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5-2016年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Word(五四制)

合集下载

[物理]2016年湖北省潜江市竹根滩中学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和答案解析

[物理]2016年湖北省潜江市竹根滩中学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潜江市竹根滩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9题单选,每题2分,10-11题多选,每题3分,共2分)1.(2分)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了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说法为()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既在空气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2.(2分)2012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如图为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乘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固定在舱内的情景。

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以刘洋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3.(2分)一种声波从水里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4.(2分)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5.(2分)小红和兰兰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红都比兰兰提前10m到达终点。

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跑,将小红的起跑线向后移动10m,兰兰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同时出发,结果是()A.两人同时到终点 B.小红先到达终点C.兰兰先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6.(2分)医生在发烧成人身上擦抹酒精,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A.酒精融化时吸热 B.酒精液化时吸热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7.(2分)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

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停止施工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C.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D.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8.(2分)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春雨是汽化现象 B.夏露是液化现象C.秋霜是凝固现象 D.冬雪是升华现象9.(2分)“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五四制)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五四制)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汽车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2、关于x 的方程0)1(22=++-n mx x m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为( ) A. m ≠1 B .m ≠-1C .m ≠1 或 m ≠-1D .m ≠1且 m ≠-13、二次函数q px x y ++=2中,若p+q=0,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的点是( ) A .(-1,-1) B .(1,-1) C .(-1,1) D .(1,1)4、抛物线3)1(22+--=x y 的顶点坐标是( )w W w .x K b 1.c o M A .(1,3) B .(-1,3) C .(1,-3) D .(-1,-3)5、已知x=1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ax x 的一个根,则a 的值是( ) A .1 B .0 C .2或-2 D .216、若关于x 方程0122=-+x kx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 1B .k≥-1C .k >-1且k≠0D .k≥-1且k≠07、将抛物线y =-x 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抛物线为( ) A .y =-(x -2)2-1 B .y =-(x -2)2+1C .y =-(x +2)2+1D .y =-(x +2)2-18、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a≠0)的图象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bc <0B .2a+b <0C .a ﹣b+c <0D .4ac ﹣b 2<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 =ax +b 与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10. 已知方程2520x x -+=的两个根分别为1x 、2x ,则1212x x x x +-⋅的值为( ) A .7- B .3- C .7 D .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若函数342)5(---=a ax a y 是二次函数,则a =______.12、方程 3x 2=2x 解为 。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五四制)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五四制)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B.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D.都是生活在水中2.珊瑚虫体内的食物残渣经下列哪种结构排出体外( )A.消化腔B.胞肛 C.口D.肛门3.没有分化出口和肛门的动物是( )A.乌贼 B.绦虫 C.蜘蛛 D.蝗虫4.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B.有口无肛门C.寄生 D.都生活在水中5.蛔虫不同于扁形动物的特点是( )A.有口无肛门B.身体两侧对称 C.生殖器官发达 D.有口有肛门6.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海葵 B.珊瑚虫C.章鱼 D.虾类7.蛔虫在人体小肠内不会被消化掉的原因是( )A.生活在没有消化液的地方B.体表细胞生长很块C.蛔虫的肌肉不会被消化液消化D.体表有角质层8.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是因为( )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B.土中缺氧,无法呼吸C.到地面寻找食物D.穴中浸透雨水太凉9.蚯蚓刚毛的作用(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与生殖有关10.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用湿润的棉球轻擦蚯蚓身体,目的是( )A.降低体表温度B.保持体表湿润,便于运动C.保护身体的坚韧度D.保持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11.观察了蚯蚓的外部形态后,小青同学对蚯蚓的外部形态做了下列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节 B.身体前端有口;C.身体腹面粗糙,有刚毛 D.体表干燥12.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足和触角的是( )A.蚯蚓 B.蝗虫 C.乌贼 D.乌龟1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C.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D.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14.蝗虫是比较常见的昆虫,它危害玉米、高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是有名的农业害虫.蝗虫的呼吸是靠( )A.气管 B.肺C.体表 D.头部15.下列哪项不是海虾和大闸蟹的共同特征?( )A.水中生活的无脊椎动物 B.腹部折贴在头胸部的下面C.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D.用鳃呼吸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16.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1)蝗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__________纲.(2)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填序号).(3)图中(填序号)是它的飞行器官,它有__________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填序号),运动器官都着生在__________.(4)蝗虫的哪些特点使其适应陆地及空中生活?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B.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D.都是生活在水中【考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解答】解:A、珊瑚虫、海葵、海蜇具有腔肠动物的特征.A叙述正确;B、腔肠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叙述错误;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C叙述正确;D、腔肠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D叙述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的特征.2.珊瑚虫体内的食物残渣经下列哪种结构排出体外( )A.消化腔B.胞肛 C.口D.肛门【考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解答】解:珊瑚虫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体外.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3.没有分化出口和肛门的动物是( )A.乌贼 B.绦虫 C.蜘蛛 D.蝗虫【考点】动物的分类.【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解答】解:A、乌贼属于软体动物,A错误;B、绦虫是扁形动物,消化管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B正确;C、蜘蛛属于节肢动物中的蛛形类,C错误;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并根据特征来判断动物的类别.4.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B.有口无肛门C.寄生 D.都生活在水中【考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解答】解:A、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而扁形动物的身体呈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故A不合题意;B、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也有口无肛门,故B符合题意;C、扁形动物有的寄生,有的营自由生活,而腔肠动物一般营自由生活.C不合题意;D、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而扁形动物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点.5.