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档】禹白附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禹白附子与附子的区别

禹白附子与附子的区别
禹白附子和附子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它们属于不同的科属,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效,因此在使用时应该加以区分。
禹白附子属于毛茛科植物,主要产于四川、湖北、陕西等地区。
它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疼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禹白附子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肿瘤作用。
附子则属于乌头科植物,主要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
它具有温阳散寒、止痛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阳虚寒凝引起的疼痛、关节不利等症状。
附子含有乌头碱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用量和炮制方法。
总之,禹白附子和附子虽然都是中药材,但它们的来源、性味、功效和应用都有所不同。
在使用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特产早知道——禹白附

特产早知道——禹白附禹白附是河南省禹州市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附是植物独角莲干燥的块茎,药材名为白附子,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药物,治疗疾病用途广泛,《民间草药》、《中药大辞典》记载,独角莲球茎供药用,逐寒湿、祛风痰、镇痉。
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破伤风;治跌打损伤、淋巴结核。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独角莲除上述药用外,对各种疔、毒、疮、疖均有特殊医疗效果,民间用独角莲配药治疗肝硬化、糖尿病均有独特疗效。
此外白附子还有美容功效,主要体现在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等;并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剂或防腐剂及护肤品中;白附子性热主升为阳明之要药,所以能荣于面。
白附子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作用;美容功效有润肤白面、灭瘢除黑。
禹白附之所以具有以上至功效,是因为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禹州市地理位置居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区向豫东南平原的过渡带上。
西北部群山环绕、丘陵起伏。
东南部为开阔平原,自西北向东南依次过渡为山地、丘陵、平原,其地理分布大致各占三分之一。
颍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3′~113°39′、北纬33°59′~34°24′。
禹州市中药优势资源独特的地理条件为中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
目前,禹州市培育了一批调节能力大,市场辐射范围广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
政府坚持以禹字头道地药材发展为优势,带动和辐射其他地产大宗统货药材的指导思想,引导该市各制药企业以建立无公害中药材GAP生产基地为契机,联合中国各大制药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品牌”的运作模式,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带动该市中药材种植业快速发展。
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该市中药材加工的传统优势,向中药材提取物、饮片、保健品、中成药药液等项目上延伸,实现精加工、高增值,使其真正成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的骨干力量。
禹白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0 4 ) 0 0 9
摘要: 禹白附是临床常用中药, 主要用于治疗头痛、 破伤风、 毒蛇咬伤等疾病。因其生品有毒, 临床用其炮制品入药。药
理研 究表 明禹白附具有抗肿 瘤、 镇静 止痛、 菌消 炎、 抗 芙白等 多种 功效; 学成分研 究表 明其主要 成分 为有机酸及 其酯 化 类、 挥发油类、 氨基酸、 脑苷酯、 皂苷类、 多糖 以及一些微量元 素; 但其 有效成分及相 对应的作 用机制 尚不明确 , 有毒 成分
及毒理机制也不清楚。作者查 阅了每一个从 禹白附中得到的化合物的生物 活性研 究情况 , 进行 归纳 总结 , 为禹 白附的临 床 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为进一步研 究其毒性 、 活性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但 仅 仅 局 限 于 禹 白 附来 源 的化 学 成 分 及 药 理作 用 而 忽 略 了 禹 白 和 脂 肪 酸 的 含 量 远 比 花 中 的 含 量 高 。独 角 莲 种 子 中 也 检 出 4种 附 中各 单 体 成 分也 可 以从 其 它 来 源 得 到 并 研 究 它 们 的生 物 学 活 脂 肪 酸 , 中亚 油 酸含 量 高达 3 .8 。 另 外 桂 皮 酸 、 珀 酸 、 其 93% 琥 天 性 。因此 我们 在 前 人 研 究 的 基础 上 , 过 查 阅从 禹 白附 中分 离 得 师酸 等成分 也从独角莲 的块茎 中分离得 到。M i 通 e a等 还从 j 到的各化学单体 , 以及这些 单体 的其它 来源 的生 物学活性 , 进行 独角莲 的种子 中分离 出两种末 端苯基 的脂肪酸类 化合 物。不饱 总结 , 为禹 白附的毒性成分 、 有效成分 、 毒理 、 药理研究及 临床使 和脂肪 酸, 尤其 是多不饱 和脂 肪酸具有 抗炎 、 抗肿瘤等 多种生理 用提供参 考。 