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从考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1.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册前两章的内容。

2.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

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9题、11题、14题、15题。

重点考查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2、填空题答题情况

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出错较多的题3题、7题,属于地理位置记

忆不清和铁路干线的记忆不够好,主要还是读图,用图能力不够。这一题考查的都是地理基础知识。

3、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6大题,50分。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我国钢铁工业分布图、沿海

港口分布图、台湾海峡两岸图、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和辽中南成为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

方面造成的。尤其第4题,我们还没有讲到,学生失分多。2、6题虽然教师曾经讲过,

许多学生印象不深,这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第5题虽是简答题,但如果脑中有图的话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此题失分也较

多,学生懒得做。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不认真考前没及时复习。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2题学生得分不高。

四、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抓基础上课尽量做到每位学生认真做题,做笔记,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香河六中刘翠玲 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试卷设计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考查内容比例比较恰当,考查有效。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具有灵活性,突出主干知识、图表和地理思维考查。题型结构比较合理,难度适中。从整体上看,是一套较好的检测考试试卷。 1、试题突出教材重点,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 2、试题适中,无偏题、怪题。 3、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部分考点都能达到是课本知识的再现。 4、该试卷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题型有选择题、图分析题 1、选择题分析 共有25小题,50分。 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个别学生审题不认真或知识不扎实,导致失分。较突出的有第10,20题,学生记忆不准. 2、读图题分析 整体来看读图填空题相对比较简单,学生的得分率也较高。较好的有27,28,29,30题。失分较多的为第26题,由于学生对最早学习的知识遗忘的比较多,因而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有限、对课本掌握得还不够全面,特别是气候类型这一难点,对于一些比较灵活的题容易混淆手,答题时抓不住要点。 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2、教师教学 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只会说,但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对学生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创造性使用教材,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 3、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生活内容结合到课本中去。 4、强化后进生的识记能力,提高总体成绩。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今年的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二、试题解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15个小题,满分30分 出现错误较多的有第3题,地图上的方向判断不准;第5题,点A在那个半球掌握不准;第11题,选项A发达国家全部集中在北半球中的“全部集中”没有看清楚;第15题,学生对由降水和气温图判断气候类型掌握不准,对气候类型的特点掌握不牢,所以丢分较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小题,满分30分 错误较多的有第16题,(3)讲过原题,但个别学生回答错误,对四季和温度带的理解不够。 第17题,东、西半球判断错误,亚洲和欧洲分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不会写。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

地理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突出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试题的命制体现了地理新课改的理念,紧扣教材,以课标的具体要求为依据,注重地理事物、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的考查。试卷内容知识覆盖面较广,对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基础题、中等难度题比重合理,但难题难度略大。不足有:①没有体现出课标要求中“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要求;②试题的生活化气息不够浓厚,没有充分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二、成绩情况: ********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分析: 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较高。失分率比较高的题是第10小题。 第10小题:学生对根据经度的理解存在困难,不能判断出东边时刻比西边早。(二)读图分析题: 第17小题:少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将东半球看成西半球而选择B 第18小题:学生在区别山脊与山谷时,只会死记硬背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时为山谷,向低处凸出时为山脊,学生在判断时,最容易将其搞混淆。

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学者将中国划为四大区域:甲为“金色中国”、乙为“银色中国”、丙为“黄色中国”、丁为“绿色中国”。有四位同学到四地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微信群中最不可信的对话可能来自()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甲区域内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 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B. 沙漠地区 C. 沼泽地区 D. 盆地内部 【答案】(1)D (2)A 【考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根据各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来划分的,金色中国是指西北地区,银色中国是指青藏地区,绿色中国是指南方地区,黄色中国是指北方地区。 (1)由图中四位对话可以看出,金色中国可以品尝哈密瓜;银色中国可以看到牦牛;黄色中国可以看到黄土高原的窑洞;只有在银色中国才能看到布达拉宫,绿色中国不能看到,故选D。 (2)甲区域内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因为该区域内水源不足,只有在绿洲地区有水源,人口和城市分布较多,故选A。 故答案为:(1)D(2)A 【点评】(1)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多,味道甜。青藏地区优良畜种为牦牛。布达拉宫位于西藏,不是南方地区。 (2)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成为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域。 2.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山脉是()

