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定义与现状

合集下载

中药提取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中药提取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和竞争力。
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行业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拓展国际市场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中药提取 物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
力。
行业投资提取物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如果政策发生变化,可能会
对行业产生不利影响。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合理规避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中药提取物的 质量标准,包括成分含量、重金属、 农药残留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 的安全有效性。
政策环境影响
政策支持为中药提取物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 展。
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了中药提取物行业的准入门槛,有利于优胜劣 汰,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政策环境的变化对中药提取物行业的影响较大,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 向,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
中药提取物行业深度 研究报告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CONTENTS
• 中药提取物行业概述 • 中药提取物行业市场分析 • 中药提取物行业政策环境 • 中药提取物行业技术发展 • 中药提取物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 中药提取物行业发展前景与建议
01 中药提取物行业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药提取物是指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 成分,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和 质量的可供直接应用的制品。
行业政策动向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 中药提取物行业的发展,如《关于加 快中药提取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 意见》等。
政策重点支持中药提取物技术创新、 产品研发、产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 量。
行业法规标准
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中药提取物生产 质量管理规范》,对中药提取物的生 产、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2023年中草药提取物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中草药提取物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中草药提取物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标题:中草药提取物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中草药提取物行业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行业的背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市场趋势等进行研究,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研究表明,中草药提取物行业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未来的发展潜力可观。

一、背景概述中草药作为中医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草药提取物指的是从中草药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常见的形式有粉状、液体和固体等。

中草药提取物具有多种功效,如抗炎、镇痛、抗菌等,因此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市场规模分析1. 国内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草药提取物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起逐渐兴起,并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根据数据预测,2022年,中草药提取物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XX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XX%。

2. 区域市场分布:中草药提取物行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其中以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为主要产区。

目前,东部地区已形成了集中化的中草药提取物生产和加工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三、竞争格局分析1.行业竞争者:目前,中草药提取物行业的竞争者主要包括中草药种植企业、提取物加工企业、中药制剂企业等。

2. 市场份额分配:市场份额主要由规模较大的企业占据,其中一些知名的企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并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四、市场趋势分析1. 国家政策支持:随着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认可,我国政府对中草药提取物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草药提取物行业在提取技术、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这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3. 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草药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绿色产品,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植物提取物、中药提取物、标准化提取物、中药浓缩颗粒的概念

植物提取物、中药提取物、标准化提取物、中药浓缩颗粒的概念

植物提取物、中药提取物、标准化提取物、中药浓缩颗粒的概念一、提取物的概念提取物(Extract)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某种材料中提出或加工的物质。

提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划分为二个层次:通过提取可以减少体积或重量,改变形态,方便包装、贮存、运输、使用等,称之为“形态改变功能”,即一般功能;通过提取可以富集目标物质(如活性成分),提高功效(如疗效或有效性),改善性能(如溶解性、生物利用度、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等)等、称之为“性能改进功能”,即高级功能。

这种划分有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提取物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二、植物提取物和草药提取物根据提取物原材料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菌类提取物矿物提取物等。

其中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ect)以植物材料(整个植物或植物的某一部位)为原料,可用于增进健康或其他目的。

国际市场上通常所谓的草药提取物(Herbal Extract)主要指来源于药用植物或各地习用草药的提取物,以增进健康为应用目的。

由于草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在供需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这可能是草药提取物产生的初始原因,通过发挥提取的方便贮运等“一般功能”,可以较为经济地实现草药资源的重新分配,故有人把植物提取物出口看成是资源的输出。

随着植物提取物应用范围的拓展和应用要求的提高,大量的现代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在这一领域得到应用,草药提取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提取的“高级功能”逐渐显现出来,草药提取物已经成为天然健康产业链中的技术和质控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上,为天然健康制成品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均一提供了保证,特别在保证产品的均一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如德国银杏叶制剂的生产,首先将不同来源的规范化生产的银杏叶在投料前“勾兑”,然后按程序化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得到标准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再以提取物配方制成成品,使最终产品的质量基本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草药提取物的“高级功能”是其价值所在,是其产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究现状与展望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究现状与展望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究现状与展望宋霁翔,褚福浩,王鹏龙,徐昕,李国梁,周粲,汤明杰,李强,雷海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摘要:中药是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对深层诠释中医药科学内涵及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有益的肩示。

