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成语故事比赛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成语故事社团活动记录

成语故事社团活动记录
成语故事社团活动记录
日期:2023年2月19日
地点:学校图书馆
活动主题:学习成语,弘扬中华文化
活动内容:
1. 开场白
主持人介绍了今天的活动主题和目的,并欢迎大家来到图书馆参加这个活动。
随后,他引用了一个成语来引出今天的主题:“井底之蛙”,让大家想象一下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2. 成语知识讲解
主持人先为大家讲解了四个常见的成语,每个成语都有一个简单的故事和寓意。
大家听得非常认真,积极参与互动。
3. 成语造句练习
接着,主持人引导大家进行成语造句练习,要求他们用成语造一个句子。
大家积极性很高,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创意和句子。
4. 成语故事分享
最后,主持人邀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简单的情节和寓意,大家听得非常入情入理。
活动结束:
活动结束后,大家感到非常收获。
他们认为这个活动不仅让他们学到了更多的成语知识,还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他们也纷纷表示,希望
能够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活动拓展:
除了今天的成语故事分享外,成语故事社团还计划举办更多的活动。
例如,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讲解成语的历史文化和应用,或者举办成语比赛和讲座等。
这些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成语,掌握成语,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
中班成语故事教研活动记录表内容及目标

中班成语故事教研活动记录表内容及目标
目标:让幼儿认识更多生字,会说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快速增加识字量。
内容:
自评:本次活动,总体来说教学表现不是很好。
首先在语言组织上没有表达得精炼。
教学设计不是很好,对于幼儿来说太简单了,在前半部分的教学上,时间用得太长,整个活动,幼儿能够很好的配合,但还是存在消极态度。
由于目标太简单,幼儿没有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学习。
因此,我希望下一次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更认真的设计我的教学。
老师甲:这节课,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太简单了。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幼儿能够用语言来表达清楚成语的意思。
老师乙:复习生字时间太长了。
老师丙:教师在后面出示图片时,想要神秘一些,但是没有做好。
要神秘,就应该要把教具藏好,不让幼儿发现。
这个设计是好,但是没有达到神秘的效果。
还有一点,在出示可操作性的教具时,一定要把任务说清楚。
副园长:教师的教态挺好的。
但在教学时,没有能够个别的提问孩子。
整节课幼儿情绪很好,但是教学内容太简单,后面的操作环节与教学偏离了。
整节课的重难点没有掌握好,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内容上多下功夫。
成语大赛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
“成语故事”比赛
活动时间
2017.11.27
参加班级
二年一班
二年二班
二年三班
参加人数
15人
活
动
过
程
一、主持人开场白: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四字成语,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它概括简练,含义深刻。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举行一场成语大赛,一起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二、主持人介绍评委。
三、宣读本次比赛的评分标准。
四、宣布比赛开始。
五、各班级参赛选手按抽签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行比赛。
六、评出奖项,颁奖。
七、领导总结。
八、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活动
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成语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积累成语和准确运用成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文化和历史,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
成语故事表演剧本

成语故事表演比赛细则
发表时间:2009-10-30 16:04:53|分类:家校互联|评论(2)|查看(193)
为了培养孩子们自觉主动地学习,积累,运用成语,并体会成语的魅力,从而更好激发孩子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为了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通过表演成语节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我们决定将于11月中旬举行一次成语故事表演活动,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并积极配合和给与支持。
10,闻鸡起舞(旋风)
11,画龙点睛(勤奋)
12,一叶障目(宝贝组)
3.评委为到场老师以及家长代表评委当场打分,并给于适当点评。
下面是各小组所选成语,还可以改变,只是不要与另外的小组相同。
1,守株待兔(流星)
2,自相矛盾(铃铛)
3,画蛇添足(战斗)
4,八仙过海(毛毛虫)
5,亡羊补牢(星星)
6,掩耳盗铃(火箭)
7,拔苗助长”(草莓)
8,“坐井观天”、(爱心组)
9,狐假虎威(快乐)
成语故事表演要求和评分标准如下:
(一)成语故事表演的要求
1,每小组选取一个成语进行表演。小组成员必须都参与表演。
2,节目表演时间为3—5分钟
3,表演道具和服装等可在家长的协助下,自行准备
4,在不改变成语故事意义的基础上,可对成语故事进行改编(包括台词、角色、环境等)
5,在故事的结尾一定要告诉大家:你的成语故事想告诉别人什么道理?
(二)成语故事表演评分标准
1.本次比赛采取十分制。其中包括:
成语故事內容:(2分)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
成语故事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智慧。
为了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校开展了成语故事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让成语故事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增强对成语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成语,善于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教师备课(1)教师查阅资料,了解成语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2)教师选取合适的成语故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
(3)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如成语接龙、成语造句、成语表演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预习(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成语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2)学生预习成语故事,熟悉故事情节,理解成语含义。
3. 教学活动(1)成语故事讲解教师选取一个成语故事,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将故事情节呈现给学生。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含义、出处和用法。
(2)成语接龙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每组派一名代表说出一个成语,下一组代表需用该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开头,说出一个新的成语。
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成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成语造句学生根据所学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造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教师评选出优秀的成语造句,给予表扬。
(4)成语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成语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形式,将成语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
教师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2)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3)教师针对活动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借鉴。
成语故事交流会

