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价值观察

合集下载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9-01T16:45:36.95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作者:王统轩[导读] 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对于肝胆结石的治疗效王统轩西宁市湟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青海西宁 811601【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对于肝胆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入2018年1月-2021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300例肝胆结石患者。

随机分组后,A组150例采取腹腔镜微创治疗,B组150例采取开腹手术。

对比手术效果。

结果:A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优于B组,A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

结论:为肝胆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微创治疗可以改善围术期指标,减少疾病并发症。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肝胆结石;围术期指标;并发症肝胆结石指肝脏内部的胆小管生成结石,致病因素为胆汁滞留或胆道细菌感染,症状为发热、上腹痛和寒战等[1]。

其传统疗法为开腹手术,可在肉眼观察下清除结石组织,但其切口大,并发症较多。

在微创技术的推动下,腹腔镜手术成为肝胆结石的常用术式,其术野清晰,操作简单且并发症少,具有治疗优势。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300例肝胆结石患者,用于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入2018年1月-2021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300例肝胆结石患者。

随机分组后,A组150例,男患:女患为78:72;年龄为31岁至75岁,均值(58.65±1.42)岁。

B组150例,男患:女患为79:71;年龄为32岁至76岁,均值(58.86±1.35)岁。

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B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入院确诊后拟定手术计划。

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后保持仰卧位,将右肋下缘作为切口维持,做斜切口,长度为7cm。

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探查腹腔情况,确定胆囊位置后暴露胆囊三角,钝性分离腹膜,使用丝线牵引胆囊。

双重结扎后切断胆囊动脉,游离并切除胆囊,双重结扎残端。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观察

者在术后 8 周可行胆管镜经 T 管瘘取石 。 1 . 2 . 2 对照组
石术 。
患者均行传统开腹胆囊 切除加胆 总管切开取
对两组患者 的手术 时间 、术 中出血量 、术后
还避免了患者的切 口瘢痕,符合现代外科手术美学特点…。
同时在腹腔镜下手术 ,视 野清 晰 ,并 可在 直视 下取 尽结 石 和 息 肉,术后结石残 留量少 、复发 率低 J 。但是 应用 腹腔 镜手
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 术 ,观察 组 采用 腹腔 镜微 创治疗
( 并 排除微创治疗 禁忌证 患者 ) 。两组 患者 一般资 料 比较差 异 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方 法
2 . 2 两组 患者并发 症 比较
观察组共 1 例 ( 2 . 5 % )患者 出
1 . 3 观察指标
发症进行观察 。
排气时间 以及住 院时间等进 行 比较 ,并对 两组 可能 出现 的并 1 .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 P S S 1 6 . 0统计 软件进 行统计学 分析 ,

临床研究 ・
腹 腔 镜 微 创 治 疗 肝 胆 结 石 的疗 效 观察
孥 舄堍
【 摘要 】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 胆结 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 院 2 0 1 0 -2 0 1 2年收治 的肝 胆结石 患
者8 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 ,每组 4 0例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 ,对照组采用 传统开腹手术 。结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 以及住 院时间比较 ,观察 组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 有统计学意 义 ( P< 0 . 0 5 ) 。观察组共 1 例 ( 2 . 5 % )患者出现肠粘连 ;对 照组术后 3例 患者切 口感染 、2例肠 粘连 、2例腹 腔感染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肝胆结石手术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疗效。

方法:于2018年至2019年我院收治的80例肝胆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剧烈疼痛、结石残留、肠粘连、腹腔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5%,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显著低于参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对于肝胆结石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肝胆结石,腹腔镜,微创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肝胆结石是指发生在患者肝、胆部位的结石,常见的肝胆结石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总管结石,肝胆结石在临床中较为常见[1],现阶段对肝胆结石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采用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在临床医学的广泛应用,借助于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也拥有了更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索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治疗肝胆结石患者时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至2019年在我院所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参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传统常规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

80例患者在术前经B超和CT临床检查诊断,确诊为肝胆结石疾病,包括多发结石患者34例,单发结石患者46例。

80例患者中有男性:43例,女性:37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49.8±12.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无腹腔手术禁忌症,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障碍和免疫系统疾病。

参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线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以下对比研究具有科学性:1.2方法参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在手术之前并对患者进行超声CT检查,结合临床诊断充分明确患者结石数量和相关位置。

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胆结石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的作用分析

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胆结石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的作用分析

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胆结石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肝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治疗,进一步对比临床疗效,以及对疾病的预后改善。

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4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抽取此段时间内肝胆结石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以平行对照法为原则分组。

对照组患者为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为腹腔镜微创治疗,对比治疗成果。

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下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肛门排气、住院时间上的优势显著,比对照组效果好,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法对于肝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更具优势,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对于预后康复给予了更优方案,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临;不良反应肝胆结石属于常见病,且发病率具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从发病因素上看较为复杂且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

