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
党建也是生产力

非公企业党建也是生产力“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成为越来越多非公企业管理者的共识如果把企业比喻成航船,经营班子就是舵手,操控航船应对激流暗礁,驭风而进破浪前行;广大员工堪称水手,为共同的目标各司其职,贡献智慧和力量;而企业党组织,往往扮演着航船指南针和润滑剂的角色,既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又发挥协调纠纷、化解矛盾的作用,确保航船行稳致远。
古人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人作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党组织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员是劳工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乃“铁中铮铮,庸中佼佼”。
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就抓住了生产力的关键,企业的发展就会如虎添翼、绩效倍增。
企业发展与企业党组织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目标同向,互促共进。
企业经营班子和党委班子相互支持、配合默契,便会出现党企共赢的局面。
“党建也是生产力,抓好党建添活力”,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党建工作同样是生产发展的动力引擎。
做好党建工作,有利于提升非公企业吸引力、激活企业内生力。
非公企业招聘的优秀人才,很多其实已经是党员,没有党组织,这些党员职工就难有归属感。
非公企业及时建立党组织,不仅可以让党员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还可以在急难险重任务前、在优化服务功能上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企业内部的向上拉动力。
做好党建工作,也有利于扩大企业影响力、塑造企业文化软实力。
党建工作出色,相当于用党组织的权威和信用为企业“撑腰”,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度。
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也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党性教育与诚信建设一脉相承,抓党建其实也是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实践表明,坚持不懈抓党建,对企业生产发展的带动作用很明显。
有分析显示,位居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前列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企业重视党建工作,企业经营班子与党委班子协调一致、相得益彰。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成为越来越多非公企业管理者的共识。
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摘要:为了使得企业改革的进程与国家的发展速度相匹配,不仅要对经济进行改革,还要加强企业的软实力,对于党建工作进行革新,使得其能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企业在转型中出现的难题提供解决途径,促进企业不断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党建工作;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引言随着企业深化改革进入深水期,如何加强和完善党对企业的领导,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管理优势、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成为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1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意义1.1推进深度融合是加强党对企业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融,既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本质要求,也是企业适应改革发展形势、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要条件。
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企业所特有的政治优势,更是新时代企业兴企强企之魂。
对于企业来说,要筑牢企业发展根基,就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个基本原则,着力推动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同向聚合、相融并进。
1.2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企业的党组织能够发挥领导作用,成为政治宣传的核心,把握企业思想的发展方向,在发展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践行我党提出的具体要求。
因此在企业中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能够在党的支持下对具体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提高治理能力,将企业治理的结构纳入到党组织的建设当中。
二者相互融合还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助推的作用,将党组织的领导作为发展的保障,实现党建工作的目的。
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还能在企业内部的各个层面利用党建工作的力量为企业做出决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贯彻落实企业管理的职能,推动企业发展的进程,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1.3推进深度融合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企业已经成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形成和发挥的重要基础,对于弥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促进新发展格局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

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一、认清身份职责,明确工作方向1.作为一名党建工作者,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凡事为大局着想,为大局服务。
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拧成一股绳。
甘当配角,搞好团结。
经常与班子成员、广大群众沟通交流,加深相互了解,在业务工作上开展协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赢得支持,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
2.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清晰认识到肩负的“一岗双责”,在抓好分管领域业务工作的同时,也要肩负起分管领域党建工作的职责,通过发挥党建政治优势,促进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强调“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积极主动做党建工作,要‘一岗双责’,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落实,形成抓党的建设的合力”。
深化“一岗双责”抓党建,制定切合实际的责任清单、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有利于管党治党责任的有效落实,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而保障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以企业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
党建工作服务上级,联系各方,承上启下,是队伍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中枢。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应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层党组织要扎根生产一线,准确掌握企业发展的重点、生产经营的难点、职工群众的痛点是什么,并以此作为党建工作解决问题、发挥作用、彰显价值的着力点,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搞“体内循环”,也不能脱离生产经营搞“体外循环”,主攻方向不能偏。
二、用好政策支持,提升工作实效1.确保党建工作在重要决策上与生产经营同步。
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赋予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
企业要坚决落实党委会、经理办公会、董事会等各项议事规则以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贯彻“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或经理层做出决定”这一新理念新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企业发展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确保企业决策符合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推动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在战略目标上同向一体。
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系统总结国有企业发展成就和经验,创造性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为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论断,是对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史的系统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的高度凝练,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引。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牢牢把握两个“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促进互融互进、同频共振,以党建新成效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深刻认识“为什么融”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和壮大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怎样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坚持和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等重大问题,为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
国企改革发展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否则就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国企改革发展就会偏离正确方向。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希武.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基层思想
政治管理工作探析[J].民营科技,2013 (8):104. [2]尹元金.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 作深度融合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 院学报,2012(3):73-76. [3]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 党建工作制度汇编[Z].