关键词:中药;物质纂础;理论;途径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Potential Basis ofC hinese MedicineS O N G Ji—x ia ng,C HU Fu—hao,WANG Peng-10ng,XU Xin,L I GuO—liaIlg,ZHOU-Shen,TANGMing-jie,LI Qiang,LEI Hai-min木(Sc ho ol of ClI in e se Ph锄a吼BeijiIlg UniVerS时of Chin眦Medici北,Beijing 100102,Chim)Abs tr act:TCM is an impOn an t co m p on e n t oftlle Sys tem of Ch in es e m e di c in e,an d widel y use d in clinic altr e at m en t,T0 study the pote嘶al b弱is of Ch ine se medici舱is v e r y irnport锄t fo r eval岫ting Chinese medici地s onmod锄ization o f ChiIle辩瑚teria m e d ic a.i n this p a p e L the re s ea fc ha scjent i最c b黔is a nd p rom oti ng d lep ro g r es sa11d the m e tI l o d s in this field in fecent yea rs w e r e reviewed to propose n e w iIlsights柚d印proaches fbr the丘Itu∞developm髓t.Ke)啪rds:Tmditional Chinese m e di c in e:po t en t ia l b私is;111eo哆;P atll wa、,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天然物质,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

中药提取物

中药提取物

中药提取物中药提取物是从中药产业中分化出来的新兴领域,是对中药材的深度加工。

标准化中药提取物是指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制得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提取物,它包括原药材和提取物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及原药材和提取物质量的标准化四个方面。

有专家对“标准化”存疑,我想它是一个广义的“模式”化概念,可在不断研发中获得充实与修改。

1、中药提取物的发展几千年来传统中药主要是直接用原药材或饮片配成复方,由病人自己制备汤剂服用,且此法目前仍在广泛应用。

这种传统用药方法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服用不方便、疗效不稳定、质量无法控制等。

植物提取物是国际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上的一种新的产品形态,是现代植物药先进技术的载体。

该类产品在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下进行生产,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质量检测技术,如大孔树脂分离技术在国内提取物生产企业中应用普及,而在中成药生产中应用甚少。

高压液相色谱HPLC、HPTLC、气相色谱(GC)、气-质联用(GC-MS)、高压液相色谱-质谱(HPLC-MS)等分析仪器和技术在中药提取物中得到应用,它体现了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要求。

2、中药提取物国内外现状目前我国中药提取物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专业生产企业有200家以上,不少中成药、精细化工等生产企业也生产提取物。

经营企业有200-300家,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最大不超过千万美元。

在国外,提取物是植物药应用的重要环节和方式。

1993 年 2 月在德国Dusseldorf海涅大学召开的第41次世界药用植物研究年会上的大会发言中,有10个为介绍植物提取物及成分活性的研究。

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末即将中药制成提取物应用,新加坡等地也相继研制并广泛使用。

欧美各国25%处方至少含有1种来自高等植物的提取物或化合物。

在美国,植物提取物占草药市场的95%以上,生药材和其他产品占有率不到5%。

在德国,以提取物为主要形式的草药产品占全国药品市场总额的10%,占全国OTC市场近30%,且其草药产品被认为是药品而不是食品补充剂,并为医疗保险所覆盖。

中药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研究应用及现状

中药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研究应用及现状

中药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研究应用及现状中国是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源地,对中草药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人们崇尚和回归自然需求的增加,以中药提取物为化妆品添加剂生产的各种中药功效化妆品如雨后春笋般面市,并日益成为消费者追求时尚的新宠。

但是,由于这些化妆品生产所必需的各种中草药添加剂精制提取技术还不够完善、科技含量不高以及有效成分缺乏现代科学依据等原因,使得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许多中药功能性化妆品使用效果不明显,因而难以形成应有的市场规模。

