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及其管理方法综述论文 精品
关于金融风险管理的论文(2)

关于金融风险管理的论文(2)金融风险的论文篇3浅谈金融风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企业数量是越来越多,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规模也在不断地的扩大,当前我国的外汇贮备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国家经济的抗危害能力已经非常强大,但是面临金融风险我国企业的抵抗能力还有着较大的不足,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还存在着严重的漏洞,人员的抗风险意识薄弱,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企业的负债率较高等都在深刻影响着我国企业对于金融风险的抵抗能力,面对世界经济渗透性不断地加强,我国的企业也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体制,满足于资金利用的多元化,促进资金利用率的提高和财务管理体系的健全,能够有着较强的实力来抵抗金融风险和经济风暴,促进企业多元协调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风险;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控制策略一、金融经济波动对于企业财务体制的影响涵盖全社会范围内的国家金融经济体系像是一片寂静的湖面,在没有风的影响下虽然平静但也会产生无规律不可料定的波动,在一定空间和时间作用下的经济波动在面对金融体系健全的企业时候虽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造成破坏,其具体影响的表现在影响公司企业的体制结构的变动和股份变动。
在正常的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公司作为一种利益形态化的经济组织有着自身的规范和要求,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公司主要是以自身盈利为主要基础的,根据持续客观性的盈利来打造自身的市场价值,根据可控风险状态下公司项目未来前景的预计,公司的成立和正常化的经营都以未来的市场前景为目标进行合理的规划运转,依据公司可执行力度的大小进行公司内部的持续性经营。
根据市场前景的预测及未来公司项目风险的评估股东和投资公司进一步扩大投资额度和范围,合理化的注资来扩大公司的规模,公司联合创始人根据公司可预计估值的多少和投资额度的大小进行股权的合理化分配,降低自身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最大化的确保公司正常的融资和上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公司实力。
有关金融风险的论文

有关金融风险的论文有关金融风险的论文在当代经济开放条件下,金融活动更加灵活,金融创新愈加复杂多样,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金融风险随之不断上升。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金融风险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金融风险的论文篇1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摘要】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血脉,“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条血脉是否畅通,金融能否真正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强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快速推进,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力度逐渐加大,但农村金融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农村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缺乏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村金融资源聚集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巨大障碍。
【关键词】农村金融;风险;对策1.引言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做为一个系统,包括农村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组织,这个系统必须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中介、储蓄、信贷、汇款、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且能长期保持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数量。
在当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背景下,农村经济持续快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主要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
正规性金融组织主要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
在正规性金融组织中,存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功能缺位,商业性金融机构离农倾向严重,农信社的主力军作用不突出的问题。
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主要是指民间借贷,多为私人之间的借贷,也有地下钱庄等形式。
农户借款中民间借贷的比重很大,但是非正规金融是一种自发的、盲目的信用活动,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与基本规范,从而使农村金融风险加剧。
因此如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提升国省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在金融市场中,风险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风险管理也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对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概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为了规避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金融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类型。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损失,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方法1. 传统方法传统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多样化投资组合、风险分散、止损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对于极端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弱,无法全面覆盖各种风险。
2. 风险管理工具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种风险管理工具不断涌现。
比如期货、期权、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冲风险,降低损失。
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
三、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热点1.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金融创新不断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挑战。
如何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有效管理风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关文献对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2. 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金融监管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文献研究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制度,探讨了监管对于风险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同时,也有研究关注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
3. 金融市场波动与风险管理金融市场的波动是导致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献对金融市场波动的原因和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比如,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度量模型和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应运而生。
