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真题大全人类的传染病和免疫

合集下载

中考科学生物(传染和免疫)专项训练

中考科学生物(传染和免疫)专项训练

1.(每空1分,共3分)自1 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达1 00万。

阅读下面有关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构简单,它是由物质组成的。

(2)艾滋病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它具特点。

(3)通过上表数据的分析,你认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2.(2008常德)(7分)今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夺走了不少学生的生命。

人们在惊恐地震无情的同时,也反映出个别学校存在着地震应急安全教育的缺失。

目前,震区的卫生防疫、健康教育问题正摆在人们的面前。

假如你是一名救灾现场的志愿者,遇到下列现实问题,你能正确解答吗?(1)如果发现某人上臂肱动脉受伤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近心端、远心端)止血;(2)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分析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的,绝对不能盲目用药;(3)当遇到紧急情况,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人工方法使病人的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功能。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等。

(4)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传染病的发生。

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有、和。

3.(2008泰安)珍爱生命,增进健康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是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试结合下列具体实例,回答有关问题:(4分)(1)自安徽阜阳3月份出现首例手足口病至今,全国手足口病患者已累计超过万人。

手足口病主要经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为了防止手足口病的继续蔓延,专家建议:“要尽量避免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对于发现的病例或感染者要严格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2)自5.12汶川地震以来,卫生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灾区儿童进行了甲肝、乙脑等疫苗的强化接种。

其目的是强化儿童对相应传染病的,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专题18 传染病和免疫-2024年中考《生物》冲刺复习全考点通关(解析版)

专题18 传染病和免疫-2024年中考《生物》冲刺复习全考点通关(解析版)

专题18 传染病和免疫(解析版)一、单选题1 .在教室里,甲、乙、丙、丁是邻桌。

丁患了流感,经常咳嗽、打喷嚏。

几天后,甲也患了流感而乙和丙没有患流感。

乙前段时间注射了流感疫苗。

丙没有注射流感疫苗,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丁和甲是传染源B.乙未患流感可能是因为注射疫苗后,体内吞噬细胞产生了相应抗体C.丙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流感的防御能力D.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以免传染他人【答案】 B【解析】【分析】(1)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尽量做到“五早”(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及时处理。

②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消除各种媒介生物。

③保护易感人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按时接种疫苗等。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A.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丁和甲能够散播流感病毒病原体,丁和甲是传染源,A正确。

B.乙未患流感可能是因为注射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刺激人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B错误。

C.丙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流感的防御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

D.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因此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以免传染他人,D正确。

故选B。

2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下列所采取的急救措施错误的是()A.图一表示对病人进行急救前的做法,该操作是为了畅通呼吸道B.图二是触摸颈动脉搏动的情况,可以判定心跳是否存在C.图三中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①D.图四是心肺复苏,乙先做30次心脏按压,甲再做2次人工呼吸【答案】 C3 .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可以充分了解药物的相关事项,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或危害。

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27传染病与免疫.docx

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27传染病与免疫.docx

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27 传染病与免疫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 共 20 题;共 40 分 )1.(2分)(2017 ·广东模拟)下列关于疟疾的分类和预防的归纳,正确的是()编号疾病分类预防措施措施的作用A麻疹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B流行性乙型脑炎血液传染病注射疫苗控制传染源C细菌性痢疾消化道传染病保证饮食卫生切断传播途径D艾滋病血液传染病注射疫苗保护易感人群A . AB . BC . CD . D2.(2分)(2018 ·中山模拟)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①特定的抗体抵抗特定的抗原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③接种疫苗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⑤淋巴细胞产生抗体A .①②⑤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①③⑤3.(2分)下列措施既能保护易感人群,又属于计划免疫的一项是()。

