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等线单元测试题及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三条直线相交,交点最多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EOD=30°,则∠BOC =()A.150°B.140°C.130°D.120°3.下列语句正确的有()个①任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是相交就是平行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③过两条直线a,b外一点P,画直线c,使c∥a,且c∥b④若直线a∥b,b∥c,则c∥a.A.4B.3C.2D.14.如图,已知CD∥BE,如果∠1=60°,那么∠B的度数为()A.70°B.100°C.110°D.120°5.能说明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为假命题的两个角是()A.120°,60°B.95°,105°C.30°,60°D.90°,90°6.如图,直线L1是由直线L2平移得到的,若∠1=56°,则∠2的度数为()A.∠2=56°B.∠2=124°C.∠2=134°D.∠2=114°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C,∠EOA:∠AOD=1:4,则∠EOB的度数为()A.60°B.90°C.120°D.150°8.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是同旁内角B.∠1与∠2是对顶角C.∠2与∠A是内错角D.∠2与∠3是同位角9.如图,若∠1=∠2,则下列选项中可以判定AB∥CD的是()A.B.C.D.10.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的是()A.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B.电梯的升降C.飞碟快速转动D.电风扇的叶片高速转动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同位角相等”的逆命题是.12.若a∥b,l∥a,则l与b的位置关系是.13.如图,AH⊥BC,若AB=3cm、AC=4.5cm、AH=2cm,则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1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2,若∠AOD=68°,则∠1的度数为.15.如图,一块长为a(cm),宽为b(cm)的长方形地板中间有一条裂痕(如图甲),若把裂痕右边的一块向右平移1cm(如图乙),则产生的裂缝的面积是cm2.16.已知:如图,∠1=∠2=∠3=55°,则∠4的度数是.17.如图是利用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l外一点P作直线l的平行线的方法,这样做的依据是.18.如图,∠1与∠2是同位角的是.三.解答题(共8小题)19.如图,直线CD与∠AOB的边OB相交.(1)写出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2)如果∠1=∠2,那么∠1与∠4相等吗?∠1与∠5互补吗?为什么?2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DOE=3∠COE,∠EOB=90°,求∠AOD的度数.21.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P是∠BOC的平分线,OE⊥AB,OF⊥CD.如果∠AOD=40°,求∠POF的度数.22.(1)△ABC经过平移后,点A移到了点A',请在表格中作出平移后的△A′B′C'(2)如图,过P点画出OA、OB的垂线.23.如图,AB、CD、NE相交于点O,OM平分∠BOD,∠MON=90°,∠AOC=50°(1)线段的长度表示点M到NE的距离;(2)比较MN与MO的大小(用“<”号连接):,并说明理由:;(3)求∠AON的度数.24.按要求完成下列证明:已知: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E是AC上一点,且∠1+∠2=90°.求证:DE∥BC.证明:∵CD⊥AB(已知),∴∠1+=90°().∵∠1+∠2=90°(已知),∴=∠2().∴DE∥BC().25.已知如图,已知∠1=∠2,∠C=∠D.(1)判断BD与CE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2)说明∠A=∠F的理由.26.如图,AD平分∠BDC,∠1=∠2,∠B+∠F=180°.(1)写出3个∠B的同旁内角;(2)若∠B=105°,求∠ADC的度数.(3)求证:CD∥EF.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如图:,交点最多3个,故选:C.2.解:∵EO⊥AB,∴∠BOE=90°,∵∠EOD=30°,∴∠BOD=90°﹣∠EOD=90°﹣30°=60°,∴∠BOC=180°﹣∠BOD=180°﹣60°=120°,故选:D.3.解:①根据同一平面内,任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是相交就是平行,说法错误;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说法错误,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③过两条直线a,b外一点P,画直线c,使c∥a,且c∥b,说法错误;④若直线a∥b,b∥c,则c∥a,说法正确;故选:D.4.解:∵∠1=60°,∴∠2=180°﹣60°=120°.∵CD∥BE,∴∠2=∠B=120°.故选:D.5.解:当两个角都是90°时,满足两个角互补,不满足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故选:D.6.解:∵直线L1是由直线L2平移得到的,∴L1∥L2,∴∠3=∠1=56°,∵∠3+∠2=180°,∴∠2=180°﹣56°=124°.故选:B.7.解:设EOA=x,∵OE平分∠AOC,∴∠AOC=2x,∵∠EOA:∠AOD=1:4,∴∠AOD=4x,∵∠COA+∠AOD=180°,∴2x+4x=180°,解得x=30°,∴∠EOB=180°﹣30=150°.故∠EOB的度数是150°.故选:D.8.解:A、∠A与∠B是同旁内角,故说法正确;B、∠2与∠1是邻补角,故说法错误;C、∠A与∠2是同位角,故说法错误;D、∠2与∠3是内错角,故说法错误;故选:A.9.解:若∠1=∠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判定AB∥CD的是D,故选:D.10.解:A、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是翻折变换,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B、电梯的升降,符合平移定义,故本选项正确;C、飞碟快速转动是旋转变换,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D、电风扇的叶片高速转动是旋转变换,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解:“同位角相等”的逆命题为:相等的两个角为同位角.故答案为:相等的角是同位角.12.解:∵a∥b,l∥a,∴l∥b,故答案为:l∥b.13.解: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线段AH的长度,AH=2,∴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2cm.故答案为:2cm14.解:∵∠BOC=∠AOD=68°,∠1=∠2,∴∠1=.故答案为:34°15.解:如图乙,﹣ab=(a+1)b﹣ab=b(cm2).产生的裂缝的面积=S矩形ABCD故答案为b.16.解:给各角标上序号,如图所示.∵∠1=∠2,∠2=∠5,∴∠1=∠5,∴l1∥l2,∴∠3+∠6=180°.∵∠3=55°,∴∠6=180°﹣55°=125°,∴∠4=∠6=125°.故答案为:125°.17.解:由图形得,有两个相等的同位角存在,这样做的依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解:这四个图中,∠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符合的有图①②.故答案为:①②.三.解答题(共8小题)19.解:(1)∠1与∠4是同位角;∠1与∠2是内错角;∠1与∠5是同旁内角;(2)如果∠1=∠2,那么∠1与∠4相等,∠1与∠5互补;理由如下:∵∠1=∠2,∠2=∠4,∠2+∠5=180°,∴∠1=∠4,∠1+∠5=180°.20.解:∵∠DOE=3∠COE,∠DOE+∠COE=180°,∴∠DOE=135°,∵OE⊥AB,∴∠BOD=45°,∵∠AOB=180°,∴∠AOD=∠AOB﹣∠BOD=135°.21.解:由对顶角相等,得∠BOC=∠AOD=40°,由OP是∠BOC的平分线,得∠COP=∠BOC=20°.由余角的定义,得∠POD=∠COD﹣∠COP=90°﹣20°=70°.22.解:(1)如图•,△A′B′C′为所作;(2)如图,直线l和l′为所作.23.解:(1)线段MO的长度表示点M到NE的距离;(2)比较MN与MO的大小为:MO<MN,是因为垂线段最短;(3)∵∠BOD=∠AOC=50°,OM平分∠BOD,∴∠BOM=25°,∴∠AON=180°﹣∠BOM﹣∠MON=180°﹣25°﹣90°=65°.故答案为:MO;MO<MN;垂线段最短.24.证明:∵CD⊥AB(已知),∴∠1+∠EDC=90°(垂直定义).∵∠1+∠2=90°(已知),∴∠EDC=∠2(同角的余角相等).∴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EDC;垂直定义;∠EDC;同角的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5.解:(1)BD∥CE,理由如下:∵∠1=∠2,∠2=∠3,∴∠1=∠3,∴BD∥CE;(2)理由如下:∵BD∥CE,∴∠C=∠4.∵∠C=∠D,∴∠D=∠4,∴AC∥DF,∴∠A=∠F.26.解:(1)∠B的同旁内角有:∠2、∠BDC、∠F;(2)∵AD平分∠BDC,∴∠ADC=∠2=∠BDC,∵∠1=∠2,∴∠1=∠ADC,∴AB∥CD,∴∠BDC=180°﹣∠B=180°﹣105°=75°,∴∠ADC=∠BDC=×75°=37.5°;(3)证明:由(2)得AB∥CD,∵∠B+∠F=180°,∴AB∥EF,∴EF∥CD.。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试卷分析详解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是内一点,已知,,则的度数是A.B.C.D.2.在一次1500米比赛中,有如下的判断:甲说:丙第一,我第三;乙说:我第一,丁第四;丙说:丁第二,我第三结果是每人的两句话中都只说对了一句,则可判断第一名是A. 甲B. 乙C. 丙D. 丁3.下列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果,,那么;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其中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0个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B.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C. 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D.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5.如图,已知,,则的度数是A.B.C.D.6.如图,已知,,,则的度数是A.B.C.D.7.将如图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A. B. C. D.8.如图,长方形ABCD中,,第一次平移长方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第2次平移将长方形沿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第n次平移将长方形沿的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若的长度为2016,则n的值为A. 400B. 401C. 402D. 4039.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平移的是A. 抽屉的拉开B. 汽车刮雨器的运动C. 坐在秋千上人的运动D. 投影片的文字经投影变换到屏幕二、填空题10.如图,在方格中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到点M,点,应移动到什么位置?再将A由点M移到点N?分别画出两次平移后的三角形如果直接把三角形ABC平移,使A点移到点N,它和前面先移到M后移到N的位置相同吗?11.字母,,,各代表正方形、线段、正三角形、圆四个图形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组合,并用字母连接表示,如表是三种组合与连接的对应表,由此可推断图形的连接方式为______ .12.现要把方格纸上的小船沿图中箭头方向平移8个单位,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小船的平移后图形.13.如图,在中,,将沿着BC的方向平移至,若平移的距离是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14.如图,一张长为12cm,宽为6cm的长方形白纸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间距均匀是______ .三、解答题15.质检员为控制盒装饮料产品质量,需每天不定时的30次去检测生产线上的产品若把从0时到24时的每十分钟作为一个时间段共计144个时间段,请你设计一种随机抽取30个时间段的方法,使得任意一个时间段被抽取的机会均等,且同一时间段可以多次被抽取?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16.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是,将沿y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画出,并写出点的坐标.17.经过平移,小鱼上的点A移到了点B.请画出平移后的小鱼;该小鱼是怎样从点A移到了点B?上下左右18.如图,将三角形ABC沿射线AB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到三角形DEF的位置,连接CF,点,,的对应点分别是点,,.直接写出图中所有平行的直线;直接写出图中与AD相等的线段;若,则______ ;若,求的度数.为2m的曲折的小路,求这块草地的绿地面积.【答案】1. B2. B3.A4.D5.C6.A7.B8.C9.A10. 解:如图所示,直接把平移,使A点移到点N,它和前面先移到M后移到N 的位置相同.11.12. 解:如图所示:.13. 3014. 1215. 解:方法一:用从1到144个数,将从0时到24时的每十分钟按时间顺序编号,共有144个编号;在144个小物品大小相同的小纸片或小球等上标出1到144个数;把这144个小物品用袋箱装好,并均匀混合;每次从袋箱中摸出一个小物品,记下上面的数字后,将小物品返回袋中并均匀混合;将上述步骤4重复30次,共得到30个数;对得到的每一个数除以60转换成具体的时间.方法二:用从1到144个数,将从0时到24时的每十分钟按时间顺序编号,共有144个编号;使计算器进入产生随机数的状态;将1到144作为产生随机数的范围;进行30次按键,记录下每次按键产生的随机数,共得到30个数;对得到的每一个数除以60转换成具体的时间.16. 解:如图,点的坐标为,.17. 解:所画图形如下所示:观察图形即可看出,先向右平移9个方格,再向下平移5个方格或先向下平移5个方格,再向右平移9个方格.18. 519. 解:绿地的面积为:,答:这块草地的绿地面积是.。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练习卷一、填空题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EO⊥AB于点O,∠EOD=50°,则∠BOC的度数为______.【答案】140°2.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又回到原来的方向(即AB∥CD,如图),如果第一次转弯时的∠B=140°,那么,∠C应是____________。
