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规划设计报告
农村农田灌溉规划报告

农村农田灌溉规划报告一、引言农田灌溉是农村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灌溉规划对于提高农田产量、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农村农田灌溉规划进行详细分析和规划。
二、区域概况1. 地理位置本地区位于XX省,地理坐标为XX度XX分至XX度XX分之间。
2. 气候条件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降水量约XXX毫米。
3. 土地利用状况该地区农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耕地占总面积的XX%。
三、需求分析1. 灌溉水源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该区域水资源丰富,拟利用周边的河流和地下水进行农田灌溉。
2. 农田类型根据农田类型和作物种植情况,将农田分为水稻田、小麦田、蔬菜园等。
3. 灌溉方式结合本地的土地条件和农田类型,拟采用喷灌、滴灌和沟灌等灌溉方式。
四、规划方案1. 设备建设根据农田面积和灌溉需求,计划购置一批现代化灌溉设备,包括喷灌和滴灌系统,并进行相应的安装和调试。
2. 灌溉管网在农田周围建设灌溉管网,确保灌溉水源能够覆盖到每一片农田,并且可以灵活调节水量。
3. 灌溉管理系统建立农田灌溉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自动调节灌溉水量,确保农田得到适量的灌溉。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农田产量合理的灌溉方案将保证农田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2. 节约水资源通过精确的水资源管理和灌溉方式,有效减少浪费,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 保护环境在农田灌溉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案和技术,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六、实施计划1. 设备采购与安装阶段时间:XX年X月至XX年X月工作内容:购置农田灌溉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2. 管网建设阶段时间:XX年X月至XX年X月工作内容:建设农田灌溉管网,确保水源能够覆盖到每一片农田。
3. 管理系统建立阶段时间:XX年X月至XX年X月工作内容:建立农田灌溉管理系统,确保灌溉水量合理调控。
喷灌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

喷灌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一、前言喷灌工程是一种将水以雾化的方式喷洒在农作物上的灌溉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喷洒范围广、喷灌均匀、灌水量可调节等。
因此,喷灌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喷灌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规划阶段1. 调研与分析在进行喷灌工程规划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对地理环境、水资源、农作物种植情况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对土壤类型、降水量、气候特点等的分析,确定喷灌工程建设的地点、灌溉方式和水源选择等。
2. 目标设定喷灌工程的规划需要根据地方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和灌溉需求制定具体的目标。
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农作物产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等。
3. 方案比较在制定喷灌工程规划时,可以比较不同的喷灌技术和设备,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农作物种植情况的喷灌方案。
比较的关键因素包括成本、效果、可持续性等。
4. 制定规划方案在调研、目标设定和方案比较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喷灌工程规划方案,包括工程建设的规模、时间节点、技术参数等方面的详细规划。
三、设计阶段1. 灌溉系统设计灌溉系统的设计是喷灌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首先需要确定喷灌的方式,可以根据农田的形状、农作物的品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喷灌方式。
然后需要设计灌溉管道和喷头的布局,根据农田的地形和水源的位置确定管道和喷头的设置位置。
2. 水源设备选型喷灌工程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水源设备。
根据水资源的情况,可以选择自流管、水泵等水源设备,同时需要考虑能源消耗、水质等因素。
3. 自控系统设计为了提高喷灌工程的效率和灵活性,可以选择安装自动控制系统。
自控系统可以根据农田的需水情况和水资源的供应情况,自动调节喷灌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灌溉效果。
4. 安全系统设计在喷灌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安全设备的设置。
例如针对高压水源的安全阀、水泵启动停止自动控制设备、自动防止过载保护系统等。
