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金融发迹史
上海私立大学的代表——复旦大学

震旦学院建立后,逐渐发展成为文哲数理四科, 震旦学院建立后,逐渐发展成为文哲数理四科, 学生人数由二十四人迅速增加至一百三十二人。 学生人数由二十四人迅速增加至一百三十二人。 著名革命党人马君武、邵力子都是当时的学生。 著名革命党人马君武、邵力子都是当时的学生。 1905年 1905年,法国天主教会某些人见震旦学院声誉 日隆,阴谋夺取学院领导权,逼迫马相伯“ 日隆,阴谋夺取学院领导权,逼迫马相伯“住 院养病”离校,任命法国神父南从周管理学校。 院养病”离校,任命法国神父南从周管理学校。 而南尽改学校原来的办学宗旨,加强宗教宣传, 而南尽改学校原来的办学宗旨,加强宗教宣传, 企图改变学校性质, 企图改变学校性质,把学校变成一个纯粹的教 会学校。 会学校。
B、求得“真的知识”和“活的学问” 求得“真的知识” 活的学问” 他反对把“ 读经” 作为学校的主要课程。 他反对把 “ 读经 ” 作为学校的主要课程 。 他说, 经学完全是空虚的形式, 他说 , 经学完全是空虚的形式 , 大家中 了空虚形式的毒, 了空虚形式的毒 , 其流弊有二:一是冬 烘头脑, 一是欺饰心理 。 烘头脑 , 一是欺饰心理。 他认为中国今 日之危亡, 根本原因在于科学的落后。 日之危亡 , 根本原因在于科学的落后 。 因而要救国, 因而要救国 , 必须振兴科学;要振兴科 学 , 必须改造中国封建教育制度 , 学习 必须改造中国封建教育制度, 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
三、马相伯的办学理念 A、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读书不忘救国, 复旦成立后, 革命精神更是弥漫桃园。 复旦成立后 , 革命精神更是弥漫桃园 。 同学多富于革命精神, 关心时事, 同学多富于革命精神 , 关心时事 , 每周 的中文作文, 较多讨论时局政治、 的中文作文 , 较多讨论时局政治 、 实业 问题。 于佑任办民呼、 民吁报时 , 问题 。 于佑任办民呼 、 民吁报时, 往往 择其优者, 作为该报社论发表。 择其优者 , 作为该报社论发表 。 当时舆 论称复旦为革命党的产生地。 论称复旦为革命党的产生地。
“最富教授”史正富:身家65亿 投资20家企业

“最富教授〞史正富:身家65亿投资20家企业他是一位经济学教授,与X五常、樊纲等人关系密切,甚至曾帮他们“理财〞。
他控制着构造复杂的投资集团,投资近20家企业,以65亿身家跻身胡润百富榜。
他在学者与投资人两个身份之间自如转换。
现在,他梦想专心做回学者,但已经骑虎难下。
保存到相册“我准备再过两年就退休。
〞2012年8月9日,XX君悦酒店33层咖啡厅,58岁的史正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他脸上深深的皱纹间写满沧桑,“2008年以来,我做得有点累。
〞史正富是一位经济学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与X 五常、樊纲、X军、林毅夫、X维迎等中国经济学界红人交往甚密,甚至帮他们中的一些人打理充裕资产。
他同时还是一位“神秘〞的生意人、超级富豪,拥有至少12年私募股权投资史,其间投资了XX中轩、古井贡、奇瑞汽车等19个工程,自称操盘资金规模超过35亿元人民币。
2008年他在胡润百富榜上的财富为15亿元,3年后这一数字跃升至65亿,他因此被称为“最富教授〞。
就在承受采访前三天,他间接持股26.6%任第一大股东的南大光电,以“2012年以来最贵发行价〞66元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当天暴涨近24%。
以收盘价计,史正富与妻子翟立持股市值接近8.5亿元。
史正富为何决定急流勇退?他是如何完成财富积累的?在“最富教授〞的名头背后,他的经历映射出中国学界和资本圈怎样的独特现实?“我的理想一直是做个学者〞保存到相册在美国的八年成为史正富转型的重要时期。
当时美国资本市场正经历私募股权投资开展的一波高潮,史深为周围的资本气息所感染,系统研究黑石等投资机构的发家史,当时的心情是“敬仰加好奇〞。
进入投资界并不在史正富最初预设的人生轨道里。
他的故土在XXXX来安县,其父曾在镇上开过小饮食铺子,每天早晨卖油条。
1978年2月,24岁的史正富到复旦大学报到,此前他是XX省军区的一名军人。
他的班上一共有62名同学。
史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选择,“当时中国的经济学,只有政治经济学〞。
独家 王勇:在复旦经院读本科那些年遇到的“学术型”校友

独家王勇:在复旦经院读本科那些年遇到的“学术型”校友导读王勇博士现为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他于2000年在复旦大学获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年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本文为王勇博士授权本站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复旦读96级本科时,我虽然是世界经济系的学生,却在经济系正式修过好几门课,包括当时还是研究生的陆铭教的劳动经济学、袁志刚老师的中级宏观与中级微观(那年张军老师没有教中级微观)、石磊老师的产业组织理论;旁听了一学期经济学院博士生的专题课(蒋学模、洪文达、张军等轮流授课)。
我们那届世经系最好的课程当然是刚从澳洲回来的韦森老师的比较经济学!那时我大三,上完了韦森老师一学期的课以后,耳濡目染,让我突然觉得当经济学家非常有意思。
精品课程还有华民老师的国际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谢识予老师的博弈论;尹翔硕老师的国际贸易概论也很不错,等等。
