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的质量管理
日立的质量管理

日立的质量管理日立的质量管理两大法宝日立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平浪平先生于1910年在东京创立的一个小电机修理厂,1920年该厂被改组成名为日立制作所的股份,日立因此正式得名。
由于它是一家股份制企业,与其他家族式日本大公司不同,日立的历任总经理相互间没有血缘关系。
随着二战前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日立公司也日益壮大,到1941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日立发展成经营涉及电力设备、机车车辆和通讯设备等多个领域、日本最大的综合性机械电气制造厂家。
现在,日立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器设备制造商之一。
它的产品遍及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动力和产业系统、家用电器、材料工业四大领域,共20000余种。
它的生产销售网络遍布五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拥有70余家制造公司和100余家销售与维修服务公司。
1997年,公司全球销售收入近700亿美元,列《财富》杂志98世界500强第21位,在电子电器设备行业厂家中位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之后列世界第二位在日本最大工业企业中也仅次于丰田汽车公司。
日立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两大法宝:一个是十分注重技术革新和应用,另一个是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
在技术革新与应用方面,日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完善的研究与开发体制,并在美国建立了两个研究开发中心,在欧洲与两个实验室、大学合作建立了两个研究所。
1997年,公司共有研究人员1.7万名,分布于35个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经费近50亿美元,约占公司年销售额的7%。
获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大奖的电子显微镜、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日本第一辆子弹头列车、日本第一套核动力发电设备、世界首次成功的光纤通讯实验、高灵敏度摄像管记载着日立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今天。
在质量管理方面,日立公司继承了日本企业重视质量的传统,是世界上产品质量最过硬的公司之一。
日立与中国的关系始于60年代,在其后20年间,日立主要向中国提供产品、技术和设备。
改革开放以后,日立开始在中国兴办合资企业:1982年,日立与电子进出口公司和投资企业公司合资,建立日立电视机,这是日立在华第一家合资企业,是日本大跨国公司在华第一家合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合资电子企业;1989年,日立与赛格集团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合资,兴建赛格日立彩色显示器件,生产彩色显像管。
MSAP与SLP产品质量控制点

減銅(Tenting流 程) 去膜
烘烤 Desmear
.藥水濃度
Cu2+ 58~62 g/L;H2SO4 35~45 g/L;Brightener 5~7ml;Leveller 2~3.5ml/L
A1二樓2#
CMI面銅廠規及參數依工單作業
A5三樓鍍金去 膜線1#
A5三樓電鍍1#
A5三樓水平1#
Tenting流程
A1二樓 3#&4#
壓膜 MSAP流程 A5三樓1#
線速 溫度 壓力 溫度
壓力
2.5+/-0.5m/min 壓膜滾輪溫度:115+/-5℃ 0.35±0.02Mpa 1.預熱溫度250℃,出板溫度50+/-5℃ 2.壓膜機溫度120℃,出板溫度55+/-5℃
壓膜機壓力5Kg
1.壓膜前切割粘塵紙及清潔滾輪 2.製程中每30pnl切割粘塵紙 3.Tenting流程干膜:依工單作業 MSAP流程:干膜:RD-1229 4.干膜不可使用過期干膜,製作前做點檢
MSAP流程水平來料2UM,微蝕開1個泵浦(依實際來
料銅厚微調)
首件及其量產前生產順序為PP5片、DUMMY板5片
、量產板、DUMMY板2片;
P/LB段1.5m/min,銅段1.4m/min
內一: 3.9±1.0 um;內二/三/四: 4.3±1.0 um
線速:0.4 噴壓:0.8/0.4/0.2/0.2 微蝕槽泵浦關閉
1.vcp投板面次要與程式設定的一致. 2.由HDI VCP2#代工時需要手動投板,雙手持板,輕拿 輕放,防止乾膜刮傷. 3.投板方式:線路密集面朝上,料號朝前投板(如 與VCP程式面次衝突,依程式做調整),密集面次 區分依工單
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精益生产——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的精益之路

予 了极 大 的权利 ,真正 体 现 了员 工 当家 作
主 的精 神 ,并 且 企 业人 事组 织 结 构趋 于 扁
Hale Waihona Puke 平 化 ,消 除 了上 级 与下 级 之 间相 互沟 通 的
隔 阂 ,做 到企 业 上 下一 条 心 。所有 这 一切
在历经 了长久 的传统经营模式之后 , 要跳 出禁 锢转变 成 为精益 企业 不可 能一 蹴而就 ,需要经历漫长且曲折的准备期 。
2世纪7 0 O年代 以来 ,人 们 对 服 务 、产 品 称 精 良生 产 ,就 是 及 时 制 造 ,消 灭 故 障 , 可靠性 等 方面 的要求 1益提 高 ,以高质 量 、 消 除 一 切 浪 费 ,向 零 缺 陷 、零 库存 进 军 。 3 多 品种 和快 节 奏为 目标 的制造 业 企 业管 理 它 致 力 于 改 进 生 产 流 程 中 的 每 一 道 工 序 ,