【答案】140°3.如图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先向上平移2cm,再向右平移1cm,得到正方形A′B′C′D′,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答案】6cm24.下列语句∶①对顶角相等;②OA是∠BOC的平分线;③相等的角都是直角;④线段AB.其中不是命题的是.【答案】④5.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答案】有且只有一条直线6.如图,已知直线l1与l2交于点O,且∠1:∠2 =1:2,则∠3= ,∠4 = .【答案】60° 120°二、选择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B.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小C.一对对顶角的两条角平分线必在同一条直线上D.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8.如图,能判定EC∥AB的条件是( D )A.∠B=∠ACE B.∠A=∠ECD C.∠B=∠ACB D.∠A=∠ACE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与∠是同位角B. ∠与∠是同位角C. ∠与∠是同位角D. ∠与∠是同位角10.下列各图中,过直线l外的点P画l的垂线CD,三角尺操作正确的是(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③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④若a∥b,b∥c,则a与c不相交.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如图,将△ABC沿AB方向平移至△DEF,且AB=5,DB=2,则CF的长度为( B )A.5B.3C.2D.113.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A)①若∠1=60°,∠2=60°,则∠1=∠2;②同位角相等吗?③画线段AB=CD;④如果a>b,b>c,那么a>c;⑤直角都相等.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④⑤14.如图,直线AB,CD相较于点O,OE⊥AB于点O,若∠BOD=4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C )A.∠AOC=40°B.∠COE=130°C.∠EOD=40°D.∠BOE=90°15.如图,若∠A+∠B=180°,则有( D )A.∠B=∠C B.∠A=∠ADC C.∠1=∠B D.∠1=∠C16.如下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 C )A. ∠1=∠3B. ∠2=∠3C. ∠1=∠4D. ∠3=∠4三、解答题17.已知,如图,AB∥CD,∠EAB+∠FDC=18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从点A到点B有3条路,其中走ADB最近,其数学依据是()A.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B.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C.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D.直线比曲线短2.如图是一段台阶的截面示意图(AH≠GH),若要沿A﹣B﹣C﹣D﹣E﹣F﹣G铺上地毯(每个调节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同),已知图中所有拐角均为直角.须知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测量()A.2次B.3次C.4次D.6次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顶角相等B.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等角的补角相等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4.如图,直线l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E、F,EG平分∠BEF交直线CD于点G,若∠1=∠BEF=68°,则∠EGF的度数为()A.34°B.36°C.38°D.68°5.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同旁内角互补D.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6.如图,点E在BA的延长线上,能证明BE∥CD是()A.∠EAD=∠B B.∠BAD=∠ACDC.∠EAD=∠ACD D.∠EAC+∠ACD=180°7.如图,A是直线l外一点,点B,E,D,C在直线l上,且AD⊥l,D为垂足,如果量得AB=7cm,AE=6cm,AD=5cm,AC=11cm,则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A.11cm B.7cm C.6cm D.5cm8.直线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E,F,EG⊥EF.若∠1=58°,则∠2的度数为()A.18°B.32°C.48°D.62°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连结BD,判定正确的是()A.若∠1=∠2,则AB∥CDB.若∠3=∠4,则AD∥BCC.若∠A+∠ABC=180°,则AD∥BCD.若∠C=∠A,则AB∥CD10.如图,直尺经过一块三角板DCB的直角顶点B,若将边AB绕点B顺时针旋转,∠ABC=20°,∠C=30°,则∠DEF度数为()A.25°B.40°C.50°D.80°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在一块长为20m,为10m的长方形草地上,修建两条宽为2m的长方形小路,则这块草地的绿地面积(图中空白部分)为m212.如图所示,直线l1、l2被l3所截:①命题“若∠2=∠3,则l1∥l2”的题设是“∠2=∠3”,结论是“l1∥l2”;②“若l1∥l2,则∠1=∠4”的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③“若∠3≠∠2,则l1不平行l2”的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④“若l1∥l2,则∠4=∠3”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⑤“若∠3+∠5=180°,则l1∥l2”的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上面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13.如图,∠A=70°,O是AB上一点,直线OD与AB所夹的∠BOD=78°,要使OD∥AC,直线OD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14.如图,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若∠1+∠2=180°,∠3=68°,则∠4的度数为.15.如图,已知∠1=∠2,∠B=45°,则∠DCE=.16.如图,AB⊥BC于点B,DC⊥BC于点C,DE平分∠ADC交BC于点E,点F为线段CD延长线上一点,∠BAF=∠ED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只填序号)①∠BAD+∠ADC=180°;②AF∥DE;③∠DAF=∠F;④若CD=DF,则DE=AF.17.如图,已知AB∥CD,AE、CE分别平分∠FAB、∠FCD,∠F=30°,则∠E=°.18.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BOC :∠BOD =4:5,射线OE ⊥CD ,则∠BOE 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如图,已知BE 平分∠ABD ,DE 平分∠CDB ,且∠1与∠2互余,求证:AB ∥CD .20.如图,一条直线分别与直线AF 、直线DF 、直线AE 、直线CE 相交于点B ,H ,G ,D 且∠1=∠2,∠A =∠D .求证:∠B =∠C .21.复杂的数学问题我们常会把它分解为基本问题来研究,化繁为简,化整为零这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解题思想.(1)如图1,直线l 1,l 2被直线l 3所截,在这个基本图形中,形成了 对同旁内角.(2)如图2,平面内三条直线l 1,l 2,l 3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 、B 、C ,图中一共有 对同旁内角.(3)平面内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可以形成 对同旁内角.(4)平面内n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可以形成 对同旁内角.2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M ⊥AB .(1)若∠1=∠2,证明:ON ⊥CD ;(2)若∠1=∠BOC ,求∠BOD 的度数.23.已知:如图,点D 是△ABC 边CB 延长线上的一点,DE ⊥AC 于点E ,点G 是边AB 一点,∠AGF =∠ABC ,∠BFG =∠D ,试判断BF 与A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4.如图,直线l 1,l 2相交于点O ,点A 、B 在l 1上,点D 、E 在l 2上,BC ∥EF ,∠BCA =∠EFD .(1)求证:AC ∥FD ;(2)若∠1=20°,∠2=15°,求∠EDF 的度数.25.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三角形ABC 的三个頂点都在格点上.(1)画出三角形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的三角形A1B1C1(点A,B,C的对应点为点A1,B 1,C1);(2)画出三角形A1B1C1向左平移5个单位后的三角形A2B2C2(点A1,B1,C1的对应点为点A 2,B2,C2);(3)分别连接AA1,A1A2,AA2,并直接写出三角形AA1A2的面积为平方单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解答.【解答】解:从点A到点B有3条路,其中走ADB最近,其数学依据是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正确应用线段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先把楼梯的横竖向上向左平移,构成一个矩形,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测出a的值即为所有台阶的高的和,测出b的值,即为所有台阶的宽的和,测两次即可.故选A.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此题的本质可理解为将台阶的长向下平移至b,将台阶的高向左平移至a.3.【分析】根据对顶角、线段的性质、补角和平行线的概念判断即可.【解答】解:A、对顶角相等,正确;B、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正确;C、等角的补角相等,正确;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关键是根据对顶角、线段的性质、补角和平行线的概念解答.4.【分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GEB=∠BEF=34°,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CD∥AB,即可求解.