A .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从而获得较强的免疫力。

B .在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给正常人服用中草药进行预防。

C .给未患过麻疹病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以预防麻疹病。

D .对麻疹病患者及早地进行药物治疗。

4.(2分)如图为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特异性免疫的是()A .B .C .D .5.(2分)(2016 ·烟台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引起的.A .炭疽杆菌B .噬菌体C . HIV病毒D . H7N9 病毒6.(2分)(2017七下·迁安期末)下列结构与物质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A .吞噬细胞B .抗体C .溶菌酶D .皮肤7.(2分)(2017 ·滨州模拟)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 .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C .非特异性免疫可以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D .免疫具有防御、清除和监视的功能8.( 2 分)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天是高发季节,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体质较弱的人可适时注射丙种球蛋白,若出现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并采取隔离措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B .给病人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抗原C .加强体育锻炼是保护易感人群D .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A .特异性免疫抗体B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C .特异性免疫抗原D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10.(2分)(2019八下·德惠月考)流行性感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 .水传播B .饮食传播C .空气传播D .血液传播11.(2 分) (2019 ·大庆模拟 )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淋巴细胞在天花病毒的刺激下,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在这里,天花病毒和特殊蛋白质分别是()A .抗原、抗体B .抗原、抗原C .抗体、抗原D .抗体、抗体12.( 2 分) (2017 七下·荣成期中 ) 别人的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不易成活,从免疫的概念分析,被移植的器官属于()A .抗原B .抗体13.(2 分) (2016 ·沧州 ) 2015 年,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蔓延.该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母亲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致胎儿小头畸形.以下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寨卡病毒结构简单,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 .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寨卡病毒属于传染源C .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体D .消灭蚊子可以切断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14.(2 分) (2018 ·济宁 ) 今年埃博拉疫情再次肆虐西非。

生物中考试题汇编—人类的传染病和免疫

生物中考试题汇编—人类的传染病和免疫
材料一:近期,我省部分地市发生蜱虫叮咬致人死亡事件,引起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并发布防控措施。该病的症状是发热并伴血小板减少等,少数患者出现脏器衰竭而死亡。研究发现,该病与蜱虫体内存在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有关。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后再叮咬人时传播。
材料二:近几年,新闻媒体接连报到了“毒奶粉”、“地沟油”、“毒花椒”、“健美猪”、“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加大检测、加大处罚、净化食品市场的同时,提醒老百姓学会鉴别、学会自我保护。
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B.第二道防线、特异性
C.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
59.在震区会有很多人受伤。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流出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的输血原则是▲。
A.动脉、输同型血B.动脉、输同型异型血皆可
C.静脉、输同型血D.静脉,输同型异型血皆可
56.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A.只要具有传染源B.只要具有传播途径
C.需要同时具有传染源和易感人群D.同时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57.上述资料中提到要“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58.注射疫苗可以利用人体的▲建立起▲免疫。
(1)按时吃早餐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根据下列提供的食品,请你搭配一份既健康又营养均衡的早餐:
A馒头B泡面C可乐D牛奶E炸薯条F鸡蛋G苹果
(2)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可能导致____分泌不足,诱发糖尿病。
(3)吸烟是一个慢性致病的过程,它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
(4)流感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流感痤前作为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免疫。

2020年中考生物传染斌和免疫专题卷(附答案)

2020年中考生物传染斌和免疫专题卷(附答案)

2020年中考生物传染斌和免疫专题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A.老鼠B.苍蝇C.蛔虫D.蚁子2.用抗生素可以治疗的疾病是()A.乙型肝炎 B.脊髓灰质炎 C.肺炎 D.甲型H1N1流感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天是高发季节,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并采取隔离措施。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 B.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C.麻疹病毒属于抗原 D.麻疹疫苗属于抗体4.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青霉素过敏现象 B.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C.白细胞消除病原体 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5.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防御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C.发炎反应 D.人患过麻疹后就不会再患6.发生地震后,防疫工作人员在灾区安置点喷洒消毒剂,是为了()A.控制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7.免疫是人体的一项基本功能,下列现象属于免疫的是()A.胃肠蠕动 B.扁桃体发炎C.跑步喘气 D.天热时皮肤出汗8.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A.早晚刷牙、洗脸 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C.不随地大便 D.不喝生水,饭前便会洗手9.被狗咬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注射狂犬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A.抗体,保护易感者 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10.下列哪项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组成部分A.人体内的杀菌物质 B.皮肤和黏膜C.人体内的吞噬细胞 D.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11.H7N9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生物八中考基础复习第19讲 传染病和免疫

生物八中考基础复习第19讲 传染病和免疫

6.2023年3月,国家流感中心发布
《流感监测周报》提示,多个省份
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其
中九成为症状较重的甲型流感。如
图1是人体免疫第三道防线示意图,图2是接种疫苗后抗体含量变化曲
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利用图1分析接种流感疫苗的免疫过程原理,接种的疫苗从免
抗原
疫学角度来看相当于______,图1中甲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产生的一
B. 抗体 特异性
C. 抗原 特异性
D. 抗体 非特异性
8.(2023·苏州)鼠李杆菌是一类益生菌,具有提高人体肠道免疫力
的作用。它们在人类肠道中定殖后,能够成为肠道黏膜的一层生物屏
障,有效抵御病菌的入侵,从而提高人体肠道的____免疫能力;还能
够刺激肠道黏膜,促进免疫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____免疫。( B )
(2)中国曾是乙肝大国,感染人数高达13亿。2002年国家将乙肝疫苗
纳入计划免疫,对新生儿免费接种,据最新统计国内乙肝人数已降至
约700万。从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分析,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属于
保护易感人群
______________;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
抗体
______。
(3)戴口罩是预防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乙型肝炎
抗体的产生需要一段
切接触流感患者仍然可能患上甲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两到三次,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由图2
可知:机体第2次接受疫苗刺激后产生的抗体,在数量和作用时间上的
产生的抗体多且存在时间长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5岁以下儿童容易感染此病,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

