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3)

合集下载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2022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2022年11月6日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其中第1-7题为单选题,第8-11题为多选题。

全对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错选的得0分)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每个物体只有一个重心B.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柱形铁棒由直变弯,在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不变C.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2.2021年8月3日,东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平衡木单项决赛结束,中国选手管晨辰、唐茜靖包揽金、银牌。

比赛中,体操运动员站在水平的平衡木上处于静态平衡状态。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受到支持力是因为脚底发生了形变B.平衡木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平衡木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平衡木的压力D.平衡木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平衡木的压力的合力为03.如图所示,在大小均为F的两个水平力的作用下,长方体物块A、B相对于水平地面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B.A、B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零C.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D.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零4.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是()A.0B.mgC.12mg D.2mg5.如图所示,5个力同时作用于一点,5个力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N,则这5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A.30N B.40NC.50N D.60N6.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 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 ,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O 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 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 ,下端系一个重为G 的物体,BO 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30θ=,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线BO 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2GB .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32G C .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D .a 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7.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放置,表面光滑。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A. 等效替代B. 实验归纳C. 理想实验D. 控制变量【答案】C【解析】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设想了一个斜面实验:将两个斜面对接起来,当小球一个斜面滚下,会滚上第二斜面,如果摩擦力越小,在第二斜面上滚上的高度越大,设想没有摩擦力,小球会达到相等的高度,将第二斜面放平,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这里伽利略应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对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能力.物理学上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有:等效替代法,归纳法,演绎法,控制变量法等.2. 某同学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 )A. 3m/sB. 5 m/sC. 6 m/sD. 9 m/s【答案】A3. 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有许多重大发明,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牛顿运动三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基础.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 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B. 物体的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C. 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答案】B【解析】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力是改变速度的原因,物体的速度改变时,合力一定不为零,故B正确;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受力无关,故D错误。

4.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从B点到C点速度增加了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A. 1:1B. 1:2C. 1:3D. 1: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对AB和BC两段分别列方程即可就得AB与BC的位移大小之比.对AB过程,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可得,对BC过程可得,联立解得,C正确.5. 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0~1s内,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加速度方向匀加速运动,在1s~2 s内,加速度反向,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匀减速运动,到2s末时速度为零.2s~3 s内加速度变为正向,物体又从静止开始沿加速度方向匀加速运动,重复0~1s内运动情况,3s~4s内重复1s~2 s内运动情况.在0~1s内,物体从静止开始正向匀加速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直线,1s末速度,在1s~2 s内,,物体将仍沿正方向运动,但要减速,2s末时速度,2s~3s内重复0~1s内运动情况,3s~4s内重复1s~2s内运动情况,综上正确的图象为C.6. 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量相等.材料相同的小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沿相同的粗糙斜面上滑,其中A是匀速上滑,B是加速上滑,C是减速上滑,而斜面体相对地面均处于静止状态。

2022~2023年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物理(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2022~2023年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物理(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选择题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中,法国队以4∶2战胜克罗地亚队,时隔20年“高卢雄鸡”再次捧得大力神杯.而足球运动也成为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B.图(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图(丙)中,即将被踢起的足球一定能被看做质点D.图(丁)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弹性形变【答案】D【解析】A.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因弹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不能说“弹力”就是“重力”,选项A错误;B.图(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之间无相互作用的弹力,假设有弹力,则水平方向球不能平衡,不能静止,选项B错误;C.图(丙)中,即将被踢起的足球大小不能忽略,不能被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D.图(丁)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弹性形变,选项D正确。

选择题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答案】C【解析】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不是由于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是由于功率增大的缘故。

故A错误。

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是由于速度减小了,不是由于惯性减小,子弹的惯性没有变化。

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2012.12.20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不选或选错得0分)1、下列物体中能被视为质点的是:( )A. 分析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要领;B 、研究地球上四季变化;C 、寻找远洋航行中的巨轮在大海中的位置;D 研究一列沿京沪铁路运动的火车,从上海到北京的运动时间2、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量越大,速度变化率一定也大B .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C .速度变化率等于零,速度一定等于零D .速度大、速度变化率不一定大3.如图-2为A 、B 两物体在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 ) A .A 出发时间比B 早2s ; B .6s 末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 .4s 末A 、B 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D .6s 内B 的位移比A 的位移大10m 。

