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招标投标制度与相关国际惯例的比较研究
浅谈我国招投标市场与国际规则体系存在的差异

浅谈我国招投标市场与国际规则体系存在的差异曹潇【摘要】简要介绍了国际招投标市场运作中的特色做法,结合我国目前在招投标市场管理中存在的短板,从适用范围、政府现行管理模式、工程造价确定依据、标底编制和中标原则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国际在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差异,建议提出了采用国际招投标规则所带来的高效性是政府决策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以及政府采购工程选用国际招投标制度将成为今后我国建立高效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6(032)011【总页数】2页(P102-103)【关键词】招投标市场;国际规则;现行管理模式【作者】曹潇【作者单位】甘肃方圆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 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84随着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日益提升,以及国内推行供给侧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现行的招标投标管理运行方式已经无法与国际惯例接轨。
因此,了解国际通行规则并开展对国际招标投标运行机制的研究,提出新的适合我国加速进入国际竞争市场的招标投标管理方式并积极付诸实践,是提升国家形象和建立良好投资软环境的必由之路。
从招标主体、资质审查内涵、选择中标人标准、确定造价依据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与国际规则存在的差异,对于国内招投标市场建设具有较强的建设性意义。
国际上《FIDIC招标程序》和《WTO原则》的基本实质是:工程招标投标是以确保投资方利益至上为最终目的。
事实上,在完全市场经济环境的前提下,发达国家的投资主体大多数都是私人业主,即便是世界银行这样的投资人,也都由各国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财团出资组成,而非政府部门。
而且这些财团的决策层和运作规则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均游离与政府管控之外,国家层面的财政支持也往往需要由政府谈判代表出面协商处理。
由于这些分散投资主体的唯一合作前提就是获利,因而高风险、低回报的投资往往会让他们退而求其次,或者直接选择放弃。
所以,在这种前提下,只要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了充分保护,那么市场就会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国内与国际工程招投标的差异分析

14 标 底 .
标底是 招标 工程 的预期价格。长期 以来 , 国内在建设 工程 的
3 两法具有 一定 的互 补性 。政府 采购 法规 范政府及资 金使用 的正 常监督 , 同时要 求达 招 投标 中都设 有标底。
到规定限额 的政府采购要依据招标投标 法进行招标 ; 招标 投标 而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2 6期
20 0 7 年 9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TURE
Vo . 3 No 2 13 6
Sp 2 0 e. 07
・27 ・ 5
文 章编 号 :0 96 2 (0 7 2 —2 50 10 .8 5 20 )60 7 —2
国 内与 国 际 工 程 招 投 标 的 差 异 分 析
王 秋 芳
摘 要 : 从适用 范围、 政府的管理模式、 确定造价 的依据 、 标底 的编制 、 中标 原则等方 面分析 了国内国际工程 招投标 的差 异, 阐述 了我国招标投标制度 需要改进 的方向, 以规范和完善我 国工程招投标 的发展 。 关键词 : 工程招投标 , 最低投标价法 , 标底 , 工程量清单
会委托招标 代理人或专业 的造 价公 司估算工程造 价 , 此估算仅 但
不会 因为投标人 的 国际上 , 没有独立 的招标 投标 制度 , 只有 政府 采购 方面 的强 作 为投 资额度 和判 断投标 人报 价高低的参 考 ,
S ile o m y o i e i t e g h n d c m p u a e i lr i o c me k l c no f fb r c s r n t e e o o nd m t r a e nf r e nt
国际招标与国内招标的区别

国际招标与国内招标的区别作者:***摘要招标投标在市场经济国家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我国在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后,为了发展对外招标,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性投标,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加快招标投标法律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进程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
所以通过学习和对比招投标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如在资格审查、招标文件编制、投标保证金、标底与成本测算、评标、定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吸取国外先进的作法。
当然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不能照般国外招投标的模式,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来完善中国招投标体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招投标模式。