【解答】解:∵EG平分∠BEF,∴∠GEB=∠BEF=34°,∵∠1=∠BEF=68°,∴CD∥AB,∴∠EGF=∠GEB=3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A、B进行判断;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B进行判断;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B选项为假命题;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C选项为假命题;D、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为对顶角,所以D选项为假命题.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若∠EAD=∠B,则AD∥BC,故此选项错误;B、若∠BAD=∠ACD,不可能得到BE∥CD,故此选项错误;C、若∠EAD=∠ACD,不可能得到BE∥CD,故此选项错误;D、若∠EAC+∠ACD=180°,则BE∥CD,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区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7.【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上垂足间线段的长,可得答案.【解答】解:点A到直线l的距离是AD的长,故点A到直线l的距离是5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上垂足间线段的长.8.【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EFD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EF的度数,根据EG⊥EF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58°,∴∠EFD=∠1=58°.∵AB∥CD,∴∠EFD+∠BEF=180°,∴∠BEF=180°﹣58°=122°.∵EG⊥EF,∴∠GEF=90°,∴∠2=∠BEF﹣∠GEF=122°﹣90°=3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以及垂直的定义,是基础题.9.【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1=∠2不能推出AB∥C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3=∠4不能推出AD∥B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A+∠ABC=180°能推出AD∥BC,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C=∠A不能推出AB∥C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能正确根据平行线的判定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0.【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DAB,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DAB=∠C+∠ABC,∠C=30°,∠ABC=20°,∴∠DAB=20°+30°=50°,∵EF∥AB,∴∠DEF=∠DAB=5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直接利用平移道路的方法得出草地的绿地面积=(20﹣2)×(10﹣2),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图象可得,这块草地的绿地面积为:(20﹣2)×(10﹣2)=144(m 2). 故答案为:14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正确平移道路是解题关键.12.【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解答】解:①命题“若∠2=∠3,则l 1∥l 2”的题设是“∠2=∠3”,结论是“l 1∥l 2”,正确;②“若l 1∥l 2,则∠1=∠4”的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错误,∠1,∠4不是同位角;③“若∠3≠∠2,则l 1不平行l 2”的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正确; ④“若l 1∥l 2,则∠4=∠3”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正确;⑤“若∠3+∠5=180°,则l 1∥l 2”的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⑤.【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正确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13.【分析】根据OD ∥A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得∠BOD'=∠A ,即可得到∠DOD'的度数,即旋转角.【解答】解:∵OD ∥AC ,∴∠BOD'=∠A =70°,∴∠DOD'=78°﹣70°=8°.故答案是:8°【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角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理解旋转角的定义是关键14.【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1+∠2=180°,∠2+∠5=180°,∴∠1=∠5,∴a ∥b ,∴∠4=∠3=68°,故答案为:6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分析】根据∠1=∠2,可得AB∥CE,进而可得∠DCE=∠B.【解答】解:∵∠1=∠2,∴AB∥CE,∴∠DCE=∠B=45°,则∠DCE的度数为45°.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1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AB⊥BC于点B,DC⊥BC于点C,∴AB∥CD,∴①∠BAD+∠ADC=180°,正确,∵AB∥CD,∴∠AFD+∠BAF=180°,∵∠BAF=∠EDF,∴∠AFD+∠EDF=180°,∴②AF∥DE,正确;∴∠DAF=∠ADE,∵DE平分∠ADC交BC于点E,∴∠ADE=∠CDE,∵AF∥DE,∴∠F=∠CDE,∴③∠DAF=∠F,正确;∵CD=DF,无法得出DE=AF,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17.【分析】延长EA交CD于G,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GD=∠EAB,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EAF=∠EAB=∠AGD,∠ECF=∠ECD,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延长EA交CD于G,如图所示:∵AB∥CD,∴∠AGD=∠EAB,∵AE、CE分别平分∠FAB、∠FCD,∴∠EAF=∠EAB=∠AGD,∠ECF=∠ECD,∵∠AGD=∠ECD+∠E,∴∠EAF=∠ECF+∠E,∵∠CHF=∠AHE,∴∠F+∠ECF=∠EAF+∠E,即∠F+∠ECF=∠ECF+∠E+∠E,∴∠E=∠F=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首先根据叙述作出图形,根据条件求得∠COB的度数,分两种情况根据角的和与差即可求解.【解答】解:∵∠BOC:∠BOD=4:5,∵∠BOC=×180°=80°,①如图1,OE在AB的上方时,又∵OE⊥CD,∴∠COE=90°,∴∠BOE=90°+80°=170°②如图2,OE在AB的上方时,同理得∠BOE=90°﹣80°=10°,综上,∠BOE的度数为170°或10°.故答案是:170°或10°.【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理解垂直的性质,根据条件正确作出图形是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得∠ABD=2∠1,∠BDC=2∠2,然后再证明∠ABD+∠BDC =180°即可.【解答】证明:∵∠1与∠2互余,∴∠1+∠2=90°.∵BE平分∠ABD,DE平分∠CDB,∴∠ABD =2∠1,∠BDC =2∠2.∴∠ABD+∠BDC =2∠1+2∠2=2(∠1+∠2)=180°.∴AB ∥D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0.【分析】由∠1=∠2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AE ∥DF ,由AE ∥DF 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AEC =∠D ,结合∠A =∠D 可得出∠AEC =∠A ,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AB ∥CD ,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证出∠B =∠C .【解答】证明:∵∠1=∠2,∴AE ∥DF ,∴∠AEC =∠D .又∵∠A =∠D ,∴∠AEC =∠A ,∴AB ∥CD ,∴∠B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牢记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结合图形确定同旁内角的对数.【解答】解:(1)直线l 1,l 2被直线l 3所截,在这个基本图形中,形成了2对同旁内角.(2)平面内三条直线l 1,l 2,l 3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 、B 、C ,图中一共有6对同旁内角.(3)平面内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可以形成24对同旁内角.(4)平面内n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可以形成n (n ﹣1)(n ﹣2)对同旁内角 故答案为:(1)2;(2)6;(3)24;(4)n (n ﹣1)(n ﹣2)【点评】此题考查同旁内角问题,本题是规律总结的问题,应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22.【分析】(1)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出∠2+∠AOC =90°,进而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得出∠1的度数,即可得出∠BOD的度数.【解答】证明:(1)∵OM⊥AB,∴∠AOM=∠BOM=90°,∴∠1+∠AOC=90°,∵∠1=∠2,∴∠2+∠AOC=90°,即∠CON=90°,∴ON⊥CD;(2)∵∠1=∠BOC,∴∠BOM=2∠1=90°,解得:∠1=45°,∴∠BOD=90°﹣45°=4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定义以及邻补角、对顶角等知识,正确把握垂直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3.【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FG∥BC,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得到BF∥DE,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BF⊥AC,理由如下:∵∠AGF=∠ABC,∴FG∥BC,∴∠GFB=∠FBC,∵∠GFB=∠D,∴∠FBC=∠D,∴BF∥DE,∵DE⊥AC∴BF⊥A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24.【分析】(1)延长CA,FE交于点H,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CA=∠H=∠EFD,可得结论;(2)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AGO的度数,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解答】解:(1)如图,延长CA,FE交于点H,∵BC∥EF,∴∠BCA=∠H,又∵∠BCA=∠EFD,∴∠EFD=∠H,∴AC∥FD;(2)∵∠1=20°,∠2=15°=∠GAO,∴∠AGO=145°,∵AC∥DF,∴∠EDF+∠CGD=180°,∴∠EDF=3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25.【分析】(1)将三个顶点分别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首尾顺次连接即可得;(2)将三个顶点分别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首尾顺次连接即可得;(3)直接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 2B 2C 2即为所求;(3)△AA 1A 2的面积为×4×5=10(平方单位),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并据此得出变换后的对应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与∠EDC是同位角B.∠A与∠ABF是内错角C.∠A与∠ADC是同旁内角D.∠A与∠C是同旁内角2.如图,在6×6方格中有两个涂有阴影的图形M,N,图1中的图形M平移后位置如图2所示,以下对图形M的平移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C.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D.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3.∠1与∠2是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得的同位角,∠1与∠2的大小关系是( )A.∠1=∠2 B.∠1>∠2C.∠1<∠2 D.无法确定4.如图,已知∠1=70°,要使AB∥CD,则需具备的另一个条件是( )A.