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脉 C. 长白山脉 D. 祁连山脉 (2)图中乙地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A. 千沟万壑 B. 一马平川 C. 崎岖不平 D. 山峦叠嶂 (3)图中乙地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 环境污染 B. 土地沙漠化 C. 湿地减少 D. 水土流失 (4)下列四幅传统民居景观图符合图中乙地的是() A. B. C. D. 【答案】(1)B (2)A (3)D (4)D 【考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甲山脉位于山西省与河北省的交界处,该山脉是太行山脉。 (2)乙是黄土高原,其地表形态的特征是千沟万壑。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成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4)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主要是由于该区域的黄土具有直立性,而且比较干燥,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故答案为:B A D D 【点评】(1)根据图中山脉和黄河判断出该地区是黄土高原,东部边缘为太行山脉。 (2)受雨水冲刷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当地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黄土高原称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 (4)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修建了黄土。 3. 塔里木盆地这片看似干旱荒凉的土地却有着无限的生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 夏季晴天多,光照强 B. 劳动力充足 C. 夏季高温多雨 D. 引黄河水灌溉 (2)图中和田周围的绿洲,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 昆仑山冰雪融水 B. 祁连山冰雪融水 C. 天山冰雪融水 D. 阿尔泰山冰雪融水 【答案】(1)A (2)A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本次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的范围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一册的内容。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读图分析题三种题型组成。 (二)试卷的特点——读图分析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虽然都是基础性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和教师存在主副科思想,以至于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出错比较多的是第1题、4题、12题、15题、17题、21题、22题等。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2 、读图分析题答题情况分析 读图分析题共26——30大题,50分。主要考查中国的行政单位、中国的地形图、我国黄河、长江水系和沿海四大工业基地。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28、29题。许多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只有少数学生此项得分教高,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知识记忆不够,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28题黄河流域图学生得分不高。第29题我国的长江水道,虽是简单题,但学生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完成的不是很好。 四、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在教学中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八年级期末地理阅卷组 2013-01-30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大徳九年制学校 巩兴达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情况 这次期末考试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试卷分值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从试题内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分析技能,本次试题的难度还是很高,大部分都是中等偏上的题目。归结起来整份试卷有以下这几点好的方面:1、知识点覆盖面广。从卷面知识点分布来看,覆盖整本书整章内容,较为全面。2、重

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为主。3、重视对地理读图分析的考查,特别是对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七大洲四大洋和五带的划分考查。4、试题大部分考查了与学生现实较为接近的地理知识,但又不离开课本,没有脱离考点内容。 二、答题的情况 本次三个班88人参加考试,41不及格,及格率为53.4%,平均分58.64分,优秀率为6.8%,最高分88分,最低分20 分。 (一)选择题填空题答题情况:30小题共60分,平均分32 分,满分没有人。具体情况分析如下:第10,11,15,18,19、21、23、24、25 题,做错的多,主要是对课本的天气预报图形不熟悉,对世界只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没有能记住,对气候的特点容易混淆,对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组织了解不够,有几个题看不清造成失分。第1,2,4,6,9,,17,20 题是简单的题目,而且是平常已做过的题目或者类似的题目,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掌握,得分较高。(二)综合题答题情况:第1题,考的是经纬网,共10分,平均分4分,失分多,大部分失分在于不懂得分东西半球以及东经和西经颠倒。第2 题,考大洲大洋的位置名称,共10分,平均分8 分,这题做的是比较好的,只有极少数学生把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位置颠倒过来。第3 题,等高线,共10 分,题中的图太小,学生看不清,导致失分过多,第4 题,考地球五带的划分,总分10 分,平均分8.5 分。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选择题没有拿到满分的,说明在基础题目方面,这次考试做的不是很好,直接反映了学生在平时对地理不是很重视,等到考试的前一周或者