创新管理模 式 , 实施精益生产
上海 日立 电器有限公司的精益之路
上海 日立 电器 有 限公 司 唐 倩
确 保每 一 个产 品 只能 严 格地 按 照惟 一 正确 的 方式 生 产 和安 装 ;在 库存 管 理上 ,体 现 了节 约 成本 的原 则 ,在满 足 顾客 需求 和 保 持 生 产 线 流动 的 同时 ,做 到 了产 成 品库 存 和在 制 品库 存 最低 ;精 益 企业 里 员工 被 赋
提 高 劳动 生 产率 以及降 低 生产 成 本 的能 力 趋势 、新思 路 ,无 论从 大 力 推 进企 业 文化 方法 : 上 。2 O世纪 6 0年 代 以 后 ,随 着 西 方发 达 的角 度 ,还 是从 管理 模式 日趋 信息 化 的 角
现场 5 s管理
商务运营管理第二章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处于企业工作的中心地位的是()A.如何确保公司生产的产品得到顾客的欢迎B.如何确保企业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C.如何确保获得企业预期的利润D.如何确保顾客获得满足他们质量权益的产品和服务答:D解析:p39。
运营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确保顾客获得满足他们质量权益的产品和服务,它处于企业工作的中心地位。
2.以下关于产品质量定义的说法中,最为准确的是()A.质量是顾客对产品的欢迎程度B.质量是企业生产产品的合格率C.质量是顾客需求的实际满足程度D.质量是企业生产出具有同行业领先技术的产品答:C解析:P41,记忆题型。
3.以下关于符合性质量观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符合性质量关注的是预期性能和承诺性能之间的关系B.符合性质量关注的是实际性能和许诺性能之间的关系C.符合性质量关注的是预期性能和实际性能之间的关系D.符合性质关注的是许诺性能和预期性能之间的关系答:B解析:P41,记忆题型。
4.下列关于顾客与产品质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为了满足顾客需要,与顾客沟通成为质量交付系统的一个关键事项B.一件产品可能符合协商一致的要求,但是顾客仍有可能对购买到的产品不满意C.公司通过货币价值途径实现顾客质量意味着他们真正地满足了顾客的需要D.即使生产者保持使产品完全满足顾客的需要,也无法避免顾客对产品不满意情况的发生答:C解析:P41-42;现实中,顾客通过价格购买到了产品,并不意味着真正满足了顾客真正的需要。
比如,在网上平台的买家秀,有时候并没能真的满足了顾客的虚荣心理。
5.运营可以通过两种直接的方式促进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一种方式是将运营活动作为单独的活动,另外一种方式是()A.基于运营和生产管理的关系B.基于运营和营销的关系C.基于运营和财务管理的关系D.基于运营和其他管理职能的传统关系答:D解析:P42,记忆题型。
6.关于传统的追求质量方法的观点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关于运营和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传统的观点支持职能分离B.传统的思想以生产率和质量之间的权横为中心C.维持高质量标准与大规模生产和低成本生产是完全一致的D.产品转化应与其他活动分开答:C解析:P42-43;维持高质量标准与大规模生产和低成本生产是完全一致的。
日立电梯事故

日立电梯事故日立电梯事故引发的安全警示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电梯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聚焦于一起令人震惊的日立电梯事故,分析其原因,并呼吁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
事件概述2019年8月,一起日立电梯事故发生在一个商业办公楼中。
在这起事故中,一名中年男子乘坐电梯时陷入了突然停电的电梯中,并被困了数小时。
最终,他被成功救出,但他在被困期间经历了巨大的恐惧和身体上的不适。
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故障: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日立电梯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
电梯突然停电导致乘客被困。
这种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维护不当、零部件老化或制造缺陷等多种可能因素引起的。
2. 管理缺陷:另一个导致日立电梯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管理缺陷。
据报道,电梯公司在事故前没有对电梯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这种管理缺陷可能使得电梯的故障无法及时发现和修复,从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
3. 缺乏紧急救援措施:在日立电梯事故中,乘客被困电梯中长达数小时之久。
这显示了缺乏紧急救援措施的存在。
电梯公司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紧急救援程序,包括定期培训员工,提供紧急救援设备等,以确保在类似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救援被困人员。
应对措施日立电梯事故应成为我们警醒的敲钟,相关部门和电梯制造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1. 加强检查和维护:电梯制造公司应建立起严格的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每台电梯都经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2. 提高设备质量:电梯制造公司应在制造过程中更加注重设备质量控制。
