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及学情分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本试题内容涉及初二地理上册前两章: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试题类型两大类:选择题(单项选择)和综合题。

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这两章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试题题量适中,难度不大,考查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注重了学生读图技能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试题内容的呈现形式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极具现实性、情境性、趣味性,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答题的专注力。

从整体上看试题贴近学生学习水平,符合地理学科特点,具有基础性、重点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今后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1.试题覆盖情况本次试题设计100个评价点,考查面广,突出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和联系性特点。

选择题共20个题,为40个评价点。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考查了12个知识点,如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第1——3题)、省级行政区(第4,5,13题)、民族(第6,14题)和人口(第7题)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设计了13个知识点,涵盖了地形(第8—11题)、气候(第12、15、16、17题)和河流(第18、19、20题)等相关内容。

20个选择题全面综合地考查了学生对初二地理前两章的学习情况。

综合题共3个题(第21—23题),为60个评价点。

第21题是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濒临海洋和国界线方面的知识,共设置了5题,分值是22分,其中1、3、4题是考查学生最基本的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读图技能,难度系数为0,2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读图能力,5题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能力,得分较少。

第22题关注气候地形和河流,设置了5题,分值是20,其中前2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气候的掌握情况,3题是考查学生对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名称及位置的记忆情况,4、5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读图和析图的能力,突出考查了地形和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失分较多。

第23题考查黄河流域的相关知识,1、2、3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得分交多。

2022至2023年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

2022至2023年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

选择题造成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农作物差别的主要因素是()A. 气候B. 地形C. 土壤D. 习惯【答案】A【解析】我国南北方地区由于气候类型不同,降水和气温差异大,导致南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很大的差异,受热量的影响,南方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北方地区是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故选A。

选择题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差异很大,下列叙述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A. 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薄B. 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泥沙含量小C. 水运是当地人们常用的一种运输方式D. 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答案】D【解析】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降水量较少,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墙体厚,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薄,南方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泥沙含量小;水运是南方地区人们常用的一种运输方式;北方地区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故选D。

选择题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是()A.盆地和丘陵B.平原和盆地C.平原和高原D.平原和山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故选C.选择题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面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B. 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C. 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方D. 高原上多沟谷,湖泊【答案】C【解析】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地面较平坦,但周围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方;石灰岩广布是指云贵高原,黄土高原湖泊较少。

故选C。

选择题耕作制度可以两年三熟的地区是()A. 华北平原B. 东北平原C. 太湖平原D. 海南岛【答案】A【解析】以上四个地区中,耕作制度可以两年三熟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地区;东北平原只能一年一熟;太湖平原是一年两熟或三熟,海南岛全部位于热带,一年三熟,故选A。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B卷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和难度: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内容: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二章的内容。

3、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

4、本次考试B卷较为简单,侧重基础知识,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因此比较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自信心。

二、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一)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概念模糊。

例如第5小题判断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很多学生没选对,主要是对我们现行三级行政区划的理解模糊,没有搞清楚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是属于同一级别。

26题,将我国的四至点与它们正确的叙述相连接,也是表现出基础知识不牢固。

(二)基本原理不清,是是而非。

例如第7小题考察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学生平时上课部注重老师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只是死记硬背,结果没选对。

以及第19题,考察学生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规律,也是犯了同样一个毛病,不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地理知识点。

29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掌握。

这道大题失分也是比较多,没有真正搞清楚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三)读图不仔细,判断失误。

例如第11题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出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的情况。

试卷上已经注明增幅的图例,但是学生没看清楚,错把每年的人口增长当做增幅,因此选错。

说明学生读图还不够仔细。

(四)错别字现象仍然存在。

在这次考试中,错别字现象在有些同学中仍然存在。

例如高山冰雪融水,写出“溶”水。

三、考情统计分析:参加B卷考试的学生是八个班,约400人,80分以上的学生有所增多,但不及格人数仍然很多,主要是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再加上上课不好好听课,课堂纪律差,学习的效率低,学生心里重视不够。

