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2章 习题课1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2章 数列2.1 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2章 数列2.1 第1课时

[思路点拨]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求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要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点,可使用添项、还原、分割等办法, 转化为一些常见的数列来求.
解析: (1)符号问题可通过(-1)n或(-1)n+1表示,其 各项的绝对值的排列规律为:后面的数的绝对值总比前面数的 绝对值大6,故通项公式为an=(-1)n(6n-5).
答案: C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解析: A选项中的数列是递减数列,B选项中的数列 是摆动数列,D选项中的数列是有穷数列,只有C选项中的数 列是无穷数列且是递增数列,故选C.
无穷数列
无限 项 数_____的数列
从第2项起
递增数列 _大__于_______,每一项都 _____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例子
1,2,3,4,…, 100 1,4,9,…,n2, …
3,4,5,…,n +2
数学 必修5
第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从第2项起 小于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边听边记] (1)是集合,不是数列.(3)不能构成数列, 因为无法把所有的无理数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2)(4)(5)是数 列,其中(4)是无穷数列,(2)(5)是有穷数列.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册PPT课件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册PPT课件

在△ABC 中,sinA B C=
,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a b c=
B C=
设 a=3k,b=5k,c=7k(k>0),由于 c>b>a,故角 C 是△ABC 中最大的角,
因为 cosC=b2+2aa2b-c2=5k22+×53kk×2-3k7k2 =-12<0, 所以 C>90°,即△ABC 为钝角三角形
∵∠ADC=45°,DC=2x, ∴在△ADC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 AC2=AD2+DC2-2AD×DC×cos45°, AC2=4x2-4x+2, 又 AC= 2AB, ∴AC2=2AB2, 即 x2-4x-1=0,解得 x=2± 5. ∵x>0,∴x=2+ 5,即 BD=2+ 5.
名师辨误做答
已知△ABC 中,a=1,b=1,C=120°,则边 c=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 c2=a2+b2-2abcosC=1+1- 2×1×1×(-12)=3,∴c= 3.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在△ABC 中:(1)a=3,b=4,c= 37,求最 大角;
(2)a:b:c=1: 3:2,求 A、B、C. [解析] (1)∵ 37>4>3,边 c 最大,则角 C 最大, 又 cosC=a2+2ba2b-c2=322+×432×-437=-12. ∴最大角 C=120°.
在钝角三角形 ABC 中,a=1,b=2,c=t,且 C 是最大角,则 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错解] ∵△ABC 是钝角三角形且 C 是最大角,∴C>90°, ∴cosC<0,∴cosC=a2+2ba2b-c2<0, ∴a2+b2-c2<0,即 1+4-t2<0. ∴t2>5.又 t>0,∴t> 5, 即 t 的取值范围为( 5,+∞).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课件ppt讲义幻灯片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课件ppt讲义幻灯片

除b记作a|b,表示存在整数k,使得b=ak。
02 03
同余概念
同余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两个整数除以某个正整数余数相同。 例如,a和b对模m同余记作a≡b(mod m),表示存在整数k,使得 a=b+km。
素数概念
素数是只有1和本身两个正因数的自然数,是数论研究的基础对象之一。 例如,2、3、5、7等都是素数。
绝对值不等式解法
绝对值不等式的定义
01
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02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将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分段函数或一元一
次不等式组进行求解。
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03
包括对称性、非负性等。
04
函数与导数应用
函数概念及性质回顾
函数定义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 系,它表达了自变量与因 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数列的性质
包括周期性、有界性、单调性等。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定义
01 相邻两项之差为常数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02 an=a1+(n-1)d,其中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性质
包括对称性、可加性等。
03
等比数列定义
04 相邻两项之比为常数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05 an=a1*q^(n-1),其中q为公比。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振 幅、周期、相位变换对图象的影
响。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振幅变换
A的变化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包括上下平移和伸缩 变换。
周期变换
ω的变化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包括左右平移和伸 缩变换。
相位变换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2-1.pptx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2-1.pptx

