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甲氨蝶呤合用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0.26.017工作单位:213000 常州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免疫风湿科金静:女,本科,主管护师通信作者:陆珉收稿日期:2019-03-26甲氨蝶呤合用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金 静 高 虹 陆 珉摘要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合用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2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均分后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MTX)治疗,观察组给予MTX合用艾拉莫德治疗,治疗一个疗程(6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水平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数据并据此计算疾病活动性评分28(DAS28),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估用药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观察组整体疗效水平与总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开展后,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压痛数与肿胀数,DAS28评分,血清CRP、TNF-α、IL-6、IL-8、RF、ESR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39%,对照组为8.7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甲氨蝶呤合用艾拉莫德能够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有效的抑制患者炎性反应、缓解病情,且用药安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甲氨喋呤;艾拉莫德;疗效;安全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于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类病变,以关节滑膜的慢性炎性病变与血管炎症为基本病理改变[1,2]。
RA的临床症状主要可见慢性、进行性及对称性的多关节炎症。
疾病早期时多表现为慢性关节滑膜炎症,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诱发病变关节的功能障碍、畸形。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2018年5月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赵花妮,郝晓娟*[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二科,陕西西安,710082]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2例展开研究,采用双色球随机模式将7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试验组临床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艾拉莫德;甲氨蝶呤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18)15-0044-02Clinical effect of iguratimod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rheumatoid arthritisZHAO Hua-ni,HAO Xiao-juan*[the Second Rheumatism Department,Xi'an No.5Hospital(Shaanxi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Medicine Hospital),Xi'an71008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guratimod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s Seventy-two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double chromosphere random pattern,with36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mple methotrexate,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gurati-mod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re-mission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orning stiffness time,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C reactive protein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ac-tivity score(DAS28)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the above indexes data after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Iguratimod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improve-ment of laboratory indicators of patients,with high safety,it is worth promoting.KEYWORDS:rheumatoid arthritis;iguratimod;methotrexate临床医学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外病变和滑膜关节炎是其主要表现,该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具有慢性、全身性等特点,发病后可引起外周小关节进行性、持续性滑膜炎症,导致骨质侵蚀和软骨破坏,进而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1]。
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孙静;张琨;吴丽萍;张莉;谢志军【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制定相应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PubMed、Cochrance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CNKI、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电子数据库,时间截止2016年12月,收集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评分的核心标准(ACR20、ACR50、ACR70即28个肿胀和触痛关节数改善率达20%、50%、70%)和疾病活动度计算法(DAS28即对28个关节进行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初步获得154篇相关文献,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共纳入15篇文献,共1 382例受试者,15项试验的Jadad评分均超过4分.其中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后ACR20、ACR50缓解率高于对照组(OR=3.54、2.85,95%CI:2.47~5.08、1.96~4.13,均P<0.01).其中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ACR70缓解率较对照组高(OR=1.84,95%CI:1.02~3.29,P<0.05).其中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RA后DAS28低于对照组(0R=-0.99,95%CI:1.23~-0.74,P<0.01).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优于甲氨蝶呤组,安全性与甲氨蝶呤组比无统计学差异.【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8(040)020【总页数】5页(P2273-2277)【关键词】甲氨蝶呤;艾拉莫德;类风湿关节炎;荟萃分析【作者】孙静;张琨;吴丽萍;张莉;谢志军【作者单位】310053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表现为对称性、多个周围关节的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继续、反复发作的过程。
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作者:孟德钎潘文友李鞠李慧李芳刘姗姗李永胜程玉玲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03期[摘要]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60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来自2013年12月~2014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实验组给予艾拉莫德(50 mg/d)联合MTX(每周15 mg)治疗,对照组仅以相同方法予MTX治疗,疗程16周。
治疗前、治疗后16周评估记录患者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并采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