大三下学期,我的经济学启蒙恩师韦森告诉我北大有个叫CCER的地方。
因为我在两个系都上过课的缘故,所以给我写直升CCER推荐信的四位老师除了世经系韦森老师和谢识予老师(国际经济专业导师)之外,还有经济系的张军老师与袁志刚老师。
而与我互动比较多的“学术型”学生更多的却都是经济系的。
大四时我自学刚被翻译成中文的David Romer的《高级宏观经济学》(后来发现翻译者苏剑竟变成我在北大CCER的师兄),该书前三章都是经济增长,自己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直到现在仍不能自拔。
我学里面的动态优化相位图,还写了一个小模型,遂被陆铭引介给经济系的另外一位研究生宋铮,于是在复旦南区宿舍我第一次见到了宋铮及其室友赵扬,如今两位师兄都在香港......经济系的陆铭、陈钊当学生时联合创办了一份学术小报,该报成了经济学院本科生学术精神的传承体。
由该报我结识了同级经济系的张吉鹏、低两级的经济系师妹吴桂英、以及卢杨...... 记得再后面的经济系的钟宁桦、王伟等人也当过该小报的主编,后来也都成了我北大CCER的师弟,还有徐轶青。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考研详情简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考研详情简介凯程网对全国的金融牛校进行了盘点,并从师资力量、学校的考试特点和考试难度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解析,以期帮助同学们能够多了解相关情况,进行合适选择!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1)师资全国第四个国家重点学科。
绝对的名牌。
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张军、刘红忠这样的青年学者,(主要是海龟)致力于金融学最前沿的研究。
凯程教育是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经管考研黄埔军校,在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8人,清华经管11人,五道口状元武xy出自凯程, 在2013年,凯程学员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9人,清华经管5人,状元李少h出在凯程, 在凯程网站有很多凯程学员成功经验视频,大家随时可以去查看. 2016年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经管考研保录班开始报名!2)考试特点虽然复旦的金融学不过是这两年突然起来的,但是由于招生人数比较少,大部分名额给了保送和单独考试的学生,加上上海的吸引力,考取难度实在太大。
06年录取线达到了惊人的422分。
复旦大学是联考的领头学校,大部分试题是复旦大学出的。
联考的范围比较广,但是难度不大。
专业课成绩普遍很高,130分以上的人很多。
推荐跨专业的学生报考。
英语要求一直都是60分以上,数学没有130分基本不可能考上。
应该注意的是,同样是参加联考,复旦大学的专业课成绩给分很高,而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则判卷尺度比较紧。
总之,考研难度很大,风险很高。
录取比例远远超过了20:1。
而且,由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内部其他专业是参加复旦大学自己组织的经济学统一考试,所以金融专业的考生不能在本院调剂。
这一点,更加大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还有一点,人大的学生在选导师的时候是双向选择,而复旦大学是指定,所以即使考上,也没有自己选择导师的权利。
3)就业前景学科底蕴虽不如人大,但毕竟是名校,而且有着一批海归,所以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而且有很多出国的机会。
经济学院简介复旦大学的经济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经济学教育与科研的重镇之一。
2020考研金融硕士院校解析: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有三个学院招收金融专硕,分别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学院。
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开办最早、名气最大、人脉较广,竞争也最激烈的,经济学院金融专业研究生也是上海地区就业好的专业之一。
管理学院:管院走的是国际路线,对英语要求很高,读研的时候有国外交流的机会,格调很高,和上交的高金比较像。
就业也是十分的好,走的是少而精路线。
数学学院:名气、人脉均不如经院,但就业并不逊于经院。
复旦数院基本稳居全国前三,实力强大。
大家不要以为数院学的全是数学,很苦逼。
事实上,数院的金融硕士和经院、管院的只是研究方向不同罢了。
以推免招生为主,统考名额占20%左右。
分析:总体而言,复旦大学的金融可以说是中国排在前几位难考的,来考复旦大学金融的都要做好二战三战准备的。
之所以复旦大学的金融一直这么热门,无外乎复旦大学的名校效应,金融业的高薪诱惑以及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吸引力。
复旦是上海这边为数不多的经济金融学类还招调剂的学校,比如数院这几年一直在接受经院和管院的调剂生,经院的国际贸易等专业也接受金融的调剂生。
真的是很为学生考虑,可谓是业界良心。
很包容很自信。
有梦想和追求的同学,都应该报考复旦,哪怕只是尝试一下。
