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62040
使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课程类别: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修课方式:必修课
教学时数:180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机电、数控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包括电工技术、电机与控制以及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部分内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知识和应用;变压器、电动机以及常用控制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常用电子元件及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数控等专业前导课程,后续课程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城轨交通供电》、《城轨电气控制及PLC技术》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又是学生考取中级和高级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为主线,坚持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在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现场参观、实践环节和课程设计等技能训练,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以有的物理知识基础上,掌握有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方面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为学好专业知识、从事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工作以及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知识水平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标准(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11131
学分:4
学时:80 (其中:讲课学时:68 实验或实践学时:12 上机学时: 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数控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气控制与PLC
适用专业:非电工科类
开课部门: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与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其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4学时)
[知识点]
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重点]
1.基尔霍夫定律
2.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难点]
1.用基尔霍夫定律定理分析电路;
[基本要求]
1.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正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位概念及电位计算;
2.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实践与练习]
1.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1-6道作业题。
2.可以开设“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实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或者“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
第2章线性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6学时)
[知识点]
1.用支路电流法;
2.叠加定理;
3.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制定时间:2020年 1月
目录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3)
二、课程目标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4)
五、考核标准及成绩评定办法 (7)
六、实施建议 (9)
七、其他必要说明 (10)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电工和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对电路进行检测和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提高学生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与前导、后续课程关系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电学知识,能认识和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的功能作用,能分析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单元电路和简单的系统电路功能作用,会正确地使用仪器仪表进行简单的对元器件和电路进行简单检测和判别操作。
(二)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和识读常用电子元器的标称值,掌握常用元器件的功能及电气特性;
(2)能识别直流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和主要的电气符号,掌握分析直流电路的方法;
(3)能够识别交流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和主要的电气符号,掌握交析直流电路的方法;
(4)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能分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
(5)能进行简单的电子电路的焊接及简单电子电路故障的排除,能根据电路图对电路进行故障分析。
2、知识目标
(1)掌握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2)掌握直流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测试方法,熟悉基本电路图的识读方法,能对简单电路进行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水平,为学生将来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理论,具备电路分析、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电路调试、电子设备维修等基本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电工基础:包括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2. 电子技术:包括基本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的识别与检测,以及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电源电路等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调试;
3. 电气系统设计与安装:包括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安装方法等;
4. 电子设备维修:包括常见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5.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习,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包括:
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形象地展示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动手能力;
4. 校企合作:与电气工程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实践能力。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表现评定;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察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电子、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路和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电工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测量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电路设计和实验操作。
3.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和选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4.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 电路理论: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能够运用电路理论分析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
2. 电阻器与电容器:掌握电阻器和电容器的种类、性能和选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电阻器和电容器。
3. 电源与变压器:掌握电源的类型、性能和选用方法,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 半导体器件:掌握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种类、性能和选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半导体器件。
5. 数字电路: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能够运用数字电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6. 实验与实践:完成电工电子实验和实践项目,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7. 综合应用: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电工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
后续课程:电气控制与PLC、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与维护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涉及电工电子学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科,其所涉及的内容是各工科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相关的电工学和电子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三年制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电工电子领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课程培养目标,明显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以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电工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形成两大模块: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两大模块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所应具备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职业技能。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矿山机电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65
编制人:
审定人:
一、课程定位
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必修课。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在电工和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学校电类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工及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应用性,使之在技能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论。目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在指导思想上要体现能力本位,在内容上体现浅、用、新的原则,在体系上,注意把握模块课程的特点,在方法上符合学员认知发展规律,在手段上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课程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把培养学员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机电和电气专业学员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员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电工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项目模块和课程内容。按照具体实践过程安排学习项目,使学员掌握电工技能的基本操作要领,让学员在掌握电工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员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员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员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课程设计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积极改革课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编号: PE121044_01