只有通过提高零部件的质量和制造工艺,才能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3. 建立紧急救援机制:电梯公司应建立起紧急救援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进行救援。
培训员工,提供必要的救援设备,并建立与相关机构的紧密合作,以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日立行业报告

日立行业报告日立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企业,总部位于日本东京。
成立于1910年,日立集团在电子、能源、基础设施、工业系统、信息通信等领域拥有广泛的业务。
本报告将对日立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一、公司概况。
日立集团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和雄厚实力的企业,业务涵盖电子、能源、基础设施、工业系统、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主要市场。
日立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二、全球市场发展。
日立集团在全球市场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加强研发创新、拓展国际业务、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面。
在电子领域,日立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尤其在信息通信、半导体、显示器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能源领域,日立致力于开发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基础设施和工业系统领域,日立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提供支持。
三、竞争分析。
日立在全球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西门子、通用电气、飞利浦等跨国企业。
这些公司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资源优势。
日立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性能,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品牌推广,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日立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日立在工业系统和信息通信领域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同时,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发展也为日立在能源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
日立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性能,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日立集团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状况依然稳健,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日立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性能,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品牌推广,以保持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日立primaide参数

日立primaide参数日立Primaide是一款先进的参数管理软件,旨在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效的产品参数管理和优化生产过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Primaide的功能和优势。
一、参数管理的重要性在现代制造业中,产品参数是决定产品质量、性能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参数设置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并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
然而,传统的参数管理方式往往存在着信息不统一、难以追溯、难以分析等问题,使得参数管理变得复杂而低效。
二、Primaide的功能与优势1. 统一的参数管理平台:Primaide提供了一个集中管理和统一管理产品参数的平台,实现了参数信息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对各个环节的参数进行全面管理,包括参数的录入、修改、审核和发布等。
2. 参数分析与优化:Primaide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优化功能,可以对参数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帮助用户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通过对参数的优化,可以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3. 参数变更管理:Primaide提供了完善的参数变更管理功能,可以帮助企业规范参数变更的流程和审核机制。