一、中药提取物的分类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中药提取物是指以中国传统中草药(不包括动物药和矿物药)为原料,利用现代植物化学提取分离技术提取分离所获得的单味植物提取物。

在化妆品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中药提取物作为功能添加剂,是制备具有特殊功效化妆品重要的物质基础。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中药功效化妆品中应用的中草药添加剂品种已超过百种以上。

根据这些提取物成分及含量的不同,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以单一化合物成分为主的提取物,纯度达到95%以上。

其结构清楚、药效明确、药理学研究资料全面。

国内一般称其为天然药物或植物化学药物,如大豆异黄酮、人参皂甙、茶叶儿茶素、白藜芦醇、石杉碱甲等均属此类。

二是通过现代分离工艺如柱层析分离、沉淀分离、萃取分离等过程所获得的有效部位或多组分提取物,有效部位尚需具有公认和明确的含量测定指标,其活性成分含量一般在20~50%之间,如银杏黄酮、三七总皂甙、积雪草提取物等。

三是经过水或乙醇提取但未加以分离的单一植物浸膏粉或流浸膏,这些提取物的部分成分明确,一般均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如枳实、当归、黄芪、五味子、灵芝、蒺藜、厚扑、刺五加、贯叶连翘、红车轴草、银杏叶等提取物。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许多化妆品生产企业随着“回归自然”风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应用上述部分中药提取物,开始对中药功效化妆品进行研究和开发,目前已有包括美白、防晒和抗皱等多个特殊功效作用的化妆品应市,在国内化妆品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中药标准提取物

中药标准提取物

中药标准提取物中药标准提取物,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中药材进行提取加工而得到的具有相对明确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严格质量标准的一种中药产品,可作为中药制剂的原料药。

1中药标准提取物的含义中药标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是多种药理活性物质按特定比例组成的集合,它继承了中药多成分的特点体现着原中药材特定的中医功效,无论作为单味药,还是组成复方、它完全可以替代原生药使用,并且在质量控制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中药标准提取物的提出现有中药制剂从原料药到产品均缺少可控的质量标准,在作用机理物质基础制剂工艺等方面的研究都不够深入。

原料药生产的规范化和质量标准化是中药产业的基础和关键,目前中药制剂的原料药主要为中药材及饮片。

但现阶段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基原相近以及地域生态环境、栽培、加工及储备养护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品种混乱.质量差异很久;中药饮片生产水平低、炮制规范不统一,许多环节缺乏严格的工艺操作多数,质量尚无统一量化指标,这些都影响了原料药内在质量的稳定从而导致中药产品的质量不稳定。

再加上目前中药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大部分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造成中成药产品难以建立与疗效基本一致的反映产品内在质量的质量标准。

因此建立稳定的、真正反映中药产品内在质量的质量标准势在必行。

而要达到此目的,原料药质量的稳定和可控当是首要解决的关键所在。

在很多难以有效控制条件下生产的中药材和饮片已经难以当此重任,标准可控、质量稳定.物质基础相对明确的中药标准提取物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3中药标准提取物的特点3.1相对明确的物质基础中药标准提取物根据具体药物从种及技术条件可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两层次。

它不是指单一例某种活性成分,而是多种药理活性物质组成的集合,其质量控制应用指纹图谱,且对集合中某此主要成分应明确其定量指标。

不管是单味中药还是复方,其化学成分大都是非常复杂的,但针对不同的药理功效总有其特定的药效物质基础,要做到中药现代化研究这些物质基础,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不然就谈不上质量标准和现代化生产工艺问题。

中草药提取物的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草药提取物的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草药提取物的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中草药提取物行业是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天然健康产业发展而分化出来的原料产业领域,提取物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包装、贮存、运输、使用方便等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取可以富集活性成分,提高草药疗效,改善产品性能,在保证产品的可控性、稳定性、特别是均一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饮食补充剂、保健用品等领域,成为世界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上的核心产品,2006年全球植物及提取物制品销量达197亿美元。

