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基础工程试卷及答案

中南大学基础工程试卷及答案

中南大学基础工程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基础形式不属浅基础(B)A地下条形基础,B沉井基础,C扩展基础,D箱形基础2 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C)A柱下条形基础,B十字交叉基础,C箱形基础,D筏板基础3 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D)A 沉降量,B 局部倾斜,C 沉降差,D 倾斜4 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A )A承载力特征值,B地基沉降量,C压缩模量,E弹性模量5 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B)A弹性模量, B压缩模量, C变形模量, D旁压模量6 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A)A:基底压力p,B: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C:A+B ,D:A-B7 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A.基础的平均沉降, 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 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8 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B)A甲基础沉降大, 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9 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A )A增大,B减小,C一定不变,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地下水位下降时,土的自重应力会增加,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10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D)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小,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刚性基础:是指用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常用的材料有砖、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

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中南大学大学物理实验预习答案

中南大学大学物理实验预习答案

实验一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预习思考题】1.迈克尔孙干涉仪是利用什么方法产生两束相干光的?答:迈克尔孙干涉仪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两束相干光的。

2.迈克尔孙干涉仪的等倾和等厚干涉分别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条纹形状如何?随M1、M2’的间距d如何变化?答:(1)等倾干涉条纹的产生通常需要面光源,且M1、M2’应严格平行;等厚干涉条纹的形成则需要M1、M2’不再平行,而是有微小夹角,且二者之间所加的空气膜较薄。

(2)等倾干涉为圆条纹,等厚干涉为直条纹。

(3)d越大,条纹越细越密;d 越小,条纹就越粗越疏。

3.什么样条件下,白光也会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当白光等厚干涉条纹的中心被调到视场中央时,M1、M2’两镜子的位置成什么关系?答:白光由于是复色光,相干长度较小,所以只有M1、M2’距离非常接近时,才会有彩色的干涉条纹,且出现在两镜交线附近。

当白光等厚干涉条纹的中心被调到视场中央时,说明M1、M2’已相交。

【分析讨论题】1.用迈克尔孙干涉仪观察到的等倾干涉条纹与牛顿环的干涉条纹有何不同?答:二者虽然都是圆条纹,但牛顿环属于等厚干涉的结果,并且等倾干涉条纹中心级次高,而牛顿环则是边缘的干涉级次高,所以当增大(或减小)空气层厚度时,等倾干涉条纹会向外涌出(或向中心缩进),而牛顿环则会向中心缩进(或向外涌出)。

2.想想如何在迈克尔孙干涉仪上利用白光的等厚干涉条纹测定透明物体的折射率?答:首先将仪器调整到M1、M2’相交,即视场中央能看到白光的零级干涉条纹,然后根据刚才镜子的移动方向选择将透明物体放在哪条光路中(主要是为了避免空程差),继续向原方向移动M1镜,直到再次看到白光的零级条纹出现在刚才所在的位置时,记下M1移动的距离所对应的圆环变化数N,根据,即可求出n。

实验二用动态法测定金属棒的杨氏模量【预习思考题】1.试样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有何不同,有何关系?固有频率只由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

和共振频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式中Q为试样的机械品质因数。

力学参考答案解析

力学参考答案解析

力学参考答案解析力学参考答案解析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学习力学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参考答案解析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力学问题的例子: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着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经过时间t后速度变为v。

求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

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F=ma,其中F表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物体在时间t内的加速度为a=(v-v0)/t。

将这个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中,可以得到F=m(v-v0)/t。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参考答案解析的作用。

首先,它告诉我们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这是我们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原理。

其次,它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和公式,帮助我们进行问题的求解。

最后,它给出了最终的答案,即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F=m(v-v0)/t。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参考答案解析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理解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析解答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问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在解答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目标和所给的限制条件。

只有明确了问题的要求,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和公式。

其次,要善于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力学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定律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在解答力学问题时,需要熟练掌握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定律,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再次,要注意问题的逻辑推理和计算过程。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

逻辑推理是为了找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计算过程是为了得到最终的答案。

中南大学流体静压强实验报告答案

中南大学流体静压强实验报告答案

中南大学流体静压强实验报告答案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

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

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模拟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五、探讨与思索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

为什么?实验报告一.预习报告1.详细原理2.注意事项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器材四.实验原理五.实验内容、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置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例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做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做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多样,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紧固。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展开。