关键词:完善招标投标工作;完善评标方法和标准;推进招投标工作意义目录引言 (4)1招标投标——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要求 (5)2推进、深化和完善招标投标工作的现实意义 (6)3国际上的评标标准和方法的有效借鉴 (7)4尚待完善的国内的评标标准和方法 (8)5国际与国内招投标的不同 (9)结论 (11)谢辞 (12)参考文献 (13)引言招标投标在市场经济国家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我国在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后,为了发展对外招标,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性投标,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加快招标投标法律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进程显得更加必要和近切。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原因,制度与其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所以简单搬国外的作法是不可行的。
因此,我国的招标投标方法,应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程序等方面还继续借鉴国际上好的方法,但也应根据我国的实际作出一些特殊的鉴定,从而达到规范招标投标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国有资产和社会公共利益和根本目的。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如何与国际接轨

⼀、⽬前我国的⼯程建设项⽬管理现状 我国政府⼯程建设主管部门对设计单位、施⼯单位和⼯程材料设备供应等单位的管理以及对⼯程建设项⽬的监督管理,主要依据相关⾏业标准和制订管理规章制度及其法规,通过对相关单位及其从业⼈员进⾏相关⾏业资质资格的审核、认证认定、许可准⼊,以及项⽬前期可⾏性研究、项⽬评估、⽴项审批、⽅案评审、设计审批、⼯程承发包、⼯程监理以及建设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的施⼯监督检查来进⾏。
⽬前,国内建筑市场中常见的建设项⽬承发包模式主要有以下⼏种: a) 平⾏承发包(⼜称分别发包,既是设计分别委托、施⼯分别发包) b) 设计总包 c) 施⼯总承包 d) 施⼯总承包管理 e) 项⽬总承包 f) 项⽬总承包管理 以上⼏种承发包模式在国外建筑市场上也均被采⽤,但与国际上流⾏的⼏种承发包模式相⽐,国内的⼯程建设承发包模式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盾,并与国际上通⾏的⼏种⼯程建设项⽬管理模式存在着较⼤的差距。
我国⾃80年代开始引⼊国际建筑市场上⼴泛采⽤的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度以来,对在⼯程建设领域中引⼊竞争机制,择优选择设计、施⼯和⼯程材料设备供应等单位,科学决策、提⾼投资效益、保证施⼯质量等⽅⾯起到了⼀定的促进作⽤。
但是,由于我国⾃⾝的体制问题、政府在⼯程建设管理中的⾓⾊错位和管理理念的落后、⼯程建设市场条块分割严重、法制法规的不健全以及国内建筑管理模式与国际通⽤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差距,同时也出现了如承发包模式定义模糊、具体项⽬选择何种承发包模式具有较⼤的盲⽬性和随意性、管理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建筑市场管理混乱⼯程层层分包转包、⼯程责任主体不明晰、不重视合同和风险管理、政府⾏政权⼒对市场的⼲预和滥⽤及其决策机制的不透明造成对⼯程项⽬投资建设的过多⼲扰和腐败屡禁不⽌等⼀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
并且,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起步较晚,计划经济的体制决定了我国监理制度从⼀建⽴就有其⾃⾝的特点,没有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监理模式,且⽆⼯程建设监理⽅⾯的⽴法,⾄今仍存在建设监理仅局限于施⼯阶段、⾏业整体技术和管理⽔平低下、对业主⾏为⽆规范、把监理等同于施⼯质检等问题,与国外的⼯程建设监理和⼯程咨询业存在较⼤的差距。
我国招投标程序与国际惯例的比较

一
套严格 的批 准和审 查程 序 。因此 ,如何用 好 、用 活贷
国 改 革 开 放 款 , 贷款 的利用 既符合程序 , 使 又能达到 目的 , 很有一 是
的 理 一 步 深 些 讲究 的 , 尤其在 建设项 目的施 工招 投标方面 。笔者 由
津 市 建
设
工
法 。充分保 证招标 评标 工作 的公 正合理 , 关键在 于评 标 及价 格 的部分 ,应将 工程 量清 单 报价 的相 关条 款列 入 办法是 否 科学 ,对 于采 用 工程 量清 单 计价模 式进 行 的 其 中 ,将 建设 工 程 管理与 控制 的 内容 融人 施 工合 同之
招 投 标 活 动 , 评 标 的依 据 、 法 和 标 准 是 否 科 学 合 理 中 。同 时 要 加 强 对 施 工 合 同 的 跟 踪 管 理 , 过 合 同 备 案 其 方 通
一
程 招
、
招 投 标 形 式
外 来 资 金 的
从 招 投 标 形 式 上 来 看 ,似 乎 不 存 在 太 大 的 区 别 ,无
标
管
理
数 量 逐 年 增 外乎公 开招标 , 邀请招 标 2种形 式 。但是就 公开招标 而 加 ,这 对 国家 言 . 国外 项 目的招标 , 又分为 国际竞争性招 标 (C ) 1 B 和国 来 说 是 一 件 内竞争性招标 ( C ) N B 。而 国内项 目却没 有这么复 杂 , 公 好 事 ,使 我 们 开 招 标 就 是 全 国 范 围 的 , 把 投 标 人 限制 于 某 些 地 区 。 不 本 来 有 限 的 在 这 一 点 上 , 由于 地 域 范 围 的不 同 ,不 存 在 可 比性 。 但 资 金 得 以 发 是 ,近 来 国 内 项 目 的招 标 中 ,公 开 招 标 的 比例 明 显 呈 上 挥 更 大 的 潜 升 趋 势 , 年 同 期 公 开 招 标 项 目占 总 项 目的 4 % , 年 去 0 今
国内外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

国内外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摘要:招投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成熟、高级和规范的交易方式。
它在生产与交换活动中,具有以竞争为手段,以有组织地追求资源配置效率与效益最佳统一为目标的功能。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日期的迫近,越来越要求我们的承包方式要与国际惯例相衔接,向国际惯例靠拢。
招投标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是一种规范化的竞争手段,它遵循市场规律体现“公开、公正、公平”交易准则。
