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烈度区通信建筑结构设计研究-邮电设计技术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38号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正文:----------------------------------------------------------------------------------------------------------------------------------------------------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1994年11月10日建设部令第3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城乡建设、工程建设抗御地震灾害(以下简称抗震)工作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抗震设防地区。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上述地区内进行城乡建设、工程建设均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抗震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平震结合的方针。
抗震计划应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分别组织实施。
第四条抗震工作的任务:贯彻执行抗震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抗震工作规章;组织制定抗震工作的规划、计划;负责管理工程(房屋、工程设施、构筑物等)的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编制、实施抗震防灾规划和综合抗震防御体系区域规划;调查、评估震后工程震害;参与、指导抢修、排除和震后恢复重建。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综合管理全国城乡建设、工程建设的坑震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的抗震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抗震工作。
第六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应积极开展抗震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抗震知识;推动和加强抗震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积极开展国际抗震科学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
第七条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参加抗震活动的义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对在抗震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新建工程抗震设施费用应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抗震加固经费源于地方、部门财力和单位自筹。
有重要文物价值和纪念性建筑等特殊工程项目,可按管理权限申请专项经费。
电信设备抗震检测的规定

2 美国
美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大量的震害灾难促使美国政 府非常重视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网络通信设备抗 震性能鉴定工作。为此国家专门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确定了邮电工程作为国家生命线工程的重要地位,通过对 大量已经发生的地震震害的调查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 网络通信设备抗震目标,并实施对网络通信设备的大量的 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电信设备抗地震性 能检测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
5 通信工程抗震的相关规定(P49)
5.1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5.2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要求 5.3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规定(P59)
目录 一、电信设备抗震检测相关知识介绍(了解)
二﹑电信设备抗震研究和检测的重要性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附 表)
地震灾害 earthquake disaster
由地震产生的灾害。简称震灾或震害。一般 分为地震原生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
工程结构破坏等级 grade of earthquake damaged engineering structure
结构出现共振时的频率。 抗震加固 seismic strengthening for
engineering 为使不合格抗震鉴定要求的既有工程结构达到
固定的抗震设防标准而进行的设计和施工。
生命线工程 lifeline engineering 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地震破坏会导致城市局部或全部瘫痪,引 发次生灾害的工程,如供水﹑供电﹑交通﹑电讯、煤气﹑铁路等。 GB/T18028.3有关生命线工程包括:生命线工程是指供水系统、 供气系统、排水系统、交通系统、供电系统和通信系统中的各类 工程结构设施、设备 。
通信工程抗震方案设计要求

通信工程抗震方案设计要求为了确保通信设施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通信工程抗震方案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通信设施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设备安全性设计和通信系统的鲁棒性设计等方面,以下是通信工程抗震方案设计的要求。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1. 应根据地震区域划分,结合当地的地震活动规定,对通信设施的建筑结构进行抗震等级确认,确保建筑能够承受不同等级的地震影响。
2. 基于地震动力学原理和现行的抗震规范,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包括地基的设计、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抗震支撑结构等。
3. 通信设施的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耐震性和韧性,以确保在地震影响下不发生倒塌或结构破坏,从而保障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设备安全性设计要求1. 通信设施的所有设备都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包括天线、支架、设备机架等。
2. 设备的固定安装方式必须符合抗震规范,并且需要经过抗震性能测试,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设备不会发生松动或倾斜。
3. 设备的布局设计应考虑设备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避免设备之间窜动或碰撞造成故障。
通信系统的鲁棒性设计要求1. 通信系统应具有强大的鲁棒性和自恢复能力,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快速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2. 通信系统的整体布局应合理,避免通信设备之间的串扰,保证通信质量在地震期间不受影响。
3. 紧急通信功能必须得到重点考虑,确保在地震发生后可以迅速切换到备用通信系统,保障抗震时期的通信需求。
维护保养要求1. 对于抗震设计定级的通信设施,应进行定期的抗震性能检测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施的抗震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2. 在地震预警系统发出地震预警时,需要对通信设施进行快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通信设施在地震来临前处于最佳状态。
3. 对于已经老化的通信设施,应考虑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提高设备的抗震性能。
以上是通信工程抗震方案设计的要求,抗震设计是保障通信设施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正常运行的关键性环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通信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推荐下载】房屋建筑学全套课件