蛔虫不同于扁形动物的特点是( )A.有口无肛门B.身体两侧对称 C.生殖器官发达 D.有口有肛门【考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绦虫属于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表现出比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有原体腔、出现了肛门.分析解答.【解答】解: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壁有角质层,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假体腔的出现,为体内器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线形动物表现出比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有原体腔、出现了肛门.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特征.6.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海葵 B.珊瑚虫C.章鱼 D.虾类【考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外套膜,常常分泌形成贝壳.据此解答.【解答】解:A、海葵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不符合题意.B、珊瑚虫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不符合题意.C、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是软体动物,符合题意.D、虾蟹类的体外有甲或壳,属于甲壳动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的软体动物,即可解答本题.7.蛔虫在人体小肠内不会被消化掉的原因是( )A.生活在没有消化液的地方B.体表细胞生长很块C.蛔虫的肌肉不会被消化液消化D.体表有角质层【考点】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解答】解: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成虫产大量的卵隨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隨食道到消化道内.因此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8.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是因为( )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B.土中缺氧,无法呼吸C.到地面寻找食物D.穴中浸透雨水太凉【考点】蚯蚓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呼吸.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9.蚯蚓刚毛的作用(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与生殖有关【考点】蚯蚓的特征.【分析】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解答】解: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蠕动;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因此蚯蚓就是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以及刚毛的配合,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因此蚯蚓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刚毛的作用.10.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用湿润的棉球轻擦蚯蚓身体,目的是( )A.降低体表温度B.保持体表湿润,便于运动C.保护身体的坚韧度D.保持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考点】探究蚯蚓的运动.【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体壁进行呼吸.【解答】解: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粘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所以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水湿润它的皮肤,是为了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故选:D【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11.观察了蚯蚓的外部形态后,小青同学对蚯蚓的外部形态做了下列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节 B.身体前端有口;C.身体腹面粗糙,有刚毛 D.体表干燥【考点】蚯蚓的特征.【分析】本题考查蚯蚓的特征.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动物.环节动物的特征:出现了真体腔,身体细长由许多环节构成.【解答】解:蚯蚓体长约60mm﹣120mm,体重约0.7﹣4克.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身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身体湿润有利于呼吸.故选:D【点评】蚯蚓自11﹣12节间沟开始,于背线处有背孔,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蚯蚓的呼吸作用进行和在土壤中穿行.12.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足和触角的是( )A.蚯蚓 B.蝗虫 C.乌贼 D.乌龟【考点】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分析】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据此答题.【解答】解:蚯蚓的身体分节不分部,也无外骨骼等为环节动物.乌龟体外有甲、用肺呼吸,卵生,是爬行动物;乌贼身体柔软,不分节,为软体动物,蝗虫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而且有足和触角,属于节肢动物.故选:B【点评】掌握各种动物的特征即可解答此类题目,比较简单.1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C.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D.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考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软体动物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种类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例如乌贼、河蚌、鲍鱼等,有些软体动物可以作中药材,例如鲍鱼的贝壳、乌贼的海螵蛸等,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形状独特,色泽美丽,可以作工艺品,例如宝贝、鸡心螺等,但是也有些软体动物对人类是有害的,例如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寄主.【解答】解:软体动物的很多种类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例如乌贼、河蚌、鲍鱼等;软体动物除少数种类生活(如蜗牛)在湿润的陆地环境中外,其它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如乌贼.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软体动物的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14.蝗虫是比较常见的昆虫,它危害玉米、高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是有名的农业害虫.蝗虫的呼吸是靠( )A.气管 B.肺C.体表 D.头部【考点】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分析】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解答】解: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腹部的两侧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是靠气管.故选:A.【点评】昆虫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管,而不是气门.15.下列哪项不是海虾和大闸蟹的共同特征?( )A.水中生活的无脊椎动物 B.腹部折贴在头胸部的下面C.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D.用鳃呼吸【考点】甲壳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分析】本题考查甲壳动物的主要特征,可以从动物的形态结构来考虑.【解答】解:海虾和大闸蟹的体表有较硬的甲属于甲壳动物,背部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而大闸蟹的腹部折贴在头胸部的下面,叫做蟹脐,雌的是圆形的,雄的是三角形的,而虾没有.故选:B【点评】海虾和大闸蟹同属于节肢动物.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16.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1)蝗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2)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填序号)是它的飞行器官,它有三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⑦](填序号),运动器官都着生在胸部.(4)蝗虫的哪些特点使其适应陆地及空中生活?①蝗虫具有外骨骼;②运动器官发达;③呼吸器官是气管;④具有比较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考点】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足和翅是其飞行器官,靠气管进行呼吸.图中①触角、②单眼、③复眼、④口器、⑤前足、⑥中足、⑦后足、⑧气门、⑨翅、⑩头部、11胸部、12腹部.【解答】解:(1)蝗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2)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翅是它的飞行器官,它有三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⑦]后足,运动器官都着生在胸部.(4)(4)蝗虫适于陆生的特点有:①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蝗虫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②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引运动器官完成跳跃、飞行等多种运动,有利于觅食和避敌.③蝗虫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气管.④蝗虫还具有比较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故答案为:(1)昆虫(2)头部;胸部;腹部;11;(3)⑨;三;⑦;胸部;(4)①蝗虫具有外骨骼;②运动器官发达;③呼吸器官是气管;④具有比较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关键是明确蝗虫的形态结构特征.。