∠2=70° B.∠2=100°C.∠2=110° D.∠3=110°5.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a∥b的是( )A.∠1=∠2 B.∠2=∠4C.∠3=∠4 D.∠1+∠4=180°6.如图,AB∥CD,AD平分∠BAC,若∠BAD=70°,那么∠ACD的度数为( )A.40° B.35° C.50° D.45°7.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M,N,过点N的直线GH与AB交于点P,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EMB=∠END B.∠BMN=∠MNCC.∠CNH=∠BPG D.∠DNG=∠AME8.如图,AB∥CD∥EF,AC∥DF,若∠BAC=120°,则∠CDF=( )A.60° B.120° C.150° D.180°9.如图,AB∥CD,EF∥AB,AE∥MN,BF∥MN,由图中字母标出的互相平行的直线共有( )A.4组B.5组C.6组D.7组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在平面内,可以过任意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A.1个B.2个C.3个D.4个11.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上三点,PA=2 cm,PB=3 cm,PC=4 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A.等于2 cm B.小于2 cmC.大于2 cm D.不大于2 cm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线段CD=AB”是一个命题B.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一条且只有一条C.命题“若x=1,则x2=1”是真命题D.所含字母相同的项是同类项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如图,在A,B两地挖一条笔直的水渠,从A地测得水渠的走向是北偏西42°,A,B两地同时开工,B地所挖水渠走向应为南偏东.14.一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15.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条直线必.1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90°,则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若已知AB⊥CD,则∠AOC=∠COB=∠BOD=∠AOD=.17.如图,田径运动会上,七年级二班的小亮同学从C点起跳,假若落地点是D.当AB与CD 时,他跳得最远.18.如图,∠1=70°,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三、解答题(共60分)19.(8分)如图,用几何语言表示下列句子.(1)因为∠1和∠B相等,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DE和BC 平行;(2)因为∠1和∠2相等,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和EF平行;(3)因为∠BDE和∠B互补,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DE 和BC平行.20.(8分)如图,张三打算在院落里种上蔬菜,已知院落为东西长32 m,南北宽20 m的长方形,为了行走方便,要修筑同样宽的三条道路:东西两条,南北一条,南北道路垂直于东西道路,余下的部分要分别种上西红柿、青椒、菜豆、黄瓜等蔬菜,若每条道路的宽均为1 m,求蔬菜的总种植面积是多少?21.(8分)如图,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P和点Q,PG平分∠APQ,QH平分∠DQP,并且∠1=∠2,说出图中哪些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22.(8分)某次考古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量得∠A =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帮助工作人员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23.(8分)如图,两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如果∠AOC∶∠AOD=7∶11.(1)求∠COE;(2)若OF⊥OE,求∠COF.24.(8分)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直线BE和直线CF都被直线BC所截.在下面三个条件中,请你选择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剩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证明.①AB⊥BC,CD⊥BC,②BE∥CF,③∠1=∠2.25.(12分)阅读下列解答过程:如图甲,AB∥CD,探索∠P与∠A,∠C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A与∠EDC是同位角B.∠A与∠ABF是内错角C.∠A与∠ADC是同旁内角D.∠A与∠C是同旁内角2.如图,在6×6方格中有两个涂有阴影的图形M,N,图1中的图形M平移后位置如图2所示,以下对图形M的平移方法叙述正确的是(B)图1 图2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C.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D.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3.∠1与∠2是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得的同位角,∠1与∠2的大小关系是(D)A.∠1=∠2 B.∠1>∠2C.∠1<∠2 D.无法确定4.如图,已知∠1=70°,要使AB∥CD,则需具备的另一个条件是(C)A.∠2=70° B.∠2=100°C.∠2=110° D.∠3=110°5.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a∥b的是(D)A.∠1=∠2 B.∠2=∠4C.∠3=∠4 D.∠1+∠4=180°6.如图,AB∥CD,AD平分∠BAC,若∠BAD=70°,那么∠ACD的度数为(A)A.40° B.35° C.50° D.45°7.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M,N,过点N的直线GH与AB交于点P,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D)A.∠EMB=∠END B.∠BMN=∠MNCC.∠CNH=∠BPG D.∠DNG=∠AME8.如图,AB∥CD∥EF,AC∥DF,若∠BAC=120°,则∠CDF=(A)A.60° B.120° C.150° D.180°9.如图,AB∥CD,EF∥AB,AE∥MN,BF∥MN,由图中字母标出的互相平行的直线共有(C)A.4组B.5组C.6组D.7组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在平面内,可以过任意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A.1个B.2个C.3个D.4个11.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上三点,PA=2 cm,PB=3 cm,PC=4 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D)A.等于2 cm B.小于2 cmC.大于2 cm D.不大于2 cm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作线段CD=AB”是一个命题B.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一条且只有一条C.命题“若x=1,则x2=1”是真命题D.所含字母相同的项是同类项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如图,在A,B两地挖一条笔直的水渠,从A地测得水渠的走向是北偏西42°,A,B两地同时开工,B地所挖水渠走向应为南偏东42°.14.一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270°.15.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条直线必相交.1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90°,则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垂直;若已知AB⊥CD,则∠AOC=∠COB=∠BOD=∠AOD=90°.17.如图,田径运动会上,七年级二班的小亮同学从C点起跳,假若落地点是D.当AB与CD垂直时,他跳得最远.18.如图,∠1=70°,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110°.三、解答题(共60分)19.(8分)如图,用几何语言表示下列句子.(1)因为∠1和∠B相等,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DE和BC 平行;(2)因为∠1和∠2相等,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和EF 平行;(3)因为∠BDE和∠B互补,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DE 和BC平行.解:(1)∵∠1=∠B(已知),∴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2(已知),∴EF∥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BDE+∠B=180°(已知),∴DE∥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0.(8分)如图,张三打算在院落里种上蔬菜,已知院落为东西长32 m,南北宽20 m的长方形,为了行走方便,要修筑同样宽的三条道路:东西两条,南北一条,南北道路垂直于东西道路,余下的部分要分别种上西红柿、青椒、菜豆、黄瓜等蔬菜,若每条道路的宽均为1 m,求蔬菜的总种植面积是多少?解:如图,将三条道路都平移到边上去,则空白部分的面积(即蔬菜的总种植面积)不变,因此,蔬菜的总种植面积为(20-2×1)(32-1)=558(m2).21.(8分)如图,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P和点Q,PG平分∠APQ,QH平分∠DQP,并且∠1=∠2,说出图中哪些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解:PG∥QH,AB∥CD.∵PG平分∠APQ,QH平分∠DQP,∴∠1=∠GPQ=12∠APQ,∠PQH=∠2=12∠PQD.又∵∠1=∠2,∴∠GPQ=∠PQH,∠APQ=∠PQD.∴PG∥QH,AB∥CD.22.(8分)某次考古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量得∠A =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帮助工作人员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解:∵AD∥BC,∠A=115°,∠D=100°,∴∠B=180°-∠A=180°-115°=65°,∠C=180°-∠D=180°-100°=80°.23.(8分)如图,两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如果∠AOC∶∠AOD=7∶11.(1)求∠COE;(2)若OF⊥OE,求∠COF.解:(1)因为∠AOC∶∠AOD=7∶11,∠AOC+∠AOD=180°,所以∠AOC=70°,∠AOD=110°.所以∠BOD=∠AOC=70°,∠BOC=∠AOD=110°.又因为OE平分∠BOD,所以∠BOE=∠DOE=12∠BOD=35°.所以∠COE=∠BOC+∠BOE=110°+35°=145°.(2)因为OF⊥OE,所以∠FOE=90°.所以∠FOD=∠FOE-∠DOE=90°-35°=55°.24.(8分)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直线BE和直线CF都被直线BC所截.在下面三个条件中,请你选择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剩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证明.①AB⊥BC,CD⊥BC,②BE∥CF,③∠1=∠2.解:答案不唯一,如:已知:如图,AB⊥BC,CD⊥BC,BE∥CF.求证:∠1=∠2.证明:∵AB⊥BC,CD⊥BC,∴AB∥CD,∠ABC=∠DCB=90°.又∵BE∥CF,∴∠EBC=∠FCB.∴∠ABC-∠EBC=∠DCB-∠FCB,即∠1=∠2.25.(12分)阅读下列解答过程:如图甲,AB∥CD,探索∠P与∠A,∠C之间的关系.解:过点P作PE∥AB.∵AB∥CD,∴PE∥AB∥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A=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A+∠2+∠C=360°.又∵∠APC=∠1+∠2,∴∠APC+∠A+∠C=360°.如图乙和图丙,AB∥CD,请根据上述方法分别探索两图中∠P与∠A,∠C 之间的关系.解:如图乙,过点P作PE∥AB.∵AB∥CD(已知),∴PE∥AB∥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A=∠EPA,∠EP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PC=∠EPA+∠EPC,∴∠APC=∠A+∠C(等量代换).如图丙,过点P作PF∥AB.