考源教学资源网
25
分析 先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在理解数列的项与项 数的关系的情况下,求项和项数,即通项公式中用n=20代 入求出a20,令an=4 2 ,或an=10解出n值,判断是否为该数 列的项.
考源教学资源网
26
解 (1)原数列可写为 2 , 5 , 8 , 11 ,…,不难发 现,“ ”下面的数值后一项比前一项大3,故通项公式可 写为an= 2+n-1×3= 3n-1,即an= 3n-1.
29
变式训练2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2n2-n. (1)写出这个数列的第4项和第6项; (2)试问45是否是{an}中的项,3是否是{an}中的项?
考源教学资源网
30
解 (1)a4=2×42-4=28, a6=2×62-6=66. (2)令2n2-n=45,得2n2-n-45=0,得n=5, n=-92(舍),故45是此数列中的第5项. 令2n2-n=3,得2n2-n-3=0,此方程不存在正整数 解,故3不是此数列中的项.
分子中的22,32,42,52恰是分母之平方,-1不变,故它的一 个通项公式为
an=n+n+121-1.
考源教学资源网
17
(2)该数列各项符号是正负交替变化的,需设计一个符号 因子(-1)n,分子均为1不变,分母2,6,12,20可分解为 1×2,2×3,3×4,4×5,则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考源教学资源网
38
易错探究
(学生用书P27)
考源教学资源网
39
在数列{an}中,an=(n+1)
32
分析 (1)将a1=1,a2=2代入递推公式,求a3,依此类 推,可求出前5项.
(2)可由(1)求出b1,b2,b3,b4.

高中数学优质课件精选人教版必修五第2章数列2.1第2课时

高中数学优质课件精选人教版必修五第2章数列2.1第2课时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点击进入WORD链接
谢谢观看!

(1)由于数列是特殊函数,因此可
以用研究函数的思想方法来研究数列的相关性
质,如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等;此时要注
意数列的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其子集)这一条
件.
(2)可以利用不等式组
an-1≤an, an≥an+1,
找到数列的最大项;利
用不等式组aann≤-1≥an+a1n,, 找到数列的最小项.
4分 6分 8分
10分
12分
方法二:根据题意,令aann≥-1≤an+a1n
即n×1110n-1≤n+11110n

n+11110n≥n+21110n+1
解得 9≤n≤10.6 分
又 n∈N*,∴n=9 或 n=10.
∴该数列有最大项,为第 9,10 项,
且 a9=a10=10×11109.
2分 4分 10 分 12 分
• (2)数列的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另一重要形 式.一般地,只要给出数列的首项或前几项以 及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运算关系,就 可以依次求出数列的各项.
• 拓展: 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的关系示意图
• 1.数列1,3,6,10,15,…的递推公式是( )
• A.an+1=an+n,n∈N* • B.an=an-1+n,n∈N*,n≥2 • C.an+1=an+(n+1),n∈N*,n≥2 • D.an=an-1+(n-1),n∈N*,n≥2 • 解析: a2=a1+2,a3=a2+3,a4=a3+4, a5=a4+5,…. • ∴an=an-1+n(n≥2).
得aan-n 1=aann- -12=…=aa32=aa21=2(n≥2). ∴an=aan-n 1·aann- -12·…·aa32·aa21·a1 =2·2·…·2·2=2n. 又当n=1时,a1=21=2成立, ∴an=2n(n∈N*).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2章 数列2.2 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2章 数列2.2 第1课时

答案: 12-n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4.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 18,它们的平方 和为116,求这三个数.
解析: 设这三个数分别为 a-d,a,a+d,
a-d+a+a+d=18, 则 2 2 2 a - d + a + a + d =116.
1.了解等差数列与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联系.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3.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中项的概念,深化认 识并能运用.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观察以下这四个数列:
0,5,10,15,20,…
48,53,58,63 18,15.5,13,10.5,8,5.5 10 072,10 144,10 216,10 288,10 360 [问题] 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提示] 特点). 以上四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 等于同一个常数 ( 即:每个都具有相邻两项差为同一个常数的
① ②
由①得 a=6,代入②,解得 d=± 2. 所以所求的三个数为 4,6,8 或 8,6,4.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答案: B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3.已知等差数列{an}中,a4=8,a8=4,则其通项公式an =________.
解析: ∵由a4=8,a8=4,
a1+3d=8, 得 a1+7d=4,
∴d=-1,a1=8-3d=11, ∴an=a1+(n-1)d =11-(n-1)=12-n.

