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10 期末总复习
国际商务期末复习总结

CHAP6 国际贸易理论Mercantilism suggests that it is in a country’s best interest to maintain a trade surplus -- to export more than it imports(重商主义就是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一国的最大利益---出口超过进口) Mercantilism advocate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介入) to achieve a surplus in the balance of trade (重商主义主张政府介入以便实现对外贸易顺差)It views trade as a zero-sum game - one in which a gain by one country results in a loss by another (将贸易看成零和博弈,一个国家收益一个国家受损)Absolute Advantage 绝对优势Adam Smith argued that a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a product when it is more efficient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producing it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他任何国家效率都高时存在绝对优势According to Smith, countries should specialize in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for which they have an absolute advantage and then trade these goods for the goods produced by other countries 按照亚当斯密的说法,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用他们交换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The Benefit of Absolute Advantage and Free TradeThe Principle for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Absolute Advantage国际分工的原则---绝对优势The Consequence(结果)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Free Trade 分工的结果和自由贸易1. To Production:the Flow of the Factor of Production 生产要素的流动the Efficiency of Factor Distribution 要素分配效率the Quantity of Production 产品质量2. To Consumer:Welfare from Free Trade自由贸易福利: low price of imports and more consumption 低价格的进口更多的消费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Ricardo’s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suggests that countries should specialize in the production of those goods they produce most efficiently and buy goods that they produce less efficiently from other countries, even if this means buying goods from other countries that they could produce more efficiently at home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分工生产最有效率的产品,而从别国购买自己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品,甚至从别国购买自己更能有效生产的产品是有意义choose bigger one in two advantages and smaller one in two disadvantages 两利取重两害取轻Heckscher-Ohlin Theory 俄林理论Eli Heckscher and Bertil Ohlin argued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arises from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factorendowments(天赋)– the extent to which a country is endowed with resources like land, labor, and capital 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比较优势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引起的,指一国的一些资源比如土地,劳动力还有资本The Heckscher-Ohlin theory predicts that countries will export goods that make intensive use of those factors that are locally abundant, while importing goods that make intensive use of factors that are locally scarce赫克歇尔俄琳理论预测一国将出口密集型使用本国充足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To take advantage of factor of endowmentsNew Trade Theory 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 suggests that the ability of firms to gain economies of scale (unit cost reductions associated with a large scale of output) can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New trade theory suggests that:through its impact on economies of scale, trade can increase the variety of goods available to consumers and decrease the average cost of those goods贸易可以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增加消费品的种类,降低这些商品的平均成本in those industries when output required to attain economies of scale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p roportion of total world demand, the global market may only be able to support a small number of enterprises 一些应该达到规模经济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占世界总需求的比重较大,这样全球市场就只能容纳数量很少的企业Factor Endowments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 refer to a nation’s position in factors of production n ecessary to compete in a given industry 要素禀赋理论意味着国家态度对一个特定行业生产要素的竞争是很必要的A nation's position in factors of production can lead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国家对生产要素的使用态度可以导致比较优势These factors can be either basic (natural resources, climate, location) or advanced (skilled labor,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ical know-how) 要素可以是基础的也可以是高等的First-Mover Advantages 第一进入者优势Being a first mover can have important competitive implications, especially if there are economies of scale and the global industry will only support a few competitors第一进入者有重要的竞争影响,特别是规模经济或者全球行业只有少量竞争者时Firms that establish a first-mover advantage may dominate global trade in that product公司建立了第一个优势可能会在全球贸易中占主导地位Porter’s Diamond波特的钻石理论Michael Porter tried to explain:(1)why a nation achieves international success in a particular industry, while some nations fail 为什么一个国家在特定行业取得国际成功(2 )how to get successful in a particular industry: identified four attributes that promote or impede the creation ofcompetitive advantage:如何在特定行业取得成功,确定了4大特性促进或阻碍竞争优势的建立Factor endowments 要素禀赋Demand conditions需求情况Relating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相关与支持产业Firm strategy, structure, and rivalry 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CHAP8 国际直接投资FDI 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ccurs when a firm invests directly in new facilities to produce and/or market ina foreign country国际直接投资发生在一家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用于生产或者销售时FDI can be:1)greenfield investment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holly new operation in a foreign country.