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对参数变更进行申请、审批和执行跟踪,确保参数变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参数共享与协作:Primaide支持多人协同操作和参数共享,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跨部门、跨地域的参数管理网络。
不同部门的员工可以通过Primaide共享参数信息、交流经验,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5. 参数安全与权限管理:Primaide采用了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参数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限级别,限制不同用户对参数的访问和修改权限,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Primaide的应用案例1. 某汽车制造企业使用Primaide对车辆参数进行管理,实现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参数管控。
通过Primaide的参数优化功能,该企业成功降低了产品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海信日立获工信部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

不 良率 的质 量 课 题 , 过 充 分 的调 查 讨 论 , 思广 益 , 通 集 多次 的试 验 和 改 进 , 幅 度地 提 高 了焊接 质 量 , 而 有 大 从
效 地 提 升 了产 品 品质 。在本 次 工 业 和信 息 化 部 组 织 的
电子 信 息 行 业 质 量 成 果 展 评 会 上 , 信 日立“ 炬 ” 海 火 质 量 管 理 小组 脱 颖 而 出 , 得荣 誉 , 既 肯定 了海信 日立 获 这 公 司质 量 管 理 小组 管 理 工作 的规 范 性和 先 进 性 , 也体 现 了海 信 日立 在质 量 控 制方 面 的执 着追 求 。
在这 次 公 开 的招 标 中 ,麦 克 维 尔强 调 了其 领 先 的 节 能 空调 产 品 、 色 环 保 、 美 的 售 后 服 务 方 案 , 最 绿 完 并 终获 得 了家 乐福 公 司 的青 睐 。同 时, 克维 尔 公司 也是 麦
诸 多百 货 连 锁 超 市 如沃 尔玛 、 华润 苏 果 、 又 多 、 加 美 的湖北销售 全线飘红 好 一
量 管 理 小 组 凭 借着“降低 焊 接 不 良率 ” 的研 究 课 题 , 获 始 启 动 ,而 越 来 越 多 的房 地产 开 发 商 也 开始 倾 向于 国 得 了 20 0 9年 优 秀 质 量 管 理 小 组 一 等 奖 ; 时 , 信 臼 同 海 立 公 司荣 获“ 工业 和 信 息化 部 电子 信 息 行业 2 0 0 9年 优
一
、
上海 百 货等 的 首选 供应 商 。麦 克 维尔 为 家乐 福 亚洲 日前 , 美 的武 汉 产 管 中心 传 来 喜讯 , 中心 中标 从 该 武 汉 到广 州 的动 车铁 路 线 空 调项 目,选 用 美 的多 联 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今日的竞争环境中,忽视质量问题的企业无异于自杀。
——美国总统工业竞争力委员会主席约翰·扬把质量意识注入每位员工的血脉——日立的质量管理两大法宝日立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平浪平先生于1910年在东京创立的一个小电机修理厂,1920年该厂被改组成名为日立制作所的股份有限公司,日立因此正式得名。
由于它是一家股份制企业,与其他家族式日本大公司不同,日立的历任总经理相互间没有血缘关系。
随着二战前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日立公司也日益壮大,到1941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日立发展成经营涉及电力设备、机车车辆和通讯设备等多个领域、日本最大的综合性机械电气制造厂家。
现在,日立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器设备制造商之一。
它的产品遍及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动力和产业系统、家用电器、材料工业四大领域,共20000余种。
它的生产销售网络遍布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拥有70余家制造公司和100余家销售与维修服务公司。
1997年,公司全球销售收入近700亿美元,列《财富》杂志98世界500强第21位,在电子电器设备行业厂家中位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之后列世界第二位(见下表),在日本最大工业企业中也仅次于丰田汽车公司。
世界电器设备制造商十强(1998)(单位:百万美元)排名、公司名称、国别、销售额、利润额:1、GENERALELECTRIC通用电气、美国、90,840.0、8,203.02、HITACHI日立、日本、68,567.0、28.33、MATSHUSHITAELECTRICINDUSTRIAL松下电器、日本、64,280.6、762.54、SIEMENS西门子、德国、63,754.6、1,427.45、SONY索尼、日本、55,033.0、1,809.16、TOSHIBA东芝、日本、44,467.2、59.87、NEC日本电气、日本、39,926.5、336.58、ROYALPHILIPSELECTRONICS飞利浦、荷兰、39,188.4、2,938.69、MITSUBISHIELECTRIC三菱电气、日本、30,967.3、-862.910、SAMSUNGELECTRICS三星电子、韩国、23,809.9、-40.2注:本表根据《财富》“98世界500强”编制,销售额和利润额均是1997财政年度数字。