五、案例分析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小麦种植基地,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农业专家采用了喷灌工程灌溉。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喷灌系统,也被称为喷头灌溉系统,是一种灌溉农田的常用方式之一、它通过一系列的喷头和水管,将水喷洒在作物的根部,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该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土壤状况、作物需水量、气候条件以及灌溉设备等。
下面将介绍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相关要点。
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测定和分析。
了解土壤的质地、土壤的透水性、持水能力以及土壤的化学性质,可以帮助确定喷灌系统的设计参数。
例如,含沙量高的土壤可以选择配备较大的喷水头,以确保水分能够充分渗透进土壤;而持水能力较低的土壤则需要更频繁的灌溉。
其次,需要考虑到作物的需水量。
每种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水量确定喷灌系统的灌溉频率和持续时间。
可以通过科学测算或参考相关数据,确定每次灌溉的时间和水量。
再次,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
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因素都会对喷灌系统的灌溉效果产生影响。
高温和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水分容易蒸发,因此需要增加灌溉频率和水量。
而湿度较高的地区,则需要减少灌溉频率,以免导致作物过湿。
另外,喷灌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供水设备和水资源的情况。
喷灌系统需要配备管道、过滤器、水泵等设备,以及充足的水源。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确保供水设备的安装位置合理,并且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水量。
此外,在水资源有限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节水技术,如滴灌、雨水收集等方式,以减少水的浪费。
最后,还应考虑到喷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喷灌系统的使用寿命通常较长,但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护工作包括检查水管的漏水情况、清洁喷头和过滤器、清除管道中的污物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科学施肥,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综上所述,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土壤状况、作物需水量、气候条件以及供水设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提高灌溉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第八节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喷灌系统是由水源取水,经过水泵加压(自压系统除外),再通过各级压力管道,送至竖管及喷头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
其中固定管道式多是将干、支管均埋入地下。
半固定管道式多是将干管铺设在地上,支管位于地面,灌完一片后挪移到另一片,它们的管道设计方法基本一致。
机组式喷灌系统则有所不同,这里重点讲述固定管道式喷灌工程的规划设计。
一、喷灌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内容(一) 原则1、管道工程分级喷灌系统较小时,管道分成两级,干管和支管;有三级管道时分为干管,分干管和支管;有四级管道时,分总干管、干管、分干管和支管。
最末一级,带有喷头的工作管道,称为支管。
连接喷头与支管的管道称竖管。
2、管道布置原则(1) 管道布置应使管道总长度尽量短,管径小,造价省,有利于防止水击。
(2) 山丘区布置喷灌系统时,普通应使干管沿主坡向布置,支管则平行等高线布置。
(3) 管道布置应考虑各用水单位的需求,便于用水管理,有利于进行轮灌分组。
(4) 平原地区,支管尽量与作物耕作方向一致。
(5) 充分考虑地块的地形变化,力求使支管长度一致,规格统一。
管线纵剖面应力求平顺,减少折点,尽量避免管线浮现驼峰。
(6) 管线的布置应结合排水系统,道路林带,供电系统及行政村的规划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
(二)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1 、勘测和采集基本资料:(1) 地形图,(2) 土壤,(3) 气候,(4) 水源,(5) 农作物,(6) 动力供应,(7) 交通,(8) 农业生产现状。
2、确定喷灌区域根据水源、地形、土壤、农作物及经济条件,确定喷灌区域的范围和面积。
3、计算喷灌用水量,进行水源工程的规划设计。
4、确定喷灌系统类型,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设计,也可以选两种以上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5、计算工程、设备统计表、编制概预算。