(4)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来分
• 木结构建筑 • 砖木结构建筑 • 砖混结构建筑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钢结构建筑 • 混合结构
25
• 各类建筑物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重 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建筑物在使用要求、所用材料、 设备条件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并且相应确定建筑物的 耐久年限和耐火等级。
• 设计前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 (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 深入访问使用单位中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认真调查同类已建房屋 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和总结,对所设计房屋的使用要求,做 到"胸中有数"。以食堂设计为例,首先需要了解主副食品加工的 作业流线,炊事员操作时对建筑布置的要求,明确餐厅的使用要 求以及有无兼用功能,掌握使用单位每餐实际用膳人数,主食米、 面的比例,以及燃料种类等情况,以确定家具、炊具和设备布置 等要求,为具体着手设计作好准备
43
• (2)建筑材料供应和结构施工等技术条件:
– 了解设计房屋所在地区建筑材料供应的品种、规格、价格等情况, 预制混凝土制品以及门窗的种类和规格,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 价格以及采用的可能性。结合房屋使用要求和建筑空间组合的特 点,了解并分析不同结构方案的选型,当地施工技术和起重、运输 等设备条件;
26
建筑物的等级
• 根据复杂程度分为一、二、三、四、五、六个等级。设计 收费标准随等级高低不同。
• 按耐久年限分 1)一级:100年以上 2)二级:50~100年
27
• 三级:25~50年 • 四级:15年以下
28
按耐火性能和耐火极限
• 耐火极限是指 建筑构件遇火后能够支撑的时间。 用小时来表示。如钢材的耐火极限是0.25h
31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徐培福.pptx

中震不屈 服,错 层处钢 板墙, 模型试 验。
第19页/共33页
大震柱不屈服,中 震个别斜撑屈服, 模型试验,SRC 柱试验,节点试 验
第20页/共33页
第21页/共33页
第22页/共33页
第23页/共33页
墙中震不屈服,外 框架25%总剪力, 扭转位移比绝对 值小,适当放松。
第24页/共33页
SP5 薄弱部位、重要部位不屈服(地震 作用及承载力均采用标准值,无内力调整 及增大系数),允许有些部位进入屈服, 但不发生脆性破坏。
第5页/共33页
SP6 薄弱部位、重要部位进入屈服,结构 变形可选定某一限值,但不发生剪切等脆 性破坏
SP7 薄弱部位、重要部位构件进入屈服, 变形达到或接近规范给定允许变形限值, 但不发生剪切等脆性破坏
财富中心二 期,抗扭 刚度。
第25页/共33页
裙房偏心,位移比可放松。
第26页/共33页
剪力墙结构,170米,中震不屈服
第27页/共33页
外支撑框架无楼板连接
第28页/共33页
花隔外框加普通 外框,楼板不连 续,梁加强,中 震不屈服,试验
第29页/共33页
第30页/共33页
扭转效应明显, 中震不屈服,剪 力墙特殊加强, 钢框架25%总 剪力,试验
第11页/共33页
大连国贸 330米, 内筒外框, 中震下弹 性,内筒 大震下不 剪坏,外 框25%总 剪力,斜 撑剪力墙 试验。
第12页/共33页
环球金融中 心,490 米,墙体、 柱、斜撑 中震不屈 服,墙大 震不剪坏, 模型试验、 节点试验
第13页/共33页
北京国贸, 330米, 内筒加型 钢、钢板、 斜撑,大 震不屈服; 转换桁架 大震弹性; 模型试验, 剪力墙试 验。
通信工程设计基础知识

2022/1/8
24
第二十四页,共64页。
2、层高确定(quèdìng)
生产机房的层高决定因素: 工艺生产要求的净高; 结构层、建筑层和风管等高度构成; 工艺生产要求的净高: 由电信设备的高度; 电缆槽道(或活动地板)和波导管的高度; 施工维护(wéihù)所需的高度等因素确定; 电信主机房(交换、传输机房) 净高:;
给排水、消防、电照及辅助房屋的建筑工艺要求
2022/1/8
5
第五页,共64页。
3、 总体(zǒngtǐ)要求
3.1 机房平面设计要求
机房平面布置应满足工艺(gōngyì)要求,并从建筑结构、层 高、内部交通、楼层荷载等方面为远期生产机房的扩容 与调整创造条件;
工程的主要建筑面积考虑远期通信设备容量的需求;
在机房相关的柱子上按工艺提出的位置设置分接地汇集铜板
2022/1/8
16
第十六页,共64页。
5、空调(kōnɡ diào)、通风
5.1 各生产机房对空调、通风分为三种情况:
安装程控交换设备机房要求采用恒温恒湿空调;
安装一般通信设备机房要求空调;
操作人员的房间要求空调。
注意事项:
空调设备主要考虑满足近期需要;
渗漏; 对于有上、下水房间的机房和电池室应严防渗漏; 各房间的墙和顶棚的抹灰、涂料、油漆及其他装饰材料应保证
不脱落(tuōluò)、不起皱、不掉灰。 各房间的墙和顶棚处理见本专业要求 3.6 地面 地面应严防不均匀下沉和产生裂缝; 地面面层应采用耐久、耐磨、非燃或阻燃材料; 地面平整度要求:房间最远两点高度的偏差应小于 ,且最大
高烈度区某B级高度剪力墙结构超限设计和分析