关键词:招投标管理招标程序招投标理论通过查阅项目管理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其中《FIDIC招标程序》和《菲迪克(FIDIC)合同指南》主要介绍了国际上建设行业当今招投标的通行做法,提供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国际建设项目招标程序和规范,是目前国际招标的依据和规范性条文;《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和《土木工程施工招标与投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理论与应用,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自《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国内建筑领域工程招投标的政策法规、发展以及程序和经验;《实用项目管理与图解》与《工程项目管理学》主要阐述了项目管理的概念与理论以及项目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是招投标管理的项目管理理论基础;各种目前实施的法律法规和定额以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属于目前我国建设工程中的法律法规性文件,是规范我国招投标管理和正常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1.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概述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只要符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通过招投标来进行工程建设。
通过招投标,可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
1.1工程项目招投标概念工程的招投标,是指项目法人单位依据特定的程序,招请潜在的投标人依据文件参与竞争,从中评定出符合全面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优秀承建单位,并与其达成协议的经济法律活动。
招投标制度的起源(精)

招标投标是实现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国际上应用于工程发包和货物采购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多年前, 已被公认是一种科学合理利用资金、养活项目投资风险的行之有效的采购方式,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在中国,笔者认为若以招标方式在我国的变化为依据,以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发展为主线,可把我国招标投标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招标投标制度初步建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招标投标经历了试行——推广——兴起的发展过程,招标投标主要侧重在宣传和实践,还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探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招标管理机构在全国各地陆续成立;有关招标投标方面的法规建设开始起步, 1984年国务院颁布暂行规定, 提出改变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实行招标投标,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同时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和设计招标投标的试行办法,根据这些规定,各地也相继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招标管理办法,开始探索我国的招标投标管理和操作程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招标管理机构在全国各地陆续成立;招标方式基本以议标为主,在纳入招标管理项目当中约 90%是采用议标方式发包的,工程交易活动比较分散,没有固定场所,这种招标方式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招标投标的宗旨,不能充分体现竞争机制;招标投标很大程度上还流于形式,招标的公正性得不到有效监督, 工程大多形成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缺乏公开公平竞争。
2、第二阶段:招标投标制度规范发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到中后期,全国各地普遍加强对招标投标的管理和规范工作,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法规和规章,招标方式已经从以议标为主转变到以邀请招标为主,这一阶段是我国招标投标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阶段,招标投标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的招标投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为完善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第三阶段:招标投标制度不断完善随着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全国各地开始推行建设工程项目的公开招标。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符合国际惯例

编制工程师概算(标底)的目的
1、作为评价投标人所报投标单价和总价合理性的依据; 2、作为核定成本价的依据,工程师概算总价减去预计的利
1、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2、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依法招标有利于防止和堵住采购活动中
的腐败行为; 4、依法招标是保证项目质量的有效手段; 5、依法招标有利于保护招标投标当事人的
合法权益。
招标范围
1、大型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关系社会公 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2、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 家融资的项目;
2、编制工程师概算的依据;也是评价投标人 投标报价合理性的依据。
3、确定阶段性工期、控制性项目工期和总工 期。
4、评价投标人(或承包人)提出的施工组织设 计和施工措施的依据;评价承包人现场作业和施 工方法的依据;评价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措施的 依据。
