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止焚烧垃圾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禁止垃圾露天焚烧实施方案

禁止垃圾露天焚烧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垃圾露天焚烧作为一种不环保的处理方式,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垃圾露天焚烧问题,制定禁止垃圾露天焚烧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和收集体系。
通过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同时,加大对垃圾收集点的建设和管理力度,确保垃圾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收集。
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
投资建设垃圾处理厂和焚烧设施,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同时,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设施运行安全稳定,不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对垃圾露天焚烧行为的处罚和惩罚措施,形成威慑效应,减少垃圾露天焚烧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垃圾处理行为的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确保禁止垃圾露天焚烧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
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
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大对禁止垃圾露天焚烧实施方案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共同推动禁止垃圾露天焚烧实施方案的落实和执行。
总之,禁止垃圾露天焚烧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以及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才能有效解决垃圾露天焚烧问题,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努力,为禁止垃圾露天焚烧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执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为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治理,进一步优化人居条件,营造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庭院卫生脏、乱、差问题得到全面治理,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村民文明卫生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助推形成“百姓富、生态美”的和谐美丽新毕节。
(二)阶段目标。
到____年,农村庭院“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现象得到初步治理,文明卫生素质得到提升,____%以上的成为“卫生户”。
到____年,全面开展农村卫生整治活动,农村庭院“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庭院实行绿化、美化,文明卫生素质得到显著提升,____%以上的成为“卫生户”。
到____年,全市农村庭院卫生脏、乱、差问题得到全面治理,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村民文明卫生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____%以上的成为“卫生户”,农村环境优美、干净整洁、舒适宜居。
二、工作任务(一)实施庭院环境卫生治理1.开展房前屋后清扫活动。
落实住户环境责任包干制,各村、组要督促、动员农户清除房前屋后杂草和积存垃圾,清掏阴阳沟,清除门上破旧对联、画报,清除墙壁涂污,及时清扫畜禽粪便,保持庭院清洁干净。
2.开展庭院外杂物清理活动。
各村、组要开展庭院外杂物清理活动,要督促农户清理院落杂物,修复残旧的墙体,做到家庭院落物件有序摆放。
3.开展生活垃圾治理活动。
镇创卫办要及时启用垃圾中转站,提高垃圾箱清运效率和中转效率,各村、组要开展生活垃圾治理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引导村民将垃圾倒入指定的垃圾池,集中处理。
(二)实施厕所圈舍卫生治理。
各村、组要开展厕所卫生和圈舍卫生治理活动,引导农户清理圈舍杂物,规范柴草堆放,搞好圈舍卫生,适时做好消杀工作,减少畜禽疾病发生。
禁止焚垃圾实施方案

禁止焚垃圾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焚烧垃圾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环境和健康问题。
因此,禁止焚垃圾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首先,禁止焚垃圾是为了保护环境。
焚烧垃圾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加剧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问题。
因此,禁止焚垃圾是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
其次,禁止焚垃圾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
焚烧垃圾释放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较弱,更容易受到垃圾焚烧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禁止焚垃圾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降低疾病发病率。
另外,禁止焚垃圾也是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垃圾焚烧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会导致大量可回收资源的浪费。
而禁止焚垃圾可以促使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减缓资源枯竭的速度。
为了有效实施禁止焚垃圾方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垃圾处理的认识和意识,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习惯。
其次是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包括建立分类投放点、加强垃圾收运设施建设等。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总之,禁止焚垃圾实施方案是为了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和推动资源化利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实施禁止焚垃圾方案,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推动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秸秆露天焚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秸秆露天焚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露天焚烧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决定开展秸秆露天焚烧专项整治行动,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为不断改善城区主次干道沿线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现代海洋城市环境品质。
坚持目标牵引和问题导向,开展源头治理、科学治理,切实做到秸秆露天焚烧问题整改到位,环境改善提质到位,资源化利用提升到位,有效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和市容品质。
二、工作目标(一)整治范围:重点突出城市主通道,国道、省道公路沿线,城区主次干道沿线,加油站、液化气场站等重点部位周边。
(二)整治时间:到2023 年6 月底,主干道沿线全面消除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到2023 年12 月底,基本消除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形成良好管理态势。
三、工作措施以专项整治为契机,打通秸秆处置渠道,改变旧有处置模式,健全机制、加强监管,全面消除秸秆露天焚烧现象。
重点抓好以下6方面工作:(一)建立收运体系。
每个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的建筑(装修)垃圾集置点落实不少于一处的秸秆集置点,对于无回收利用价值的秸秆由农户自行收集到集置点投放。