它主要的用途是协助实验者不断地累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

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入学考试《力学01》模拟试卷及答案

中南大学入学考试《力学01》模拟试卷及答案

练习-力学-01
总共6题共100分
一. 单选(共6题,共100分)
1. 匀质圆盘A重W,由两端铰接的AC杆支起,并在B点处与平面光滑靠置,如图
所示。

圆盘A的受力图是:(15分)
A.
B.
C.
D.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2. 已知如图所示平面上作用有3个力,大小为F1=1000N,F2=1500N,F3=2000N。

图中方
格的尺寸为0.1m×0.1m。

求这3个力对A点的合力矩。

(20分)
A.
B.
C.
D.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3.
(20分)
A.
B.
C.
D.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4.
(15分)
A.
B.
C.
D.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5. 在一端铰支、一段自由的重力杆BC压力作用下,重力为W的匀质圆盘A在E、F两处与平面光滑接触,如图。

圆盘A的受力图是:
(15分)
A.
B.
C.
D.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6. 四个选项中,哪一个是图示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F。

(15分)
A.
B.
C.
D.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最新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最新
在以下数据中匚
1.力」樹氓件的标距2破坏右试件的标距
3.in载前试件的機截面直径4.破坏后虾口的最小直径
5.试件两端的载荷氐试件在戟荷作用下的变无量
".柯载的速厘s.卸討:的逗度
生弹性模量10.榻向变形因数
11.比例械膿乾荷L2.屈燃祓隈戟荷
强度桩限钱荷14,测试环境的溟度和显度
j~益祷铁拉伸片需郵幢的魏爲(输:\数据前面的苗号,中间用敷的泸隔井)0
(2)
2若佃蒔舸拉韩实验丢冃冒觀直的试件tH当权电匸lUUnum试件瑙截血的直径

3、压缩试件的形状应采用
[A]球形
[B:细长杆
*[C]短柱
[D]所列三种均可
解皐
[「正禍巻案为
歩忆斡的:^须做城轴托的用我,横竝面可惧是日旳或方羽,包拮止方世或长方形<■
2.11确蓉衰拘;lOinr或2五110
圆也拦仰试件的傑(标距〕与直径之比必倾是⑺诫1泓
4.
||第一粗I上一大题I下一黄题I最后大题II■靈对于任何测量实验,加载方亲均可采用増量法。
5.
灯琲脚辭郴测撚希雜城斑请仙瞅融填遵林躺浪踰旻磔△"鈴•
载荷F (lcN)
AL (tun)
血増前(imi)
200
052
0.25
300
0 77
O2S
400
1.05
0.26
500
1 31
025
600
1.56
AL平均霑量(an)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整理
预习报告
材料的力学性质测定实验;静态应力测试实验
2.
隹力导测童中,对干载苟和怫贰试杵几榔形状祁惭时.为握蓟懂的柞岌常期用测膏法厂

理论力学习题标准答案(中南大学)

理论力学习题标准答案(中南大学)

理论力学习题标准答案(中南大学)第一次一、是非题1、×2、×3、√4、×5、√6、√7、×8、×二、选择题1、③2、①3、③,②三、填空题1、滚动支座和链杆约束,柔索和光滑表面接触,光滑圆柱铰和固定铰支座。

2、90°3、大小相等,指向相同,沿同一作用线。

4、受力分析,力系简化,力系平衡条件及应用。

5、支座A,销钉A,销钉A,杆AC6、FBAyF TF'Cx2第二次(3-4页)一、是非题1、×2、√3、√4、×5、√ 二、选择题1、②2、②3、②,④4、③5、② 三、填空题1、F x =-40√2 , F y =30√2 , F z =50√2 .2、F x =-40F y =30√2 , F z =503、-0.69Ncm一、是非题1、×2、√3、×4、√5、√6、×7、√8、√二、选择题1、③2、④3、②4、②三、填空题1、一合力,一力偶。

四、计算题 1、解:KNF F F F KNF F F F KNF F F Rz RyRx 62.4101291060sin 45sin 17.2101291230sin 60cos 45cos 34.610129930cos 60cos 2223201222320122232-=++-+-=-=+++--=-=++--=∴ KNF F F F Rz Ry Rx R 14.8222=++=125)(,105)(,141)(===∧∧∧z F y F x F R R R2、)(↓='P F R0,,==-=AzAyAxMPb M Pa M第三次(5-6页)一、是非题1、√2、×3、√4、√5、√ 二、选择题1、①2、①,④3、③,③,④ 三、计算题1、F ′R =960kN, M B =0 则 120×0.2-960sin α×0.1=0 ∴ sin α=0.25 α=arcsin0.252、 选A 为简化中心F ′Rx =-F 2cos60°=-1kN F ′Ry =F 1-F 2sin60°=0则 KN F R1=',KNmM F M A321=-=mF Md RA3/='=该力系的合成结果为一合力F R一、选择题1、③2、①,⑤二、填空题1、(26,18)2、(-R/6,0)3、5a/6 三、解mx mx C C 94.05.15.254375.05.175.05.25.15045.1347.15.15.254325.115.2252403=++++⨯+⨯+⨯+⨯+⨯==++++⨯+⨯+⨯+⨯+⨯=四、解BBF BF BF第四次(7-8页)一、选择题 1、③ 2、④二、填空题1、大小√2m/a ,方向:与AB 连线方向成135°。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基础力学实验绪论1.基础力学实验一般分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测定,实验静态应力测试实验,振动和动应力测试实验,综合性测试实验。

