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外校科学知识汇总
知识点总结二十一

知识点总结二十一知识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点,可以提高个人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下面就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第一,自然科学知识点。
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
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包括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
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和变化规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质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生物学主要研究生命的起源、组成、结构、功能、发育和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地球科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形成、构造、内部和外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球生物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社会科学知识点。
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
政治学主要研究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的知识。
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法学主要研究法律的起源、发展、实施和适用等方面的知识。
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人文科学知识点。
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
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功能、发展和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文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创作、表现和鉴赏等方面的知识。
历史学主要研究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哲学主要研究宇宙、人生、价值和认识等方面的知识。
艺术学主要研究艺术作品的表现、传播、传承和交流等方面的知识。
第四,技术科学知识点。
包括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医学技术、农学技术等。
信息技术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主要研究物质的加工、建筑、设计和制造等方面的知识。
医学技术主要研究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农学技术主要研究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初中科学知识总结

初中科学知识总结初中科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然界和科学规律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接下来,将对初中科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物理学知识总结1. 运动学:涉及到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其中主要的关键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 力学:主要学习力、质量和运动的关系,牛顿三定律以及简单机械原理。
3. 热学:学习热传递的方式,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
同时了解热量的传递和相变的规律。
4. 光学:学会粗略地分辨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了解光的颜色和光的混合。
二、化学知识总结1. 基本概念:了解原子、分子、离子和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并能够用化学符号表示。
2. 元素与化合物: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特征。
同时,能够区分化合物和混合物,并了解常见的化合反应类型。
3. 酸碱与盐:学习酸、碱和盐的定义,了解它们的性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肥皂和中和反应。
4. 化学反应:学习化学反应的平衡、速率和能量变化。
了解化学反应的条件、催化剂以及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三、生物学知识总结1. 细胞组成: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以及这些结构的功能。
2. 生物多样性:认识不同生物种类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遗传与进化:学习基因的概念、遗传规律和基因突变的原因。
此外,了解进化理论和自然选择的原理。
4. 生态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互动关系,学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
同时,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地理学知识总结1. 自然地理:学习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了解板块构造和火山地震的形成原因。
2. 人文地理:了解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活动方式,包括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并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和发展差异。
3. 环境与资源:学习环境问题并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了解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利用情况。
4. 地理信息技术:认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了解如何使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
初中科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整理

初中科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整理科学是一门关于自然世界的研究和理解的学科。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科学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准备好初中科学考试,我们需要了解并熟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初中科学考试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整理:1. 物质与能量1.1 基本粒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1.2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1.3 反应与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反应的概念。
1.4 能量转化: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热能、动能和电能。
2. 生物学2.1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2.2 遗传与进化: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进化是物种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2.3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生物形式的存在,包括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
2.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依赖的生物系统。
3. 物理学3.1 力学: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静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力和平衡。
3.2 热学:研究热能的传递和转化,包括热量、温度和热力学定律。
3.3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3.4 电学:研究电和电荷的行为,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
4. 化学4.1 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等4.2 元素和化合物: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4.3 化学反应: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