将肝胆结石进行划分,可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等,还可以将其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肝内胆管结石,在发生该疾病后会存在上腹不适,并有可能出现腹痛或者黄疸【1】。

我们要积极采取手术方案,为治疗提供有效策略。

鉴于此,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4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抽取此段时间内肝胆结石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手术的开展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4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抽取此段时间内肝胆结石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观察组男性17例,年龄区间保持在25到76岁,均值(48.63±4.72)岁;女性13例,年龄区间保持在24到76岁,均值(47.51±4.93)岁。

对照组男性18例,年龄区间保持在25到76岁,均值(48.76±4.46)岁;女12例,年龄区间保持在25到79岁,均值(47.33±5.08)岁。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文章编号:WHR201910227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董科 高志位 宋超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青岛 266300【摘 要】目的:探讨肝胆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微创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方法:将84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接受腹腔镜微创治疗的观察组,出现结石残留的患者比例(2.33%<19.05%,χ2=4.634)、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比例(4.76%<23.81%,χ2=6.222)以及疼痛VAS评分[(2.01±0.48)分<(3.75±0.63)分,狋=5.086]相对更低(犘<0.05),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7.16±2.75)h<(48.59±3.41)h,狋=5.276]以及住院时间[(7.65±1.32)d<(13.85±1.79)d,狋=5.509]相对更短(犘<0.05)。

结论:在肝胆结石患者的腹腔镜微创治疗中,可以安全、有效地清除结石,帮助患者快速、良好的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临床疗效 肝胆结石的形成,主要与细菌感染、胆汁淤滞有关,容易引起胆管梗阻、狭窄以及肝内感染。

肝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一般采用手术方法取净结石和清除感染病灶,可以有效治愈疾病[1]。

关于肝胆结石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应该从结石清除效果、并发症、病情复发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兼顾疗效和安全性。

在肝胆结石的手术治疗中,在取石的同时,保护肝、胆功能,减轻手术操作对于周围组织的创伤,建议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84例肝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及恢复情况的观察,评价腹腔镜微创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84例肝胆结石患者于本院接受治疗,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腹腔镜微创治疗60例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微创治疗60例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黑龙江医学 第 42卷 2018年 第 3期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Vo1.42 No.3 Mar.2018
腹 腔 镜 微 创 治 疗 60例 肝 胆 结 石 患 者 的 临 床 效 果 观 察
李 一杰
(河南省淮阳县人 民医院普外科 ,河南 淮 县 466700)
1.2 方 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 准备 ,给予患者 超声 、血尿 淀粉酶等实验室检查 ,并进行常规 的消毒铺 巾。在 此基础 上 给 予 对 照 组 开 腹 切 除 胆 囊 联 合 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总 管 切 开 取 石 手 术 治
疗 ,具体步骤如下 :指导并帮 助患者保持平 卧位后 ,对其 进行硬膜外 的全身麻醉 ,于患者 的右侧肋缘下 或经腹直肌 作一条长度在 1.0~1.5 em之 间的切 口,小 心并 充分游离 及 分 离 与 肝 胆 系 统 无 关 的 组 织 与 器 官 ,将 胆 总 管 充 分 暴 露 。根 据 术 前 CT 与 B超 所 确 定 的 患 者 体 内 结 石 的 位 置 、 大小及形态 ,对结石进行确认后将 其完整取 出。值得 注意 的是 ,若患者的胆囊 中存在较 多结 石 ,则还需将 其胆囊切 除 ,取出结石后应进行胆道造影 ,以保 证肝外 胆管结石取 出完全 ,若仍有结石残 留,则应继 续进行取 石。取石完成 后 ,自患者的胆总管切 口处 留置输 尿管 ,并将 胆总管 与冲 洗液连接 ,以生理盐 水将 手术 区域 冲洗 干净后 关闭腹 腔 , 并给予相应 的抗 感 染治 疗 。给予 观察 患 者腹 腔镜 微 创 治 疗 :术前给予患者 B超及 CT等方式确定结石所在 的位置 ,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并行气管插 管。采用 的操 作方法 为 “四孔法 ”,于患者剑 突右侧 2 cm及下方 3 cm处 进行穿孔 位置的定位 ,调整人工气腹的压力 ,使其维 持在 13 mmHg (1 mmHg=0.133 kPa)左 右 。 对 患 者 的 胆 囊 三 角 区进 行 解 剖 ,以将 胆囊 动脉与胆囊管分离 出来 ,并将可 吸收夹放置 于胆囊动脉 的 近端 ,将 胆囊 动 脉 的远 端夹 闭后 将 动 脉离 断 ,并 以 可 吸 收 夹 钳 夹 尽 可 能 地 向胆 管 端 的 胆 囊 管 靠 近 , 以免存在于胆囊 内的小结石坠人胆 总管 内;于肝 总管与胆 囊 管的交汇处纵 向作一 条长 约 1 em 的切 口,并 将纤 维胆 道镜 由剑 突 下 置 入 ,将 结 石 取 出 ;最 后 以 生 理 盐 水 对 患 者 的胆道作多次冲洗 ,使用无损伤线将胆 总管间断缝 合后 留 置引流管 ,仔 细观察有无胆汁从胆 总管渗漏 ,若有 则给予 加缝 至不 漏汁为度。对 胆囊进行常规切 除 ,将胆囊及 结石 取 出后以生 理盐 水将 腹 腔 冲洗 干净 ,并 于 肝 门处 置 引流 管。术后对切 口进 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 ,并给予患 者适 当 的 营 养 支 持 。 1.3 观 察 指 标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观察分析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观察分析
g r o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mi n i ma l l y i n v a s i v e s u r g e r y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e c t o f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Re s u l t s Th e o p e r a t i o n t i me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t i me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b l o o d l o s s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e x h a u s t t i me o f t h e
g a l l b l a d d e r s t o n e
W ANG Ho n g - b o
( F e n g x i a n g C o u n t y H o s p i t a l , B a o j i 7 2 1 4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ACT:O 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m i n i ma l l y i n v a s i v e i n t h e
推广与运用 。
关键 词 : 腹腔镜微创手术 : 肝胆结石 ; 开腹手术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5 7 . 4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编 号 :2 0 9 6 — 1 4 1 3 ( 2 0 1 7 ) 1 2 — 0 0 9 5 — 0 2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科学研究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Calculus of liver and gallbladder)临床效果,为治疗肝胆结石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5例。