人教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月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

人教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月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 一、选择题 1.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①资源丰富②科技力量雄厚③较好的工业基础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以下水土保持的措施,做法不当的是() A.陡坡地植树种草B.大力发展天然畜牧业 C.缓坡地建梯田D.坡脚建护坡 3.下列界线不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 A.1月0℃等温线B.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我国有四大地理区域,下列有关玉树所在地理区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B.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 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棉花等D.是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5.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吉、辽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花生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 C.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第二年春天农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6.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有关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沃野千里 B.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 C.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D.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7.下列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中,与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①气候湿热②耕地以水田为主③河网密布,水运便利④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①修水库②平整土地③植树造林④修水平梯田⑤深耕改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初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命题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考查并不是直接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试题在突出“双基”考查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总体来看,试卷有如下优点: 1、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难易度适中,重点突出,整卷能紧扣新课标和泰州市地理会考说明的考试要求,重视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没有出现怪题、偏题。基础题比较到位,学生容易得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今后地理学科的教学。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多数知识取材于课本或稍有改编。试卷的整体结构和形式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图文并茂,文字准确凝练,语言简明而易懂,题量适中,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 3、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接触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对地理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题重视运用图像,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既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又能为考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信息。 二、答题分析

(完整)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王黎卿 一、对试题的评价 1.试题考查范围广,综合性强,注重能力的检查。 这份试题,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多数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但是答题的切入点基本上没有死记硬背的,主要是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比如:9、12、 14、15、17、24等题目。 2.重视图像的分析运用,体现学科特点。 大部分题目涉及了地理图表,图表清晰直观,科学性强,很好地把握了地理《课程标准》,能考察学生阅读、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要求学生阅读、分析图表后,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加工再得出结论。 学生得分率较低的题为33题。 90分以上3名,80分以上24名,及格人数101,总的来说高分太少。 二、学生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不能够灵活运用知识。 如:3题知识掌握不扎实,顺着自转的方向为东经;,28题难度有点大,学生综合能力太差,失分太多,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所以运用起来困难,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 2.读图分析图的能力还很欠缺。 学生不能够从图表中获取需要的有效信息,尤其看到相对复杂一点的图,无从下手。对于学生的读题理解能力很差,如33题学生失分很大,学生看到题目已经蒙圈了,更谈不上综合图上的信息,分析加工了。 3.答题技巧欠缺。例如:综合题没有要求回答几条的,许多学生只回答一条,失分现象严重。32(2) 四、试卷讲评: 1、自查自纠:下发试卷和答案,把错误之处进行改正,自己找出错误原因,不能找出原因的问题记出来。 ——————装 ——————订 ——————线——————

