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类脂化合物
有机化学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干性油 碘值在130以上,例如桐油。 半干性油 碘值在100~130之间,例如棉籽油。 非干性油 碘值在100以下,例如花生油。
第11页/共43页
4、 氧化与聚合反应—不饱和的酸易酸败变质.含有共轭 双键的油类易聚合(桐油).
......................................
........................................ .................................
Na+
-2oc
co2-
. . . -2oc
...... . . -2oc ..... -2oc
第17页/共43页
磷脂分子中同时存在着疏水基(脂肪烃基 部分)和亲水基(偶极离子部分),因此,他 们是良好的乳化剂,在细胞膜中起着重要的生 理作用。磷脂可溶于水及某些有机溶剂,但不 溶于丙酮,借此,可把它们同其他脂类分开。
磷脂分子中都含有酯键,因此,他们都能水解。 如果磷脂分子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时,也能发 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第8页/共43页
皂化值:皂化1克油脂所需KOH的毫克数
第9页/共43页
2、 加成反应—“油的氢化”或“油的加碘” 。
• 100克油脂与碘加成所需碘的质量(克),叫碘值.
第10页/共43页
3、 干性作用—某些油(如桐油、亚麻油等)在空气中 放置能生成一层干燥而有韧性的薄膜。油脂的这种结膜 特性叫做干性作用
第21页/共43页
•
在甾环中C5,C8,C9,C10,C13,C14都
是手性碳原子,按2n公式,应有64个旋光异构体,
有机化学Chap18~21-周环杂环糖脂类氨基酸复习重点资料

D. 油脂易酸败
7. 维生素 A 为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须,人体缺乏它,会导致夜盲症。它属于( )
A. 单萜
B. 倍半萜
C. 双萜
D. 三萜
8. 下列属于甾族化合物的是( )
有机化学
第4页
有机化学习题集
Chap20、21-杂环、脂类、氨基酸
Chap18-杂环化合物 参考答案
Chap19-杂环化合物 参考答案
A. 葡萄糖
B. 蔗糖
5. α-D-吡喃葡萄糖的 Haworth 式为()
C. 糖原
D. 麦芽糖
6. 下列糖与 HNO3 反应后,产生内消旋体的是()
7. D-吡喃葡萄糖与 1mol 无水乙醇和干燥 HCl 反应得到的产物属于()
A. 醚
B. 酯
C. 缩醛
D. 半缩醛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都符合 Cm(H2O)n 通式
一、选择题 1. D 2. A
二、是非题 1. × 2. √
3. C 4. C 5. A 6. A 3. √ 4. × 5. √
参考答案
7. C 8. B
Chap21 脂类、氨基酸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 A 4. B 5. B 6. C 7. C 8. A
有机化学
第5页
3. 由于β-D-葡萄糖的构象为优势构象,所以在葡萄糖水溶液中,其含量大于α-D-
葡萄糖。( )
有机化学
第3页
有机化学习题集
Chap20、21-杂环、脂类、氨基酸
4. 葡萄糖、果糖、甘露糖三者既为同分异构体,又互为差向异构体。( ) 5. β-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在酸性水溶液中会产生变旋光现象。( )
23 类脂、萜类、甾族、生物碱

• Progesterone suppresses ovulation; this is the basis for its use in oral contraceptives – Progesterone is degraded in the intestinal tract, however, and therefore more robust synthetic progestins such as norethindrone are used
O
孕甾酮(黄体酮) 雌激素类药物
B
• Testosterone is the primary male sex hormone; androsterone is a metabolized form of testosterone that is excreted – Testosterone is secreted by the teste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male characteristics • Progestero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gestin (pregnancy hormone) – After ovulation, the ruptured ovarian follicle begins to secrete progesterone to prepare the lining of the uterus for implantation of the fertilized ovum – Progesterone is also secreted by the placenta and is necessary for pregnancy to continue
高中化学竞赛【天然产物(类脂、萜类、甾体与生物碱)】

(-)
(+)
1,7,7-Trimethylbicyclo [2.2.1]-heptan-2-one
34
OH
菠醇 莰醇
Camphanol
OH
冰片 (龙脑) 内式-2-菠醇 endo-2-Borneol
OH
异冰片 外式-2-菠醇 exo-2-Borneol
35
莰烷 Camphane 菠烷 Bornane
Cl
H
异冰片基氯
44
H+
+
Cl
H
异冰片基氯
Cl-
+
45
例4
O
46
H+
+
+
AcOH
O
[O] HO
H2O AcO HO-
H
H
47
练习:
1.