2.在力学实验测量中,对于载荷不对称或试件几何性质不对称时,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采用对称测量法。

3.若载荷与其对应的响应值是线性关系,则载荷增量与其对应的响应值增量也是线性关系。

(正确)4.对于任何测量实验,加载方案均可采用增量法。

(错误)5.载荷与变形的关系为ΔL=FL/EA简支梁各阶固有频率的测量实验1.简支梁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若为f1=20HZ ,则f3=180HZ 。

(f1:f3=1:9)2.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振动位移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正椭圆。

3.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斜线。

4.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加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正椭圆。

5.物体的固有频率只有一个。

(错误)6.物体的共振频率就是物体的固有频率。

(错误)压杆稳定测试实验1.关于长度因数μ,正确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约束越强,μ越小2.关于柔度λ,正确的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压杆越长,λ越大3.关于压杆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要让欧拉理论可用,应使压杆的柔度进尽可能大4.在以下所列的仪器设备中,压杆稳定实验所需要的是:压杆稳定试验台 数字测力仪 计算机5.两端球形铰支的压杆,其横截面如下图所示,该压杆失稳时,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半径i=0.577mm (i=h/sqrt(12)=2/sqrt(12)=0.577mm)6.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 ,横截面的惯性矩为l ,长度因数为μ,材料的弹性模量为为E ,则其欧拉临界力Fcr=22)(l EI μπ 7.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 ,横截面的惯性半径为i ,长度因数为μ,则该压杆的柔度λ=μl/i8.两端铰支的细长压杆,若在其中点加一个铰支座,以约束该截面的水平位移,则增加该约束后压杆的欧拉临界力是原来的4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
基础力学实验绪论
1.基础力学实验一般分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测定,实验静态应力测试实验,振动和动应力测试实验,综合性测试实验。

2.在力学实验测量中,对于载荷不对称或试件几何性质不对称时,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采用对称测量法。

3.若载荷与其对应的响应值是线性关系,则载荷增量与其对应的响应值增量也是线性关系。

(正确)
4.对于任何测量实验,加载方案均可采用增量法。

(错误)
5.载荷与变形的关系为ΔL=FL/EA
简支梁各阶固有频率的测量实验
1.简支梁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若为f1=20HZ ,则f3=180HZ 。

(f1:f3=1:9)
2.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振动位移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正椭圆。

3.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斜线。

4.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加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正椭圆。

5.物体的固有频率只有一个。

(错误)
6.物体的共振频率就是物体的固有频率。

(错误)
压杆稳定测试实验
1.关于长度因数μ,正确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约束越强,μ越小
2.关于柔度λ,正确的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压杆越长,λ越大
3.关于压杆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要让欧拉理论可用,应使压杆的柔度进尽可能大
4.在以下所列的仪器设备中,压杆稳定实验所需要的是:压杆稳定试验台 数字测力仪 计算机
5.两端球形铰支的压杆,其横截面如下图所示,该压杆失稳时,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半径i=0.577mm (i=h/sqrt(12)=2/sqrt(12)=0.577mm)
6.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 ,横截面的惯性矩为l ,长度因数为μ,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为E ,则其欧拉临界力Fcr=22)
(l EI μπ 7.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 ,横截面的惯性半径为i ,长度因数为μ,则该压杆的柔度λ=μl/i
8.两端铰支的细长压杆,若在其中点加一个铰支座,以约束该截面的水平位移,则增加该约束后压杆的欧拉临界力是原来的4倍。

弯扭组合变形实验
1.在弯扭组合实验中,圆轴下表面测点处包含横截面
和径向截面的应力状态为
2.在弯扭组合实验中,圆轴中性轴测点处包
好横街面和径向截面的应力状态为
3.粘贴温度补偿片的元件应选择与被测试件相同的材料
4.粘贴温度补偿片的元件应与被测试件的线膨胀系数相同
5.为了测定实验圆轴表面的主应力,直角应变花可否沿任意方向粘贴?为什么?
答:可以。