实验组应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术治疗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等。

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9.8±3.56)ml、(60.2±13.5)min、(28.6±5.55)h以及(7.65±3.11)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10.1±45.8)ml、(72.3±15.5)min、(60.1±12.7)h以及(14.2±3.25)d,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1例(占2.86%),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7例(占20.0%),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不良反应少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临床效果消化科中常见疾病之一就是肝胆结石,主要存在于肝胆系统内[1]。

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胆固醇结石;(2)混合性结石;(3)胆色素结石。

由于肝胆结石的特殊性解剖特点,再加上患者的病情程度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2]。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治疗肝胆结石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13 期2019 Vol.6 No.13
71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价值观察
赵永夫
(包头市东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两年期间内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8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参照组患者参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依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数据明显好于参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 <0.05)。

结论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效果好,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3.71.01
肝胆结石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临床中对于肝胆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常规开腹手术对于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伤害[1],有鉴于此,本文特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两年期间内收治的80例结石手术治疗肝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两年期间中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胆结石患者80例,经我院临床诊断,所选取患者均符合临床医学中对于肝胆结石患者的诊断标准并满足手术指征。

将所选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平均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5例,女性患例数为15例,患者年龄在42~71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78±12.15)岁。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5例,女性患例数为15例,患者年龄在42~71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78±12.15)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研究方法参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实验组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两组患者的具体手术方法如下所示。

1.2.1 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患者胆总管前壁进行切口,切口长度在1 cm 左右,并将患结石取出,采用胆道造影观察是否存在结石存留,如存在继续取石,确定无误后,进行止血缝合[2]。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全面麻醉,进行切口放置腹腔镜,建立人工气腹,并建立操作孔。

在腹腔镜指引下解剖胆囊三角,并切断动脉,纵向切开胆总管,吸出结石,放入胆道镜取石,并采用网篮取出。

结石较大应先用碎石机碎石,确认无误后缝合。

1.3 观察指标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数据对比,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意义分析
采用SPSS 19.0分析软件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统计学
意义分析,并以t 检验,当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数据对比,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参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情况少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 <0.05),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数据对比(±s )
组别n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实验组4058.2±10.369.5±30.115.8±6.2参照组40
74.6±12.7194.3±40.131.4±9.7t 值 6.343215.74208.5703P 值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随着医疗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逐渐受到关注,对比传统手术具有诸多优点。

腹腔镜手术则属于微创手术,通过将带有微型摄像头的腹腔镜置于患者腹部,通过腹腔镜可以有效观察到患者腹腔内的情况,进行精确的手术治疗,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切口愈合速度快、经济负担轻等诸多优点。

应用于临床后,很快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

有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将我院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两年期间内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对比手术情况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存在意义(P <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医学中的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向 华,黄攀科,杨 军,等.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胆结石患者
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1):1119-1122.
[2] 王治英,孟长海.分析腹腔镜结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临
床有效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105-106.
本文编辑:吴 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