高二数学必修5第二章 数列2-3课件(共22张PPT)

第二章 数列
2.3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二十分。
本节主要学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简单应用。以泰姬陵中的 宝石数为引子,研究求和公式。用高斯小时候的故事来讲解求和公式。 问题探究一:用倒序相加法得出公式并总结变形公式。用例1加以巩 固。问题探究二:公式的灵活应用,知三求二,用变式2、3加以巩固。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二十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二十分。
(II)在等差数列 an中,已知: d 4 , n 20 , sn 460

a1

a 20
.
解: 利用 公式2
Sn
na1
n(n 1) 2
d
a1= -15
再根据
a20= 61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二十分。
例2 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 通”工程的通知》。某市据此提出了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总目 标:从2001年起用10年的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建成不同标准的 校园网。据测算,2001年该市用于“校校通”工程的经费为500 万元。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计划每年投入的资金都比上一 年增加50万元。那么从2001年起的未来10年内,该市在“校校
通”工程中的总投入是多少?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二十分。
解:根据题意,从2001~2010年,该市每年投入“校校通”工程的经 费都比上一年增加50万元。所以,可以建立一个等差数列{an},表示从 2001年起各年投入的资金,其中 那么,到2010年(n=10),投入的资金总额为
答:从2001~2010年,该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总投入是7250万元。
问题1:图案中,第1层到第21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五第二章数列总复习 课件(共21张PPT)


求f ( 1 ) f ( 2 ) f ( 3 ) ... f (1999 )的值.
2000 2000 2000
2000
解: S f ( 1 ) f ( 2 ) f (1000 ) L f (1998 ) f (1999 )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S f (1999 ) f (1998 ) f (1000 ) L f ( 2 ) f ( 1 )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S
S
f
( 1 ) 2000
f
( 12909090 )
Hale Waihona Puke f(2) 2000
f
(1998 2000
)
f
(1999 ) 2000
f
( 20100)
11999
S 1999 2
补充2、并项求和法. 练习:求和 S 12 22 32 42 52 62 L 992 1002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形如an=a·qn-1,
方法4:前n项和公式法
等差数列前 n项和公式,形如 Sn an2 bn 等比数列前 n项和公式,形如 Sn Aqn A(q 0,1)
等差数列的重要性质
(1) an am n m d
(2) 若 m n p q 2k
d an am nm
a2 2S1 1 1
a2 1,数列从第2项开始是等比的答案:an
a1
1, (n 1) 3n2 , (n
2)
n 2时,an a2qn2 3n2
验证n=1时是否可以合并!!!
na1
2、Sn
a1
1 qn
1q
q 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课件PPT

项都有对应关系,见下表:
(2)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 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 {1,2,…,n})的函数f(n),当它的自变量n从开始依次取 正整数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为f(1),f(2),…, f(n),….
(3)数列的图象表示. 以位置序号n为横坐标,相应的项为纵坐标描点画图,就可 以得到数列的图象.因为它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N*(或它的 有限子集{1,2,…,n})所以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的点,这些 点的个数可以是无限的,也可以是有限的.
(3)次序对一个数列来说相当重要,有几个不同的数,由 于它们的次序不相同,可构成不同的数列.显然,数列与数 集有本质的区别.
2.数列分类的判断 (1)若数列{an}满足an<an+1,则是递增数列; (2)若数列{an}满足an>an+1,则是递减数列; (3)若数列{an}满足an=an+1,则是常数列; (4)若数列{an}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 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则是摆动数列.
为 4, 4,4,…,4 ,再把分母分别加1,又变为
2 5 8 11
4, 4, 36
4, 9
1…42,,∴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4 ((n∈1)Nn1*).
3n 1
数列的函数特性
【名师指津】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1)数列中的对应. 对于任意数列如:1,1,1,1,1,1,1,…,每一项的序号与该
234567
(2)对于符号交替出现的情况,可先观察其绝对值,再用 (-1)k处理符号问题. (3)对于周期出现的数列,可考虑拆成几个简单数列和的形式, 或者利用周期函数,如三角函数等.
2.“基本数列”的通项公式. (1)数列-1,1,-1,1,…的通项公式是an=(-1)n; (2)数列1,2,3,4,…的通项公式是an=n; (3)数列3,5,7,9,…的通项公式是an=2n+1; (4)数列2,4,6,8,…的通项公式是an=2n; (5)数列1,2,4,8,…的通项公式是an=2n-1;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册课件PPT(全册)人教版