2、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组长帮助讲解错题。 3、教师统一讲评出错较多的题目,并找学生自己在班内分析。 五、纠正措施: 1.转变教学方式,把握标准“以课标定教学”,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身边的小事教起,帮助学生搜集身边的材料,关注生活中的实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多从地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2.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分析应该细致,不过高的估计学生的实力,抓落实,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原理。 3.强化地图教学,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 图要多读,多看,多运用。除了随课讲解地图外,还可以用画图、拼图、填图等方式强化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分析解释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的能力。 4.训练答题技巧。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语言表达科学性和准确性,养成使用书面语言表述的习惯,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图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图反映的地势特征是() A . 中部高四周低 B . 西高东低 C . 东西高中间低 D . 中间高东西低 (2)关于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多条大河的发源地 C .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 .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3)甲区域以东河流总体流向是() A . 向东流 B . 向西流 C . 向南流 D . 向北流 2. 亚洲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景观各异,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④相符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亚洲气候分布图中②③两种气候类型降水差异显著,其原因主要是()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地势 D . 洋流因素 3. 西藏牧区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绵羊等。如图阴影部分示意西藏牧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牦牛、藏绵羊最主要的生活习性是() A . 耐寒 B . 耐旱 C . 喜湿 D . 喜热 (2)与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无关的是() A . 生长周期长 B . 灌溉便利 C . 日照时间长 D . 昼夜温差大 4. 下图为某地的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该地年较差约为() A . 20℃ B . 30℃ C . 10℃ D . 5℃ (2)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A . 夏季高温多雨 B . 夏季高温少雨 C . 全年高温多雨 D . 全年高温干旱 5. 甲图为某种气候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分布图,乙图为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布在乙图中的() A . ① 区域 B . ②区域 C . ③ 区域 D . ④区域 (2)乙图中,雨季与高温季节明显不一致的区域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麦积区石佛中学:潘灵仙 每次的考试都是全面灵活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正确分析判断地球上所存在和发生的事物,也是检测学生最近学生情况的方式;通过试题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对待地理教学。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试卷是一次会考模拟试卷,分值是50分,选择题占20分,综合题30分,分值比例合适。试卷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题型结构、难度较合理。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命题角度广等特点。试卷知识点覆盖面广,基础性强,知识点分布合理。试题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注重对图形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不仅对学生知识的系统掌握有一定要求,也重点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有一定比重,不是让学生单纯、机械的记忆、背诵,试卷在命题时从重大时事、实际生活体验或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整体上看,试题科学、规范,是一套较好的期末考试试题,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从这次成绩来看,我校学生的成绩不算理想,这次的试题难易程度适中,不存在难题和怪题,这次成绩却不理想,这就反映出我们地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不仅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并且与与学生

身边的事情密切联系。从整体答题情况看,得分较高,满分20分,平均在15分左右。其中错误率较高的有第6、8、10、12、14小题。 第6题:主要考查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具体位置,因为只有清楚的知道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四个答案中,哪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邻省最多,也就容选出正确答案是C。 第8题:主要考查我国行政单位的轮廓,学生只要清晰的记住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就很容易判断出四个轮廓分别是哪几个省级行政单位了,但是很多学生判断出来之后,却误以为名族最多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把少数名族和名族最多两个概念混淆了,出错就在这里。 第10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五岳名山自北向南的顺序,我们的学生只是记住了五岳是哪五岳以及五岳所在的省区,但是由于前面省级行政单位的具体位置记得不清楚,所以就很难判断了。 第12题:考查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读题不仔细,只看到题目中的冬季,立马就选择C答案,误以为就是冬季风的影响。 第14题:考查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但是还是由于前面省级行政单位的具体位置不明确,所以行政中心也就模糊,很难确定哪个行政中心降水多,哪个行政中心降水少,因此,这次的考试可以给我们的学生好好上一课,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是一个整体,只要有一部分掌握不清楚,就会影响到很多的题目。(二)综合题: 第21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势特点的有关知识,我们学生在课本上学习的是我国沿320N的地形剖面图,其实不管是那种类型,只要掌握了我国的地形情况,回答就没有问题,这道题我们学生答的都不错。 第22题,第1小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四个干湿地区和夏季风,由于题目简单,基础性强,学生得分率高,大部分为满分。第2小题主要考查了黄河的相关知识,在上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时,把黄河和长江作为重点讲解,但是这次答题来看,很不理想,失分率高,尤其是黄河水经常清澈的河段,很多学生填写为上游,所以在后来讲解试卷的时候我又作为重点进行了讲解。 三、教学建议: 从选择来看,平时要对知识点的讲解要细之再细,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2017-2018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这个学期已经结束了。这次期末考试既是对学生这个学期来地理学科学习情况的验收,也是对我个人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验。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新的学科。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说它重要,其实只是众多科目里的一门;说它不重要,它又始终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门课的重要性,一直是我教学工作寻求的突破点。教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生活中学习地理,一直是我的教学理念。 本套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测试卷选择题50%,综合题50%。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一)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就占了5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有一部分题目基础性强,如第1.2.3.7.8.17.20题,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点、稍加用心即可得分。还有一部分,重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题目较灵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如第4.6.13题。当然,关键是要细心、灵活,死板、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并赋予不同的问题情境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60多分,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本试卷考察的方面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 (一)单选题:第1、2、22、18、14等小题考查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比较好一些。第4、20、16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读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础掌握不够牢固,审题不仔细造成的。 (二)综合题:综合题考察了经纬网、二分二至图、等高线、大洲与大洋的分布、气候,考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放到不同的情境中赋予人文性。 读图分析题:尽管这些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强调过的题,但仍有部分同学出错,实属不该。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最后一题,多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结合本试题的难易度,本次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应该说,不管是学生个体之间还是班级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所反映,那些分数较低甚至不及格的学生大多都是平时课堂上的“陌生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从自身方面分析,我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还需更加周全,照顾到不同兴趣点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活动,只有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有收获,有长进。 其次,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还比较扎实,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应该多提、多问,做到及时复习、及时巩固。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册除长江沿江地带以外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答题情况 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出错较多的题2题、9题,属于审题不清,温带看成温度带;天山南北两侧地形区,写成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这一题考查的都是地理基础知识。

