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1卢沟桥的狮子教案5鄂教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卢沟桥的狮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卢沟桥的狮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卢沟桥的狮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含一个多音字),认读8个字。

能够读写7个新词。

(2)、知道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不清,非常有趣。

(3)激发学生情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北京有这样著名的古建筑感到自豪。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刚换钢笔进行书写,所以在生字书写方面仍要跟紧。

阅读训练主要是学生对段的主要内容理解与概括。

初步了解篇的结构。

图片、音频、视频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

3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2、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打写创作。

3、激发学生情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卢沟桥的狮子
揭示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

这座桥就是“卢沟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卢沟桥的狮子》。

(板书课题:11卢沟桥的狮子)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翻开书第54页,先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圈出的生字多度几遍。

读完课文,把课后生字也读读。

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读生字。

带读生字。

【鄂教版】小学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定稿

【鄂教版】小学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定稿

课前准备:师长尺、生分组、预习纸、铅笔、尺子。

诵读前三首古诗。

一、复习导入。

1、师:“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生:数不清。

”【板书】2、师:卢沟桥的狮子很多,大家想不想看看这多得数都数不清的狮子呢?CAI展示:卢沟桥及卢沟桥的狮子图片。

3、师:就是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石桥,曾被世界闻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谁来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预设:【请两位学生回答】(1)卢沟桥是世界上设计最完美的桥;(2)世界上只有这么一座卢沟桥。

4、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让我们再次齐声读“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5、师: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是怎么样的?以至于被世界闻名的意大利旅行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之外还有哪些特点?二、紧扣关键,上贯下连,落实训练。

1、师:请同学们轻轻地翻开书54页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狮子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呢?2、师:CAI:是呀,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3、师:这些狮子怎么有意思呢?作者是怎么描写出来的呢?拿出你们的铅笔赶快在书上用直线把描写大小的句子画下来,用波浪线把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

4、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大小的句子,(CAI: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说说怎样有意思。

师:顺手竖起讲台上的一根长1米的直尺。

同学们请看,“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谁来比划比划小的又多小呢?为了说明小的程度,作者又是怎么描写的呢?(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呀!)这么小的石狮子就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真是有意思呀。

谁愿意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句。

【指名朗读】请你读一读这句话,读出有大有小的特点来。

5、师:噢!原来有你说的这么大,小的这么小呀,难怪作者会说:(CAI:生接:这些狮子真有意思!)6、师:如果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相同,那就是(板书:大小不一)。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1卢沟桥的狮子教案5鄂教版word版本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1卢沟桥的狮子教案5鄂教版word版本

《卢沟桥的狮子》课文说明:本教材是语文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课文生动详尽地写出了卢沟桥形态万千、绘声绘色的石狮子,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教课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把阅读、观察、想象联合起来,认识卢沟桥狮子的特色。

3.知道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特别风趣,为国都北京有这样有名的雕琢艺术品而感觉骄傲。

教课难点:1.阅读、观察、想象联合起来,认识卢沟桥狮子的特色。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课准备: PPT 课件第二课时一、发言导入,揭露课题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句歇后语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很多很多。

这座桥从前被意大利有名的旅游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

这座桥究竟有什么特色呢?今日我们连续学习15 课《卢沟桥的狮子》。

二、品读课文,启示想象⑴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生边听边想:你能从这段中认识到什么?2.生反响交流。

a.抓住“举世闻名”介绍卢沟桥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认识它举世闻名的原由。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 年 7 月 7 日,侵华日军借口有一个士兵在演习时失散。

想要引起矛盾和战争。

中国士兵奋起抗战,在这里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抗日战争今后全面睁开。

正是因为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久难忘的一处拥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b.抓住“绘声绘色”、“展览馆”这两个词,感悟卢沟桥上的石狮子生动形象,数目多的特色。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⑵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卢沟桥上的狮子绘声绘色,特别风趣。