施工规划编制的内容
1、招标工程建设项目的概况,以及与本工程其它项目的关系; 2、工程项目概况和工程项目规模; 3、施工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和编制; 4、各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5、各单项工程进度和总进度的安排; 6、对特殊工程项目的实施和要求; 7、临时设施(生产和生活)的布置、规模、建设和投产使用计划; 8、单项工程施工布置和施工总布置图; 9、劳务使用计划; 10、工程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使用计划; 11、施工设备选型和设备清单,以及生产效率的选定; 12、分部分项和本合同工程工程量汇总表; 13、附图。
2、国民待遇规则。是指外国承包商享有本国人相同的国 民待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工程管理年级 2002级姓名江晨指导教师李长燕2007年6月15日摘要从80年代至今,招标投标的采购方式在中国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然而,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的中国招标投标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不正当交易和腐败问题较为严重,一些业主不愿招标或规避招标等等。
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我国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对比的研究方式,研究《招标投标法》的不足之处与改进空间。
具体来说,选择了世行的相关规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信贷采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比较对象,从招标公告、资格审查制度、低于成本的报价等八方面与《招标投标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它们的异同点,分析《指南》中值得借鉴之处,得出我国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在监督管理方面、无标底招标等方面仍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关键词:招标投标;国际惯例;采购ABSTRACTSince 1980s, tendering as a procurement manner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fields in China. However, the tendering system in China, which had a short history of several decades, is still facing many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problems of improper trading and corruption are serious, some employers do not wish to tendering or avoid tendering, and so on. Contributing to this problem, one of the root causes is that China's tender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not yet perfect. View of the above circumstances, the thesis take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enders and Bids”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Law of Tendering”) as the main subject. By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it will be researched in the insufficiency and improvement room. Specifically, “Guidelines: Procurement under IBRD Loans and IDA Credits” (hereafter referred to “Guide”) will be chosen as a target, from the tender notice, the qualification system, price below cost and other five aspects to contrast with the “Law of Tendering”. Through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Guid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i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no-bid tender still exist roo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in bidding laws and regulations.Keywords:Tendering;International usage;Procurement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招标投标概述 (1)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2)1.3 研究对象 (3)第二章我国现行的招标投标制度 (5)2.1 我国招标投标相关法制建设 (5)2.2 我国招标投标现行的法律体系 (5)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要内容 (7)第三章招标投标国际惯例 (11)3.1 世界银行及其采购指南 (11)3.2 FIDIC与其招标程序 (16)第四章国内外招标投标制度的比较 (18)4.1 招标公告 (18)4.2 资格审查制度 (18)4.3 投标书的提交方式 (19)4.4 开标时间 (19)4.5 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响应 (20)4.6 低于成本的报价 (21)4.7 废标 (21)4.8 监督管理机制 (21)第五章对我国招投标制度的建议和思考 (23)5.1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机制 (23)5.2 完善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体系 (23)5.3 逐步实现工程无标底招标 (23)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6)外文资料中文译文致谢第一章绪论1.1 招标投标概述1.1.1 招标投标的涵义招标投标,是指采购人事先提出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1]。