因为应力圆是点圆外,主应力的大小和主单位的位置都是唯一的,因此不论直角应变花沿哪个方向粘贴,只要测出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三要素,那么就可以计算出主应力的大小和主平面的方位。

6.在弯扭组合表型的电测实验中,在圆轴的同一个横截面的外表面处布置三个直角应变花,起重A和B位于上下表面处,C位于水平直径的一个端点处,每一个直角应变花夹在中间的一个应变片都与轴线方向重合,应变花中的每一个应变片都用一个数字来命名,如下图所示:
(1)如果要测定该横截面上的弯矩的值,最简单的方法是测量哪一个或最少哪几个应变片的应变值?
答:2;5
(2)如果要测定该横截面上扭矩的值(不计弯曲切应力的影响),最简单的方法是测量哪一个或最少哪几个应变片的应变值?
答:7;9
纯弯曲实验
1.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施加初始荷载的目的是预热仪器、消除接触缝隙。

2.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才用分级加载的目的是消除电阻应变仪的初读数造成误差。

3.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温度补偿片的作用是消除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干扰。

4.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测点读数“调零”的工作应该在加初始荷载后进行。

5.在纯弯梁电测实验中能正确检查实验结果的“线性”规律的是同一测点的线应变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比例关系、不同测点的线应变在同一级载荷作用下的沿梁高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受拉和受压区测点线应变的正负关系和对称性、中性层处测点的线应变是否等于零。

6.在以下所列的仪器设备中,纯弯梁电测实验所需要的是电阻应变仪;预调平衡箱;弯扭试验台。

7.纯弯曲电测实验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C界面上的剪力Fs=0;弯矩M=1/2Fa
8.图示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Iz=bh3/12;弯曲截面系数Wz=bh2/6。

9.在正弯矩的作用下弯曲正应力沿梁高的分布规律是。

10.中性层处测得的纵向线应变不为零的原因是中性层处的应变片
粘贴的位置不准确。

金属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测定实验
1.对于没有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用( ) 来表示该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则正确的名义屈服极限的图为:(3)
2.测定E的实验中施加初级荷载的目的是预热仪器和消除接触缝隙
3.测定E的实验中,试件两端施加的荷载应控制在比例极限内
4.材料拉压力学性能实验需要哪些仪器、设备和工具?
答:钢板尺、游标卡尺、电子万能试验机、计算机
5.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行为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四个阶段
6.低碳钢拉伸的三个重要强度指标为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
7低碳钢拉伸的两个重要塑性指标为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8.低碳钢拉伸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加载前和破坏后试件的标距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破坏后断口的最小直径试件两端的荷载试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屈服极限荷载强度极限荷载
9.低碳钢压缩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时间两端的荷载时间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屈服极限荷载
10.铸铁拉伸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试件两端的荷载强度极限荷载
11.铸铁压缩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加载前试件的横截面直径试件两端的荷载强度极限荷载
12.低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为:(1)
铸铁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为:(3)
铸铁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为:(4)
13.低碳钢拉伸至破坏时断口的形状为(A)
铸铁拉伸至破坏时断口的形状为(C)
铸铁压缩至破坏时的断口形状为(D)
14.材料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应力又称为名义应力,它
是由试件受到的轴向拉力除以加载前试件横截
面的初始面积得到的
15.低碳钢拉伸时的名义应力比试件横截面上的实
际应力大(错误)
16.低碳钢拉伸时用名义应力替代实际应力偏于安
全的(正确)
金属材料扭转力学性能测定实验
1.扭转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有:游标卡尺扭转试验机
2.材料的拉压弹性模量E、切变模量G和横向变形因素(泊松比)v之间的关系是:
3.实心圆轴直径a,该圆轴横截面的极惯性矩Ip=πd4/32 扭转截面系数Wp=πd3/16
4.扭转实验测定中切变模量G采用增量法减少测量误差
5.每一级测定切变模量的计算公式是
6.铸铁圆轴受图示外力偶的作用至破坏,则断口的大致位置为(1-1线)
7.对于低碳钢的扭转实验
扭转至破坏后的断口的形状为[D]
导致扭转破坏的原因为: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超过了
材料抗剪强度
8.对于铸铁的扭转实验.
扭转至破坏后的断口形状为
导致扭转破坏的原因为:45°的斜截面上拉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抗拉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