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
学时: 96
学分: 6
适用专业: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
课程性质: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必修课
开发人员: 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教学团队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在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分四大类:第一类为电路分析基础,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阻电路分析和正弦电路分析。第二类为三相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电动机及其控制。第三类为模拟电子技术,内容包括放大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分析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介绍。第四类为数字电子技术,内容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该课程将“电路基础”、“电动机控制”“模拟电子技术”及“数
字电子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电工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工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融会贯通、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充分体会有关电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有机结合时代的新产品;
创造团结协作的氛围,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课程标准的制定源于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对后续课程的支撑,该课程可支撑的传统岗位有:
●维修电工
●弱电设备安装
●强电设备安装
●电器产品制造
●电气设备检修
●电子、电器产品维修
●电气产品销售
电工电子技术是上述工种能力的最根本的基础部分,该课程的学习对后续课程的支撑和职业能力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数控专业、计算机控制专业、汽车运用技术等专业中,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都作为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技能课,成为这些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
一、职业资格标准
1.设计员:独立、熟练地在规定平台使用相应软件,完成“技能标准”确定的一般性日常工作,水平要求为相当于中级工人技术等级。
2.设计师:独立、熟练地在规定平台使用相应软件,完成“技能标准”确定的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水平要求为相当于高级工人技术等级。
3.高级设计师:独立、熟练地在规定平台使用相应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完成“技能标准”确定的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和简单的二次开发工作,水平要求为相当于技师等级。
4.师资上岗证:独立、熟练地在规定平台使用相应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完成“技能标准”确定的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使用二次开发工具进行二次开发,在更高层次上扩充原有功能,水平要求为相当于高级技师等级。
二、课程定位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教学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化和电气化的发展,作为工业城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淄博市及周边地区的各种厂矿企业中都能得到全面的运用。该课程在作为学校学生专业课程的同时,还为淄博市的厂矿企业和农民工提供短期培训,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
后续课程:电气控制与PLC、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与维护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涉及电工电子学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科,其所涉及的内容是各工科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相关的电工学和电子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三年制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电工电子领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课程培养目标,明显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以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电工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形成两大模块: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两大模块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所应具备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职业技能。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机电类各专业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工及电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机电专业类行业面向与职业而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电工电子技术等基本能力的培养,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电子、电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线,以典型电路为载体设计教学单元,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以电工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为参考,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解决电工电子电路的实际问题,具备对简单电路的分析及故障排除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1.了解电工电子电路中常用物理量和基本定律,能查询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涉及到电子技术、电路理论、电机电器等方面的知识,是机电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测量、分析和设计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故障排除。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电器基础等三个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 电工技术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能够运用基本定理和方法进行电路分析、设计和测量。
2. 电子技术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能够运用基本电子技术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作。
3. 电机电器基础:要求学生了解电机的类型、特点和用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机的选择、安装和使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案例分析、项目实训等。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评价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个方面。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和表现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和实践活动,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编写本课程标准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和学时,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2.课程代码:
3.学时:72时
4.学分:4.5学分
5.适用专业:
6.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非电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必修内容。通过本领域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与在相关专业领域的联系和应用;电气设备在相关专业及在相关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具备识读工业生产中各电气控制系统原理的能力,具备测试电器元件和排除线路故障的能力,为相关专业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融基础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从而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2010年对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把各专业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要求做了详细的分析,彻底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生能力培养,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以适应各专业的现实需要。根据从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出发,在教材内容选取上以“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将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理论讲授贯穿其应用型,实践中有理论、有方法,以基本技能和应用为主,易学易懂易上手,且具有工程应用型。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序化,为处理实际问题提供方法与途径,构建更合理的教学体系,较好地处理了相关课程的关系。这些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职业技能项目等,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开始强调为专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性人才,减少了理论推导内容。在实践教学方面,改进实训设备和技术,改编实训教材,更新实验内容,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类别:考查课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 机制专业 学时:96 学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1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 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电气技术及相关职业岗位工作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 使学生具备常见电工工具、电工仪表使用的能力,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能力、交直流电路的分析能 力;具有识别与选用元器件的能力;具有电路图识图能力;具有对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 故障排除、维修的能力;具有对电子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同时,具备数字电子技术的 初步知识。 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不仅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为培养再学习能力服务,而且直接地为专业 职业能力的培养服务。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作为机制专业必修的电类课程, 《电工电子 技术》既服务于《工业电器》 《PLC 原理及应用技术》 ,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一方面教授学生电气 技术和电工维修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为后继课程提供基础知识的支撑。 1.2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目标和岗位目标为参考,重视实际动手和理论相结合,设定本课程的工 作任务、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和课时分配,以维修电工涉及到的电工、电子的相关基础 知识和典型电子电路为目标设定课程标准。内容以面向全体,适度提高为基本原则。 2、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 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以及环保、节能和安 全意识,为提高学生各专业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1 职业能力目标: 1)会读基本电路图,能对简单电路进行分析。 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 3)能进行简单的电子电路的焊接。 4) 能利用交,直流电的基本知识分析常见问题。 5)能够了解低压供配电的常识。 6) 能逐项叙述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并在实训中培养安全用电习惯。 2.2 方法能力目标: 1) 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 2) 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授课单位:机电系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杨素娟 2012.6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学时:64学时