∴∠FPA=∠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D(已知),∴P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FP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FPC-∠FPA=∠APC,∴∠C-∠A=∠APC(等量代换).。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1,A、B两个村庄在一条河l(不计河的宽度)的两侧,现要建一座码头,使它到A、B两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如图2,连接AB,与l交于点C,则C点即为所求的码头的位置,这样做的理由是()A.垂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如图,将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放置在两条平行线a,b上.若∠1=135°,则∠2的度数为()A.95°B.110°C.105°D.115°3.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DEF,若△ABC的周长等于10,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A.12 B.10 C.9 D.84.下面四个图案中,能由如图经过平移得到的是()A.B. C. D.5.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16cm B.18cm C.20cm D.22cm6.如图,如果把△ABC的顶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则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是()A.垂直B.相等C.平分D.平分且垂直7.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与∠3是同位角B.∠4与∠B是同旁内角C.∠A与∠C是内错角D.∠1与∠2是同旁内角8.平面内两两相交的3条直线,其交点个数最少为m个,最多为n个,则m+n等于()A.4 B.5 C.6 D.以上都不对9.甲、乙、丙3人从图书馆各借了一本书(如下表所示),他们相约在每个星期天相互交换读完的书,经过数次交换后,他们都读完了这3本书.已知甲读的第三本书是乙读的第二本书,则丙读的第二本书是()甲乙丙书A书B书C A.书A B.书B C.书C D.无法确定10.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D.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已知∠1+∠2=180°,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_____个.12.如图,在图中标注的∠1、∠3、∠4、∠5中,当∠2 =∠_______时,AE∥BF.13.如图,已知a∥b,∠1=45°,则∠2=_________.14.“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同旁内角”是命题(填“真”或“假”).15.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2=24°,则∠1的度数为.16.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5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10个交点;8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个交点.17.如图所示,l1∥l2,点A,E,D在直线l1上,点B,C在直线l2上,满足BD平分∠ABC,BD⊥CD,CE平分∠DCB,若∠BAD=128°,那么∠AEC=.18.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C′E 交AF于点G,若∠CEF=70°,则∠GFD′=°.三.解答题(19题6分,20、21、22、23、24题分别8分,共46分)19.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AOD=110°,求∠AOE的度数.20.已知,如图a∥b,c∥d,∠1=73°,求∠2和∠3的度数.21.(8分)如图,已知AB∥CD,试再添加一个条件,使∠1=∠2成立.(1)写出两个不同的条件;(2)从(1)中选择一个来证明.22.(8分)如图,已知∠1+∠2=180°,∠3=∠B.(1)试判断DE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E平分∠ADC,∠2=3∠B,求∠1的度数.23.完成下列画图(1)如图,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线段AB 与A′B′位置及数量关系是.(2)如图,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是位于公路AB一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点P时,离村庄M的距离最小,请在图中公路AB上画出点P的位置,并说明数学原理.24.在ABC 中,D 是BC 边上一点,且CDA CAB ∠=∠,MN 是经过点D 的一条直线.(1)若直线MN AC ⊥,垂足为点E . 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若70,CAB ︒∠=20DAB ︒∠=,则CAD ∠=________,CDE ∠=________. (2)如图2,若直线MN 交AC 边于点F ,且CDF CAD ∠=∠,求证:FD AB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CABCDAAAC二、填空题:11.312.413.45°. 解析:∵a∥b,∠1=45°,∴∠2=∠1=45°.14.解:如图,∠1=∠2=90°,∵∠1+∠2=180°,∴∠1与∠2互补,但它们是一对内错角,不是同旁内角,∴“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同旁内角”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假.15.解:如图,延长AB交CF于E,∵∠ACB=90°,∠A=30°,∴∠ABC=60°,∵GH∥EF,∴∠AEC=∠2=24°,∴∠1=∠ABC﹣∠AEC=36°.故答案为:36°.16.解:∵由已知总结出在同一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则最多有个交点,∴8条直线两两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为=28.故答案为:28.17.【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AEC的度数,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l1∥l2,∴∠BAD+∠ABC=180°,∵∠BAD=128°,∴∠ABC=52°,∵BD平分∠ABC,∴∠DBC=26°,∵BD⊥CD,∴∠BDC=90°,∴∠BCD=64°,∵CE平分∠DCB,∴∠ECB=32°,∵l1∥l2,∴∠AEC+∠ECB=180°,∴∠AEC=148°,故答案为:148°.【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8.【分析】由AD∥BC可得∠AFE=∠CEF,∠CEF+∠DFE=180°,由翻折可得∠D'FE=∠DFE,进而求解.【解答】解:∵AD∥BC,∴∠AFE=∠CEF=70°,∵∠CEF+∠DFE=180°,∴∠DFE=180°﹣∠CEF=110°,由翻折可得∠D'FE=∠DFE=110°,∴∠GFD'=∠D'FE﹣∠AFE=110°﹣70°=40°,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考查角的相关计算,解题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解答题(19题6分,20、21、22、23、24题分别8分,共46分)19.【答案】解:∵∠AOD=110°,∴∠COB=110°,∠AOC=70°,∵OE平分∠BOC,∴∠COE=55°,∴∠AOE=70°+55°=125°.故答案为:∠AOE=125°.20.【答案】解:∵a∥b,∴∠1=∠2=73°,∵c∥d,∴∠3=180°-73°=107°.21.解:此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添加∠FCB=∠CBE或CF∥BE.(2)已知AB∥CD,CF∥BE.求证:∠1=∠2.证明:∵AB∥CD,∴∠DCB=∠ABC.∵CF∥BE,∴∠FCB=∠CBE,∴∠DCB-∠FCB=∠ABC-∠CBE,即∠1=∠2.22.解:(1)DE∥BC,理由如下:∵∠1+∠4=180°,∠1+∠2=180°,∴∠2=∠4,∴AB∥EF,∴∠3=∠5,∵∠3=∠B,∴∠5=∠B,∴DE∥BC,(2)∵DE平分∠ADC,∴∠5=∠6,∵DE∥BC,∴∠5=∠B,∵∠2=3∠B ,∴∠2+∠5+∠6=3∠B +∠B +∠B =180°, ∴∠B =36°, ∴∠2=108°, ∵∠1+∠2=180°, ∴∠1=72°.23.(1)解:如图,△A ′B ′C ′即为所求作;线段AB 与A ′B ′位置及数量关系分别是平行且相等, 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 (2)解:如图,点P 即为所求.数学原理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4.(1)①如图所示.②70,CAB ︒∠=20DAB ︒∠=,50CAD ︒∴∠=.70CDA CAB ︒∠=∠=,18060C CAD CDA ︒︒∴∠=-∠-∠=.DE AC ⊥,第 11 页 共 11 页 9030CDE C ︒︒∴∠=-∠=. 故答案为50,︒30︒.(2)CDA CAB ∠=∠, 且,CDA CDF ADF ∠=∠+∠CAB CAD BAD ∠=∠+∠, CDF ADF CAD BAD ∴∠+∠=∠+∠. ,CDF CAD ∠=∠,ADF BAD ∴∠=∠FD AB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测试时间:90分钟 卷面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春·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下图中 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 【答案】B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A 1∠和2∠的某一边不是互为反向延长线 则不是对顶角 此项不符合题意B 1∠和2∠是对顶角 则此项符合题意C 1∠和2∠没有公共顶点 则不是对顶角 此项不符合题意D 1∠和2∠的某一边不是互为反向延长线 则不是对顶角 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 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对顶角的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 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对顶角. 2.(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直线AD BE 、 被直线BF 和AC 所截 则2∠的同位角有( )个.A .2B .3C .4D .1【答案】B【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求解即可: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 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 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详解】解:∠2的同位角有:∠1 ∠F AC ∠4 共三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熟记同位角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2022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所示的图案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A.B.C.D.【答案】B【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A 不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 不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不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仔细观察各选项图形是解题的关键.4.(2022秋·江苏连云港·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A.等角的余角相等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吗C.连接P Q两点D.花儿会不会在春天开放【答案】A【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对选项一一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选项A:是用语言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是命题故符合题意选项B C D:都不是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都不是命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定义解本题的关键在判断给出的语句是否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是否为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一般地对某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命题可看做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5.