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5_2016学年七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五四制)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5_2016学年七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五四制)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本卷满分8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32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 .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C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D .一束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处2.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3.如图所示,a 、b 、c 、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 为焦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4.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A .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 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C .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5.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 .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 .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 .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7.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厘米,银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接近于 ()A.10厘米B.20厘米C.30厘米D.40厘米8.小翔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 .手机靠近同学B .手机远离同学C .手机适当向左移D .手机适当向右移9.一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突然飞来一只昆虫粘在透镜的下面部分,则物体的像将 A .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 .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 C .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 .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 10.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 .将它熔化成铁水 B. 从地球运到月球 C .把它轧成薄铁片 D .磨掉铁块一个角 11.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D.一支新2B 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12.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若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 A .将游码向左移动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将游码向右移动 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1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14.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B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C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15.一个瓶子能盛1kg 水,可用该瓶子盛1kg 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A.酒精B.汽油C.植物油D.水银16.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油建学校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卷 七年级物理第Ⅰ卷答题卡(共32分)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2分,共32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7.凸透镜对光线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光通过透镜后发生 而产生的。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磨得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2.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3.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橙汁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A.P A<P B.P A>P B C.P A=P B D.无法判断4.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B.船闸C.活塞式抽水机D.下水道存水管5.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气压的原因是()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D.在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6.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小明探究的目的是()A.测出大气压强有多大B.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C.验证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7.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8.火车进站时,旅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这样做是因为()A.火车对人体有吸引力B.火车经过时噪声大,对人听力造成损伤C.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流会将人用力推出D.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压差可能将旅客压向火车9.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10.同一个鸡蛋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C.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D.乙图中的液体是盐水11.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2.压强是反映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及有关.13.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磨刀,使受力面积,压强,从而提高了砍柴的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有关,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15.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的存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物理学把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 Pa.16.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得多(选填“大”或“小”).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影响,使得水的沸点100℃(选填“高于”或“低于”).17.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用公式F浮= 来表示.18.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鱼鹰一号”深潜器(原理与潜水艇相同),它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来实现的.深潜器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元宵佳节,湖城许多人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1)孔明灯上升时,灯罩内的气体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灯罩外的空气密度.(2)孔明灯内火焰温度高达300℃以上,燃烧时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森林、居民区等地,易使可燃物温度达到而引发火灾,因此我市现已禁止燃放孔明灯.20.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在空气中称时重5N,浸没在水中称时重4.6N,则这顶王冠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N,王冠的密度为kg/m3.21.轮船是利用“”结构来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我国航母辽宁舰满载时排水量为60000t,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N.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22.、小宇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此时实验中要控制:不变;得到的结论是(4)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23.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进行对比.(3)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大小关系.(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其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24.如图,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实验:(1)图B中用细线将合金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的大小;(2)将合金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合金块所受浮力是N;(3)比较图C和图D可知,合金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无关;(4)该同学做完实验总结出规律后,计算合金块的密度是.四、计算题(本题20分)25.我国从2012年3月28日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下表是某专用校车部分技术参数.已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3m2.求:整备质量/kg 9000百公里油耗/L ≤19最高车速/km•h﹣1100(1)校车所受重力大小;(2)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26.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水面距杯底10cm,杯内装有质量为120g的水,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0cm2(ρ水=1.0×103kg/m3).