6、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三) 主要设计成果1、喷灌工程规划设计说明书一份。
2、喷灌工程平面布置图,管道、沟渠纵剖面图,管道结构示意图,建造物设计图(泵站、泄水井、支墩、镇墩、农桥等)。
喷灌规划设计报告

1.1绪言某县某喷灌项目区位于某县东北部某盆地内,地理位置为东径47° 02’ -89 56’ 04〃,北纬47° 02’ 09〃-47 ° 02’ 42〃,距县城38 公里,交通方便。
项目区是某乡政府所在地。
因此,70年代在此修建了某水库,总库容580万立方,兴利库容385万立方,南北干渠两条,可控制面积6.0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万亩,主要种植小麦、苜蓿、豆类等。
因水库大坝渗漏量大,水库多年来一直限制水位运行,汛限水位1388米,相应库容219万立方,历年保证耕种面积只有2万亩。
由于该区灌溉面积太少,饲草饲料严重不足,牲畜主要靠自然草场放牧,造成与草原畜牧业牲畜过往采食争食,还致使周边自然草场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制约该区的发展。
为保证该区农牧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在项目区实施节水灌溉,增加灌溉面积,建立稳产、高产优质饲草饲料基地,发展生态畜牧业,同时对自然草场实施科学轮灌,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喷灌具有节能、省水、省工、增地、增产等优点,是一项先进的灌溉技术。
项目区具有较好的兴建喷灌的多方面条件,实施喷灌是切实可行的,为此,某县委和县政府提出某兴建喷灌工程。
这完全代表当地农牧民的心愿,也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的方针。
实施喷灌工程,对提高灌溉技术水平,节约用水和科学灌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尽早实施。
1.2项目区概况1.2.1水源水源为某水库库水。
水库最大坝高18米,总库容580万m3,兴利库容385万m3,汛限水位以下库容219万m3。
某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11万m3,灌区五万亩地面灌溉时用水量为4100万m,喷灌用水量为2050万m3,水源有保障。
1.2.2地形项目区地形由北向南倾斜,地面坡度为1/100-1/150,属一面坡地形。
自水源向下可获得10 —20米余米水头,适宜兴建半固定式加压喷灌。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模板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喷灌工程是农田灌溉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喷灌系统可以实现对农田的精细灌溉,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消耗,增加农田产量。
鉴于此,我公司协助客户进行喷灌工程的规划设计,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范围该项目的工程范围包括土地准备、喷灌系统的设计、设备采购、系统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等内容。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为客户打造一套先进、高效、稳定的喷灌灌溉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发展。
四、喷灌系统设计原则1. 便捷性:喷灌系统的操作、维护、维修需具备便捷性,方便农民使用和维护。
2. 高效性:喷灌系统的设计要求能够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稳定性:喷灌系统的设计应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系统的故障率。
4. 经济性:设计要具有合理的成本,节约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五、项目实施方案1. 喷灌系统设计(1) 土地准备:根据客户的土地情况,确定土地的类型、大小、地形等信息,为喷灌系统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喷灌系统设计:根据土地情况和农作物的需水量,设计喷灌系统的布局、管道走向、灌溉区域等内容。
2. 设备采购(1) 喷灌设备选型:根据喷灌系统设计要求,选择适用的喷灌设备,包括喷头、管道、泵站等设备。
(2) 设备采购:依据客户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进行设备采购。
3. 系统安装与调试(1) 喷灌系统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喷灌系统的安装,包括管道敷设、设备安装等工作。
(2) 系统调试:安装完成后,对喷灌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
4. 运行维护(1) 喷灌系统运行:为客户培训喷灌系统的操作技术,确保客户能够熟练运行喷灌系统。
(2) 系统维护:建立喷灌系统的定期维护方案,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环境保护措施1. 土地保护:尽量减少土地的破坏,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
2. 水资源保护:喷灌系统的设计要求使用水资源的效率高,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生态环境保护:喷灌系统的设计要求不对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

应用领域及优势分析