(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若图形A经过平移与下方图形(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则平移方式可以是()A .向右平移4个格 再向下平移4个格B .向右平移6个格 再向下平移5个格C .向右平移4个格 再向下平移3个格D .向右平移5个格 再向下平移4个格 【答案】A【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 结合图形解答即可.【详解】解:图形A 向右平移4个格 再向下平移4个格可以与下方图形(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性质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 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 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6.(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 已知直线AB CD ∥ 130GEF ∠=︒ 135EFH ∠=︒ 则12∠+∠的度数为( )A .35︒B .45︒C .65︒D .85︒ 【答案】D【分析】由130GEF ∠=︒ 135EFH ∠=︒可得1324265︒∠+∠+∠+∠= 由ABCD 得34180∠+∠=︒ 进而可求出12∠+∠的度数.【详解】解:如下图所示∠130GEF ∠=︒∠13130︒∠+∠=∠135EFH ∠=︒∠24135︒∠+∠=∠1324265︒∠+∠+∠+∠=∠AB CD∠34180∠+∠=︒∠121324(34)2651808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图中角度之间的关系.7.(2022春·江苏·七年级单元测试)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有( )①若a b ∥ b c ∥ 则a c ∥②若a 与c 相交 b 与c 相交 则a 与b 相交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 .3个B .2个C .1个D .0个【答案】A【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及推论可判断① 若a 与c 相交 b 与c 相交 则a 与b 可能相交或平行 可判断② 对顶角相等 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可判断③ 根据平行公理及推论可判断④.【详解】解:根据平行线公理及推论可知 ①正确若a 与c 相交 b 与c 相交 则a 与b 可能相交或平行 ②错误对顶角相等 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③错误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错误.故错误的有3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P为直线l外一点A B C在l上且PB∠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P A PB 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②线段PB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③线段AB的长是点A到PB 的距离④线段AC的长是点A到PC的距离.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分析】根据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逐一判断.【详解】解:①线段BP是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P A PB PC三条线段中PB 最短故原说法正确②线段BP是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故线段BP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故原说法错误③线段AB是点A到直线PB的垂线段故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故故原说法正确④由题意及图形无法判断线段AC的长是点A到PC的距离故原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①③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垂线的两条性质:①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②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的是()9.(2022春·天津·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CDA .12∠=∠B .34∠∠=C .180DAB ABC ∠+∠=︒D .B D ∠=∠ 【答案】A 【分析】结合图形分析两角的位置关系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项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2∠=∠∠AB CD ∥故①选项符合题意∠34∠∠=∠AD BC ∥故②选项不符合题意∠180DAB ABC ∠+∠=︒∠AD BC ∥故③选项不符合题意∠B D ∠=∠ 不能判定AB CD ∥故④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 能根据图形准确找出同位角 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2022秋·江苏盐城·七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如图 在宽为20m 长为30m 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道路 余下部分作为耕地.根据图中数据 计算耕地的面积为( )A .600m 2B .551m 2C .550m 2D .500m 2【答案】B【详解】由图可以看出两条路的宽度为:1m 长度分别为:20m 30m所以 可以得出路的总面积为:20×1+30×1-1×1=49m 2又知该矩形的面积为:20×30=600m 2所以 耕地的面积为:600-49=551m 2.故选B.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 每题2分 共16分)11.(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校考单元测试)如图 要把池水引到C 处 可作CD AB ⊥于点D 然后沿CD 开渠 可使所开渠道最短 依据是______.【答案】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解答.【详解】解:因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 垂线段最短所以沿CD 开渠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垂线段的性质 熟练掌握垂线段最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2022秋·重庆铜梁·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 O 是直线AB 上一点 32COB ∠=︒ 则1∠=___.【答案】148︒##148度 【分析】依据邻补角进行计算 即可得到∠1的度数.【详解】解:∠O 是直线AB 上一点 32COB ∠=︒∠118032148∠=︒-︒=︒故答案为:14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邻补角的概念 只有一条公共边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邻补角.邻补角互补 即和为180︒.13.(2022秋·河南安阳·七年级统考单元测试)如图 给出下列条件:①∠1=∠2 ②∠3=∠4 ③∠A =∠CDE ④∠A +∠ADC =180°.其中 能推出AB //DC 的条件为_______.【答案】①③④【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个分析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①∠∠1=∠2∥符合题意∠AB DC②∠∠3=∠4∥不符合题意∠BC AD③∠∠A=∠CDE∥符合题意∠AB DC④∠∠A+∠ADC=180°∥符合题意∠AB DC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4.(2022秋·云南昭通·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 50° 则当∠2=____时a∥b.【答案】40°##40度【分析】根据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上∠1=50° 即可得到∠3=180°−90°−∠1=40° 再根据a//b即可得到∠2=∠3=40°.【详解】解:如图∠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上∠1=20°∠∠3=180°−90°−∠1=40°又∠要使得a b∠只需要∠2=∠3=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两直线平行线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5.(2022秋·河北石家庄·七年级统考单元测试)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 b相交于P 若a∠c 则b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答案】相交【详解】解:因为a∠c 直线b相交所以直线b与c也有交点故答案为:相交.【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和相交线.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必与另一条直线也相交.16.(2022秋·北京·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快艇从P处向正北航行到A处时向右转60︒航行到B处再向左转90︒继续航行此时的航行方向为北偏西______°.【答案】3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方位角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PC BE 60CAB ∠=︒∠60EBF ∠=︒∠906030DBE此时的航行方向为:北偏西30︒故答案为:3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方位角 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方位角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17.(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在三角形ABC 中 90BAC ∠=︒ 4cm AB = 5cm =BC 3cm AC = 将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平移cm(5)a a <得到三角形DEF 且AC 与DE 相交于点G 连接AD .(1)阴影部分的周长为______cm(2)若三角形ADG 的面积比三角形EGC 的面积大24.8cm 则a 的值为______.【答案】 12 4.5##92##142 【分析】(1)由平移的性质可得出cm AD BE a == 5cm DE AB ==.再根据()5cm CE BC BE a =-=- 即ADG S ABC CEG ABEG S S S =+四边形 即可得出1342ADG CEG S S =⨯⨯- 再根据24.8cm ADG CEG S S -= 列出关于a 的等式 解出a 即可.【详解】(1)∠三角形ABC 沿BC cm(5)a <得到三角形DEFCE BC =∴阴影部分的周长为故答案为:(2)过AABC S =3AH =ADG ABED S四边形 ADG S . ABC CEG ABEG S S S =+四边形1342CEG ABEG S S =⨯⨯-四边形121342ADG CEG BE S S ⨯-=⨯⨯- 即125ADG CEG S S -=ADG 的面积比三角形EGC 的面积大24.8cm 4.8cm ADG CEG SS -=4 4.8⨯= 18.(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直线AB CD ∥ 点E F 分别为直线AB 和CD 上的点 点P 为两条平行线间的一点 连接PE 和PF 过点P 作EPF ∠的平分线交直线CD 于点G 过点F 作FH PG ⊥ 垂足为H 若120DGP PFH ∠-∠=︒ 则AEP ∠=________︒.【答案】30︒【分析】设FPG x GPM y ∠∠=︒=︒, 过P 作PM CD ∥ 则AB CD PM ∥∥ 用x y ︒︒,表示PGD ∠ PFH ∠ 代入求出x y ︒-︒ 即AEP ∠的值可以解出.【详解】解:设FPG x GPM y ∠∠=︒=︒,PG 平分EPF ∠EPG FPG x ∠∠∴==︒过P 作PM CD ∥∥AB CDAB CD PM ∴∥∥AEP EPM EPG MPG x y ∠∠∠∠∴==-=︒-︒ 180180PGD MPG y ∠∠=︒-=︒-︒FH PG ⊥90PHF ∠∴=︒909090PFH FPG FPG x ∠∠∠∴=︒-=︒-=︒-︒120DGP PFH ∠-∠=︒()()18090120y x ∴︒-︒-︒-︒=︒ 即30x y ︒-︒=︒30AEP x y ∠∴=︒-︒=︒.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性质 垂线的性质 熟练运用性质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 共54分 第19-22每小题6分 23-24每小题7分 25-26每小题8分)19.