以中药提取物为主的我国草药提取物产业,已成为我国目前出口中最具优势的产业。

2006年出口额首次超过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占中药出口总值的44.62%,同比增长45.76%。

到2008上半年,提取物出口额达到2.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16%,出口比重占中药出口的41%。

虽然提取物出口增长明显,但可以看到我国提取物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仍然很低,仅4%左右,在欧洲更不足1%,说明我国植物提取物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中草药提取物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提取物研制、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研究薄弱、生产企业多而小、产品品种多、规格杂、质量良莠不齐、经营渠道杂、秩序混乱等,而提取物技术标准的低水平甚至缺失是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本文主要对中药提取物标准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策略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1中草药提取物国内外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中草药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靶点、多层次作用的特点,不以某单一物质发挥疗效,其活性强度取决于其整体的质量。

但植物药均来自于天然,其质量与生产原料、生产工艺过程密切相关,因此为保证中草药提取物质量的稳定可控,必须对其实行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

在国际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空前繁荣的今天,各国都加大了对植物提取物的监管。

1.1国外的植物提取物标准化现状,其中植物提取物是最重要的应用方式,除英、荷两国以外,德、法、意等国均将天然植物药列为处方药或OTC药物进行管制,对植物药产品有着极为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定义与现状
2010-11-25 11:25:49 作者:中冠健业
中药有效部位在国内一般用作中药五类药的原料药,对该类提取物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很有必要。

此外,此类提取物中50 9《以上为已知成分,因此,其质量标准相对比较容易控制。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中药提取物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只收载厂31种中药提取物,其中有效部位提取物只有银杏叶提取物一种,并且其中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的总含量只占提取物的30%,达不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有效部位”的要求。

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的质量研究和技术标准的建立是一个持续的、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

大力推广GAP(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从源头控制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的质量。

指纹图谱的应用,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加强对该类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常见的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有黄酮、三萜皂苷、二萜、生物碱、多糖、有机酸、挥发油等。

从单味中药或复方中提取有效部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首先,原药材经过提取得到粗提物,再经过分离、纯化、精制得到有效部位。

提物的制备一般采用溶剂提取法,溶剂为水或乙醇、甲醇、丙酮等亲水性有机溶剂,乙酸乙酯、石油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一般较少用于中药有效部位的工业生产。

由于中药有效部位一般作为制剂的原料药,或作为保健品、食品的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出口,因此,应尽量选择易得、低毒、无污染的提取溶剂。

溶剂的选择还与所提取的有效部位性质相关。

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糖类一般用水作提取溶剂,生物碱则可以用酸水提取;黄酮类、皂苷类等有效部位可以用乙醇等亨水性有机溶剂提取。

如果有效部位为挥发油或小分子生物碱类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性物质,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例如麻黄碱、槟榔碱、牡丹酚等,都可应用该方法提取。

此外,中药中有些成分具有升华的性质,故可利用升华法提取。

例如从樟木中升华得到樟脑,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记述。

有些游离羟基蒽醌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等成分也具有升华的性质,例如七叶内酯及苯甲酸等。

中药经过初步提取得到粗提物后,往往需要进一步除去杂质,分离并进行精制,得到有效部位,具体的方法随各中药有效部位的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可以采用溶剂分离法、萃取法、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结晶法、色谱法等方法,后面将通过具体实例加以叙述。

近十几年来国内制药行业飞速发展,超声提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波提取技术、高速逆流分配色谱技术、大孑L吸附树脂技术等大量先进技术已经应用于中药提取物的提取、分离、纯化过程。

例如: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银杏叶内酯,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技术从干层塔中分离得到石杉碱甲,紫杉醇的分离纯化应用到高速逆流分配色谱技术,而绿茶提取物和红车轴草提取物的提取过程中则应用了超临界萃取技术等。

经过上述分离纯化方法处理得到的提取物,经过含量测定,如果某一类成分或几类成分的含量占总提取物的50 %以上,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并经动物实验验证,就可以称为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

关键词: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