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学

合集下载

你如何看待你大三的大学生活英语作文

你如何看待你大三的大学生活英语作文

你如何看待你大三的大学生活英语作文English: My third year of college has been a rollercoaster of emotions, challenges, and growth. From navigating a fully packed schedule of classe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part-time jobs to managing relationships with friends and professors, every day brings new experienc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I have had to balance academic responsibilities with personal interests, finding time to pursue my passions while also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my major. The pressure to excel academically and secure a bright future post-graduation can be overwhelming at times, but the support of my peers and mentors has been invaluable in keeping me motivated and focused. Despite the inevitable ups and downs, I am grateful for the chance to explore new interests, expand my knowledge, and connect with a diverse community of individuals who share my passion for learning and personal growth.中文翻译: 我大三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情绪起伏、挑战和成长。

大学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时光

大学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时光

你三岁我们建房子 的时候 ,每个 周末十多个小时你都静静地跟着 我们去运建筑材料 ,三餐在车上
吃着 汉 堡 , 唱着 儿 歌 , 累 了 就 睡 唱
能最近都有卓越的表现 ,无论是 你高 中微积分成 绩第 一名 ,时尚 的设计 , 制的球 鞋 , 绘 还是在 “ 模
觉 , 点都不娇气不抱怨。 一 你去上 周 日的 中文学习班时 ,尽 管一点
你 的其他观点 。我永 远记得我去
找 我 的博 士 生 导 师 提 出 了 一 个 新 论题 , 他告 诉 我 :我 不 同意 你 , “ 但 我支持你 。” 年后 , 多 我认 识 到 这 不 仅 仅 是 包 容 ,而 是 一 种 批 判 式 思 考 , 足 令人 折 服 的 领 导 风格 , 更
开哥大后 , 她非常想你 , 我知道你
也 很 想 她 。 世 界 上 最 宝 贵 的 就是
家人 , 父母一样 , 妹就是你最 和 妹
可 以信任 的人 。 随着年龄 的增长 ,
你 们 姐妹 之 间 的情 谊 不 变 ,你 们 互 相 照应 , 彼此 关 心 , 就 是 我 最 这
做 的理 由就是 希望你 能够 理解 : 看 待 一个 问 题 不 应 该 非 黑 即 自 , 而 是 有 很 多 方 法 和角 度 。 当你 意
四 年 ,有 空 时 你 一 定 要 常 常 跟 妹
学的时候 , 我想写一封信给你 , 告
诉你 盘旋 在 我 脑 中的 想 法 。
妹视频聊聊天 , 写写 电子邮件 。
大 学 将 是 你 人 生 最 重 要 的 时
你不但 长得 可爱 ,而且是个 特别乖巧的孩子 。 你从不吵闹 、 懂
也 不 觉 得有 趣 , 却依 然很 努 力 。 我

在你眼中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的英语作文

在你眼中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的英语作文

在你眼中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的英语作文In my eyes, an ideal university is a place that provides a nurturing and stimulat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grow academically, personally, and socially. It should be a place where diversity is celebrated, where critical thinking is encouraged, and where innovation is fostered.First and foremost, an ideal university should have a strong academic reputation. It should offer a wide range of high-quality programs taught by knowledgeable and dedicated faculty members. The university should also provide ample resources for students to engage in research, internships, and other hands-on learning experiences.In addition to academics, an ideal university should also prioritize the well-being of its students. This includes providing mental health support services, access to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get involved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 supportive community where students feel safe, included, and valued is essential for a positive university experience.Furthermore, an ideal university should promote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on campus. It should create a welcoming andinclusive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from all backgrounds,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Embracing diversity not only enriches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but also prepares students to thrive in a globalized world.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an ideal university is fostering a culture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tellectual curiosity. Stud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question assumptions, challenge ideas, and think creatively. A university that values intellectual curiosity inspires students to explore new ideas, seek out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push the boundaries of knowledge.Lastly, an ideal university should be a hub of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It should support cutting-edge research,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and facilitate collaboration between students, faculty, and industry partners. By encourag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a university can inspire students to think outside the box, solve complex problems, and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world.In conclusion, an ideal university is a place where students can receive a top-notch education, feel supported and included, engage in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and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and society. By upholding thesevalues, a university can empower students to reach their full potential and become thoughtful, engaged citizens of the world.。

盘点化学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有你喜欢的大学吗?

盘点化学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有你喜欢的大学吗?