并举,全面从严治党,更要做到工作内容与政 治觉悟并重,突破重点,统筹全局;四是必须 要发挥集团力量与个人追求的双重作用,无论 是整体上还是个体上深刻认识并推进规矩意 识和纪律观念。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Fra bibliotek党建与社团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塔什店分公司 宋勇
摘要:切实加快推进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我国各大企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更是坚实党对 各类型企业绝对的领导地位的关键性方式,这既能够使得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探索到重要的方法,又能够进一步促进各类型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为我国国有企业总体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基层;党建工作;生产经营;融合
第三,把握重点,狠抓廉政,提升品质 和效率。全面从严治党从本质是个责任问题, 支部书记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真正 成为从严治党的书记,切实履行“两个责任”, 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
党建也是生产力

党建也是生产力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非公企业党建也是生产力“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成为越来越多非公企业管理者的共识如果把企业比喻成航船,经营班子就是舵手,操控航船应对激流暗礁,驭风而进破浪前行;广大员工堪称水手,为共同的目标各司其职,贡献智慧和力量;而企业党组织,往往扮演着航船指南针和润滑剂的角色,既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又发挥协调纠纷、化解矛盾的作用,确保航船行稳致远。
古人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人作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党组织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员是劳工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乃“铁中铮铮,庸中佼佼”。
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就抓住了生产力的关键,企业的发展就会如虎添翼、绩效倍增。
企业发展与企业党组织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目标同向,互促共进。
企业经营班子和党委班子相互支持、配合默契,便会出现党企共赢的局面。
“党建也是生产力,抓好党建添活力”,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党建工作同样是生产发展的动力引擎。
做好党建工作,有利于提升非公企业吸引力、激活企业内生力。
非公企业招聘的优秀人才,很多其实已经是党员,没有党组织,这些党员职工就难有归属感。
非公企业及时建立党组织,不仅可以让党员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还可以在急难险重任务前、在优化服务功能上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企业内部的向上拉动力。
做好党建工作,也有利于扩大企业影响力、塑造企业文化软实力。
党建工作出色,相当于用党组织的权威和信用为企业“撑腰”,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度。
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也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党性教育与诚信建设一脉相承,抓党建其实也是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实践表明,坚持不懈抓党建,对企业生产发展的带动作用很明显。
有分析显示,位居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前列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企业重视党建工作,企业经营班子与党委班子协调一致、相得益彰。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入的探索与思考

66中国有色金属“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困境中的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州铝业”)点亮明灯。
通过学习,中州铝业党委一致认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必须搞好,一定要搞好”的指示精神,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重要物质基础,是当前履行好国有企业责任的重中之重;中州铝业党委也一致认为,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法宝,也是管长远、保长久、见长效的必由之路,更是长期抓好各级班子建设、带好各级员工队伍的关键一招。
如何发挥好党建的引领作用,将党的建设嵌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推动二者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已成为新时代国企党建的重要课题和关注焦点。
论坛FORUM主要做法结合现实背景和企业发展需要,中州铝业党委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推进深度融入、提升质量为目标,策划实施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以深度融入强化党建引领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
1.“顶部”对标强统领,做到思想上融入一是政治上对标。
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政治任务,第一时间纳入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学习范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强化政治建设。
二是思想上对标。
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组织中层管理人员走进党校接受党性教育、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党支部书记、政工干事开展能力提升集中培训,学理论、提技能;以三年全覆盖为目标分批组织在岗党员开展党性教育集中轮训。