H2SO4
OH
2.
48
2. 倍半萜
法尼醇 Farnesol 金合欢醇 OH
(E,E)-3,7,11-Trimethyl-2,6-10-dodecatrien-1-ol
炔诺酮 Norethindrone ( synthetic oral contraceptive)
87
(2) 皮质甾类 Corticosteroids
皮质甾类是哺乳动物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化合物,皮 质醇和可的松,其重要功能是维持体液的电解质平衡和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可的松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CH2OH
月桂烯 (香叶烯) Myrcene
香叶醇 Gerneol
橙花醇 Nerol
(玫瑰油、香茅油)
芳樟醇 里哪醇 Linalcol
22
CHO
类脂化合物

脂
蜡 (waxes) = R1COOR2, R1= C16~C36, R2= C16~C34(保护及其他特殊功能)
甘油酯 (glycerides) = 甘油+脂肪酸(储存能量)
磷脂 (phospholipids) = 甘油等+脂肪酸+磷 酸+其他(生物膜主要结构成分) 固醇类 (steroids) (激素等功用)
2、脂肪酸的特点
• • • •
绝大多数是含偶数碳原子的直链羧酸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C4~C26饱和脂肪酸, C10~C24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的第一个双键位置大都在C9和C10 之间,且几乎所有双键为顺式 Melting point: Saturated > unsaturated more double bond, lower melting point.
-蒎烯 -pinene
1. 单萜 monoterpenes
单萜类化合物是精油的主要成分,它们 大多数以复杂的混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 界中。 通过水蒸汽、溶剂提取或压榨等方法从 许多植物的叶子花果皮种子树皮木质等 部分中,得到具有芳香气味易挥发的液 体,通常称为精油,精油用途很广,可 供药物和香料使用。 单萜根据分子碳架的特点,可分为开链 萜、单环萜和双环萜三类。
肥皂的作用原理
缺点:酸渣,硬水渣 合成去污剂 (synthetic detergent)
二、磷脂 (Phospholipids)
最重要的是磷酸甘油酯 (phosphoglycerides) 磷酸甘油酯 = 甘油+脂肪酸+磷酸+其他
是一两性分子,形成脂双层(lipid bilayer)
生物膜的主要构成成分
3、特性
• 熔点的高低主要决定于脂肪酸的不饱和 程度。
类脂(1)

类脂(1)第二节类脂一、磷脂磷脂是含磷的类脂化合物,广泛地分布在动植物中,是细胞原生质的固定组成成分。
磷脂主要存在于脑、神经组织、骨髓、心、肝及肾等器官中。
蛋黄、植物种子、胚芽及大豆中都含有丰富的磷脂。
最常见的磷脂是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神经鞘磷脂。
它们的构造与油脂相似,但组成较为复杂。
它们的水解产物有醇(甘油或其它醇)、脂肪酸、磷酸和含氮的有机碱。
(一)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纯的磷脂酰胆碱是吸水性的白色蜡状物,在空气中由于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而变为黄色或棕色。
磷脂酰胆碱不溶于水及丙酮,易溶于乙醚、乙醇及氯仿中。
磷脂酰胆碱在脑、神经组织、肝脏、肾上腺及红细胞中含量较多,蛋黄中含量特多(约占8%-10%),所以叫做卵磷脂。
磷脂酰胆碱根据磷酸与甘油连接位置的不同,有α-及β-两种异构体,自然界的磷脂酰胆碱是α型的。
磷酯酰胆碱中与磷酸相结合的含氮有机碱是胆碱。
磷脂酰胆碱分子中,甘油部分的β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因而有D型和L型两种构型。
自然界存在的是L型的。
自然界的磷脂酰胆碱是几种磷脂酰胆碱的混合物,主要是组分中的脂肪酸不同,经水解后得到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
常见于磷脂酰胆碱中的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花物四烯酸等。
某些毒蛇的毒汁中含有一种磷脂酶,能使β位脂肪酰基水解脱落,生成溶血磷脂酰胆碱,从而破坏了细胞膜,引起溶血。
(二)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在脑组织中含量甚多,故又称脑磷脂。
它和磷脂酰胆碱并存于机体各组织及器官中,它的构造和理化性质均与磷脂酰胆碱相似,只是在磷脂酰乙醇胺中,与磷酸结合的是胆胺(HO=CH2-CH2-NH2)。
磷脂酰乙醇胺性质与磷脂酰胆碱相似,也不稳定,易吸收水分,在空气中氧化成棕黑色。