活 性 , 能 为 白 附 子 抗 肿 瘤 活 性 , 菌 消 炎 活 性 等 的 物 质 基 可 抗 1 化 学 成 分 础 ] 。 迄今 为止 , 禹 白 附 中分 离 、 析 、 从 分 鉴定 的化 合 物 类 型 主 要 包 14 微量元素 禹白附生品、 . 制品中均含有 1 5种微量元素 , 其 括 氨 基 酸 、 发 油 、 肪 酸 及 其酯 类 、 苷 酯 、 量 元 素 以及 皂 苷 、 中包 括 人 体 内微 量 元 素 K, a C , g P等 5种 , 体 必 需 元 素 挥 脂 脑 微 N ,aM , 人 甾醇 等 物 质 。 F ,u Mn M , n S 等 6种 。 另 外 , 白 附 还 含 有 少 量 有 毒 重 e C , , o S ,r 禹 1 1 氨 基 酸 禹 白附 富 含 多 种 氨 基 酸 。孙 启 良等 采 用 氨 基 酸 金属 P , 2pm左右 , . h 约 p 可能为其毒性物质基础之一 。 自动 分析 仪测 定 独 角 莲 各 部 位 氨基 酸 的含 量 , 果 显 示 果 实 中的 15 脑 苷 酯 脑 苷 酯 是 广 泛 存 在 于 各 组 织 、 官 中 , 细胞 膜 的 结 . 器 在 总 氨 基 酸 含 量 最 高 , 2 . 6 % , 片 次 之 (2 0 7 ) 块 茎 、 生长发育 、 达 447 叶 1. 8 % , 信息传递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一类糖鞘酯 。陈雪松等 花、 叶柄的含量依 次降低 , 分别为 90 % 、.3 %和 4 49 , .5 8 8 1 . 1% 药 从 禹白附的乙醇提取物 中分离 、 鉴定出 2 3个化合物 , 中 1 其 0个 用部位根茎 中含有 l 常见氨基 酸, 除了色氨酸 以外 其它 7 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发现的脑苷 酯类化合物 , 7种 且 包括 4对同分异构
每日一味抗癌中药——禹白附,解毒散结功效强,组方还可治中风

每日一味抗癌中药——禹白附,解毒散结功效强,组方还可治
中风
禹白附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全草。
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西、福建等地。
5~10月采收,块茎可供药用。
【别名】白附子,野半夏,犁头尖,剪刀草,玉如意,野慈姑,副本一粒红。
【性味】辛、甘,温,有毒。
【归经】胃经、肝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
【应用】
•肿瘤治疗
本品广泛应用于治疗滑膜肉瘤、恶性淋巴瘤、皮肤癌、乳腺癌等癌症。
本品在辨证的基础上取其解毒散结之功效,通常与生黄芪、银花藤、紫草、透骨草、川牛膝、伸筋草等配伍用于治疗滑膜肉瘤。
此外,本品与黄芩、白芷、黄柏、乳香、没药等药物配伍,按法制成膏剂,贴敷患处,可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
•其他应用
(1)中风、口眼歪斜:本品善于祛风痰、燥湿痰,故可用于中风痰壅之证,常与天南星、半夏等同用;治口眼斜,常与全蝎、僵蚕等息风止痉药同用。
(2)寒湿疼痛、偏正头痛:本品不仅善于祛风痰,又能逐寒湿,故适用于寒湿头痛、偏正头痛、四肢酸痛麻痹等证,而以治疗头面部疼痛的效果较好,常配合白芷、天麻、天南星、川乌等药应用。
•成药应用
独角莲膏是由禹白附与其他中药形成配方药物,用于痈肿,毛囊炎,瘢痕疙瘩,神经性皮炎。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患者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
【文献论述】
《名医别录》: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药势。
《本草述》:主治中风痰饮头痛,行著痹,痿厥疠风,颤振眩晕,证悸疝诸证。
禹白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禹白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出处】《中药志》【拼音名】Yǔ Bái Fù【别名】牛奶白附(《中药志》),鸡心白附(《中药材品种论述》)。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秋季采挖块茎,除去残茎、须根,撞去或用竹刀削去粗皮,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独角莲条。
【生境分布】主产河南、陕西、四川、湖北。
甘肃、山西等地亦产。
以河南产量最大,品质亦佳。
【性状】干燥块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4厘米,直径约1~2厘米。
表面白色或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小麻点状的根痕。
顶端显茎痕或芽痕。
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白色,富粉性,无臭,味淡,嚼之麻辣刺舌。
以个大、肥壮、去皮、色白粉性大者为佳。
四川所产的禹白附,多不去皮,斜切成片,用姜汁浸蒸后,晒干。
药材呈卵圆形片状,厚约0.3~0.7厘米,表面棕色、粗糙皱缩,密生薄膜状鳞叶,顶端尤多,包有粉红色顶芽,剥落鳞叶后可见节。
切面白色。
商品白附子,有禹白附和关白附两种,两者的功效有异,当分别使用。
参见关白附条。
【化学成份】含粘液质、草酸钙、蔗糖、皂甙、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肌醇。
尚有生物碱反应。
【炮制】生禹白附:拣净杂质,洗净,晒干。
制禹白附:取生禹白附分开大小个,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泡制数日后,如起粘沫,换水时加白矾少许,泡一日后再行换水,泡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取出,与鲜姜片及白矾粉层层均匀铺入容器内,加水少许,腌约3~4星期,倒入锅内煮透,取出,拣去姜片,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干燥。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大温,味辛甘,有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胃、肝二经。
【功能主治】祛风痰,定惊,止痛。