答:此船可以继续一直沿正北方向航行
变式练习: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 等于a 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30o,灯塔B 在观察站C南偏东60o,则A、B之间的距离为多 少?
练习2.自动卸货汽车的车厢采用液压机构。设计时需要计算
油泵顶杆BC的长度.已知车厢的最大仰角是60°,油泵顶点B 与车厢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m,AB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 6°20’,AC长为1.40m,计算BC的长(精确到0.01m).
(按角A分类)
A的范围
a,b关系
解的情况
A为钝角或直角
a>b a≤b
一解 无解
a<bsinA
无解
A为锐角
a=bsinA bsinA<a<b
一解 两解
a≥b
一解
思考 : 在ABC中, a x, b 2, A 450,若这个三角形有
两解,则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2_,_2____
正弦定理的推论: =2R (R为△ABC外接圆半径) (边换角)
(2)方位角:指北方向线顺时针旋转到目标方向线
所成的角叫方位角。
B 30°北
点A在北偏东60°,方位角60°.
A 60°
点B在北偏西30°,方位角330°. 西

点C在南偏西45°,方位角225°. C 点D在南偏东20°,方位角160°.
45°20° 南D
3.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坡面距离。

坡面距离
C ba
AB a=bsinA 一解
C b aa
C
C
b
a
a
b
A B2 B1 A
B
bsinA<a<b 两解
一解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递推公式求an
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方法:
(1)累加法:如果已知数列{an}的相邻两项an+1与an的差的 一个关系式,我们可依次写出前n项中所有相邻两项的差的关 系式,然后把这n-1个式子相加,整理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又a1-1=-13. ∴数列{an-1}是首项为-13,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 ∴an-1=-13×12n-1. ∴an=1-13×12n-1.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由an与Sn的关系求an
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1,对任意n∈ N*,有an+1=13S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即an+1-an=13an,
∴an+1=43an.
6分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当 n≥2 时,数列{an}是以 a2=13S1=13为首项,以43为公
比的等比数列.
8分
∴当 n≥2 时,an=a2·qn-2=13·43n-2.
10 分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解析:
可将首项-1写成-
3 3
,分母为2n+1,分子为(n
+1)2-1=n(n+2),符号为(-1)n.
答案: D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2.设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则a8的值为( )

∴当n≥2时,Sn-1=2-3an-1,

由①-②得,an=-3an+3an-1,即an=
3 4
an-1.又Βιβλιοθήκη n=1时,a1=S1=2-3a1,∴a1=
1 2
,∴{an}是首项为
1 2
,公比为
3 4

等比数列,∴an=1234n-1. 答案: 1234n-1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an=a1·aa12·aa32·aa43·…·aan-n 1 =3×21·22·23·…·2n-1 =3×21+2+3+…+(n-1)
n-1·n
=3×2 2
n2-n
=3·2 2 .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构造法
已知数列{an}中,a1=2,an+1=2an+3,求an.