新设投资,在国外开设新的企业2)acquisitions or mergers with existing firms in the foreign country在国外收购或合并一家现成的企业Stock of FDI 国际直接投资的存量Outflows of FDI are the flows of FDI out of a country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出Inflows of FDI are the flows of FDI into a country外来直接投资是一国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Why do firms choose FDI instead of:(1)exporting - producing goods at home and then shipping them to the receiving country for sale 出口涉及在国内生产货物然后将其运到购买这些货物的国家(2)licensing - granting a foreign entity the right to produce and sell the firm’s product in return for a royalty feeon the license granting.技术授权是赋予外国公司生产和销售其产品的权利,并对其销售的每一个产品收取转让费An export strategy can be constrained by:(1) transportation costs 运费(2) trade barriers 贸易壁垒(3) can not take the advantage of factors endowment 不能发挥要素禀赋的优势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may be undertaken as a response to actual or threatened trade barriers such as import tariffs or quotas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世界贸易和产出的原因回避未来的贸易壁垒;民主政治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转变的总体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Benefits And Costs Of FDIHost-Country Benefits 东道国的收益1.resource transfer effects - FDI can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a host economy by supplying capi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resources that would otherwise not be available资源转移效应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有积极的贡献,他可以提供东道国所缺乏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2.employment effects - FDI can bring jobs to a host country that would otherwise not be created there就业效应是指能为东道国带来原先没有的就业机会3.balance of payments effects - a country’s balance-of-payments account is a record of a country’s payments to and receipts from other countries国际收支效应。
国际商务总复习要点归纳

国际商务教学幻灯片提要第一章全球化全球化:含义: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表现:市场的全球化(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全球的市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向与某些全球标准.)生产的全球化(企业从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上的成本和质量的差异,降低企业生产的总成本构成以及改善他们提供产品的功能,而达到更有效的参与竞争的目的),全球机构的出现(帮助管理,规范和监督全球市场,促使多国协议的制定来治理全球商务秩序)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三者间区别?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别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和深入地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从而出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间高度依赖和融合的表现。
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或称全球经济一体化,它指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取消歧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
狭义的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或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间不断消除或降低彼此间经济政策与体制差异,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经济的过程。
全球化的驱动力:不断降低的关税及贸易壁垒,技术变革,跨国公司的兴起全球化的争议:就业与收入,劳工政策和环境问题,国家主权问题,世界上的穷国国际商务:为满足个人以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的商务活动国际商务研究的是跨越国界的商务活动,即以国家或企业为主体以实现某种经济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商务的含义:以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而开展的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活动。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商业: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行业贸易:各种商品买卖行为市场营销:商品供给主体实现市场销售的各种活动国际商务环境政治体制:民主制:纯民主制度,代议民主制度特点:言论自由,定期选举,完全公民与财产权,少数民族的权利,非政治性官僚机构极权制度:神权极权主义和世俗极权主义。
国际商务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国际商务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1、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全球战略目标、全球一体化经营、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基本观点: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3、国际商务的宏观环境:4、制度与市场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和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5、区域经济一体化依据其经济结合程度和相互依存关系,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
6、国际商务经营形式:(1)出口:①间接出口②直接出口(2)非股权安排:①技术授权②其他非股权安排形式(3)股权投资形式,它主要是指对外直接投资7、跨国并购的方式:股票替换、债券互换、现金收购、以及这三种方式的综合使用。
8、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变化趋势(1)扁平化,由传统的金字塔形象扁平化发展是当前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形式。
(2)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指跨国公司为更好实现其全球经营战略目标,在区域内某东道国设立一个区域型管理机构。
(3)网络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在国际经营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西方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开始向网络化发展。