成语故事交流会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更多成语故事。
2.调动学生阅读成语的兴趣。
3.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成语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1.成语故事课件。
2.学生各自准备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活动过程:(一)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是课外阅读课,主要是交流我们所阅读过的成语故事,开展一次成语故事交流会。
(二)复习成语故事,并说明出处师:我想同学们也一定学过许多成语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互相介绍一下吧!(三)班内进行成语故事交流活动1.提出小组交流要求2.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让孩子更完整地发言。
3.提出班内交流要求,激发求知欲望。
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把故事讲得十分生动。
接下来,我们全班交流分享吧。
先看看我们的分享目标吧。
师出示要求。
4.班内交流:A.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在台上讲,同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成语的出处。
B.每一个代表说完,学生互动环节:可以是讲故事的同学提问其他同学,也可以是其他同学评论讲故事的同学。
5.小结: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会阅读了,他们刚才介绍得真好。
如果你们还能与别人分享你的故事你的书那就更好了。
6.学生听后进行评价,并选出一、二、三等奖。
讲故事大王(四)总结:通过这次交流,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少,不但听到那么多精彩的成语故事,还了解了不少成语故事书,更学到了成语故事阅读的好方法。
同学们,让我们在书中寻找丰富多彩的知识、享受发现的快乐吧。
实践活动成语故事会

实践活动主备教师:活动内容:《成语故事会》课时编号:65活动目标:引导学生搜集成语故事,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通过讲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安排:1.开题活动过程:布置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看电视节目或录像等形式搜集成语故事。
(教学本组课文之前,用五分钟左右,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作好课前准备。
)2. 实践活动过程:学生通过查书籍、上网、看电视节目或录像等形式搜集成语故事,然后给搜集到的成语分类,并练习讲几遍。
教师要了解学生搜集的情况和熟悉的程度,并提醒学生注意讲的方法和要求。
(在课余用五天时间让学生准备,老师作适当检查,希望学生通过动手,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并为讲故事作好充分的准备。
)3.交流汇报过程:搜集了成语故事,熟悉了故事内容之后,先在小组内汇报自己搜集了哪些成语,并谈谈自己是怎样搜集的,然后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最后小组评议,并推荐优秀者到班上讲。
(堂上安排一课时,目的是通过交流汇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成语。
)4.展示成果过程:把成语故事编成连环画在班上展览。
(一星期后展出)五.交流汇报活动过程:(一)谈话激趣,小组交流1.同学们,你们读过成语故事吗?读过哪些?喜欢吗?为什么?(意在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2.小组交流(将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给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样收集的)、(意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合作精神和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3.揭示成语故事的特点。
提问:这些成语故事都有一个什么特点?让学生小结: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指出:成语故事生动有趣,说明的道理非常深刻,能告诉我们应怎样处事,怎样待人,的确很值得读一读。
(二). 指导讲述成语故事1.你过去讲过故事吗?你认为讲故事要注意哪些问题?(语言清楚,说话流畅,声音响亮,注重借助眼神、手势、面部表情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2.想听同学或教师讲一个吗?谁愿意讲?(尽量鼓励学生讲)(意在通过示范和评点,让学生知道讲故事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并通过鼓励,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目的。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

5、五组同学分别讲了水中捞月、画蛇添足、百步穿杨、东施效颦、螳臂当车几个成语故事。
活
动
效
果
个别组由于人员安排不合理,演绎的不够清晰。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4
活动内容
演绎自相矛盾、空中楼阁、黔驴技穷、返老还童、对症下药五个成语故事
指导教师
活动时间
11.3
活动地点
四2班
指导教师
活动时间
10.27
活动地点
四2班
学生人数
30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学生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写作、合作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活
动
过
程
1、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
2、指导学生通过查询手里的成语故事书积累成语,作好活动的准备。
3、分组练习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
(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成语故事
指导教师: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1
活动内容
演绎爱屋பைடு நூலகம்乌、哀鸿遍野、安步当车、按图索骥、安居乐业五个成语故事。
指导教师
活动时间
10.13
活动地点
四2班
学生人数
30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学生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写作、合作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活
动
过
程
1、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
2、指导学生通过查询手里的成语故事书积累成语,作好活动的准备。
3、分组练习
4、每组请几名学生按成语的意思练习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培养系统、连贯的讲话能力,要求能较为生动地讲述材料。
2、了解课外较难理解的成语的来历,能理解成语故事,扩大成语的识记量,加强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比赛属于个人赛。选出男女主持人各一名,评委若干人,要求由平时语文基础较好的、听力较强的学生组成,记分员两名。
2、主持人赛前将比赛形式017.11.15
地 点
校会议室
主持人
魏 辉
组织单位
涅阳七小
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记录人
辛欢
活动主题
成语故事比赛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汉语有很多成语,数千年来流传至今仍广为使用,足见其生命力之旺盛。可以说,成语以及成语故事是我国民族语言中的瑰宝,因此我们应该诊视它,学习它,运用它。开展说成语故事比赛,可以增长成语知识,掌握更多的常见成语,提高运用能力,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来可以使我们体会到祖国语言的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
三、活动过程:
1、个人赛必答题:参赛同学上台口述成语故事,由同学自愿报名参加比赛,比赛材料自定。规定时间可以是三分钟或五分钟。讲述故事完毕,评委亮分。
2、个人赛抢答题:主持人说出成语的含义,参赛者答出成语的名称,并上台口述,然后评委当场亮分。
3、个人抽签讲故事:主持人将写有成语名称的字条封好,请参赛的个人选手上台抽签。用两分钟准备材料,然后上台口述成语故事。评委亮分。
四、 参考材料
鹬蚌相争、一毛不拔、鸿鹄之志、东施笑颦、口若悬河、塞翁失马、四面楚歌、司空见惯、一鸣惊人、闻鸡起舞、太公钓鱼、土崩瓦解
效果
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