2、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9题、12题、13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3、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4大题,4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图、黄土高原地形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4题,虽然教师在讲黄土高原时曾经讲过,由于超范围老师没让复习,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4题黄土高原地形图学生得分不高。第1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虽是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初二年级地理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25个小题,共25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道题,共45分。 2.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请使用2B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4.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7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25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错选、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读“亚洲地形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1.亚洲海陆位置的特点是 A.西、南、东三面临海,北面邻陆 B.北、东、南三面临海,西面邻陆 C.西、北、东三面临海,南面邻陆 D.东、南、西、北四周均临海 2.观察亚洲主要地形类型、分布及大致的海拔高度,总结出亚洲的 地势特征为 A.西部高、东部低 B.北部高、南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南北高、中部低 3.受亚洲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总体的流向特征为 A.自北向南流 B.自西向东流 C.自中部向四周流 D.自南北两侧向中部流 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读图2,回答4、5题。 4.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 要是由于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地球自转 5.除新西兰外,还有可能发生地震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欧洲各国墙壁厚度变化”(图3),完成6~7题。 6.从欧洲各国墙壁厚度变化看,气候自西向东呈现出特点为 A.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B.大陆性逐渐增强 C.昼夜温差逐渐变小 D.海洋性逐渐增强 7.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工改造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符合中考要求,并结合了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简单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16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链接我国三大直辖市的铁路干线”,“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位置,行政中心”,“从海口到天津依次经过的海域”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2、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37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三级阶梯”到“冬季风路径图”、从“黄河水系图”到“地区划分图”、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3、主观开放,试题综合性强。 读图分析第32(4)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观点正确,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读图分析33(4)题,将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内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种完整的地理思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4、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 试卷共计图形14幅,素描图、轮廓图、剖面图等形式多样。选择题提供的文字材料,用词严谨,趣味性、文学性、科学性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二、错误典例 1、选择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阅读材料不认真。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学生答题较为困难,正确率很低。马虎而没把题看完甚至不看题即作答,也有部分学生因概念不清导致把答案选错。 2、综合题 共4个小题,总分是37分,得分率5%,错题原因知识面窄,图文转换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低,不能灵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态度不端、畏难情绪严重,很多人选择了放弃。 2、相关组合题:第2题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域内的经济作物认识混乱。 3、读图分析题:第三题1(1)题,“渤海”“澳门”错别字很多。第2(2)题,看不到图中的信息“四川盆地”,所以,“巫山”被写成“秦岭”“祁连山”等;季风气候的特征“雨热同期”也表达不清。第3(2)题,学生想不到塔里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杨涛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和第三章的前两节。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气温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30分,15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70%,计21分。其中第一小题、第七小题、第十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填空题共计20分,10道题,每道题2分,学生得分率为60%,计12分。其中第四、第六、第七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三部分综合题50分,学生得分率为44%,计22分。第27题(地球公转)得分率最低。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如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三部分综合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第26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有些学生答不上来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第27题考查的是二至二分,学生读图不认真,下笔匆忙,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再次是学生自信心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再有就是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差,知道意思说不出来,或表达不清,如第29题的第2问。 三、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本届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期中同比差距不大。这次七年级六个班233人参加考试,平均分是54.7,合格率是42.1%,优生率(85分以上)是2.5%。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此次考试仅复习一节课,结课比较仓促。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复习不充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 四、提高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每节课都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除对地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堂课的始终。 3、要加强地理图表的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用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和能力。