(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在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网格中 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A B C ''' 点B 的对应点为B ' 根据下列条件 利用网格点和无刻度的直尺画图并解答 保留痕迹:(1)画出A B C ''' 线段AC 扫过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__(2)在A B ''的右侧确定格点Q 使A B Q ''△的面积和ABC 的面积相等 请问这样的Q 点有______个? 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BC线段)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得答案.A B C '''即为所求111022612411022A B ∥ 则点1234,,,Q Q Q Q 即为所求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20.(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 点C 在MON ∠的一边OM 上 过点C 的直线AB ON ∥CD 平分ACM ∠.当60DCM ∠=︒时 求O ∠的度数.解:∠CD 平分ACM ∠∠ACM ∠= .∠60DCM ∠=︒∠ACM ∠= °.∠直线AB 与OM 交于点C∠OCB ∠=ACM ∠= °( )∠AB ON ∥∠+=180O OCB ∠∠︒( )∠O ∠= °.【答案】2DCM ∠ 120 120 对顶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60【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 即可得到∠ACM 的度数 进而得出∠OCB 的度数 再依据平行线的性质 即可得到∠O 的度数.【详解】解:∠CD 平分ACM ∠∠=2ACM DCM ∠∠.∠∠60DCM ∠=︒∠=120ACM ∠︒.∠直线AB 与OM 交于点C∠==120OCB ACM ∠∠︒(对顶角相等)∠AB ON ∥∠+=180O OCB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60O ∠︒.故答案为:2DCM ∠ 120 120 对顶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60.【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 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21.(2022秋·重庆铜梁·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 在四边形ABCD 中 130A ∠=︒ 50ADC ∠=︒ 试说明12∠=∠.【答案】AB CD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分析】由180A ADC ∠+∠=︒ 利用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可得AB CD ∥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证明:∠130A ∠=︒ 50ADC ∠=︒(已知)∠180A ADC ∠+∠=︒(等式的性质)∠AB CD ∥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2.(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己知点P Q 分别在AOB ∠的边OA OB 、上 按下列要求画图:(1)画射线PQ(2)过点P 画垂直于射线OB 的线段PC 垂足为点C(3)过点Q画直线QM平行于射线OA.【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过用直尺作图分别P画垂直于射线OB的射线PC垂足为点C过点Q画直线QM平行于射线OA.【详解】(1)如图射线PQ为所求(2)如图线段PC为所求(3)如图直线QM为所求【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3.(2022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汽车站码头分别位于A B,两点直线b和波浪线分别表示公路与河流.(1)从汽车站A到码头B怎样走最近?画出最近路线并说明理由(2)从码头B到公路b怎样走最近?画出最近路线BC并说明理由.【答案】(1)作图见解析 理由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 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2)根据垂线段最短解决问题.【详解】(1)解:如图 连接,A B 线段AB 即为所求作.(2)如图 过点B 作BC b ⊥于点C 线段BC 即为所求作.【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 垂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4.(2022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AB CD ⊥ 垂足为O .(1)比较AOD EOB AOE ∠∠∠,,的大小 并用“<”号连接.(2)若28EOC ∠=︒ 求EOB ∠和EOD ∠的度数.【答案】(1)AOE AOD EOB ∠<∠<∠(2)118152EOB EOD ∠=︒∠=︒,【分析】(1)根据图形可判断各角的大小.(2)根据图形可得90118EOB EOC ∠=∠+︒=︒,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得EOD ∠. 【详解】(1)解:∠AB CD ⊥∠909090AOD EOB EOC AOE EOC ∠=︒∠=︒+∠∠=︒-∠,,∠AOE AOD EOB ∠<∠<∠(2)∠AB CD ⊥∠90118EOB EOC ∠=∠+︒=︒∠180********EOD EO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关系 垂直的定义 通过已知角求得未知角 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25.(2022春·广东·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直线CD EF 交于点O OA OB 分别平分COE ∠和DOE ∠ 已知1290∠+∠=︒ 且2:32:5∠∠=.(1)求BOF ∠的度数(2)试说明AB CD 的理由.∠+∠)解:12AOCAB 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2022秋·上海宝山·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已知AB∠CD点M为平面内的一点∠AMD=90°.(1)当点M在如图1的位置时求∠MAB与∠D的数量关系(写出说理过程)(2)当点M在如图2的位置时则∠MAB与∠D的数量关系是(直接写出答案)(3)在(2)条件下如图3 过点M作ME∠AB垂足为E∠EMA与∠EMD的角平分线分别交射线EB于点F G回答下列问题(直接写出答案):图中与∠MAB相等的角是∠FMG=度.【答案】(1)∠MAB+∠D=90°见解析(2)∠MAB﹣∠D=90°(3)∠MAB=∠EMD45【分析】(1)在题干的基础上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结论(2)仿照(1)的解题思路过点M作MN∠AB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结论(3)利用(2)中的结论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结论.【详解】(1)解:如图①过点M作MN∥AB∵AB∥CD∴MN∥AB∥CD(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那么它和另一条也平行).∴∠D=∠NMD.∵MN∥AB∴∠MAB+∠NMA=180°.∴∠MAB+∠AMD+∠DMN=180°.∵∠AMD=90°∴∠MAB+∠DMN=90°.∴∠MAB+∠D=90°(2)解:如图②过点M作MN∥AB∵MN∥AB∴∠MAB+∠AMN=180°.∵AB∥CD∴MN∥AB∥CD.∴∠D=∠NMD.∵∠AMD=90°∴∠AMN=90°﹣∠NMD.∴∠AMN=90°﹣∠D.第21页共22页第22页共22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卷: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填空题(共6小题)1.如图,直线DE经过三角形ABC的顶点A,则∠DAC与∠C的关系是.(填“内错角”或“同旁内角”)2.如图,AB∥CD,CF交AB于点E,∠AEC与∠C互余,则∠CEB是度.3.将一块60°的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45°的直角三角板ABC上,移动三角板DEF使两条直角边DE、DF恰分别经过B、C两点,若EF∥BC,则∠ABD= °.4.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5.在体育课上某同学立定跳远的情况如图所示,l表示起跳线,在测量该同学的实际立定跳远成绩时,应测量图中线段PC的长,理由是.6.如图,AB,CD相交于点O,∠BOE=90°,有以下结论:①∠AOC与∠COE互为余角;②∠BOD与∠COE互为余角;③∠AOC=∠BOD;④∠COE与∠DOE互为补角;⑤∠AOC与∠DOE互为补角;⑥∠AOC=∠COE其中错误的有(填序号).二.选择题(共10小题)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足为O,∠EOC=35°15′.则∠AOD的度数为()A.55°15′B.65°15′C.125°15′D.165°15′8.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A.B.C.D.9.在下列图形中,由条件∠1+∠2=180°不能得到AB∥CD的是()A.B.C.D.10.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等角的补角相等D.过任意一点P,都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1.如图,AB∥CD,BF平分∠ABE,且BF∥DE,则∠ABE与∠D的关系是()A.∠ABE=3∠D B.∠ABE+∠D=90°C.∠ABE+3∠D=180°D.∠ABE=2∠D12.如图,BC∥DE,∠1=110°,∠AED=70°,则∠A的大小是()A.25°B.35°C.40°D.60°13.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BAC=∠ADE=90°,∠E=45°,∠B=60°,若AE∥BC,则∠AFD=()A.75°B.85°C.90°D.65°14.如图,ABCD为一长条形纸带,AB∥CD,将ABCD沿EF折叠,A、D两点分别与A′、D′对应,若∠1=2∠2,则∠AEF的度数为()A.60°B.65°C.72°D.75°15.下列现象是平移的是()A.电梯从底楼升到顶楼B.卫星绕地球运动C.碟片在光驱中运行D.树叶从树上落下16.如图,将△ABC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10,DO=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A.42 B.96 C.84 D.48三.解答题(共6小题)17.如图,OD是∠AOB的平分线,∠AOC=2∠BOC.(1)若AO⊥CO,求∠BOD的度数;(2)若∠COD=21°,求∠AOB的度数.18.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若∠COF=120°,∠AOD=100°,求∠AOF的度数;(2)若∠BOC-∠BOD=20°,求∠AOC的度数.19.填空或批注理由:如图,已知∠1=∠2,∠A=∠D,试说明:AE∥BD证明:∵∠1=∠2(已知)∴AB∥CD ( )∴∠A=()( )∵∠A=∠D(已知)∴=∠D ( )∴AE∥BD ( )20.如图,已知AC⊥AE,BD⊥BF,∠1=15°,∠2=15°,AE与BF平行吗?为什么?21.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C、D、E、F、M、N、P均为格点(格点是指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1)利用图①中的网格,过P点画直线MN的平行线和垂线.(2)把图②网格中的三条线段AB、CD、EF通过平移使之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在图②中画出三角形).(3)第(2)小题中线段AB、CD、EF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2.如图,已知点D、E、B、C分别是直线m、n上的点,且m∥n,延长BD、CE交于点A,DF 平分∠ADE,若∠A=40°,∠ACB=80°.求:∠DFE的度数.23.问题情境:(1)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小颖同学的解题思路是:如图2,过点P作PE∥AB,请你接着完成解答;问题迁移:如图3,点A、B在射线OM上,点C、D在射线ON上,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点P与A、B、O三点不重合).(2)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判断∠CPD与∠ADP、∠BC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点P在线段AB外运动时,试判断∠CPD与∠ADP、∠BC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同旁内角2.1353.154.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余角相等5. 垂线段最短6. ⑤⑥7-11 CADDD12-16 CACAD17. 