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层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电镀镀层质量检测报告

电镀镀层质量检测报告
□ABS基体镀铜镍铬
□ABS+PC基体镀镍
□ABS+PC基体镀酸铜
□ABS+PC基体镀铜镍铬
盐雾箱温度
饱和器温度
配制溶液PH值
盐雾沉降量
收集溶液PH值
试验时间
自 年 月 日 时 分
至 年 月 日 时 分
合计 小时连续试验
配制溶液比重
试验结果
镀层厚度试验
检测情况
检测情况
镀层种类
第一值
第二值
第三值
镀层种类
第一值
第二值
第三值
备注
镀层结合力试验
试验方法
检验仪器
试验温度
试样材质
试样数量
保温时间
试验结果
检验员:
日期:
主管: 日期:
电镀镀层质量检测报告
电镀(镀层)质量检测报告
客户名称: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
防腐(盐雾)性能试验
盐雾试样类型
________小时中性 ( NSS )
________小时酸性 ( ASS )
________小时铜加速 ( CASS )
试样数量
依据规范
试样材质
□ABS基体型小时中性试样数量依据规范试样材质abs基体镀镍abs基体镀酸铜abs基体镀铜镍铬abspc基体镀镍abspc基体镀酸铜abspc基体镀铜镍铬盐雾箱温度饱和器温度配制溶液ph收集溶液ph试验时间合计小时连续试验配制溶液比重试验结果镀层厚度试验检测情况检测情况镀层种类第一值第二值第三值镀层种类第一值第二值第三值备注镀层结合力试验试验方法检验仪器试验温度试样材质试样数量保温时间试验结果检验员

江苏镀锌角铁检测报告

江苏镀锌角铁检测报告

江苏镀锌角铁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本次检测以江苏镀锌角铁为对象,旨在了解其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产品质量信息。

二、检测方法和标准本次检测采用以下方法和标准:1.外观检查:视察镀锌层是否均匀、光滑、无裂纹和气泡,角铁边缘是否平整。

2.厚度测量:使用涂膜测厚仪测量镀层厚度。

3.锌含量测试:采用化学分析法测量镀锌层中的锌含量。

4.抗拉强度测定:采用力学试验机测定角铁的抗拉强度。

5.化学检测:采用光谱仪、显微镜等设备检测角铁材料中的化学成分。

三、检测过程和结果1.外观检查:经过外观检查,所有镀锌角铁的镀层均匀、光滑,无明显裂纹和气泡,角铁边缘平整,外观合格。

2.厚度测量:使用涂膜测厚仪对镀锌角铁的镀层进行厚度测量,结果显示镀层厚度均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3.锌含量测试:对镀锌层中的锌含量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锌含量均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符合要求。

4.抗拉强度测定:对镀锌角铁进行抗拉强度测试,测定结果显示抗拉强度达到或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数值,符合要求。

5.化学检测:利用光谱仪和显微镜等设备对角铁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测试结果显示角铁中的化学成分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四、结论经过全面的检测,江苏镀锌角铁在外观、厚度、锌含量、抗拉强度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均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产品质量可靠,可放心使用。

五、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建议企业:1.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2.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3.重视员工的技术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生产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

钢材热镀锌检测报告

钢材热镀锌检测报告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结果实测结果镀层厚度电磁厚度7085717273合格3655701534555354570806070附着强度装置式锤击外观检测目测触摸全部备注由于基本表面质量太差如夹层焊渣气孔等造成镀层质量达不到要求时不能认为热镀锌生产质量不合格
热镀锌检测报告
委托单位:上海宝钢钢材贸易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钢板 产品规格;1500*6000 本批次数 T
镀层均 4 匀性试