结合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机制,建立秸秆收运体系,集置点秸秆由属地负责收运,解决农户少量价值不高的秸秆无处投放处置的问题。
(二)加大宣传力度。
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发挥报纸、电视、公告栏、广播等媒体作用,发动乡村网格员、信息宣传员等基层力量,进田入户、逐户宣传,对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所产生的法律责任、集中收运的处置流程等内容进行全面告知,确保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三)建立日常巡查快速处置机制。
以村(社区)为单位,成立日常巡查队伍,对重点整治区域,加强巡逻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劝止并督促整改,对不听劝阻或不予整改的,通报执法部门查处。
要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对发现的焚烧现象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置,防止引发火灾等险情。
(四)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落实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主干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的执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发生的秸秆露天焚烧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迅速形成高压严管态势,促进农户改变老旧观念,养成文明处置的良好习惯。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工作方案

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公共环境和财产安全,促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辖区夏秋两季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自即日起,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建立并严格执行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禁烧责任落实到有关单位,实现区域内无秸秆和垃圾焚烧火点。
二、工作任务l、在辖区范围内,全面禁止秸秆和垃圾焚烧。
有关单位要在秸秆收获季节设立固定宣传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禁止秸秆和垃圾焚烧工作要求。
2、开展秸秆和垃圾禁烧宣传教育。
各单位要通过广播宣传、手机短信、宣传单、宣传标语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秸秆和垃圾焚烧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养成文明习惯。
充分调动群众自发监督、举报野外焚烧秸秆和垃圾行为,切实杜绝秸秆和垃圾焚烧。
3、强化秸秆和垃圾禁烧安排部署。
各单位要落实秸秆和垃圾焚烧“五定”责任包干制,即:定责任、定人员、定区域、定岗位、定要求,要做到辖区内“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杜绝焚烧秸秆和烧田坎的现象发生,确保不产生不良环境影响、不引起火灾、不造成大气污染事件。
并组织人员,深入农户、田间地头,进行劝导、实行驻守、巡査和値班制度。
4、实施秸秆综合利用。
各单位要教育村民因地制宜,鼓励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综合利用,大幅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0%。
要针对本辖区农作物种类,科学组织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各类收割机械应配备使用秸秆粉碎设备,农业产业化经营业主原料生产基地要全面实行秸秆还田或综合利用。
三、保障措施1、落实工作责任。
各单位对秸秆和垃圾禁烧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单位一把手为是第一责任人。
要制定切实体可行的秸秆和垃圾禁烧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强宣传教育、政策落实、监督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责任,全面禁止秸秆和垃圾焚烧工作落到实处。
乡镇政府,,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乡镇政府,,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推荐阅读)第一篇:乡镇政府,,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庙垭乡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位于云程村树林宝组边坡荒地,距离场镇500米,以场镇生活垃圾为主,现有堆体体积500立方米,此垃圾堆放点形成时间超过7年,目前无专门管理人员,垃圾处置方式以填埋和焚烧为主。
非正规垃圾堆放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环境卫生,浪费了土地资源,也影响了本乡的整体形象,对庙垭乡百姓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需要及时清理整治。
二、总体目标2019年8月底前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集中整治工作。
三、整治任务(一)清理陈年垃圾。
根据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垃圾量、成分构成,对垃圾进行分类清理。
纸屑、塑料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实行就地利用,用于填坑、铺路;陈年生活垃圾要运到华新水泥厂生活垃圾协同处置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置;其他有毒有害垃圾,申请专职管理部门进行专门处理。
(二)垃圾源头减量。
在清理陈年垃圾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户简单分类、再进行集中分类,将分类出的有机垃圾就近堆肥返田,或利用农村沼气设施与畜禽粪便以及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合并处理;灰渣、建筑垃圾等惰性垃圾应铺路填坑或就近掩埋;对可回收垃圾鼓励再生资源回收站应收尽收提高利用效率;有毒有害垃圾应单独收集,送相关废物处理中心或按有关规定处理,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减量。
(三)原址处理方式。
对现有垃圾清运结束后,将申请环保、国土、水务、林业、治理办等部门到实地进行验收,一是对原址周边修砌围墙,防止周边群众再次倾倒垃圾,并设立禁止标识牌;二是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对原址进行生态复绿,植树或种草。
(四)新增垃圾处理。
在治理现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同时,要重点考虑新增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
一是配置村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加快建设村庄生活垃圾收集点,配置收集车辆、清扫工具等设施,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收集。
禁止“五烧一熏工作方案”【最新】

禁止“五烧一熏工作方案”【最新】为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有效防治秸秆焚烧所产生的烟气污染,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扎扎实实地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XX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标本兼治、疏堵并举、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的基本原则,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禁烧、禁燃、禁熏”为抓手,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生态、绿色XX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着力解决农作物秸秆污染环境的突出问题。
努力做到辖区内“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努力开创秸秆综合利用和“双禁”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中国X部现代农业公园筑牢基础。