磷脂酰乙醇胺能溶于乙醚,但难溶于乙醇,这是与磷脂酰胆碱在溶解性方面的不同点。
磷脂酰乙醇胺与血液凝固有关。
凝血激酶是由磷脂酰乙醇胺与蛋白质组成的,它存在于血小板内,能促使血液凝固。
类脂名词解释

类脂名词解释
类脂是一类化合物,它们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脂质,但不一定是脂肪酸和甘油的酯类。
类脂包括多种化合物,如磷脂、糖脂、角质脂、胆固醇、叶绿素等,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磷脂是类脂的一种重要成分,它们由磷酸、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可以形成双层膜,保护细胞内部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磷脂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在细胞内、细胞间传递信息。
脑磷脂是一种重要的磷脂,它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脂是一类由糖和脂肪酸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在细胞膜的表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脂可以作为细胞识别的标志物,帮助细胞识别其他细胞和分子。
糖脂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细胞间的通讯和相互作用。
角质脂是一种特殊的磷脂,它们在皮肤表面形成了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角质脂还可以保持皮肤的水分,防止皮肤干燥。
胆固醇是一种脂类,它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胆固醇还可以作为激素的前体,合成雌激素、睾酮等激素。
胆固醇还参与了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对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起着重要的作用。
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色素,它在植物和藻类中起着光合作用的关键作用。
叶绿素能够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将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化学能。
总之,类脂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
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磷脂、糖脂、角质脂、胆固醇、叶绿素等都是类脂的重要成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都对生物体的健康和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类脂化合物

第二十一章类脂化合物(2学时)1、类脂化合物主要包括:油脂、蜡、磷脂、天然的烃类等。
(1)油脂(甘油酯(glycerides))=甘油+脂肪酸——(储存能量)(2)蜡(waxes) =R1COOR2, R1= C16~C36, R2= C16~C34 ——(保护及其他特殊功能)(3)磷脂(phospholipids) =甘油等+脂肪酸+磷酸+其他——(生物膜主要结构成分)(4)天然烃类。
2、类脂化合物具有2个共同的特点:(1)存在于生物体中,可溶解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2)构成细胞的成分,并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油脂的组成油脂普遍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组织中,我们常见的油脂:猪油、牛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蓖麻油、桐油等。
脂肪:室温下呈固态;油:室温下呈液态;油和脂肪合称——油脂。
一、结构StructureCH2 CH CH2OHOHOHR1C OHOR1C OHOR1C OHOCH2CHCH2OOOCCCOOOR1R2R3glycerol fatty acids triacylglycerol or triglyceride脂肪 or 油脂肪酸甘油R1=R2=R3, 简单三甘脂。
R1, R2, R3不同, 混合三甘脂。
天然油脂多为混合甘油酯,除三甘脂外,还含少量的:游离脂肪酸、高级醇、高级烃、维生素和色素等。
二、脂肪酸(Fatty acid)1、定义:脂肪酸:油脂水解得到长链羰基酸。
2、分类:包括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