1.专业课参考书目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刘红忠:《投资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朱叶:《公司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从历年考研来看,好再看: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张亦春《金融市场学》、罗斯《公司理财》。
2.考试内容专业课均为431综合,总分150分。
其中投资学包括:金融市场与机构、投资组合理论、均衡资本市场理论、普通股价值分析、固定收益证券、远期、期货、期权与其它衍生证券。
公司金融学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资本预算、资本成本、资本结构、股利政策、营运资本管理、收购与兼并、公司治理。
货币银行学包括:金融体系概览、货币与货币制度、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货币理论。
光华金融和复旦数学研究生

光华金融和复旦数学研究生篇一:光华金融和复旦数学研究生是复旦大学的两个优势学科,都是该校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学科。
以下是创建与标题相符的正文,以及可能的拓展: 正文:复旦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金融学科和数学学科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金融学科是复旦大学的传统产业之一,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多个领域,并拥有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团队。
数学学科则是复旦大学的新兴学科之一,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强大的应用能力著称,特别是在数学建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
光华金融和复旦数学研究生是两个互相促进、相互支持的学科。
光华金融专业为复旦大学的金融学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而复旦数学专业则为光华金融提供了更加深入的数学分析和建模能力。
同时,这两个学科还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促进了彼此的学术研究和发展。
在复旦大学,金融和数学领域的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研究生课程涵盖了广泛的金融领域,包括投资、风险管理、量化金融等。
同时,数学专业也开设了丰富的研究生课程,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
这些研究生课程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促进了两个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复旦大学的金融和数学学科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光华金融和复旦数学研究生则是这两个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两个学科的互相促进和互相支持,复旦大学的金融和数学学科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就。
篇二:光华金融和复旦数学研究生是指复旦大学金融与数学研究生项目,该项目是复旦大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生项目,也是国内金融和数学领域的知名学府之一。
该项目历史悠久,早在1986年就已经设立。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金融和数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在金融数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投资组合优化、金融工程与量化交易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研究成果。
在光华金融和复旦数学研究生项目中,学生们将接受全面的金融和数学教育,包括金融学、统计学、数学分析、计算机编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概述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概述1、复旦大学金融专硕简介复旦大学是全国最早建立金融学专业的高校之一,金融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强大的学科支持为做好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两个学院都设有金融专业硕士,以实践为导向设置的全面系统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实践的各领域,提高了学生在金融领域就业的适应性。
(1)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组建于1985年,由于他的辉煌历史和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国际金融等领域所拥有的一大批杰出的经济学家,建院以来他迅速成为中国大陆最著名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机构之一。
