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三角形 复习巩固2012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掌握三角形按角分类、按边分类的方法,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各类三角形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与复习,培养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中的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学会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内角和等于18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
2.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3.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及性质。
4. 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按角分类、按边分类的方法,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及性质。
2. 教学难点: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利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特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三角形的分类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及性质。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
4.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内角和等于18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
2.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的复习与整理》(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三角形的复习与整理》(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针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三角形》进行复习与整理。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和分类三角形;2.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解和运用;2.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三角板;2.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三角形物体,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回顾: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如三角形的定义、性质等。
3. 例题讲解:利用三角板演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讲解三角形的分类及识别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三边关系。
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展示三角形的各种特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a. 三角形的______叫做三角形的底。
b.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______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______。
2. 答案:(1)判断题答案:a. 正确 b. 错误 c. 正确;(2)填空题答案:a. 任意两边 b. 直角 c. 相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课堂教学,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掌握情况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并运用三角形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如解释自行车的三角形架构为什么稳定。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讲解;2. 三角形分类方法的引导学生自主发现;3.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概念复习》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概念复习》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 复习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按边长和按角度- 复习三角形的构造方法- 复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三角形模型或图片- 相关的练习题和答案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教学课件或投影仪展示一些三角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顾三角形的形状。
复习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1. 回顾三角形的定义:三边相交于三个顶点,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
2.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三角形的性质,如: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角之和小于180度等。
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按边长和按角度1. 按边长分类:-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 普通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2. 按角度分类:- 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90度- 钝角三角形:一个角大于90度-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复习三角形的构造方法1. 回顾直角三角形的构造方法: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直角,再连接两条边。
2.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利用直尺和量角器构造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复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 回顾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面积 = 底边长度 ×高 / 2。
2. 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底边长度和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拓展练习1. 分发练习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
2. 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和讲解。
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三角形概念和相关知识。
2. 强调学生要在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课堂作业1. 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三角形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1第一单元、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4、25×4=100,25×8=200,25×16=400,125×8=1000,125×16=2000,24×5=120,11×11=121,12×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16×16=256第二单元、升和毫升1、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叫做这个容器的容量。
2、1升(L)=1000毫升(ml 、mL)3、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升。
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毫升。
(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称为棱长)4、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一瓶眼药水大约15毫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6、1升水重1千克,1毫升水大约20滴。
第三单元、三角形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边关系):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人教版《三角形复习》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角形复习》四年级下册数学教
案
教学目标
- 复学生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 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 利用观察和分类的方法辨别三角形
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 教具:图形卡片、小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导入
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复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研究
1. 展示一些由直线段组成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分类这些图形。
2. 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三角形,并解释为何是三角形。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三角形。
4. 教师板书总结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实践
1. 分发图形卡片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观察和分类这些图形。
2. 学生用小黑板和彩色粉笔记录自己的分类结果。
3.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总结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的研究内容,并总结三角形的定义
和性质。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一些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上的分类任务。
2. 复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写一篇研究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分类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学生在小组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互相研究和启发,培养了合作与探究的精神。
然而,部分学生在分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复习》知识分享

祝同学们: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天天开 心。
B 2.20199的简便算法是( )。
A.20099-1 B.20099+199 C.101100+101)
3.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
据( C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 4.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4×30 B.a×30+6a =a×(30+6) C.4×a×5=a×(4×5)
本单元所学的小章节
1、加法运算定律 2、乘法运算定律 3、简便计算
1、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 b=b× a 乘法结合律:(a× b)× c=a× (b× c) 乘法分配律: (a+b)× c = a× c+b× c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
知识梳理
•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a-b)c=ac-bc
ab+a c=a (b+a)
a b-a c =a (b-c)
练练手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四年级下数学三角形整理与复习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的高。
三角形的特性: 具有稳定性 三条边的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按角分类 三角形的分类 及特点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耳朵认真听, 眼睛仔细看, 嘴巴大胆说, 心儿细细想。
猜猜我是谁?
顶点 我是由三条线段围 成三的个,角边我,有三角三个条顶边边点,, 顶点三条角高。 角 顶点
边
人教版四年级 数学下册
《三角形》整理与复习
快速复习课本59--70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三角形?它有什么特征和特性? 2、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画三角形底边上的
钝角三角形:( 1、6 )等腰直角三角形( 2 )
A
?
80度
B
C 75度
110°
∠ A=(25)度
A
∠2=( 3)5 °,∠3=
?
( )°。35
∠ A=(25)度
B
55度
C
我有多少度?