通过分层分级精准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身份意识、先锋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增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能力和本领。
党建工作也是生产力

党建工作也是生产力“非公企业搞好自己的经营销售就行了,做党建工作有些多余。
”以前,很多非公企业的老板都有这样一种观念。
可如今,这种观念正悄然发生改变。
走进非公企业,处处都有党建的身影。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切身体会到:党建就是生产力,党建就是效益。
如今,党组织更成为了领航窑炉跨越发展的“舵手”。
党委成员都是威信高、能力强、贡献大,善于做职工思想工作的党员干部,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实现党组织活动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党建是民企发展的政治保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有利于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在民企中开展党建工作,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的需要,而且是企业自身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需要。
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找准党建工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切入点,既解决好目标定位、具体功能、方法途径等问题,又做足自身建设这篇文章。
使党组织的工作被所有员工熟知,“红色堡垒”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建工作如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升级转变中,要坚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能变;其次,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不能变;三是紧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潮流,坚持党的先进性标准不能变;四是适应企业利益格局的调整转变,坚持保障党员权利、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的原则不能变。
”党建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政治保证,我们应当知道依靠金钱并不能保证人们长久地团结在一起,只有共同的远大理想,才能让组织保持长久的卓越和年轻。
而党建工作正是我们成为伟大公司不可缺少的精神燃料,只有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支持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有重大问题决策时,有党组织帮助分析并提出意见,使企业的发展不会偏离方向;企业有重要项目需攻坚克难时,党员同志往往冲在最前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建工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
作者:钱欣
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第31期
【摘要】国企的党建工作需要担当,而在国企内部管理职位的员工尤其需要树立担当意识。
只有国企的领导干部主动去担当、主动去进行思想的引导,才能够在具体的实践当中产生明确的示范效应,才能够使国企党建工作更加适应历史的发展趋势,推动国企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国企党建工作担当意识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党建工作是国企独特竞争力的源泉,是实现当前国企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能够“蹄疾而步稳”,并能够通过各种新颖而又行之有效的手段,将国企的创新改革和党建工作紧密结合。
这两样目标充分结合在—起,会为国企实现更高的利益价值、利润追求,以及为社会效益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进步前景。
国企党建工作需要担当
担当是一个国企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之内,要加强国企自身相关的产业转型,发展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更加艰巨的竞争之中,抢先抓住时代给予的新发展机遇,能够顺势而上,实现国企的进一步发展;在披荆斩棘之中建功立业,使国企员工能够勇立潮头,是党建工作目前发展的重点和责任。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只有顺应历史局势、抓住要害、善于取舍,才能使国企党建工作更加适应历史的发展趋势,推动国企实现长远发展。
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只有放眼全局,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才能使党建工作得到有效的质量提升。
也就是说,在国企的生产经营范围之中,要时刻注重党建工作的开展。
尤其是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之内,对国企经营中面临的生产难题和核心问题进行研讨。
积极地启发国企员工进行建言献策,想方设法地使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够有效开展和良性循环。
既保证经济利益,也保证社会效益。
国企在确保产能提高的同时,也要面向社会进行市场化的运作。
必须要把品牌作为发展方针的总目标,积极地落实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建设健全工作责任制,通过权责一体来履行相关责任人的权力责任,打造权责不可分家的制度体系,积极主动地开创新的工作方法。
在新的形势之下,如何开展党建工作的创新办法。
建立起真正能够在新时代、新社会运用的党建工作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向。
真正自觉把党建工作放到国企的优先发展内容之中,把党建工作放到大局中思考,放到大局中去把握。
比如,设置党支部门,让基层的国企员工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从而充分激发基层的国企员工的责任担当感与工作热情。
