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运用的适度性研究
适度谨慎性原则的理论研究与经济学思考

_ 王韵 智 王琴 丽
会 计 谨 慎 性 原 则 ,又 称 稳 健 性 原 则 ,是 会 计 基 本
以充分 的估 计 、确认 、记录 、报 告或在 附注 中披露 ; 而对有关 可能会 为企业带来 未来收益 的不确定事 项的
处 理 则 一 般 不 予 确 认 、报 告 甚 至 也 不 会 在 附 注 中 披
引进 了短期投 资跌价准 备 、存货跌价 准备 、同定 资产
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 值准备 、长期 投资减值 准备项
日。
t:I F# ,谨 慎 性意 味 着对 损 失 和收 益确 认 的非 对 F-
称 性 ,导 致 企 业 以 选 择 稳 健 为理 由 而 导 致 利 润 虚 减 。 会 计 人 员 应 用 谨 慎 性 原 则 时 ,对 不 确 定 的 、需 要 估 计
露 。因此 ,将照谨 慎性原则运 用于会计 系统 中产 生了 诸多 的矛盾和 冲突 ;面对金 融资产 、商 誉 、或有 事项 等不 确定性会计 问题的 冲击 时 ,传统 的谨慎性原 则显
得 缺 乏 自我 调 节 能 力 。
2 .谨慎性和其他会计 原则 的冲突 本文将 国际会计准则 委员会和 美国财务会计 准则 委员会提 的会计信息 质量特征概 念框架 以及我 国新 会计 准则 的相关规定进 行综合分析 ,并 以此 来说 明谨
认 、计 量 和 报 告 ,如 实 反 映符 合 确 认 和 计 量 要 求 的 各
当前 经济环境 下的存在是必要 的 ,但其也 是一把双刃 剑 ,过度 的谨慎也会给企业 自身的发展带来局 限性 。
项会计要 素和其他 相关信息 。谨慎性原 则要求在 会计 实务 中确认可 能发生 的但 尚未发生 的损 失或 费用 ,这 就 明显地违背 了反映真实性 的要求 。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如明显的倾向性等,给企业留下了广阔的以谨慎性原则为借口操纵利润的空间。
本选题系统地评论了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中的应用。
第一方面为谨慎性原则概况,第二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具体运用,第三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对策分析,从会计制度和会计人员两方面论述。
文章最后对谨慎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
在进行应收账款核算时,要确认坏账损失。
坏账损失就是由于坏账产生的损失,坏账就是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企业确认坏账时,应具体分析各应收账款的特性、金额的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前状况等因素,发现有问题的应收账款,应根据企业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将该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对没有把握的应收账款计提坏帐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在存货的期末定价时,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
谨慎性原则在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适度运用

致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 符 合 谨 慎 性 原 则 。《 企 业 会 计 不 小 制 度 》 定 , 末 如 果 存 货 遭 受 毁 损 、 部 或 部 分 陈 规 期 全 旧过 时 或 销 售 价 格 低 于 成 本 等 原 因 , 存 货 可 变 现 使 净值低 于其 成本 的部分 , 当提取存 货跌 价准备 金 。 应 小 企 业 在 提 取 存 货 跌 价 准 备 金 时 , 了 应 该 考 虑 以 除 取 得 的 可 靠 证 据 ( 与 存 货 相 同 或 类 似 商 品 的 市 场 如 销售价格 , 货 方 提供 的有 关 资 料 , 产 成本 资料 供 生 等 ) 基 础 以 及 持 有 存 货 的 目 的 ( 售 还 是 用 于 继 续 为 出 加 工 ) 准 确 计 算 可 变 现 净 值 外 , 要 充 分 考 虑 存 货 而 还 的 市 价 、 品 的 更 新 换 代 情 况 、 费 者 偏 好 改 变 等 市 产 消
维普资讯
第 1 期 总第 16期 6 4 2o 0 7年 8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 n eTe h oo y & E o o ne n oi aS i c e c n lg c n my
N 1 o. 6,t e 1 6 h i u h 4 t s e s Au . 0 7 g 20
准 和 坏 账 准 备 的 提 取 比 例 , 严 格 执 行 会 计 估 计 变 并 更 的有关 规定 。在确 定 坏账 准 备 的提 取 比例时 , 小
企 业 要 根 据 以 往 的 经 验 , 分 考 虑 债 务 单 位 目前 的 充 财 务状况 、 金 流量 、 信状 况 、 品 销售 情 况及 其 现 资 产
浅议谨慎性原则及应用

浅议谨慎性原则及应用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做出决策或行动时,应该谨慎地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和避免不良后果。
谨慎性原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个人生活、商业运作、政府管理等。
在个人生活中,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例如,在投资理财方面,我们应该谨慎选择投资项目,了解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此外,在人际交往中,谨慎性原则也很重要。
我们应该慎重选择朋友和伴侣,避免与不良人物交往,以免受到伤害。
在商业运作中,谨慎性原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企业在制定战略和决策时,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例如,在市场拓展方面,企业应该谨慎选择目标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也应该谨慎选择员工,确保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避免因员工不适应或不称职而带来的损失。
在政府管理中,谨慎性原则是保证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政府在制定政策和管理公共事务时,应该谨慎权衡各种利益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利益。
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应该谨慎选择工业项目,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此外,在财政管理方面,政府也应该谨慎决策,合理规划财政收支,避免财政赤字和债务过高。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应该谨慎选择商品,了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并避免受到虚假宣传的误导。
此外,在健康管理方面,我们也应该谨慎选择食品和药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或使用不合格的药品。
总之,谨慎性原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后果。
在个人生活、商业运作和政府管理等各个领域,谨慎性原则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谨慎地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探析会计业务中的谨慎性原则会计毕业