大家尽兴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那句话概括了这段的意思?2.找出中心句,知道作者是从大小和形态来写石狮子真有意思的。

3.品读描述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句子。

a.把描述你最喜爱的那尊狮子的语句有声有色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b.师引读整段。

c.练习背诵。

d.指名背诵。

4.欣沟上的石子么绘声绘色、绘声绘色的子。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上《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执教人:江夏区第一小学刘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词义。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卢沟桥的狮子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

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描述方法。

3.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从石柱上雕刻的狮子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2.学会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学习观察与联想相结合的描述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责任感。

教具准备:课件、词卡、田字格磁贴教学过程:创设氛围,课前互动1.出示一幅卢沟桥的大图,师述:卢沟桥是一座举世的桥梁,到此游览的中外游客都会被卢沟桥的狮子深深地吸引住。

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游览一下这座著名的卢沟桥,好吗?2.播放多幅带有狮子的卢沟桥画面(伴随音乐,由远及近、从高到低、从正面到侧面,用简要的话语指引学生欣赏卢沟桥)。

谁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眼前的卢沟桥。

(生自由说,师引导学生抓住最大的特点:狮子多。

)同学们,咱们开始上课了,好吗?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着重向我们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

板书:卢沟桥的狮子(边写边指导写“卢”:“卢”字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不要写成“户” )。

生齐读课题。

咱们先来读读词语吧!二.扫清字词障碍,初读课文1.检查词语,纠正读音。

课件出示:长吼h ǒu 偎w ēi 依y ī 淘t áo 气 甚sh èn 至大概g ài 挑ti ǎo 衅x ìn 建ji àn 筑z h ù 抗k àng 日数s h u 不清 歇x i ē后语联li án 拱g ǒng 石桥 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y ì(指名读,一个人读一行词语,字音不对的请小老师纠正;然后重点停留:指出多音字“挑”,另一个读音组词:挑水,理解本课“挑衅”的意思,注意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简笔画理解“联拱石桥”;最后简介“歇后语”的相关文化,明确文中开篇第一句歇后语的用意,突出卢沟桥的狮子多的特点,引起全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4 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4 鄂教版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

3、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卢沟桥和七七事变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课后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1课《卢沟桥的狮子》,这些词还会读吗?出示课件(词语):厘米甚至长吼大概挑衅联拱石桥石柱淘气形态各异抗日战争建筑2、我们还学习了第一自然段,了解到卢沟桥的相关知识:建造的时间、桥的造型、长度及桥上的柱子等。

其中有一句歇后语是出示课件(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3、这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狮子怎么样?生:多。

二、品读课文、启发想象,体会和平年代里狮子的无忧无虑。

(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卢沟桥的狮子仅仅是多吗?请自由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想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这个特点,还有什么特点?指名答,师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2、哪些句子是具体写大小不一?用“——”画出。

哪些句子是具体写形态各异?用“~~~~”画出。

2、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是怎样的大小不一呢?生答。

出示课件(有大有小)。

生读。

教师点评:我觉得这个大的还不够大,小的还不够小。

出示课件(有大有小两句对比)。

“有……只(仅仅)有……甚至(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生读。

教师点评:噢,原来大的这么大,小的这么小,卢沟桥的狮子有意思吧!3、更有意思的是它们的形态也不一样,哪些句子是具体写形态各异?出示课件(形状各异)。

把你最喜欢的那尊狮子的语句多读几遍。

4、咱们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那尊狮子的语句有声有色地读给大家听。

指导朗读。

(二)创设意境,激发想象。

1、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觉得这些狮子是有灵性的,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我们不禁要问了:作者是怎样把石头狮子的形态写得这么活灵活现呢?出示课件(形态:蓝)生答:写了眼睛看到的,出示课件(形态:红)还写了想象的。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案三篇.doc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案三篇.doc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

正确读写“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难忘”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的责任感。

第一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课文的第1、2、3自然段,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观察方法。