盘点化学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有你喜欢的大学吗?提到应用化学,大家能想到的就是理科生,毕竟只有理科生才学习化学,关于应用化学专业的大学排名也很多,很多理科生也很喜欢化学专业,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下排名前3的大学,看看有你喜欢的大学吗?应用化学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是哪些1、北京大学1955年7月20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决定在北京大学建立培养核科学人才的单位,即物理研究室。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原子能系(1960年起改称技术物理系)。

除筹建核物理专业外,从1956年起开始我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的建设。

1958年开始在全国正式招收放射化学专业本科生。

1973年,又设立了我国第一个环境化学专业,1981年,放射化学专业成为国家批准建立的首批博士点之一。

八十年代初,原有放射化学专业(本科)和环境化学(本科)专业合并而成立了应用化学专业(本科),1982年开始招生。

此后又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2001年5月30日,应用化学专业并入化学学院,成立了应用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

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徐光宪、刘元方、吴季兰、孙亦梁、唐孝炎、黎乐民等一大批杰出的化学家在这里建功立业。

几十年来,大批的放射化学和应用化学人才走向社会,为我国的核科学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创办应用化学专业的单位之一。

本专业曾得到原国家教委组织的全国应用化学专业评估的特色奖励和最优成绩,而物理化学课程现为国家的精品课程。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高级职称教师占50%以上,学生使用的仪器设备先进,实验室条件优良,并设有课程学习、单科竞赛、学习进步、体育、文化等多项奖学金。

本专业除了强调基础宽广、科研能力强及文化素质全面之外,同时还在精细材料和工业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及放大生产,化学分析技术的研究,化学化工新方法的应用,化工商品的检验、质量监督及贸易管理等领域形成特色。

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在1953年院系调整,无机化学学科在著名化学家顾翼东和严志弦先生领导下,是当时国内高校中最强的无机化学学科之一,是国家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英文你向往的大学作文

英文你向往的大学作文

英文你向往的大学作文英文:When it comes to the university I long for, there are two options that come to mind: Harvard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located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It has a rich history and a diverse student body, which is something that really appeals to me. I also appreciate the fact that Harvard has a strong focus 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which would allow me to explore a range ofsubjects and broaden my knowledge base. Additionally, Harvard has a strong alumni network, which could be beneficial for my career prospects in the future.On the other hand,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located in Cambridge, England, is equally renowned for its academic excellence. It has a long-standing tradition of producinginnovative thinkers and has been home to many famous scholars throughout history. I am particularly drawn to the collegiate system at Cambridge, which would provide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support. Furthermore, Cambridge has a strong emphasis on research, which would allow me to delve deeper into my areas of interest and contribute to the academic community.Ultimately, both Harvard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offer unique and valuable opportunities for academic and personal growth. It would be a dream come true to attend either of these institutions.中文:说到我向往的大学,我想到了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这两个选项。

欢迎加入南京林业大学——你不知道的“国立中央大学皇家林学院”

欢迎加入南京林业大学——你不知道的“国立中央大学皇家林学院”

青春·跃/大学城“前方到站,南京林业大学新庄站。

”这个雕塑名竟然如此草率进入校园前门,一尊白色的雕像赫然映入眼帘,我无数次猜过它的名字:梦想?呵护地球?掌上明珠?际遇?……然而,当学长学姐带领我们逛校园的时候,他们露出了一丝高深莫测的笑,雕像的名字,竟然是——完蛋鸟!What ???我听到了什么?可当我听完介绍,似乎……又合理了许多。

你鸟,下面的就是它的蛋,整,不叫完蛋鸟叫什么?从未想到,这座雕像的名字居然如此草率……(在此也留一个小彩蛋,萌新们如果想知道它的真正名字,欢迎来南林自行探索樱花这么烂漫,才懒得花钱买热搜再往前走就是学校赫赫有名的樱花大道——每年樱花盛开时总能吸引无数游人观赏,南林师生亦常驻足树下。

与樱花大道相衬的是古香古色的老图书馆。

樱花节的时候,的红檐与樱花的粉嫩相互呼应,成了南林独一无二的名片。

很多人说,樱花盛开的时候,是南林最美的时候。

每年樱花盛开,总要火一把,许多人知道武大的樱花,但可曾见过南林的樱韵?记得学姐说,有一年樱花盛开,上了热搜,有人质疑学校买热度,于是学生们本着不黑自己黑谁的精神,纷纷出来辟谣,“放心,不会的,我们没钱”“放心,学校没钱买,而且真要是买,也不会宣传这个”……如果你看过电影《少年班》,一定会觉得这个场景似曾相识。