其次,就是要把党建工作的重心保持在基层,只有不断加强服务型政党的建设,把基层的国企员工生活问题搞好,把国企员工的切身利益作为重中之重,才能充分地激发起国企员工自我的
使命感。
只有全面推进“四个服务”,保持上级党组织和基层党员之间的紧密联系。
既服务于社会的生产经营,也服务于下级党组织;既服务于全体党员,也服务于基层的国企员工。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之中,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和教育工作,开展各种新时代下的创新资源方式,以长征精神、航天精神等事迹结合起来,加强国企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做“亡羊补牢”之事,“未雨绸缪”地鼓励国企员工认真干好每一天工作,切实地担负起一名国企员工的责任所在。
担当助力国企自身文化构建和发展
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产生固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企业文化的实质,其实就是充分地激发出企业员工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自觉抵制粗俗行为的独特管理思想和效果模式,以文化的手段引导企业员工,通过实施有效文化管理而形成一系列“软实力”和“软方法”的体现。
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恰恰可以通过党建工作进行构建,在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依靠党建工作对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和转换,并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起企业不断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责任,为助力企业自身文化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源泉。
一些国企把创新、开拓、进取、求实等这一类的词语,加以概括作为自身的企业精神。
虽然这些词语在本质意义上十分适用于企业精神的制定,但往往过分强调这一概括性会失去国企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的标准化生产和组合。
一个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企业精神,一是行业特点和现代企业文化的提炼,在共性和个性之中寻求一个平衡,突出自我的底蕴,不要求全,但求最特;二是明确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使企业员工的责任与使命能够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使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的文化,能够在行动层面和精神层面实现融合,并且高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大胆创新,在加强企业文化的管理之中,把企业文化和我国当前社会所处的环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把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补充,也是重点的文化培育和洗礼形式。
大力开展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培训,教育强化企业员工的道德意识,使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能够从心底产生强烈的价值认同,能够体现出“我为企业做什么”“为企业发展什么”“企业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等共识。
只有不断随着企业阶段性任务的转变,以及企业文化内容形式的升华,才能使企业文化培育和实际践行,都能紧贴着企业的改革发展,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前行。
国企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担当意识
在国企内部管理职位的员工尤其需要树立担当意识。
只有国企的领导干部主动去担当、主动去进行思想的引导,才能够在具体实践当中产生明确的示范效应。
责任心不是空洞而抽象的,而是要在明确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以具体行为方式体现在具体行为工作之中。
再好的思路也需要行动来做好保障,只有坚决执行已经作好的决策,保持较强的执行力,才能使国企领导干部的作风得到明确而又真正的展现,也是国企领导干部到底有没有责任心的具体体现。
当前,在我国少数国企中存在“三庸”的领导干部,也就是能力平庸、工作平庸、思想平庸。
这些领导干部往往不能为国企创造太大的价值,不敢转型、不敢承担自己的责任,也不敢
进行改革和创新,所以是一个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顽固势力。
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解决,如果在国企领导干部的评判过程中,把评判的标准和评判的方式交给群众。
也就是说国企领导干部能不能提拔,都靠群众的口碑和群众的认可来进行评判。
只有使群众在考核国企领导干部的过程中能够说上话,才能够使国企领导干部改变自己的落后思想,才能够真正的干事、干实事、千成事。
有责必有权,有权必有责。
只有当国企领导干部积极履行自身的责任,通过严格管理督促下属和其他千部的行为时,才能够真正为国企良好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否则就容易出现国企领导干部工作做好做坏都一样的不良风气,导致整个国企内部充满瘴疠之气,国企的未来发展难免就会沦落为时代的淘汰品。
担当,其实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豪迈;担当,只能够埋头苦干且必须要执着;担当要能独辟蹊径,而且还要有创新才能事半功倍;担当是一种人格,也是一种智慧,只有当人的精神和思想上能够迎难而上,主动的承担责任时,才能够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锐意进取,取得最后的成就。
无论何时,担当都是一切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①张威:《新时期推动油田党建a.am作开展的思考》,《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年第10期。
②肖志力:《浅谈党建思政工作要“担当”》,《钢铁文化》,2015年第9期。
③陆丹:《强化党建思政工作的行动自觉大力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创新发展》,《新教育》,2017年第19期。
责编/肖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