日立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两大法宝:一个是十分注重技术革新和应用,另一个是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
在技术革新与应用方面,日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完善的研究与开发体制,并在美国建立了两个研究开发中心,在欧洲与两个实验室、大学合作建立了两个研究所。
1997年,公司共有研究人员1.7万名,分布于35个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经费近50亿美元,约占公司年销售额的7%。
获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大奖的电子显微镜、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日本第一辆子弹头列车、日本第一套核动力发电设备、世界首次成功的光纤通讯实验、高灵敏度摄像管记载着日立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今天。
在质量管理方面,日立公司继承了日本企业重视质量的传统,是世界上产品质量最过硬的公司之一。
日立与中国的关系始于60年代,在其后20年间,日立主要向中国提供产品、技术和设备。
改革开放以后,日立开始在中国兴办合资企业:1982年,日立与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和福建投资企业公司合资,建立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这是日立在华第一家合资企业,是日本大跨国公司在华第一家合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合资电子企业;1989年,日立与深圳赛格集团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合资,兴建深圳赛格日立彩色显示器件有限公司,生产彩色显像管。
1992年以来,日立明显加快了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的步伐:1993年,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4年4月,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2-1995年4年中,日立就在华投资建立了10家企业,加上此前的两家,日立在华投资企业达到了12家。
随着日立在华业务的迅速发展,日立公司加强了对中国业务的管理。
1994年10月,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一家控股性投资公司,它将日立在这12家企业中的全部资产纳入旗下,构成伞型企业结构,对其在华业务实行统一管理。
同时,中国地区业务已经从日立亚洲部中独立出来,成立了“中国事业开发本部”。
日立在这些合资和独资企业中坚持不懈地推行它的两大法宝:认真及时地转让技术;坚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把质量意识渗透到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心中。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因为技术转让成功与否关键看产品质量能否达到预期的国际先进标准。
因此,可以说,日立在华企业管理的重点和精髓,就是质量管理。
日本式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各国企业都十分重视对产品的质量管理。
它们的管理思想和措施与各自的文化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质量管理模式和日本质量管理模式。
美国是质量管理的发源地,无论是“统计质量管理法”还是“全面质量管理法”都源于美国。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组织制度和质量管理方法,被称为美国质量管理模式。
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主要依靠操作者的技术;其后主要依靠事后检验;现在则是以预防为主。
首先,美国企业普遍重视产品质量。
美国企业界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有自己的选择权,这就是向生产者投“货币选票”,为了吸引这些选票,企业必须尽量了解消费者需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其次,美国企业强调质量的综合特性。
他们认为质量特性主要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产品应该融这五大特性于一身,产品质量应该是这些特性的总和。
再次,美国企业推崇“以预防为主”的观念。
他们虽然也注意成品的检验,但更注重工序过程中的预防,把质量问题控制在产品形成之前。
第四,美国企业非常强调高层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
企业最高层领导人员都要接受质量管理培训,他们的工资、红利及其他奖励都要视质量管理成绩而定,有的企业质量管理成果在红利和奖励中的比例甚至达到40%。
第五,美国企业特别注重质量指标的完成。
他们将质量指标分解得很细,落实到每道工序和每个人,产品要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进行检验,追求100%的合格率。
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组织制度是与其质量管理思想相适应的。
首先,质量管理围绕高层领导和质量管理专家来实施,质量经理和质量管理专家在质量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其次,将解决质量保证问题的权力分散,各部门在质量经理和专家的指导下分工负责,只有问题比较普遍时才向上级部门报告。
再次,常设管理机构和临时管理机构并存。
