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合集下载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生平和成就
袁隆平出生于北京, 是杂交水稻的奠基人 之一,被誉为“杂交 水稻之父”。
他毕业于西南大学农 学系,长期从事水稻 育种和教学工作。
20世纪70年代初,袁 隆平成功研发出第一 份杂交水稻的种子, 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种植。
杂交水稻的研发成功 ,使得水稻产量大幅 度提高,解决了中国 粮食短缺的问题,也 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
03
奉献精神是实现社会 价值的重要保障
袁隆平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 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为国家和人民 做出了卓越贡献。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继续推进科技创新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科技创 新,推动农业科技向更高层次发 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 的贡献。
培养优秀人才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为农业 科技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支 撑。
袁隆平与来自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农业科学家和专 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了杂交水稻 技术的国际推广和应用。
杂交水稻领域的专家学者
学术研究
杂交水稻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袁隆平的引领下 ,不断开展相关研究,深入探索杂交水稻的 遗传育种规律,推动杂交水稻技术不断升级 和更新换代。
技术推广
这些专家学者还积极参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 广和应用,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动全球粮食产量增长
推广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为许多国家的粮食产量增长提供了重要帮助。
加强国际合作
袁隆平积极参与国际农业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各国之间 的农业技术交流和合作,为全球粮食产量增长做出了贡 献。
05
袁隆平和他的团队袁隆平的科研来自队要点一顶级科学家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平介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平介绍
小家,为大家”,替群众排忧解纷,为群众谋取最大利益,坚定信念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心 间,不计较个人得失,筑牢党和国家发展的基层根基。
传承袁隆平精神
学习袁隆平脚踏实地、勤奋进取、勇攀高峰的求真务实精神
袁隆平院士从事教学时,一边教,一边自学,不断 的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因为他坚信教师把问题钻 深、钻透,才能把课讲好;从事科研时,他更是刻 苦磨炼,成百上千次尝试,直到得到满意结果为止。 正是因为他的锲而不舍、刻苦钻研,才能在杂交水 稻增产上一再突破,成就非凡。基层工作同样需要 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勤奋、积极进取,才能更好的 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传承袁隆平精神
学习袁隆平一辈子躬耕田野的科技精神
袁隆平的一生,“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从1964年 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 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 3000斤的攻关目标……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的背后,是他永不知足的脚步,是精益求精的追 求,亦是科学精神的生动注脚。
袁隆平的贡献
1152.3公斤
2018年9月,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实现了百亩片平均亩产1152.3公斤,刷新了水 稻大面积种植产量的世界纪录。
800万公顷
目前,杂交水稻已在亚洲、美洲、非洲的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 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 地优良品种高出约2吨。
前言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 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尺头。
-----袁隆平
袁隆平的生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感动中国袁隆平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 一个乡村老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 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 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 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 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 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思想基础,创造的动力。 (12 ~26):研究的艰难历程。探索之路。 (27 ~40):研究的巨大成果和荣誉。
(4-11)是什么事促使袁隆平决心走上艰苦而陌 生的水稻研究的道路?
典型事例(一):农民向福财饿着肚子爬高 高的八面山,来回40里,为集体换良种。描 写当时农民的贫穷,教农作物栽培学的袁隆平, 他心里难受,觉得是自己的失职。揭示出袁隆平 决心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思想基础,表现出 袁隆平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将 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优秀品质。为了解决全世界人的吃饭 问题,造福全人类。
水稻研究对中国和世界有何重大意义?(14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种植面积 为总播种面积的1/3,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40%。 从国际上看,全世界约有1/2的人以大米为主要 粮食,有90多个国家种植水稻。——世界意义
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 怎样解决的?
袁隆平做出了哪些惊人的成绩?
29段:培育出水稻品种五百多个;1976年~1989年杂交水稻种植增到两亿
亩;十三年杂交水稻增产粮食约一千亿公斤,增收近三百亿元;全国水稻 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七公斤,而杂交水稻是四百一十公斤,每亩增产八十四 公斤; 31段:1987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在巴黎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 颁发给了袁隆平……
主旨: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 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 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袁隆平人物简介通用版

袁隆平人物简介通用版

袁隆平人物简介通用版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2年1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袁隆平通过长期的实验和研究,成功研发了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庞大人口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世界农业科技的一代巨匠。

