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

合集下载

提升素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生活教案

提升素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生活教案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经常会听到要提升自己的素养。

素养是指人们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知识和良好的素质,因此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业和生活。

为了帮助人们提升素养,许多生活教案被创造出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一种生活教案——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一、教案简介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一种原则,不是一种具体的做法或实践方法。

简单而言,这个原则的意思是,让各种各样的技能和方法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以增强创造力与发展性。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技能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意素质、协作素质和自主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等。

二、教学方法1、创造性思维方法传统的教育教导孩子的是一些固定的思维方法和答案。

这样一来,就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影响他们的发展。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一原则的想法就是,请孩子自己动手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去发现答案。

让孩子了解到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有很多种。

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教学也需要讲求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每个学生都会有机会参与到团队中去,与其他孩子们一起探索和创造。

这样一来,孩子们会学到如何看到事情的多个角度,以及与不同人合作来共同达成目标。

这些经验都会在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极为有用。

3、实践体验能力培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也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能力培养。

学生们不仅需要探索问题,还要通过实践运用,并且持续地实践。

这样一来,他们才能不断积累新的经验和知识,将这些经验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唤起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事物,让他们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例如,教师将一些颜色斑斓的水彩颜料、美术纸张或其他材料摆在课桌上,让学生自由发挥涂鸦,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自由创意中放松心情,也能将学生的创意兴趣激发出来。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一、教学目标与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说出新中国的文艺方针和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文学和艺术取得的成就。

知道中国体育事业从“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再到“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的发展过程。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将再度翻开中国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分析】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学艺术作品与现实社会关系的辨析,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2.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任选一本阅读。

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作品谈起,分析文学作品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课前搜集近二十年来我国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让学生谈体会,认识到体育成就是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一个缩影,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小组活动,辅以多种活动手段,引导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分析】通过学生活动、合作探究落实该目标。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文学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勇于开拓思维、推陈出新的好作品更为人们喜闻乐见。

2.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是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一个缩影。

今天向世人展示的是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明天向世人展示的将是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辉煌。

【分析】通过落实该目标,启发学生对未来事业成功的向往。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策略1.本课内容主要是新中国的文艺体育成就。

本课内容决定教学适合采用探究式、小组合作式教学。

2.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材料及图片展现文艺和体育事业的成就,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从史料中获得历史知识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课题: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一、教材内容分析: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迎来了两个创作的高峰期,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尤其是文革以后,出现一些反思“文革”的作品,大量的是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作品,还有一些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

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方兴未艾,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屡获金牌。

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再到“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代表了中国崛起的新形象,是国家强盛的象征,是民族素质提高的体现,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再度翻开中国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2011年》没有要求。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

知道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一目,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是新中国综合国力成长的一个缩影,今天向世人展示的是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明天向世人展示的将是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辉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文学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通过我国在世界体育赛事上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就,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

难点:对所涉及的文艺作品的了解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阅读导言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1956年3月,贺敬之陪同当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一起,回延安参加西北5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

贺敬之答应大家,表示将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

很快,这个稿子给了《延河》杂志,就在《延河》杂志发表了,这就是著名的《回延安》:展示:“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教师:语言朴实无华,感情却真挚动人——《回延安》曾经是那个火红时代的强音,感染过千千万万读者。

【K12】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3新人教版

【K12】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3新人教版
二、感知求疑:1、建国以来,文学界取得了哪些成就?
2、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
3、为什么说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106页阅读卡)
三、合作讨论:根据102页、103页、104页“动脑筋”,引导学生讨论。
四、展示提升:1、课件中的知识拓展。
2、做基础训练
布置作业:做完基训,预习第21课,问一下家长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学反思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重点
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
课标
要求
1、了解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
2、掌握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
课时
目标
1、完成本课的教学,达到目标
2、做完基训上填空和选择题加以巩固。
引桥
突破
1、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
教法
多媒体课件
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及过程
群体智慧设计
个性化批注
一、目标导学:1、复习上节课内容2、导入本课:102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3、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理解记忆学习目标。
通过前课内容,引出本课的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出示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的。
三、学法指导: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艺术的繁荣
你们爷爷奶奶所喜爱的这些文艺作品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些代表了解放以后文艺事业发展的水平。那么为什么会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了新的时代?
初二历史教学设计第周第课时
课题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班级
初二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者

