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无封面100页,理化生科学每班每年各一册)
科学实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科学试验报告1试验内容 5做一个生态瓶试验地点试验室试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立方案。
试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试验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打算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视察记录。
试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行分的整体试验效果试验人试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试验报告2材料: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
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
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
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肯定程度时,它会渐渐升到水面上。
操作:你只要限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
缘由: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
科学试验报告31、太阳下影子改变试验名称:太阳下影子改变的模拟试验。
试验打算: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试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由西向动转动。
试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改变的试验试验名称:模拟昼夜改变的试验。
试验打算:地球仪、手电筒等试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耀地球仪,会发觉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试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探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试验名称:探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单(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单(完美版)XXX学生化学实验报告单实验题目: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班级:日期:指导教师:第组姓名:同组人:实验目的】1、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1)仔细观察图2-17所示的装置,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如图2-17所示)3)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4)加热试管。
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挪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地点的部位加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
1想想:为甚么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立即收集?)5)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燃烧酒精灯。
2、氧气的性子1)如图2-18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有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有什么现象发生()?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加有少量水)。
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单

操作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粒状固体
用_______取一粒锌粒,水平拿试管,将粒状物放在_________,再竖立试管,让粒状物滑至底部。
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倒液体
将少量液体药品倒入试管中
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实验活动记录和报告
实验一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
姓名________年级_______日期________
实验目的
练习化学实验中的几个简单的操作
常用仪器
平面示意图
填答名称
分项
操作练习要求
示意图
完成情况
一
药
品
的
取
用
取粉状固体
用______取少量食盐,置于折好的纸槽中,插入试管,再竖倒于事关底部,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用试管刷轻轻旋转入试管,刷时小心上下旋动。
四、活动后反思
1、通过本次实验操作的练习,你学会了上面所列的各项基本操作吗?各有哪些注意事项?
2、本次实验的各项操作中,你认为哪些比较难?难在哪里?打算怎样进一步学习?
五、能力提高
如果上述实验,你提前做好了,而且完全情况良好,那么试试下面这个实验你能否在10分钟内顺利地完成:
用酒精灯加热固体
用镊子夹一小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处加热,观察到铜片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的液体
写出加热试管内液体的六个操作要点:
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

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具体目的)。
二、实验原理。
(介绍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包括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1. 实验仪器,(列举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
2. 实验试剂,(列举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或其他材料)。
四、实验步骤。
1.(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仪器的设置、试剂的配制、实验过程的操作要点等)。
2.(继续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确保步骤清晰、具体)。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将实验所得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2.(继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实验原理进行深入解释)。
六、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列举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安全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技巧等)。
2.(继续列举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确保实验过程安全、顺利)。
八、实验范文。
(根据以上模板,撰写实验报告的范文,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数据分析、结论等内容)。
实验报告范文:(这里以实验报告的范文为例,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旨在探究……(具体目的)。
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设计,我们使用了……(实验仪器和试剂),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首先……(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
随后,我们进行了……(继续描述实验操作步骤),最终得到了如下数据,(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总结实验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列举实验注意事项),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总结,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总结实验结论)。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指出改进方向),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实验报告的模板及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1.1 实验的目的 (3)1.2 实验的要求 (3)2. 实验原理 (4)2.1 实验的理论基础 (5)2.2 实验所需的化学原理 (6)3. 实验仪器与材料 (7)3.1 主要仪器的使用说明 (8)3.2 所需化学试剂和材料的清单 (8)4. 实验步骤 (9)4.1 实验前的准备 (10)4.1.1 仪器的检查与调整 (11)4.1.2 材料的称量和准备 (12)4.2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13)4.2.1 步骤一 (13)4.2.2 步骤二 (14)4.2.3 步骤三 (14)4.3 数据记录与收集 (15)4.3.1 数据记录的方法 (16)4.3.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7)5. 观察记录与数据处理 (18)5.1 实验现象的详细记录 (19)5.2 数据的处理方法 (20)5.2.1 数据处理步骤 (21)5.2.2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23)6. 讨论与结论 (23)1. 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学习物质的分子动理论,理解温度、压强和浓度等因素对气体性质的影响,并能够应用理想气体定律等方程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
学习液体和固体的热学性质,包括比热容和熔点,理解物质的热容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并能够通过实验数据推算物质的能量变化过程。
掌握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学会使用电位滴定等方法测定溶液的pH值,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光化学反应,学习光谱分析技术,理解光的吸收和发射现象以及电子能级的跃迁理论。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步骤、数据记录、结果分析、讨论和总结,并且能够撰写实验报告的所有必要部分,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准备前,学生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和相关教材,了解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实验过程中,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准确的数据,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实验结束后,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册

