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记叙文写作指导
[四年级语文]完整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四年级语文]完整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85202c7fbcd126fff6050b09.png)
[四年级语文]完整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一、怎样写人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

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一:一、以实物为线索在写人的记叙文中,如果把这个人所做的事随意选入材料中,往往会犯材料堆积、凌乱的毛病。
如果确定一个实物为线索,尤其是人物珍爱的实物,围绕这样的线索组织材料,全文就会中心突出、布局紧凑。
史铁生的《老海棠树》,是一篇作者怀念奶奶的文章,讲述的是祖孙两人的回忆和爱。
奶奶所有的活动都在海棠树下,海棠树不仅是线索,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是抒发感情的媒介,是将生活片段有机串联起来的“彩线”。
写事的记叙文,尤其是写几件事的时候,用确定的实物为线索,可以将人和事都集中在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二、以事件为线索我们写记叙文,通常是写较为简单的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为线索,把要写的人物、事件、情节串联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是某一事件的见证者或者参与者,这就突出了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也便于直接抒发情感,发表观点,表明态度。
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是以儿时母亲对“我”的教育为线索行文的,请欣赏其中的精彩片段: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指导技巧

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指导技巧四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阶段,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的指导技巧,帮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
一、选择合适的主题写作前,首先要明确写作的主题。
主题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受相关,并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写自己的家庭、朋友、爱好、旅游经历等都是适合四年级学生的主题。
二、明确写作的目的在写作之前,确定写作的目的非常重要。
是想叙述一个事情、讲述一个故事,还是进行感悟和思考等等。
写作目的明确可以使文章更加有针对性,内容丰富。
三、分析写作要求在写作之前,认真阅读写作题目和要求。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了解题意,确定写作方向。
比如,如果写一篇记叙文,则要明确故事的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
四、积累素材,展开思维准备写作的时候,可以先进行素材的积累。
可以以图画、图片、记忆等形式,搜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素材。
然后可以进行头脑风暴,展开思维,将素材进行扩展。
五、合理安排结构在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进行组织。
通常可以分为导入段、扩展段落和总结段三个部分,使文章层次清晰。
六、注重语言的表达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写作,注重语言的表达规范和准确。
要注意用词简洁明了,句子通顺流畅,不要出现语法错误。
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七、多写多练,勤于修订写作是一个需要积累和经验的过程,通过多写多练,可以提升写作的能力。
写完一篇作文后,要勤于修订,检查是否有重复的地方,或者是否需要修改调整。
八、培养审美意识语文写作不仅要求内容表达清晰,还要求文章的美感。
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吸引人。
通过以上的指导技巧,相信学生可以写出更好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作文。
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只要勤加练习,相信学生可以在语文写作中有所突破,取得优异的成绩。
记叙文的写作指导7篇

记叙文的写作指导7篇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记叙文的写作指导11.要选择有较强的情感内涵的材料。
老舍先生说过:“小说是情感的记录,而不是事实的重述。
”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
事件,线索等等仅仅是记叙文的表层结构,其深层结构是充溢其中的情感内涵。
事件、线索等等仅仅是承载情感内涵的框架,真正感动人的是蕴含在框架中的情感。
那些没有情感内涵的材料不是记叙文的好材料。
那么,可以写哪些情感呢?(1)要写那些人人都能感知、体会的人之常情。
情感虽然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在感觉,但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这就是情感具有可体验性的生理、心理基础。
有许多情感内容是人们共有的,共通的,传达这样的情感,就会激起别人的共鸣,就会使人感动。
(2)要写那种超出常规的强烈的反常合道的情感。
有时候,人物的所作所为与一般的人不一样,似乎不大正常,但这种反常的行为中往往包含着强烈的情感。
这种情感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往往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当情理冲突,必须舍理取情的时候;当正确与正确之战,必然要舍弃一方,形成悲剧冲突的时候;当人物对某种事物痴迷、执着到难舍难分而与常规的做法不一样的时候;情感就开始动人了。
(3)情感要能产生振荡和分化。
文似看山不喜平,那种一览无余的、直线发展的情感,缺少回环蕴藉的美感,很难使人产生情感的激荡。
因此,在描述情感的时候,要尽量展示情感的曲折和波澜,一步一步把读者引入情感的旋涡。
2.要选择有较深的主题潜能的材料。
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选材和立意是记叙文写作中两个重要的环节,他们处于互相影响的联动状态。
材料选得好,为开掘主题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主题的开掘和深化,又反过来制约、促进材料的选择和加工。
有些考生在选材时往往只考虑是否切题,却很少考虑材料的主题潜能,正如鲁迅先生批评的那样:“将一些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描绘事物、塑造人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及作用2. 记叙文的写作要点a. 确定中心思想b. 选择合适材料c. 安排合理结构d. 运用表达方式3. 记叙文的人物描写a. 外貌描写b. 动作描写c. 语言描写d. 心理描写4. 记叙文的场景描写a. 自然环境描写b. 社会环境描写c. 气氛营造5.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a. 首尾呼应b. 过渡自然c. 动静结合d. 渲染气氛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趣的、感人的事情,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定义、作用及写作要点,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
3. 示例:分析优秀记叙文范文,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方法。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5. 反馈:批改学生作文,给予鼓励和建议,指导学生修改提高。
四、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真实、生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写作要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的生动性、真实性、完整性。
3. 学生对写作技巧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范文,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3. 采用同伴教学法,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借鉴,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 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写作中学会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优秀记叙文范文:提供一批优秀记叙文范文,供学生学习和借鉴。
2. 写作素材库:整理一份写作素材库,包括人物、场景、情节等,方便学生在写作时查阅。
3. 写作指导书籍:推荐一批关于记叙文写作的指导书籍,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个课时的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要点。
四年级作文指导(总结8篇)