治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瘰疬,破伤风。
①《中国药植志》:治淋巴结结核。
②《江西民间草药》:治毒蛇咬伤。
③《四川中药志》;镇痉止痛,祛风痰,治面部病,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破伤风。
④江西《中草药学》:镇痛,解毒,通络。
中药学第57讲化痰药: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白前、桔梗、前胡

禹白附的第二个功效,息风止痉。这个和天南星一样,而且常常配伍在一起,主要是用于治疗风痰引起的口眼㖞斜、破伤风或者癫痫这一类的都可以使用。这个没有什么显著的特征。
另外呢,它也能够消肿散结,但习惯上这个禹白附多数说它是解毒散结,就是认为它攻毒或者解毒的效果比天南星或者半夏要略强一点,因为它常常治疗毒蛇咬伤,半夏、天南星很少在这方面使用,所以就认为它的攻毒作用明显一些,实际上在这方面区别不大,对于疮痈肿痛。
下面的一个药,皂荚。这个不要求,但是大家简单地了解这个是豆科的植物。过去主要是用它结的皂荚来洗衣服。这个药作为一个祛痰药它是比较峻猛的,所以有的时候咳嗽痰多非常顽固,把它祛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少量的让他引起比较明显的恶心呕吐,有利于痰的祛除,(所以)说它类似于西药当中的那种恶心性的祛痰药,那么现在呢,由于它是有毒的药,尤其是口服,很少使用,所以现在一般都不用它,我们对这个药就不要求。
下面我们介绍另一味燥湿化痰的药物,禹白附。通过前面的半夏和天南星的介绍,这个禹白附就作一个一般的了解。这个禹白附也是天南星科的植物,药用的部位也是块茎,禹白附比半夏大一些,比天南星块头要小一些,它们的毒性都是相似的,属于同一类的药。
禹白附的第一个功效也是燥湿化痰,禹白附燥湿化痰的作用最弱,比天南星还弱得多,当然也没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所以从理论上来讲,禹白附是可以用于湿痰咳嗽和寒痰咳嗽的,所以我们书上在“应用1”里面就谈了这方面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临床医生主要选择半夏来治疗寒痰和湿痰的咳嗽证,有时候可以选用天南星,很少有选禹白附的。那么我们这里的“应用1”之所以这样子来写是便于同学们学这三味相同的药,在他们学习的时候进行比较,便于记忆,也就是说它的燥湿化痰在治疗湿痰、寒痰咳嗽方面,它的实用价值不大,根本不常用。所以这一点在其它的教材里面没有相应的(说明),这个功效没有相应的主治,这也是可以的。那么有,是便于大家记忆,没有,就说明它不重要。这个加以说明,不然见到不同的教材,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大家就知道这个原因。
白附功效与作用

白附功效与作用白附,又称为白僵蚕,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中医药中。
据记载,白附最早于《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被列入了中药材中。
白附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由于其珍贵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白附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使其更加容易获取。
白附是从水蚕中提取的一种草药,水蚕是一种蚕豆科植物,因其茎叶颜色苍白,故而得名。
白附的主要成分是腐肉碱和亮氨苦素,还含有一些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
白附可入药,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首先,白附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
根据中医理论,白附具有安定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白附中含有的腐肉碱和亮氨苦素可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神经兴奋性,使人在极其疲劳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较好的休息。
因此,白附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等神经衰弱症状。
其次,白附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
白附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这些元素对于体内脑血管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供氧能力。
良好的血液循环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皮肤健康,减少皮肤炎症和瘙痒等问题。
此外,白附还对女性生殖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白附具有补血益气、调理气血的功效。
白附中含有的亮氨苦素主要作用于女性子宫,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因此,白附被广泛应用于调理月经不调、经期出血过多等妇科疾病。
白附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缓解妇科炎症引起的不适症状。
此外,科学研究还发现,白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腐肉碱和亮氨苦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的作用。
白附中的这些成分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并促进正常细胞的增殖和修复。
因此,白附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肿瘤相关疾病,如乳腺癌、胃癌等。
此外,白附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功效和作用。
例如,白附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
