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有机物4-1油脂
酯和油脂

不易溶于水
较大
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明显的滑腻感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氢化反应 水解反应
探究实践
探究实验:
设计方案检验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中的碳碳双键。
操作:向溴水中加入液态油 现象:溴水褪色 结论:液态油中含有碳碳双键(不饱和成分)
氢化反应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_ 水解反应
2.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氢化 油脂的硬化反应
探究实践
Ni
+ 3H2
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油酸甘油酯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氢化反应 水解反应
探究实践
液态油含碳碳双键,与H2发生加成反应,此过程叫做油脂的氢化, 又叫油脂的硬化。这样得到的油脂叫人造脂肪,又叫硬化油。
氢化用途:a.使物质更易保存、不易(氧化)变质 ;
b.方便运输。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酸钠
(肥皂的有效成分)
甘油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 皂化反应 应用
1.肥皂的制取:
化学性质
氢化反应 水解反应
探究实践
油脂 热水 氢氧化钠 酒精
皂化锅
混合加热 搅拌
高级脂肪酸 钠 甘油 水 酒精
盐析
加食盐颗粒 加热搅拌
上层:高级脂 肪酸钠
下层:甘油、 食盐与水混合
液
加入填充剂 过滤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且动、植物体内的油脂 大都为多种混合甘油酯的混合物 ——无固定熔、沸点
(3)R、R'、R"可以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思考:油脂是否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020_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202103

(2)
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什么?
提示:C15H31COOH、HOCH2CH2CH2OH。酸性条件下,酯基中C—O键断裂,C原子结合— OH,O原子结合—H,产物为C15H31COOH、HOCH2CH2CH2OH。
(3)
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什么?
提示:HNO3、甘油。该酯为硝酸和丙三醇酯化反应的产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 成硝酸和甘油。
(1)理解简单甘油酯和混合甘油酯的概念及区别;
(2)根据酯的水解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书写皂化反应和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解析】(1)油脂的结构可用
表示,结构式中若R1、R2、R3均相同,称为
简单甘油酯;若R1、R2、R3不完全相同,称为混合甘油酯。(2)①中有官能
团
,脂的烃基中有碳碳
(1)该非天然油脂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 (2)该非天然油脂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属于油脂类物质。 (3)该非天然油脂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非天然油脂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酯基、碳碳双键、醚键。(2) 该非天然油脂不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属于油脂类物质。(3)该酯在稀硫酸 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蔗糖和不饱和油酸,蔗糖能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则最终生成 三种有机物。 答案:(1)酯基、碳碳双键、醚键 (2)否 (3)葡萄糖、果糖、油酸
提示: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难
无无 小 混合物 易
2.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反应(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油脂的共性:1 mol油脂完全 水解的产物是1 mol_甘__油__和3 mol高级脂肪酸(或盐)。 ①酸性条件下:
有机化学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干性油 碘值在130以上,例如桐油。 半干性油 碘值在100~130之间,例如棉籽油。 非干性油 碘值在100以下,例如花生油。
第11页/共43页
4、 氧化与聚合反应—不饱和的酸易酸败变质.含有共轭 双键的油类易聚合(桐油).
......................................
........................................ .................................
Na+
-2oc
co2-
. . . -2oc
...... . . -2oc ..... -2oc
第17页/共43页
磷脂分子中同时存在着疏水基(脂肪烃基 部分)和亲水基(偶极离子部分),因此,他 们是良好的乳化剂,在细胞膜中起着重要的生 理作用。磷脂可溶于水及某些有机溶剂,但不 溶于丙酮,借此,可把它们同其他脂类分开。
磷脂分子中都含有酯键,因此,他们都能水解。 如果磷脂分子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时,也能发 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第8页/共43页
皂化值:皂化1克油脂所需KOH的毫克数
第9页/共43页
2、 加成反应—“油的氢化”或“油的加碘” 。
• 100克油脂与碘加成所需碘的质量(克),叫碘值.
第10页/共43页
3、 干性作用—某些油(如桐油、亚麻油等)在空气中 放置能生成一层干燥而有韧性的薄膜。油脂的这种结膜 特性叫做干性作用
第21页/共43页
•
在甾环中C5,C8,C9,C10,C13,C14都
是手性碳原子,按2n公式,应有64个旋光异构体,
有机化学教案23类脂化合物

