. 地形气候的影响13. 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A. 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 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 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D. 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读某城镇略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15. 若甲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 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 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 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 蒸发量增加D. 地下水位上升17.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生活用水量增加B. 植被覆盖率增加C. 降水下渗量减少D. 城市热岛效应下图是“我国某小城市地域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 2011年与1948年该城市地域形态明显不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交通B. 地形C. 河流D. 政治19. 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较突出,正确的解决措施有①修建卫星城镇②修建环城公路③将铁路、国道公路迁往城郊④疏散城市居民,减少城区人口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0. 据下图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A. 地表形态、经济水平B. 城市职能、产业布局C. 环境质量、城市规模D. 城市性质、城市规划21. “没有最堵,只有更堵”,北京、武汉等城市因交通拥堵而被称为“堵城”。
以下关于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措施,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 开辟公共汽车、自行车绿色通道B. 限制私家车的使用C. 减少市区主干道红绿灯设置D.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22. 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
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A. 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B. 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C. 不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D. 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23. 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 乳畜业B. 混合型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D. 大牧场放牧业24. 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A. 光照充足B. 降水丰富C. 技术先进D. 市场广阔2017年6月13日,洛阳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56,达到重度污染,经调查,“罪魁祸首”竟是周边农村地区大量焚烧秸秆。
读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洛阳此时焚烧的秸秆,主要来自A. 水稻B. 玉米C. 冬小麦D. 春小麦26. 图中四种秸秆的利用方式中,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提供生活能源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7. 农田大量焚烧秸秆的危害有①产生大量烟尘,影响交通②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破坏臭氧层③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危害人体健康④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蓝莓野生于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果实为浆果,鲜果采收成本高。
到1980年代,美国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100多个,目前蓝莓成为美国主栽果树树种。
我国蓝莓产业化始于2000年,现广泛栽培于东北、华东、西南等区域,产品大多出口。
阿根廷主要栽培喜湿润、温暖的南高丛蓝莓,是世界蓝莓主要出口国。
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8. 美国蓝莓快速成为主栽果树树种主要得益于A. 科技先进B. 消费升级C. 气候多样D. 种群优势29. 我国蓝莓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比较优势是A. 土地辽阔B. 产量巨大C. 政策支持D. 劳动力廉价2017年12月28日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在山东济南亮相,这是承载光伏路面研发与铺设的高速公路。
路面通过收集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太阳能发电,可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将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一部分。
下雪后还能自行融化路面积雪,现已实现并网发电。
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
30. 与我同西北地区相比,在济南高速公路上修建光伏发电的原因可能是①光照更充足②土地资源有限③科技水平更具优势④私家车保有量多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31. 为了保证并网发电的正常运行,光伏高速公路路线的设计选样上应优先考虑的因素是A. 地形条件B. 气候条件C. 水文条件D. 城市功能区分布下图是亚洲水稻分布区,回答下列各题。
32. 有利于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A. 雨热同期,地势平坦B. 冬雨夏干,灌溉便利C. 土壤肥沃,沿江沿海D. 精耕细作,科技领先33.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A. 居民以米饭为主食B. 单位面积产量高C. 水利工程设施完善D. 劳动力资源丰富34. 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B. 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C. 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D. 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下图示意我国某省2004~2014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5. 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大量增加B. 农业科技投入增加C. 农田水利设施完善D. 农业人口数量增加36. 由基本自给区和一般余粮区变为严重缺粮区的主要原因是A. 温室效应,气候恶化B. 外出务工,粮田荒芜C. 土壤污染,无法耕种D. 工业化、城市化使耕地急剧减少读日本工业分布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37. 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在A. 北海道B. 日本海沿岸C. 九州岛南部D.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38.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的主要原因是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②环境污染较轻③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9. 日本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A. 劳动力B. 矿产资源C. 交通D. 科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0. 与美国相比,墨西哥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 耕地面积大B. 农业科技水平高C. 积温高D. 交通便利41. 在与美国的双边贸易中,墨西哥最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是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剑麻42. 为适应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应该A.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B.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C. 加大劳动力投入D. 降低农产品价格43. 下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
读下图,完成下题。
城市通风廊道应A. 远离主要道路B. 靠近下风地带C. 限制汽车通行D. 降低建筑密度下为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4. 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是A. ①②B. ①④C. ②⑤D. ③④45. 上题中的这两个村落发展为小城镇,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A. 地形平坦B. 气候优越C. 资源丰富D. 交通便利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46. 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 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 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D. 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47. 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叙述正确的是A. 2010年约为50%B. 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C. 2030年超过80%D. 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
下图示意我国2000-2011年PM2.5污染物总体重心迁移轨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8. 我国2000-2011年间PM2.5污染物总体重心变化趋势是A. 先快后慢并持续向东移动B. 先快后慢并总体向东移动C. 先慢后快并持续向东移动D. 先慢后快并总体向东移动49. 造成2004年后PM2.5总体重心移动趋缓的主要原因是A. 西部重化工业大力发展B. 东部能源的消耗大幅度减少C. 西部生态保护力度加大D. 东部产业发展环保门槛提高50.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①水能②风能③生物能④煤炭⑤石油⑥天然气⑦核能⑧太阳能⑨潮汐能A. ①②③⑧⑨B. ④⑤⑥⑦⑧C. ⑤⑥⑦⑧⑨D. ③④⑤⑥⑦二、综合题(共5道大题,每空1分,共50分)51. 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