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考试 地理试卷分析 襄垣夏店初级中学孙康平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主要考查八年级地理全册内容的初步把握情况,是对八年级阶段教学工作情况的一次全面考测。考查内容为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地理的过程与方法,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一)、试题结构分析 本次考试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共分为两大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个大题,24个小题。从整体上看试题体现一定的能力测试导向,考查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套试卷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量,试题的难易适中、题型设置且各题型分值合理。 表一:试题结构分析 (二)、试题亮点感受 试题重读图,题灵活。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总体答题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从本次考试来看,单选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8题、14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读图资料分析题共4大题,6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个地区的农作物干湿程度,土地类型分布图等。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24题,由于学生对高原气候的概念掌握不太清楚,所以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表二:学生成绩结构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 一、选择题 1.环渤海城市群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水资源丰富 B.位于湿润气候区 C.矿产资源丰富 D .水陆交通便利 2.“隔南阻北,拔地分灭”,“山北黄牛耕地,山南水牛犁叫”.其中所描述的山是() A.天山 B.昆仑山 C.喜马拉雅山 D.秦岭 3.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⑥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4.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毗邻的经济特区是珠海 B.C地是深圳市,是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C地有京广线经过,是广东省的省会 D.F海是南海 5.关于澳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澳门的工业以生产重工业产品为主B.澳门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岛屿上 C.澳门的气候宜人,环境幽雅,素有“花园城市“之称D.澳门旅游业发达,旅游业收入和博彩业收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6.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以高山族为主B.经济以出口农产品为主 C.农业、人口主要分布在岛屿的西部平原D.台北市为台湾最大的港口 7.保护东北三省的生态环境,首要任务是:() A.保护耕地资源 B.保护农作物多样性 C.增加粮食产量 D.保护沼泽湿地 8.为港澳地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是() A.众多的人口B.丰富的自然资源C.优越的地理位置D.多彩的民族风情9.人类活动的明显差异是在哪个基础之上产生的() A.文化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环境D.自然环境 10.中国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澳门以博彩旅游业为主 B.辽中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七年级地理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分析 淮南第十九中学地理备课组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第二章《地图》和。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经纬线和经纬度、地球自转和公转、四季、五带、等高线地形图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50分,25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74%,计37分。其中第一小题、第七小题、第十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综合题50分,学生得分率为78%,计39分。第27题(地球公转)得分率最低。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二部分综合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第29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有些学生答不上来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第27题考查的是二至二分,学生读图不认真,下笔匆忙,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再次是学生自信心

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再有就是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差,知道意思说不出来,或表达不清,如第27题的第5问。 三、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期中同比差距不大。这次七年级8个班378人参加考试,平均分是68.63,合格率是71.16 %,优生率(85分以上)是27.51%。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此次考试复习三节课,复习较充分。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是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 四、提高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