学目标ຫໍສະໝຸດ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的繁荣。
2.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的发展。
3.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历程。。
过程

方法
通过对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繁荣概况的讲述,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和我国人民体质迅速提高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投影显示]同学们,投影中显示的照片是1962年周恩来于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成功演出百场时,在舞台上和郭沫若及导演、演员合影的留念。他是从旧中国走进新中国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新中国的文学艺术是怎样繁荣发展的?体育事业有哪些成就?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学生齐读。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新中国成立以后,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风貌,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
教学重点
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学生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主要成就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进行教学。
教具

学案2: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学案2: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学习目标了解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了新时代,迎来了两个创作的高峰期。

了解中国体育从“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再迈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路子,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

是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一个缩影,学习重点文艺作品在生活中拥有的地位、作用,体育事业成长是中国崛起的一面旗帜学习难点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1、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文学艺术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出现了很多反映__________、, _________、 _的成功之作;艺术也发展迅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2、毛泽东提出“__________”的要求。

__________课被列为学校重点课程。

20世纪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__________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__________运动。

3、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从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从_____起,中国运动员夺得第一枚金牌,运动员是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________运动会;于_________年在_____成功举办第 __届奥运会。

二、合作探究1、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的局面,你知道原因是什么?请你举出几部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2、20世纪80年代,我国体育健儿重大的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哪些突破性成就?3、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4、列举: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5、中国是怎样成为体育强国的?三、反馈达标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A、1949年B、1956年C、1978年D、1986年2、以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中国近半个世纪风云变幻的话剧是()A、《雷雨》B、《茶馆》C、《龙须沟》D、《日出》3、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开始于()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4、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是射击运动员:()A、容国团B、邓亚萍C、许海峰D、李宁5、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这一届亚运会的举办的时间是()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6、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金、21银、28铜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金牌榜首位。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_1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_1

第20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第20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程标准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要紧成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诞生后,文艺体育事业的新进展。

进程与方式:念书会、联系现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育事业的成绩,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成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建国以来文艺体育事业的成长与成绩难点: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一、文学的繁荣、小说:《红岩》、《青春之歌》、《一般的世界》、《草屋子》……播放:歌曲《红梅赞》和影片《红岩》二、童话:《宝葫芦的秘密》3、戏剧:郭沫假设《武那么天》,老舍《茶社》“一个大茶社确实是一个小社会”播放:影片《茶社》片段(指出)文艺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4、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自由空间:任选一本或一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小说阅读,在班级小组里谈谈小说内容的时期背景,你对这本书的评判及其读后感。

也能够出一期黑板报或小说特刊。

作品赏析:《红岩》作者以必然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成功的斗争形势和时期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荣照人,动人至深;同时对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露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流于脸谱化。

《青春之歌》这篇小说描述的是自“九一八”到“一二九”这段历史大风暴中,北京的一批青年学生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进行的顽强斗争。

小说中刻画的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等一批栩栩如生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以后和希望。

林道静的成长代表着一个知识分子在向共产党靠近的进程中从软弱到坚决的必然经历。

作者杨沫用革命、爱情、理想谱写了这首飞扬的青春赞歌,曾是一个时期年轻人的必念书。

《草屋子》一个叫油麻地的乡村小学给男孩桑桑留下了欢乐又难忘的童年经历,里面的一事一物都叫他不能忘记:包括天生秃顶的陆鹤出于对尊严的执着坚守,而演出令人发笑又令人心酸的悲喜剧;在桑桑眼中显得扑朔迷离的少女纸月的身世之谜;令桑桑自疚不已而事实上注定难成正果的蒋教师与白雀姐的短暂爱情;从精神与物质的顶峰,猝然跌落到生活最底层的不幸青年杜小康与恶运抗争的艰巨历程;当校长的严父在桑桑得了怪病以后,终于流露出舐犊之情,也是初涉人一辈子的桑桑对生与死的最初体验……二、艺术的进展艺术分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杂技艺术欣赏:前可让学生分组对各艺术种类建国以来的成绩进行搜集,并指导学生制作成多媒体素材,堂上由每组进行展现。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历史教案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历史教案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历史教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头和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两个顶峰,产生很多优秀作品。