硫酸铜 浸溃法
五次
试样切割端向下,在硫酸铜溶液中连续浸渍5次,试样长度 不应 小于100mm,试样及溶液湿度应保持15-21℃不得搅动, 每次时间 持续1分钟。
备注 检验
由于基本表面质量太差,如夹层、焊渣、气孔等造成镀层质量达不到要求时,不能认为热镀锌生产质量不合格。
审核:吴 永东
100点
1.5-3 <1.5
45 35
55 45
>6
70
80


≤6
60
70
2
附着 强度
装置式 锤击
五次
在无外应力作用使镀件弯曲或变形时,镀层不应出现剥离现 象。 离开端部10mm以外打击,同处不得同时打击两次,以 4mm间隔, 平行打击5次,不脱离。
3
外观 检测
目测 触摸
全部
①表面应是光洁银白色或银灰色,其主要表面应是平滑的, 无锌 灰和露铁现象。不许有1mm以上明镏,非主要表面不准 有3mm以上 明镏。②允许有挂具造成的粗糙和色泽不均。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2015年10月1日

检测

项目
检测 方法
检测 数量
检测标准GB/T13912-2002 检测要求(mm) 制作和厚度(mm) 局部厚度(mm) 平均厚度(mm)

镀锌钢板检测报告

镀锌钢板检测报告

镀锌钢板检测报告1. 引言镀锌钢板是一种由碳素钢板经过热浸镀工艺,在表面形成一层锌层的金属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耐腐蚀、耐磨损和优良的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

为了确保镀锌钢板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镀锌钢板检测的方法和结果。

通过使用一系列的检测设备和工艺,我们对镀锌钢板进行了物理性能、化学成分以及镀层厚度等方面的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合格。

2. 检测方法为了对镀锌钢板进行全面的检测,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2.1 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和延伸率等参数的测定。

我们使用万能试验机对样品进行拉伸试验,测得其屈服强度为250 MPa,抗拉强度为400 MPa。

硬度测试使用布氏硬度计进行,测试结果为HB 120。

延伸率测试通过对样品进行拉伸试验,并测量最大拉伸长度和断裂长度,计算延伸率为23%。

2.2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评估镀锌钢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使用光谱分析仪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测试,测得C含量为0.05%,Si含量为0.20%,Mn含量为1.00%,P含量为0.04%,S含量为0.02%,Fe含量为余量。

2.3 镀层厚度测量镀层厚度是评估镀锌钢板耐腐蚀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

我们使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镀层厚度的测量,测得平均镀层厚度为85 μm,最小厚度为80 μm,最大厚度为90 μm。

3. 检测结果基于以上的检测方法,我们得到了以下的检测结果:测量参数测量结果屈服强度250 MPa抗拉强度400 MPa硬度HB 120延伸率23%C含量0.05%Si含量0.20%Mn含量 1.00%P含量0.04%S含量0.02%Fe含量余量平均镀层厚度85 μm最小厚度80 μm最大厚度90 μm根据以上结果,镀锌钢板的物理性能符合要求,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镀层厚度在允许范围内。

因此,我们判定该镀锌钢板的质量合格。

4. 结论本次镀锌钢板的检测结果表明,在物理性能、化学成分以及镀层厚度等方面,样品都符合标准要求,可以正常使用。

派瑞林镀层耐硫化实验报告

派瑞林镀层耐硫化实验报告

派瑞林镀层耐硫化实验报告腐蚀会产生化学/电化学反应,降低并逐渐破坏功能环境中的材料或组件。

结果可能是危险的并且修复成本高昂。

对于印刷电路板(PCB)和类似组件,腐蚀的电触点在运行期间可能导致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系统可能危及生命的机械故障;腐蚀的医疗植入物可能会扰乱起搏器的功能或导致血液中毒。