1概况某超高层住宅楼位于8度(0.20g )抗震设防区,场地类别Ⅱ类,场地特征周期0.45s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该工程地下3层,其中地下第1层为设备夹层,地下第2、3层平时为丙二类库房,战时为甲类核6级人防工程掩蔽所,地上39层除避难层外均为住宅,住宅层高为3.1m 。
室内外高差为0.3m ,房屋高度为120.80m ,高宽比为6.57,为B 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
结构标准层布置如图1所示,其中结构底部加强区高度取底部5层,约束边缘构件层范围至第7层,第8和9层为过渡层。
本工程的房屋高度超过A 级高度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100m ),并且高宽比较大,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为1.26,大于1.2,属扭转不规则。
针对结构超限情况,设定了适当的性能目标和加强措施,以保证结构在各个地震水准下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依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 5021—2010)[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 J 3—2010)[2],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目标设定为多遇地震时结构完好、无损坏,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设防地震时结构轻度损坏,经一般修理后可继续使用,罕遇地震时结构中度损坏,经修复或加固后可继续使用。
工程基础采用整体性较好的平板式筏形基础,筏板厚度取2000m m ,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层,标准组合下基底压应力平均值约为750kPa 。
按《甘肃省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高宽比超限抗震措施暂行规定》的要求,在设计中采取从严控制相邻楼层侧向刚度比和受剪承载力比、从严控制大震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降低外墙纵轴压比限值等有效措施,嵌固端取地下室顶板处。
2上部结构小震分析鉴于工程高度超限且高度比较大,设计中采用盈建科结构设计软件(Y J K )和M I D A S-Bui l di ng (以下简称Bui l di ng )2个计算程序进行多遇地震下结构的整体指标对比分析,保证设计、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高烈度区钢结构转运站隔震性能分析与研究