它以其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势,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
然而,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风险,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旨在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风险来源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和虚拟化,使得交易过程更加便捷,但也增加了信息安全风险;二是金融服务的跨界融合,突破了传统金融的边界,导致风险传播更加迅速;三是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但也带来了更多的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技术层面的漏洞和缺陷,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和用户遭受巨大损失;其次,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互联网金融中依然存在,甚至可能更加严重,从而引发信用风险;再者,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速度快,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相对滞后,容易产生法律风险;最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给互联网金融带来市场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许多学者研究了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信用评估模型等手段来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例如,一些研究利用社交网络数据、电商交易数据等多维度的信息,构建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用评估模型。
同时,也有学者探讨了如何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信用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中同样不容忽视。
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包括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如何通过资产组合优化来降低市场风险等。
此外,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传染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四、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主要源于内部流程不完善、人员失误、系统故障等。
金融风险的论文参考例文

金融风险的论文参考例文浅谈金融业风险监管随着全球经济区域一体化加强,金融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部分,而这次美国次债危机,世界五大投行全面崩溃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更让人们意识到对待金融业风险与监管需要我们进行重新的认识与评估。
一、金融业风险与监管综述所谓金融风险,一般是指金融资产预期价值或收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风险和宏观经济的运行风险。
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使金融体系遭受破坏,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放大后的一种极端情况。
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市场实行宏观调控和监督是必要的。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有其不完整性,这就需要政府或其他部门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管理。
换言之,所有的监管本质上都是对市场不完整性的一种补充、修正和完善;二是从金融的发展来看,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显著增强。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业务之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金融的发展日趋国际化,金融资本不断扩张,与此同时,金融领域的风险也在急剧加大,因此通过监管来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是十分有必要的。
各国无论采用哪一种监管组织体制,监管的具体目标基本是一致的:1、确保金融稳定安全防范金融风险;2、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3、增进金融体系的效率;4、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二、金融风险环境因素分析一宏观经济动态运行带来的金融风险1、经济实体波动与经济周期带来的金融风险。
在宏观层面上引起金融风险的原因很多,但实体经济以及实体投资仍是主要因素之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地揭示了生产过程的经济危机成因,阐明了宏观层面的金融风险以及危机产生根源。
马克思将货币危机分为两种形态:一是作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尖锐化这个特殊时期的货币危机;二是独立的货币危机。
后者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
金融风险论文范文精选

金融风险论文范文精选标题:金融风险管理与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金融风险管理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不同的金融风险类型和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综合管理模型,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和应对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风险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对于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政府政策、经济周期和市场需求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综合管理模型的应用可以有效预测和管理金融风险,提供金融机构应对风险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金融风险、风险管理、影响因素、综合管理模型1.引言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背景下。
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对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和声誉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和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提出一种综合管理模型,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和应对风险。
2.金融风险的类型2.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对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方向风险、波动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2.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权人无法按时兑付其债务的风险,包括各种债务违约风险和违约概率。
2.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大规模提款时难以迅速筹集资金的风险,可能导致流动性危机。
3.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3.1政府政策政府政策对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和运作有着重要影响,不稳定的政策环境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
3.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波动也会对金融机构产生重大影响,经济衰退时期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下降和违约概率上升。
3.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受到影响,进而增加金融风险。
4.综合管理模型通过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一种综合管理模型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和应对风险。