没错,少年班的部分取景地就在南林!我们也自带皇家风范或许会有萌新好奇,为什么学校还有一个“国立中央大学皇家林学院”的名字,各位有所不知,这才是学校的真正名字(bu shi )。

南京林业大学被广大南林人称为“国立中央大学皇家林学院”,不仅因为其有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纯正血统,更因为南林占得金陵风水宝地,背靠皇家陵寝紫金山,面朝皇家园林玄武湖,妥妥一股皇家范,所以有了此梗。

——你不知道的“国立中央大学皇家林学院”◎文/大寒中学生博览·青春派大橘为重啊,同学们学校里有一群猫,具体数量不详,分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总有好心的同学买猫粮、水盆……猫猫们可能是被太多两脚兽rua (摸、揉、捏),早已见怪不怪。

英文你向往的大学作文

英文你向往的大学作文

英文你向往的大学作文英文,Choosing the university of your dreams is a decision that can shape your future in countless ways. For me, that ideal institution is none other than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represents the pinnacle of academic excellence, innovation, and diversity, making it theperfect environment for my personal and intellectual growth.Stanford's reputation precedes itself, with its renowned faculty members, cutting-edge research facilities, and a vibrant campus community.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from world-class professors like Dr. Jennifer Eberhardt, whose work on implicit bias deeply resonates with me, is incredibly enticing. Moreover, Stanford's commitment to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llows me to explore my diverse interests in fields like computer science, psychology, and entrepreneurship without constraints.Beyond academics, Stanford offers a dynamic andinclusive community that fosters collaboration and empowersstudents to pursue their passions. Whether it's joining a research lab, participating in a hackathon, or engaging in community service, there's no shortage of opportunities to make a meaningful impact both on campus and beyond.Furthermore, Stanford's location in the heart ofSilicon Valley provides unparalleled access to internships, networking events, and startup incubators. As someone passionate about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being immersedin this ecosystem would undoubtedly fuel my aspirations and open doors to exciting career prospects.In essence, Stanford embodies everything I aspire to in a university: academic excellence, diverse opportunities, and a supportive community. It's not just a place whereI'll receive an education; it's where I'll forge lifelong connections, cultivate my passions, and make a differencein the world.中文,选择理想中的大学是一个可以影响未来无数方面的决定。