a3-a2=f(2), a2-a1=f(1).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以上(n-1)个等式累加得 an-a1=f(n-1)+f(n-2)+…+f(2)+f(1),
n-1
∴an=a1+ f(k),
k=1
为了书写方便,也可以用横式来写: ∵当n≥2时,an-an-1=f(n-1), ∴an=(an-an-1)+(an-1-an-2)+…+(a2-a1)+a1=f(n-1) +f(n-2)+…+f(2)+f(1)+a1.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当题中出现an+1=pan+q(pq≠0且p≠1)的形 式时,把an+1=pan+q变形为an+1+λ=p(an+λ),即an+1=pan+
λ(p-1),令λ(p-1)=q,解得λ=
q p-1
,从而构造出等比数列
{an+λ}.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已知形如aan+n 1=f(n)型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1)当f(n)为常数时,即
an+1 an
=q(其中q是不为0的常数),此
时数列为等比数列,an=a1·qn-1.
(2)当f(n)为n的函数(非常数)时,用累乘法.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累加法
在数列{an}中,a1=1,an=an-1+2n-1(n≥2且 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思路点拨] 根据递推公式,写出n-1个等式an=an-1+ 2n-1(n依次取n,n-1,n-2,…,2),将这n-1个等式左右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1.数列-1,85,-175,294,…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A.an=(-1)n2nn3++n1 B.an=(-1)nn2nn++13 C.an=(-1)nn+2n1-2- 1 1 D.an=(-1)nn2nn++12
两边分别相加即可.
[边听边记] 由于an-an-1=2n-1(n≥2),令n分别取n,n -1,n-2,…,3,2则可得an-an -1=2n-1,an-1-an-2=2(n -1)-1,…,a3-a2=2×3-1,a2-a1=2×2-1.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4.已知数列{an}满足a1=33,an+1-an=2n,求an.
解析: 在an+1-an=2n中,令n=1,得a2-a1=2;令n =2,得a3-a2=4,…,an-an-1=2(n-1).
把上面n-1个式子相加,得an-a1=2+4+6+…+2(n-1) =2+2n-22n-1=n2-n,∴an=n2-n+33.
由aan+n 1=f(n)得n≥2时,aan-n 1=f(n-1),
∴an=aan-n 1·aann- -12·…·aa21·a1=f(n-1)·…·f(1)·a1.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2.在数列{an}中,a1=3,an+1=2n·an,求an. 解析: ∵an+1=2n·an, ∴an=2n-1·an-1,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可先利用an与Sn的关系:an=
S1
n=1,
Sn-Sn-1 n≥2.
消掉Sn,求出an,或消掉an求出Sn再求an.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规范解答] 方法一:当n=1时,S1=a1=1.2分
当n≥2时,an+1-an=13(Sn-Sn-1),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公式
已知形如an+1-an=f(n)型的递推公式求通项
(1)当f(n)=d为常数时,此时数列为等差数列,则an=a1+ (n-1)d;
(2)当f(n)为n的函数(非常数)时,用累加法.
方法如下:由an+1-an=f(n)得 当n≥2时,an-an-1=f(n-1), an-1-an-2=f(n-2),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把上面的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 an-a1=2·n-12n+2-(n-1) =(n-1)(n+2)-(n-1) =n2-1. ∵a1=1,∴an=n2(n≥2). 又∵a1=1也适合上式, ∴an=n2(n∈N*).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an与Sn的关系
an=SS1n-n=Sn-11,n≥2. 根据已给出的关系式,令n=n+1(或n=n-1),写出一个 an+1(或an-1)与Sn+1(或Sn-1)的关系式,然后将两式相减,消去 Sn,得到an与an+1(或an与an-1)的关系,从而确定数列{an}是等 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其他数列,然后求出其通项公式.
1
n=1,
综上,an=13·43n-2 n≥2.
12 分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方法二:由an+1=13Sn得Sn+1-Sn=13Sn.
即Sn+1=43Sn.
4分
∴数列{Sn}是以S1=1为首项,以4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6分
[思路点拨] 将条件变形为an+3=2(an-1+3),则数列{an
+3}是等比数列,求出{an+3}的通项公式.
解析: ∵an+1=2an+3,∴an=2an-1+3,

设①式可写成an+λ=2(an-1+λ)(λ为待定系数)的形式,
即an=2an-1+λ,

①②两式对应系数比较,得λ=3.
数学 必修5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1.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1=an+2n,求通项公式. 解析: ∵an+1=an+2n, ∴an+1-an=2n, ∴an=a1+(a2-a1)+(a3-a2)+…+(an-an-1) =2+21+22+…+2n-1 =2+211--22n-1=2+2n-2=2n . ∴an=2n(n≥2). 又∵n=1适合上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