该模型应用了理论模型、经验模型和风险评估模型等多种方法,可以预测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提供金融机构降低风险的建议和策略。
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综述

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综述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风险的种类、程度以及来源也愈加复杂多样。
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应对各种风险,因此,建立合理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并采取科学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是保障金融机构安全和稳健运营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综述金融风险管理的常用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等方面。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金融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通过对风险进行把控,可以避免或降低企业风险的发生,同时加强监管,确保安全运营。
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一是以性质为基础的评估方法,通过对风险来源、风险类型、风险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不同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二是以风险影响为基础的评估方法,通过对损失概率、损失额度等风险因素进行评价,考虑不同风险对企业运营的影响程度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重要程度。
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策略和风险监控四个环节。
其中,风险识别指的是确定金融产品、服务或交易中涉及的风险类型和程度;风险评估则是针对确定的风险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量度与定性分析,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确定风险控制策略,降低或避免损失;风险控制策略则是一系列措施的组合,旨在限制风险的发生、降低损失,包括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优化等;风险监管则是根据金融机构形式和规模的不同,针对其经营风险采取适当的监管手段,调节和管理金融机构风险。
三、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金融机构运营中关注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以减少或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
风险监测具有预判性和预防性,能及时发现风险变化和新情况,进而进行分析和应对风险。
风险监测的方法包括数据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来监控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并及早发现、处理潜在的风险隐患,从而达到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目的。
四、风险应对金融机构风险的源头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面对各种风险,如何有效应对成为金融机构的难题。
2017金融风险管理论文(2)

2017金融风险管理论文(2)2017金融风险管理论文篇二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综述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也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问题正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系统研究金融风险,提出金融风险管理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风险风险管理1、金融风险的概念金融风险是指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它直接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相关。
一般而言,收益的不确定性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的不确定性两种情形,而现实中人们更关注的是损失的可能性。
因此本文所指的金融风险是指未来损失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金融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因素发生变化而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的金融资产或收益发生损失并最终引起企业价值下降的可能性。
2、金融风险分类2.1、金融市场风险在诸多类型的金融风险中,金融市场风险具有特殊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不断加剧,金融工具所蕴涵的风险结构越来越复杂;同时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上升,全球经济运行的虚拟程度不断提高,工商企业的经营更加依赖金融市场,传统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的业务也趋向金融市场。
这些因素使得金融市场风险越来越成为现代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之一。
2.2、工商企业的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市场风险是影响企业现金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汇率、利率、商品价格等市场因子的波动不仅直接影响了企业定期财务报表的收益状况,而且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发展使企业可以利用更多的金融工具来管理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调整资本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导致企业的实体经济行为介入金融市场的程度加深。
2.3、金融机构的金融市场风险作为影响资产负债价值的最基本因素,金融市场风险一直是金融机构最基本和重要的风险之一。
而全球市场一体化所带来的全球企业环境的巨大改变,又使得金融机构经营中的市场风险暴露不断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风险及其管理方法综述摘要:本文首先通过08年金融危机对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进行阐述,然后分别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介绍。
市场风险中从波动率角度和VaR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针对波动率方面的GARCH模型,利用08金融危机后的中国汇率变化进行实例验证;第二,介绍了利率敏感性缺口,久期,凸度,马克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定性及定量方法;第三,介绍了VaR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三个常用的计算方法:历史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和方差-协方差法。
信用风险的衡量和管理中,首先介绍了信用风险的决定因素,然后阐述了信用分析技术的发展,最后着重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管理现状和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内部评级法。
流动性风险的度量和管理中,主要介绍了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指标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交易流动性检测。
对于操作风险,首先利用光大乌龙指来说明操作风险的严重性,然后简要介绍计算操作风险监管资本金的方法,分别为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测量法。