应用领域
喷灌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园林、草坪、运动场等领域,为各种植物提供均匀、 适量的水分。
优势分析
喷灌技术具有节水、节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等优点,是现代农业发 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喷灌技术还可以与施肥、施药等农业措施相结合,实现水 肥一体化和精准农业。
02
规划设计前期准备
智能化发展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喷灌工程的智能化 管理和远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便捷性。
目标设定与考核
设定明确的改进目标和考核指标,定期对喷灌工程运行管理情况进行 考核评估,确保持续改进工作取得实效。
THANKS
感谢观看
的地区。
喷头选型依据和建议
01
02
03
04
根据灌溉区域和作物类型选择 喷头类型,确保喷洒效果和灌
溉均匀性。
考虑水源和水质情况,选择适 合的喷头材质和过滤设备,防
止堵塞和损坏。
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调整喷 头高度、角度和间距,优化灌
溉效果。
选择具有节水、抗风、耐磨损 等性能的优质喷头,提高灌溉
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管道材料选择及连接方式
材料选择
根据灌溉水质、地形、气候等条件, 选择适合的管道材料,如PVC、PE、 钢管等。
连接方式
根据管道材料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当 的连接方式,如承插连接、热熔连接 、法兰连接等。
管道直径和压力损失计算
管道直径
根据灌溉流量、流速等参数,计算所需 管道直径,确保灌溉系统正常件进行检查、清洗和 维护,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建立 维护保养档案,记录维护保养情况和维修历史,为后 期维护提供参考。
绿化灌溉项目灌溉工程设计报告4-9

第一章工程概况1.1、规划设计基本资料1.1.1项目区概况本工程位于**省**市**绿化灌溉项目,项目区建设面积**亩。
1.1.2水源资料水源为水井供水,水泵参数为出水量:**m³/H,杨程:**m。
1.1.3作物资料区域内种植作物为绿化苗木。
1.2、规划设计思路、依据及原则:1.2.1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滴灌节水,省时,省工的特点,在作物灌水周期内扩大灌溉面积,最大可能的发挥经济效益效应。
栽植项目区水源为井水,会含有较多沙,这要求滴灌管为抗堵塞及抗老化外镶圆柱滴灌管(滴头间距:50cm,滴头流量:4~5L/H,壁厚为:1.2mm)。
1.2.2设计依据(1)《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2)《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3)《农田机井技术规范》SD18-86(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1.2.3设计原则符合植物良好生长,优质需水和微灌工程总体要求;使管道总长度最短,少穿越其它障碍物;满足各用水单位需要,能迅速分配水流,管理维护方便;管网布置要求横平竖直。
1.3、工程内容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开挖管沟米,建设阀门井座,主PE管Φ160:米,PE管Φ63:米,滴灌管Φ16:米,Φ160阀门:个,Φ63截止阀:个。
本工程建设期为30天。
第二章灌溉系统设计2.1、灌溉系统规划设计参数2.1.1设计日耗水强度根据水利部《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在无实测资料时可通过计算或由下表1选取作物耗水强度。
表1 设计耗水强度(mm/d)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并考虑当地气候条件,作物设计耗水强度取Ea=5mm/d。
2.1.2滴灌工程设计土壤湿润比根据部颁规范SL103-95中的要求,各类作物的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见下表2。
表2 滴灌工程土壤湿润比(%)结合农场的管理水平,以及作物的需水要求,本设计取土壤湿润比:30%。
2.1.3灌溉水利用系数根据SL103-95部颁技术规范,设计灌溉水利用系数η滴=0.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绪言某县某喷灌项目区位于某县东北部某盆地内,地理位置为东径47°02′-89°56′04″,北纬47°02′09″-47°02′42″,距县城38公里,交通方便。
项目区是某乡政府所在地。
因此,70年代在此修建了某水库,总库容580万立方,兴利库容385万立方,南北干渠两条,可控制面积6.0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万亩,主要种植小麦、苜蓿、豆类等。
因水库大坝渗漏量大,水库多年来一直限制水位运行,汛限水位1388米,相应库容219万立方,历年保证耕种面积只有2万亩。
由于该区灌溉面积太少,饲草饲料严重不足,牲畜主要靠自然草场放牧,造成与草原畜牧业牲畜过往采食争食,还致使周边自然草场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制约该区的发展。
为保证该区农牧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在项目区实施节水灌溉,增加灌溉面积,建立稳产、高产优质饲草饲料基地,发展生态畜牧业,同时对自然草场实施科学轮灌,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喷灌具有节能、省水、省工、增地、增产等优点,是一项先进的灌溉技术。