高烈度区钢结构转运站隔震性能分析与研究江赛雄;傅强【期刊名称】《电力勘测设计》【年(卷),期】2024()1【摘要】为研究高烈度区火力发电厂中钢结构转运站隔震应用效果及隔震性能,本文建立两层和五层两个典型钢结构转运站进行隔震结构研究。
并选取5条天然地震波与2条人工地震波对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对比分析隔震前后结构的动力特性、楼层层间位移角、楼层层间剪力等地震响应指标。
得到以下结论:1)在高烈度区转运站结构设置基础隔震支座,能有效延长结构自振周期,降低结构地震响应强度。
2)结构设置基础隔震支座后,在自然地震波与人工地震波的作用下,结构的柱底水平剪力、楼层层间位移角、楼层层间剪力相比隔震前都得到了有效降低,建议高烈度区转运站结构有条件时宜采用结构隔震措施。
3)隔震结构隔震效果差异与结构隔震层屈重比的大小存在直接关系,合理的控制隔震层屈重比能有效提高结构的隔震效果。
4)隔震设计时应考虑结构变形对工艺设备的影响,消除相邻建筑变形不一致产生的附加应力,以保证结构安全。
【总页数】8页(P35-42)【作者】江赛雄;傅强【作者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新一代建筑技术及应用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52.1【相关文献】1.高烈度区带厚板转换层建筑的隔震性能分析2.高层钢结构高烈度区减隔震技术对抗震性能影响研究3.基于自复位刚性滑移隔震支座的高烈度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4.某高烈度区高墩大跨刚构桥梁减隔震计算研究5.高烈度区减隔震技术对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规范》,通信设备机房楼板等效均布活荷载为 10.0 kN/m2,根据数据中心机房功率级别不同,其结构楼面 等效均布活荷载更大(目前规范中无明确规定)。
d)孔洞较多。除常规土建、设备专业的电梯井和 管线井外,通信建筑内部墙体及楼板上需开设大量的 预留孔洞以满足敷设通信电缆和电力电缆的需求。
Keywords:
Telecommunication buildings;Floor load;Design parameter;Interlocked floor;Mezzanine
0 前言
通信建筑是安装通信设备的生产性建筑、为通信 生产配套的辅助生产性建筑及为通信生产提供技术 支撑服务的支撑服务性建筑,如通信机房楼、通信综 合楼、呼叫中心、数据中心等。与普通民用建筑相比, 通信建筑有以下特点。
通信建筑;楼面荷载;设计参数;错层;夹层 doi:10.16463/ki.issn1007-3043.2015.08.019 中图分类号:TU2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043(2015)08-0088-05
Abstract:
Combined with previous engineering examples,it studie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elecommunication buildings in high intensity
a)柱网较大。为满足通信设备的安装使用要求, 一般采用大跨度、大开间,常用 7.2~8.4 m 的柱网。
b)层高较高。通信建筑层高一般由工艺生产要 求的净高、结构层、建筑装修层、风管或下送风架空地 板及消防管网等高度构成,综合考虑相关专业的工艺 要求,层高一般为 4.8 m 左右或更高。
c)楼面活荷载较大。根据现行《通信建筑工程设 ——————————
area in detail from the aspects of choice of structural system,the determination of floor load,the selection of design parame-
ter,the issues of interlocked floor and mezzanine. It puts forward the issues for attention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elecom-
88 2015/08/DTPT
魏文豪,韩宝权,邢国兴 综 合
高烈度区通信建筑结构设计研究 General
合以往完成的通信建筑工程设计实例,从结构体系的 选择、楼面荷载的确定、设计参数的选取和结构设计问 题等几方面对高烈度区通信建筑的结构设计进行研 究。
1 结构体系的选择
通信建筑,特别是通信机房楼层数一般不多,高度 一般不超过 24 m,为多层建筑,因此常采用框架结构, 以提供灵活可变的平面布置,获得较大的空间且节约 投资。但在高烈度区,由于水平地震力较大,框架结构 的侧向刚度较小,为满足国家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下称《抗规》)规定的弹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要求, 用框架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常需要设计较大截面 的梁、柱,出现“肥梁胖柱”现象,使人感觉不够经济,同 时较大的梁、柱截面也可能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美 观。
e)错层、夹层问题。设计时考虑活动地板高度, 将机房范围内楼板下沉一定高度,以保证机房与走廊、 其他房间地面完成面平整,从而形成错层。设计时考 虑电源专业下走线的要求,在楼层的局部区域或整个 楼层设置低矮的楼层,从而形成夹层。
在通信建筑的设计中,较高的层高、较大的楼面活 荷载及错层、夹层问题都会给结构的抗震性能带来不 利影响,尤其是在高烈度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8 度及以 上),由于水平地震作用很大,且通信建筑一般为乙类 建筑,使得其结构设计变得较为困难。因此,本文拟结
因此,高烈度区的通信建筑工程如采用框架结构 较难满足位移角要求时,可考虑结合建筑墙体位置设 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形成带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 或框架—抗震墙结构,采用刚度较大的抗震墙来提高 结构的抗侧刚度,从而达到减小结构侧移的目的,且可 以有效地减小框架部分构件的截面尺寸。实际工程中 应考虑抗震墙对土建投资和平面功能的影响,综合考 虑方案的经济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比选后确定。方 案前期就应与建筑专业沟通,尽量采用简单、规则的建 筑体形,避免采用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尽量选择接近方 形的平面,避免狭长的矩形平面)。如选用框架结构体 系,应适当加大周边及角部构件的刚度,以提高结构的 抗侧和抗扭刚度;如选用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抗震 墙应结合建筑楼、电梯间及通高墙体的位置布置,间距 应满足《抗规》的相关规定,并应使结构在 2 个主轴方 向的动力性能接近。
Wei Wenhao,Han Baoquan,Xing Guoxing(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 Consulting Institute Co.,Ltd.,Zhengzhou 450007, China)
摘 要:
关键词:
结合以往的工程实例,从结构体系的选择、楼面荷载的确定、设计参数的选 取、结构设计中碰到的错层、夹层问题等几个方面着手,对高烈度区通信建筑 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高烈度区通信建筑结构设计时应 注意的问题及错层、夹层等相关问题的设计对策,从而为今后同类工程的结 构设计提供参考。
munication buildings in high intensity area and the solution on interlocked floor and mezzanine,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综 合 魏文豪,韩宝权,邢国兴
General 高烈度区通信建筑结构设计研究
高烈度区通信建筑结构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elecommunication Buildings in High Intensity Area
魏文豪,韩宝权,邢国兴(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