二、重点时节及区域围绕春播、夏收、秋收、冬储时节以及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段,在全乡范围内集中开展秸秆禁烧活动,确保辖区内“不见火光、不见烟雾、不见黑斑”。
三、主要任务(一)强力推进秸秆、垃圾禁烧(禁烧)1.禁止秸秆露天焚烧。
建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考核和责任追究;强化巡查监管,构建乡、村组、农户三级联防联控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责任明确、上下联动的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机制;建立乡镇部门检查监管、村组落实的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切实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加大查处力度。
对蓄意露天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环境的违法行为,职能部门一经发现或查实,将严肃处理。
(责任部门:乡环保办、乡安办、各村委会)2.场镇禁止露天焚烧垃圾、杂草、落叶。
公布垃圾露天焚烧举报电话,组织开展露天垃圾焚烧执法检查。
强化禁止露天垃圾焚烧宣传教育和反面典型曝光,转变场镇居民传统生活习惯。
(责任部门:村委会)(二)全面实施乡场镇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禁燃)根据上级规定,制定乡场镇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时间表并组织实施。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严禁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的通知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严禁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8.31•【字号】黔西南府办函〔2020〕61号•【施行日期】2020.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严禁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的通知黔西南府办函〔2020〕61号各县、市人民政府,义龙新区管委会,州各有关部门:进入秋季以来,露天随意焚烧秸秆、堆肥、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且呈蔓延趋势。
为坚决遏制随意焚烧秸秆和垃圾行为,有效防止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进一步改善我州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严禁焚烧秸秆和垃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压实责任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是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垃圾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辖区禁烧秸秆、垃圾等工作负主要责任。
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管理;要制定具体措施,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力量集中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要组织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成立专门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城乡结合部,对禁烧情况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制止露天焚烧行为;要创新举报奖励工作机制,发动全社会共同治理。
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要以属地管理为原则,成立以包村领导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组长,包村干部、村组干部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组,全面负责本辖区内对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行为的日常监管和处置工作,分片划区细化监管责任。
要建立健全发现、管控、查处机制,充分发挥组干部和村支两委的作用,通过与种植大户、合作社、村民农户签订禁烧承诺书等方式,落实工作责任,将禁烧工作要求和责任落实到组到户到人。
二、严紧部门监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严格落实“管行业、管环保”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认真履行禁止露天焚烧工作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禁止焚烧垃圾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环保大气办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改善任县城区环境质量,以保护大气环境、维护公共安全为目标,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的原则,有效遏制和解决垃圾、秸秆、树叶露天焚烧问题,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从源头上预防。
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标语、进村入户、广播通知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提升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使禁止垃圾禁烧和综合利用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在宣传过程中,注重宣传效果。
2.明确责任。
成立垃圾禁烧专案巡查小组,各班班长、管理员为第一责任人,每天不间断对各自片区进行巡回检查,并派巡查小组加强对垃圾禁烧工作的管理,明确干部职责。
3.按照网格化管理体系,以点带面,成立车辆紧急调动小组,在第一时间调动车辆进行紧急灭火处理,以防火势变大。
因此将城区划分为8个片区,各个片区将分配一辆洒水车、机扫车、压缩车,抑尘车随机调动辅助其他车辆作业,根据实际情况,加派就近作业车辆进行灭火处理。
主要片区划分及车辆划分如下:
(1)围合区以新兴街为南北划分,建设路为东西划分,共分四个片区:
新兴街以南至育才街
调动车辆:洒水车(冀EN4449)、机扫车(冀EN7310)、压缩车(冀EP5369)
新兴街以北至永康街
调动车辆:洒水车(冀EN8166)、机扫车(冀EN3720)、压缩车(冀ES6629)
建设路以西至润德路
调动车辆:洒水车(冀EN8499)、机扫车(冀EN2270)、压缩车(冀EN4775)
建设路以东至昌平路
调动车辆:洒水车(冀EN3652)、机扫车(冀EN7367)、压缩车(冀EP9594)
(2)外围区划分为四个片区:
永康街至和平街
调动车辆:洒水车(冀EN1350)、机扫车(冀EP3485)、压缩车(冀EN5377)
昌平路至澧洺路
调动车辆:洒水车(冀EN1330)、机扫车(冀EN1320)、压缩车(冀EN5377)。
育才街至饮马河
调动车辆:洒水车(冀EN8307)、机扫车(冀EN7367)、压缩车(冀冀EN4775)。
润德路至邢州大道
调动车辆:洒水车(冀EN4449)、机扫车(冀EN3675)、压缩车(冀EP5369)。
二.工作目标
1.为切实做好全县垃圾禁烧工作,提高露天焚烧垃圾的应急处置能力,构建“预防为主、堵疏结合、快速反应、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杜绝避免出现露天焚烧垃圾造成的大气污染事故;一旦出现垃圾焚烧,按照“及早发现,快速反应、及时处理”的原则,把危害程度降低到最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
2.认真巡查。
各个片区班长及禁烧巡查组每天在各自片区认真巡查,做到巡查不留空档、不留死角。
另外,积极配合县环保局做好本辖区内的巡查工作。
三、完善机制。
保护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禁止垃圾焚烧工作任重而道远。
把垃圾禁烧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经常抓。
要着力解决好群众的认识问题,秸秆综合利用不够的问题。
完善相关制度,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源上杜绝垃圾焚烧,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四、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任县行政区域内露天焚烧垃圾的日常防范和应急处置。
方案中所指垃圾,包括碎布边角料、塑料、橡胶、油毡、皮革、沥青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作物秸秆、枝叶杂草以及其它可燃烧产生烟尘或异味的物质等。
2019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