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人,还可通过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

(8分)(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EV71)是_____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看,5岁以下儿童属于____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对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是切断_______。

(3)患过手足口病的入不易再感染肠道病毒(EV71),这是因为人体产生了一种特殊蛋白质的叫_______(“抗原”或“抗体”)。

从免疫角度讲,机体获得_______性免疫。

(4)手足口病是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性的特点,请你写出一条预防措施______________【答案】(1)病原体,蛋白质(2)易感人群,传播途径(3)抗体,特异(4)流行,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解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肠道病毒能引起手足口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5岁以下儿童属于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对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是切断传播途径。

(3)、患过手足口病的人不易再感染肠道病毒(EV71),这是因为人体产生了一种特殊蛋白质的叫抗体,这种抗体只能消灭肠道病毒(EV71),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4)、手足口病是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要注意预防,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如: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

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传染病和免疫

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传染病和免疫

1. (2020•重庆巴南区)免疫的功能不包括()A.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B.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C.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D【解析】免疫具有以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因此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属于免疫的功能。

2.(2020•重庆巴南区)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其中呼吸道表面的黏膜和纤毛的作用属于()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B.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C.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D.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答案:A【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

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

呼吸道表面的黏膜和纤毛属于第一道防线。

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2020·日照)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但他后来并没有患此病,可能的缘故是()A.那个人遗传素养好B.那个人注射过流脑疫苗C.麻疹的传染性较弱D.此人患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答案】D 【解析】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患过麻疹病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因此他与麻疹患者接触不会被感染。

4. (2020·长沙)“使用公筷,筷筷有爱”。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使用公筷”属于()A. 杀灭病原体B. 控制传染源C. 切断传播途径D. 保护易感人群答案:C 【解析】“使用公筷”,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生物真题大全人类的传染病和免疫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2010生物中考试题汇编三十六——人类的传染病和免疫一、选择题1.(2010十堰)75.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 .巨人症B 。

心脏病C 。

蛔虫病D 。

近视眼答案:C2.(2010十堰)98.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有抵抗力,这是因为他(她)的体内有抵抗天花病毒的A .传染源B 。

病原件C 。

抗原 D.抗体答案:D3.(2010济南)15.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A.传染病人要及时隔离B.病死的动物要深埋C.按时做好预防接种D.生吃瓜果要洗净答案:C4.(2010济南)21.我国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有计划地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预防接种,比如通过接 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 .接种的卡介苗属于抗原C .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D.接种卡介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答案:A5.(2010盐城)24.大灾之后要防大疫。

玉树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预防接种答案:B6.(2010烟台)13.在甲型HIN1流感爆发期间,同学们都分期分批免费注射了甲流疫苗,注射的药物和预防措施分别是A.抗体控制传染源 B .抗体保护易感者C .抗原控制传染源D .抗原保护易感者答案:D7.(2010保定)8.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蓣舫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是A .自然免疫B .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 .计划免疫答案:D8.(2010莱芜)5.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其病原体是结核杆菌,下图形象地反映了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和吞噬的过程。

此过程A.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属于特异性免疫C.既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又属于特异性免疫D.既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也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A9.(2010莱芜)11.从去年开始,我市各学校相继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抗体B.从传染病防治措施讲,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C.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D.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同学,也可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答案:C10.(2010浙江嘉兴)1.2009年10月以来,嘉兴市防疫部门为全市的中小学生和教师免费接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A.进行非特异性免疫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答案:D11.(2010浙江台州)9.今年我省发生了较严重的手足口病疫情。

截止到4月15日,全省共报告19223个病例,其中重症32例,死亡4例,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

以下事实中,与该病疫情的大范围传播无关的是A.病原体为多种肠道病毒 B.儿童对该病的抵抗力较弱C.可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等传播 D.大多数患者及时治疗即可康复答案:D12.(2010绍兴)17.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