探析会计业务中的谨慎性原则会计毕业一、绪论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会计领域的地位勿庸质疑,本文将从其概念、运用、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在我国会计中的正确应用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论述,肯定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理论中的地位无法替代。
二、会计谨慎性原则概述ﻭ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
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企业决策者提高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谨慎性原则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谨慎稳健的内容.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3。
1提取坏帐准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赊销行为是企业开展销售业务的主要方式,由此引起的一部份应收帐款无法收回在所难免,客观存在的,于是了坏账.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转销法.另一种是备抵法,虽然考虑应收帐款中可能的坏帐损失风险,通过计损坏帐准备,防止了利润虚增,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
但根据近年的实际情况看,企业按千分之3~5的比率提取坏帐准备,由于准备额过低,坏帐准备金额明显不足,未能达到谨慎核算的目的.因此,新制度规定应收帐款按备抵法取坏帐准备的提取比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自行确定,同时规定对期末应收、预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等都应列入风险管理中,这样使企业更加谨慎地反映其财务状况,不限制估计坏帐损失的方法,让其象成本核算那样自行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固定下来,按提取比例提取,超支者报批或督促企业管理,从根本上减少坏帐的发生。
3.2加速折旧总的来说,我国不少企业的折旧率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不能适应企业技术更新,生产的内在要求,为此现行新会计制度在强调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同时,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
其中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第一、许多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早期的营业收入大,为做到收入与成本恰当配比,就应让这些资产具有最大经济效用的早期多计提折旧;第二、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无形损耗,使得固定资产的大部分价值应在短期限内收回等等。
会计准则谨慎性原则之适度应用

业外收入 , 则体现 了适度谨慎 的思想 , 即承认这是一项偶发性 的利得 , 应计入当期损益 , 也符合 当前国际惯例。在接受 固 这
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其他 资产捐赠 时的会 计处理一样应遵从 适度谨慎 的思想。
和摊销期 限等的确定 中如果过度谨 慎采用 一刀切 的处 理 , 就
当然 , 以上所讲为成本模式进行计价 , 如用公允价值进行 计价就不涉及到资产减值 的问题 。因为 , 期末 时, 公允价值上 涨, 确认收益 , 增加投资性房地产 ; 如公允价值下降 , 则确认损 失, 减少投资性房地产 。因此 , 不需要减值测试 , 直接用公允价 值进 行计量 即可。
原来计入资本公积 是一种过 度谨 慎的做法 ,现在计入营
弃此油田 会有l 时, 亿的支出。比 亿的现值为8000 。 如l 0000则此油
田的人账价值为十f 渤 。 : 借 固定资产180 0 0 贷 : 0 0 0 00, 银行 存款10 0 0 0 、 00 0 0 0 预计负债80 0 0 。 0 0 00 确认未来弃 置费用 是一种 谨慎性原则 的处理 ,如果按未 来弃置费用的终值入账 , 将虚增 固定资产价值 和预计 负债额 ,
用化 。在新会计准则中 , 无形资 产在 自创 过程 中 , 把创造分 为
两个不 同的阶段 , 一个是研究 阶段 , 一个是开发 阶段 。在研 究
阶段发生 的支出 , 以费用化计 入当期损益( 予 管理 费用 )期末 , 结转 。借 :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 : 贷 银行存款( ) 等 。 在开发阶段 , 满足资本化条 件的 , 允许 资本化。在期末并 不结转 , 而是在开发成功 以后 , 转入无形资产账户。借 : 研发支 出——资本化支 出, : 贷 银行存款 ( ) 等 。借 : 无形资产 , : 贷 研发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将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核算风险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会使会计信息更真实,运用欠妥,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协调等制约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要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就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确定各项会计原则的优化使用顺序,加强可操作性;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部约束机制。
本文在着重研究谨慎性原则局限性的基础上,为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拓宽了视野。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信息经济环境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谨慎性原则的思想萌生历史悠久。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查特费尔德在其《会计思想史》中称谨慎性原则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上千份芝诺纸草会计档案中。
后来,在中世纪的庄园会计中,英国最大庄园的账目每年均要经庄园主和他的家族议会检查,而且常常是由选定的审计官员进行的。
会计账目的记录使审计人员和管家之间产生一种微妙的对立,这种会计代理产生受托责任,并为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那时“谨慎性原则的学说来自面临审计的庄园管家进行自保的对策”。
那时的谨慎性原则就是要高估损失,低估收入。
进入19世纪,股份公司异军突起,受托责任盛行。
英国接连发生了几起银行破产和公司舞弊事件,因此,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会计处理中的不确定事项增多,会计风险加大,会计人员出于谨慎,在会计处理中往往低估资产和收益,高估负债和费用。