它包括招标和投标两个环节。
招标是指招标人采取招标通知或招标广告的形式,向特定或不特定主体发出的,为吸引或邀请相对方的,以要约为目的的意思表示。
投标是指投标人按照招标人提出的要求,在规定的期间内向招标人发出的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内容包括合同全部条款的意思表示。
在性质上,招标为要约邀请,投标则为要约。
从上面的定义中,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招标就是择优[2]。
招标投标是商品经济中,用于大宗商品或工程建设的一种交易方式[3]。
它的特点是由专一的买主设定包括商品质量、价格、期限等在内的标的,邀请若干卖主通过秘密报价实行竞争,由买主选择优胜者,与其达成交易协定,签订合同,随之按合同实现标的。
1.1.2 招标投标的起源招标投标最早起源于英国[4]。
十八世纪后叶,英国的社会采购市场可按采购人划分为公共采购和私人采购两种。
其中私人采购的方式和程序任意,或通过洽谈签约,或经由拍卖市场购买等等,形式不受约束;而公共采购则创新地采用了公开招标的方式,并制定了相应的招标采购法律,规定只有在招标不可能的特殊情况下才能以谈判购买。
这是因为,公共采购是政府机构和公共事业部门的采购,其开支来源主要是税收。
为保障纳税人的权益、对公众负责,政府有义务保证自己的采购行为是合理且有效的。
因此,公共采购要最大限度地透明、公开,以便于公众监督。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满足上述要求的新的采购方式,招标投标应运而生。
继英国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首次设立文具公用局以后,许多西方国家通过了专门规范政府和公共部门招标采购的法律,并形成了西方国家具有惯例色彩的“公共采购市场”。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战后重建的风潮,招标投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在货物采购、工程承包、咨询合同中大力推行招标投标;近二三十年来,连发展中国家也日益重视和采用设备采购、工程承包的招标[5]。
招标作为一种成熟的交易方式,其重要性和优越性在国内外经济活动中为人们所广泛认可。
1.1.3 招标投标的特点1.程序规范按照目前各国做法以及国际惯例,招标投标的程序和条件一般由招标机构事先拟定,在招标投标双方之间具有法律效力,不能随便改动。
当事人必须严格按既定程序和条件进行招投标活动。
2.全方位开放,透明度高招标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寻找合乎要求的中标者,所以一般要求投标人的参与是无限制的。
为此,在公开招标的情况下,招标人一般要在指定或选定的报刊或者其他媒体上刊登招标公告,邀请所有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提供给投标人的招标文件必须对拟采购的货物、工程或服务做出详细地说明,使投标人有共同的依据来编写投标文件;招标人事先要向投标人充分披露评标和定标标准;在提交投标文件的最后截止日开标;严格禁止招标人与投标人就投标文件的实质内容进行单独谈判。
如此一来,招标投标活动就完全置于公开的社会监督之下,可在一定程序上防止不正当交易的出现。
3.公平、客观招标投标全过程自始至终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
在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发出后,任何有能力的投标者都可以参加投标。
招标人不得有任意歧视某一投标人的行为。
同样地,评标委员会在评标时也必须公平客观地对待每一个投标人[6]。
4.交易双方一次成交一般交易往往在进行多次谈判之后才能成交。
而招标投标则不同,由于该贸易主动权掌握在招标人手中,招标投标严禁交易双方面对面地讨价还价,更不允许招标人在定标后压低标价或签订阴阳合同。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1.2.1 国内发展状况80年代初期,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我国在联合国及其各专门机构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此后,我国开始利用借贷外资修建工程,提供贷款方主要有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一些外国政府等,这些贷款项目大多要求实行国际公开招标与投标,采用国际通用合同条件。
1984年,得到世界银行部分贷款的鲁布革引水项目,按照世界银行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国际竞争性招标。
参加投标的有8家大公司,在世界银行的指导下,经过公平竞争,日本大成公司以低标价(8463万元人民币),施工方案合理以及确保工期等优势一举夺标。
这个报价仅相当于标底的57%。
在订立合同后,大成公司雇佣了中国劳务,创造了国际一流水平的隧道掘进速度,提前122天竣工,高质量完成了工程[7]。
这是我国第一个实行国际招标的土建工程项目,该工程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我国工程建设管理界的关注和极大兴趣,还将招标投标这一先进科学的采购方式引入了中国[8]。
此后20多年间,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局部推进到普遍实施的发展历程。
我国招标投标面积占全部施工面积的比率,由1984年的4.8%上升至的近年的90%左右,证明了招标投标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
随着招标投标活动的发展,我国招标投标相关法律的立法工作也随着展开。
自1980年起,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就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办法来规范和管理招标投标活动。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为《招标投标法》),专门规范了招标投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