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射狂犬疫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狂犬病毒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B.注射到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体C.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传染源D.注射狂犬疫苗让人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13.(2010苏州)16.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A.血吸虫 B.钉螺 C .正常的人 D.血吸虫病患者答案:A14.(2010苏州)17.为了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国家抓紧研制接曲并免费提供给人们注射。

则该过程程中注射的主要物质及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答案:B15.(2010苏州)30.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抗体是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B.感染SARS康复后的患者体内可能存在SARS病毒的抗体C.一种抗体可以针对多种抗原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D.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答案:C16.(2010苏州)32.正确、奇效地预防艾滋病(AIDS)的措施是A.饮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B.不食用高脂胁、高胆固醇及高度腌制食品C.不吸烟、酗酒,不食用发霉的花生食物D.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遵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答案:D17.(2010苏州)2008年5 月 1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卫生防疫部门及时对生活用水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疫情发生。

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增强免疫力答案:B18.(2010南京)10.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流行性感冒 B.呆小症 C.冠心病 D.白化病答案:A19.(2010南京)11.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溶菌酶的杀菌作用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答案:C20.(2010济宁)33.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为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C.抗原和抗原 D.抗体和抗体答案:B22.(2010福州)24.今年4月玉树发生了级地震。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防疫部门在灾区开展了大面积的麻疹、甲肝等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看,这样做的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病原体答案:C23.(2010枣庄)9.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个月以内的婴儿不会得此病C.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D.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答案:D24.(2010日照)18.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当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血液中会出现抵抗该病毒的抗体。

产生这种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答案:B25.(2010日照)21.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肺结核与乙肝B.近视眼与色盲C.坏血病与肿瘤D.高血压与贫血答案:A26.(2010威海)18.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属于A.病原体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27.(2010威海)19. 2009年甲流肆虐之际,在疫苗不能充足供应的情况下,威海市政府首先为医院医护人员和学校师生提供了甲流疫苗。

甲流疫苗和注射甲流疫苗的免疫类型分别属于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答案:C28.(201韶关)26.下列关于计划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我国应广泛开展计划免疫工作 B.实行计划免疫能有效的增强人体的免疫力C.没病就不必进行预防接种D.我国规定12岁以下儿童实施四苗常规接种答案:C29.(2010韶关)34.以下各项预防和控制“甲型HIN1流感”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A.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B.室内经常雾化消毒C.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 D.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答案:D30.(2010广东)45.某地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饮食卫生安全排查中,发现有些饮食店没有餐具消毒柜,当即对其进行查封。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预防 A.血友病 B。

甲型肝炎C.阑尾炎 D。

沙眼答案:B31.(2010广东)46.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B.皮肤阻挡致病细菌侵入人体内C.特定的抗体抵抗相应的抗原D.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答案:C32.(2010广东)50.在进行传染病基本情况的相关调查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通过书刊、报纸、互联网等收集资料B.与甲流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C.访谈艾滋病患者时与其握手表示友好D.对病人家属调查时戴上口罩答案:B33.(2010中山)26.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预防疾病的疫苗都是抗体B.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C.抗体可以对所有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D.人体“第三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答案:B34.(2010孝感)4,据统计,由女性艾滋病患者所生育的孩子中,大约有1∕3的孩子会成为新的艾滋病感染者,那么,这种母婴传播的途径最有可能是①胎盘传播②产道传播③母乳传播④餐具传播⑤空气传播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③答案:D35.(2010长春)13.针对甲型HIN1流感的流行,长春市从2009年10月开始分批次为广大市民接种甲流疫苗,这一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答案:C36.(2010长春)14.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B.抗体抵抗相应的病原体C.溶菌酶使病菌溶解 D.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答案:B37.(2010海南)6.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

在预防甲流期间,健康人不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A.自我隔离 B.加强体育锻炼 C.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D.接种疫苗答案:A38.(2010海南)20.从免疫学角度来分析,乙肝疫苗对于被接种的人来说是A.病原体 B.传染源 C.抗体 D.抗原答案:D39.(2010乐山)午5月.四川省对进入我国的患有甲型HlNl流感的一个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从预防染病的角度,这一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 B。

保护易感人群 C。

切断传播途径 D。

杀死病原体答案:A40.(2010乐山)23.下列情况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和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作用 B。

溶菌酶溶解病菌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D。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杀灭病菌答案:D41.(2010深圳)11.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A.⑤④③①②B.⑤②③④①C.①⑤④③②D.⑤④①③②答案:D42.(2010深圳)37.下列免疫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是A.体液的杀菌作用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皮肤的屏障作用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答案:D二、识图分析题1.(2010聊城)3.(10分)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同所示,这属于第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其杀菌机理可用图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道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