白附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能够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组织的损害,保护人体细胞免受氧化伤害,延缓衰老。
白附片的功效与作用

白附片的功效与作用白附片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菊科植物,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白附子酮类化合物。
白附片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且已经被证实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首先,白附片具有祛风通络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风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白附片具有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风寒湿痹等疾病。
白附片常被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头痛偏沉等疾病的治疗。
其次,白附片具有镇痛的功效。
白附片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疼痛的感觉。
因此,白附片常被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肌肉疼痛、牙痛等。
在中医药中,白附片常与其他镇痛药物配伍,加强镇痛效果。
此外,白附片还具有祛湿通络的功效。
湿邪的侵袭是导致很多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白附片可以祛湿化痰、通络、活血化瘀,从而改善湿痹病、水肿、淤血等症状。
尤其对于湿气重、血瘀较为严重的疾病,白附片有着显著的效果。
此外,白附片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白附片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对于皮肤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另外,白附片还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研究发现,白附片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调控肿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等机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白附片常常被用于辅助治疗肿瘤的中医药疗法中,可以减轻化疗和放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并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此外,白附片还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的功效。
白附片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心脑血管的舒张,增加血管弹性,调节血脂、血糖、血压等生理功能的平衡,从而起到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脑卒中等作用。
此外,白附片还具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研究发现,白附片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对于某些免疫调节性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白附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用,常见的用法包括口服、外用和煎服等。
口服时,可以将白附片研磨成粉末,然后用水冲服,也可以将其煎煮成汤剂,根据具体疾病情况进行用药。
外用时,可以将白附片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或者植物油,调成糊状,敷在患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禹白附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那么在医学上禹白附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禹白附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拼音名
Yǔ Bái Fù.
别名
牛奶白附(《中药志》),鸡心白附(《中药材品种论述》)。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秋季采挖块茎,除去残茎、须根,撞去或用竹刀削去粗皮,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
块茎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2~4厘米,外被黑褐色小鳞片,块茎上端有须根20~40条。
叶根生,1~4片,戟状箭形,大小不等,长9~45厘米,宽7~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箭形,全缘或略呈波状,叶脉平行,侧脉伸至边缘时连成网状;叶柄圆柱形,肉质,长15~45厘米。
花梗长8~16厘米,肉质,绿色,常带紫色细纵条斑点;肉穗花序,顶端延长成紫色棒状附属物,不超出佛焰苞;佛焰苞长约12~15厘米,紫色;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在上部,雌花序在下部,中间有无花地带,相隔5~8毫米,上有肉质条状突起;无花被;雄花有雄蕊1~3枚,花药无柄,药隔略突出;雌花子房1室,柱头无柄。
浆果长约1厘米。
花期6~8月。
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主产河南、陕西、四川、湖北。
甘肃、山西等地亦产。
以河南产量最大,品质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