(4)学习型组织,是指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同时也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的组织。
9、国际分销渠道策略(1)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策略(2)渠道长度策略(3)渠道宽度策略10、国际技术转移的方式(1)国际商品贸易(2)国际技术许可(3)国际许可经营(4)国际技术咨询与服务(5)技术所有权转移(6)与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合作生产和国外直接投资相结合的技术转移1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策略:名族中心策略、多中心策略、全球中心策略、混合策略12、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1)经营主体:第一,专业外贸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
第二,大型生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第三,大型服务企业与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企业。
大学国际商务复习资料

大学国际商务复习资料大学国际商务复习资料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商务已成为大学商学院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对于学习国际商务的学生来说,复习资料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国际商务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商务的基础,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对于理解国际商务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
其中,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是学习国际贸易理论的重点。
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它认为各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比较优势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国际贸易会带来互利互惠的效果。
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它认为某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即该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该商品。
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国际贸易中有些国家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商品。
3.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认为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仅是由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所决定,还受到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和垄断力量等因素的影响。
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国际贸易中有些国家能够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
二、国际市场分析国际市场分析是国际商务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了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内容。
在进行国际市场分析时,可以采用PESTEL分析和SWOT 分析等方法。
1. PESTEL分析PESTEL分析是对国际市场宏观环境的分析,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六个方面。
通过对这六个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国际市场的整体环境,为企业的国际业务决策提供参考。
2. SWOT分析SWOT分析是对国际市场微观环境的分析,它包括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
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从而制定相应的国际市场策略。
国际商务总复习要点归纳

国际商务教学幻灯片提要第一章全球化全球化:含义: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表现:市场的全球化(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全球的市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向与某些全球标准.)生产的全球化(企业从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上的成本和质量的差异,降低企业生产的总成本构成以及改善他们提供产品的功能,而达到更有效的参与竞争的目的),全球机构的出现(帮助管理,规范和监督全球市场,促使多国协议的制定来治理全球商务秩序)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三者间区别?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别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和深入地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从而出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间高度依赖和融合的表现。
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或称全球经济一体化,它指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取消歧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
狭义的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或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间不断消除或降低彼此间经济政策与体制差异,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经济的过程。
全球化的驱动力:不断降低的关税及贸易壁垒,技术变革,跨国公司的兴起全球化的争议:就业与收入,劳工政策和环境问题,国家主权问题,世界上的穷国国际商务:为满足个人以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的商务活动国际商务研究的是跨越国界的商务活动,即以国家或企业为主体以实现某种经济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商务的含义:以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而开展的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活动。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商业: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行业贸易:各种商品买卖行为市场营销:商品供给主体实现市场销售的各种活动国际商务环境政治体制:民主制:纯民主制度,代议民主制度特点:言论自由,定期选举,完全公民与财产权,少数民族的权利,非政治性官僚机构极权制度:神权极权主义和世俗极权主义。
国际商务课程期末总结

国际商务课程期末总结一、引言国际商务课程是现代商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掌握国际商务知识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关键。
本文主要总结我在本学期国际商务课程中的学习和体会,包括课程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等方面。
二、国际商务课程内容国际商务课程主要包括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国际经济环境、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营销、跨国公司管理等内容。
1. 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国际商务是指在跨国界的经济活动中进行的商业交流和合作。
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是理解整个课程的基础,并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2. 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方面。
了解并适应不同国家的经济环境对于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3. 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是国际商务的基础,也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贸易方式以及贸易条款等内容,对于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的过程。
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对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