4.4 酸碱中和:酸和碱的化学特性和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5. 地球科学5.1 地球的结构和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地球结构的组成和特性。
5.2 地质过程:包括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和岩石循环等地球上的重要地质过程。
5.3 地球表面与大气层:包括陆地和海洋的特征,以及大气层的组成和影响。
5.4 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酸雨和水污染等地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九年级易考科学知识点

九年级易考科学知识点一、生物科学知识点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而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并根据需要合成不同的蛋白质来实现细胞功能。
2. 遗传与基因遗传是指信息的传递与变异。
遗传物质是DNA,而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序列,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
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包括外貌、性状和疾病易感性等。
3. 生物进化与适应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随时间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适应性好的个体能够幸存下来并繁殖后代,逐渐形成新的物种。
进化的主要机制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流等。
二、物理科学知识点1. 粒子模型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等。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可以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或不同元素的原子。
2.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
常见的运动状态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通过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和加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
3. 能量与能量转化能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包括动能和势能等形式。
能量可以在物体间转移和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有机械能、热能和电能等。
三、化学科学知识点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元素。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以确定的化学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反应与平衡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包括物质的转化、生成和消失等。
反应速率由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平衡态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稳定的状态。
3. 酸碱与溶液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溶液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布的体系。
小学科学常识考点

小学科学常识考点
一、生物常识:
1. 理解食物链: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包括植物
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 认识人体器官:掌握人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脏、肺、肝脏等,
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位置。
3. 了解植物繁殖:知道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
二、物理常识:
1. 了解光的传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2. 熟悉简单机械:了解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并了解
它们的作用和应用。
3. 掌握温度和热的概念:明白温度是衡量物体热度的标准,热
能可以传递。
三、地理常识:
1. 认识自然地理:了解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形态,并
了解它们对人类的作用。
2. 了解地球的运动: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了解它们对季节和
昼夜变化的影响。
3. 掌握地理方位:了解基本的地理方位,如东、西、南、北,
并能利用罗盘找出方位。
四、化学常识:
1. 认识物质的状态: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以及它们的特性
和变化。
2. 熟悉化学反应: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和氧化反应,并了解它们的应用。
3. 了解环境保护:认识到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以上是小学科学常识考点的概述,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复习和
理解科学知识。
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科学考试是当今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同科目的考试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
在进行科学考试的准备过程中,熟悉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将对考试取得好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针对生物、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的考试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考试知识点涵盖了生物的起源、结构、功能等方方面面。
以下是生物学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总结:生物的起源和进化: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生命的起源,物种的形成和演化等知识点。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代谢活动和生物学意义等内容。
遗传学: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概念、特点和遗传规律,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变异等知识点。
生物分类和系统发育:生物的分类等级,动植物的分类特点,生物的系统发生和系统发育等内容。
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生理过程,植物的生殖结构和繁殖方式,植物的生长调节等问题。
动物生理和行为:动物的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生理活动,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行为调节等知识点。
生态学: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种群和群落的生态学特征,生态平衡和生态恢复等内容。
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学作为描述自然界运动的学科,涉及到了物体的运动、能量、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物理学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总结:运动学:匀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运动规律和公式,速度、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力学:牛顿三大定律,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学问题,机械能守恒、动能、势能等相关内容。
热学:热力学定律,热量传递方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热学知识点。
光学:光的折射、反射、色散等规律,透镜成像、光的波粒性等光学问题。
电磁学: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场、静电场和静电力,电磁感应定律等知识点。
原子物理:原子结构、原子核、放射性核素、核反应等核物理问题。
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学科包括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内容,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如下:化学元素和周期表:元素的化学符号、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元素的周期性性质等知识点。
八年级会考科学知识点

八年级会考科学知识点八年级的学生即将迎来他们人生中第一个重要考试——会考。