你眼中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的英语作文

你眼中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的英语作文

The Ideal University in My EyesAs I stand on the threshold of adulthood, my vision of an ideal university is one that nurtures the mind, challenges the spirit, and stimulates the soul. It is a place where knowledge is not just imparted but discovered, where every student is encouraged to pursue their passions and realize their potential.The ideal university, in my eyes, is a vibrant ecosystem of learning. It is a diverse community wher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nd backgrounds come together to share ideas, 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This diversity fosters a culture of inclusivity and understanding, where everyone is valued and respected for their unique contributions.Academically, the ideal university offers a broad range of courses that cater to various interests and disciplines. It encourages students to explore areas beyond their immediate focus, fostering a curiosity that leads to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different fields. The professors are not just teachers but mentors and friendswho guide students in their academic journey, challenging them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question conventional wisdom. Moreover, the ideal university is a hub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t provides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projects, collaborate with experts, and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This environment fosters a culture of inquiry and exploration, wher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push the boundaries of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make meaningful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Beyond academics, the ideal university values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provides resources and programs that help students develop skills like leadership, teamwork, and public speaking. It also encourages students to engage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uch as sports, arts, and volunteer work, that foster a sense of balance and well-being.The campus itself is a beautiful and inviting space. It is designed to foster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belonging, with green spaces, cozy study areas, and vibrant social hubs. The facilities are modern and up-to-date, providingstudents with the tools and resources they need to succeedin their academic and personal lives.Most importantly, the ideal university is a place where students feel safe and supported. It provides a safe space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identities, question their beliefs, and grow as individuals.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is committed to fostering a culture of respect and inclusivity, where everyone is treated with fairness and dignity.In conclusion, the ideal university in my eyes is a vibrant, diverse, and inclusive community that nurtures the mind, challenges the spirit, and stimulates the soul. It is a place where students can pursue their passions, discover new knowledge, and make meaningful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It is a space where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are valued, and where students can grow into well-rounded, responsible, and engaged citizens of the worl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何为?
大学教育更多地应该是通才教 育,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认 识世界、认识自己、发展 思维、培养良好的价值 观念。研究生院才是 专业教育的场所。
大学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关 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强调人的 整体性、深层次的发展, 着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大学教育应该突出 对学生心智的培养, 注重提高学生有效的 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 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 辨别价值的能力,为学生未来 的生活做好准备。
大学是一个求知者的精神共同体,是一个自治的学术 共同体,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的平台, 并鼓励所有成员参与这个共同体的管理过程。 大学未必靠几个大师转,只要学生有自治的意识,不 要等着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大家聚在一起读书、讨论、 组织活动,这就成了个不错的大学。
何为大学?
初步结论 (1)大学至少不应是个简单的职业培训机构。
大学 教育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学生 能力的培养,包括自主 学习能力、组织领导能 力、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要 有智商,还要有情商,面对逆境 困难的应变和转危为安、积极进 取的能力。
大学何为?
大学本科的熏陶对一个人一生是非常 重要和有益的 , 但大学能够给予学生什么 , 是大学需要思考的问题。这种“给予”不 是功利性的 ,不是为就业来量身定做的,而 是为学生适应所有的就业打下基础。
12
大学精神——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 光明”。 创造、保护和传播知识。 致力于在美国及全球范围内 吸引背景迥异、才能出众的学 生,并将他们培养成在学识、 职业及社会中均出众的领袖型 人才。
1828耶鲁报告
大学的目的,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 供广博的通识基础;不是造就某一行业的专家, 而是培养领导群伦的通才。…学生从大学所获得 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 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这 是要学生化很大的努力和相当的代价的。
生涯行动
责任道德之心:能够履行作为工作者的
职责和作为公民的义务。
生涯行动
基于行动的学习(基于行动的能力教育)
生涯行动
闯荡!
生涯行动
一切,从大一开始! JUST DO IT!
大学的特征——功能的发展
1
1852年,牛津学者 纽曼在他的著作《大学 的理念》中,提出大学 的目的在于传授学问而 不在于发展知识,大学 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 培育绅士的地方。
关于完人
培养完人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向往。从哲 学上来讲,理想主义带有彼岸性。也许你永远到
达不了“彼岸”,但可以尽可能地接近这个“彼
岸”。“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是一种充满
理想光辉的崇高追求。
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 学理念,是大学的基本灵魂 大学精神是大学特有的价值取向,影响大学人的基
苏州大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中心 黄文军
2013年8月31日
关于大学
生涯思考 生涯行动
大学的诞生
西方
可追溯到古希腊柏 拉图学院 近代大学: 发展路线 意大利 —— 英国 ——
法国——德国——
美国
中国
传统:长安太学 宋代书院
近代大学: 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
堂 ——东南大学
此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纷纷建立。 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 建立于1900年 教会学校
学生事务工作的目标定位: 致力于让学生在多元的校园生 活中获得全面发展。通过服务、培 训和校园活动,帮助学生成长,丰 富他们的受教育形式。
大学精神——斯坦福大学
•校训:
9
“自由之风永远吹”
•学校的使命: 为学生的“个人成功和 有用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 代表人类和文明的利益谋求 公共福利”。
大学精神——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校训:“让这里光芒闪耀” •办学指导思想: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学生工作 宗旨: “让每一个学生在 成为世界公民的预备期 都能获得一份不寻常的 卓越经历”
10
11
大学精神——弗吉尼亚大学
•建校理念: 透过教育,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未来领导人。
•宗旨:
“通过激发学生在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过 程中的持久的自由探索精神,丰富人类的思想宝 库。”
4
大学的理念——《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5