在以下情况下,PCB会遭受电解腐蚀:.组件内的电触:受到水或其间夹带的其他水分的影响。

施加的电压导致非预期的电解池发展,这可能分解化合物,引发腐蚀反应。

然而,诸如化学残留物,污垢,油和盐之类的污染物被捕获在基板表面和保形膜之间他会产生腐蚀。

虽然腐蚀通常从保形涂层下面开始,由于基材表面上的液体/残留物,温度的快速变化也会使涂层的外层破裂或破裂,从而引发腐蚀响应。

类似地,PCB内的金属组在操作环境中产生氧化物或盐,导致腐蚀性功能障碍。

其他组装材料,如陶瓷或塑料,可能遭受腐蚀,并随后降低其有用性能,性能预期和结构完整性。

考虑到PCB的尺寸较小,一些腐蚀机制不太明显,因此难以预测,但是凹坑和裂缝可能会发展,导致组装表面和内部的物理破坏范围扩大。

使用非关键的无毒层材料聚对二甲苯(XY/聚对二甲苯)共形涂布PCB,可在大多数情况下防止腐蚀。

Parylene为基材提供超薄,无针孔的保形保护,其特点是具有出色的防潮性能,以及表面弹性强度和绝缘性。

与湿涂层-丙烯酸,环氧树脂,硅树脂或聚氨酯一通过将湿物质刷涂/喷涂到组件.上或将其浸入液体涂料浴中而不同,聚对二甲苯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应用方法。

使用CVD,粉末状聚对二甲苯二聚体经受高温,将其转化为气体,内部渗透目标表面,同时还形成精确符合几乎任何组装形状的外层。

在大多数测量中,Parylene优于湿涂层。

它具有广泛的温度范围,可以承受大多数正常类型的磨损,并粗具有化学惰性,不易腐蚀。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认为聚对二甲苯是万无一失的。

由于聚对二甲苯涂层开始从表面脱离,脏表面产生的污染会刺激涂层分层和受影响的操作系统的严重降解。

镀锌层含量实验报告

镀锌层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镀锌层含量的概念及其检测方法。

2. 掌握镀锌层含量检测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镀锌层含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镀锌层含量是指镀层中锌的质量占镀层总质量的百分比。

在镀锌过程中,镀层厚度、镀层均匀性、镀层成分等因素都会影响镀锌层含量。

本实验采用重量法测定镀锌层含量,即通过称量镀层样品的重量,计算镀锌层含量。

实验原理公式如下:镀锌层含量(%)=(镀层中锌的质量 / 镀层样品总质量)× 100%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镀锌层样品- 金属锌标准样品- 硝酸- 氢氧化钠- 氯化铵- 稀盐酸- 硝酸银溶液- 银硝酸溶液- 滴定管- 烧杯- 烧瓶- 电子天平- 酸式滴定管2. 实验仪器:- 烧杯(100ml)- 烧瓶(250ml)- 电子天平(精度0.01g)- 酸式滴定管(25ml)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称取一定量的镀锌层样品,准确至0.01g。

- 准备硝酸、氢氧化钠、氯化铵、稀盐酸、硝酸银溶液、银硝酸溶液等试剂。

2. 实验操作:① 将镀锌层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硝酸,煮沸溶解。

② 将溶液过滤,去除杂质。

③ 将滤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10。

④ 加入氯化铵,使锌离子沉淀。

⑤ 将沉淀过滤,用稀盐酸溶解沉淀。

⑥ 将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使锌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⑦ 用银硝酸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体积。

3. 数据处理:① 根据滴定结果,计算镀层中锌的质量。

② 根据镀层样品的总质量,计算镀锌层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镀锌层含量(%)= 50.2%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镀锌层含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误差:- 镀锌层样品的称量误差;- 滴定过程中,滴定体积的读数误差;- 试剂的配制误差等。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重量法测定镀锌层含量,验证了镀锌层含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

金属电镀实验报告

金属电镀实验报告

金属电镀实验报告篇一:实验15 光亮镀锌及化学镀镍实验报告光亮镀锌及化学镀镍1 实验目的1.1 学习和实践氯化钾光亮镀锌的实验室基本操作流程,了解电镀的基本原理和工艺。