四、存在问题: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1.①处海洋是()A.南海B.日本海C.东海D.黄海2.②处国家是()A.朝鲜B.日本C.韩国D.菲律宾3.图中阴影部分能体现我国纬度位置的是()A. B.C.D.4.我国某地区民居多高脚竹楼,那里丛林遮天蔽日,林中常见“孔雀开屏.大象戏水”的趣景.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省级行政区中的()A. B. C.D.5.下列关于郑州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处华北平原B.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C.属于暖温带D.属于半湿润地区6.“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三句话反映了在早春季节我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结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所处纬度高 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C.我国跨纬度广D.距海远近不同7.读图“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地形图”,完成下题.该省级行政区域简称为()A.粤B.蜀C.鄂D.豫8.图是新疆局部地形示意图,甲位于我国领土的()A.最东段B.最西端C.最北端D.最南端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两个孩子政策.”读图表,回答9﹣11题9.图表反映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是()A.人口东多西少B.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C.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D.我国西部人口密度大10.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在不断减少 B.我国人口基数大C.人口已经停止增长D.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11.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12﹣13题.12.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城乡收入差距大C.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13.“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可能会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读长江水系图,完成14﹣16题14.三峡大坝位于长江()A.上游B.中游C.下游D.上中游之间15.长江最长的支流是()A.嘉陵江B.汉江C.湘江D.金沙江16.铜陵段长江,目前面临的主要()A.水污染和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C.水污染和洪涝灾害D.含沙量大和结冰期长如图是“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17.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和cB.①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C.②处山脉东侧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D.③山脉是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18.黄河干流b处水能资源丰富,是因为()A.地处全年多雨地区,降水量大B.地处地势阶梯分界线,落差大C.河道宽,流域面积广D.纬度低,终年不结冰19.我国内流河的水源主要是()A.天然降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山地降水20.我国藏族服饰讲究不对称的美,上午将藏袍右袖褪下,中午双袖全褪下,围在腰间,这是因为()A.民俗所致B.宗教信仰所致C.适于放牧D.气温日变化大所致21.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A. 青海、四川B. 西藏、青海C. 四川、云南D. 西藏、云南22.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气候灾害是()A. 洪涝B. 干旱C. 寒潮D. 台风二、填空题23.我国地势________,大致呈________级阶梯。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这是一份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的分析。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计20道题目。

其中包括地理概念、地
图解读和地球环境等内容。

试题覆盖面广,考察学生对基础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部分是判断题,共计10道题目。

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地
理事实的判断能力。

需要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球环境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准确判断陈述的真实性。

第三部分是填空题,共计10道题目。

这些题目旨在让学生对
地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需要学生能够简洁明了地表达出答案。

考察学生对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能力。

第四部分是解答题,共计5道题目。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对某一地理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提供合理的观点和具体的例子。

这一部分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深度。

整份试卷的难度适中,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试卷的题型设计巧妙,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准备地理考试时应重点复习地理概念、地图解读和地球环境等内容。

同时,也需要善于归纳总结,掌
握解答题的基本技巧。

通过多做练习题,提升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在考试中的表现。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A. 亚洲B. 非洲C. 北美洲D. 南美洲2. 地球上纬线的作用是什么?A. 连接南北两极B. 标示东西方向C. 标示地球表面的温度带D. 以上都是3. 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气候?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D. 极地气候4.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印度尼西亚5. 下列哪个地形类型是世界上最高的?A. 山地B. 高原C. 盆地D. 平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

()3. 地球上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4.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无关。

()5.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主要受纬度影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______生态系统。

2. 地球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______洋。

3.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

4.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

5.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简述地球上的五带。

3. 简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 简述我国的主要地形类型。

5. 简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计算地球赤道的长度。

2. 请解释为什么地球上有四季变化。

3. 请说明为什么赤道附近的气候炎热。

4. 请解释为什么我国南方多雨,北方少雨。

5. 请解释为什么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2. 请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举例说明。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制作一个地球仪,并标出地球的五带。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及学情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及学情分析

中期考试地理试卷分析与学情分析八年级(9-12)苏延清二〇一二年五月六日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9-12)班试卷分析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期中考试八年级9-12班试卷及学情分析如下:一、试题质量分析1.这次考试共有3大题30小题,分值100分。

第一题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试题来说,覆盖面宽,题量适中,其中3、4、5、17小题偏难;第1题、第 22题阅卷答案有误;第二题为综合题,;第三题为读图题,其中28 题为读图填图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题量适中,难易适中,多数学生失分少。

