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教案3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教案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教案教案标题: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特点和功能。
3. 能够识别和描述一些常见的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教学重点:1.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特点和功能。
3. 常见的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粘贴纸、图片、实验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吗?它们在生命中起到什么作用?知识讲解:2.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概念和重要性。
a. 解释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b. 强调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在细胞结构、酶活性、免疫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 探讨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特点和功能。
a.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具有多样性:通过示意图或实例,介绍不同种类的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b.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功能:通过示意图或实例,介绍不同种类的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在细胞结构、代谢调控等方面的功能。
实验操作:4.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特点。
a. 实验材料准备:鸡蛋、醋、显微镜等。
b. 实验步骤:i. 将鸡蛋放入醋中浸泡一段时间。
ii. 观察鸡蛋外表的变化。
iii. 使用显微镜观察鸡蛋内部结构的变化。
c.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鸡蛋在醋中会发生变化?这与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有什么关系?巩固与拓展:5. 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总结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6. 学生展示:学生可以选择一种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
作业布置: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的小论文,并附上相关的图片或实例。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知识讲解、实验操作、巩固与拓展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主题六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教学设计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蛋白质的分类和功能,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和合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功能及性质。
2. 教学难点: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其机制。
3. 教学关键点: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蛋白质的性质,理解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蛋白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准备实验器械和试剂,进行相关实验的预实验。
3. 准备学生实验器械和试剂,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
4. 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蛋白质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案例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实物展示法:展示鸡蛋白、鸡蛋、豆浆、牛奶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这些食物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蛋白质的答案。
2. 视频导入法:播放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作用,从而引出蛋白质的观点。
(二)新课教学1. 蛋白质的分类和组成(1) 展示氨基酸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 讲解蛋白质的分类:简单蛋白和复合蛋白。
(3) 讲解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的,其中还包含水分。
2. 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1) 讲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复杂,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这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2) 讲解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具有两性、盐析、变性、水解等性质。
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例如让学生观察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许饱和硫酸铵或硫酸钠后,有白色沉淀析出的现象。
(3) 讲解蛋白质的生理作用:主要作用包括催化、调节、运输、免疫等。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1.3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2-人教版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3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两性、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
2、认识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实验完成蛋白质性质知识的形成,强化“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认识。
2、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蛋白质等重要物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蛋白质的性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强烈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蛋白质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肽键的形成四、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所需所有的仪器和药品,教案和学案,PPT制作。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首先引导同学们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蛋白质,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补充并且展示图片。
(从生活中学习,激发发生学习兴趣)继续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常见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强化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
【教学环节二:推进新课】温故知新,唤醒已知,抛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推进新课。
(一)、你对蛋白质有哪些认识?1、蛋白质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的?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是什么?3、高中生每天摄入多少克蛋白质?(紧密联系生活)学生们讨论回答【板书】组成:C、H、O、N(P、S)教师继续追问:我们摄入的蛋白质进入体内会怎样呢?学生:水解生成氨基酸(再次验证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是氨基酸)层层推进:氨基酸是怎样的物质呢?(二)、认识氨基酸【板书】水解为氨基酸教师:氨基酸的官能团学生:氨基和羧基【板书】氨基酸的官能团:氨基(-NH2)和羧基(-COOH) 教师: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学生:两性和缩合反应,指导学生尝试写出氨基酸和强酸强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迁移学习】类比酯化反应【思考】氨基酸之间的反应机理(“酸脱羟基,胺脱氢”)形成二肽【难点突破】【动画】二肽的形成,并且板书示范教师:二肽存在的官能团学生:肽键、氨基、羧基教师:根据官能团判断二肽能发生哪些反应?学生:水解、脱水缩合【动画】多肽的形成教师:氨基酸或者二肽、多肽都具有氨基和羧基【思考】:究竟哪个氨基和哪个羧基反应呢?学生:思考、困惑解惑:关于氨基酸之间的反应,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脱水方式非常重要,这决定蛋白质的性质,人体内20多种氨基酸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形成不同结构的蛋白质,而,人体内蛋白质数量高达10万种以上,每一种蛋白质都有稳定的结构和独特的功能。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1高中《生命的基础——蛋白质》word教案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1高中《生命的基础——蛋白质》word教案【学习目标】1、初步把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2、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温故知新:1.构成蛋白质的差不多结构单元是,它含有的官能团是和,它既是又是。
它与酸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盐,故它是一种物质。
2.画出氨基酸分子形成肽键时的断键部位HOOC—CH2—CH2—CH—COOH|H-N-H学案导学:二、蛋白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官能团:、(1)水解:在、、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最终生成(2)盐析:过程,不阻碍原先蛋白质的性质,能够用来(3)变性:过程,丧失原先的生理活性。
在作用下,蛋白质会变性。
摸索:利用蛋白质变性,有哪些实际应用?(4)颜色反应:遇浓硝酸会显色(5)灼烧:有气味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食物中的蛋白质能够分为和。
人体中共有种氨基酸,其中有几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称为必需氨基酸,其名称为。
1、关于蛋白质的下列叙述中有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水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
B.所有的蛋白质都能与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
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D.天然蛋白质分子中既含氨基,又含羧基。
2、下列物质中,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①K2SO4②福尔马林③MgSO4④Hg(NO3)2⑤NH4Cl⑥KOH⑦波尔多液⑧酒精A.②④⑥⑦⑧ B.①③⑤⑧C.①②③⑦ D.④⑤⑥⑦⑧3.下列为某一多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请回答有关问题:(1)上述结构中,包含的官能团有(写出结构简式)、、。
(2)上述化合物是由种氨基酸组成。
(3)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失去分子水形成的,如此的反应叫做。
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氢来自于。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 蛋白质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1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一、教学设计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