讴歌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建立风貌和改革开放分别是这两个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以下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教学设计,欢送大家参阅!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相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头和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两个顶峰,产生很多优秀作品。

讴歌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建立风貌和改革开放分别是这两个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2)中共的正确领导及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开展和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3)申奥胜利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加及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标记,每个中国人都为之傲慢,为之激昂。

从而鼓励青少年学生踊跃进取,奋勉向上。

2、学问与实力:(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驾驭: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五六十年头文学事业的旺盛及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的新成就;新中国影视艺术、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快速开展;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展,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2)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解并描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识的文艺作品,加深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造就学生正确相识和说明问题的实力;通过对我国文艺旺盛、体育运动水平快速提高缘由的分析,造就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

过程与方法(3)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各种类型、层次的问题,促使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4)通过小组探讨、集体沟通等方式,推动学生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a.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顶峰的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b.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开展的表现及缘由。

2.处理方法:a.通过访问、填写调查表和相互沟通,加深学生对新中国不同时代文学艺术作品内容及其时代背景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
第20课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两个高峰,产生许多优秀作品。

讴歌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风貌和改革开放分别是这两个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2)中共的正确领导及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3)申奥成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及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为之振奋。

从而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2、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五六十年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及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的新成就;新中国影视艺术、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迅速发展;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2)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加深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我国文艺繁荣、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3)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各种类型、层次的问题,促使学
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4)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推动学生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a.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b.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处理方法:a.通过访问、填写调查表和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新中国不同时代文学艺术作品内容及其时代背景的理解。

b.通过图片、录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难点:a.对文学作品的评价。

b.为什么说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4.处理方法:a.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b.通过设计抢答题、竞赛题,组织小组比赛,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前导学1.查找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及其相关资料:a.学生课前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调查他们年轻时所喜爱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并请他们介绍这些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的主要内容。

b.查找有关五六十年代及七八十年代一些著名文学作品资料,收集有关这一时期电影、电视的录像、剧照等。

2.查找体育发展的相关资料,收集运动员刻苦训练的事迹。

教学方法:知识竞赛形式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视频《千手观音》这是XX年第28届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中中国六分钟表演的片段。

观看舞蹈后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舞蹈惊艳四座,这是残疾人用生命的感悟创造的完美。

优秀的艺术给人以精神的愉悦。

)那么同学们知道除了舞蹈以外还有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音乐、影视、戏剧、杂技、书法、绘画、摄影等)学习新课调查:课前让同学作了一项有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青年时代以及我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调查。

祖孙三代青年时期喜爱的文化艺术作品调查表爷爷奶奶青年时期
爸爸妈妈青年时期

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等)电影电视音乐其他文艺作品(如戏剧、舞蹈、杂技、书法、绘画、摄影等)
要求:在罗列文艺作品名称的同时,要能简要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

(可简要记录在背面,或另附纸。

)备注:1、祖孙三代所喜爱的文艺作品必须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的文艺作品。

2、爷爷奶奶青年时期喜爱的作品是指五六十年代的文艺作品,爸爸妈妈青年时期喜爱的作品是指改革开放以后的文艺作品。

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相互交流调查访问所得的材料。

并结合书本第20课第一、二框题的叙述,思考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时代的脚步,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迎来了几个创作的高峰期,哪几个?(两个,a新中国诞生以后;b“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艺术的繁荣哪些同学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
的爷爷奶奶青年时期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学生介绍讲述)你们爷爷奶奶所喜爱的这些文艺作品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些代表了解放以后文艺事业发展的水平。