求:(1)杯底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Pa?(2)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少N?27.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kg)求:(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2015-2016学年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磨得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控制变量法;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解答】解: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坦克和路面的受力面积来减小坦克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不符合题意.B、书包背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书包和肩膀的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使肩膀感到舒服.不符合题意.C、斧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斧刃和柴的受力面积来增大刀对柴的压强,容易把柴劈开.符合题意.D、铁轨下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铁轨和路基的受力面积来减小铁轨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2.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考点】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浮力.【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其公式可记为F浮=G排=ρ液•g•V排液;(2)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若物体与容器底浸没接触,则不会受到浮力作用.【解答】解:A、在水中的桥墩由于下方没有水,所以不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A说法正确;B、根据F浮=ρ水gV排,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沉下去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一定大于浮上去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不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B 说法错误;C、根据F浮=ρ液gV排,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C说法正确;D、根据F浮=ρ液gV排,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受到的浮力一般不同,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对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和掌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下方没有液体,则不会受到向上的压力,所以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对于浮力大小的判断,关键是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利用公式分析到各个影响因素.3.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橙汁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A.P A<P B.P A>P B C.P A=P B D.无法判断【考点】压强大小比较.【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密闭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与压强是固体压力与压强的计算,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压强根据p=通过面积变化来判断.【解答】解:因为杯子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压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则压力不变,即F A=F B;倒立时受力面积增大,根据p=可知压强减小,即p A>p B.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固体压强大小的比较,要根据公式p=,判断两种情况下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4.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B.船闸C.活塞式抽水机D.下水道存水管【考点】连通器原理.【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解答】解:茶壶、船闸、下水道存水管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5.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气压的原因是()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D.在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在一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做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能支持约760mm高的水银柱.要求玻璃管中充满水银,是为了排净管中的空气,气泡会使测量结果偏小;管的长度要求约1m左右,是为了给上面的真空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判断水银柱的真实高度;玻璃管的倾斜、上提、下压都不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解答】解: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管内水银面与水银槽内水银面之间的高度差仍会保持不变;B、将玻璃管倾斜一些,会增加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但水银柱的垂直高度不会改变;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管中水银面会有一定的增加,但管内水银面与水银槽内水银面之间的高度差仍会保持不变;D、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会产生一定的压强,这些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之和,与外界大气压平衡,所以,混进少许空气,水银柱的高度会变小,使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故选D.【点评】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结果是指管内水银柱与水银槽内水银面之间的高度差,它不受管的粗细、是否倾斜、玻璃管的上提和下压等的影响,只有当管中混进少量空气时会使测量结果偏小.当然,足够长的玻璃管才能判断出真实的水银柱的高度.6.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小明探究的目的是()A.测出大气压强有多大B.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C.验证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专题】应用题.【分析】纸片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大气有压强,大气对纸片有支持力作用;杯中装满水后倒置或倾斜,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表明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解答】解: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杯子倒置或倾斜时,纸片的方向不同,在不同方向大气压对纸片都有压力作用,这表明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分析清楚实验操作及现象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专题】比较思想;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利用大气压往往是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而出现的现象.【解答】解: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是先将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新鲜空气压入肺内的,是利用大气压的,符合题意.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药水是在人的推力作用下,向前流动而进入病人;与大气压无关.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是增大的压强,与大气压无关.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深水处水的压强太大,与大气压无关.故选A.【点评】本题中需注意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好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行的,实际上是在人的推力作用的结果.8.火车进站时,旅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这样做是因为()A.火车对人体有吸引力B.火车经过时噪声大,对人听力造成损伤C.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流会将人用力推出D.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压差可能将旅客压向火车【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解答】解: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故选:D.【点评】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先确定哪里的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便产生了什么现象.9.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考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专题】应用题.【分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以要判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就看气泡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气体压强与体积有关,温度、质量一定的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所以要判断气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就需要知道气泡的体积变化情况,而要判断气泡体积变化情况就需要先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判断出气泡所受液体压强变化情况,再根据气泡内外压强大小关系判断出气泡体积变化情况.【解答】解: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深度在减小,所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液体的压强在减小,因此气泡会发生膨胀造成体积变大,所以气泡内的气体压强会变小;由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气泡所受的浮力在变大.