本节由蛋白质在自然界的广泛存在和与生命的密切联系引入,通过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它们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并引导学生应用蛋白质的特性解释和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介绍人体必须的几种氨基酸,使学生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以及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介绍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体现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本节教学重点: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本节教学难点: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建议如下:1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式,指出其中所含的官能团,帮助学生认识氨基酸具有两性的原因。
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分析丙氨酸和谷氨酸的结构,并得出氨基酸的通式。
这些是学习多肽和蛋白质的基础。
3反应生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了解氨基酸、二肽、多肽、蛋白质之间的缩合与水解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及理解蛋白质分子为什么具有如此多的功能。
对于有兴趣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分析图114所展示的多肽的螺旋结构,加深对蛋白质复杂结构的认识。
4质是如何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当中的,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
5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激励学生爱国主义热情,赞赏化学对生命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设计参考:【教学设计1】本设计针对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实践调查:将学生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分别调查:人体内有哪些氨基酸?哪些是必需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可以从哪些食物中得到?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都有哪些作用?氨基酸如何组成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内如何变成氨基酸?交流展示:每小组合作制作展板或多媒体展示,进行汇报和答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1.3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教学设计蛋白质溶液的配制:在一个鸡蛋的两头各钻一个小孔,竖立,使蛋清流入烧杯中,加50mL水,搅拌,蛋清中的清蛋白溶于水,球蛋白呈絮状析出。
在漏斗上铺3-4层纱布,用水浸湿,将蛋白溶液过滤、洗涤后,稀释至100 mL 备用。
注意:盐析实验要求(N H4)2S O4溶液的浓度大,若加入(N H4)2S O4溶液效果不明显,可再加入少量(N H4)2S O4粉末,或滴入几滴稀盐酸。
[提问]什么叫盐析?它的特点是什么?[板书]1.盐析:蛋白质在浓无机盐溶液中因胶体凝聚而析出,叫做盐析。
[思考]盐析有哪些应用?采用多次盐析法,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学生实验1-3】[板书]2.变性蛋白质在一定外界条件下,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凝固后不能在水中溶解,这种变化叫做变性。
[思考与交流]似,蛋白质也具有两性。
此外,蛋白质还有一些重要性质,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再次强化蛋白质对人们的重要意义。
考查学生应用能力。
1、在生物实验中用什么试剂来保存生物标本?生物实验室常用福尔马林保存生物标本2、医院里有哪些消毒方法?在医院中,针对不同的污染物采取的消毒方法也不同。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75%(体积分数)的酒精消毒、碘酒消毒、高温蒸煮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强氧化剂浸泡消毒,以及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等。
【学生实验1—4】[板书]3、颜色反应: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这种反应能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板书]三、蛋白质的用途动物的毛和蚕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是重要的纺织原料。
动物的皮经药剂鞣制后得到柔软坚韧的皮革。
骨、皮等熬煮得到无色透明的动物胶,叫做白明胶,是制造照相感光片和感光纸的原料。
牛奶中的蛋白质—酪素还能跟甲醛合成酪素塑料。
[板书] 主要用途: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类营养物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酶是特殊蛋白质。
[板书]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阅读]相关内容说出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及搭配食物的营养作用。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使学生掌握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3. 培养学生运用蛋白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
2. 蛋白质的性质:溶解性、变性、降解。
3.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结构蛋白、酶、抗体、运输蛋白等。
4.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新陈代谢、免疫、信号传导等。
5. 蛋白质的实际应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生物工程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蛋白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什么是蛋白质?”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介绍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
3. 讲解蛋白质的性质:分析蛋白质的溶解性、变性、降解等性质。
4. 讲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阐述结构蛋白、酶、抗体、运输蛋白等的功能。
5. 讲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介绍新陈代谢、免疫、信号传导等方面的作用。
6. 案例分析:分析蛋白质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生物工程等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蛋白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活动1. 教师演示: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蛋白质的溶解性、变性和降解过程。
2.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蛋白质实验,如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观察蛋白质的性质。
3. 小组研究:学生分组研究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如酶的催化作用、抗体的免疫作用等。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蛋白质的不同功能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5. 讨论与问答: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回答学生的问题。
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说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掌握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3)了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3)运用蛋白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1)蛋白质的定义(2)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2. 蛋白质的结构(1)蛋白质的层次结构(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基本单位氨基酸(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3)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4. 蛋白质的功能(1)结构蛋白(2)催化功能(3)运输功能(4)免疫功能(5)调节功能5. 蛋白质的应用(1)食品工业(2)医药领域(3)农业(4)环保领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3)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及应用。
2. 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层次结构及其空间结构;(2)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3)蛋白质功能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以及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 模型演示法:展示蛋白质的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蛋白质的结构。
3. 实验操作法:安排蛋白质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4. 案例分析法:分析蛋白质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活动中蛋白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以及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内
容
课题1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说明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能列举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2.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3.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教学策略和手段
[导课]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以及发、毛、蹄、角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今天我们来学习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板书]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投影]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
[阅读]资料卡片
[讲述]蛋白质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化合物,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
例如,烟草斑纹病毒的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就超过了两千万。
因此,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我们学习蛋白质组成和结构。
[板书]一、蛋白质组成和结构
[投影]蛋白质的复杂结构:
[板书]1、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
[讲解]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下面是几种氨基酸的例子:
[分析]氨基酸特点,写出氨基酸的通式。
[回答]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板书]通式:
有氨基(-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讲解]现在从动植物体内蛋白质水解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氨基酸有几百种。
但是,构成主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多种。
[提问]什么是两性物质,推测氨基酸的性质有那些?