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预习:1、熟读生字。

2、读通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准备:小黑板——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难忘教学过程:1、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都在哪见过石狮子?那些石狮子是什么样子的?2、指名生回答。

3、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卢沟桥看一看,那里有众多的石狮子,非常有意思。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整体感知课文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生分自然段读课文,随机纠正错误的读音。

3、用小黑板上的生字检查生字的读音,重点检查下面的字音:甚、柱、筑:声母都是卷舌音;厘、卢、联:声母都是边音“l”概:读“ɡài”,不要读成“kài”4、读词语: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难忘5、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的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6、读后指句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其余学生思考:从这段的介绍中你对卢沟桥有什么了解?2、指名生回答。

3、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卢沟桥的狮子多得难以数清?4、指句回答。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卢沟桥的狮子怎么有意思?作者是怎么描写出来的?2、按照“学法尝试”中的思想读一读、想一想,再想象一下。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1卢沟桥的狮子教案4鄂教版word版本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1卢沟桥的狮子教案4鄂教版word版本

《卢沟桥的狮子》教课方案与反省教课目的:1、有感情朗诵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认识卢沟桥的狮子的特色。

3、经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认识,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教课重难点:1、领会我国古代办感人民的聪慧才华。

2、认识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采集有关卢沟桥和七七事变的资料。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课后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1 课《卢沟桥的狮子》,这些词还会读吗?出示课件(词语):厘米甚至长吼大体寻衅联拱石桥石柱调皮形态万千抗日战争建筑2、我们还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认识到卢沟桥的有关知识:建筑的时间、桥的造型、长度及桥上的柱子等。

此中有一句歇后语是出示课件(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3、这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狮子怎么样?生:多。

二、品读课文、启迪想象,领会和平年月里狮子的无牵无挂。

(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卢沟桥的狮子只是是多吗?请自由朗诵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这个特色,还有什么特色?指名答,师板书:大小不一、形态万千2、哪些句子是详细写大小不一?用“——”画出。

哪些句子是详细写形态万千?用“ ~~~~”画出。

2、卢沟桥的狮子究竟是如何的大小不一呢?生答。

出示课件(有大有小)。

生读。

教师议论:我感觉这个大的还不够大,小的还不够小。

出示课件(有大有小两句对照)。

“有只(只是)有甚至(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生读。

教师议论:噢,本来大的这么大,小的这么小,卢沟桥的狮子存心思吧!3、更存心思的是它们的形态也不同样,哪些句子是详细写形态万千?出示课件(形状各异)。

把你最喜爱的那尊狮子的语句多读几遍。

4、我们展现一下,把你最喜爱的那尊狮子的语句有板有眼地读给大家听。

指导朗诵。

(二)创建境界,激发想象。

1、读着读着,我们忧如感觉这些狮子是有灵性的,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我们不由要问了:作者是如何把石头狮子的形态写得这么活龙活现呢?出示课件(形态:蓝)生答:写了眼睛看到的,出示课件(形态:红)还写了想象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3 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3 鄂教版

《卢沟桥的狮子》学习目标:1. 学会10个字,认识7个字,正确读写”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淘气、清楚、难忘、抗日战争”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自然段。

3. 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对卢沟桥的狮子进行再造想象,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新课1.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卢沟桥的狮子》,能不能说说你们对卢沟桥的了解?2. 学生交流。

3. 师小结:(CIA课件出示卢沟桥全景图)同学们对卢沟桥的了解还真不少,卢沟桥位于天安门西南十五公里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联拱石桥,建于1189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卢沟桥工程浩大,建筑宏伟,结构精良,工艺高超,是我国古桥中的佼佼者。

卢沟桥全长265米,桥面宽度9.3米,有241根望拄。

最吸引人的是卢沟桥的建筑装饰,那就是在每根望拄上都雕着狮子。

这些狮子使卢沟桥举世闻名,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

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有什么特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思考,解开心中的疑团。