3、特点:(1)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偶数;C4~C24, 为直链。
(2)不饱和脂肪酸中双键的位置:C-9 ~ C-10位。
(3)双键的构型::Z型。
4、熔点:(1)mp:Saturated > unsaturated。
(2)双键数越多,熔点越低。
一些常见的天然脂肪酸(见624页表21.1)。
三、命名命名应注意两个问题:1.高级脂肪酸的命名仍用系统命名:例如,亚麻酸CH3CH2CH=CHCH2CH=CHCH2CH=CH(CH2)7COOH9,12,15-十八碳三烯酸(Δ9,12,15-十八碳三烯酸)2.甘油脂的命名:12CH H 2C H 2C OC(CH 2)16CH 3OC(CH)16CH 3OC(CH 2)16CH 3三硬脂酸甘油酯(或甘油三硬脂酸酯)OOOCH H 2C H 2C OC(CH 2)16CH 3OC(CH 2)7CH=CH(CH 2)7CH 3OC(CH 2)14CH 3α- 硬脂酸-β-软脂酸- α'油酸甘油酯OOαβα'O第二节 油脂的性质物理性质:(3) 常温下呈液态为油,呈固态和半固态为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类脂化合物(2学时)
1、类脂化合物主要包括:油脂、蜡、磷脂、天然的烃类等。
(1)油脂(甘油酯(glycerides))=甘油+脂肪酸——(储存能量)
(2)蜡(waxes) =R1COOR2, R1= C16~C36, R2= C16~C34 ——(保护及其他特殊功能)
(3)磷脂(phospholipids) =甘油等+脂肪酸+磷酸+其他——(生物膜主要结构成分)
(4)天然烃类。
2、类脂化合物具有2个共同的特点:
(1)存在于生物体中,可溶解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2)构成细胞的成分,并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油脂的组成
油脂普遍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组织中,我们常见的油脂:猪油、牛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蓖麻油、桐油等。
脂肪:室温下呈固态;油:室温下呈液态;油和脂肪合称——油脂。
一、结构Structure
CH2 CH
2OH
OH
OH
R1OH
O
R1OH
O
R1OH
O
CH2
CH
2
O
O
O
C
C
O
O
O
R1
R2
R3
glycerol fatty acids triacylglycerol or triglyceride
脂肪 or 油
脂肪酸
甘油
R1=R2=R3, 简单三甘脂。
R1, R2, R3不同, 混合三甘脂。
天然油脂多为混合甘油酯,除三甘脂外,还含少量的:游离脂肪酸、高级醇、高级烃、维生素和色素等。
二、脂肪酸(Fatty acid)
1、定义:脂肪酸:油脂水解得到长链羰基酸。
2、分类:包括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
3、特点:
(1)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偶数;C4~C24, 为直链。
(2)不饱和脂肪酸中双键的位置:C-9 ~ C-10位。
(3)双键的构型::Z型。
4、熔点:
(1)mp:Saturated > unsaturated。
(2)双键数越多,熔点越低。
一些常见的天然脂肪酸(见624页表21.1)。
三、命名
命名应注意两个问题:
1.高级脂肪酸的命名仍用系统命名:
例如,亚麻酸CH3CH2CH=CHCH2CH=CHCH2CH=CH(CH2)7COOH
9,12,15-十八碳三烯酸(Δ9,12,15-十八碳三烯酸)
2.甘油脂的命名:
1
2
CH H 2C H 2C OC(CH 2)16CH 3
16CH 3
2)16CH 3
三硬脂酸甘油酯(或甘油三硬脂酸酯)
O
O
O
CH H 2C H 2C 2)16CH 3
OC(CH 2)7CH=CH(CH 2)7CH 3
OC(CH 2)14CH 3
α- 硬脂酸-β-软脂酸- α'油酸甘油酯
O
O
αβα'O
第二节 油脂的性质
物理性质:
(3) 常温下呈液态为油,呈固态和半固态为脂。
2、比水轻,15℃时,比重在:0.9—0.98之间。
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无固定的沸点和熔点。
化学性质:
一、 水解
(3) 条件:酸性或碱性介质中。
酸性条件下可逆;碱性条件下不可逆。
CH H 2C H 2C OOCR
OOCR''
OOCR'+H 2CHOH CH 2OH CH 2OH
RCOOH R'COOH R''COOH
280℃
+脂肪酸
甘油
2、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水解。
3、高级脂肪酸碱水解的产物(甘油和脂肪酸钠盐混合物)——肥皂
3NaOH CH H 2C H 2C OOCR
OOCR
OOCR +△
CHOH CH 2OH CH 2OH
+3RCOO-Na +
羧酸钠(肥皂)
4、常见定义:
(1)皂化值:指完全皂化1克油脂所需的KOH 毫克数——反映分子大小。
(2)酸 值:中和1克油脂所需要的KOH 的毫克数—脂肪酸含量多少。
(3)酸败现象: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而变质。
二、 加成反应
1、氢化反应(油脂的硬化):
CH H 2C H 2C
OOCC 17H 33
OOCC 17H 33OOCC 17H 33+H 2
175~190℃
0.15~0.25MPa
CHOOCC 17H 35CH 2OOCC 17H 35CH 2OOCC 17H 35Ni
2、氢解反应:
CH H 2C
H 2C OOCC 11H 23OOCC 11H 23
OOCC 11H 23+H 2
Cu,CrO 3230~260℃4~5MPa
CHOH CH 2OH
CH 2OH +3CH 3(CH 2)10CH 2OH
3
3、加碘:
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可与I 2发生加成反应。
工业上把100g 油脂所吸收的碘的克数叫做碘值。
碘值越大,油脂的不饱和程度也越大。
干性油: 碘值 > 130;
半干性油:碘值 约为100—130; 不干性油:碘值 < 100
三、 干性
某些油涂成薄层,在空气中就逐渐变成了有韧性(弹性)的固态薄,油的这种结膜特性叫做干性(或干化)。
1、干性油: 结膜快;如桐油、亚麻子油
2、半干性油:结膜慢;如棉籽油
3、不干性油:不能结膜;如花生油、蓖麻油
油的干化是一个很复杂的反应过程,一般认为是一系列聚合反应的结果。
第三节 蜡
蜡(waxes )广泛存在自然界,通常为混合物;蜡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的酯(偶数碳)。
蜡根据来源分为动物蜡和植物蜡。
动物蜡—— 蜂蜡、虫蜡、鲸蜡、羊毛蜡;如蜂蜡为:C 15H 31COOC 30H 61
一、存在
许多海生浮游生物中,某些动物羽毛、毛皮或植物的叶及果实的保护层。
二、化学组成
是16个C 原子以上的偶数C 原子的羧酸和高级一元醇形成的酯。
三、化学性质
较大稳定性,不易变质,难于皂化。
四、用途:
蜡纸、防水剂、光泽剂、香脂等。
第四节 磷脂
磷脂是一类含有磷、氮元素的类脂化合物。
最重要的是磷酸甘油酯 (phosphoglycerides),磷酸甘油酯 = 甘油+脂肪酸+磷酸+其他,是一两性分子,形成脂双层(lipid bilayer),是生物膜的主要构成成分。
一、存在
动物的脑、肝、蛋黄、植物的种子及微生物中。
二、结构
是含磷的类脂化合物。
例:卵磷脂、脑磷脂、神经鞘磷脂等等。
磷脂类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油基(非极性端)与亲水基(极性端)。
(Ⅰ)
1
CH H 2C
H 2C O-P-OH
R-CO O O
O
OH 2
1
CH H 2C
H 2C O-P-OH
OCR O
O O
OR 2
(Ⅱ)
磷脂在水中,其极性基团指向水,二非极性基团因对水排斥而聚集在一起,尾尾相连,与水隔开,形成脂的双分子层结构(Lipid bilayer)。
三、性质与作用
磷脂在细胞膜中以双分子层的形式存在,具有选择透过性。
在细胞吸收外界物质和分泌代谢产物的过程中起者重要的作用。
第五节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一、肥皂
1、组成:70%高级脂肪酸钠,30%的水分。
加入一些添加剂(如起泡剂、防腐剂、香精等。
非极性的憎水部分(烃基)
极性的亲水部分(羧基)
高级脂肪酸的钠盐
2、去污原理——主要是一种胶体现象。
C
O
Na+
憎水部分
部分
(1)降低水表面的张力。
(2)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3、缺点:酸渣,硬水渣。
采用合成去污剂(synthetic detergent)。
二、合成洗涤剂
定义:与肥皂具有相似结构——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一系列合成化合物。
1、阴离子型洗涤剂
其起作用的部分是阴离子,是目前用的最多的一类合成洗涤剂。
其中重要的品种是烷基硫酸钠或烷基苯磺酸钠。
例如:
SO3-Na
R SO3-Na R
憎水亲水亲水
憎水R =C
12
H25
2、阳离子型洗涤剂
其溶于水时,起作用的有效部分是阳离子。
属于这一类的主要是季胺盐,其中必定含有一个常链烷基,其他可以是甲基或苄基。
如:溴化二甲基苄基十二烷基铵(是新洁尔灭的主要成分)。
CH2-N-C12H25
CH3
3
Br-+
阳离子洗涤剂去污能力差,但具有显著的杀菌活性,一般多用作杀菌剂及消毒剂。
3、两性型洗涤剂
例如:
4
5
H 3C(H 2C)11CH 2COO -N +CH 3
CH 3
乙酸二甲基十二烷基铵
4、 非离子型洗涤剂
它们在水溶液中不离解,是中性化合物。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作为乳化剂、润滑剂、洗涤剂。
如“海鸥”洗涤剂的主要成分为:
O CH 2CH 2
OH
n
R
R = C 4 — C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