一、早年经历袁隆平于1930年出生于中国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农民家庭。

由于家庭贫困,袁隆平在小学毕业后开始在家务农。

尽管如此,他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家人的鼓励下决定攻读农业专业。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业系,取得农学硕士学位。

同年,他加入了中国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工作,并开始了他杂交水稻研究的旅程。

二、杂交水稻的突破袁隆平在水稻育种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袁隆平决心通过育种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他开始尝试杂交水稻的研究,并面临着重重困难。

然而,经过不懈努力和多年的试验,袁隆平终于在1974年成功培育出了第一个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秋华杂交稻”。

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使中国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因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

他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袁隆平的成就也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袁隆平的荣誉和影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并多次获得国内外的荣誉称号。

他先后获得了国际水稻研究所颁发的“世界水稻研究和发展奖”、“国际杂交水稻科学杰出贡献奖”等奖项。

他还荣获了中国政府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科学界,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他成立了“袁隆平联合基金会”,致力于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他还积极倡导环保和可持续农业发展,为保护地球环境作出了积极努力。

四、袁隆平的晚年生活在晚年生活中,袁隆平坚持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并指导新一代科学家深入研究杂交水稻领域。

他经常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论坛,与国内外科学家们交流探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ppt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ppt

一、人 物 简 介
•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年农历七月 出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8月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 在长达19年的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面 教学,一面从事生产实践、选择课题进 行科学研究,开始走上了作物育种之路。
农 民 老 头 Biblioteka 隆 平获 联 合 国 粮 食 安 全 保 障 奖
国际水稻研究所 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 说:“我们把袁隆平 先生称为”杂交水稻 之父“,因为他的成 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 也是全世界的骄傲。 他的成就给全世界带 来了福音!”
2005年8月13日下午,温家宝专程前往国家 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了解杂交水稻研究情况,看 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下车,总理 便走上前去,同袁隆平紧紧握手:“袁老师,您 到我的办公室来看过我。今天,我到您的稻田来 看您来了!”
被 选 为 人 大 代 表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平(今 北京)。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 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 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 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被分 配到偏远的安江农校,开始了他从事农业 科学技术教育和研究的生涯。60年代初, 他开始研究世界性难题“杂交水稻”。 1975年,进行多点试种成功。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人物通讯)
2020/9/8
当代神农氏
•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 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 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 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21世纪世 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 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6)袁隆平讲演结束以后……全场为之欢呼, 掌声( 经久( D )
A.狭义的新闻指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 述评等。
B.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C.通讯写作通常要求运用感人的抒情、深刻的议论、
选用典型的情节以及形象描写和细节穿插来体现 主题。 D.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时效性,通讯与文学作品的 共同点是都可以虚构。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学习目标:
1掌握人物通讯的特点。 2理解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
形象的作用。 3了解运用数据的作用及袁隆平卓越的
贡献、伟大的科学精神。
人物通讯
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 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 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 的一种通讯。
2从以上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中我们 看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3文中多处运用数字表现杂交水稻的优越 性,请找出这些数字,说说它们对表现人 物有怎样的作用?
杂 交 水 稻 之 袁父 隆 平
山外青山楼外楼, 自然探秘永无休。 成功最使人陶醉, 莫把成果当尽头。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他的志向:
引导人类走向丰衣足食的明天
作业
1每组1-4号同学写一篇小文 ,我最敬佩的科学人物
要求:简要介绍人物,并写出你敬佩的原 因,300字左右。 2每组5-末号同学写出三句关于科学或成功的 名言。
(2)他( 披挂上阵 )穿好盔甲准备作战,尚未站稳脚跟,冷言 冷语便扑面而来 。
(3)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 矢志不移 )立下志愿决不改 变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4)这( 劫后余生 )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的四钵秧苗,袁隆平 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发展到四分秧田了。

袁隆平简介(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简介(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杰出代表和世界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的研究成果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

一、生平简介袁隆平1929年9月7日出生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

少年时期的袁隆平就对农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热爱自然、好奇心强,经常在田间地头观察植物生长。

1949年,袁隆平考入湖南省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953年毕业后进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担任研究员,专攻水稻育种。

二、杂交水稻研究1956年,袁隆平奉命赴新疆研究稻米种植。

在新疆三年的研究经历,激发了他对杂交水稻的兴趣。

他认识到,要提高水稻产量,关键在于利用杂交优势。

他开始进行水稻杂交优势研究,然而,当时的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杂交优势难以在水稻上应用。