5. 跨国公司管理跨国公司管理是指企业在跨国界运营和管理的过程,涉及到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开发等方面。
了解跨国公司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企业在跨国运营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学习方法在这门课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 课堂听讲课堂听讲是获取课程内容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上我积极参与互动,将老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深入思考和理解。
2. 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巩固课程知识的重要步骤,我会根据老师讲解的课程重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同时,我会多次阅读课本和相关资料,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多媒体资源利用通过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观看相关视频,我可以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国际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比较。
四、心得体会学习国际商务课程给我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和体会。
国际商务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

国际商务概论一、名词解释(10X1分)二、单选(18X2=36)三、判断(8X2=15)四、简答题(38分,3X9+11)1、经济全球化的四个国际机构(如:世界贸易组织维持世界贸易体系的稳定运行)(1)国际贸易组织(WTO)-贸易:全球贸易协调和管理,管理和执行共同构成lit贸纽•织的多边及诸边贸易协定;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讲坛;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监督各成员贸易政策,并与其它同制订全球经济政策有关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负责维持世界贸易体系的稳定运行…第四章(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主要责任是帮助成员国调节国际收支,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最终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负责国际货币事务方面的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向成员国提供解决国际收支WI寸不平衡的短期外汇资金,以消除外汇管制,促进汇率稳定和国际贸易的扩大。
(3)世界银行一货币:1比界银行则主耍负责经济的复兴和发展,向各成员国提供发展经济的中长期贷款。
(4)联合国(UN):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倒际间以尊重人民权利及自决原则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家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2、重商主义、绝对优势论(1776)、比较优势理论(1817)(判断选择各个理论的政策主张)(1)重商主义理论(16--18世纪)早期的靈商主义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海尔斯和斯塔福徳,主张是强调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
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是贵金属,人们在商品的交易中可以通过贱买贵卖来获得这种货币财富。
乂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最重要的代农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
其鲜明的特征是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从国外获取大最货币,但仍然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
只要该国能够保持贸易收支的顺差,一国的货币财富就会増加。
又被人们称为贸易差额论。
国际商务期末考试重点

1.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作用载体: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积极作用: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促进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消极作用:造成了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和工人工资下降问题;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老劳工剥削更加严重;跨国工厂的建立破坏了落后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全球化中世界机构的建立和跨国公司影响的加大,对一些国家的主权构成了威胁;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富国和贫国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2.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及评价绝对的内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分工的原则是发挥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力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绝对的评价:绝对优势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是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第一次科学的解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指出了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阐明了国际贸易是贸易双方都能获利,贸易利益的普遍性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绝对优势论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情形,而只能说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既具有国际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利。
比较的内容: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比较的评价:比较比优势更全面、更深刻;比较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
局限性:所所揭示的各国获得的贸易利益是静态的短期利益,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则不得而知;对于更复杂的问题没有触及;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完全的、不彻底的。
3.关税和非关税的影响关税对进口国消费者的影响:提高了进口国商品的价格,增加了消费噢者的负担;增加进口国政府的税收收入;保护了进口国国内与进口商品竞争的部门;征收关税会引起进口国国内的再分配效应4.倾销的必要条件和种类必要条件:出口国将本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挤入进口国;使进口国相同行业出现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5.对外直接、间接投资的种类直接:合资、独资、合作企业、合作生产、补偿贸易、加工贸易、特许经营和非股权安排、BOT、外资并购离岸金融中心的投资间接:证券投资、借贷资本输出6.跨国公司全球经营考虑因素:避免运输;寻求低劳动成本;更为广阔的市场;绕过关税壁垒7.价格术语的比较:包含到买方的运费(FOB装运港船上交货;CFR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护费加运费到岸价)只包含到买方约定地点的运费(FCA货交承运人;CPT运费付至)8.信用证的流程:开证人按照合同规定向当地银行提出申请,并提供若干押金或其他担保,要求开证行向受益人开出信用证;开证行将信用证寄给出口人所在地的代理银行(通知行);通知行将信用证转递或通知受益人;受益人经审查信用证认可后,即可按规定条件发货,受益人发货后,备妥信用证规定的货运单据,开具汇票,在信用证有效期内送当地的议付行议付;议付行经与信用证核对,确认汇票与单据符合信用证规定后,按汇票所开金额,扣除若干利息或手续费,将款垫付给的受益人;议付行将汇票、货运单据等寄开证行索偿;开证行经审核单据无误后,付款给议付行;开证行在办理转账或汇款给议付行的同时,通知开证人付款,赎回单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内容汇总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专题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导论 国际商务理论与政策 国际商务环境 国际目标市场选择 国际经营方式 国际经营战略 国际商务组织 国际企业管理
导论
1. 什么是国际商务?它有哪些经营形式? 2. 何谓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推动因素有哪些?