(2)管理学院为了响应国务院提出的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目标,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依托国际合作关系,开设了金融硕士项目,着力培养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项目标杆世界一流金融硕士项目,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及国际化视野,掌握当代国际主流金融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能够从事企业投融资决策、风险管理、财务分析和定量研究以及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为金融行业的领先企业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金融人才。
近几年来,凯程教育源源不断的有优秀学员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被复旦大学录取为金融硕士,斩获颇丰!凯程教育将以复旦历年招录信息为基,在读及拟录取学员的考研经验为本,为关注复旦金硕的考生们解读金硕招生信息,提供更多更及时的帮助。
2017年考研结束后,凯程教育邀请到本次的优秀考生,参与到凯程复旦金硕课程,提前一步开始,便是提早步入令人神往的复旦校园!但是2018年复旦考研的竞争依旧是十分激烈残酷,需要提早准备,更需要踏实努力,步步为营。
在这漫漫风雨考研路上,拥有丰富考研指导经验和领先信息资源的凯程教育,将伴您前行,拨云见日!2、金融硕士历年招录及分析指标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初试要求单科要求>=60(100分);>=90(150分)>=60(100分);>=90(150分)>=60(100分);>=90(150分)>=60(100分);>=90(150分)总分要求360375380400人数要求报考人数1277人1476人2230人/录取人数109人138人135人98人上表为复旦大学2014-2017年经济学院金融专硕(全日制)的招录信息,包括历年复试线,复试人数以及最终录取人数。
复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凯程金融专硕保录班,清华北大人大中财贸大复旦上交上财的黄埔军校这篇文章算是自己一点心得吧。
这篇文章算是自己一点心得吧。
如果能帮到一点点之后考五道口的同道中人,如果能帮到一点点之后考五道口的同道中人,我就会很开心。
在开头,在开头,我想声明一下,我想声明一下,我是跨专业考,我是跨专业考,原来是工科生(原来是工科生(但数学只大一时学过高数),但数学只大一时学过高数),所以我的复习方法,所以我的复习方法,包括看书的遍数,包括看书的遍数,做题的遍数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的,做题的遍数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的,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参考。
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参考。
在这里,在这里,我想首先感谢凯程考研辅导班的老师,我想首先感谢凯程考研辅导班的老师,凯程考研在五道口金融这一块名气挺大,道口金融这一块名气挺大,我也是通过一位师兄介绍,我也是通过一位师兄介绍,报了凯程考研的辅导班,报了凯程考研的辅导班,结果让我很满意。
很满意。
虽是五道口,虽是五道口,但我更想表达一些共通的东西。
但我更想表达一些共通的东西。
方法虽然很重要,方法虽然很重要,但我觉得不论哪种方法但我觉得不论哪种方法,最重要的还是两个字:最重要的还是两个字:践行。
践行。
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找到适合自己节奏和习惯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找到适合自己节奏和习惯的过程,别人的意见只是参考或者指明大致方向,的意见只是参考或者指明大致方向,细节的工作还是要自己做。
细节的工作还是要自己做。
在这篇帖子最前面,在这篇帖子最前面,我想分享三句话:分享三句话:.当你幻想你想要的未来时,先问问自己现在的努力是否配得上你幻想的未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下面进入正题。
凯程金融专硕保录班,清华北大人大中财贸大复旦上交上财的黄埔军校对于没学过这门课的同学,跨专业的,我认为应该至少看三遍,课后题至少自己亲自动手做两遍。
看书时第一遍那些必考的章节章每一页都认认真真看一遍,看完一章做一章课后题,做完后参照一下答案,不懂的就自己看书思考,再不懂可以请教别人;第二遍有重点的看(主要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和考点,以及第一遍做题时发现的知识漏洞),不是特别重要的略看,课后题再做一遍(注意第一次做的时候的错误要避免),同时把一些可能考的章节,比如、章过一遍,课后题可以看一看,有挑选的做;第三遍看之前回忆本书的内容,检验自己达到的程度,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哪些细看,哪些略看,课后题就可以不全部做,但过一遍是有利于巩固的,然后把错的再写一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的“发迹史”吗?