十分遗憾的是28题答案有误(应该为中央山脉或台湾山脉,即中央山脉是台湾山脉主体,作为一个专业地理教师出现这样的错误十分遗憾);第四题为探究题29 题和 30题简答题(拓展探究),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该试卷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地理知识应用等方面进行考查,基本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该试题难易适当,考查面比较广泛,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一套比较满意的试题,但改卷中教师太粗心、不认真的现象(答案3道题错误,总分加错10分、20分甚至30分的试卷较多)不容乐观,个别学生反响很大。

二、学生答卷情况及学情分析就我所担任八年级9-12班的考试来看,基本情况是这样的:1.多数学生能对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所掌握,考试分值在65—80分之间。

这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认真听讲,善于动脑,动手,参与实践,基本上能掌握新课标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2.每个班级有65℅的学生成绩在60-70分之间,这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重视。

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地理是非中考科目,学生可学可不学。

而部分学生由于平时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探讨,虽然花费了许多的时间,但效果不佳。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本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更好的利用考试对教学的引领作用,及时的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我将从试题分析及评价、学生答题情况、今后的教学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试题分析及评价(一)试题总体分析澄城县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命制,综合整套试题来看,题量适中,难易适当,试题内容各模块比例适当,基础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尤其突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地图考察突出,彰显地理特色,比较贴近学业水平测试。

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这种命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分析问题及知识迁移能力,发挥了考试对教学的引领作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二)试题的结构及考查内容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1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选择题、综合题和附加题三种题型组成,选择题18个,综合题4个,附加题1个。

考查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的内容。

(三)试题的基本特点1、强调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主干。

强调基础知识,突出主干是地理考试的一贯思想和命题原则,本次考试也不例外,大部分考点都能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本次考试覆盖面广,基础性较强,重视考查地理学科内基础的、核心的知识体系。

2、大量使用地图,尤其注重学生读图、记图、析图、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

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

本套试题使用各类地图、图表共6幅,考察方向各异,如第26题重点考察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27题重点考察学生的记图能力,第28题重点考察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综合性较强,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

试题的综合性较强,如第26题,利用部分地区图,考察了我国的地域名称等,并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地势自然地理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期考试地理试卷分析与学情分析
八年级(9-12)
苏延清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地理(9-12)班试卷分析
苏延清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期中考试八年级9-12班试卷及学情分析如下:
一、试题质量分析
1.这次考试共有2大题33小题,分值100分。

第一题为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试题来说,覆盖面宽,题量适中,其中3、4、5、17小题偏难;第14题、第15 题、20题超出了范围(河流其中考试前,没有学完);第二题为综合题, 其中31 题为读图填图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题量适中,难易适中,多数学生失分少。

32 题和33 题简答题(拓展探究),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该试卷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地理知识应用等方面进行考查,基本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该试题难易适当,考查面比较广泛,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一套比较满意的试题。

二、学生答卷情况及学情分析
就我所担任八年级9-12班的考试来看,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1.多数学生能对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所掌握,考试分值在65—80分之间。

这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认真听讲,善于动脑,动手,参与实践,基本上能掌握新课标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2.每个班级有15℅的学生成绩在50-60分之间,这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重视。

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多数学生和家
长认为地理是非中考科目,学生可学可不学。

而部分学生由于平时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探讨,虽然花费了许多的时间,但效果不佳。

3.每个班级有5℅的学生成绩在30以下,这部分学生有三种情况:一是学习习惯差,平时听课不认真,不交作业;二是每个班有个别智力问题的学生,不会答题,几乎白卷;三是个别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

三、通过本次考试反映出在教学和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读图分析题是多数学生失分最多的题目。

这主要原因是平时学生在学习中忽视这方面的训练,平时课堂训练和课后训练不到位。

2.一部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缺乏细心,不能独立思考,粗心严重。

这部分学生还是平时在能力和技能的训练上不到位,知识没有很好的转化为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面对大多数学生,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训练,多思考,多研究,多实践。

3.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知识的拓展方面多下工夫。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立足学生实际,尽可能的引用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加强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指导,养成科学的探究方法。

4.继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堂训练,力争提高课堂效率,力争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