四年级作文指导(总结8篇)四年级作文指导(总结8篇)四年级作文指导(一):怎样写游记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教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
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必须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
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
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
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
同时,也使文章富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
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
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
仅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
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必须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
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才会全面,描述时才会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
为了避免这种情景,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
另外,公园和游览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
例如,清华池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
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当要学生记录下来。
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我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
四年级作文指导(二):怎样写状物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4.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提高写作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3. 叙述方法与技巧4. 人物描写与塑造5. 事件叙述与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难点: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一篇记叙文,讲解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写作记叙文,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总结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注意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3. 下周课上交流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叙述生动,形象具体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2.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实践训练:鼓励学生多写作,多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情感,培养真挚的情感表达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写作教材,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示例。
关于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经典」

关于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经典」(一)审题与选材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选材不当、写作重点不突出、记人记事不分,其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当、对标题把握不准。
审题通常指的是,审体裁、审范围、审重点(题眼)、审人称等。
不少同学常常忽略的其中审重点和审范围。
例如,《变化在我身边》写作的重点是我身边的变化而不是我本身的变化,《一句名言鼓舞着我》重点不是一句名言的内容及由来,而我在名言鼓舞下的思想和行为,《值得回忆的一个人》写作的重点是主人公之所以值得回忆的思想和言行。
为了突出重点,表现中心,选用的材料必须典型。
选用的材料可根据标题酌情安排。
例如,写整体(像《温暖的班集体》)选材力求点、面结合;写个人,则或选一件典型事例,或写某人2—3个生活片断。
(二)开头与结尾记叙文的结构,通常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
所谓凤头,指的是文章开头应给人以美感;猎肚,指的是内容充实;豹尾指的是文章结尾要圆滑有力。
这里只说说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文章开头对整篇文章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为开头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自古至今,许多文学家都十分重视写好文章的开头,我们学写记叙文也必须千方百计地写好开头。
无华考|zk168论是倒叙式还是顺叙文,都务必写得优美而有吸引力,不写那些与标题无关或距题目太远的话。
文章结尾是给人留下的最后一个印象,它对决定文章的圆满成功也起了重要作用。
俗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我们也务必用功写好文章的结尾。
文章结尾要做到紧扣标题或文章中心,不得跑题。
力求使结尾写得自然、简练、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三)表达与语言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
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必须紧紧围绕并突出本文的中心。
写一件事则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写几个生活片断则要求详略安排得当,避免平均用力;具体表达中要注意写到细处去,通过人物或事件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或事件中心;语言方面,力求生动、形象、灵活,使文章形象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的开头是怎样的?
古人曾把它比作“凤头”,所谓凤头,一要 俊美,二要小巧,也就是说,好的开头,要力求 做到简洁明了,新颖巧妙,美丽动人。 记人记事文常用的几种开头方式: 1、叙述引入式
2、描写渐、总括介绍式
1、叙述引入式:可分顺叙和倒叙两种。 《“抢”外公》 今年一放暑假,我就接受了爸爸、妈妈的一项特殊的 “任务”——到东台外婆家“抢”外公。 《我的“学生”》 别看我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学生,年仅十四岁,但我还 有为期四十天的“教龄”呢。说起这事还挺有意思的。 《改错》