项目区具有较好的兴建喷灌的多方面条件,实施喷灌是切实可行的,为此,某县委和县政府提出某兴建喷灌工程。
这完全代表当地农牧民的心愿,也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的方针。
实施喷灌工程,对提高灌溉技术水平,节约用水和科学灌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尽早实施。
1.2项目区概况1.2.1水源水源为某水库库水。
水库最大坝高18米,总库容580万m3,兴利库容385万m3,汛限水位以下库容219万m3。
某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11万m3,灌区五万亩地面灌溉时用水量为4100万m3,喷灌用水量为2050万m3,水源有保障。
1.2.2地形项目区地形由北向南倾斜,地面坡度为1/100-1/150,属一面坡地形。
自水源向下可获得10-20米余米水头,适宜兴建半固定式加压喷灌。
1.2.3土壤项目区土壤为棕钙土,土层较厚,土质适中,土壤肥沃,土壤容量为1.45g/cm3,土壤田间持水量为37%(占体积百分数),土壤渗水条件较好,允许喷灌强度15mm/h。
1.3管网规划1.3.1喷灌技术参数1、灌水定额m=65.3mm;2、根据项目区土壤情况,允许喷灌强度为15mm/h;3、设计灌水周期为6天;4、喷洒水利用系数采用0.7;5、在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系数不低于75%;6、雾化指标hp/d大于3500;7、喷头的实际工作压力不低于设计喷头工作压力的90%;8、同一条支管上任意两个喷头之间的工作压力差不大于设计喷头工作压力的20%;9、喷头组合间距按规范表3、0、8、确定。
1.3.3管网布置喷灌管网采用主干管、分干管、移动支管三级管道布置,以地形地势为主要因素。
喷洒支管尽量平行等高线布置,配水系统的主干管、分干管尽量垂直等高线布置。
喷灌支管尽量与作物耕作方向平行,并避免平行风向布置,给支管配水的干管,其布置应使多数支管长度相等。
项目区管网布置详见某县某喷灌规划布置图。
主干管、分干管均采用UPVC管,移动支管采用薄壁铝合金管。
主干管、分干管干管抗压强度为0.6Mpa。
为运行管理方便,管网中设置了进水闸阀,节制闸阀和泄水闸阀,给水栓及快速接头等。
喷头型号采用PY1—20型,其组合间距为沿支管方向喷头间距a=18m,支管间距b=20m。
1.4投资估算1.4.1根据阿勒泰地区单位估价表价格和市场价格确定综合单价计算。
综合取费按直接费12%计取。
1.4.2投资估算喷灌工程总投资为2423.55万元,单位指标为485元/亩。
综合取费后总投资为2714.38万元,单位指标为543元/亩。
1.5经济评价经济内部收益率19.5%,大于社会折现率12%。
经济净现值671.88万元,大于零。
由此可见,该工程经济上是合理的。
2基本情况2.1地理位置某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区的东面,位于北纬45 o 00'-48o 03' ,东经88 o 10'-90o31'之间。
北部以阿勒泰山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分界,东临青河县,西接福海县,南延准噶尔盆地与昌吉回族自治洲的奇台,吉木萨尔等县毗邻,县域南北最长处约413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80公里。
行政区域面积3.37万平方公里,历史形成放牧面积为5.43万平方公里。
某喷灌项目区是某乡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位于某县城东北38公里处,东径47o02,-89。
56,04,北纬47。
02,09″-47。
02,42″,某乡与县城为柏油公路相接,交通方便。
项目区具体位置见某喷灌工程规划图。
2.2社会经济概况某乡现有人口1.64万人,全乡2001年牲畜最高饲养量达29.8万头,年末牲畜存栏18.3万头,粮食总产1058万公斤。
现拥有灌溉面积2.0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油料、豆类、苜蓿等,人均收入2098元。
项目区为某乡政府所在地。
因此,70年代在此修建了某水库,总库容580m3,兴利库容385m3,南北干渠两条,可控制面积6.0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万亩,主要种植小麦、苜蓿、豆类等。
因水库大坝渗漏量大,水库多年来一直限制水位运行,汛限水为1388米,相应库容219m3,历年保证耕种面积只有2万亩。
喷灌工程实施,将使灌区灌溉面积增加到五万亩,为该区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也将对某乡脱贫致富,经济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2.3气象与水文某喷灌项目区属大陆性北温带寒冷气候区,春旱多风,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寒冷漫长,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气温年日较差大,无霜期短。
项目区年平均气温1.9℃,最低气温-45℃,无霜期120-140天,大于10℃积温2100℃,年日照时数2763.8小时,日照率为65%,年辐射总量为133.8千卡/cm2,作物生长期4—9月份可达95.3千卡/cm2,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60mm,蒸发量为1560mm。
项目区主要水源是某水库库水,根据多年观察,某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11万m3,灌区五万亩地面灌溉时用水量为4100m3,喷灌用水量为2050万m3,水源有保障。
2.4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山前冲洪积扇上中部位,整个地形由北向南倾斜,地面坡度为1/100-1/150,属一面坡地形。