4. 一辆汽车在4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为2 m/s ,末速为10 m/s ,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 2B .汽车的加速度为8 m/s 2C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 m/sD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 m/s5.不计空气阻力,同时将一重一轻两石块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则两者( )①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②在下落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相等.③在1 s 内、2 s 内、第3 s 内位移之比为1:4:9.④重的石块落得快,轻的石块落得慢.A .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①②③正确C .只有②③④正确D .①②③④都正确6.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 .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 .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 .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7.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力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B .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C .合力的大小可以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分力5 2 t (s ) 图-2D .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它的任何一个分力8. 水平地面上的静止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 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摩,在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面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F 增大时,F 摩随之增大B .当F 增大时,F 摩保持不变C .F 与F 摩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F 与F 摩的合力为零9.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M 上,力F 作用于物体O 点,现要使物体沿着OO ′方向作加速运动,(F 和OO ′都在M 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 ′,这个力最小值是( )(A )θcos F (B )θsin F(C )θtg F (D )F/tan θ 10. 对于站在电梯里的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梯向下加速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B .电梯减速下降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C .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在电梯上升时总比下降时大D .人对电梯的压力在电梯下降时总比上升时大11.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始终受水平恒力F 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1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后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运动B .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C .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D .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为零12.如右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 另一端与斜面体P 相连,P 与斜放在其上的固定档板MN 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 此刻受到的外力的个数有可能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二、实验题(共12分,每空2分)13、图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 ,A 、B 、C 、D 、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试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 、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B =_____________m/s; v c=_____________m/s;(2)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_____ m/s 2F 图-1 O O ′ M Fθ1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4-15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图4-15(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观测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__的图象.图4-16(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1M图线如图4-16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2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 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牛顿首先建立起的C.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当Δt极短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弹力、强相互作用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B.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所受的重力比落向地面时小C. 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桌子对它的支持力,这是因为书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D.实心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3. 甲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m处和高20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4.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 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的大B.在0~3s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D.t=3s时,物体C与D间距离最大5. 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A.0.5t B.0.4t C.0.3t D.0.2t6.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改用大小为F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 C. D.7. 如图所示,一根轻绳左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依次穿过不计质量和摩擦力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在滑轮的下面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1可以大于m2B. m1可以小于m2C. m2必须小于2m1D. m1必须大于2m28. 如图所示,物体B 的上表面水平,B 上面载着物体A ,当它们一起沿固定斜面C 匀速下滑的过程中物体A 受力是( )A.只受重力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C.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D.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9. 两个共点力F l 、F 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 ,若F l 、F 2方向不变,则( )A .F 1、F 2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B .F 1、F 2同时增加10N ,F 也增加10NC .F 1增加10N ,F 2减少10N ,F 一定不变D .若F 1、F 2中的一个增大,F 不一定增大10.沿光滑墙壁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在A 点,足球的质量为m ,网兜的质量不计。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内江六中2022-–2023学年(上)高23届第二次月考物理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7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7分)1. 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B. 图甲中的实验,可以在实验室中真实呈现C. 图乙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D. 图乙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答案】D【解析】【详解】AB.分析图甲可知,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由于不存在没有阻力的斜面,因此无法在实验室中真实呈现,故AB错误;CD.分析图乙可知,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得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多,所以容易测量。

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得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因此并不是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 A、B、C三个物体同时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如图为他们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在0t时间内( )A. A 物体的平均速度最大B.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不一样大C.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一样大D.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 ﹥v B =v C【答案】D【解析】【详解】AB .由图象看出,在0~t 0时间内,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AB 错误;CD .由图象看出,在0~t 0时间内,A 的路程最大,B 、C 路程相等,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 >v B =v C故C 错误,D 正确。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12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少选的2分、错选或不选的均得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重力一定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C.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一定相同D.常见的重力、弹力、摩擦力都属于万有引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可以做动力,滑动摩擦力一定不能做动力B.手握竖直的瓶子处于静止状态,握力增大,摩擦力将保持不变C.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静止,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D.摩擦力的方向有时可以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 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细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静止的水平桌面放一本书,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相平衡4.如图所示,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物理书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2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A.0.6N B.1.2N C.2N D.2.4N5.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右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 000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A.6.5 cm B.10 mC.20 m D.45 m6.从某一高处释放一小球甲,经过0.5 s从同一高处再释放小球乙,在两小球落地前,则( )A .它们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 .它们间的距离不断减小C .它们间的速度之差不断增大D .它们间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7.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和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力,A 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 A .mg ,(M -m )gB .mg ,MgC .(M -m )g ,MgD .(M +m )g ,(M -m )g 8.近年来测重力加速度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物理试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物理试题

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2022-2023学年度第二次月考高一物理试卷3.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B.2.5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m/s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5.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坐标系中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从0时刻至第8s末,运动方向改变2次B.两物体在第5s末相遇C.A物体在5s末的速度大小为1m/sD.0~5s过程中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不相同二、不定项选择题(3×6=18分)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沿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的位移方向与乙车的位移方向相同B.甲车的位移方向与乙车的位移方向相反C.相同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D.相同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7.一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开始向相距8m的B点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其速度的二次方v2与位移x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m/s2C.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4m/sD.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2s8.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国家地理频道》实验证实:四个水球就足够!四个完全相同的水球(a、b、c、d)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恰好能穿出第四个水球,则可以判定()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B.由题目信息可以求得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比C.子弹穿过a球和穿过b、c、d三个球的时间相等D.子弹穿过a、b、c三个球和穿过d球的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相等三、实验题(每空2分,画图4分,共20分)9.利用图中的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d=1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亳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02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0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1.0s,可知:(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_______________m/s: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_______________m/s;(2)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___m/s2;(3)要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可适当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缩小)遮光板的宽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启东市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计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几组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牛顿、千克B.秒、伏特C.米、千克D.千克、库仑2.如图,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A.F1B.F2C.F3D.F43.一只小船渡河,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岸边;小船相对于静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速直线运动,船相对于静水的初速度大小均相同、方向垂直于岸边,且船在渡河过程中船头方向始终不变.由此可以确定()A.船沿AD轨迹运动时,船相对于静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船沿三条不同路径渡河的时间相同C.船沿AB 轨迹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D.船沿AC轨迹到达对岸前瞬间的速度最大4.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A.(M+m)gB.(M+m)g-maC.(M+m)g+maD.(M-m)g5.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 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A.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B.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C.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D .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 26.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 的三角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用一水平推力F 经过物体的重心向右推物体时,物体恰好以一较大的速度匀速运动,某一时刻保持力的大小不变立即使推力反向变成拉力,则推力反向的瞬间( )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Fm ,方向水平向左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Fm ,方向水平向右C .地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mgD .地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mg2+F 27.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的质量均为m ,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F 拉物体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 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绳子对物体A 的拉力大于物体A 的重力D .绳子对物体A 的拉力等于物体A 的重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得0分) 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测量某小的重力,图中系小桶的轻绳较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图中的大B .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样大C .甲图中绳的拉力比乙图中的大D .乙图中绳的拉力比甲图中的大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某物块以初速度v 0从底端沿斜面上 滑至最高点后又回到底端。