跨国运营--营销和生产
1. 制定国际产品策略主要考虑哪几方面? 2. 国际产品标准化策略或差异化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有 哪些? 3. 产品定价方法有哪些? 4. 对比国际分销策略的三种类型。 5. 试比较国际营销中各种促销手段:广告、营业推广、 人员推销、公共关系各自的优缺点。 6. 为什么跨国公司大多实行全球采购? 7. 简述影响企业全球生产选址决策的因素。 8. 你认为构建和整合供应链的关键方面是什么?
跨国运营——财务
1. 国际财务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2. 简述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融资方式。 3. 何谓转移定价?国际企业为什么采用转移价格? 4. 跨国公司如何利用转移价格转移利润?请举例说明。 5. 何谓国际双重征税?简述国际双重征税产生的原因及 解决的办法。 6. 跨国公司有哪几种避税方法? 7. 试述外汇风险的类型及外汇风险管理的方法。
战略
运营
理论
导论 理论
目标市场 营销
经营方式 生产 全球战略 财务
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
Source: John D. Daniels and Lee H. Radebaugh, International Business, 8th ed.,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98, p. 10
7. 何谓国际目标市场定位?国际目标市场定位有哪些主要 方式?
战略——战略和组织
1. 2. 3. 4. 5. 6. 7. 8. 比较国际企业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特点。 国际商务战略有几种基本模式?试对其进行比较。 影响企业国际商务战略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何谓跨国战略联盟?跨国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你认为建立成功战略联盟的关键是什么? 试述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 试比较五种全球性组织结构的优缺点。请结合具体公 司的例子说明其适用范围。 影响企业组织机构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国际商务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战略——方式和目标市场
1. 国际市场进入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试简述之。 2. 许可和特许专营有何不同? 3. 国际直接投资模式有哪些类型?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4. 影响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5. 什么是市场细分?B2C企业怎样进行国际市场细分? B2B商家怎样进行国际市场细分?
6. 试述国际目标市场选择的主要步骤。
环境
1. 国际经营需考虑哪些环境因素?简要描述其基本内容。 2. 国际商务经济环境分析主要涉及哪几方面? 3. 全球主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和国际经济组织有哪些?对 企业的国际经营有何影响? 4. 政治风险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开展国际商务最常遇到的 政治风险是什么?如何对其进行防范? 5. 法律环境指的是什么? 6. 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定义“文化”。文化环境有哪些基本 构成要素? 7. 试述世界上宗教的主要类型。请举例说明宗教对国际商 务活动的影响。 8. 何谓价值观?试从三个方面说明东西方价值观的异同及 对国际商务活动的意义。 9. 试述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差异分析法。
3. 什么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三种主要特征是什么?
4. 企业为什么要成为跨国公司?指出并解释四种动机。
理论
1. 国际商务理论由哪些理论组成? 2.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有什么不同?简述比较优势理论 的内容并说明其现实意义。 3. 试述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与政策含义。 4.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基于四种决定因素和两种外 部变量而构建。四要素如何影响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 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 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对外 直接投资能够带来哪些利益?
《国际商务》期末总复习
2012年12月
课程考核
平时成绩:20分,包括出勤和课程论文各10分 期末成绩:80分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形式:合格或不合格(通选课) 百分制分数(限选课)
考查题型
简答题:5个, 共50分 案例分析题:2个,共30分
国际商务课程体系
环境
政治 经济 文化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