[回答]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还能互相反应(从结构上去分析)
[板书]2、多肽
肽: 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和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之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经缩合反应而生成的产物.肽键: -CO-NH-
[练习]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生成物是什么,并标出肽键。
这个反应跟学过的哪类反应类似?
(引导学生回忆生物课中学过的知识。
)
[答案]
这个反应跟酯化反应类似。
两个氨基酸脱去1分子水,缩合成二肽。
n个氨基酸脱去n-1个水分子,缩合成多肽。
[投影]
[讲解]20多种氨基酸跟蛋白质的关系,好像字母跟单词的关系,它们可以形成无数种蛋白质。
不同的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各不相同,所以蛋白质的结构是很复杂的。
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结构,从而进一步探索生命的本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971年又合成猪胰岛素,在人类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板书]二、蛋白质性质
[思考] 蛋白质溶液属于哪种分散系?为什么?
1.盐析(边实验、边观察。
)
[思考] (1)什么叫盐析?它的特点是什么?
(2)盐析有哪些应用?
(经实验、阅读后回答。
)
[回答]蛋白质在浓无机盐溶液中因胶体凝聚而析出,叫做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表示
如下:
[讲解]采用多次盐析法,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2.变性
[思考] 1.什么叫蛋白质变性?这个过程的特点是什么?除实验涉及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引起蛋白质变性?
2.蛋白质变性有哪些应用?
(1)医疗上高温消毒杀菌的原理是什么?
(2)有人误服重金属盐,如铅盐、铜盐、汞盐等,应该怎样急救?
(3)为什么注射针剂前要用卫生酒精对皮肤消毒?
(4)为什么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可用作制生物标本的常用药剂?
(经思考、议论后回答。
)
[板书]
[讲述]由蛋白质变性引起的蛋白质凝结是不可逆的。
蛋白质变性凝结后丧失可溶性,还失去生理活性。
[回答](1)医疗上高温消毒杀菌,就是利用加热使蛋白质凝固,从而使细菌死亡。
(2)误服重金属盐,可以服用大量牛乳、蛋清或豆浆,以吸收重金属盐解毒,免使人体蛋白质变性中毒。
(3)用卫生酒精擦洗皮肤,能使皮肤表面附着的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死亡,
达到消毒杀菌,避免感染的目的。
(4)甲醛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使标本透明而不浑浊,说明甲醛溶液能长期保存标本,不影响展示效果。
3.颜色反应
[实验1—4]
[讲解]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这种反应能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板书]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阅读] 相关内容说出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及搭配食物的营养作用。
[讲解] 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口诀:甲携来一本亮色书
注:甲(甲硫氨酸)、携(缬氨酸)、来(赖氨酸)、一(异亮氨酸)、
本(苯丙氨酸)、亮(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阅读]资料卡片——酶,总结酶的特性。
[总结]酶是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它有条件温和、高效、专一的催化活性。
1.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世界性科技领域的一大课题,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层次是产生了与硝基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这类物质是
课堂练习A.醇B.羧酸C.糖D.氨基酸
2.下列物质中,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硫酸铜
B、苯酚
C、乙醇
D、硫酸铵翰林汇
3.下图表示蛋白质分子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分子中不同的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键是
4、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的组成上只有碳、氢、氮三种元素
B.氨基酸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C.蛋白质水解得到α-氨基酸
D.氨基酸分子结构中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但氨基酸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翰林汇
5.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麦芽糖和稀硫酸共热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有固体析出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D.氨基酸加入盐酸翰林汇
6.重金属盐能使人体中毒,这是由于它使人体内的蛋白质
A.发生了水解作用;B.发生了盐析作用;
C.发生了变性作用;D.发生了分解作用。
翰林汇
7.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光线的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___。
它是不可逆的,所以用高温和紫外线消毒,就是使细菌的____。
8.脂肪、淀粉、蛋白质被称为人类的三大营养物质,它们的共同性质是都与水发生________反应。
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它被人体吸收后,重新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________,人体内各组织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后主要生成________排出体外。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