面对巨大的压力,袁隆平并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走上了一条探索水稻杂交优势的道路。

1964年,袁隆平在细心观察后发现了具有杂交优势的水稻品种,这一发现为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奠定了基础。

经过不懈努力,袁隆平于1973年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份杂交水稻种子——“南优2号”。

这一伟大的发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随后,袁隆平带领团队通过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系列杂交水稻品种,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提高了稻米的质量。

这些品种在国内推广后,中国的粮食产量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在此基础上,袁隆平还积极推动杂交水稻在国际间的传播与应用,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袁隆平发表的相关论文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因此获得了众多国际性的科学奖项,包括2004年获得的世界粮食奖和2019年获得的国际水稻研究所颁发的“稻谷之友”奖。

三、袁隆平的社会贡献除了在科学领域的成就,袁隆平还积极为农业发展和人类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他倡导“让粮食生产到达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工业化、市场化”的理念,引领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他还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简介袁隆平(1930.9.7-2021年5月22日)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

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袁隆平取得的成就1、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技术,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2、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hank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

3、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不过并非世界首创,日本新城长友在1965年得到粳稻的三系配套,但未能用于生产。

4、1980-1981年,袁隆平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

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水稻专题的责任专家。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 1993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 “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 1996年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 1997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 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 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 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 “袁隆平星”。 •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 农业高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 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 • 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 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 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人物简介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 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 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 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 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 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 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 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 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 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2.写作特点:
A.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 B.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C.用数字说话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读了文章以后,你认为袁隆平是 个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袁隆平是个杰出的科学家 袁隆平是个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人 袁隆平是个执著追求梦想的人
小结,板书




杂 交 水 稻 之 父
2.学了这篇文章后,请你根据自 己的积累,说出袁隆平在国内和 国际上获得的奖项。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的荣誉:
• 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 让美国。 •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1981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 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 家” 金质奖章。 •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 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 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水稻研究的重大意义
•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种植 面积为总播种面积的1/3,水稻产量占粮食总 产量的40%。 • 从国际上看,全世界约有1/2的人以大米为主 要粮食,有90多个国家种植水稻。——世界 意义
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 么?如何解决?
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解 决异花授粉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 题,袁隆平经过反复学习和思考,提 出了通过“三系”(不育系、保持系、 恢复系)来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设想, 并付诸实施。
1.找出文中的数字说明,试以一处为例说 明它的好处。
中国杂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结出丰硕之 果,产量最高的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五十, 一般增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这一段数字说明,非常确凿真实地写出了 杂交水稻给人类带来的福音,说明了杂交水 稻的优越性,从而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
知识归纳: 1.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按时间顺序报 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 界的卓越贡献。
快速阅读
思考:
整体感知
1、是什么事促使袁隆平决心从事水稻研究 的? 2.水稻研究对中国和世界有何重大意义?
3.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袁 隆平是怎样解决的?
是什么事促使袁隆平决心从事水稻研究的?
农民向福财饿着肚子爬高高的八面山,来
回40里,为集体换良种。向福财的小女儿 春花因肚子饿偷吃稻种,被向福财一巴掌 打倒。 描写当时农民的贫穷,揭示出袁隆平决心 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思想基础,表现出袁 隆平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将 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优秀品质。
当代神农氏
•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 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 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 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 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 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 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思考“怎样使人们不挨饿”
提出“三系”理论 文革中不寻常的遭遇 成功后投入新战斗
社会责任感 严谨态度、执着的精神
典型事例 细节描写 运用数字
不畏艰难、矢志不移、 献身精神
奋斗不息
袁 隆 平
(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 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品味与赏析
为了照顾这得之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 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 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 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 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当走到一口深 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 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信息:文章主要介绍袁隆 平哪方面的事迹?
2、积累字词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黔( qián )阳 籼( xiān )稻 雄蕊( ruĭ ) 鉴( jiàn )于 坛钵( bō ) 矢( shĭ )志不移 3、根据意思写词语 立下志愿决不改变。 ( 矢志不移 ) 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 劫后余生 ) 神异的光辉。 ( ) 灵光 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 大相径庭 )
试分析这两段文字的精彩之处。
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加强通讯的思想 性和艺术性,具有动人的魅力。文中写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四钵 秧苗发展到四分秧田时,他“像慈母似 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 被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 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 “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 去”。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 而又执著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 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 久难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