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因果关系:先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分析得出气泡所受液体压强变化情况,进而可知气泡体积变化情况;知道了气泡体积变化情况,就可以根据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分析得出气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得出气泡所受浮力变化情况.由于气体压强与浮力大小都与气泡的体积有关,所以分析气泡体积变化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10.同一个鸡蛋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C.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D.乙图中的液体是盐水【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或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据此分析图甲、图乙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2)当液体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时物体漂浮,当液体的密度小于物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据此判断甲乙两图哪个是盐水.【解答】解:(1)同一个鸡蛋在甲图中鸡蛋漂浮,F浮甲=G,在乙图中鸡蛋沉底,F浮乙<G,所以,F浮甲>F浮乙,故B正确,AC不正确;(2)同一个鸡蛋在甲图中鸡蛋漂浮ρ甲>ρ鸡蛋,在乙图中鸡蛋沉底,ρ乙<ρ鸡蛋,所以ρ甲>ρ乙,故甲图中的液体是盐水,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物体漂浮时浮力和重力相等、且ρ液>ρ物,物体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且ρ液<ρ物.11.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公式P=ρgh可知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没有完全没入以前,深度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浮力大小不变.【解答】解:由公式P=ρgh可知,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故选①;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完全没入以前,深度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不管深度怎样改变,浮力大小不变,故选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和浮力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影响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影响浮力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深度无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2.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考点】压强.【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解决该题要明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强的定义.【解答】解:压强是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用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来表示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故答案为:压力;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强的定义,是一道基础题,需要注意的是受力面积并不一定就是物体的底面积.13.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磨刀,使受力面积变小,压强变大,从而提高了砍柴的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控制变量法.【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解答】解:磨刀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提高砍柴效率.故答案为:变小;变大.【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14.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解答】解: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压强随液体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故答案为:相等;增大;密度;密度.【点评】此题考查了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要根据实验现象理解压强的特点,是一道基础性题目.15.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物理学把760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Pa.。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2、(2016·威海卷)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 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L甲<L丙L乙>L丁B.L甲= L丙L乙=L丁C.L甲<L丙L乙= L丁D.L甲= L丙L乙>L丁3、小明和小王站在路边等校车,小王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D.驶来的校车4、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它受到了一个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6、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7、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沸点 B.熔点 C.温度 D.凝固点8、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9、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能够同时控制两盏灯,且两灯发光情况互不影响的电路是()A. B.C. D.10、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小球所受浮力F M<F N 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A物体作变速运动C.vA >vB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12、某高校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在海面下作业,若它一直下潜,在此过程中()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13、图中的电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14、如图所示,将纸片从易拉罐和水平桌面间快速水平抽出,易拉罐几乎不动。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本卷满分8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2、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C.固体、气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3、下列学习文具,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橡皮 B.塑料三角尺 C.铅笔芯 D.透明塑料笔袋4、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5、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6、在火炉上烧饭,主要是利用内能来()A.做功 B.加热 C.做功并加热 D.以上说法都不对7、一杯酒精减少一半后,则()A.热值和比热都不变 B.热值减半、比热不变C.热值和比热都减半 D.热值不变、比热减半8、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9、一台内燃机的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A.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2次,活塞完成48个冲程B.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720次,活塞完成2880个冲程C.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440次,活塞完成1440个冲程D.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24次,活塞完成24个冲程10. 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B.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D. 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11. 关于摩擦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物体摩擦,一个物体的原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B. 两物体摩擦带电,一个失去电子,另一个得到电子C.摩擦起电的条件是二物体必须都是导体D.摩擦起电的物体中,必须有一个是电源12.四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D球()B.带与B球不同种的电荷C.带与C球不同种的电荷D.一定带正电荷13.下列现象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A 古人钻木取火B 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顶开C 钢铁在火炉中熔化D 人造地球卫星的太阳能光电池充电14.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 C.较高的凝固点 D.较大的热值15.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2.1×103J/(kg·℃)B.4.2×103J/(kg·℃)C.1.2×103J/(kg·℃)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16.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A.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B.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C.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离子 D.导体中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油建学校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卷八年级物理第Ⅰ卷答题卡(共32分)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2分,共32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7.自然界中有________种电荷,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___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潜江市期中考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潜江市期中考试