“为了避免法律风险,防止从资本中分配红利,会计师们倾向于采用另一个极端的办法,即故意低估资产价值和利润,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更加受到尊重”,此时的谨慎性原则是为了抵制高估资产价值和低估负债。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概述谨慎性原则通常又被称为审慎性原则,或者保守主义以及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谨慎性原则的核心要义,就是指企业会计人员面临经济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要坚持谨小慎微的态度,切实做到既不夸大资产和虚增利润,不多计资产和收益,更不能少记负债和费用,重在合理核算和记录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从而为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数据,为其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决策参考。
实务中,在重视谨慎性原则优点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其不足的一面。
就像刀具有两面性一样,谨慎性原则从诞生开始就备受争议,由于审慎性做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我们在实务工作中应正视谨慎原则所固有的弊端,避免主观武断和“过分谨慎”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寻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可能会由会计人员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在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盗窃、逃税和避税等现象,从而导致谨慎原则的过度和变相使用;谨慎性原则的主观性和不可验证性,会产生不可靠的会计信息。
同时,谨慎性原则允许公司根据其具体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修改,导致不同公司使用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降低了企业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谨慎性原则因其固有特性,我们在利用其优点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在实务中存在的不足或造成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的冲突。
可靠性原则主要注重会计两方面的原则即:会计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其通过企业实际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来衡量企业的发展是否平稳健康,利润是否有所增长。
可靠性原则规定企业的发展要以客观事证作为依据,追求客观凭证,准确反映经济活动的内容;而谨慎性原则主要将在会计交易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或费用进行记录。
在可能的情况下,公布和核算可能发生的预期损失,但不应存在与可靠性原则相冲突的利润确认和核算。
(二)谨慎性原则与可比性原则的冲突。
可比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在会计期间保持一致,由于不同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会计准则,这一原则要求不同企业遵循国家法律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从而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图书分类号:F234.4 学校代码:10213 国际图书分类号:657.24 密级:公开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谨慎性原则运用的适度性研究硕士研究生:李伯丽导 师:王福胜教授申请学位:管理学硕士学科:会计学所在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答辩日期:2009年6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 Index: F234.4U.D.C: 657.24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ManagementRESEARCH ON THE MODERATION OF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Candidate:Li BoliSupervisor:Prof. Wang Fusheng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Management Specialty:AccountingAffiliatio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ate of Defence:June, 2009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谨慎性原则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准则,经过长达500年的历史演化,它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同时,对谨慎性原则的质疑和批判也一直伴随其左右。
学者们在对其利弊权衡过后,越来越提倡适度地应用谨慎性原则。
本文以谨慎性原则应用的适度性为命题,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相关会计理论的发展,同时在实践中能更好地指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本文首先介绍了谨慎性原则的基本理论,谨慎性可以分为条件谨慎性和无条件谨慎性,它的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机械观点、传统观点和量化观点。
国际上公认谨慎性原则有四大动因:契约因素、诉讼风险、税收因素和政治成本。
在这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谨慎性原则自身逻辑的矛盾以及其与其他信息质量要求的冲突,提出适度谨慎性原则的观点是理论演绎的结果也是现实选择的必然。
委托代理产生了信息不对称,谨慎性原则也是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不同程度的谨慎性应用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不同的谨慎性选择是各方博弈的结果,存在着促使契约双方帕累托最适度的谨慎性程度选择。
本文选择Fisher判别方法建立了谨慎性原则运用适度性的判别模型,通过使用与谨慎性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的收益质量指标作为分组标准,通过对比各种谨慎性计量指标的优缺点以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筛选出判别变量体系,构建了完整的我国上市公司谨慎性原则运用适度性的判别体系。
以2007年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依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发现:经过实证筛选,总共有九个指标进入了最后的判别函数,这九个指标是影响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公司谨慎性原则运用适度性的主要因素;样本公司按照谨慎性程度的高低分为两组是合理的,这时候判别模型的参数估计显著,判断准确率较高,模型是理想的;样本公司分为三组的时候,模型判别效果不佳。