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册摘要:本实验报告册旨在介绍九年级学生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实验的过程、结果和结论。
本实验主要涉及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通过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实现对各种化学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实验材料:酸性溶液、碱性溶液、酚酞指示剂、酸硷试纸、滴定管等。
实验步骤:1. 将酸性溶液放在烧杯中。
2. 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
3. 滴加碱性溶液至颜色转变为粉红色。
4. 用酸硷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结果:1. 酸性溶液的pH值较低,为0-6之间。
2. 碱性溶液的pH值较高,为8-14之间。
3. 酸碱中和反应的结果可以通过酚酞指示剂的颜色转变来观察。
实验结论: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之间的反应,产生水和盐。
当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性溶液中的氧化氢离子结合时,就会产生水,并伴随着盐的生成。
实验中使用的酚酞指示剂可以反映酸碱中和反应的颜色变化,产生粉红色。
实验二:金属与酸反应实验目的: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基本特性和规律。
实验材料:铜、锌、镁等金属片,盐酸、稀硫酸等酸。
实验步骤:1. 取三个实验瓶,分别加入盐酸、稀硫酸和纯水。
2. 将金属片分别放入三个实验瓶中,进行观察。
3. 统计金属片与不同酸的反应情况和反应产物。
实验结果:1. 金属片与酸会产生气体。
2. 不同金属与不同酸所产生的气体不同。
3. 锌和盐酸的反应会产生氯化锌和氢气。
4. 镁和稀硫酸的反应会产生硫酸镁和氢气。
5. 铜和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均不会产生气体。
实验结论: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气体,不同金属与不同酸所产生的气体不同。
实验中发现,锌和盐酸的反应会产生氯化锌和氢气,镁和稀硫酸的反应会产生硫酸镁和氢气,而铜和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均不会产生气体。
实验三:物质的不可压性实验目的:通过水的挤压实验,了解物质不可压性的基本特征。
实验材料:橡皮球、水、透明塑料管。
实验步骤:1. 将橡皮球塞入透明塑料管中,并倒入适量的水。
理化生实验操作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实验器材光具座(带有标尺)、发光物体、凸透镜(焦距已知)、光屏三、实验步骤1.记下凸透镜的焦距;f =cm;2.在光具座上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
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移动凸透镜位置,使物距分别为u>2f;f<u<2f;u <f 再移动光屏找像,眼睛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最清晰为止;4.记下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
四、实验注意事项: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
测量石块的密度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名称:测定石块的密度二、实验目的:1.学会测定固体的密度;2.练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m三、实验原理:ρ =V四、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水、细线、待测小石块五、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2.测出石块质量,并填入表格中;3.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并填入表中;4.用细线将石块系好;5.将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液面的读数,即水和石块总体积,并填入表中。
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实验目的探究并理解不同的燃料具有不同的热值二、实验器材天平、铁架台两只、烧杯两只、燃烧皿两个、温度计两只、水、碎纸片、固态酒精、石棉网、火柴等。
三、实验装置(如右图)四、实验步骤1、取 的水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2.用天平称出固态酒精的质量,再称出等质量的碎纸片放入燃烧皿中;3.依次安装装置;4.设计记录表格:5.点燃固态酒精和碎纸片,给两个烧杯中的水加热,直到固态酒精和碎纸片烧完;6、记录两温度计的示数并填入上表并计算。
五、实验结论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时,通过计算可知酒水水精放出的热量比碎纸片放出的热量 。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实验目的: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器的电阻值二、实验原理:R =I U 三、实验器材:电池组、开关、电阻、电流表、 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四、实验电路图设计:五、实验步骤:1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为 某一适当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上分别读出U 、I 的值,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全一册共19个实验)之欧阳美创编

化学实验报告目录01、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02、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0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04、利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05、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06、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07、用托盘天平称取12.5g氯化钠08、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09、组装过滤装置并过滤粗食盐水10、加热蒸发食盐溶液11、探究氯化钠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12、用实验证明酒精与水能互相溶解13、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4、用指示剂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15、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16、用实验证明铁、铜、铝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7、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18、用盐酸鉴别氯化纳和碳酸钠19、氮肥的简易鉴别20、化学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1、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实验目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一、实验器材、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检查仪器、药品。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3. 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放在桌面上。
4. 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 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实验装置图疑问讨论评语教师签名化学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 2、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实验目的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实验器材、药品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