除质量促进委员会、可靠性委员会等常设质量管理机构外,美国企业还经常为特定目的设立临时质量管理机构,如福特汽车为生产专用部件而成立的临时工作小组等。
第四,美国企业还十分重视质量检验工作,积极改进质检仪器,提高质检人员素质。
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主要是全面质量管理,它是60年代初期由通用电气公司的工程师费根鲍姆创立的,其基本内容是:企业全体员工及其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经济地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
日本企业则从自身实际和日本文化出发,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
先看看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思想。
首先,日本企业树立了“无次品”的质量管理观念。
一般国家认为把废品率降到1%以下意义不大,可是在日本公司的质量图表上,废品率不是以百分之几表示,而是以百万分之几表示,长远目标——是零。
日本企业还宣传“每个废品都是宝”的观念,对废品进行仔细研究,找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日本企业质量管理是面向消费者的。
日本工业标准将质量管理定义为:“质量管理是经济地生产合格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体系,或者是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
日本企业也认为“质量管理就是发展、设计、生产和服务于一种优质产品,这种产品应是最经济、最有用,并使消费者满意”。
因此,他们提出“最现实的质量好坏标准就是顾客是否满意”,“百分之一的次品对顾客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次品”。
再次,追求产品的适用性,不以合格率为主要标准,扩大产品优等率。
第四,日本企业重视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强调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日本的质量管理组织制度同样体现了他们的质量管理思想。
第一,重视基层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能。
第二,重视加强产品形成早期阶段的管理,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设计方案、加工样品、调整工艺流程等阶段,事先把好质量关。
第三,注意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搞形式主义、突击生产、超负荷运转。
第四,跨企业组织质量管理协作。
日本企业从外部购入的零部件占到制造成本的一半以上,为了保证质量,企业间相互真诚的质量保证就极为重要。
第五,进行普遍的质量管理教育。
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在美国企业质量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首先是从全面质量管理发展成为全公司甚至全社会质量管理,公司内部从董事、经理、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直至一线技术工人,公司关联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全员参与。
其次,日本企业重视质量问题,十分注重对质量问题进行“诊断”,找出毛病。
日立的质量管理日立公司的质量管理是典型的日本式质量管理。
日立也将其质量管理思想、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推广到它在中国的合资和独资企业。
在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小岛正义主持的公司第一次高级管理人员会议上,主题就是如何抓产品质量,会议提出“把质量意识注入每位员工的血脉之中”。
日立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福日公司自成立时起一直推行“双零管理”(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零库存管理”和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的“零缺陷管理”)。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正是凭借对质量的超前意识雄霸市场的。
日立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其具体体现是“3N、4M、5S”的质量管理模式。
“3N”是指质量管理的原则为“不接受(Noaccepting)不合格产品、不制造(Nomanufacturing)不合格产品、不移交(Notransferring)不合格产品”。
其目的是控制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确保经过每位员工之手加工的零部件达到100%的合格率,达到零缺陷的质量目标。
日立要求每个操作者将“3N”原则铭记在心,以便使生产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生产全过程进入有序的良性循环中。
通过执行“3N”原则,日立希望在每一个岗位上,每一个员工中牢固树立起“生产自己和顾客都满意的产品”的市场新理念,形成人人注重质量、环环相扣保证质量的有效机制。
“4M”是指对“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s)”4种质量管理要素的科学运用。
即人——激发最大的竞争意识;机器——保持最高的开工率;材料——达到合理的投入产出;方法——应用最佳的手段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