潜江市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I卷注意事项:1、请将姓名、考号写在II卷的左上角。

2、考试结束,只交试卷II。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在B卷的答题卡内)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麦浪滚滚B.铁水奔流C.万里雪飘D.灯光闪烁2.在一直线轨道上的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向东运动B.一定向西运动C.一定静止不动D.向东、向西运动或静止均有可能3.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4.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B.5.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A.用超声波碎石B.用声纳探海深C.利用B超做体检D.利用回声定位6.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禁止鸣喇叭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音的方法是()A.防止噪音产生B.阻断噪音的传播C.防止噪音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7.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8.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种类酒精水水银乙醚熔点/℃-117 0 -39 -114沸点/℃78 100 357 35A.酒精温度计B.水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10.“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汽化和液化B.汽化和升华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熔化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12.关于雪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熔化、放热过程B.熔化、吸热过程C.凝华、放热过程D.凝固、放热过程II卷一.选择题(答题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二.填空题(第13.14.15每空1分,第16.17每空2分.共14分)13.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14.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Hz,人类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15.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m/s.16.甲、乙两车同处在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若甲车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乙车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向西行驶.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速度为米/秒;17.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三.作图与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2分)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磨得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2.(2分)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3.(2分)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橙汁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A.P A<P B.P A>P B C.P A=P B D.无法判断4.(2分)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B.船闸C.活塞式抽水机D.下水道存水管5.(2分)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气压的原因是()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D.在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6.(2分)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