结果两组治疗前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5.97±1.62)分;对照组:(6.40±1.90)分;P > 0.05],两组治疗16周后DAS28评分[实验组:(3.02±1.24)分;对照组:(5.65±1.86)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且实验组治疗16周后DAS28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379.27±114.70)pg/mL;对照组:(368.86±127.06)pg/mL;P > 0.05],两组治疗16周后血清TNF-α浓度[实验组:(230.42±67.23)pg/mL;对照组:(309.65±95.59)pg/m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且实验组TNF-α浓度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艾拉莫德和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分析

者随机分为IMD、MTX的单独治疗的对照组及IMD+MTX联合治疗的观察组,连续治疗 24周,定期随访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指标等的差异,对不同的治疗方案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three groups of adverse event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se adverse events were mostly mild or moderate,could be improved
rheumatoid art:hriti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inj iang Medical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Medicine
after withdrawal,no deaths occurred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Iguratimod(IMD)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treatment is effectived,its onset time is shorter than methotrexate(MrX).To some emem,the combination of IMD with MTX have a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RA),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艾拉莫德(IMD), 甲氨蝶呤(MTX)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落实上述给药方案)与对照组(31例:未落实上述给药方案单一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2.90%)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效果。
【关键词】艾拉莫德;甲氨蝶呤;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激素代谢异常、环境因素有关,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患者四肢小关节可出现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目前临床常用甲氨蝶呤治疗,但是单一应用甲氨蝶呤治疗起效缓慢,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1]。
本次研究为论证上述治疗方案,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62例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及单一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中男(n=16)、女(n=15),年龄区间为:45岁~73岁、平均(63.52±1.52)岁,病程/平均病程为:2个月~11个月,(7.02±0.11)个月。
对照组单一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中男(n=17)、女(n=14),年龄区间为:44岁~75岁、平均(63.55±1.51)岁,病程/平均病程为:2个月~14个月,(7.05±0.12)个月。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观察

吉林医学2017年2月第38卷第2期• 341•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观察杨利娜(河南省安阳市地区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南安阳455000)[摘要]目的:研究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中V E G F与T N F-a含量、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V E G F与T N F-ct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水平低于治疗组,且治疗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明显,可快速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关键词]艾拉莫德;甲氨蝶呤;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 A)是一种慢性、病因未明、以炎性滑 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病发率和致残率高,且病程长[1]。
病 发时常伴有阳性血清类风湿因子及受累关节外器官,易引发 关节功能丧失与关节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性激素、遗传及感染等因素有关。
R A可发生在任何年 龄段人群,临床表现为晨僵、体重减轻、关节畸形、低热及疲乏 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2]。
临床治疗 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众多,多以药物治疗为主。
本研 究采用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 炎,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 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 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0 ~70岁,平均(56. 5 ±2.5)岁,病程1 ~ 11年,平均(5.4 ±0.7)年;对照组40例,男 24例,女16例,年龄32~75岁,平均(56.3 ±3. 1)岁,病程1 ~ 10年,平均(5.2 ±0.5)年。
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 18 -veins: Results of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up to 6 years follow-up[J].Phlebology,2016,31(1):23-33.[18]李传勇,孙蓬,沈超,等.分析81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原因[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7,44(11):753-756.[19]谢泽民,崔巍.EVLT 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8):898-901.[20]史卫军,田众一.泡沫硬化疗法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6,28(11):1583-1586.[21]肖耀文,陈忠,袁铖,等.静脉激光烧灼术与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远期疗效比较的Meta 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9):763-768.[22]钱利强,高泉根,沈根海,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4):317-319.(收稿日期:2020-05-22) (本文编辑:张爽)①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4通信作者:王健敏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分析陈泽宇① 王健敏①【摘要】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
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应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关节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变化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关节肿胀以及关节压痛的个数均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关节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两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x -±s , mmol/L)组别例数时间TC LDL-C TG HDL-C 研究组52治疗前 5.64±1.09 2.59±0.83 2.23±0.81 1.16±0.42治疗后 4.05±0.81ac 1.85±0.58ac 1.06±0.54ac 1.86±0.46ac 对照组52治疗前 5.20±1.12 2.74±0.73 2.11±0.69 1.15±0.35治疗后5.16±1.05b2.56±0.71b2.06±0.67b1.19±0.43b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 P<0.05, b 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c P<0.052.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中有1例出现转氨酶轻度增高, 2例出现轻度纳差, 持续服用药物后, 不良反应消失, 对照组无不良反应。
3 讨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形成原因为:患者自身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 进而导致部分冠状动脉血管阻塞, 据相关学者研究, 炎症是斑块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正是因为存在炎症, 才进一步促进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演变。