常见的开头方法:
• ⑴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直接点题) • ⑵描绘环境,渲染气氛 • ⑶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开门见山
• 提起亲情,我的心里总有丝丝的温暖。是的,在我的 心里,让我感受到亲情的事情如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多, 今天,我将摘下那颗最亮的星星奉献给你们。 (张文康《亲情》)
描绘环境 渲染气氛
• 窗外,寒风呼呼的刮着,天空中没有一丝月光,只有 几颗零散的星星在孤独的眨着眼睛。我黯然的坐在床 头,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任凭那微小的星光打在我的 脸上。 (康金《亲情》)
• 我胡乱的吃了几块面包,喝了两口牛奶,就要走,妈妈那不高不低慢悠 悠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别忘了带书。”别忘了中午回来先喝口水再吃 饭。“还有,别忘了……”我实在厌烦,不高兴的说了句:哎,知道了, 怎么唠唠叨叨像个老太婆!“话一出口,我马上意识到说重了,我的心 “通通”的跳起来,心虚的瞅瞅妈妈,妈妈正愣愣的望着我,脸上满是 诧异和失望。和妈妈那刺眼的目光一接触,我赶紧低下头,慌慌张张的 背起书包,走向学校。(李菁华《难忘的“别忘了”》)
叙事作文又称记事作文,在作 文类别里因为贴近生活实际,而被 认为是较简单的一种作文体裁。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 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 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 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 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 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 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我又一次被请进了这个我常来的地方——办公室。理由很 简单:考试卷子不改错。其实我觉得这种改错误没有什么必要, 所以极少改错,因此也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承认错误。 “怎么,还没改?”
2、描写渐进式:开头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及 人物出现的场景。 《都市一瞥》 除夕夜晚,我早早吃了团圆饭,去街上买烟花,整条大街 十分繁华。当我来到霓虹灯闪烁的大酒店附近,看见有人围着 议论,挤进一看,原来是个农村妇女,衣衫单薄,怀里紧紧抱 着一个婴儿。 《五官争功》 一天 , 大家都安静地休息着,忽然,手无意揉了一下眼睛, 眼睛受到了刺激,流出眼泪来,眼泪流到了鼻子里,鼻子忍不 住迫使嘴巴打了个个喷嚏,唾沫溅到了手上,手正要打嘴巴, 没想到打到了嘴巴的近邻——耳朵。
《凌乱的爽》
站在镜子前……镜子里面的还是人吗?眼睛肿得和鸵鸟蛋 一样!鸵鸟,特征为脖子长而无毛、头小、脚有两趾。是世界 上存活着的最大的鸟。生物七年级下册有说。
3、议论(抒情)点题式
《迈出一步》
当一个人面对困难寸步难行的时候,如果能勇敢地迈出 一步,也许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但这一步的迈出是艰难的, 需要克服种种心理障碍,需要充分的勇气和自信。 《朋友》 你是我眼中稍纵即逝的流星,一闪而过,悄然隐去。我 惋惜这相逢的短暂,但更珍惜这短暂的相逢,因为,你一路 燃烧而来,你曾将我的一段人生历程照亮。
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 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 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 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 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 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 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 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有时候可以通过 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 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 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 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巧设悬念 引人入胜
• 时间像流水一样匆匆而过,转眼间,小学五年的生活 过去了,其间,让我感动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有一件 事情却让我永生难忘。
常见的结尾方法:
• ⑴照应开头,篇末点题 • ⑵抒发情怀,余味无穷 • ⑶蕴含哲理,发人深思
判断他们属于哪种结尾方式
• 1、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去不复返呢? 2、在我们的眼中,沙漠玫瑰的美是惊人的。 我们欣赏它,是因为知道它的起点在哪;我们 赞美它,是因为它蕴藏着绿色的生命。 • 3、因此,对于生存,精神储备和物质收藏同 等重要。 • 4、 娘说:“海子回家了,再也不走了……”
4、总括介绍式
《游九华山》 唐代诗人李白曾有“昔在九江上,遥望九 华山。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千古 名诗。 暑假里,我有幸跟爸爸到九华山一游。
《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 妻子和儿子。
趁热打铁:
1、以“分数,让我欢喜让我忧”为题写一篇记事文,要有真 情实感。 2、假如你是下面一段文字的“我”,进行合理想象,以“这 是我的责任”为话题,写一篇记事文。 七年级开学,“我”被同学们选为班长。于是“我” 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管理班级。不久,一些同学说“我”爱管闲 事,好出风头。对此,“我”说:“这是我的责任。”此后, 班里常响起这句话。一学期下来,当听到同学们渐多起来的赞 扬时,“我”还是说“这是我的责任”。 要求:用到今天讲的记叙文的开头的写作方法,力求先声夺人、 引人入胜。十分钟写完开头,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推荐一篇口 头展示。)
写好事情的经过
• 1、六要素记事 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 (围绕中心,选取与中心有关的) • 2、突出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 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 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 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的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 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