关键词: ABS GARCH VaR IRB目录一、现代金融风险本质 (3)1.1 从资产抵押债券(ABS)角度介绍08年金融危机发生原理 (3)1.2 现代金融风险本质浅析 (3)二、市场风险 (4)2.1 波动率 (4)2.2 GARCH(1,1)模型汇率角度运用 (4)2.2.1 GARCH模型介绍 (4)2.2.2 汇率样本数据图 (5)2.2.3 ARCH效应检验 (5)2.2.4 GARCH(1,1)模型 (8)2.2.5 汇率值预测 (11)2.3 VAR模型 (13)2.4 市场风险管理方法 (14)2.4.1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14)2.4.2 一种定量管理的方法—久期和曲率 (14)2.4.3 马柯维茨的均值一方差理论 (15)2.4.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15)三、信用风险 (16)3.1 信用分析技术的发展 (16)3.2 一些预防信用风险的方法 (16)3.3 内部评级法 (17)3.4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一些思考 (18)四、流动性风险 (18)4.1 银行业流动性风险 (18)4.2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交易流动性风险 (18)五、操作风险 (19)5.1操作风险介绍 (19)5.2 实例:光大乌龙指事件 (19)参考文献: (20)附录: (21)一、现代金融风险本质1.1 从资产抵押债券(ABS)角度介绍08年金融危机发生原理债务抵押债券是一种特殊的资产抵押债券,其基础资产为固定收益债券。
由于美国的银行在住房抵押贷款方面的审查不严格,或者说是刻意为之,导致产生了大量的次级债。
银行为了缩短流动性期限,进行了资产证券化,将这些CDO 分为不同的级别(分为高级,中间级和股权级)进行发行,而购买这些CDO的金融机构(大多数为SPV)对所得债券再次进行CDO分级,进行发行,从中获取利润,就这样一直到最后一家金融机构,由于大家都不相信自己会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个”,所以当住房贷款违约时,银行和最后一家持有CDO的金融机构就要承担巨大的损失,金融危机就这样发生了!1.2 现代金融风险本质浅析次级债市场这样的“金融创新”活动,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如果过度地担心它的消极性,例如资金链断裂引起的流动性危机,那么,金融业的竞争活力就可能被过度的监管所抹杀;另一方面,过于乐观的强调它的积极性,把金融创新的风险机制看得过于简单化,同样可能因为出现扭曲的风险判断而不可避免的导致金融危机。
此外,“消费者金融”时代给信贷市场的竞争方式和监管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残酷的竞争很容易迫使金融机构为不失良机而争相提供更新、更直接的让消费者受惠的金融服务。
结果,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深化和金融业务的细分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变得愈来愈严重,潜在的风险也越来越难察觉。
因为监管方式跟不上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新风险,所以它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爆发像“次级债风波”那样的危机。
二、市场风险首先介绍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风险,分别是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由于中国的汇率并未完全放开,所以在中国,市场风险主要指利率风险。
针对市场风险,可以从两个角度讨论,波分别为动率角度和VAR角度。
2.1 波动率从第一个角度来看,主要包含历史波动率,隐含波动率,ARCH, GARCH ,EWMA 等模型,本文主要介绍GARCH模型。
历史波动率,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前n期历史数据的方差来衡量现在和未来所面临的风险。
隐含波动率。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表明期权价格是标的资产价格,执行价格,无风险利率,期权期限和标的资产在期限内波动率的函数。
在这个公式中,每一时间段的波动率被假定为相同的,然而现实中的期权价格并不一定等于理论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实际上每一时间段的波动率不同导致。
将实际中的欧式看涨期权价格代入公式中,反解出的波动率称为隐含波动率。
因为看涨期权价格相对于波动率的偏导数为正,所以当隐含波动率大于给定波动率时,期权的实际价格大于该期权的理论价格。
ARCH是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是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EWMA 是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模型,这三种模型都主要用来计算变化的波动率。
2.2 GARCH(1,1)模型汇率角度运用2.2.1 GARCH模型介绍自从Engle(1982)提出ARCH模型分析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以后,波勒斯列夫T.Bollerslev(1986)又提出了GARCH模型,GARCH模型是一个专门针对金融数据所量体订做的回归模型,除去和普通回归模型相同的之处,GARCH对误差的方差进行了进一步的建模。
特别适用于波动性的分析和预测,这样的分析对投资者的决策能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其意义很多时候超过了对数值本身的分析和预测。
一般的GARCH模型可以表示为:其中h t为条件方差,u t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h t与u t互相独立,u t为标准正态分布。
(1)式称为条件均值方程;(3)式称为条件方差方程,说明时间序列条件方差的变化特征。
为了适应收益率序列经验分布的尖峰厚尾特征,也可假设服从其他分布,如Bollerslev (1987)假设收益率服从广义t-分布,Nelson(1991)提出的EGARCH 模型采用了GED 分布等。
另外,许多实证研究表明收益率分布不但存在尖峰厚尾特性,而且收益率残差对收益率的影响还存在非对称性。
当市场受到负冲击时,股价下跌,收益率的条件方差扩大,导致股价和收益率的波动性更大;反之,股价上升时,波动性减小。
股价下跌导致公司的股票价值下降,如果假设公司债务不变,则公司的财务杠杆上升,持有股票的风险提高。
因此负冲击对条件方差的这种影响又被称作杠杆效应。
由于GARCH 模型中,正的和负的冲击对条件方差的影响是对称的,因此GARCH 模型不能刻画收益率条件方差波动的非对称性。
2.2.2 汇率样本数据图本模型使用的数据为2008年01月02日到2013年末的工作日汇率值,将汇率记为变量Y 。
其中,将2008年01月02日到2011年12月30日的汇率值作为样本。
(数据见附录)汇率样本数据图2.2.3 ARCH 效应检验假设进行估计的基本形式为:1t t Y =c+c(1)Y (1)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式(1), 结果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Sample (adjusted): 1/03/2008 12/30/2011Included observations: 1042 after adjustments Variable Coefficie nt S td. Error t-Statist ic Prob.C 0.010665 0.005423 1.966740 0.0495Y(-1) 0.998270 0.000806 1238.359 0.0000 R-squared 0.999322 Meandependent var 6.722339Adjusted R-squared 0.999322 S.D.dependent var 0.223433S.E. of regression 0.005819 Akaike info criterion -7.453319Sum squared resid 0.035220 Schwarz criterion -7.44382Log likelihood 3885.179 Hannan-Quinn criter. -7.449716F-statistic 1533532. Durbin-Watson stat 1.906649Prob(F-statistic) 0.00000010.0106650.998270t t Y Y -=+ (2)20.999322R = 对数似然值=3885.179 AIC=-7.453319 SC=-7.443820AIC 值和SC 值均较小,对数似然值很大,意味着变量的滞后阶数是合适的。
经过t 检验,常数项和变量系数都是统计显著的。
下图为该回归方程的残差图,可以注意到波动的“成群”现象:波动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非常小,在另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非常大,说明误差项可能具有条件异方差性。
因此,对式(2)进行条件异方差的ARCH LM检验,得到了在滞后阶数p=1时的ARCH LM 检验结果如下:此时的F统计量和Obs*R-squared统计量的P值均为0,所以拒绝原假设,说明式(2)的残差序列存在ARCH效应。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ARCHF-statistic 28.68054 Prob.F(1,1039) 0.0000Obs*R-squared 27.96383 Prob.Chi-Square(1) 0.0000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Method: Least SquaresSample (adjusted): 1/04/2008 12/30/2011Included observations: 1041 after adjustmentsVariable Coefficient S td. Errort-StatisticProb.C 2.80E-05 2.48E-06 11.25782 0.0000 RESID^2(-1) 0.161947 0.030240 5.355421 0.0000R-squared 0.026862 Meandependent var 3.34E-05AdjustedR-squared 0.025926 S.D.dependent var 7.40E-05残差平方相关图检验:计算式(2)的残差平方的自相关(AC)和偏自相关(PAC)系数,结果如下:由于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不为0,Q统计量比较显著,可以得出结论,式(2)的残差序列存在ARCH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