复旦金融是隶属于经济学院的,也就是说和国外金融专业隶属于商学院有本质的不同,大家对比一下北大光华金融或者复旦管院财务金融系就很清楚了。
但这并不影响复旦金融的实力,复旦毕竟是江南第一学府,经管实力首屈一指。
宏观金融本来就有巨大优势,要发展微观金融也可以大力引进人才。
现在在复旦经院金融学科下面有不少老师,但注意,并不是说国际金融系的老师就一定是研究金融的,同理,其他系的老师就不研究金融了。
但还是从国际金融系说起吧,复旦国际金融是隶属于世界经济系下面的,大家都知道赫赫有名的”复旦世经帮“。
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本就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1992年,国际金融终于和世界经济分道扬镳了。
国际金融系的成立说明了复旦金融的一个飞跃,陈伟恕老师成为了第一任系主任,很多老师本来也就是从世经系过来的。
原来国际金融全国主要是南开大学的钱荣堃老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彪如教授名气最响,有“南陈北钱”的说法。
当然现在华东师大和南开由于种种原因地位都下降了。
复旦国际金融的名气应当说是由姜波克一手缔造,他从复旦世经毕业后远赴英伦,并于1991年拿到SUSSEX大学的博士学位,同时也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经管类专业长江学者可是很少的,复旦经院除了姜教授,也只有张军教授和袁志刚院长了。
虽然2006年得一场抄袭风波让他...但人家就是名气响嘛~他的地位还是无法撼动的,而且无论是否抄袭,他的那本《国际金融新编》的确不错。
还有一位是胡庆康老先生,虽然人年纪大了但水平还是可以的,也做过一年国际金融系系主任(1999-2000),并于1981-198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经济系进修,主攻财政金融,回国后筹建国际金融专业。
他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还是蛮不错的,内容丰富。
以前复旦金融博导还有世经所的甘当善教授,研究货币经济和美国经济的,不过现在已经退休了。
至于再早一点的陈观烈教授和马之騆教授年代太过于久远,对现在复旦金融影响很小了,也就不多费笔墨了。
复旦国际金融名扬天下,现在不少复旦国金的老师也都是复旦国金的博士出身,很多就是姜波克教授的学生。
比如国际金融系系主任刘红忠教授,复旦金融学博士(1998),刘教授从2000年起至今一直是国际金融系系主任,他水平很也高,2001就做博导了,才36岁,是复旦经院至今最年轻的博导之一,顺便说一句,还有两位经院老师也是36岁当博导,就是现在经院的学术明星——陈钊老师和陆铭老师(2009年成为博导)。
刘红忠老师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都很强,想必不少考复旦金融的人都领教过他那本《投资学》的厉害。
杨长江副教授也是姜波克教授的学生(2001年博士毕业),经院四大才子,人见人爱,水平极高,是复旦国金的主要继承人。
还有陆前进副教授,也是研究国际金融的达人。
复旦经院的微观金融一直很弱,但在2007年,朱叶教授成为了公司金融方向的博导,朱教授也是姜教授的学生(2002博士毕业),不过朱教授原来是管院毕业的,有微观金融的基础,不少复旦经院金融的老师是复旦管院毕业的,后面还会专门提到。
胡庆康教授的学生有何光辉副教授(2002年博士毕业),聂叶副教授(2003年博士毕业),聂叶副教授本硕也是出自管院财务系的。
许少强教授的学生有李天栋副教授(2005年博士毕业)。
陈学彬教授的学生有徐明东博士(2008年博士毕业),徐博士本硕也是世经系的。
以上这些老师都是复旦本土培养的PhD,主要都是国际金融和货币银行。
比较另类的有严立新副教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博士(2006),导师是已经退休的戴炳然教授,严老师是专门研究反洗钱的。
前面说了,复旦经院国际金融很强,但微观金融较弱,这很正常,因为经济系的人本来就不研究微观金融的,国外经济系也同样如此。
为了使得复旦宏观金融更强,微观金融变强,复旦在最近十年的确挖了不少人才。
许少强教授,日本大阪市立大学MBA(1985),原来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2001被挖了过来,直接当博导,不过许教授本来就是复
1984
海社科院国际金融教研室主任,2001年被复旦挖了过来,现在在世经所任教。
陈学彬教授,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1994),陈教授也是从上海财大被挖过来的,研究货币银行、金融博弈之类的,原来是上财最负名望的教授,现在是复旦金融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毕竟人往高处走嘛。
张金清教授,山东大学基础数学博士(2000),山东大学的数学本来就强,张教授原来是山东财政学院应用数学系的老师,由于复旦经院数理金融太弱,直接挖过来了,很快就成为了博导。
张陆洋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工程博士(1996),研究风险投资的专家,非常厉害,外面有自己的公司。
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孙立坚教授,日本一桥大学商学博士(2000),现在在世经所,大家经常可以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他,感受到他aggressive 的气场,不过他的确水平很高,paper爆多。