第二十三章类脂化合物1、类脂化合物主要包括:油脂、蜡、磷脂、天然的烃类等。
(1)油脂(甘油酯(glycerides))=甘油+脂肪酸——(储存能量)(2)蜡(waxes) =R1COOR2, R1= C16~C36, R2= C16~C34 ——(保护及其他特殊功能)(3)磷脂(phospholipids) =甘油等+脂肪酸+磷酸+其他——(生物膜主要结构成分)(4)天然烃类。
2、类脂化合物具有2个共同的特点:(1)存在于生物体中,可溶解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2)构成细胞的成分,并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油脂的组成油脂普遍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组织中,我们常见的油脂:猪油、牛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蓖麻油、桐油等。
脂肪:室温下呈固态;油:室温下呈液态;油和脂肪合称——油脂。
一、结构StructureCH2 CH CH2OHOHOHR1C OHOR1C OHOR1C OHOCH2CHCH2OOOCCCOOOR1R2R3glycerol fatty acids triacylglycerol or triglyceride脂肪 or 油脂肪酸甘油R1=R2=R3, 简单三甘脂。
R1, R2, R3不同, 混合三甘脂。
天然油脂多为混合甘油酯,除三甘脂外,还含少量的:游离脂肪酸、高级醇、高级烃、维生素和色素等。
二、脂肪酸(Fatty acid)1、定义:脂肪酸:油脂水解得到长链羰基酸。
2、分类:包括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
3、特点:(1)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偶数;C4~C24, 为直链。
(2)不饱和脂肪酸中双键的位置:C-9 ~ C-10位。
(3)双键的构型::Z型。
4、熔点:(1)mp:Saturated > unsaturated。
(2)双键数越多,熔点越低。
一些常见的天然脂肪酸(见624页表21.1)。
三、命名命名应注意两个问题:1.高级脂肪酸的命名仍用系统命名:例如,亚麻酸CH3CH2CH=CHCH2CH=CHCH2CH=CH(CH2)7COOH9,12,15-十八碳三烯酸(Δ9,12,15-十八碳三烯酸)2.甘油脂的命名:12CH H 2C H 2C OC(CH 2)16CH 3OC(CH)16CH 3OC(CH 2)16CH 3三硬脂酸甘油酯(或甘油三硬脂酸酯)OOOCH H 2C H 2C OC(CH 2)16CH 3OC(CH 2)7CH=CH(CH 2)7CH 3OC(CH 2)14CH 3α- 硬脂酸-β-软脂酸- α'油酸甘油酯OOαβα'O第二节 油脂的性质物理性质:(3) 常温下呈液态为油,呈固态和半固态为脂。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油脂》

教师辅导教案学名称是________,A→B 新生成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D 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________。
(3)D→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醇HC ≡CCH 2Br解析] (1)A的名称为丙烯,A→B为丙烯与Br2的取代反应,新生成的官能团为-型的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2。
(3)D→E[2015·全国卷Ⅱ]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聚戊二酸丙二醇酯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P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0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是________,B 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C 和D 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写出与A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 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 油脂

1、油脂与汽油、煤油是否为同类物质? 否,汽油、煤油是个各种烃的混合物,
油脂是各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2、酯与油脂的关系?
酯包括油脂
脂 酯
形成酯的醇 固定为甘油 任何醇
形成酯的酸 高级脂肪酸 任何酸
3、单甘油脂是纯净物,混甘油脂是混合物吗?
是否纯净物不是取决于R是否相同,而是组成 物质的分子是否相同。同种单甘油脂分子组成 的油脂或同种混甘油脂分子组成的油脂,都是 纯净物。 4、天然油脂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天然油脂是未进行分离提纯的油脂,都是由 不同的甘油脂分子和其他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7、某高级脂肪酸0.1mol发生加成反应时需 要氢气0.2g;取相同质量的此酸完全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共3.5mol,下列脂肪酸中 有可能是该酸的是 ( D ) A、C15H27COOH
C、C17H31COOH
B、C16H29COOH
D、C17H33COOH
8、某高级脂肪酸(饱和)25.6g,恰好与 50mL 2mol/L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这种 256 ,分子式 脂肪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C15H31COOH ,它跟甘油充分反应 为_________________ (C15H31COO) 后,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 3 C3 H 5
C17H33 COOH 油酸
三、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油脂的定义: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结构:
2、油脂结构中的R1、R2、R3的意义:
1)代表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 2)可能为饱和烃基,也可能 为不饱和烃基 3)可能相同(即单甘油酯), 也可能不同(即混甘油酯) 4)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
六、脂肪对人的作用
1.油脂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是热量最高 的营养成分; 2.1克油脂在完全氧化时放热39.3kJ,是糖类或 蛋白质的2倍;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进食50~60克 脂肪,能提供日需要总热量的20%~25%; 3.油脂还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 如维生素 K、 D、E、A),进食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食物 中维生素的吸收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4.1油脂+