曲美他嗪能够有效抑制脂肪酸氧化, 在缺血状态下保护心肌细胞, 临床适用于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中[2], 该产品主要是通过减少细胞内H、Ca、Na 的超载, 实验模型中,曲美他嗪能够改善心肌收缩力, 抑制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害, 同时还具有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并且对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有利。
此外, 曲美他嗪还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周围循环血流量, 对降低心肌耗氧量的消耗起着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研究可得,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P <0.05);研究组患者TC、LDL-C、TG 水平低于治疗前, HDL-C 水平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C、LDL-C、TG、HDL-C 水平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改善血脂水平, 虽然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 但是经过继续服用药物, 不良反应消失, 本研究的结果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相似[3]。
综上所述, 由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极易造成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临床中应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应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 能够明显减少临床事件发生, 可发挥调脂、抗炎作用, 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参考文献[1] 于森, 赵红丽, 王帅, 等.曲美他嗪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中国医药, 2012, 7(7):803-804.[2] 杨维.强化降脂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超敏C 反应蛋白的影响.中国医刊, 2014, 49(2):41-42.[3]高瑞玲, 郭兴彩.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5):117-119.[收稿日期:2016-11-17]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王振杰【摘要】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87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 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 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艾拉莫德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DAS28评分为(2.99±1.27)分, 低于治疗前的(5.95±1.64)分;对照组DAS28评分为(5.62±1.89)分, 低于治疗前的(6.48±1.9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显著, 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 甲氨蝶呤;艾拉莫德;类风湿关节炎DOI :10.14164/11-5581/r.2016.23.067作者单位: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具有较高发病率, 有调查发现[1]我国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为0.32%~0.36%。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周身不适、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等, 且常累及大小滑膜关节, 可导致患者关节畸形、破坏甚至残疾, 进而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
临床治疗多采用抗风湿药缓解病情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取得一定效果, 但单一药物治疗, 难以缓解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症状。
本研究选取本院87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分组探究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87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均经临床诊断并确诊, 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
对照组中男13例, 女30例, 年龄35~70岁, 平均年龄(47.68±7.67)岁, 病程0.3~15.0年, 平均病程(7.28±2.58)年;观察组中男15例, 女29例, 年龄38~75岁, 平均年龄(48.71±8.77)岁, 病程0.5~16.0年, 平均病程(8.31±2.61)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 2 方法 对照组口服15 mg 甲氨蝶呤(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83205)治疗, 1次/周, 疗程24周。
观察组在口服甲氨蝶呤基础上加服25 mg 艾拉莫德(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0084)治疗, 2次/d, 疗程24周。
两组均可服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严禁使用其他对病情有影响的生物制剂及抗风湿药治疗。
1. 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DAS28评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DAS28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x -±s , 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 P 观察组44 5.95±1.64c 2.99±1.27ab 9.466<0.05对照组436.48±1.92 5.62±1.89a2.093<0.05t 1.3867.634P>0.05<0.05注:与治疗前比较, a P<0.05;与对照组比较, b P<0.05, c P>0.05DAS28评价标准[3]:DAS28<2.6分为缓解;2.6分≤DAS28 <3.3分为低度活动;3.3分≤DAS28<5.1分为中度活动;DAS28≥5.1分为高度活动。
统计对比两组转氨酶升高、口腔溃疡、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 -±s )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两组治疗前后DAS28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DAS28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4例转氨酶升高, 1例口腔溃疡, 2例白细胞减少, 3例胃肠道反应,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73%(10/44);对照组出现3例转氨酶升高, 1例口腔溃疡, 3例白细胞减少, 2例胃肠道反应,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93%(9/43), 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 P>0.05)。
3 讨论类风湿关节炎多发于中年女性, 滑膜炎为其基本病理变化, 多发于腕、手、足等关节, 呈对称性分布且反复发作, 同时还可对眼、皮肤、肺、肾脏、肝脏、血液等造成一定影响。
关节滑膜炎症生成侵袭性血管翳, 进而破坏骨、软骨及其周围组织, 导致患者丧失关节功能, 如未得到及时治疗, 导致患者关节畸形甚至终身残疾[4]。
因此早期对患者予以科学、有效的抗风湿药物治疗对控制患者骨破坏进展、减少致残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研究发现[5]联合用药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效果优于单一用药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治疗后DAS28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观察组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艾拉莫德为近年来新兴抗风湿药物, 具有调节免疫、抗炎的作用, 其对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且可在不影响COX-1的情况下抑制COX-2, 进而抑制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生成, 使缓激肽的释放受到抑制, 从而起到抗炎的效果, 刺激骨构建及骨细胞分化, 与既往使用抗风湿药物相比, 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等特点;甲氨蝶呤为抗代谢疗法药物, 为临床常用且重要的抗风湿药物, 其通过阻滞叶酸代谢, 进而抑制嘧啶核苷酸、嘌呤的合成, 阻滞活化淋巴细胞生成, 促进T 细胞凋亡, 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 增强药效, 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应用于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安全性高, 原因在于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作用部位不同, 联合使用副作用不会发生叠加现象, 进而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应用于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且安全性高, 具有极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