1.2 学习并掌握化学镀镍的原理及实验室的操作方法。

2 实验原理电镀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在金属制品表面上沉积出一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电镀时,镀层金属做阳极,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电镀液;待镀的金属制品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金属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

为排除其他阳离子的干扰,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

电镀层比热浸层均匀,一般都较薄,从几个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电镀能增强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增加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等性能。

化学镀就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具有催化表面的镀层上,获得金属合金的方法,用于提高抗蚀性和耐磨性,增加光泽和美观。

管状或外形复杂的小零件的光亮镀镍,不必再经抛光,一般将被镀制件浸入以硫酸镍,次亚磷酸钠,乙酸钠和硼酸所配成的混合溶液内,在一定酸度和温度下发生变化,溶液中的镍离子被次亚磷酸钠还原为原子而沉积于制件表面上,形成细致光亮的镍磷合金镀层。

钢铁制件可直接镀镍。

锡,铜和铜合金制件要先用铝片接触于其表面上1-3分钟,以加速化学镀镍。

化学镀镍的反应可简单地表示为:NiSO4+3NaH2PO2+3H2O=Ni+3NaH2PO3+H2SO4+2H2反应还生成磷,形成镍磷合金。

镀液由含有镀覆金属的化合物、导电盐、缓冲剂、pH调节剂和添加剂等的水溶液组成。

通电后,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到阴极上还原成镀层。

阳极的金属形成金属离子进入电镀液,以保持被镀覆的金属离子的浓度。

电镀的工艺过程:镀前处理(机械整平,抛光,除油,酸洗除锈,水洗)——电镀(挂镀或滚镀)——镀后处理(除氢,钝化,封闭,老化)——质量检验。

3 仪器及药品仪器:直流稳压电源,0.5级500mA电流表,水浴锅,电子分析天平,秒表。

热镀锌检验报告

热镀锌检验报告

热镀锌检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于某热镀锌工艺进行的检验结果汇总和分析。

热镀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将钢铁材料浸入熔融的锌溶液中,形成一层锌的保护层,以防止钢铁材料的腐蚀。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所检验的热镀锌工艺的检验项目和结果。

2. 检验标准热镀锌工艺的检验通常遵循国家标准 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非切削检验方法》和相关行业标准。

根据这些标准,我们对热镀锌产品进行了以下检验项目。

3. 检验项目3.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主要评估热镀锌产品表面的质量和完整度。

我们对样品进行了目测检查和照相记录,确认了外观无明显缺陷、划痕、气泡等问题,并且表面锌层均匀、光洁。

3.2 厚度测量针对热镀锌产品的厚度,我们采用了非破坏性的测量方法——磁感应厚度测量仪。

通过在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我们得到了样品各个位置的厚度数据。

结果显示,在标准要求5μm以上的基础上,样品的平均厚度为10μm,最厚处为15μm,最薄处为7μm。

3.3 锌层附着力测试锌层附着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热镀锌工艺的质量。

我们采用了划格法对热镀锌产品的锌层附着力进行了测试。

在锌层上划一定长度的直条,然后使用胶带撕去直条上的锌层。

测试结果显示,锌层在划格区域上有很好的附着力,无明显的脱落现象。

3.4 锌层均匀性检验我们还对热镀锌产品的锌层均匀性进行了检验。

通过对锌层表面进行显微镜观察,我们确认锌层无明显麻点、色差等均匀性问题。

3.5 防腐性能测定最后,我们对热镀锌产品的防腐性能进行了测定。

采用盐雾试验的方法,我们将样品放入盐雾室中暴露一定时间后进行观察和检验。

结果显示,在240小时的盐雾试验后,样品表面仅有轻微的腐蚀,符合标准要求。

4. 结论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所检验的热镀锌工艺的外观质量良好,无明显缺陷。

- 锌层厚度均匀,符合标准要求。

- 锌层附着力强,无明显脱落现象。

- 锌层均匀性良好,无麻点、色差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