2.5土壤及水文地质概况项目区土壤主要为棕钙土。
灌区土层较厚,较平坦,土壤耕性较好,质地适中。
40cm深土土壤孔隙率40%,田间持水率为37%。
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75%,碱解氮56 ppm,速效磷3ppm,速效钾183ppm,为全国土壤分级标准的四级。
灌区位于山前冲洪积扇带上中部,表层土以砂壤土为主,60cm以下土层夹有少量砾质,第四层覆盖较厚,地下水埋深较深,水量很小。
3发展喷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发展喷灌的必要性项目区是某乡主要的产粮区。
自70年代以来,仅有20000亩地的灌溉面积已远远适应不了人口增长,农牧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牲畜头数猛增,受饲草、饲料所限,人工补饲率极低,主要靠天然牧场放牧,造成周边自然草场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项目区灌溉面积太少已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和农牧业生产、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喷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水方法,可以减少深层渗漏和田面无效蒸发,比常规灌溉节水40%-50%,而且又有灌水均匀,不产生地面径流、保肥、省工省地等优点。
根据项目区水土资源条件,发展高技术的节水灌溉,扩大灌溉面积,促进牧民定居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区域经济和改善周边生态环境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地农牧民急切的愿望。
3.2发展喷灌的可行性项目区为某乡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交通方便,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较平坦,一面坡,土质适中,土壤肥沃,气候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油料、苜蓿、蔬菜等多种作物,且产量较高,上游某河水水量有保障,自渠边到灌区可获得10-20余米的水头,项目区农牧民对节水灌溉,增加灌溉面积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因此,在项目区发展加压喷灌各方面条件都已具备,切实可行。
4设计思想及设计依据4.1设计指导思想坚持“节水型建设和增水型建设相结合,以节水型建设为主”的水利建设方针,建立节水型农牧业,走节水灌溉的道路,实现灌溉用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
4.2设计依据一、《某县农业综合区划》;二、《某县“十一五计划”》;三、《某县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四、《喷灌工程设计手册》。
5水源规划与作物种植计划5.1水源规划灌区水源为水库水,灌区建有南北两条干渠,南干渠控制3.5万亩,北干渠控制1.5万亩,现在渠首高程为1390米,工程规划时选择了两个方案进行比较,第一方案是利用水库自然水头,管线垂直等高线,南干渠长18.5公里,经水力计算,(成果见表5--1)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管线长,水头损失大,至各个灌区后,水头损失无几,还需再加压50米才能进行喷洒。
第二方案是直接在干渠边修建一蓄水池。
加压50米后进行喷洒,显然这一方案,较为经济,所以优先考虑第二方案。
第二方案包括:进水闸、蓄水池、加压泵站、管网等。
表5--1某方案一该地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苜蓿、蔬菜、油料等多种作物,目前灌溉的20000亩地,主要种植小麦和苜蓿,小麦单产在350kg/亩以上,苜蓿单产在450kg/亩以上,土豆单产在2000kg/亩以上。
采用喷灌节约水量增加灌溉面积后的种植计划,根据当地条件和农业结构调整,拟定如表5—2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表6.1规划原则喷灌工程的规划应遵守以下原则:1、喷灌工程的总体设计应根据灌区地形、土壤、气象、水文以及水文地质、作物种类以及社会经济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应符合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应与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以及居民点的规划相结合,统筹安排。
3注意经济效益,在保证喷洒质量,运行安全可靠和管理方便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造价和运行费用,并尽可能考虑喷灌设备的综合利用。
4、注意节省能源,充分利用自然水头,尽量发展加压喷灌综合考虑水源水位,灌区地面高程变化地块分布,输水距离以及可供选择的设备规格等因素,对全灌区进行压力规划,作出压力分区。
6.2喷灌系统的布置原则喷灌系统的布置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喷灌支管应尽量与耕地方向平行;2、喷洒支管应尽量与作物种植的垄向保持一致;3、喷洒支管最好平行等高线布置,至少应尽量避免逆坡布置;4、在风向比较恒定的灌区,喷洒支管应尽量避免平行风向布置;5、给支管配水的干管或分干管,其布置的位置应尽量使多数的喷洒支管长度相同。
6.3喷灌系统规划布置方案因地处山前倾斜平原,地形坡度较大,距灌区1-2km处落差可达10-20米,且此处地形坡度变缓,土质也好,适宜种植,故拟定采用加压喷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