那么为什么会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了新的时代?(A政策导向:“双百”方针的提出给文艺创作以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

B可创作内容的丰富:新旧社会更替阶段的社会情况,为文艺创作提供现实生活斗争的摹本。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有关文艺体育知识的竞赛,看看同学们对这方面情况了解多少。

我们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活动:知识竞赛(第一轮五六十年代文学艺术作品知多少)第一环节快速反映。

看文字描述,猜文艺作品(小说《红岩》、电影《林则徐》、小说《青春之歌》、油画《开国大典》)第二环节视频点播。

看视频片段,猜文艺作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越剧电影《梁山泊与祝英台》、舞剧《红色娘子军》、话剧《茶馆》)通过第一轮比赛,我们对五六十年代的经典文艺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由此可见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是反映时代的特征,借用《茶馆》作者老舍的一句话:“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换言之,一部大作品就是一个小社会。

文艺作品最大特点就是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民又奉献于民。

二、改革开放以后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我们的文艺创伤在经历了万马齐喑的“文革”时期后,文艺创作迎来了又一个春
天。

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父母年轻时所阅读、喜爱的文艺作品有哪些?以及你所喜爱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及其他作品又有哪些呢?说明理由(注意引导)(学生介绍讲述)活动:知识竞赛(第二轮七十年代至今文学艺术作品知多少)第一环节抢答题。

问题一:《红高粱》这部影片的导演是谁?他还导演过哪些著名影片?《红高粱》这部影片曾经获得以下哪个电影奖项?A、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B、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c、美国奥斯卡金像奖D、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问题二:这是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甘肃敦煌艺术剧院排的大型舞剧。

它被赞誉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响舆海内外。

观看这部作品的视频片段竞答相关问题。

第二环节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优秀电视丰富荧屏。

而一部优秀的作品的背后往往会有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主题曲。

请听下列电视剧插曲,抢答电视剧的名称。

(《渴望》、《西游记》、《大宅门》、《编辑部的故事》、《新白娘子传奇》、《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通过这两轮的比赛以及对祖孙三代的调查,可见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

丰富的文艺作品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请问同学们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什么爱好?你是怎样发展自己的爱好的?(结合书本上的动脑筋。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体育想信一些同学除了对文艺感兴趣外,还对体育特别感兴趣,请你说说喜欢
什么体育运动?并介绍一下该项目的中国体育明星。

在新中国涌现出许多大家喜爱的体育明星,那么旧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怎样呢?图片: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刘长春(1932年“单刀赴会”)及美国报纸上讥讽中国人站在鸭蛋旁张望奥运会奖牌的示意图。

视频:第28届雅典(XX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战况。

(金牌总数排名第二)。

今昔对比你有何感想?(旧中国单质体育水平很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昔日“东亚病夫”已成为亚洲体育强国,中国体育正向走世界。

)活动:知识竞赛(第三轮走向世界的中国体育)第一环节每组依次说出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第二环节风险题,看图片认体育明星。

(1分题,姚明、刘翔、田亮;2分题,李宁、王军霞、邓亚萍;李菊、林莉、老女排;南通被誉为的体育的“世界冠军摇篮”,你知道有哪些世界冠军吗?三分题,容国团、陈镜开、许海峰。

)为什么建国以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1、普遍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毛泽东提出“健康第一”,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全民健身”增强体质。

2、体育课补被列为学校重点课程及完整体育制度的建立。

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刻苦训练,科学指导。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也由于中国体育水平举世瞩目,在亚洲和世界体育界的信赖和支持下,中国开始承办大型国际赛事。

很多人还记得XX年7月13日那个不眠之夜。

那一夜中国人圆了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的梦想。

图片资料: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亚洲运动会;XX年中国将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国获得了XX年奥运会主办权,表明了随着祖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已有实力跻身地世界体育强国之林,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为迎接XX 奥运会,你觉得自己能做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欺盼XX年的北京成为世界的亮点。

总结全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