上述过程中,若用h 、x 、v 和a 分别表示物块距水平地面 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运动时间。

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v 甲乙10.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设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 .0~t时刻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 .t2时刻物块的加速度最大C .t3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D.t1~t3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1.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B.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第一次大于第二次C.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D.抛出时的速度大小,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小12.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机械能损失不计,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B.当△x=0.3m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13.如图所示,一个表面光滑的斜面体M置于水平地面上,它的两个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且α<β,M的顶端装有一定滑轮,一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连接A、B两个小滑块,细绳与各自的斜面平行,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A、B恰好在同一高度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绳后,A、B滑至斜面底端,M始终保持静止.则()A. 滑块A的质量大于滑块B的质量B. 两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C. 两滑块同时到达斜面的底端D. 在滑块A 、B 下滑的过程中,斜面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请将解答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 14.小叶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性关系.(1)图甲所示,从图片上看,你觉得他在开始正确测量前必须得修正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写出两点)① ② (2)修正后,小叶同学就开始实验测量,他所接的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档位如图乙所示,则他所选的打点计时器是 (填“电火花”或 “电磁”)打点计时器.(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 ,图丙是小叶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 、B 、C 、D 、E 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 1、s 2、s 3、s 4以及f 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a 大小为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F 关系图线(如图丁所示),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 .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图甲15. 在探究力合成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

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3)在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与F2的合力;F′表示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力,则各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44分。

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6. 如图,一质量M=3.0 kg、足够长的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放置质量m =1.0kg的小木块A,A、B均处于静止状态,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现给木块A施加一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力F=kt (k=2.0 N/s),取g=10 m/s2。

(1)若木板B固定,则经过多少时间木块A开始滑动?(2)若木板B固定,求t2=2.0 s时木块A的加速度大小。

(3)若木板B不固定,求t3=1.0 s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17. 一质量m =0.5 kg 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0°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DIS 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为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的v -t 图。

求:(g 取10 m/s 2) (1)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

18.如图所示,一小球自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α=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m ,重力加速度g=10m/s 2,sin53°=0.8,cos53°=0.6,求: (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 0是多少? (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s 是多少?(3)若斜面顶端高H =20.8m ,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t 到达斜面底端?19.如图所示,质量为4kg 的小球用细绳拴着吊在行驶的汽车后壁上,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已知g=10m/s 2,sin37°=0.6,cos37°=0.8,求:(1)汽车匀速运动时,小球对细线的拉力大小和对车后壁的压力大小.(2)当汽车以a=10m/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大小.江苏省启东市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4分,总分28)1.C 2.B 3.D 4.B 5.A 6.D 7.C二.多选题(每题5分,漏选得2分,错选0分,总分30分) 8.BD 9.AC 10.ABC 11.AB 12.BCD 13. AD三.简答题(每空2分,总分18分)14.(1)长木板的右端没被垫高(没有平衡摩擦力);细线没有与板面平行;小车未靠近打点计时器(2)电磁 (3) 2100)2143(f s s s s --+ 0.60 m/s2(4)C 15 .BD BD B四.计算题:(每题11分,共44分)16.(1)当木板固定时,A 开始滑动瞬间,水平力F 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则:F =f =μmg , 1分 设经过t 1时间A 开始滑动,则:t 1=μmg k =1.5 s 。

2分(2)t =2 s 时,有:F =kt =2×2 N =4 N , 1分F -μmg =ma a =1 m/s 2。

2分 (3)在t =1 s 时水平外力为:F =kt =2×1 N =2 N 由于此时外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两者一定不发生相对滑动,故一起做匀加速运动 1分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 +M )a ′,a ′=0.5 m/s 2 2分对A 受力分析为:F -f =ma ′,f =F -ma ′=(2-1×0.5) N =1.5 N 2分 17.(1)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 =ΔvΔt =⎪⎪⎪⎪0-60.5=12 m/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