180º ×2=360º
180º×4 =720º
1、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
连)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按边分类
一般等腰三角形(只有两条边相等,
及特点 等腰三角形 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三条边都 相等,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度)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四边形的内角和: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判一判(下面哪些是三角形?)
√×
√
×
二、探究新知
人教版《三角形复习》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角形复习》四年级下册数学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能够辨别三角形的不同类型。
3. 能够根据给定条件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能够准确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三、教学内容
1. 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介绍。
2.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3. 练习题:根据给定条件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图形的知识,如正方形、长
方形等。
2. 学习
1. 通过图片和实例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包括三条边、三个内角等。
2. 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等,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3. 训练
1. 给学生出示一些三角形的图片,让他们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
三角形的形状。
2. 指导学生分析三个角的大小、边长等特点,帮助他们准确判断。
4. 巩固
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评,纠正他们的错误。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例的展示,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
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练习题的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得到
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困难,需要更多的例子和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同时,需要注意让学生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过多的教师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角形复习巩固2012.03.03
典型例题
一、填空。
1.在生活中,许多物体上都有三角形的结构,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 )性。
2.一个三角形有( )条边,( )个顶点,( )个角。
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3.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0度,另一个锐角是( )度
4.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 ),另一条边叫做三角形的( ) 5.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最大的一个角是88度,这是一个( )三角形。
如果最大的一个角是92度,这是一个( )三角形。
如果最大的一个角是90度,这是一个( )三角形。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0度,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 )度或( )度。
在三角形中,已知角l=55度,角2=48度,则角3=( )度。
7.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三角形都是()角三角形;其中有一个是( )三角形。
8.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 ),三个角都是( )度,它是特殊的( )三角形。
9.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墨水有60( )。
一桶“金龙鱼”色拉油有5( )。
一种微波炉的容量是26( )。
一瓶牛奶有250( )。
10. 5升=( )毫升4000毫升=( )升
10升=( )毫升18000毫升=( )升
11.某一天,红十字救护站共有95人参加了义务献血,每人的献血量都为200毫升,一共献血( )升。
12.将1250毫升的可乐全部倒人容量是200毫升的纸杯中,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纸杯。
13.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1=30度,∠2=50度,那么∠3=( )度,这是一个( )三角形。
1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5度,它的顶角是( )度,这个三角形是( )角三角形。
15.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50度,则它的底角是( )度。
16.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55度,则它的另一个锐角是( )度。
17.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1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10厘米,底边长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1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度和( )度,它是( )三角形。
20.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80度,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二、判断。
1.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
2.三根长度为3厘米、3厘米、6厘米的小棒能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
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 )
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5.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也可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 )
三、选择。
1.直角三角形有( )条高。
A.1 B.2 C.3
2.把一根长17厘米的木棒分成三段(长度都是整厘米数),要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最长的一段可以是( )厘米。
A.10 B.9 C.8
3.有四根长度分别为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小棒,从中任意选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有( )种不同的围法。
A.4 B.3 C.2
4.一个三角形,最多有( )个钝角,最少有( )个锐角。
A.3、1 B.3、2 C.1、2
四、解决问题。
1.把3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底边长8厘米的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腰长多少厘米?如果围成一个腰长8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底长多少厘米?
2.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55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4.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下面是小丽、小强、小文三个同学家的位置,小丽从家出发经小强家到小文家共用了10分钟,她每分钟走多少米?
300
小文400米小强
6.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是18厘米的正方形周长相等,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7. A地和B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已经行了20千米,共用去2升汽油,照这样计算,到B地还需要多少升汽油?
8.把一根18厘米长的小棒截成三段,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可以怎样截?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9.小明用一根30厘米长的铁丝做了两个一样的等边三角形,每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10. 一个长方形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求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11.一个等边三角形形状的场地,小华在三角形边上跑步,他跑了10圈,一共跑了1200米。
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例题讲解:
例1、在下面的括号里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2 ( )2 ( )2 ( )2 ( )2=l
(2)2 ( )2 ( )2 ( )2 ( )2=2
(3)2 ( )2 ( )2 ( )2 ( )2=3
(4)2 ( )2 ( )2 ( )2 ( )2=6
巧填运算符号与括号,使等式成立。
4 4 4 4=1 4 4 4 4=2
4 4 4 4=3 4 4 4 4=0
例2、小明家有两个同样大的房间,一个房间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铺,75块正好铺满。
另一个房间打算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例3、用一个杯子往空瓶里倒水,倒进了3杯水,连瓶一共重160克;倒进16杯水,连瓶一共重810克。
一杯水重多少克? 这个空瓶重多少克?
例4、王师傅5天加工了95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王师傅四月和五月一共能加工多少个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