小明探究的目的是()A.测出大气压强有多大B.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C.验证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7.(2分)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8.(2分)火车进站时,旅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这样做是因为()A.火车对人体有吸引力B.火车经过时噪声大,对人听力造成损伤C.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流会将人用力推出D.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压差可能将旅客压向火车9.(2分)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10.(2分)同一个鸡蛋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A.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C.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D.乙图中的液体是盐水11.(2分)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

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2.(3分)压强是反映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及有关。

13.(2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磨刀,使受力面积,压强,从而提高了砍柴的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3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有关,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15.(4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的存在。

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物理学把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Pa。

16.(2分)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得多(选填“大”或“小”).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影响,使得水的沸点100℃(选填“高于”或“低于”)。

17.(3分)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用公式F浮=来表示。

18.(2分)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鱼鹰一号”深潜器(原理与潜水艇相同),它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来实现的。

深潜器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1分)元宵佳节,湖城许多人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

(1)孔明灯上升时,灯罩内的气体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灯罩外的空气密度。

(2)孔明灯内火焰温度高达300℃以上,燃烧时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森林、居民区等地,易使可燃物温度达到而引发火灾,因此我市现已禁止燃放孔明灯。

20.(2分)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在空气中称时重5N,浸没在水中称时重 4.6N,则这顶王冠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N,王冠的密度为kg/m3。

21.(2分)轮船是利用“”结构来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我国航母辽宁舰满载时排水量为60000t,则它受到的浮力为N。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22.(5分)、小宇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此时实验中要控制:不变;得到的结论是(4)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3.(5分)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进行对比。

(3)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其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24.(4分)如图,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实验:(1)图B中用细线将合金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的大小;(2)将合金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合金块所受浮力是N;(3)比较图C和图D可知,合金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无关;(4)该同学做完实验总结出规律后,计算合金块的密度是。

四、计算题(本题20分)25.(6分)我国从2012年3月28日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下表是某专用校车部分技术参数。

已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3m2.求:(1)校车所受重力大小;(2)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26.(8分)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水面距杯底10cm,杯内装有质量为120g的水,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0cm2(ρ=1.0×103kg/m3).求:水(1)杯底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Pa?(2)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少N?27.(8分)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

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

(g=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1)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2分)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磨得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解答】解: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坦克和路面的受力面积来减小坦克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

不符合题意。

B、书包背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书包和肩膀的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使肩膀感到舒服。

不符合题意。

C、斧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斧刃和柴的受力面积来增大刀对柴的压强,容易把柴劈开。

符合题意。

D、铁轨下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铁轨和路基的受力面积来减小铁轨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分)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解答】解:A、在水中的桥墩由于下方没有水,所以不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A说法正确;B、根据F浮=ρ水gV排,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沉下去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一定大于浮上去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不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B说法错误;C、根据F浮=ρ液gV排,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C说法正确;D、根据F浮=ρ液gV排,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受到的浮力一般不同,D说法正确。

故选:B。

3.(2分)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橙汁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A.P A<P B.P A>P B C.P A=P B D.无法判断【解答】解:因为杯子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压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则压力不变,即F A=F B;倒立时受力面积增大,根据p=可知压强减小,即p A>p B。

故选:B。

4.(2分)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B.船闸C.活塞式抽水机D.下水道存水管【解答】解:茶壶、船闸、下水道存水管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故选:C。

5.(2分)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气压的原因是()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D.在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解答】解: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管内水银面与水银槽内水银面之间的高度差仍会保持不变;B、将玻璃管倾斜一些,会增加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但水银柱的垂直高度不会改变;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管中水银面会有一定的增加,但管内水银面与水银槽内水银面之间的高度差仍会保持不变;D、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会产生一定的压强,这些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之和,与外界大气压平衡,所以,混进少许空气,水银柱的高度会变小,使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

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