关键字:谨慎性原则;适度性;判别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Conservatism is a important accounting principle,it has been deep-rooted with a 500-year history. Meanwhile,there are many doubt and criticism around it. Scholars promote more and more to apply it moderately after weighing all the pros and cons . This paper research the mode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nserv-atism in companies. This can push forward he development of the accounting theory, and it also can direct the users' decision .Firstly,this paper present the definition of conservatism and its two types:co-nditional conservatism and unconditional conservatism. It has been through three stages:mechanical view,conventional view and the new quantification view. The four acknowledged motive are: contract、litigation risk、tax and politics reason.This paper deeply analyses the intrinsic paradox of conservatism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nservatism and other demands of accounting quality. The moderation of conservatism is an Interpretation results and an inevitable tre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y,entrusting theory makes asymmetric informatio- n,conservatism is expression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Different level lead to d-ifferent economic result. There is a best choice of conservatism that satisfied all the stakeholder groups.This paper design a model based on Fisher Discriminant Method. And groups the cases on the criterion of the index of the quality of earnings that is remarkable related to conservatism. We also ilter the discriminant variable considering many factors. The last part i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data of domestic IT industry,we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are nine discriminant index are valid,lt is reasonable to dividend the cases into two clusters,at this time,the model is sound with a high accuracy rate. The effect is unsatisfactory grouping the cases into three cluster.Keywords: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moderation, discriminant analysis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谨慎性原则研究现状综述 (3)1.3.1 关于谨慎性原则产生动因的研究 (3)1.3.2 关于谨慎性原则对经济活动影响的研究 (4)1.3.3 关于谨慎性计量模型构建的研究 (5)1.3.4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7)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7)第2章谨慎性原则及其适度性相关理论 (9)2.1 谨慎性原则内涵 (9)2.1.1 谨慎性原则的概念 (9)2.1.2 谨慎性原则的分类 (9)2.1.3 谨慎性原则的演化 (10)2.1.4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动因 (11)2.2 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 (13)2.2.1 谨慎性原则自身逻辑矛盾 (13)2.2.2 谨慎性和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矛盾 (14)2.2.3 会计实务中应用谨慎性原则存在的误区 (15)2.3 适度谨慎性的提出和必要性 (16)2.3.1 适度谨慎性的提出 (16)2.3.2 适度谨慎性的理论演绎 (17)2.3.3 适度谨慎性的现实必要性 (17)2.4 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后果及最适度选择理论解释 (19)2.4.1 委托代理理论及主要观点 (19)2.4.2 谨慎性会计政策产生的经济后果 (20)2.4.3 最适度谨慎性会计政策理论解释 (21)2.5本章小结 (2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谨慎性原则运用适度性判别体系设计 (22)3.1 谨慎性运用适度性的判别体系内容 (22)3.2 判别分析方法 (22)3.2.1 判别分析方法的含义 (22)3.2.2 Fisher判别的模型设计 (23)3.2.3 判别分析的假设条件 (25)3.3 样本的分组标准 (25)3.3.1 样本分组方法 (25)3.3.2 选择的分组财务指标 (25)3.3.3 谨慎性和收益质量的相关性实证检验 (27)3.4 判别变量的选取 (30)3.4.1 选取原则 (30)3.4.2 谨慎性的计量指标筛选 (30)3.4.3 谨慎性计量时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33)3.4.4 选择的初始指标 (35)3.5 本章小结 (36)第4章谨慎性原则运用适度性判别体系实证分析 (37)4.1 判别变量的实证筛选 (37)4.1.1 数据来源及样本分组 (37)4.1.2 相关性检验 (37)4.1.3 组间均值性检验 (38)4.2 二级判别法下实证分析 (40)4.2.1 参数估计 (40)4.2.2 模型检验 (42)4.2.3 Fisher判别方程的实际应用 (43)4.3 三级判别法下实证分析 (44)4.3.1 参数估计 (44)4.3.2 模型检验 (46)4.3.3 Fisher判别方程的实际应用 (48)4.4 实证结果讨论 (49)4.5 本章小结 (49)结论 (51)参考文献 (52)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 (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1)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62)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62)致谢 (63)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会计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重要的会计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