其中,科学是必考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科学知识,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会考科学知识点。
一、物理1.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常见的媒介是空气。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2. 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光线在遇到某些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表面后反弹回去;折射是指光线通过介质界面时发生的方向改变。
在媒介介质发生折射时,光线的速度会发生变化,但频率不会改变。
3. 动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其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加速度,其动量发生改变。
二、化学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一种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子或分子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表明参与反应的各种物质及其质量。
化学反应的特征包括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放出或吸收能量等。
3. pH值pH值是反映溶液中酸性或碱性程度的量度。
pH值越小,表明溶液越酸;pH值越大,表明溶液越碱。
中性溶液的pH值为7。
三、生物1. 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其中,细菌有益菌和有害菌之分,常见的益菌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害菌包括炭疽菌、大肠杆菌等。
病毒是一种寄生性微生物,只在宿体细胞内繁殖。
2. 生物质量生物质量是指生物体的质量,它可以是单个生物个体的质量,也可以是生物种群的总体质量。
生物质量受到环境、营养、生长和繁殖等因素的影响。
3. 遗传遗传是指从父母到后代传递遗传物质的过程。
遗传物质是指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不同基因决定了生物的不同性状,如眼睛的颜色、身高等。
四、地理1.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自身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个自然日就是一次自转;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年完成一次公转。
初中课外科普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初中课外科普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科普知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课外科普知识则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知世界。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对科学知识的初步认知和探索阶段,因此,为他们梳理和总结一些课外科普知识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常识。
以下是对初中课外科普知识点进行梳理与总结。
第一,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点:1.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以及一些卫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
其中,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同时也是唯一一个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2. 恒星与行星的区别:恒星是一种燃烧的天体,如太阳,而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火星等。
3.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和生命活动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等。
4.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生物圈两个部分。
生物群落是指生物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集合,而生物圈则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生物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总称。
5. 建筑材料的种类:建筑材料主要分为石材、金属材料、木材、玻璃等。
各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能够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
第二,关于物理方面的知识点:1. 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通过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来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例如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1米/秒。
3.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三个基本元件组成。
电流是电荷在导线中流动的现象,可以通过电流表来测量。
4. 能量转化与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的物体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永远不会减少或增加,只会进行转化。
5. 星座与天文现象:星座是由一组明亮的恒星组成的图案,用于帮助人们观测天空和定位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特指太阳系的八个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小到大,它们依次为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930年由美国天文学家汤
博发现曾经被认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定义为“矮
行星”。
2. 地球的卫星
地球卫星一般分为自然卫星和人造卫星,自然卫星即为我们熟知的月球,月球俗
称月亮,也称太阴。
在太阳系中是地球中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
卫星的例子。
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里面都有天然卫星。
月球
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
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
3476公里,是地球的1/4。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
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行星之王——木星
木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阳(由近及远)顺序为第五,亦为太阳系体
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3. 土星
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
希腊神话中的农神是天王星
(uranus)和盖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土星也是英语中星期六
(Saturday)的词根。
4.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耳能听到的声波范围是每秒震动的次数在
20-20000次,人发出的声波在64-1300次之间;超声波(每秒振动在20000次
以上)和次声波(每秒振动20次以下)是人耳听不到。
但动物却有这样的本领。
如蝙蝠和海豚能发出超声波,而海蜇能接收到次声波
5. 两把不同的形状的梳子,梳齿由长到短排列,音调由低到高;有疏到密排列
音调由低到高,将几个杯子装水,水位由高到低(即水量由多到少),敲击杯壁,
水装得多的杯子音调最低。
6. 声波在0摄氏度时在常见几种媒质中传播的速度。
介质空气水铁玻璃橡胶声速(米/秒)332145049005000-600030-50由上表可以看出生意在玻璃中传递速度最快,在橡胶中产地速度最慢,如果选择
用那种材料做隔音材料,应选择橡胶等孔隙多,表面凹凸不平的材料做隔音效果
好
7. 回升:人耳朵能够分清连续两个声音的最短时间是0.1秒,如果原声和反射回来的间隔时间少于0.1秒,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就不能分辨,也就听不到回声,声波必须遇到17米以外的障碍物才能听到回声。
8. 儿童心跳每秒钟60-100次,承认70-75次,初生婴儿120次,人体血管长度9.6万米
9. 1783年11月法国蒙戈非埃尔兄弟首先发明热气球并实现第一次载人飞行
10.连通器原理、虹吸现象
11.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造成温室效应是由于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面气温升高引起的
12.动物承受的温度:大多数动物生活在-2度到50度之间,淡水动物40度,海洋动物30度,爬山类和鸟类45度,哺乳类超过42度会死亡。
恒温动物的耐寒能力远比变温动物强