二、品味语言激发想象1. 学生自渎课文,想想看: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阅读哪些段落来领悟呢?哪一段是概括的写了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CAI出示以上问题)2. 集体交流:(1)哪一段是概括的写了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找到的段落,(CAI 课件出示这一段: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2)指名读,说说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数不清)(3)齐读。

3. 师:哪些段落具体地写了卢沟桥的狮子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数不清这些特点的?生回答。

4. 学生默读1、2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词句,再小组交流。

5. 集体交流:(1)指名读第一段,找找文中哪个词语最能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2)为什么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3)出示课件看全景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沟桥的狮子》
课文说明:
本教材是语文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课文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卢沟桥形态各
异、栩栩如生的石狮子,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3.知道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非常有趣,为首都北京有这样著名的雕刻艺术品而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
1.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 PPT课件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句歇后语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很多很多。

这座桥以前被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

这座桥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卢沟桥的狮子》。

二、品读课文,启发想象
⑴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生边听边想:你能从这段中了解到什么?
2.生反馈交流。

a.抓住“举世闻名”介绍卢沟桥的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它举世闻名的原因。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借口有一个士兵在演习时失踪。

想要引发冲突和战争。

中国士兵奋起抗战,在这里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抗日战争从此全面展开。

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b. 抓住“栩栩如生”、“展览馆”这两个词,感悟卢沟桥上的石狮子生动形象,数量多的特点。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⑵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卢沟桥上的狮子栩栩如生,非常有趣。

大家尽情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那句话概括了这段的意思?
2.找出中心句,知道作者是从大小和形态来写石狮子真有意思的。

3.品读描写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句子。

a.把描写你最喜欢的那尊狮子的语句有声有色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b.师引读整段。

c.练习背诵。

d.指名背诵。

4.欣赏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这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狮子。

大家想欣赏一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配上解说词)
5.学习省略号的作用
作者就是这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展现在我们面前。

为什么在段尾要用上省略号呢?
6.练习说话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万千,远远不止这五种,那么还有些狮子在干什么呢?你能不能帮作者再想下去?请用“有的……好像……”的句式来说一说。

⑶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听录音读
这么多可爱的狮子,每一尊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它们为卢沟桥的美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们想知道卢沟桥上到底有多少只石狮子吗?请听录音。

2.练习说话
卢沟桥全长只有266米,在这短短的266米中,就有501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

假如你现在来到卢沟桥,看到这么多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狮子,你想说点什么?
3.了解国家对文物的保护措施,齐读第三自然段
古代雕刻这些石狮子的工匠们技艺高超,他们太了不起了!卢沟桥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987年,国家为了保护卢沟桥,在桥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卢沟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

桥两边的狮子又在尽情地嬉戏,享受人们带给它们的宁静。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它们的快乐吧!请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
卢沟桥的狮子姿态万千、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才干,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得多去参观一下这座文化古迹!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了图文紧密结合。

除了课文中的插图外,还从网上收集补充了反映石狮子其它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边读文边看图,层层深入,把语言的理解和积累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品读感悟,将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朗读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完本课,反思整个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想象,对课文进行更深的挖掘与理解。

本课的重点在第二自然段,描写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在这一部分,我在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找出文中几种形态的狮子后,结合“好像……”后面的联想部分展开想象。

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具体表达出来。

如有的学生想到了“水声淙淙,好象美妙的音乐,小狮子陶醉了。

”有的想到了“大狮子好象太用力了,小狮子疼的直叫唤。

”接着让学生看第二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明白还有好多狮子的形态没有写出来,鼓励、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外的狮子的形态,这时,有的学生想了有发怒的狮子,奔跑中的狮子,酣睡中的狮子…….,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二、朗读形式多样,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边看边朗读,边朗读边想象,主要采用永了学生自读、小组读、齐读和老师范读、引读的朗读形式,让学生体会出欣赏、赞美之情,再采用比赛读、表演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注意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恰当地引导,从而把读、议、思有机地结合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