年轻的一代有罗忠洲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世界经济博士(2005),研究国际金融的。
牛晓健副教授,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2004),导师是南大金融学科带头人裴平教授。
宋军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博士(2001)。
攀登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博士(2002)。
宋军副教授和攀登副教授的导师都是上海滩金融工程的一把手——吴冲锋教授的弟子,宋老师是攀老师的师姐。
周光友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2005),研究网络金融和货币金融。
张宗新副教授,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2002),研究投资学和金融计量。
蒋祥林副教授,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2002),研究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
刘庆富副教授,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博士(2002),也是研究数理金融的。
沈红波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博士(2006),清华大学金融学博士后,研究资本市场与财务会计。
许友传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2008),研究微观金融的。
姚京博士,中山大学金融学博士(2007),研究微观金融的。
常中阳博士,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2005),北大CCER的博士后,研究微观金融的。
朱宏飞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博士(2009),经院难得的海龟一只,研究微观计量的。
另外一种是复旦本身毕业,但不是经院的。
杨青副教授,复旦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2002),管院毕业的,研究并购重组与公司控制的。
卢华博士,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2003),导师是管院财务系大名鼎鼎的谢百三教授。
还有就是之前提过的朱叶教授和聂叶副教授,都是管院毕业的。
管院微观金融强嘛,来支援经院微观金融的建设。
研究金融史的有张徐乐副教授,复旦历史学博士(2004)。
复旦数学科学学院过来的有谢为安副教授,复旦大学数学学士(1982),1992年调入经院,不过现在还是副教授。
复旦的”外援“金融博导的话有金融史方向的吴景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1990),他是历史系的。
研究金融信息处理的博导有薛向阳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博士(1995),他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以前还有周傲英教授,不过离开复旦了。
金融工程方向有汤善健教授,复旦大学数学博士(1993),数学科学学院的研究金融工程本来就牛嘛,以前还有大名鼎鼎的雍炯敏教授,也离开复旦了。
去年农行行长项俊波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1998),成为了复旦金融的兼职博导,也凸显了复旦金融的影响力吧。
我们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复旦金融大部分老师都是“外援”,尤其是微观金融。
很多外校得老师都集中在2000-2008年进经院的,很多都是做博士后研究就留下来当老师了。
但这并不是经院全部研究金融的老师,国际金融系的胡涵钧教授是研究国际贸易的。
原来国际金融系的邵宇教授去了业界,现在是宏源证券的首席分析师。
熊继洲教授到吉林省当官去了。
还有保险系是从经济系分出来的,和国际金融系、金融研究院有很大不同,在这里也没算进去。
世界经济系有些老师也是研究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的,比如现世经系系主任黄亚钧教授,专门研究证券投资的。
还有郑辉副教授,研究行为金融的。
经济系搞政治经济学的老师很多都是研究资本运作和金融市场的,现在复旦的老牌政经没什么老师搞传统意义上的的政经了,《资本论》早就扔了,大家用中国知网查一下他们和他们研究生的文章就明白了。
公共
观金融方向的。
这些都没有算进金融师资里面。
至于谢识予教授和朱弘鑫副教授的数量经济方向研究生更加可以往金融方面走了,甚至国际贸易和西方经济学的小部分老师也有做金融方面课题的。
可以说,研究“金融”的氛围在复旦经院无处不在。
真正热爱金融的人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哪怕他没有进入复旦金融专业,也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向自己的梦想迈进。
而且我给大家透露一下,你们上中国知网上查查历年复旦金融硕士的导师,会发现导师不单单是国际金融系和金融研究院的,几乎囊括了经院所有专业的老师,甚至包括了经济思想史的导师马涛教授。
以上就是复旦金融的“发迹史”。
最后,祝愿所有考金融,尤其是考复旦金融的同学们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