13.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研究燃烧现象,对确定空气的成分做出重大贡献
14.二氧化碳的性质:比空气重,用排气集气法收集,能溶于水,可用来灭火
15.荷兰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英国生物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罗伯特·胡克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并命名为细胞,英文名为cell,意为小房间
16.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5艘海船3年时间完成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17.科学家把全球岩石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板块
18.罗伯特·波义耳发明了酸碱指示剂,PH值=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
人体运动后体内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
19.月球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八分之一,表面温度白天150度,夜晚零下120度,一天温差很大。
地球上质量100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不到17千克
20.太阳表面温度在6000度左右,中心温度大道1500万度
21.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
,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10月4日国际动物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22.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千米,每秒11.2米,亦称逃逸速度,第三宇宙速度16.7
米
23.光:光是沿着直线传播和传播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改变应用;发射(镜子成像、潜望镜);折射(光的七种颜色和透镜作用)
24.凸透镜可以放大成像,凹透镜可以缩小成像
25.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6.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得水平视线之间的角度叫太阳高度
27.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物体恢复原状的力叫弹力
28.加快蒸发的方法:加快空气流动,加热,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
29.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30.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后,会改变传播方向,我们把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31.空气流动形成风
32.燃烧需要氧气,可燃物,一定的温度三个条件,而且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燃烧才会发生
33.凸透镜有聚光,成像,放大的作用
34.阳光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光组成。
激光是将同一种颜色的光集中起来发射出去的一束不易散开的强光
35.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丁铎尔发现:光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据此发明了光导纤维
36.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37.沉积岩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叫做化石
38.昼夜是由地球自转行程的,四季是由地球公转行成的
39.月球的公转和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月相是由月球公转行成的
40.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成一条直线时,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到地球上,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就看不见太阳或只看见一部分,这就是日食。
日食有三种: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41.同种电互相排斥,异种电互相接近时不仅相互吸引,还会出现放电现象
42.用丝绸摩擦国的玻璃棒带正电,用“+“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表示
43.电可以产生热和光,爱迪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电灯
44.电还能产生磁,影响磁力的大小的因素有:电池数,线圈数,铁芯。
改变线圈围绕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45.热、磁、动、光能产生电
46.八大行星的大小顺序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距离地球由近到远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星
47.1999年11月21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工程试验飞船的飞行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
48.桃花由雌蕊、雄蕊、花瓣和萼片组成
49.有性繁殖包括胎生和卵生,克隆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50.子女总是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就是遗传。
子女又会与父母存在着某些差异,这种现象就是变异
51.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细胞核里的染色体,人体的染色体有23对,期中第23对决定人的性别
52.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人体大约有10万个基因。
中国是国际人类基因组
计划的第6个参与国,负责测定人类全部序列的1%工作
53.杠杆原理:支点离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省力;支点离动力点
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费力;支点离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54.轮轴和滑轮是变形的杠杆,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定滑
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动滑轮可以省力
55.2001年4月28日,美国人蒂托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往“国际空间站”,进
行为期7天的太空旅游,成为第一个无官方背景到太空旅游的人
56.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是“科技活动周”
57.科学发明
1810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1876年2月14日在美国专利局申请电话专利权,发明人贝尔
1781年瓦特制造了从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蒸汽机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台录制了8秒歌曲的留声机
1.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境内,经青藏川渝滇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最后流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
2. 圆周率的创始人是祖冲之,是南北朝人,飞将军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将领;
3.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主要活动,期中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作品《离骚》);
4. 京剧脸谱有白脸(代表奸诈,如秦桧)、黑脸(代表正直,如包公)、红脸(代表忠勇,如关羽、张飞)、蓝脸(代表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
5. 军神刘伯承是南京的第一任市长
6. 春城昆明泉城济南羊城广州石城南京山城重庆
7.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法国的雷奈克发明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8. 替天行道是《水浒传》中梁山108好汉的响亮口号
9.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我国把3月22日所在的那一周定为中国水周
10. 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诺贝尔逝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授奖仪式。
奖给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成就突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