它源于纽曼自由教育理念。书中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 养一种“完整的人”,通过培养学生共同的品质与理解力以增强社 会的凝聚力。 通识教育的内容包含了人类生活的三个领域,即物质世界、人 类共同的生活以及人内在的洞察力和道德准则,这三个领域分别对 应了人类的三种知识,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通识教育区别于职业教育,它探讨 的并非是一种职业能力,而是学生应该如何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即成为“完整的人”。通识教育并不否定职业教育,相反,职业教 育与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两个方面。 大学教育之下的年轻人,应当既掌握一种谋生的本领,即职业 技艺,又掌握作为一个良好公民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生涯思考
悲天悯人的情怀!
关于大学
生涯思考 生涯行动
生涯行动
沟通的 能力 有效思考 的能力 适当判断 的能力
能力
对价值的 认知能力
生涯行动
全球环境中的美国 全球社会 经验推理 哈佛大学通识教 育八个板块课程
具体 14
美学和审美
自然科学
文化和信仰 伦理学
生态系统和生命关怀
生涯行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霍华德•加德纳《奔向未来的人》
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向社会成员提供各
种形式的终身教育机会创造条件,使学习者 拥有更加灵活的受教育的选择权。 在固守和变革 之间保持必要 的张力。
这种结构体系使其既立于变革前沿而开风气之先,又在快速
变化时代充当着保存人类世代珍视的那些理想和价值的诺亚方舟。
大学的理念
4
自由教育理念
5
纽曼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19世纪末 大学作为“研究中心”
2
大学的特征——使命
保存 知识 传播 知识 创造 知识
通过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包括收纳具 有各种知识的人才;
通过教育下一代(教学),也包括向社 会传播(社会服务);
通过研究来扩展文化和自然知识(科 研),生产科学知识。
大学的特征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 术快速发展使得当今的大学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最 重要的有两点:
大学的特征
大学(university)是传授普遍 (universal)知识的地方
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 约翰•亨利•纽曼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聚 集到同一个地方探索高深 的学问、彼此沟通、交流 与传播思想,这便是大学 本来的样子。
大学的特征——功能的发展
1
1852年 《大学的理念》
3
20世纪 三大社会功能
(2)大学至少不应是个技术学校。
大学何为?
《中国青年报》2008年的万人调查中,34%的人后悔读大学
在大学里没有 学到什么有用 的东西。。
其他
51%
39.2%
9.6%
念了四年,出 来还是找不到 工作。
大学何为?
事实上
大学是为学生打造未来的人生框架,而不仅仅是职 业框架。 一个人的大学经验会奠定一个人一生生活质量的基 础。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在大学中的人生使命有高度的自
大学精神——哥伦比亚大学
6
“在已知的语言、人文和科学领域内教导 和教育青年。”
大学精神——哈佛大学
•宗旨
7
“致力于创立新知 识、向学生开启新知识 之门并使学生善用教育 的机遇。”
•校训: “以柏拉图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 要以真理为友。”
大学精神——密歇根大学
密歇根大学的使命:
8
培养创造力和沟通力俱佳,能 够掌握并应用各类知识以及有志于 改善现状、引领未来的人才。
学术专业之智:能够掌握主流学术(包括 科学、数学和历史)思想和至少一门专业 技能
生涯行动
综合统筹之智:能够从各个学科 或层面整合各种观点形成统一整 体,并传递给他人。
生涯行动
开拓创新之智:能够发现并阐明新课题、
新矛盾和新现象。
生涯行动
尊重包容之心:能够意识到人和人之间
差异的存在,并能对其正确评价。
关于大学
生涯思考
生涯行动
生涯思考
“完整的人”、有教养的人、领袖、精英
生涯思考
“大学教育的目的,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 家如工作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 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 运的领导人才。”、 “大学是培养未来各 界领袖人才的地方。”——竺可桢
生涯思考
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
生涯思考
觉的话,他至少还是能够自己教育自己的。
大学何为?
大学应平等、完整地传授各种知识;大学是探索普遍 学问的地方;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理智与培养良好的社会 公民。 大学教育是通过一种伟大而平凡的手段去实现一个伟 大而平凡的目的。它旨在提高社会的益智风气,旨在修养 大众身心,旨在提炼民族品味,旨在为公众的热情提供真 正的原则,旨在为公众的渴望提供固定的目标,旨在充实 并约束时代的思潮,旨在便利政治权利的运用和净化私人 生活中的种种交往。 ——纽曼《大学的理念》
大学何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 仅仅是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管理精英, 更应注意培养“负责任的公民”。
大学何为?
2007年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
通识教育的四个目标: 使学生做好参与公共事务的准备,“成为积极投入地 区、国家乃至国际活动的公民”; 使学生懂得传统艺术、思想和价值观,能够客观看待 文化冲突,懂得如何品读文化和表达艺术; 使学生做好面对批判和应对改变的准备,在他们离开 哈佛时具备与世界发展步伐相匹配的技能; 使学生加深对自身道德空间的理解,获得道德判断的 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