课程学分:4学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电工电子技术》是畜牧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在本专业的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模型和基本定律、电路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常用低压电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基本环节,掌握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反馈、直流稳压电源、常用逻辑门电路,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和脉冲的产生与变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理念及电气火灾的扑救能力、简单电气识图和简单控制电路安装的能力,具有电子元器件的选型、组装及电子线路故障分析及检修能力等专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畜牧工程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重新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会进行电路的分析计算。
2.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应用知识。
3.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4.掌握常用集成电路的结构与性质。
(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操作电动机控制电路。
2.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及使用。
3.能对基本电子线路进行分析。
4.会简单的电子产品制作。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教学模式:工学结合
适用专业:参考学时:54
开设学期:学分:
执笔人:史丰荣制订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适应高职教育改革,贯彻以培养高职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力求体现精炼与实用。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非电类专业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上包含了电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三门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工作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练一体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基本任务与目标
(一)基本任务
电工电子技术是集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方法,并根据专业的不同,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理解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正弦交流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变压器的特点、模
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教学中侧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能力。随着对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的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近年来蓬勃发展。教师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将书本知识的传授拓展到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指导,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38
适用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编制单位:电气工程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20138 ]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 ] 参考学时[ 96 ]
课程归口单位[电气工程系]
制定人[ 谭银朝 ] 制定日期[审核人
[ ] 审核日期[批准人[ ] 批准日期[一、适用对象
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
技术。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
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依据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
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所
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
课程有《高等数学》(130024),后续课程有《单片机与接口技术》(120117)
《船舶电站组建与调试》(120129)。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应该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知识目标
1、能进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
2、能熟练使用万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仪表。
3、能进行能进行一般电路的识别、绘制、交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4、能进行常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元件的检测与识别。
(二)技能目标
1、会识别与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较熟练地正确选用电子仪器测试其基本参数,判定元器件的质量。
2、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并且具有分析排除电路中简单故障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的电子产品装配岗位。
3、具有熟练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能力。
4、掌握焊接技术、能组装电路并解决、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一般故障。
(三)素质养成目标
1、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2、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3、树立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四)证书目标
中级维修电工证
五、设计思路
(一)课程内容选择设计思路
根据维修电工、电子产品制造工的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根据维修电工、电子产品制造工和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员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需要;依据电工、电子产品制造的生产工作过程,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技术的要求设计课程内容。
(二)课程载体的选择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选择基本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和元器件的识别、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制作、收音机的组装与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组装等四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项目为载体。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对电工电子电路的实践操作及电工电子产品生产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技能,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专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三)课程总学时
建议本课程为96学时,6学分。
六、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课时分配表
(二)教学设计
七、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法建议
1、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本课程标准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首先授课方式和地点建议:每一模块均有理论支撑和技能训练,一般情况下建议理论支撑内容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技能训练内容在实训室进行操作,有些内容例如电动机、
变压器部分的讲授建议在实训室针对实物讲解效果比较好;
2、教学方法
教师要用心设计每一教学单元,每一教学单元都要体现三方面特征:即突出能力、项目载体、学生主体。
(1)课堂教学:建议采用四段式教学即教师讲解阶段,用项目为载体引出相关理论知识内容,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讲解,根据学生的基础程度,由浅入深的讲解课程内容;师生互动阶段,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学生回答,突出训练能力;学生讨论阶段,教师围绕能力目标设计题目,学生分组讨论,加强能力训练,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总结阶段,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总结归纳,布置课后作业。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实训项目或任务模块为教学单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具有真实工作岗位的体会,按照岗位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采用三段式教学,即教师讲解阶段,教师要介绍实训室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讲解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操作指导阶段,学生分组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教师考核阶段,教师要围绕能力目标,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考核,检验教学效果。
(3)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分三个阶段。教师讲解阶段,教师针对实物讲解,学生面对实物学习,加深体会和理解实物的用途、构造和工作原理;操作指导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教师总结归纳阶段,对教学单元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清楚学习目标。
(二)师资条件要求
电气工程类专业背景教师,对电气工程类课程整体知识有所把握。
(三)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室、电力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
(四)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建议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主编:燕居怀中国铁道出版社.
[1]张洪润. 电工电子技术[M][2]吴建华. 电路原理[M][3]秦增煌.电工学[M][4]赵莹.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5] 张克农.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6]王友仁.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M]八、教学评价、考核要求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解决专业问题水平等方面。建立项目考核卡,以每个项目工作任务的过程和完成的结果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工作任务的实际,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解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并采取必要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
(三)评价的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