第一节油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皂化和水解反应)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能力目标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勤思、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材处理整节重点难点: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和组成结构第二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化学性质教材中,主要突出油脂的化学性质,而水解反应和氢化反应的原理则是整节书的重点和难点。
建议将本节书分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节着重知识的迁移。
先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引出油脂的结构和组成;第二节着重新知识的理解。
开始还是以酯的水解反应和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入手,过让学生掌握起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策略:1,以老师为桥梁,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解决问题这一模式进行螺旋教学,以突破教学重点,并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2,以本节课的设计分组实验为界面,复习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等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1,实验准备:药品:食用油、汽油、溴水或碘水仪器:试管、胶头滴管、2,多媒体课件:《油脂.ppt》教学流程:【讲述】油脂的概念【板书】: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展示】:【过渡】从以下事实可以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1)平日家中做汤放油,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
2019-2020年第二学期人教版化学选修5跟踪训练:4.1 《 油 脂》【答案+解析】

人教版化学选修5:——《油脂》跟踪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生油是纯净物,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B.不含杂质的油脂是纯净物C.动物脂肪和矿物油都属于油脂D.同种简单甘油酯可组成纯净物,同种混合甘油酯也可组成纯净物解析:选D 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故A、B错;矿物油属于烃类,不属于油脂,故C错。
2.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硬脂酸和软脂酸B.乙酸和油酸C.C6H5—CH2OH和C6H5—OHD.丙酸丙酯和硬脂酸甘油酯解析:选A 同系物指的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A中的硬脂酸和软脂酸分别为C17H35COOH和C15H31COOH,结构相似,都是饱和一元羧酸,且在组成上相差2个“CH2”,是同系物;B中的油酸和乙酸分别为C17H33COOH和CH3COOH,不是同系物;C中的C6H5—CH2OH和C6H5—OH虽在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结构并不相似,前者是苯甲醇,属于芳香醇类,后者是苯酚,属于酚类,所以不是同系物;D中的丙酸丙酯和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OOC3H7和,两者显然不符合同系物的特点,不是同系物。
3.关于油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油脂都能发生皂化反应B.为了便于油脂的运输,工业上常常把液态油进行氢化C.油脂密度都比水小,可浮在水面上D.纯净的花生油不饱和度高,具有固定的熔、沸点解析:选D 油脂属于酯类物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其中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故A正确;对于不饱和度较高的液态油脂,可以通过氢化反应转化为半固态的油脂,便于运输、贮存,故B正确;油脂的密度都比水小,且难溶于水,可浮在水面上,故C 正确;天然的油脂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故D错误。
4.“脑黄金(DHA)”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实脑黄金就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出的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有6个碳碳双键,称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 ) A.(C25H51COO)3C3H5B.(C25H39COO)3C3H5C.(C26H41COO)3C3H5D.(C26H47COO)3C3H5解析:选B 因为饱和一元酸的通式为C n H2n O2,故含26个碳的饱和一元酸的分子式为C26H52O2,分子中含6个碳碳双键,则少12个H 原子,故其分子式为C26H40O2,结构简式为C25H39CO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怎样的物质具有去污能力?
凡具有亲、憎水基的物质都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可以人工合成洗涤剂: CH3—(CH2)n— —SO3Na(或R—SO3Na)
要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定时补充 营养物质.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 什么?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又是哪些呢?
糖类、油脂、蛋白质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 油脂
1.什么是酯化反应? 酸(有机酸或无机酸)和醇反应,生成酯 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脂肪
特征: 烃基双键少,熔点高,常温下为固态 例如:猪油、牛油 脂肪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家里做汤放的油为什么浮在水面?衣服上 讨论:的油渍为什么用水洗不掉,而用汽油可洗 干净?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味、不溶与水,比水 轻(密度在0.9—0.95g/cm3之间),易溶于有 机溶剂,本身也是较好的有机溶剂。天然的 油脂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综合练习
某天然脂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mol该油 脂水解可得到1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mol直 链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 碳、氢、氧原子个数之比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 C18H32O2 。
CH (CH (2)写出C的结构简式: 3 –, 2)16-COOH
2 4
CH2OH
硬脂酸甘油酯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定义: 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生 成的酯,属于酯类(甘油三酯) 2.概念对比:
形成酯的醇 油脂 酯 汽油 煤油 固定为甘油 形成酯的酸 高级脂肪酸 类别 特殊的酯 包含油脂 烃
任何醇或酚
任何酸
汽油、煤油是各种烃的混合物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课堂练习:
1.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D)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2.下列各组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BC ) A.乙二醇、丙三醇 B.油酸、丙烯酸 C.三乙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 D.甲酸乙酯、乙酸甲酯
C的名称 硬脂酸 。
(3)含5个碳原子的C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 9 种。 共有
人造脂肪食品
人造脂肪
人造脂肪最好少吃
反式脂肪酸可致心血管病
人造脂肪的学名叫反式脂肪酸,植物油中的不饱和 脂肪酸可以经催化制成饱和脂肪酸,在这个过程中,有 一些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发生变化, 变成反式脂肪酸。 这种物质不但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会增加食物的可 口程度,比如让糕点变得更酥脆。食品行业经常用它来 代替天然油脂的原因还有一个:廉价。 人造脂肪通常被用于制作脆皮面包、炸薯条和甜 甜圈食品; 奶油蛋糕、西式糕点、方便面等反式脂肪酸 含量较高,过量摄入会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也易导致 成人心脑血管疾病。
随堂训练——判断正误:
1、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混甘油酯是混 (错) 合物。 2、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对) 3、油脂都不能使溴水退色 (错) 4、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对)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4.分类:
油
油 脂 概念: 液态植物油脂
油
特征: 烃基双键多,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例如: 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概念: 固态动物油脂
O CH2—O—C—R
综合练习
O CH—O—C—R O
油脂A的通式为 CH2—O—C—R (烃基R中 不含有三键)。0.1molA与溶解有96g的液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恰好完全反应。0.1molA 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 和10.6mol求油脂A的结构简式,写出油脂A 氢化的方程式。
(硬脂酸甘油酯 )
H2SO4
CH2OH 3C17H35COOH+CHOH CH2OH
( 硬脂酸 ) (甘油)
油脂+3水
3高级脂肪酸+甘油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
②碱性条件下: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3NaOH C17H35COOCH2
油脂+3NaOH
CH2OH 3C17H35COONa+CHOH 肥皂的主要成分 CH2OH
1.写出足量的油酸和甘油的酯化反应
C17H33COOCH2 浓H SO 3C17H33COOH + CHOH C17H33COOCH + 3H2O 油酸 CH2OH C17H33COOCH2
2 4
CH2OH
油酸甘油酯
2.写出足量的硬脂酸和甘油的酯化反应
C17H35COOCH2 3C17H35COOH + CHOH 浓H SO C17H35COOCH + 3H2O 硬脂酸 CH2OH C17H35COOCH2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思考: 1.油脂属于酯类,应具有什么性质? 2.当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时,油脂还应 当具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 3.若想将油变为脂肪仍作食物,应与什 么物质通过什么反应得到?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
①酸性条件下: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3H2O C17H35COOCH2
生活小常识:
盐用豆油、菜籽油做菜,为减少蔬菜中维生 素的损失,一般应炒过菜后再放盐;
用花生油做菜,由于花生油极易被黄曲霉 菌污染,故应先放盐炸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 黄霉菌毒素;
用荤油做菜,可先放一半盐,以去除荤油 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而后再加入另一半盐; 在做肉类菜肴时,为使肉类炒得嫩,在炒 至八成熟时放盐最好。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
液态的油 固态的脂肪?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
2.油脂的氢化
C17H33COOCH2 C17H33COOCH + 3H2
催 化 剂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C17H35COOCH2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加热、加压
C17H33COOCH2
油酸甘油酯(油)
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且便于运输 用于制肥皂、脂肪酸、甘油、人造奶油等的原料
3.结构:
O R1 C O O R2 C O O R3 C O
CH 2 CH CH 2
(1)R1、R2、R3可以代表饱 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且R 越饱和,油脂的熔点越高 (2)如果R1、R2、R3相同,这 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 如果R1、R2、R3不相同,称为混 甘油酯。
(3)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且大都为多种混甘油 酯的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
合成洗涤剂
(1)合成洗涤剂的组成:由憎水 基和亲水基组成,如:
CH3 (CH2)n
烷基苯磺酸钠
SO3Na
CH3 (CH2)n SO3Na
烷基磺酸钠
(2)、合成洗涤剂与肥皂的比较
(1)肥皂不适合在硬水中使用,而 洗涤剂使用不受限制; (2)合成洗涤剂洗涤能力强,可以 用于机洗; (3)合成洗涤剂的原料便宜。 (4)合成洗涤剂的危害:由于其稳定 性,在自然界中不易被细菌分解,造成 水体污染。尤其含磷洗涤剂造成水体富 营养。
3高级脂肪钠+甘油
制肥皂的简单流程:
制肥皂的简单流程:
氢氧化钠 高级脂肪酸钠 氯化钠 脂肪、植物油 甘油、水 加热 搅拌、静置
皂化
上层: 高级脂肪酸钠
压滤、干燥成型
盐析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
成品 肥皂
下层:甘油、食盐溶液
蒸馏
甘油
肥 皂 去 污 的 原 理 是 什 么 ?
油污 纤维织品
1.用肥皂洗衣服应该用热水还是用冷水?
浓H2SO4
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
2.什么叫高级脂肪酸?
含碳原子数比较多的脂肪酸,叫做高级脂肪酸。 包括:饱和脂肪酸:硬脂酸(C17H35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不饱和脂肪酸:油酸(C17H33COOH)、 亚油酸( C17H31COOH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