解:(1)∵AO⊥CO,∴∠AOC=90°,∵∠AOC=2∠BOC,∴∠BOC=45°,∴∠AOB=∠AOC+∠BOC=135°,∵OD是∠AOB的平分线,∴∠BOD=∠AOB=67.5°;(2)∵∠AOC=2∠BOC,∴∠AOB=3∠BOC,∵OD是∠AOB的平分线,∴∠BOD=∠AOB=∠BOC,∵∠COD=21°,∴21°+∠BOC=∠BOC,∴∠BOC=42°,∴∠AOB=3∠BOC=126°.18.解:(1)∵∠COF=120°,∴∠2=180°-120°=60°,∴∠DOF=∠2=60°,∵∠AOD=100°,∴∠AOF=100°-60°=40°;(2)∵∠BOC+∠BOD=180°,∠BOC-∠BOD=20°,∴∠BOC=100°,∠BOD=80°,∴∠AOC=∠BOD=80°.19.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C;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0. 解:AE∥BF.理由如下:因为AC⊥AE,BD⊥BF(已知),所以∠EAC=∠FBD=90°(垂直的定义).因为∠1=∠2(已知),所以∠EAC+∠1=∠FBD+∠2(等式的性质),即∠EAB=∠FBG,所以A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 解:(1)如图①,PQ∥MN,PN⊥MN;(2)如图②,△EFG或△EFH即为所求;(3)三角形的面积为:3×3-×1×2-×1×3-×2×3=9-1-1.5-3=3.5,22.解:∵m∥n,∠ACB=80°∴∠AED=∠ACB=80°,∵∠A=40°,∴△ADE中,∠ADE=180°-(∠A+∠AED)=180°-(40°+80°)=60°,又∵DF平分∠ADE,∴∠EDF=∠ADE=30°,∴△DEF中,∠DFE=180°-∠EDF-∠DEF=180°-30°-80°=70°.23.解:(1)∵AB∥CD,∴PE∥AB∥CD,∴∠APE=180°-∠A=50°,∠CPE=180°-∠C=60°,∴∠APC=50°+60°=110°;(2)∠CPD=∠ADP +∠BCP,理由如下:如图3,过P作PE∥AD交CD于点E,图3∵AD∥BC,∴AD∥PE∥BC,∴∠DPE=∠ADP,∠CPE=∠BCP,∴∠CPD=∠DPE+∠CPE=∠ADP +∠BCP;(3)①当点P在射线AM上时,∠CPD=∠BCP-∠ADP;理由:如图4,过点P作PE∥AD交ON于点E,∵AD∥BC,∴AD∥PE∥BC,∴∠DPE=∠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如图,已知OA⊥OB,OC⊥OD,∠AOC=27°,则∠BOD的度数是 153°.2.“直角都相等”的题设是两个角是直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3.如图,点A在直线DE上,当∠BAC=___57_____°时,DE∥BC.4. 如图,两只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看成是内错角 .5.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相加等于180°.6.如图,AB∥CD,则∠1+∠3—∠2的度数等于 ___180° 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7.如图,已知∠1=120°,则∠2的度数是( A )A.120°B.90°C.60°D.30°8.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C )A.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如果甲看乙的方向是北偏东6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南偏西30°C.3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最多有6对D.与同一条直线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交9.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3=∠4;②∠1=∠2;③EF∥CD,且∠D=∠4;④∠3+∠5=180°.其中,能推出AD∥BC的条件为( C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0.如图,OA⊥OB,若∠1=55°,则∠2=( A )A.35°B.40°C.45°D.60°11 .经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相交B.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C.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D.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分别是相交、平行、垂直B.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C. 两条直线的铁轨是平行的D. 我们知道,对顶角是相等的,那么反过来,相等的角就是对顶角13. 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CO⊥AB于点O, OD在∠COB内,若∠COD=50°,则∠AOD的度数是( D )A.100°B.110°C.120°D.140°14. 下列图形中,周长最长的是( C )15. 如图,已知OA⊥OC,OB⊥OD, ∠BOC=50°,则∠AOD的度数为( C )A.100°B.120°C.130°D.140°16 .a、b、c是平面上的任意三条直线,它们的交点可以有( B )A.1个或2个或3个B.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C.1个或2个D.以上都不正确三、解答题(共36分)17.(共7分)根据图形填空:(1)若直线ED,BC被直线AB所截,则∠1和____是同位角;(2)若直线ED,BC被直线AF所截,则∠3和_____是内错角;(3)∠1和∠3是直线AB,AF被直线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角;(4)∠2和∠4是直线____,______被直线BC所截构成的_____角.17.(1) ∠2(2) ∠4(3) ED内错(4) AB, AF同位18. (共4分)如图,直线AB、CD是一条河的两岸,并且AB∥CD,E为直线AB、CD 外一点,现想过点E画岸CD的平行线,只需过点E画岸AB的平行线即可.画图,并说明理由.图略理由: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9. (共4分)如图,已知∠A=∠F,∠C=∠D,试说明BD∥CE.解:∵∠A=∠F(已知),∴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C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D(已知),∴∠D=∠CEF(等量代换),∴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0. (共6分)根据下列要求画图.(1)如图1,过点P画AB的垂线;(2)如图2,过点P画OA,OB的垂线;(3)如图3,过点A画BC的垂线.答案:(1)如图1所示.(2)如图2所示.(3)如图3所示.21. (共7分)如图所示,∠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DBF=∠F,问CE 与DF的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第三题)AB C D E A B C D 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 A B CD(第7题)a bMP N 1 23A BC a b 1 23CABD EA B 120°α25°CD七里九年制学校七年级(下)数学下第五章复习测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 、∠2=∠3 C 、∠1=∠4 D 、∠3=∠42、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3、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12121212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ABC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A 、3:4B 、5:8C 、9:16D 、1:2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E =( ) A 、23° B 、42° C 、65° D 、19° 11. 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 ).A 、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 、垂线段最短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2. 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一副三角扳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4°,则∠1=( ) A 、 18° B 、54° C 、72° D 、70° 14、如图7,a b ∥,M N ,分别在a b ,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 ) A .180B .270C .360D .54015. 下列命题:①两条直线相交,一角的两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②两条直线相交,一角与其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③内错角相等,则它们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④同旁内角互补,则它们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4 B 、3 C 、2 D 、1 16、如图11,已知a b ∥,170∠=,240∠=,则3∠= .图11 图12 图13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1A B OF DE C (第18题)A BD GF E H C (第18题)A B C 水面入水点运动员(第14题)第17题A B C D MN 12二、填空题1、如图12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 ∥AB 的一个条件 .2、如图13,已知AB CD //,∠α=____________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AOD =___________。
4、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评分的一个标准,如图所示为一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前的路线示意图。
按这样的路线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很大,请你画图示意运动员如何入水才能减小水花? 7、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 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 __。
三 、解答题1、如图所示,直线AB ∥CD ,∠1=75°,求∠2的度数。
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AOF ,OE ⊥CD 于点O ,∠1=50°,求∠COB 、∠BOF的度数。
3、如图,∠1=30°,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求∠2、∠3的度数.4、(8分)已知,如图,CD⊥AB,GF⊥AB,∠B=∠ADE,试说明∠1=∠2.5、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10cm ,BC =6cm ,若此长方形以2cm/S 的速度沿着A →B 方向移动,则经过多长时间,平移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4?6、△ABC 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
7、如图,选择适当的方向击打白球,可使白球反弹后将红球撞入袋中。
此时,∠1=∠2,∠3=∠4,如果红球与洞口的连线与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5=30°,那么∠1等于多少度时,才能保证红球能直接入袋?8、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C 的交点为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EFG =55°,求∠1和∠2的度数。
B AC D E F G MN 121 2 3 4 5A B CDEFG H第5题ABCDO123EFA B C D EF 1423第19题)9、如图,E 点为DF 上的点,B 为AC 上的点,∠1=∠2,∠C =∠D ,那么DF ∥AC ,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1=∠2,∠2=∠3 ,∠1=∠4( )∴∠3=∠4( )∴________∥_______ ( )∴∠C =∠ABD ( ) ∵∠C =∠D ( )∴∠D =∠ABD ( ) ∴DF ∥AC ( ) 10、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 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 ∴∠E =∠____( ) ∴∠B +∠E =∠1+∠2 即∠B +∠E =∠BCE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知识梳理1.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6.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 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